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秦陵兵馬俑教學反思
《秦兵馬俑》教學反思
今天,上了《秦兵馬俑》的第二課時,本課時的重點就是聯系課文內容,體會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形象鮮明。從而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和古代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本課時的教學,我還是以過渡段為中心,由復習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入手,然後自然過渡到重點段落(4—9),引導學生體會秦兵馬俑類型眾多、形象鮮明的特點。
針對這一教學重點為,我主要設計了三個大問題: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類型的兵馬俑?他們有著怎樣的鮮明形象?仔細讀讀課文,選擇你喜歡的一個兵馬俑介紹給大家,並說說你喜歡的原因?然後由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在保證一定閱讀時間的基礎上,全班進行交流。
這一部分的教學,學生的興趣倒是比較濃厚,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可由於交流匯報佔了許多時間,學生閱讀感悟的時間倒是少了,給人的感覺像是在做表面文章。我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問題設計得不夠合理,而且教學沒有抓住重點。每個自然段的教學時間幾乎是平均分配,教學節奏沒有變化。或許,在教學中,我可以先以「將軍俑」為例,具體分析一下他的鮮明形象,並指導學生朗讀,然後再讓學生照樣子來介紹分析其它的兵馬俑。這樣做才是真正「授之以漁」,而且也不至於讓學生的閱讀停留在泛泛而談的層面。
另外,秦兵馬俑的出土震驚了世界,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它是秦文化的縮影,有著極高的歷史價值。我想,僅僅憑書上的介紹和幾張圖片要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肯定是不夠的。還應該利用一些教學資源,讓學生對秦兵馬俑有更多的了解。而在這點上,我做的也不理想,因為課前沒有讓學生收集更多的關於秦兵馬俑的資料,只是教教材,而沒有做到「用教材」,沒有開發和利用更多的教學資源。
《秦始皇兵馬俑》這篇課文寫的是古代文物,介紹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地理位置,壯觀的建築物和兵馬俑的軍陣、神態,指出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是我國考古史上最大的發現之一。這篇課文語言精練、詞語豐富、段落清楚,從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來講是訓練學生豐富語言和運用段落大意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好教材。但這篇課文寫的是古代文物,對於我們農村小學的學生來說,其見識少,缺少主觀性認識,對教材的理解又是一個難點。
我在教學《秦始皇兵馬俑》這篇課文是採取了這樣的教學過程:第一課時:1、審清題意,讀通課文,給課文分段。2、初步學會本課生字、新詞。3、學習第1、2、3自然段,完成作業本上的第1、2題。第二課時:1、了解兵馬俑的神態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價值。2、歸納課文主要內容。3、能用「也許」「似乎」造句。本課的重點是給課文分段,寫出段落大意,用段落大意歸並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難點是課文第二段,秦始皇兵馬俑軍陣這一段的課文理解。所以,我在突破這個難點是作以下嘗試,先讓學生報名參加:①軍事家、②文學家、③美術家、④導游哪個組,並給每個組出了題目:①軍事家:你認為秦始皇是怎樣安排軍陣的?②文學家:作者在觀察軍陣時是怎樣觀察的?又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下來的?③美術家:你能把這幅軍陣圖畫下來嗎?④導游:你能給來兵馬俑博物館參觀的遊客寫幾句導游詞嗎?然後分組進行活動,最後各組交流。由於是大家自己喜歡的題目,討論時大家非常熱烈,交流時也特別認真,其效果也比較好。
通過這一課時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學生喜歡學的,有興趣的參與其表現也比較積極,受到的效果也比較好。因為,我安排了四個小組,讓學生參與到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小組中進行學習,所以,學生們學得快樂,收到的效果也比較好的。
2、培養了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課文,培養了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
3、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參與當軍事家、文學家、美術家、導游的活動,讓他們參與了活動,讓他們盡自己的能力去發揮,去創造,既培養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通過本課教學,我體會到語文教學本身是訓練學生語言文字,培養學生想像,創造,表達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但如何進行這一方面的訓練和培養,還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嘗試和探索,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使學生的整體素質進一步得到培養。我決心今後不斷努力,不斷進取,不斷嘗試,是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跟上形勢發展的需要。
B. 秦始皇兵馬俑教案
《秦始皇兵馬俑》教案
1.學會運用段落大意歸並法給課文歸納主要內容。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18個詞語的意思。
3.了解秦始皇兵馬俑的陣容、神態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價值。
教學時間 2教時
教學重點 運用歸並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同教學重點。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邊揭題邊審題。
秦始皇誰知道? (公元前295一前210年),姓贏,名政,是秦王朝的建立者:「俑」指什麼? (古代殉葬的偶像)兵馬俑又指什麼? (古代瓷製成的兵馬殉葬的偶像。) 「秦始皇兵馬俑」你們是怎樣理解? (秦始皇安葬時所陪兵馬殉葬的偶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准音,理解義。
音:膘俑鎧栩
形:鐫鎧
義:門楣鎧甲栩栩如生虎視眈眈屢建戰功膘肥體壯箭囊慕名而來包抄
2.默讀全文,思考課文是從明6幾個方面介紹秦始皇兵馬俑的?
