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寫好物象類記敘文的作文教學與範文欣賞
如何寫好物象類記敘文的作文教學與範文欣賞
——如何寫好物象類記敘文
「物象」之說始見於《易傳》。《易·系辭上》說:「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這段文字認為言不盡意,暗示了形象思維——「象」式思維優於概念思維。
紀昀在《清艷堂詩序》中寫:「凡物色之感於外,與喜怒哀樂之動於中者,兩相薄而發為歌詠。」這句話揭示了一種現象,文學創作往往是由於內在情感與外在物象相契合而產生。列夫·托爾斯泰創作中篇小說《哈吉·穆拉特》的例子能生動地闡明這個創作原理:當列夫·托爾斯泰看見了一株斷掉的牛蒡——盡管曾被車壓過,但仍然向上挺著,他醞釀的哈吉·穆拉特的形象一下子鮮活起來。因此,我們在寫作中最好能有意識地去尋找一種物象,使之或承載情感,或襯託人物,或貫穿全文,或揭示主旨。
物象的類別
草木類。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自然界萬物生生不息,每一種花草都是生命,都可以凝聚我們的情感。席慕蓉的《海棠》一文,給我們以啟示:作者讀大學時曾買回一大盆棕櫚,卻被母親給換成兩盆海棠,自己一度為此惋惜、不解。後來,當「我」在異國他鄉尋找屬於中國的那點芬芳時,驀然發現「海棠是屬於年輕時母親的花」,「我」切身體會到母親在顛沛流離的歲月里曾「一面賞花一面編織著美麗的夢」。當「我」有了這層認識後,「再看見海棠花時,總忍不住想要買下來。要買下來的,不僅是那盆花,還有那盆花里的青春,那盆花里的良辰美景,那盆花里的古老而芬芳的故國。而我終於明白了我母親的心了。」席慕蓉對母親由誤解、隔膜到理解、認同的情感變化,通過對海棠的態度變化而表達出來。
物件類。在成長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事物記錄生命的屐履、留下情感的印痕。抓住這些曾凝聚過情感的事物,就會拎起一大片記憶和情感。魯迅的散文《風箏》,寫「我」看到北京空中放飛的風箏,回想起童年時代對兄弟的「精神虐殺」,表達「我」的痛悔、迷惘等復雜感受。魯迅究竟有沒有折斷弟弟的風箏,已無從考證,但我們可以從這篇文章領略文學大師的創作技巧。「我」由眼前北京的風箏聯想起兒時故鄉的風箏及「我」折斷弟弟風箏一事,結構緊湊而自然。當「我」尋求弟弟的寬恕時,弟弟卻全然忘卻,風箏凝聚了「我」對「精神虐殺」的沉重反思。如果沒有藉助「風箏」這個事物,而想在一篇千字左右的散文里表達如此深刻的主題,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做到,在藝術感染力方面也會大打折扣。
食物類。中國是一個美食的國度,《舌尖上的中國》就是一張閃亮的名片。其實,對於食物而言,味道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其中所蘊含的情感。有篇文章題為《湯圓的懷念》,懷念的不僅是湯圓本身的味道,更是「當初包湯圓的熱鬧、歡樂」,是家庭的溫馨、和睦以及家庭成員的親密無間。文中,作者有感而發:」而今,一個人吃著速凍的湯圓,才發現懷念的竟是當初包湯圓的熱鬧、歡樂,哪怕是糯米粉沒捏拌好,哪怕是湯圓的形狀太可笑,哪怕是剛下鍋的湯圓已經漏餡,但歡聚、團圓的幸福已經包容了一切,也許那才是吃湯圓的真正意義。」
細節類。何蔚《踢著石子回家》一文,「踢著石子回家」就是一個很成功的細節。作者先回憶學生時代踢著石子回家的單純、自在與歡樂,再對比眼下的自己,穿著整齊的西裝,卻不敢以鋥亮的皮鞋去踢路邊的石子,害怕因此招來異樣的目光。作者藉此反思自己「太習慣於違心地將本真的自已藏匿於身後,以莊重卻並不十分真實的臉色去面對世界」。這又何嘗不是我們成長路上共有的體驗?一個細節「踢著石子回家」喚醒了我們對純真童年的回憶,對當下生活的反思。
當然,情感凝聚物遠遠不止這些,它還可以是一個場景、一幅畫面、一個動物……明朝祝允明曰:「不知天地間,物物有一種生意,造化之妙,勃如盪如,不可形容也。」帶著生命的熱情體悟生活,萬物總能在某一特定境況下與我們的生命、情感契合無間。
物象的作用
第一、物象可以寄託情意。物象在文章中又可稱為「寓意物」,寄託了作者及文中人物的情意。如蕭乾的《棗核》一文,棗核雖小,但承載的情感不可謂不厚重也,寄託了朋友間的情意及友人對故土地的深切思念之情。再如史鐵生的《合歡樹》,合歡樹寄託著母親對兒子的希望,也寄託著作者對母親的懷念與感恩。
第二、物象可以襯託人物。琦君的《髻》一文,選擇了女人的發髻作為物象,非常恰當。發髻能表現母親的朴實與姨娘的時髦,顯示兩人的不同性格。母親的發髻始終如一,表現了母親保守而倔強的個性。發髻的變化,也反映了人生的變化。姨娘衰老了,不再講究發髻,流露出人物心境的變化。
第三、物象可以成為線索。在敘事過程中,某一物象反復出現,貫穿全文。以立夏的《牆》為例:第一次寫牆,是「我」回老屋,看到那堵老牆引發回憶;回憶婉嬤嬤每次見到有人從牆根下走,總要提醒「不靠牆走」,這是第二次寫牆;第三次寫牆,是在雨天婉嬤嬤提醒一個路人「不靠牆走」被甩倒後哭了;第四次寫牆,補敘婉嬤嬤的丈夫和兒子被埋在炸毀的牆下的事。「牆」成為一條線索,綰結全篇,使文章結構緊湊而自然。
第四、物象可以揭示哲理,深化主題。賈平凹《訪蘭》一文,寫父親以前常見深山,並總能帶回些野蘭回來栽在盆里,但後來就不再帶回野蘭了。有次陪父親進深山,准備動手摘野蘭,被父親止住了。父親讓「我」比較野蘭與家裡盆栽的蘭花的區別,我發現盆栽的蘭花樣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而山谷里的蘭花不為被人欣賞而生長,卻為著自己而存在著,所以自有另一種純朴清爽的香味。父親有感而發:「做人也是這樣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獻媚處事,就像盆景中的蘭草一樣降了品格;這樣的人是不會對社會有貢獻的。」通過野蘭,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貳』 如何才能把課內語文教育和社會語文教育結合起來
淺談語文課堂內外教學的結合
內容摘要:語文教學必須將課堂內外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實踐與理論的有機結合。尤其是習作教學和閱讀教學。習作教學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讓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到生活中去發現真、善、美,激發他們寫作的熱情,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閱讀教學要合理安排在語文教學中,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語文課堂內外、寫作教學、閱讀教學
創新在於突破傳統。傳統的教學往往把學生束縛在學校、課本、教師這三者,認為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課本是學生學習的依據,學校是學習的場所。而事實並非如此。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為生活而教育」,這一理論認為,教育起源於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語文大師呂叔湘曾經說過,他的成功,得益於課內知識佔30%,而課外知識佔70%。①由此可見,語文學習要重視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生學習的渠道,增加學生學習語文實踐的機會,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與廣泛的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讓語文學習充滿生機和活力。要使素質教育真正在語文教學中落實,一定要注意課內外的結合,因為語文是人類的交流工具,是人類的文化成果,它不僅肩負著教學母語的責任,還肩負著秉承傳播文化薪火的使命。在此就作文教學和語文閱讀兩方面談談課內外教學的結合。
