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琴》這首作品與台灣流行音樂發展歷程中的哪個事件相關
《月琴》——唱出豐厚的人文關懷
《月琴》,賴西安作詞,蘇來作曲,鄭怡演唱。
一把殘舊的老月琴,一個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孤獨身影,一生都在為民俗歌謠默默奉獻的歌者,陳達的歲月就在談唱之中悄悄滑過。陳達的出現點燃了很多人延續民俗歌謠的火花,但這瞬間燃燒的光華並未替陳達留下些什麼,他依然是孤獨落寞地唱著」思想起」走完他的一生。
陳達對民俗歌謠的固執,依如他對歌曲終生不悔的堅持,也正如他在生前最常說的一句話:「你愛聽什麼歌,我唱給你聽。」
(1)月琴音樂教案擴展閱讀:
《月琴》這首歌是「天水樂集」工作室製作的經典歌曲。蘇來向賴西安要到歌詞後,很快就為它譜好了曲。有一天,鄭怡到蘇來家玩,蘇來一時手癢,就對鄭怡說:」小妹,我寫了一首歌,你聽聽看。」鄭怡聽過這首歌之後,不動聲色,她問:「你這首歌……給誰?」
蘇來說:「要給小復(李建復)唱。」鄭怡說:「這歌……我唱比較合唉!」蘇來心存疑問地問:「會嗎?」於是鄭怡就唱給蘇來聽。聽過之後,蘇來很意外鄭怡居然能夠唱出歌中背負的某種責任和使命的感覺,這份意外改變了他最初的想法。
到了錄音的時候,鄭怡又提了一個建議:應該先唱副歌,即把這首歌的最後一句「再唱一段思想起」調到前面來當第一句唱,這樣的話歌曲會有更強的震撼力。鄭怡的建議被大家採納了。於是,我們現在聽《月琴》時,首先就聽到了鄭怡那清亮的高音。
這就是人們常常說起的「原來寫給李建復的歌,卻被鄭怡『強行霸佔』了」故事的來龍去脈。就鄭怡而言,《月琴》對她的演藝生涯有著最強烈的影響,是一個因緣機會,它使人們聽到了一個可以負荷人文反省的聲音,而這個聲音成就了一曲驚世之作。
2. 月琴主要由於哪些伴奏
月琴:我國抄漢、彝、苗、襲侗、布依、白和哈尼等族人民共同喜愛的彈弦樂器。歷史久遠,流傳廣泛,音色清脆,常用於獨奏、民間器樂合奏、歌舞、戲曲和說唱音樂伴奏。
月琴是從阮演變而來的樂器。自晉代起就在民間流行,約從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圓似月、聲如琴。當時和阮相似,後來逐漸變化,清時月琴就與阮完全不同了,比阮簡化,琴桿變短,音箱呈滿圓形,而且在各族人民中廣泛流傳。
我國的月琴在唐代傳入日本,19世紀3O年代達到最盛時,期,遍及一般人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月琴在日本被禁,戰後才又恢復。
月琴常用於說唱音樂四川清音的伴奏。這種曲藝形式是清乾隆年間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的,深為四川人民所喜愛。解放前,藝人多在茶館坐唱或在街頭即地作場演唱,用琵琶或月琴伴奏,故也稱「唱琵琶」或「唱月琴」。
在台灣,月琴也是最常見的民間傳統樂器,並被廣泛地應用在各種傳統的戲曲音樂中。月琴是我國古老的撥弦樂器,共鳴箱木製圓形,兩面蒙以桐木皮,形似阮,琴頸較短,音色清脆明亮,因形圓似月而得名。月琴有兩根弦、三根弦、四根弦之分。月琴一般都有四根弦,而台灣月琴通常只有兩根弦,琴頸也比較長,屬於歷史悠久、制式古老的那一種。
3. 求京劇月琴教學的視頻教程,要系統的..連貫的... 給的好的可加分
不知這個專輯你能否用的專著屬http://www.56.com/w86/album-aid-7331984.html
4. 如何自學月琴
如果你肯花時間,一天花4小時左右,一個禮拜就可以看譜就行彈奏了,簡版單的音樂,不過在權彈之前,建議你了解一些簡譜的知識,和知道怎麼把月琴的兩根弦定音。簡譜知識了解的要點就是時值、連音、延音等符號即可,至於該怎麼唱,那不重要。學會看懂簡譜後,找一首簡單的,音符少的,短小的曲子,首先把曲子聽熟,要看著簡譜一起聽,完了後,就可以拿著已經訂好音的月琴彈了,不過,要知道第一個音應該在月琴的那根弦、那一品上
5. 月琴學習
如果你肯花時間,一天花4小時左右,一個禮拜就可以看譜就行彈奏了,簡單的音樂版,不過在彈之前,建議你了解權一些簡譜的知識,和知道怎麼把月琴的兩根弦定音。簡譜知識了解的要點就是時值、連音、延音等符號即可,至於該怎麼唱,那不重要。學會看懂簡譜後,找一首簡單的,音符少的,短小的曲子,首先把曲子聽熟,要看著簡譜一起聽,完了後,就可以拿著已經訂好音的月琴彈了,不過,要知道第一個音應該在月琴的那根弦、那一品上
6. 音樂老師教案範文
作者單位:北京海淀實驗小學 馮琳
年級:二年級1班
課題:《阿細跳月》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舉例說明哪些民族是我們所熟悉的,從中使學生了解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
2、從視覺上使學生了解彝族這一民族的風格特徵。
3、從聽覺上使學生深入了解彝族民歌《阿細跳月》的樂型,掌握五拍節奏的特點及我國特色民族樂器的認識。
教學重點:深入了解彝族民歌的特性,掌握民樂合奏《阿細跳月》所帶來的旋律,介紹樂曲是由哪些民族樂器所演奏的。
教學難點:5/8節拍的掌握及民族樂器的分辨。
學生分析:
創造學生的想像空間,使學生的想像思維大於生活中固有的一切事物。發揚我國傳統民間