(劃出課文的詞語或句子來回答)
兵馬俑博物館壯觀的建築物
兵馬俑威武雄壯的陣容
兵馬俑栩栩如生的神態
3.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都是寫什麼? (兵馬俑博物館的地理位置)
結合簡介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時間和地點及其它情況。在陝西省臨潼縣的秦始陵墓,規模宏大,今尚存高76米,底485~515米夯土陵丘。陵園有二城,內城周長2525米,外城周長6294米。1974年後在外城東前後發掘出三個兵馬俑坑,內有大量大小與真人相仿的彩陶兵馬俑,武士俑披甲著袍,持實戰兵器,形態逼真,排列有序,再現了秦代軍隊的陣式、編制。
兵馬俑的出土在我國考古上的地位。
4.本文可分幾段,說說每段段意。
全文分三段:一、1節、二、2—4節,三、5節。
(段意見課後第2題。)
三、連接段意,歸納主要內容。
1.學習、理解單元學習提示,理解。
2.運用單元學習提示中的方法完成課後第2題的填空。
四、課堂練習:練習冊1—4題。
第二課時
—、復習鞏固。
⒈根據意思寫出有關詞語。(可書面練習,出可抄在小黑板上。)
①豎著耳朵,瞪著眼睛,形容怒視的樣子。( )
②形容生動逼真,同活的一樣。( )
③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著。( )
④繞到敵人側面或後面進攻。( )
2.簡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自由講,指名講。並要求學生講出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板書壯觀陣容神態
二、課文第—大段
(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極為壯觀,課文哪些詞語表現出來?
(用小圓圈在文中圈出。(閃閃發亮鎦金大字寬敞明亮足足兩個足球場半圓形沒有柱子)
2.為什麼這些詞語寫出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壯觀。門楣上鐫刻著大字。
①門楣上鐫刻著幾個閃閃發亮的鎦金大字:「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裡面大廳很大。
②裡面是—個寬敞明亮的大廳,足足有兩上足球場那麼大。
3.有表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4.這段的觀察順序是一從外到內。
5.總結學法:劃出重點詞體會理解義有表情朗讀理觀察順序
(二)運用剛才的學法,自學下面的自然段。
1.兵馬俑威武雄壯的陣容,課文從哪些句子和詞語表達出來?
為什麼這些詞語寫出了兵馬俑的威武雄壯?結合看圖理解。(精銳的前鋒,從隊列數量、穿著、動作、佩戴寫出兵馬俑的威武雄壯。步兵、騎兵、戰士,也從穿著,隊列、數量寫出兵馬俑的威武雄壯。側翼和後衛的作用,隊列、朝向寫出兵馬俑的威武雄壯。)
2.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3.這一段構段用的是什麼方法?作者觀察兵馬俑又是按什麼順序的?
(構段:整體一部分一整體) (觀察順序:從前往後再兩側和最後。)
(三)學生自學第.四自然段,完成表格。
┌—————┬——————┬————┬————┐
│ │ 老戰士 │ 新戰士│ 戰馬 │
├—————┼——————┼————┼————┤
│外貌(外形)│ 留著鬍子 │束著頭發│膘肥體壯│
├—————┼——————┼————┼————┤
│ 神態 │ 虎視眈眈 │一臉稚氣│豎耳瞪眼│
│ │神情十分嚴肅│ │嚴陣以待│
└—————┴——————┴————┴————┘
(四)讀最後一段話,思考這段告訴我們什麼?
