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班社會健康《學穿衣》教學反思
中班復社會《為什麼制不一樣呢》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的設計是根據部分幼兒當中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而設計的,目的是告訴幼兒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能夠引導幼兒學會去尊重別人。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夠自己的傾聽故事,並積極的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大部分的幼兒也能夠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從整堂課的效果來看,孩子們在故事的學習中基本上明白了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要學會去尊重別人,欣賞別人。本堂課的主題是完成了,但是在整個過程當中,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在幼兒討論的環節里,有部分幼兒沒有積極的加入討論,只是在旁觀,此時教師應該進行一些即時的指導;在請孩子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的范圍比較局限,應該請更多的孩子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最後一環節總結上,可以請孩子來先進行總結,最後再由教師和孩子一起說出總結的結果。在以後的課程當中還是應該盡可能多的充分的讓孩子自己主觀能動的參與進活動,在興趣中學習。
2. 小班健康教案穿衣我最棒
孩子在以自身為中心的不同方位的「飛行」游戲中,漸漸體驗到「上、下專、左、右」的飛行變化屬與「橫、豎」的飛行變化之間的關系,這也為「找格子」活動中幼兒將已有的方位經驗逐漸過渡提升到對「橫」、「豎」兩個維度的觀察和判斷打下了基礎。
3. 幼兒園常識《跟我學穿衣》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學會穿衣的方法 2、進一步認識衣服的各個部分,領子、袖子、拉鏈。 活動准備: 一件用袋子裝好的衣服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大公雞喔喔叫,太陽公公出來了,小兔子揉揉眼睛起床了,咦!我的衣服怎麼不見了,小兔子著急的哭起來了,小朋友快來幫幫忙,幫小兔子找一找衣服,提示幼兒到椅子下面去找一找。 2、衣服找到了小兔子可高興了,一邊穿一邊念起兒歌。 "抓領子,蓋房子","小老鼠出洞了""吱吱扭扭上房子" 3、小朋友小兔子棒不棒,你們想不想學習一下穿衣服呢? 二、介紹衣服,解釋兒歌 1、"抓領子,蓋房子"是什麼意思?衣服的領子在哪裡? 2、"小老鼠"指的是什麼? "洞子"指的是衣服的哪個部位? 3、"吱吱扭扭上房子"是在干什麼? 三、小兔子穿衣服真有意思!讓我們一起來學學這首兒歌。 1、幼兒學念兒歌,教師示範動作。 2、幼兒邊念兒歌邊穿衣 3、衣服穿好了,讓我們去活動活動吧
4. 小班下冊安全教育會穿衣,會穿鞋的教案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內--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容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5. 教案 《穿衣服的安全》
活動設計背景
美國兒科權威專家詹姆斯博士曾說:「依賴本身就滋生懶惰,精神鬆懈,懶於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處處替孩子包辦代替,這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這句話耐人尋味.
我們有些孩子的自理能力還需要加強,於是我就這個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了《我會穿衣服》這節課
活動目標
1.學習如何穿好衣服。
2.知道自己有一雙勤勞的手,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穿衣服,褲子,鞋.
難點:1、紐扣扣得是否正確。
2、穿褲子分清反正。
3、能分清左右鞋、系好鞋帶。
活動准備
兒童上衣(紐扣式)、褲子、鞋(系帶式)若干。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做手指操,穩定幼兒的情緒。
基本部分:
一、談話
1.師:你們已經是學前班的小朋友了,你們覺得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
2.師生共同總結:我們可以自己穿(脫)衣服、褲子、鞋。
二、學習自己做事情
1.學習穿(脫)衣服、褲子、鞋的方法。
(1)請幾個幼兒到前面穿上衣(或褲子、鞋),要求其他幼兒仔細觀察,並說說:他們是怎麼穿的?誰的方法好?為什麼?
幼兒自由討論並回答以上問題。
(2)教師演示穿(脫)衣服、褲子、鞋的基本要領:
穿衣服,注意紐扣要扣得正確。衣襟對齊後再扣,這樣就不會出現衣襟一長一短的現象。
褲子,首先穿之前要分清反正面,把正面朝上再穿,不要兩條腿穿一個褲筒里。
鞋,先分清左右腳的鞋,不要穿反鞋。穿上後學系鞋帶,不要系死扣。
(3)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從新穿衣服(穿紐扣式衣服的)
鼓勵孩子以後要經常自己動手穿,因為我們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並且我們長大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
三、課程拓展,進一步學習生活自理的一些基本技能
教師示範整理物品的方法,講解整理物品的正確方法和基本要領。如書包的整理方法,教師拿幼兒的書包做例子,從新整理。
讓全班幼兒自己從新整理書包。
結束部分:引導幼兒在家裡幫父母做能做的事情
教學反思
在這節《我會穿衣服》 的課程中,教師為孩子提供了充足的道具,便於幼兒動手操作活動的開展,教師在每個環節中都注意向孩子講述注意事項,如穿衣服、褲子、鞋子前要分清反正;學習整理書包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比較難的方面在於幼兒系鞋帶的方法,教師給每個孩子一根鞋帶來練習,並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了一點點的進步就要表揚他,要和他們成為好朋友。
總之,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教師要言傳身教,多開展自理能力培養的活動,並多與自理能力較差幼兒的家長溝通,指導他們在家裡做一些配合學校活動的做法.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孩子更好、更快的形成良好習慣,具有一定自理能力,也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