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六年級美術上冊教案
人美版六年級上冊美術全套教案,共33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德育綱要要求
為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學生初步具有愛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潑開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幫助別人、為集體服務和辨別是非的能力,為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礎。
美術教學要充分發揮藝術教育的力量,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和愛美情趣。
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階段目標(第三學段)
造型•表現
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設計•應用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欣賞•評述
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徵,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扽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綜合•探索
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製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
課題 1.凝固的音樂——建築 課時 2 課 時
課業類型 欣賞•評述 授 課 人 杜莎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 應知:通過欣賞、比較,初步了解中國宮殿建築與西方教堂建築的不同風格,認識到不同地域文化對建築的影響。能夠發現並簡單總結古今中外建築在材質、造型方面的特點。
應會:能夠搜集、整理與本課相關的資料,在學習中加以運用。能夠初步分析建築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蘊涵的文化精神。學慣用繪畫或文字的方式將自己對建築的了解與認識表達出來。
隱性目標 1.通過學習本課,引發學生對建築的關注、認識和興趣。
2.通過欣賞風格各異的建築,激發學生對多元文化的了解與包容。
重點 欣賞北京故宮建築風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比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築,認識不同的建築風格。發現時代發展與建築材料變化的關系。
難點 認識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點對建築風格的影響。
教學方法 欣賞觀察法、比較法、小組學習法、嘗試法、談話法、交流討論法、講解法等。
教學准備 課件、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第一節
教學流程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調整
一、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准備情況。 穩定情緒,做好上課准備。
二、導入新課
1.請學生閉上眼睛,聆聽悠揚的樂曲放鬆放鬆身心。
2.邊聽邊欣賞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築。
3.說說自己欣賞到了什麼?有哪些感受?
4.你記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築?
5.德國詩人歌德把建築比喻成凝固的音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凝固的音樂――建築。
6.板書課題《凝固的音樂――建築》 學生閉上眼睛聆聽。
欣賞古建築圖片。
回答問題。
三、講授新課 (一)、中國古代建築欣賞
1.出示故宮的系列圖片,師生共同欣賞分析。
A、 故宮外景:黃色屋頂與紅色牆面帶給我們一種金碧輝煌的感覺,黃色是尊貴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紅色是喜慶的色彩。巨大庄嚴的建築群和寬闊的廣場給人一種庄嚴肅穆的感覺。
B、 雲龍大石雕:雕刻有龍紋、寶山和雲紋,栩栩如生,這種紋樣被稱作「九龍
1.學生欣賞分析。
(學生知道的要請學生回答。)
戲珠」,精美異常。
C、 門釘和鋪首:朱門金釘、金鋪首是皇家建築的一種標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 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獸:依次為鴟吻、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能十獸齊全。
E、 乾清宮: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輝煌的色彩,筆直的線條造型顯得庄嚴穩重。
2.分析小結故宮的建築風格。
3.你對故宮還有哪些了解,和同學交流討論。
2.故宮為木結構建築,多採用直線條造型,給人以穩重、古樸、庄嚴之美。
3.小組交流討論。
(二)外國古代建築欣賞
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爾賽宮(法國)科隆大教堂(德國)的圖片學生欣賞。
2.請學生對比中外古代建築,說說它們不同在哪裡?
3.教師分析這幾種建築的風格特點。
A.泰姬陵(印度):造型追求簡潔、精確的幾何圖形構成之美。
B.科隆大教堂(德國):它那高聳入雲的雙塔,充滿了基督教那種「神聖忘我」的宗教精神。
C.凡爾賽宮(法國):內部裝飾富麗堂皇,是歐洲最宏大華麗的宮殿建築。
4.對比乾清宮和凡爾賽宮內景的不同。(造型、材質、感受)
1.學生欣賞。
2.學生分析。
3.學生記錄。
4.乾清宮和凡爾賽宮都同樣金碧輝煌,但乾清宮用直線條造型,顯得庄嚴穩重、華麗威嚴,凡爾賽宮用流暢的弧線,造型圓潤流動,處處顯示著浪漫而奢華的氛圍。
(三)中外古代建築在造型材質上有什麼不同?
中國古代建築以木結構為主,多採用直線條造型,給人以穩重、古樸、庄嚴之美;外國古代建築以大理石或磚石結構為主,造型豐富,靈活多變。
四、學生實踐 1.作業要求:用文字將自己對中國古代建築與外國古代建築的認識寫下來,並說說本節課的收獲。
2.學生交流本課的感受。
3.教師加入討論。 學生作業。
交流感受。
第二節
教學流程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調整
一、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准備情況。 穩定情緒,做好上課准備。
二、復習導入 1.北京故宮的建築風格:故宮為木結構建築,多採用直線條造型,給人以穩重、古樸、庄嚴之美。
2.乾清宮和凡爾賽宮的不同風格:乾清宮和凡爾賽宮都同樣金碧輝煌,但乾清宮用直線條造型,顯得庄嚴穩重、華麗威嚴,凡爾賽宮用流暢的弧線,造型圓潤流動,處處顯示著浪漫而奢華的氛圍。
3.中外古代建築的不同造型材質:中國古代建築以木結構為主,多採用直線條造型,給人以穩重、古樸、庄嚴之美;外國古代建築以大理石或磚石結構為主,造型豐富,靈活多變。 學生回憶,回答。
三、講授新課 1、欣賞著名現代建築
2、請學生說說對這些建築的感受。
3、 學生自由交流課前搜集准備的資料,欣賞不同的建築。
4、 對比古今建築在造型、材質方面的不同:古代建築造型厚重、庄嚴、形式較為統一,多以土、石、木材為原料,而現代建築造型風格迥異、誇張,講求個性化,也多以金屬、玻璃、混凝土等現代化建築材料為原料修建。
5、 討論:為什麼我們把建築稱為凝固的音樂?