1.「沉睡兩千多年」一說明兵馬俑從殉葬在秦始皇陵墓里到1974年被發掘,講明埋藏的時間長。
2.「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是我國考古史上最為重大的發現之一。」「重大發現」已經說明這個發現的意義,所在,前面再加上「最為」說明這個發現對考察古代歷史的價值之大。
三.總結課文。
1.有表情地朗讀全文。
2.結合板書總結全文。
這篇文章寫兵馬俑博物館,從外寫到內。寫威武雄壯的陣容,從前鋒到步兵,騎兵、戰車到側翼和後衛,整個兵馬俑充滿臨戰氣氛。寫兵馬俑神態,分類描述。老戰士、新戰士、戰馬的神態栩栩如生。
附板書:
門楣 餾金大字
秦 博物館:
始 大廳 寬敞明亮 兩個足球場大
皇 前鋒 3列 210個 穿 持 負
兵 陣容 步兵 騎兵 戰車 穿 路 臨戰氣氛
馬 (威武雄壯) 側翼 後衛 防止
俑 老戰士 虎視眈眈十分嚴肅
神 態新 戰士 —臉稚氣
(栩栩如生) 戰馬 豎耳瞪眼嚴陣以待
四、課堂練習。
完成課後第3題和練習冊第5題的填空題。
參考資料:
三、關於課後習題
1.第1題:是從兵馬俑坑的面積,威武雄壯的軍陣和兵馬俑的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三個方面來介紹的。
2.第2題:課文介紹了兵馬俑博物館的地理位置、壯觀的建築物和兵馬俑的威武雄壯的陣容與栩栩如生的神態,指出它的出土在我國考古史上是最重大的發現之一。
第3題:(1)③(2)③。
C.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十九課秦兵馬俑主要內容
《秦兵馬俑》一文從規模宏大,神態各異,個性鮮明三方面介紹了兵馬俑。
D. 一道美術題 關於兵馬俑的
這誰出的題
這題出的太B了
對於兵馬俑來說 這四句話都正確
如果從藝術角度分析 那D答案也沒什麼不對阿
E. 《秦兵馬俑》教學設計的標題怎麼寫
教學目抄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認識一個多音字「乘」,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
4.想像秦兵馬俑宏偉的氣勢和鮮明而豐富多彩的神態,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F. 19課秦兵馬俑的主要內容(人教版)
文章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表達了作者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
G. 秦兵馬俑課件
一.沉睡了2200多年的秦兵馬俑在(1974 )年被陝西農民打井時發現的。
二.兵馬俑發現以來,曾有70多位世界各國元首參觀過,請寫出幾位( 日本首相大平正方,美國前總統卡特、里根、前國務卿基辛格、前副總統蒙代爾,丹麥女王格麗特二世,前民主德國總統卡斯滕斯,德國總理科爾,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等)。
三.銅車馬一號車有3462個零件組成,其中青銅器( )件,黃金部件( )件,白銀部件( )件組合而成。
1980年發現的銅車馬坑是繼兵馬俑發現之後的秦陵又一重要考古發現。兩乘銅車馬的發現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的車制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號車重1061公斤,2號車重1241公斤。它們是 目前世界上發現最重的青銅器。被稱為「青銅之冠」。兩乘車的零部件達7000件之多,極為細致復雜。以2號車為例,有大小零件3462個,其中包括金質裝飾737件,銀質裝飾983件, 最大的零件是龜背形的車蓋,長達246米,面積約2.5平方米;最小的零件不足0.5平方厘米。從重量上來講,最重的鑄件為馬,達230公斤,最輕者為轡繩的銷釘,重量尚不足克。
四.「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兵馬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這句話是哪個國家總統所說(法國總統希拉克 )。
五.請摘抄一首兵馬俑的詩詞( 青玉案*兵馬俑
千秋幸甚燒陶土,傭兵馬,從雄武。
一並七千生栩栩,面顏無改,心聲欲吐,豪氣寒刀斧。
奈何派做阿房住,只為冥王載歌舞?
今見重光猶待鼓,總聽擂動,即行沖發,一樣驅胡虜。
觀秦兵馬俑雜感
酈山驅役血殷鞭,霸業蒸騰慮九泉。靈葯徒勞恨東海,臭魚相伴駕西天。
瑤池落戶天庭小,荒野遊魂鬼域寬。冢下難逢藏匕客(),何須兵馬俑三千?!
壓縮為絕句:
酈山驅役血殷鞭,霸業蒸騰慮九泉。
冢下絕無藏匕客,何須兵馬俑三千)。
H. 小學美術教師招聘的試題
2008年小學美術教師招聘考試復習資料 一
基礎知識部分.