一、作文教學
在我看來許多學生對於寫作文都有一種恐懼心理,學生寫作文不是全不費力、輕而易舉,而是冥思苦想,絞盡腦汁,挖空心思,學生怕作文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每當周末我布置寫作,總能聽到「哇」「哎呀!又寫作文了。」即使有些學生不怕,但學生的作文也存在千人一面的情況,主要表現在:為了突出思想性,寫人——高、大、全;寫事——意義重大;寫景——發出贊嘆,內容寫法驚人的相似。比如:我讓學生寫自己學雷鋒做了哪些好事,大部分同學都寫扶老奶奶過馬路。情況很不容樂觀。怎樣消除心理呢?關鍵就是作文教學也要注重課內和課外的有機結合。
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指導學生課外經常練筆,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隨時寫下來,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寫作能力歷來都是語文學科的重頭戲。教師感到作文教學難,學生感到寫作文更難。生活是多樣化的,每一個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異彩紛呈的。作文,本來就是對認識到的生活的真實的反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終生學習的四個「學會」,核心就是「學會做人」。在這方面,作文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作文教學應當是課堂內外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擺脫作文教學的困境,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實現作文教學課堂內外的結合。
(一)引導學生學會觀察
葉聖陶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②只有熱愛生活,才能妙筆生花,要讓學生走出課堂教學的「三味書屋」,撲向生活的「百草園」,讓他們能從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從司空見慣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點使你心動的東西來。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做一些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如何觀察?要讓學生首先明確觀察目的、范圍,便於讓學生「集中注意,活用感官」(郭沫若語)。其次,觀察時要按一定順序,分類比較觀察,調動多種感官,「多看、多聽、多問、多記、多想」,這樣,才能使文章寫得形象,有聲有色。我在教學中,帶學生觀察梅花。要求同學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從遠到近,遠看像什麼?進看像什麼?然後重點觀察梅樹的枝、干、葉、花,它們各有什麼特徵,最後觀察花瓣的形狀、顏色、香味,讓學生一一表述,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有血有肉。正如魯迅所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 ③由此可見,教師要注意引導,慢慢培養起學生的觀察興趣,逐步形成觀察的習慣。
(二)貼近學生生活命題
記得我校舉行作文公開課活動時,執教者是教學經驗豐富的陳晚林主任,他選取的作文題目是《我考了》。這節課效果相當好:有的孩子寫自己考好了受到父母嘉獎時高興的神情;有的孩子寫自己考砸了害怕的心理和父母失望的眼神;還有的孩子寫自己明明考得很好還故意騙家長,引來一陣訓斥,並最終公布了真相……課後,我請教陳主任,他說:「這個作文題目貼近學生生活,考試是每個學生都經歷過的,這當中有說不盡的酸、甜、苦、辣,關於這個話題我相信學生一定有話可寫,而作文教學就要引導學生寫真話、實話、心裡話,吐露真情實感。」確實,從題目入手貼近學生生活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作文教學中要重視命題的方法。筆者認為可以命幾個題目讓學生選擇;也可以半命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把題目補充完整,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擬題。學生生活的內容千差萬別,每個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作文題目貼近學生生活,將習作內容與課外生活緊密聯系,這樣學生才會覺得有話可說、有情可抒。
(三)帶領學生走出課堂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一個作家沒有生活體驗,寫不出好的作品;一個演員沒有生活的體驗,演不出好戲;一個學生沒有生活的體驗也寫不出好的作文。曾經有人說過:「隱去了太陽的天空是灰的,失去了水分的植物是枯的,脫離了生活的作文是空的。」 作文的空間應該是開放的,要善於把握時機。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除了要在校內讓學生進行習作訓練外,尤其要重視讓學生走出校門,親身去觀察、感受、體驗生活,讓學生自由表達。到社會上搜集作文材料。寫作應不受空間的限制,課堂內外都可以成為寫作的源泉。擺脫「重課內輕課外」的觀念,將課內外結合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尋找生活中的真善美,並引導學生通過文字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走進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作文素材。比如:春天,帶領學生親近自然,發現春的訊息;夏天,帶領學生擁抱自然,感受夏天的豐富多彩;秋天,帶領學生走進田野,分享豐收的喜悅;冬天,帶領學生滑冰、玩雪,得到放鬆身心的愉悅。讓學生體驗到生活的豐富多彩。今年春天我組織學生去公園春遊。讓學生走出課堂,感受春天的氣息。後來有一位學生在作文中真切地描述了初春的新綠:綠色悄悄地走進了我們這個世界,樹綠了、花紅了。第一個開花的總是迎春花,它總是那麼熱情地迎接春天,葉還沒綠呢,它的花已經全盛開了。小草早早地從土裡鑽出來,好像很好奇似的,想看看這個新世界。湖邊,柳樹也抽出了小芽兒。那些不知名的小花也爭奇斗艷,紅的、紫的、乳白的、橙黃的……這讓我想起了「萬紫千紅總是春」的詩句。可不是嗎?春天就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季節呀……