樂器的知識與文化,是小學音樂課程重要的因素之一,讓學生查閱和搜集有關我國五十六民族的文化特徵,使學生在課堂中充分自我展示。
教材分析:
《阿細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於雲南彌勒西山彝族阿細人之中。在節日或農閑的月夜裡,阿細人喜歡在松林或空曠草坪上舉行「跳月」。參加者多為男女青年。小夥子們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樂器,邊奏邊舞;姑娘們則隨著音樂,邊拍手邊舞,至興高采烈時唱《跳月歌》。《跳月歌》很有特點,全曲由do、mi、sol三個音組成,採用5/8節拍。演唱時,在每小節的第四、五拍的前半拍由舌的兩旁吸氣。旋律活潑跳盪,富於動感,特色鮮明。作曲家秦鵬章就採用了彝族「跳月」的這一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寫成了這民樂合奏曲。
教學准備:「哈利·波特」 的魔杖、音樂課件、演奏的樂器、彝族服飾
教學設計:
1、由「哈利·波特」的魔杖引發了同學們的討論,設計用有趣的魔杖給予學生神秘的暗示並激發學生的興趣,「請根據魔杖的提示尋找哈利·波特想了解中國民族音樂知識的線索,看看同學們誰的運氣最好,在准備的民族知識中和哈利想得是一致的。」
2、教師提前藏在學生教室里一些提示,讓學生趕快找到並揭開謎底,學生找到一些提示卡片,如:「樂器、音樂、舞蹈、服飾、民族」等,找到教師提早准備的彝族素材。並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前准備的民族知識。
3、通過音樂使學生了解到彝族民歌《阿細跳月》的旋律,並進行詳細的段落分析,樂曲開始是彈撥樂、鑼鼓的輕輕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現了男女青年在聚集。跳月就要開始了,竹笛領奏出熱情奔放、歡騰跳躍的主題:這段主題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彈撥樂、弦樂及全奏多次反復出現,表現了多變的舞蹈姿態。第二部分作者將主題樂段作了移調處理,並進行幾次反復,與前面調性形成鮮明對比,好像健壯的小夥子們跳起了粗放的舞步。第三部分音樂又轉回原調,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後,整個樂隊全奏,樂曲進入高潮,在樂隊全奏中展現了宏大的舞蹈場面,彷彿狂歡中的人們忘記了疲勞。最後的短小尾聲,是採用了主題樂段的最後兩拍 擴充發展的,在漸強中結束全曲。
4、通過樂器使學生了解這首旋律活潑跳盪的《阿細跳月》,是由哪些樂器演奏的,教師准備一樣實物樂器,其餘的樂器可用課件代替,准備的樂器可以讓學生輕輕地用手嘗試,使學生體驗拿到實物的樂趣。
5、通過服飾使學生了解彝族的文化特色。並延續「哈利·波特」的魔杖使學生在教室找到關於彝族的服飾及裝物品,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通過舞蹈使學生掌握5拍節奏型,先可以用簡單的手來表示,123拍不動,45拍拍手;然後加上腳,123用腳來表示,1左2右3左45拍手;逐步較強難度。
7、結束,同學們安靜的等待和傾聽彝族舞曲的旋律「火把節之夜」,教師用「哈利·波特」的魔杖變出篝火放在教室中間,請同學們聽著《阿細跳月》的旋律,穿著彝族服飾,跳著彝族特有的舞蹈步伐,請一位同學代表「哈利·波特」也和大家跳起來,融入到我們團結的大家庭里。
8、弘揚民族文化精神。
7. 除了《從零開起學月琴》和《月琴演奏教程》還有那適合初學者的月琴教材
你講的《從零起步學月琴》是比較適合初學者的,因為那裡講的都是基本的月琴知識專。作為初學屬者,不知你的音樂基礎怎樣,但不管怎麼講,作為剛剛要接觸它還是可以的。那裡基本都是從開始認識入手的。而且,有樂曲、和京劇,兩個方面的學習講座,還是不錯的。只告你,學習月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想彈好是要下功夫的,祝你成功!
8. 柳琴 月琴 阮的聲音有什麼區別 都適合什麼樣的曲子 求教
1、音色來不一
柳琴:音色高自亢剛勁,音區較高,適合歡快的曲子。
月琴:聲音柔和,中音區,適合彈抒情的曲子。
阮:聲音很沉悶,比較適合沉悶的曲子。
2、外形不一
柳琴:琴身是呈扁圓形的共鳴箱,由面、背、框板膠粘而成琴身是一個圓形的共鳴箱。
月琴:琴身是一個圓形的共鳴箱。
阮:琴身是一個呈扁圓形的共鳴箱,十二個音柱。
柳琴如圖:
3、演奏時指法上的不一
柳琴:左手保持最自然放鬆的半握拳手形,拇指不能僵硬、凹陷,大跳換把小臂為主帶動手腕。月琴:通常右手為彈、撥、撮、長輪、掃弦等方法,左手為推、拉、揉、移指等方法。
阮:捺、帶、擻都是用左手指發音,虛音是與左手彈奏的實相對而言的。
4、彈奏不一
柳琴:用假指甲,琵琶最早是橫彈,後來發展到豎彈。
月琴:用撥片彈奏。
阮:多用撥片彈奏。
5、用途不一
柳琴:在中國音樂表演的領域里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
月琴:常用於戲曲、曲藝和歌舞伴奏,也用於合奏,是京劇樂隊三大伴奏樂器之一。
阮:在樂隊中常擔任演奏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