水彩顏料是用膠水調製成的分互相滲融等條件,表現出透明感、輕快、濕潤等特有的效果。歐洲十五世紀水彩畫,作畫時用水溶解顏料於紙上,利用畫紙的白地和水墨始有水彩畫,十八世紀起在英國發展為獨立的畫種。奠定擦筆水彩畫法用時裝美女做月份牌的是鄭曼陀。
水粉畫用粉質所制顏料(稱水粉顏料或廣告色)和水調和繪成。顏色一般不透明,運用得恰當,能兼有厚重和明朗輕快的視覺效果。
明度也稱光度、亮度,一般指某色光對人眼的刺激量而言。反射量越大,物體越明,反射量越小,物體色越暗,前者明度高,後者明度低。在通常情況下決定反射量大小的因素來自光源和固有色兩方面,因此,色彩的明度也具有兩方面的含義1由光源決定,同一色彩在不同強度的光照下明度不同。2在同樣的光線條件下,不同色彩的明度也各不相同。
色彩的情感象徵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變化,能使我們生成不同的心理感受。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與實踐中對不同的色彩也逐漸形成了某些特定的含義、感受和心理反應。如在生活中,白色往往給人以純潔、高雅的感覺;綠色象徵著生命、青春與和平;黃色、紅色給人以華貴、熱情、溫暖的感覺;藍色給人以寧靜、清涼的感受;黑色則往往用來表現庄嚴、肅穆與深沉的情感。
色彩的冷暖色彩的冷暖傾向也稱為「色性」。色彩的冷暖是指人通過視覺對色彩的感受,這種感受是人們在長期經驗中聯想的結果。暖色:紅、橙、黃色使人聯想到太陽、火焰成生溫暖的感覺,這類顏色被稱為暖色。
冷色:藍、藍綠,籃紫色使人聯想到冰雪、大海,給人一種寒冷的感覺,人們把這類顏色成為冷色。
工藝美術以實用和陳設為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工藝技術,按照美的原則設計製造的物質產品,叫工藝美術。工藝美術品剔紅牡丹紋蓋碗-明青銅奔馬-東漢半山類型瓮-馬家窯文化虎座鳥形鼓架-戰國黃花梨嵌楠木寶座-明瑪瑙葵花式帶托杯-清唐三彩寶相花盤粉彩鏤空轉心瓶-乾隆竹絲編織提籃-清欣賞工藝美術品造型美、材質美、彩色美、裝飾美、工藝美 怎樣欣賞工藝美術作品:
造型美美的法則運用得體,結構、比例勻稱,外形及輪廓線優美,體現時代精神。
材質美通過巧妙設計加工體現材料質地的美感。
色彩美材料自身色彩和附加色彩所具有的共同美感。
裝飾美工藝美術品圖案裝飾美,如雕花、彩繪等。
工藝美製作技巧精緻或具有特殊風格而給予人的美感。
明清著名四大名綉蘇綉、粵綉、蜀綉和湘綉。
彩陶中國古代帶有彩繪花紋的陶器。彩繪顏料以赤鐵礦為主,.以色彩、圖飾與造型相結合,反映遠古時期各部落的文化面貌,體現當時審美能力和工藝製作已達到可觀水平。
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彩陶藝術成就最為傑出。
彩陶發源於黃河流域,多採用魚紋裝飾。
舞蹈紋彩陶盆青海大通孫家寨,馬家窯文化彩陶藝術傑作
陶器的用途可分為飲食器,炊煮器和儲藏器。
峙峪人和山頂洞人的裝飾品上呈現出成熟的鑽孔技術,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最古老裝飾品距今約28940年前峙峪人石墨裝飾品
瓦當覆於屋頂檐際的一種瓦件。通指半規或圓形之瓦頭。始見於周代,秦漢已趨流行。常見瓦當大多與簡瓦連制一起,其瓦背斷面作半筒狀,上有各種動、植物或文字、雲紋等圖案紋飾。既有實用的功能,也富於裝飾美。
粉彩瓷器出現於康熙時期
唐三彩唐代多彩鉛質釉陶產品的概稱。流行於盛唐武則天至中唐開元、天寶時期。三彩釉以白、黃、綠三種釉色為主,也有少量藍釉或黑釉。殉葬的俑和駝、馬動物是其中精品。
景泰藍又掐絲琺琅,一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製作景泰藍先要用紫銅制胎,再用扁細的銅絲在銅胎上粘出圖案花紋,然後用色彩不同的琺琅釉料鑲嵌填充在圖案中。這道工序完成後反復燒結,磨光鍍金。俑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時實行活人殉葬,後以木、石、銅、陶、等不同材料製成的偶人代替,稱為俑。
秦陵兵馬俑三號軍事指揮部
《擊鼓說唱俑》東漢雕塑
《說書俑》四川東漢陶塑
秦陵兵馬俑藝術特色1以群雕形式出現,利用眾多直立靜止體的重復,造成宏偉的氣勢。2崇尚寫實,手法嚴謹,並注意刻畫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點。3妝彩粉飾,繪塑結合,使形象更為豐富多彩。
畫像石中國古代祠堂、墓室、石闕、石碑、棺槨等石刻裝飾畫。盛行於東漢。其具有繪畫性、雕塑性和建築性。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構圖富於變化,藝術價值很高。代表作武梁祠畫像、沂南石墓畫像等。
畫像石萌發於西漢時期
秦漢美術兼有繪畫與雕刻兩種特點的是畫像石與畫像磚。
畫像石用途構築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闕的建築石材。