這位學生眼裡的春天是多麼生機盎然啊!可見,我們要邁出課堂教學的圈子,將學生引向課外,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為寫作提供素材。當然也不要錯過父母的叮嚀、上學路上的風景、科學實驗,哪怕是一次談心、一張照片,組織學生開展種植、養殖活動,開展扶老助殘活動,參觀書畫展覽、賣報紙,讓學生做小記者,對有關人士進行采訪,鼓勵學生展示課余愛好,交流家務勞動的心得……只要學生留心生活,真實地去感受生活,寫作就不是一件難事,就會成為忠實的記錄者,成為最好的夥伴。總之,使學生感到生活是多麼豐富多彩,生活是多麼美好,從而人人爭做熱愛生活、美化生活、創造生活的小主人。
(四)引導學生學會傾吐
書讀多了,生活積累豐厚了,就會引起傾訴,表達的慾望。學生有許多美麗的幻想,包括荒誕無稽的,不要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應該鼓勵他們寫出來。語文課就是解放人的心靈和才智,讓學生的想像力、表現力都盡情地釋放出來。長期以來,在作文教學中,人為地限制學生作文的表達方式,過高地要求學生寫高、大、全的作文,筆者認為只有敢說真話,才能寫出好文章。孩子的童年是夢的季節,這時候往往會有許多不切實際的想法。當孩子願意把這些心理話說出來時,不論孩子的想法多麼可笑,孩子的行為是多麼幼稚,只要是真實的,教師都應該加以表揚,不要去限制學生表達的內容。這些真實的感受成為了寫作的第一手材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內心體驗,還提高了學生的認識水平。所以教師一定要結合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比如:運動會上,教師讓孩子們為一場正在進行的比賽當解說員。比賽的孩子奮力拚搏,解說的孩子妙語連珠。事後,我們可讓親歷賽場的孩子寫比賽,讓「解說員」寫解說詞,讓沒有機會參與的孩子寫評論,各取所需。孩子都喜歡玩具,我們可結合這一生活實際,讓孩子們將自己的玩具當作失物,為其寫一則尋物啟事,這不就是一種很好的狀物作文訓練嗎?我想,每個孩子都會為了找回自己的所愛而搜腸刮肚地傾力描繪的。
二、語文閱讀教學
我認為在語文課堂中,讀應該為主線。一些老教師總是滔滔不絕地講背景資料,講文章結構,講句子特點,講人物性格……「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講,學生記」,可謂「講風興盛」,而學生卻「讀風不起」。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是我國傳統教學的寶貴經驗。④新課標也提出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語文閱讀就應該確立「讀為主線」的基本理念。讀為主線,就是要給學生足夠的讀的時間。在課堂中安排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實實在在地讀書,不能走過場;要變換形式,把學生的齊讀、自由讀、選擇讀、合作讀、教師的范讀有機結合起來。可見讀的重要,但怎樣讀呢?實踐證明:結合課內閱讀教學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有助於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既提高了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又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閱讀生活;既豐富了學生的讀寫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在此提出我的幾點想法:
(一)將課外閱讀安排於課堂教學之前。
為了便於閱讀教學,教師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課外搜集關於課文時代背景的課外閱讀材料,使之便於閱讀教學,從而使閱讀課的課前預習與課外閱讀掛起鉤來。例如,我在教《江村小景》一課時,我讓學生學會自己分析當時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討論、研究,也可以上網或去圖書館,讓他們先對課本有一定的了解;教《行路難》一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李白當時的寫作背景,所以,我要求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先了解李白的生平,對李白的一生坎坷潦倒的仕途生活形成一幅畫卷,那麼,到時候再告訴學生作者是在什麼時候寫作這首詩的,他們的印象就會非常深刻。在教學《虎門銷煙》時我先讓學生搜集有關鴉片的資料與當時的時代背景,了解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及鴉片給中國帶來的危害,在學生的頭腦中確立一個觀點,鴉片必須要銷毀,刻不容緩,從而在理解課文銷毀鴉片的意義時就不需煩瑣的講解。所以在教學中如能做到將課外閱讀安排在課堂教學之前,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所得的知識不但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更有利於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有目的地滲透在閱讀教學之中。
指導學生在課堂上閱讀與所學課文內容有密切聯系的課外閱讀教學中的難點。疏通學生閱讀中遇到的疑難,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即把閱讀教學中的課中教學指導與課外閱讀指導結合起來。讓語文課堂教學在閱讀中得到升華,讓閱讀教學在課堂中發揮作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得到培養。比如:我在教《棗核》一文時,為了讓學生了解友人那種「身在異鄉為異客」的心靈體驗,在講課之前,我先從文章中找出幾處細節描寫進行重復有感情的閱讀,並配合多媒體教學,加上感情低沉的音樂,這樣更能讓學生感覺身臨其境。這時,學生對友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時也被他背井離鄉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紛紛表決要向友人學習,做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做一個永遠熱愛自己祖國的人。在講《藤野先生》這篇課文時,要讓學生能夠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表現人物性格的手法等等,如果只通過平鋪直敘的講解,那麼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此時,我們如何引導學生以達到教學目的呢?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作者魯迅在其一生有許多名師為什麼只寫藤野先生?「一向以犀利、冷峻文筆著稱的魯迅先生」在回憶他的老師藤野先生時為什麼筆筆深情?這樣,先讓學生帶著疑問去讀去感覺,然後再挑選幾段能夠反映人物性格的描寫進行有感情的范讀,再放映二十世紀初中國遭受到強侵略的背景資料的幻燈片,讓學生體會這段異域他鄉深厚的感情,進而產生思想上的共鳴。課外閱讀資料的及時呈現,使學生的情感像一座火山一樣迸發,猶如狂風捲起的海面,情感連綿起伏,課堂教學達到了高潮,同時學生也會在不自覺中喜愛課外閱讀。
(三)有目的地延伸於閱讀教學之外。
