1. 幼兒園微課程愛大自然的教案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認識到大自然存在的生物之間的聯系,並了解其特徵。 情意目標: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情趣的理解,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並加強環保意識。 技能目標:運用眼、耳、口、鼻多種感官對事物進行初步認知和表達,增加感官的敏感性和靈活性。鍛煉其模仿和表達的技能。 教學重點、難點 開發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們學會各個感官的運用和交結是有一定難度的。 活動准備 活動熱身:在活動開始的前一天,布置思考作業:回家細心觀察身邊的動物或是通過看電視觀察一些動物,第二天開展活動的時候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寫、畫、表演(動作或聲音的模仿)三種方式中的其中兩種表達出自己對某種動物的印象、感情等等。 活動准備:大班小朋友坐好了,分成幾個小組,以競爭的形式打分,每個人可以不計次數的上台,次數越多,表達得越好,表達方式越多得分就越高。最後評出冠軍組、亞軍組,並得到老師的獎勵(什麼獎勵暫時保密),悄悄准備好與全班人數相符的獎狀。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註: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開始環節:師生一同大聲喊出「我愛大自然」的活動標題,並分小組進行一個小組一個字的合唱式吶喊。「我-愛-大-自-然」,繼而音樂「春天在哪裡」響起,大家隨意的手舞足蹈的樂一樂,師生其樂融融、歡聚一堂。 基本環節: 1.宣布《我愛大自然》活動開始,每個組第一排的第一個同學當小組長。然後讓同學們開始舉手上台,用自己准備好的方式將自己觀察好的動物表達出來。 2.強調紀律和要點:舉手的小朋友按先後秩序上台,插隊者取消參與活動的資格。上台的小朋友表演或者展示畫面的時候,台下要保持絕對的安靜,發出噪音者同樣取消資格。每當一位小朋友表演完畢,台下「觀眾」可以發表評價、意見以及意見分歧。不管小朋友的表演受不受歡迎,必須在他下台時給予熱烈的掌聲。每個小組的小組長要負責鼓勵組員上台,為小組加分,爭得榮譽。 結束環節:剛才的活動大家都很積極,興致很高。按照分數評選出冠軍組和亞軍組,增加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然後開始評選並且頒獎。音樂「種太陽」輕聲響起。給每個上台的同學都發放獎狀,有「最佳表演獎」若干張,「最佳模仿獎」若干張,「最佳表現力獎」,「最具風格獎」……沒有上台的同學發放「好觀眾獎」、「最佳紀律獎」,總而言之,家家有花落,人人有獎狀,時時有掌聲,處處有笑聲。 延伸環節:給孩子們講述一些有關大自然的生物常識,如:生物鏈、生物的發展歷史,等等。並告訴孩子們森林與大自然動植物存在的重要性,號召孩子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2. 課程設計和教學設計的區別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復
1、教學制設計: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有序地安排教學要素,確定適當的教學方案和思路。
2、課程設計:制定課程計劃(教學計劃)、課程標准(教學大綱)和教材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活動。
二、目的不同
1、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多學習知識,在各方面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
2、課程設計:一項具有教育經驗的計劃,旨在使學生在學校教育環境中獲得、促進遷移,並進一步促進其的全面發展。
(2)微課程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教學設計的方法:
1、教學設計應從「為什麼要學習」入手,確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目標。
2、根據學習目標,進一步確定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可以提高學習者的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決定學習什麼;
3、為了達到特定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掌握所需的教學內容,即如何學習,應採取哪些策略?