東漢畫像石山東嘉祥武梁祠
馬踏匈奴西漢霍去病墓前群雕(被稱為「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為冢象祁連山」)的主體雕刻。作者運用寓意手法,以矯健的戰馬象徵驃騎將軍,以戰馬將匈奴將領踏翻在地的典型情節,贊頌霍去病在抗擊匈奴戰爭中建樹的奇功。這是具有紀念碑性質的雕刻藝術作品。,
元代永樂宮壁畫,三清殿民間畫工馬君祥等,純陽殿構圖採用了連環畫表現形式。
最古老壁畫墨跡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遺址
青銅器發端於黃河流域,是紅銅加錫的合金。分禮器、樂器、兵器、工具及車馬器等四大類。其中禮器是統治階段用以區別尊卑等級的器物。其品種有鼎、豆、尊、盤、鍾等。
先秦青銅器分類禮器、樂器、兵器、工具及車馬器。
青銅器禮器是統治階級用以區別尊卑等級器物。是中國美術史青銅藝術研究主要對象。
春秋時代的青銅器蓮鶴方壺有社會大變革時代藝術特色。
戰國青銅器傑作湖北隨縣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銅編鍾。
馬賽克一種鑲嵌藝術,將小石子、貝類、瓷磚、玻璃片等彩色的嵌片貼在牆面或地板上,繪製成圖案的一種表現技法,是實用性很強的裝飾藝術。
1.中國寫意畫講究用筆和用墨,用筆包括落筆,行筆,收筆.用墨包括墨色的濃淡,干濕的變化的運用。
2.傳統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是勾、皴、點、染。
3.繪畫中的色彩美是指統一與變化中的美。
4.色彩的差別大是強烈對比。在色環中相隔150——180度,色彩差別小的弱對比,在色環中相隔60度以下。
5.美術課可以分成繪畫課、手工課、欣賞課,手工課常運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6.透視的基本規律是近大遠小,可分為成角透視和平行透視。成角透視是指物體的一個角與畫者相對,平行透視是指物體的一個面與畫者相對。
7.要畫好人物物速寫,需要了解人體的大體比例、結構和動態規律,還需要依靠對形象的記憶和理解。
8.選取恰當的形象或物體作為畫面內容叫取景構圖又叫布局或經營位置,應注意物體在畫面中的位置、空間以及線條色彩等在畫面中的結構組織形式。
9.剪綵紙的特點是形式多樣、質朴簡潔、內容豐富、富有極強的裝飾性。其步驟是起稿、固定畫稿、刻鑽剪、裱貼
10.三原色是指紅、黃、藍。三間色是指橙、綠、紫。
11.
12.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本身面貌,可以通過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13.
14.中國畫從表現手法上可以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從表現內容上可以分為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
15.任何物體都可以用立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球體四類基本形體去概括。
16.素描的基本調子是三大面 五調子,三大面是指受光面、背光面、反光面。五調子是指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暗面、反光。
17.美術字可分為宋體、黑體、變體三種。黑體美術字外形呈方形或長方形且筆畫粗壯,筆畫粗細基本相等。
18.單獨紋樣是指與四周無聯系的紋樣,它是圖案的基本單元。左右上下四面相連的紋樣稱為四方連續紋樣。
19.角隅紋樣是裝飾邊角的紋樣,可分為對稱式和均衡式兩種。
20.將一分形進行有秩序的反復排列稱為重復具有一種秩序的美感。
21.形有秩序的逐漸變化,就叫漸變。
22.對稱軸或對稱中心兩側相同就叫做對稱,具有一種規則、整齊和穩定的美感。
22.成人的身高為7.5個頭長,少年為6個頭長。
23.「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長度平均分成三份稱為上庭從發際到眉間,中庭從眉間到鼻尖,下庭 從鼻尖到下下巴
24.素描可以分為結構素描和明暗素描。
25.以畫馬見長的畫家是徐悲鴻,以畫蝦見長的畫家是齊白石,以畫竹見長的畫家是鄭板橋。
26.山水畫的方法:組織山水畫的方法有近景有遠景,就可以構成不同特色的觀察空間.近景可以用勻、皴、點、染的方法具體刻畫。遠景可以簡略勾、皴,也可以用渲染的方法來畫。山水畫的步驟是先根據醞釀構圖,然後再畫近景或主要景物。再畫遠景或陪襯景物,最後用濃墨點苔或有重點地著色和整理。
27.點 線 面組成了豐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條件。
28.常用的設計花卉圖案的方法有誇張、變形、添加等。
29.常用的幾種剪紙的方法有陰剪、陽剪、綜合法。
30.