通過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閱讀的方法,哪怕最細微的如:不動筆墨不讀書,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做好閱讀筆記,寫好閱讀後記等,再給學生推薦一些拓展性的閱讀書籍,以及中國古代四大名著等等,這樣就能做到兩者有機結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校的特色建設「以讀促寫」古詩文誦讀活動,就是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沉古奧今,並採取詩文朗誦競賽、讀書心得交流、讀書知識競賽等活動形式,享受讀書的收獲的喜悅,激發學生課外讀書的慾望,提高學生寫作的水平。多年以來,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是切實有效的,在全市組織的課外閱讀競賽中,我校學生總是榜上有名。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我們教育的首要任務。當前語文教材越變越新,非常具有時代感,我們的教學方式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作文教學的課內外結合正是著力體現創新的一種教學方法。語文教學的課內與課外是相互促進的,課內促進課外,課外知識促進思想理解。課外與課內相互統一,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如果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將課堂內外的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了解社會積極主動地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就能進一步搞好素質教育,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①《呂叔湘文集》第123頁, 商務印書館出版,2004年11月
②轉引自王金慧《語文,真的那麼簡單嗎?》,《江蘇教育》2003年第四期
③轉引自陳慧《小課堂 大社會》,《江蘇教育》 2006年第五期
④陳晚林《從課堂研究上反思語文教學》,《語文教學研究》 2002年第三期
『叄』 幼兒園語言領域小貓上學課後反思
小花貓的腦袋圓圓的,頂著一對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綠眼睛瞪得像兩盞小綠燈 小貓「咪咪」的那一雙大耳朵,一天到晚都直豎著,哪個地方有聲音,馬上往那邊轉,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達 這只花貓的全身是白底黑斑,遠看上去,像一團雪白的棉花點上了幾滴墨汁 小貓鼻子下面有一張人字形的嘴巴,兩旁有根白色的胡須,常常一扇一扇的,挺神氣。貓的鬍子非常硬,像鋼針一樣,能量出洞口的尺寸 小黑貓長長的尾巴像小鞭子似的,左右搖擺 小貓有一對透亮靈活的大眼睛,黑黑的瞳仁還會變:早晨,像棗核;中午,就成了細網;夜裡,卻變成兩只綠燈泡,圓溜溜的,閃閃發光 小花貓早上起來先伸一下懶腰,然後再坐起來,用兩只前爪在舌尖上舔一點唾沫,像人一樣地洗著臉,再用舌頭不停地舔著自己的毛皮,直到有一點光亮為止 小貓的耳朵直豎著,有一雙圓溜溜的眼睛在不停地轉來轉去,在夜裡還會閃閃發光。它的嘴邊長著八根胡須,它的鬍子細長地長在它的臉上,看上去更加地可愛了! 可愛的小貓身穿白白的花衣,就像一位可愛的「小公主」。它搖擺著它那又細又長的尾巴,隨風舞動著,好像為自己的可愛而感到神氣 小貓長著毛茸茸的身軀,靈巧的四肢,長長的尾巴 小貓咪毛茸茸的像個毛網球。小貓咪特別愛亂蹦亂跳 小貓是一種溫順的動物。愛睡覺,愛撒嬌。喜歡與人撒嬌。
『肆』 新課程下初中語文如何進行閱讀教學
馬運果/河北省大名縣實驗學校 【摘要】新時期下,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原有的課程標准已不能滿足當今「教」與「學」的需要。新課程標准下,應該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改革。 【關鍵詞】新課程標准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策略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此《綱要》為新課程改革指明了基本的教學方向。新課程標准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是教學相長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都在分享彼此之間的思維、知識和經驗,交流彼此之問的情感、體驗和感悟,從而實現共同發展的目標。新課標強調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培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質是教師將語言文化的獨特魅力藉助某種有效的方式傳遞給學生的一個過程,而這一過程中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們能夠自主的感受、欣賞以至熱愛上語言文化的魅力。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學習的引路者。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尋求一種既能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就成為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討的一個話題。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語文教學大綱對語文閱讀的界定是:「閱讀是人們從書面語言中提取信息的一種最基本的學習活動。」課程標准對閱讀的理解是:「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從兩者的比較中不難看出,新語文課程標准閱讀目標的新理念突出表現在「對話」上。「對話」這一理念,是以交流為基礎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質上就是在學生、教師、文章之間的交流。因此我們在閱讀教學的實踐中,首先應該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文章、領悟文章作者感情的能力。其二,要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的個性化思維方式。每個學生因為受諸如生活經驗、個性氣質等因素差異的影響,思維方式和理解能力也差異很大,對同一篇文章、同一個話題的理解常常是千差萬別,因此在對閱讀教學進行評價時,以「標准答案」判分,強求結論統一的做法實在是不可取。其,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實踐中,要積極發揮主導作用,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交流空間,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條件,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積極性。 