4、對教學效果進行綜合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修改上述環節,以保證學生的學習和教學的順利進行。
3. 什麼是微課堂教學
有一種說法: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微課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因此,「微課」既有別於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2)教學內容較少(3)資源容量較小(4)資源組成/結構/構成「情景化
類似說法:
微課只講授一兩個知識點,沒有復雜的課程體系,也沒有微課眾多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對象,看似沒有系統性和全面性,許多人稱之為「碎片化」。但是微課是針對特定的目標人群、傳遞特定的知識內容的,一個微課自身仍然需要系統性,一組微課所表達的知識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課的特徵有:
1.主持人講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鏡,可以話外音。
2.流媒體播放性。可以視頻、動畫等基於網路流媒體播放。
3.教學時間較短。5-10分鍾為宜,最少的1-2分鍾,最長不宜超過20分鍾。
4.教學內容較少。突出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技能點。
5.資源容量較小。適於基於移動設備的移動學習。
6.精緻教學設計。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
7.經典示範案例。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
8.自主學習為主。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課程,是一對一的學習。
9.製作簡便實用。多種途徑和設備製作,以實用為宗旨。
10.配套相關材料。微課需要配套相關的練習、資源及評價方法。
4. 微課堂設計中"過程設計"包括哪些內容
微課堂設計中過程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它是一門運用系統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的學問,它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
微課程就是指將教學目標聚焦在某一個環節上,利用最短時間講解一個知識點、教學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或作業題、考試題、模擬題等的一種微型教學。
二、微課程與教學設計在設計要素上的關系
(一)教學設計基本要素
1.教學內容分析
2.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3.設計思想(或設計理念)
4.教學目標
5.教學重點和難點
6.教學過程設計
7.板書設計
8.教學反思
(二)微課程的設計要素
1.選題設計;
2准備教學素材;
3.撰寫教學設計及教案;
4.製作微課程;
5.教學反思。
三、微課程與教學設計在作用上的關系
(一)教學設計的作用
教學設計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教師的影響上。
通過教學設計,教師可以對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有個整體的把握,可以根據教學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對象的特點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實施可行的評價方案,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另外,通過教學設計,教師還可以有效地掌握學生學習的初始狀態和學習後的狀態,從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方法,採取必要的教學措施,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設計是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
(二)微課程的作用
微課程是一種載體,記錄了優秀教師們的經驗和方法,許多開發好的微課程直接可以供一線教師學習,因為直接解決身邊的小問題,老師們也十分關心,樂於去看去學。
微課程是一種研究方式,能夠引導普通老師們開展適合自己的草根研究,有利於轉變教師教育教學科研的模式與觀念。做微課程,其實是一個反思的過程,在不斷地反思中,教師能夠不斷地成長。微課程便於傳播,教師間可以相互學習好的經驗方法。優秀教師有許多好的經驗,過去沒的恰當的辦法總結、傳播,而微課程恰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式,固化經驗、傳播方法。
5. 幼兒園愛爸爸媽媽微課程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清楚連貫的表達自己的見解,同時專心傾聽同伴的講話。
2、在遷移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說出喜歡爸爸媽媽的理由。
3、主動關心自己的父母,逐步養成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准備:幼兒全家合影一張,實物展示儀。
活動過程:
1、幼兒人手一張全家福照片,介紹家庭成員。
——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幼兒的照片,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引導幼兒講述父母的主要特徵。
——你喜歡你的爸爸媽媽嗎?為什麼?
2、與同伴自由交談。
——向朋友介紹一下你的爸爸媽媽。
——你的爸爸媽媽是什麼樣子的?你喜歡爸爸、媽媽什麼方面?你為什麼喜歡他們?
——鼓勵幼兒清楚連貫的表達自己的見解,同時專心傾聽同伴的談話。
3、啟發幼兒在集體中進行交談。
——教師引導幼兒講述「我喜歡的爸爸媽媽」。
——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談論「我喜歡的爸爸媽媽」。
——鼓勵幼兒按照教師提出的思路,大膽地講述自己的爸爸媽媽。
4、引導幼兒想像如何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教師:爸爸媽媽很愛你們,那你們愛他們嗎?你們有沒有告訴爸爸媽媽很愛他們?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什麼?
——除了用語言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你還可以用什麼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愛?引導幼兒說一說想為爸爸媽媽做一件什麼事?你想怎麼關心爸爸媽媽?
5、師生演唱歌曲《畫媽媽》。
——引導幼兒替換歌詞仿編歌曲唱一唱歌曲《畫爸爸》。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大膽地將自己的甜蜜與他人分享。
活動反思:
親子之間有一種樸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動中表達這種情感往往顯得表層和單薄,其實在幼兒的生活中平凡的東西同樣耐人尋味。因此在活動中,我以幼兒身邊的爸爸媽媽為切口,試圖通過欣賞照片、製作和講述記錄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實在,使潛在的親情自然流露,從而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和社會交往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