31.外界的物體,透過瞳孔投射在眼睛的視網膜上就會變得近大遠小。
32.年畫是中國民間最普及的藝術品之一。
33.裝置藝術是選擇一些現成的物品,組合起來,在一個新的標題下,呈現出新的形象。
34.用色彩和筆觸表現空間和距離的感覺時,一般近處色彩偏暖,遠處偏冷,近處色彩鮮艷,遠處灰暗,近處色彩筆觸強烈些,遠處筆觸柔和些。
35.自然界的一頭牛,在畢加索筆下,簡化、誇長、改造,被加工成一系列獨特的藝術形象。
36.現代繪畫設計,更是廣泛運用簡化、變形。
37.扇面有扇形、圓形等形狀。
38.世界上第一架動力飛機是美國萊特兄弟研製成功的。多數飛機由機身、機翼、機尾、起落等裝置組成。
39.人類原始衣服和住所都和穿編有關,用多種材料編織的東西,有時它們是生活用品,有時它們卻成為藝術佳作。
40.黃色很明亮,藍色暗得多,各種色彩明亮的程度叫做色彩的明度。
41.純度是指色彩純凈的程度。
42.三角形構圖穩定,井字形構圖謹嚴,S形構圖流動,對角線構圖爽利。
43.動物的腳比人類的腳更靈敏、更能幹、更重要。
44.版面設計就像畫畫的構圖,要考慮內容的主次和圖片的聚散,版面整齊的,要避免呆板,版面活潑的,防止凌亂和鬆散,色彩鮮艷的,別讓人眼花繚亂,色調樸素的,別缺少生氣。
45.以古代雕刻為主體的非洲藝術、與西方藝術、東方藝術共同構成世界藝術寶庫的三大瑰寶。
46.非洲雕刻造型粗獷誇張,線條簡潔概括,不單純追求形似,更強調作品的節奏感。
47..所有的陶藝作品的坯體應該是空心的,並要有一個通氣孔。制陶的過程分為:練泥、制胚、施釉、燒制。
48.色調指:彩色畫面上色與色之間的整體關系,構成色彩的調子,其中主要的色相為主調。紅、橙、黃是暖色。藍、綠、紫是冷色。
49.立紙造型的創作方法與繩線浮雕基本相同,只是粘貼造型的材料改用了紙條。
50..製作紙版的常用材料有:棉花、窗紗、樹葉、纖維板、帆布,以及各種不同的紙張等。
51.綜合紙版畫是利用拼貼、刻線、貼線、撕揭、揉紙等技法,融合各種有肌理的什物材料,綜合運用在同一印製底版上,表現出更為活潑、奇特的藝術效果的紙版品種。
52.製作紙工作品常用到:剪、折、切割、粘、彎曲、插接等加工製作方法。
53.夜晚、海景、草地、森林……常常畫成冷色調,靜謐而幽深。晚霞、秋景、豐收的田野……大多是暖色調的,傳達出熱情和溫馨。
54.荷蘭畫家埃舍爾的《引水渠》描繪的是渠水倒流的奇妙景象。
55.我國唐代有很多有名的陶藝作品如:《三彩天王佣》、《男舞佣》
56.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有:形與體——形既物體的平面形狀,體既物體的體積。形體與體面——體面既物體外表的面向。體面的方向、性質、大小、銜接、連接。三個以上的體面匯聚交接成尖角,凸起為「高點」或骨點,凹下去的為「低點」或「伏點」。線與面——相生相依的關系。結構與形體——結構是形體的內在本質,形體是結構的外部呈現。光影調子
二.作品作家部分
1.中國:
祖孫四代——劉文西 地道戰——羅柳
劉少奇和安源礦工——候一民 毛澤東走遍全國——李琦
夯歌——王文彬 潑墨山水——張大千
對蝦圖——齊白石 祖國萬歲——齊白石
峽江行——陸儼少 山雨初收——李可染
群馬——徐悲鴻 暮韻圖——李可染
黃山——劉海粟 大紅花——林風眠 仙、荷——潘天壽 艱苦歲月——潘鶴
三峽晨曦——周琳 舞蹈——-葉淺予
父親——羅中立 巫峽清秋——張大千
灕江春雨——李可染 南昌起義——黎冰鴻
清明上河圖——(宋代)張擇端 青銅奔馬——東漢時期
開國大典——董希文 貨郎圖——(宋朝)李嵩
齊白石像——吳作人 千里江山圖——王希孟
2.外國:
向日葵——梵谷——荷蘭 莫納麗薩——達.芬奇(義大利)
椅中聖母——拉斐爾 ——義大利 睡蓮——莫奈——法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列賓(俄國) 兒子保羅像——畢加索(西班牙)
阿爾的吊橋——梵谷——荷蘭 松樹林之晨——希施金——俄國
羅馬尼亞式的襯衫——馬蒂斯(法) 加萊義民——羅丹(法)(雕塑)
雪峰,三月——列維坦——俄國 椅子上的桃——馬蒂斯(法)
少女和桃子——謝洛夫——俄國 在陽台上——雷諾阿(法)
餵食——米勒——法 麵包——珂勒惠支(德國)
晨——西涅夫——法 馬格麗特公主——委拉斯凱茲(西班牙)新鮮的鯡魚——密萊司(英國)大衛——米開朗基羅(義大利)
農舍後院——柯羅——法 國王和王後——摩爾(英國)(雕塑)
椅中聖母——拉斐爾 蒙那麗莎——達芬奇(義大利)
阿爾的吊橋——梵谷
I. 秦兵馬俑 教案
《秦兵馬俑》
[學習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的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8個字只要認識不要求會寫。認識一個多音字「乘」。能夠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聯系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
4 在理解的基礎上,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閱讀提示]
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1974年春天,陝西臨潼縣的農民在打井時,偶然發現了兵馬俑的秘密。於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藝術家們的傑作終於重見天日。