二、尊循學習規律,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策略。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章三者之間的交流,而作為主體的學生,由於年齡的差異,其生理、心理、語言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表現為明顯的不同。因此在閱讀教學的實踐中,既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又要遵循語文閱讀教學的規律,來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實施有效地教學,努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接下來將以蘇教版語文八年級課本中的課文為例,闡述具體做法。在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中,特別是在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時,學生的思維就難以控制在一個基準上,可能會導致「課堂非常熱鬧,效果卻不理想」的尷尬境地。 因此,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遵循「緊扣文章中心」的基本原則。 凡是被選人新課標下蘇教版教材中的課文,都是一些經典文章,立意深刻,中心明確。作者為了闡明觀點,抒發感情,一定對文章的內容進行了精挑細選,並且結構嚴密。對文內的語言進行了修辭煉句,對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作出了獨具匠心的安排,而這些都是為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的。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師生都應從作者的心理出發,揣摩作者的用意,最終體驗作者的情感。例如:蕭乾的《棗核》,此文以「棗核」為線索,採用以小見大、以物傳情的手法,描寫了一個美籍華人要幾顆故鄉的棗核試種,以寄託思鄉之情的故事,反映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識和豐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而同時被安排在課本第二單元都德的文章《最後一課》,通過最後一課的生動描述,反映了法國人民在遭到普魯士侵略以後所表現的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同樣是兩篇抒發愛國情懷的文章,寫作於法與語言特色完全不同,各有魅力。 第二,遵循「聯繫上下文」和「首尾呼應」的通用原則。 在文章閱讀的過程中,要特別留意文章中的過渡性語句與段落,要聯繫上下文進行比較分析,以便把握該句的意思,理解其在文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們在素質教育階段,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正如新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所指出的那樣:「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他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在閱讀教學的實踐中,以欣賞優秀的文學作品為出發點,提出「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精妙,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而這種「情感體驗」和「有益啟示」,只有使學生將文章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才會產生真正的思想共鳴,才會得到真正對自己有意義的知識。 三、在閱讀教學中體驗、思考,培養語言感知能力。 英國哲學家賓沙夫茨伯里說過:「在各類人際關系中,最變化莫測的是讀者和作者之間關系。」對文本來說,老師是讀者,每個學生也都是讀者,老師、學生都是通過文本去探尋作者的思路,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老師與學生的閱歷不同,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對文本理解也不同;不同學生由於個性的差異,理解起來也有不同。同時,老師、學生又都由文本而聯系起來,老師既啟發學生加深對文體的理解,又從學生那裡受到啟發,而達到教學相長。體驗之思,就是在老師、學生、文本的對話中進行。 閱讀是極個性化的行為。老師與文本的對話應在備課中完成。課堂上,首先必須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獨立閱讀、獨立體驗、獨立探究。其次才是在學生有了初步感受的基礎上,老師予以啟發、引導,或組織討論,學生則在老師的啟發下,或者在討論中,在相互啟發下,使體驗更靠近課文的思想感情,使探究更符合作者的思路。《語文課程標准》指出:「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雖然各學段有所側重,但不應把它們機械地割裂開來」。在這四者中,感受與欣賞、體驗的成份多一些,情感的投入多一些;而理解與評價,則探究多一些,理性思考多一些。體驗與探究可以有些側重,但不可偏廢,要有機結合。既使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以感受為主,但也要有初步的理解、欣賞,甚至是評價。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在人教版的低年級語文修訂教材中,編者就力圖體現這一點,如第三冊《我要的是葫蘆》要求「說說可愛的小葫蘆原來為什麼都落了」,就含有探究理解原因的意思。《四季的腳步》中「你喜歡哪個季節?畫一張畫告訴大家」這一題,就含有欣賞的意思。《狐狸和烏鴉》中"說說烏鴉為什麼上了狐狸的當"這一題在對烏鴉上當原因的探究中就含有評價的意思。「烏鴉喜歡聽奉承話」,既是對烏鴉上當原因的分析,也是對它的評價。將來,在根據《語文課程標准》編寫的新課本中,對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有機結合一定會體現得更充分。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挖掘教材因素,在上述四者的結合中引導體驗之思。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要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寬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閱讀期待」,是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是通過懸念的製造,情境的創設,激起學生體驗的慾望,探究的慾望。它是體驗的引信,是探究的前奏。「閱讀反思」,即是對閱讀過程的再思考。學生在閱讀期待後提出問題和進行大膽假設,然後在閱讀中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和對大膽假設進行小心求證。閱讀反思,就是對上述的閱讀過程進行再思考,看求證的方法和結果是否正確,是否還有可以完善的地方。而所謂「批判」,是分清在閱讀過程中,哪些體驗與探究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哪些是有效思維,哪些是無效思維。閱讀反思和批判,是更高層次上的體驗之思,它是學生「有創意的閱讀」的基礎。體驗之思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中進行,才能開啟學生的心智,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在課堂教學和寫作中,培養語言感悟能力 課堂教學中的感悟就是緊扣語言,通過聯想和想像,將自己的人生體驗參與文章的解讀,以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有所感觸和領悟。而作家和詩人常常通過語言文字,藉助人、事、物、景等形象,藝術地表現他們的感悟。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以課文為例,讓學生剖析這種感悟(作者對生活的一種深層次的理解),以達到訓練和培養感悟能力的目的。例如:初一第二學期所選課文內容多是感悟性很強的散文,對於進入初中剛一年的學生來講難度較大,我就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具體按「讀、思、品、悟」四個步驟進行。前三步是悟的基礎,工作做扎實了,學生自然就能夠對作品有所悟,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積極參與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獨到的理解、領悟。這個過程不是學生准確客觀地再現作者的創作本意,而是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積極的思維活動,創造性地發現作品中的種種意義,結合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閱歷、文化素養,吐故納新,形成新的價值取向,完成閱讀過程的感悟能力的訓練和培養。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們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貓》這篇課文時,就特別重視學生感悟能力的訓練,為此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 (1).你養過貓嗎 (2).你長這么大受過委屈嗎 通過幾個問題的思考,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作者的創作本意,接下來就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實踐 (2).文章中的第三隻貓死了,它的死除了作者的錯外,它自己有錯嗎?我們應從第三隻貓的悲劇中吸取哪些教訓呢?學生回答:應該進行自我完善,做一個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我們每個人從小就要鍛煉自己的承受能力,否則就無法面對將來所遇到的各種挫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分析,筆者認為已經超出了作者的創作本意,形成了學生自己的價值趨向。如果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這種能力的訓練,何愁他們的感悟能力提不高呢,何愁激發不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 葉聖陶提出作文應「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可見語文的學習不能局限在課堂上,而應樹立大語文觀,通過課外閱讀、語文實踐活動等來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基於這一點,從初一開始我就訓練學生自己動手進行編書,通過這種語文實踐活動,來調動他們創作的情感。到初二時每位學生已出了六本書,對於學生來說這是多麼自豪的事啊!有學生在書的序言中寫道:「每次出書,都有一份喜悅的心情;每次出書,都有一份無盡的期待;每次出書,都有一種莫名的滿足。這就是出書的心情。或許我的文筆幼稚,或許我的條理欠通,但我相信,我的文章一定會給您帶來歡樂。願我的文章能使您暫且放下所有的煩惱,與藍天白雲一同享受這片刻的寧靜。我不敢說她能使您難以忘懷,更不敢說能使您看後心曠神怡,我只願您能滿意這份小作,也希望您能給我提出不足之處。」這真是他們在用自己稚嫩的筆傾訴啊,每當看到這些文字我都很感動。同時,我又利用每周二下午的課帶領學生進行名家名篇的閱讀,要求當堂寫出讀後感。學生的創作慾望非常強烈,有的學生還寫出了非常精彩的文章。例如有學生寫道:「關注你自己,所謂『各花入各眼』,只要有自信,美的那一面也就自然表露出來了……相信每個人都是美的,一旦發現他的美,你就有意外的驚喜哦!」這只是第一步。 把閱讀教學放在語文教學中考察,它要有利於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養成。在新的文化、經濟背景下,兩種語文素質尤為重要:a、對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文化的熱愛。在全球一體化進程逐漸加快的歷史背景下,我們這樣一個相對落後和弱小的民族,若要求得獨立生存發展的一席之地,必需要有自己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b、語文創新意識和能力。二十一世紀社會進步的動力在於創新,語文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那種把充滿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閱讀課變成枯燥乏味的知識課、記憶課、訓練課的做法,必然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索然;那種把學生獨立、自主、主動的發展,化解成為一切為了應試的做法,必然阻斷學生的創新之路。把閱讀教學放在基礎教育的大背景下考察,它必須符合培養新時代個人主體性的要求。中國社會走向現代化的整體變革需要人的解放,個性的解放需要自主、自立、自強、自尊、自信、自立的高度創造性和責任感的個人主體。而閱讀教學的功利主義與技術主義的價值取向,則是從根本上忽視和壓抑的個人的主體意識,這種外部強加的訓練模式,目標化的客觀教學過程,必將踐踏學生的個性、自由、責任。 因此我們要建立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新理論,並在其指導下進行教學實踐。