秦兵馬俑是什麼樣的呢?有什麼特點呢?作者又是怎麼介紹兵馬俑的呢?同學們,讀一讀課文就能明白的。
兵馬俑規模宏大,場面威武,氣勢上空前絕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三個坑共發掘7000多件陶俑、100多乘戰車、4000餘匹陶馬、10萬多件兵器。坑內出土的劍、矛、戟、彎刀等青銅兵器,雖然埋在土裡已有兩千多年,依然刃鋒銳利,閃閃發光,可謂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跡。
秦俑以寫實的手法,形象地展示出秦始皇統率千軍萬馬、吞並六國,威震四海的雄武神威。將軍佣昂首挺胸,站在隊伍的前面,像在指揮。他們顯得沉著冷靜,足智多謀。武士俑目光炯炯,神態嚴峻,威武剛烈。騎兵佣堅守崗位,堅毅地駕駛著戰車,保護著馭手。弓弩手張弓搭箭,隨時准備將箭發出去。這些陶俑乍看一樣,表情不一,神態獨特,喜怒哀樂、遐想與沉思都有所表現。陶俑的製作細膩,手藝精湛,每個陶俑的發式、神態、衣服、,甚至戰袍的扣子,鎧甲的編綴都有細微的差異。這在中國雕塑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這篇狀物散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表達了作者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
仔細讀讀課文,看一看,文章是不是分為四個部分來介紹以上內容的。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了秦兵馬俑的價值和出土的地方。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介紹兵馬俑的規模十分宏大。第三部分(第三至十自然段),寫了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第四部分(第十一自然段)寫了秦兵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你還有什麼獨特的理解?
[字詞點擊]
本課有8個只識不寫的生字。從讀音上看:瞰 、弩、頷、髻、鎧五個字的音容易發錯。同學們要醋?a href=/Xxyw/Py/ target=_blank class=hei14>拼音,多讀幾遍,尤其是「nǔ」的鼻音要讀好。多音字「乘」的不同讀法,可以藉助字典看看在什麼情況下該讀哪種音。
本課中的8個生字,就發音來看,「秦」是前鼻音,容易發成後鼻音;「坑、擎」兩個後鼻音的字,要反復多讀,爭取讀准讀好;「吏——擬」一個是邊音,一個是鼻音。就書寫而言,「吏和戈」的間架結構比較難擺,寫前仔細看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請用鋼筆在書上描紅、臨寫,再與書上的字對照一下,看看哪裡還需要改進。
理解本課詞語時,可以聯繫上下文,讀中理解,也可給它換個近義詞來理解其意思;(舉世無雙——獨一無二),還可以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惟妙惟肖)最常用的方法還是藉助工具書。
1 魁梧:(身材)強壯高大。文章指的是將軍佣身材魁梧,給人一種冷峻威嚴的感覺。
2舉世無雙:人世間沒有第二個。形容極其罕見。
3 所向披靡:所向,指風所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隨風倒伏的樣子。比喻力量所達到之處,敵人潰散或一切障礙皆被消除。
5 昂首挺胸:仰著頭,挺著胸。形容堅定英勇的樣子。
6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著什麼似的。
7 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傳神。
[疑難解析]
同學們,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抓住書後 的第4題來進行。書後的問題是:「這篇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兵馬俑的,是用哪句話連接起來的?」
課文著重介紹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和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這兩方面的內容。這兩部分是通過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話,即「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連接起來的。這句話在文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文的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從哪些語句說明兵馬俑的確「規模宏大」的呢?