『伍』 如何形成師生互動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此《綱要》為新課程改革指明了基本的教學方向.新課程標准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是教學相長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都在分享彼此之間的思維、知識和經驗,交流彼此之問的情感、體驗和感悟,從而實現共同發展的目標.新課標強調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培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質是教師將語言文化的獨特魅力藉助某種有效的方式傳遞給學生的一個過程,而這一過程中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們能夠自主的感受、欣賞以至熱愛上語言文化的魅力.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學習的引路者.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尋求一種既能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就成為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討的一個話題.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語文教學大綱對語文閱讀的界定是:「閱讀是人們從書面語言中提取信息的一種最基本的學習活動.」課程標准對閱讀的理解是:「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從兩者的比較中不難看出,新語文課程標准閱讀目標的新理念突出表現在「對話」上.「對話」這一理念,是以交流為基礎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質上就是在學生、教師、文章之間的交流.因此我們在閱讀教學的實踐中,首先應該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文章、領悟文章作者感情的能力.其二,要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的個性化思維方式.每個學生因為受諸如生活經驗、個性氣質等因素差異的影響,思維方式和理解能力也差異很大,對同一篇文章、同一個話題的理解常常是千差萬別,因此在對閱讀教學進行評價時,以「標准答案」判分,強求結論統一的做法實在是不可取.其,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實踐中,要積極發揮主導作用,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交流空間,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條件,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積極性.
二、尊循學習規律,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策略.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章三者之間的交流,而作為主體的學生,由於年齡的差異,其生理、心理、語言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表現為明顯的不同.因此在閱讀教學的實踐中,既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又要遵循語文閱讀教學的規律,來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實施有效地教學,努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接下來將以蘇教版語文八年級課本中的課文為例,闡述具體做法.在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中,特別是在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時,學生的思維就難以控制在一個基準上,可能會導致「課堂非常熱鬧,效果卻不理想」的尷尬境地.
因此,老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遵循「緊扣文章中心」的基本原則.
凡是被選人新課標下蘇教版教材中的課文,都是一些經典文章,立意深刻,中心明確.作者為了闡明觀點,抒發感情,一定對文章的內容進行了精挑細選,並且結構嚴密.對文內的語言進行了修辭煉句,對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作出了獨具匠心的安排,而這些都是為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的.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師生都應從作者的心理出發,揣摩作者的用意,最終體驗作者的情感.例如:蕭乾的《棗核》,此文以「棗核」為線索,採用以小見大、以物傳情的手法,描寫了一個美籍華人要幾顆故鄉的棗核試種,以寄託思鄉之情的故事,反映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識和豐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而同時被安排在課本第二單元都德的文章《最後一課》,通過最後一課的生動描述,反映了法國人民在遭到普魯士侵略以後所表現的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同樣是兩篇抒發愛國情懷的文章,寫作於法與語言特色完全不同,各有魅力.
第二,遵循「聯繫上下文」和「首尾呼應」的通用原則.
在文章閱讀的過程中,要特別留意文章中的過渡性語句與段落,要聯繫上下文進行比較分析,以便把握該句的意思,理解其在文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們在素質教育階段,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正如新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所指出的那樣:「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他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在閱讀教學的實踐中,以欣賞優秀的文學作品為出發點,提出「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精妙,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而這種「情感體驗」和「有益啟示」,只有使學生將文章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才會產生真正的思想共鳴,才會得到真正對自己有意義的知識.
三、在閱讀教學中體驗、思考,培養語言感知能力.
英國哲學家賓沙夫茨伯里說過:「在各類人際關系中,最變化莫測的是讀者和作者之間關系.」對文本來說,老師是讀者,每個學生也都是讀者,老師、學生都是通過文本去探尋作者的思路,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老師與學生的閱歷不同,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對文本理解也不同;不同學生由於個性的差異,理解起來也有不同.同時,老師、學生又都由文本而聯系起來,老師既啟發學生加深對文體的理解,又從學生那裡受到啟發,而達到教學相長.體驗之思,就是在老師、學生、文本的對話中進行.