①數據中體會規模宏大。你可以勾畫出有關數據讀一讀,體會它面積之大、數量之多。
②單舉開掘的一號坑裡兵馬俑的數量進一步說明規模宏大。
③兵馬俑的陣容巨大和氣勢恢弘、製作工藝精湛,體會到規模宏大。
弄清了作者的介紹順序,再次讀讀,你的眼前一定會浮現出恢弘氣派的兵馬俑形象的。
文章又是怎樣介紹「兵馬俑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呢?你可以逐段精讀,列一張表格,就會明白。
名稱 書中具體描寫的樣子及神態 體會到個性特點
將軍佣 身材魁梧 頭戴軍冠 身披鎧甲 手握寶劍 昂首挺胸,站在前列 神態自若 久經沙場 肩負重任 沉毅多謀
武士俑 體格健壯 穿著裝扮……目光炯炯…… 威武凝重 剛烈豪爽
騎兵佣 上身著短甲……左手持弓箭…… 勇猛善戰 堅毅頑強
車兵佣 分為馭手和軍士…… 分工明確 各司其責
弓弩手 張弓搭箭 神情專注…… 隨時准備沖鋒陷陣
馬 佣 形體健壯 肌肉豐滿……躍躍欲試 神氣活現 鬥志昂揚
在此基礎上,你再用心地讀讀第三至第十自然段,會真正體會到:「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從而,由衷地熱愛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贊美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品評賞析]
這篇課文著重介紹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和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兩個方面的內容。課文的第十一自然段寫得十分精彩,讓我們用評注的方法一起來欣賞一下:
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它們神態各異:有的頷首低垂,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手;有的眼如銅鈴,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搏鬥;有的緊握雙拳,勇武干練,好像隨時准備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走近它們的身旁,似乎還能聽到輕細的呼吸聲。
1、橫線的句子是這部分的中心句。它既對上文作了小結,又對下文的學習作了提引。「極為」放在「精美」的前面,更加突出了兵馬俑的舉世無雙,絕無僅有的地位。
2、「端詳」就是仔細地看、細致地打量。這些兵馬俑乍一看,似乎一樣,但只有精心端詳時,才會發現它的細微差異。
3、加底紋的部分,具體介紹了兵馬俑的不同神態。作者運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加以細描,彷彿讓我們看到,那一個個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拚死沙場的高大形象;彷彿讓我們傾聽到,那一個個威猛將士思鄉念親的凄婉心聲;彷彿讓我們感受到,那一個個兵馬俑背後的血淚與辛酸……正是作者的獨巨匠心選擇了恰當的觀察視角,運用這樣的表達方式,讓我們讀出中華民族的偉大,悟出中國人民智慧的偉大。
4、「……」省去了什麼呢?作者留給我們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創造……當你與作者一道思緒馳騁,神遊兵馬俑,就會用想像的翅膀觸摸到兵馬俑的神韻,品嘗創造的快樂。
[課文鏈接]
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時刻,這一年,秦國吞並了其他六個諸侯國後,第一次完成了對中國的統一。在統一中國後,秦始皇統一了貨幣,統一了文字,統一了法律,統一了度量衡,對以後的中國影響深遠。
秦始皇從13歲登上王位,就開始為自己修陵墓。據《史記》記載,當時從全國各地來的藝術家和數以千計的工匠、軍官,大約70萬人為秦始皇修阿房宮和陵墓,一直修了37年。
曾經主宰一切的秦始皇,也同樣歸於黃土。他生前喜好巡遊,在統一中國後的十年裡,五次遠途出巡,大部分時間都在車軲轆上度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路上,只有49歲。入土時,為了防止泄密,數千名參與建陵的能工巧匠被活活坑殺在墓中。
秦始皇自稱始皇帝。秦始皇確定最高的統治者的稱號為皇帝,而皇帝都稱自己為「朕」,皇帝用的大印,專稱為「璽」,皇帝下的命令,則叫「詔」。這些,相信同學們在許多的電影、電視作品已有所了解吧!
1974年春天,陝西臨潼縣的農民在打井時,偶然發現了兵馬俑的秘密。於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藝術家們的傑作終於重見天日。
你如果有興趣的話,還可以閱讀余秋雨的《藏著的中國》和中國地圖出版社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中國游》,也可以翻看我們提供的圖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