閱讀是極個性化的行為.老師與文本的對話應在備課中完成.課堂上,首先必須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獨立閱讀、獨立體驗、獨立探究.其次才是在學生有了初步感受的基礎上,老師予以啟發、引導,或組織討論,學生則在老師的啟發下,或者在討論中,在相互啟發下,使體驗更靠近課文的思想感情,使探究更符合作者的思路.《語文課程標准》指出:「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雖然各學段有所側重,但不應把它們機械地割裂開來」.在這四者中,感受與欣賞、體驗的成份多一些,情感的投入多一些;而理解與評價,則探究多一些,理性思考多一些.體驗與探究可以有些側重,但不可偏廢,要有機結合.既使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以感受為主,但也要有初步的理解、欣賞,甚至是評價.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在人教版的低年級語文修訂教材中,編者就力圖體現這一點,如第三冊《我要的是葫蘆》要求「說說可愛的小葫蘆原來為什麼都落了」,就含有探究理解原因的意思.《四季的腳步》中「你喜歡哪個季節?畫一張畫告訴大家」這一題,就含有欣賞的意思.《狐狸和烏鴉》中"說說烏鴉為什麼上了狐狸的當"這一題在對烏鴉上當原因的探究中就含有評價的意思.「烏鴉喜歡聽奉承話」,既是對烏鴉上當原因的分析,也是對它的評價.將來,在根據《語文課程標准》編寫的新課本中,對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有機結合一定會體現得更充分.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挖掘教材因素,在上述四者的結合中引導體驗之思.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要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寬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閱讀期待」,是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是通過懸念的製造,情境的創設,激起學生體驗的慾望,探究的慾望.它是體驗的引信,是探究的前奏.「閱讀反思」,即是對閱讀過程的再思考.學生在閱讀期待後提出問題和進行大膽假設,然後在閱讀中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和對大膽假設進行小心求證.閱讀反思,就是對上述的閱讀過程進行再思考,看求證的方法和結果是否正確,是否還有可以完善的地方.而所謂「批判」,是分清在閱讀過程中,哪些體驗與探究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哪些是有效思維,哪些是無效思維.閱讀反思和批判,是更高層次上的體驗之思,它是學生「有創意的閱讀」的基礎.體驗之思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中進行,才能開啟學生的心智,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在課堂教學和寫作中,培養語言感悟能力
課堂教學中的感悟就是緊扣語言,通過聯想和想像,將自己的人生體驗參與文章的解讀,以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有所感觸和領悟.而作家和詩人常常通過語言文字,藉助人、事、物、景等形象,藝術地表現他們的感悟.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以課文為例,讓學生剖析這種感悟(作者對生活的一種深層次的理解),以達到訓練和培養感悟能力的目的.例如:初一第二學期所選課文內容多是感悟性很強的散文,對於進入初中剛一年的學生來講難度較大,我就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具體按「讀、思、品、悟」四個步驟進行.前三步是悟的基礎,工作做扎實了,學生自然就能夠對作品有所悟,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積極參與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獨到的理解、領悟.這個過程不是學生准確客觀地再現作者的創作本意,而是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積極的思維活動,創造性地發現作品中的種種意義,結合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閱歷、文化素養,吐故納新,形成新的價值取向,完成閱讀過程的感悟能力的訓練和培養.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們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貓》這篇課文時,就特別重視學生感悟能力的訓練,為此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
(1).你養過貓嗎
(2).你長這么大受過委屈嗎
通過幾個問題的思考,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作者的創作本意,接下來就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實踐
(2).文章中的第三隻貓死了,它的死除了作者的錯外,它自己有錯嗎?我們應從第三隻貓的悲劇中吸取哪些教訓呢?學生回答:應該進行自我完善,做一個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我們每個人從小就要鍛煉自己的承受能力,否則就無法面對將來所遇到的各種挫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分析,筆者認為已經超出了作者的創作本意,形成了學生自己的價值趨向.如果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這種能力的訓練,何愁他們的感悟能力提不高呢,何愁激發不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
葉聖陶提出作文應「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可見語文的學習不能局限在課堂上,而應樹立大語文觀,通過課外閱讀、語文實踐活動等來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基於這一點,從初一開始我就訓練學生自己動手進行編書,通過這種語文實踐活動,來調動他們創作的情感.到初二時每位學生已出了六本書,對於學生來說這是多麼自豪的事啊!有學生在書的序言中寫道:「每次出書,都有一份喜悅的心情;每次出書,都有一份無盡的期待;每次出書,都有一種莫名的滿足.這就是出書的心情.或許我的文筆幼稚,或許我的條理欠通,但我相信,我的文章一定會給您帶來歡樂.願我的文章能使您暫且放下所有的煩惱,與藍天白雲一同享受這片刻的寧靜.我不敢說她能使您難以忘懷,更不敢說能使您看後心曠神怡,我只願您能滿意這份小作,也希望您能給我提出不足之處.」這真是他們在用自己稚嫩的筆傾訴啊,每當看到這些文字我都很感動.同時,我又利用每周二下午的課帶領學生進行名家名篇的閱讀,要求當堂寫出讀後感.學生的創作慾望非常強烈,有的學生還寫出了非常精彩的文章.例如有學生寫道:「關注你自己,所謂『各花入各眼』,只要有自信,美的那一面也就自然表露出來了……相信每個人都是美的,一旦發現他的美,你就有意外的驚喜哦!」這只是第一步.
把閱讀教學放在語文教學中考察,它要有利於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養成.在新的文化、經濟背景下,兩種語文素質尤為重要:a、對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文化的熱愛.在全球一體化進程逐漸加快的歷史背景下,我們這樣一個相對落後和弱小的民族,若要求得獨立生存發展的一席之地,必需要有自己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b、語文創新意識和能力.二十一世紀社會進步的動力在於創新,語文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那種把充滿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閱讀課變成枯燥乏味的知識課、記憶課、訓練課的做法,必然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索然;那種把學生獨立、自主、主動的發展,化解成為一切為了應試的做法,必然阻斷學生的創新之路.把閱讀教學放在基礎教育的大背景下考察,它必須符合培養新時代個人主體性的要求.中國社會走向現代化的整體變革需要人的解放,個性的解放需要自主、自立、自強、自尊、自信、自立的高度創造性和責任感的個人主體.而閱讀教學的功利主義與技術主義的價值取向,則是從根本上忽視和壓抑的個人的主體意識,這種外部強加的訓練模式,目標化的客觀教學過程,必將踐踏學生的個性、自由、責任.
因此我們要建立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新理論,並在其指導下進行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