6、 在樂曲中再次欣賞各種建築,感受建築的美。 學生分析:蓬皮杜藝術中心(法國):造型龐大而古怪,被視為高科技建築里程碑。
里昂國際機場(法國):造型奇特、展翅欲飛。
上海金茂大廈(中國):融中國傳統建築和現代潮流於一體。
繼續完成作業。
B. 大學選修書籍設計藝術欣賞是素拓還是自然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選修)》編寫說明
李松
一、美術鑒賞課的教學目的
作為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的學習模塊之一,《美術鑒賞》課程在幫助學生學會欣賞、鑒別與評價中外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藝術鑒賞力、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熱愛中華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場。
二、編寫指導思想
1.通過教學,幫助學生了解美術的范圍、性質、各門類的特點及中外美術發展的大體脈絡。
2.幫助學生掌握美術鑒賞的基本方法,通過對具體作品的典型分析,以點帶面,觸類旁通,盡量做到每課教學都能使學生了解相關的美術觀點、美術規律。重要在於理解和貫通,養成獨立分析能力,而不在於記住個別結論。
3.啟發學生利用當地文化資源、美術現象,結合從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行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包括作著錄、繪示意圖、作統計、調查報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
三、中國美術鑒賞框架結構和教學要點
中國美術鑒賞共18課,包括美術門類中的工藝美術、建築、雕塑、繪畫與民間美術。由於課時所限,還有些重要門類未包括,如書法、篆刻、攝影等。課程內容盡量兼顧美術發展的縱向演變與橫向參照。選擇各個門類、古今比較有代表性的作者與作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舉一反三地了解和認識該門類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最好能參照《繪畫》《雕塑》《工藝》《設計》《書法》《篆刻》《攝影·攝像》《電腦繪畫·電腦設計》等教材的內容與圖像,以豐富相關知識。
第一課《學些美術鑒賞知識》(1課時)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概略地了解美術是什麼?包括哪些主要的門類?懂得進行美術鑒賞應具備哪些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愛好,受到審美教育。教學中可從進行美術作品的著錄做起。著錄過程是認真觀察、理解、研究作品與作者的過程,同時也是認識、熟悉該美術門類藝術特點的過程。本教科書每課都有一些對具體作品的介紹和品評,可作為學生學習鑒賞不同門類美術作品的參照。
第二、三、四課屬於工藝美術,課程所涉及的玉器、彩陶、瓷器、青銅器在中國古代都達到很高的藝術成就,是中華先民對人類文化作出的重要貢獻。
第二課《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藝術》(1課時)
1.從石器製造的發展看人類審美意識的發生與發展,包括對物質材料形體、質感、色彩,以及對稱、秩序感等造型規律的認識與掌握;將玉材從石頭中區分開來,是人類審美認識上一個重要的發展。
2.古代對玉的材料之美的欣賞與加工,不同時代體現著不同的審美觀念,在原始社會後期和夏商周時代,玉器被賦予特殊的社會意義,成為貴族社會地位與財富的象徵。而漢代以後,特別被人們所看重的是它的珍寶性。
3.對玉的審美在中國文化中有極為深遠的影響。在教學中,可啟發學生根據與玉有關的故事、詞彙體會包含玉器在內的各類工藝美術作品的特點和藝術價值。相關鏈接:現代玉石、牙骨雕刻。
第三課《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與瓷器》(1課時)
1.原始社會彩陶與素陶兩方面的藝術成就。彩陶的主要代表是仰韶文化的半坡類型與廟底溝類型;馬家窯文化彩陶作品。素陶的主要代表是山東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的黑陶器與白陶器。原始社會陶器製作已充分掌握了工藝美術造型與裝飾的規律。
2.中國古代瓷器製造對世界文化有重要影響。古代瓷器藝術的成就突出體現在青瓷、青花瓷和彩瓷的作品上。
3.學習《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工藝)(選修)》第十課,陶瓷造型工藝製作,可以使學生從陶瓷原材料、工具、工藝技法,理解陶瓷藝術作品設計、製作的特點,從中體會工藝美術的一般規律。相關鏈接:中國現代陶瓷作品。
第四課《楚王問鼎──商周青銅器藝術》(1課時)
1.夏商周時期是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發展的高峰時期。商後期至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都達到很高的成就,而又形成不同的時代特點。
2.青銅器藝術的成就具體體現於造型、紋飾和銘文等方面,青銅器中的禮器是奴隸主貴族政權、軍權、神權和財富的象徵。青銅器中的銘文(金文)內容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並具有很高的書法價值。
3.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記住一些重要的青銅器種類和代表性作品,對其造型和裝飾作出初步的分析。
第五、六課屬於古代建築。課程涉及宮殿建築與園林建築兩方面內容。具體介紹的北京故宮、天壇、蘇州園林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第五課《皇權的象徵──故宮建築群與天壇》(1課時)
1.北京明清故宮紫禁城為中國古代最高規格的宮殿建築群,是明清皇室絕對王權的體現。以三大殿為主體的紫禁城也是北京城市的中心。
2.北京天壇是壇廟建築的代表,其主要建築為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祈年殿運用多種象徵手法體現祭天的功能,造型瑰麗而崇高。應結合教學內容,啟發學生加強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識。相關鏈接:①中國古代建築的特色、建築類型;②故宮與北京城市布局的關系。③中國現代建築。
第六課《宛自天開──古代園林》(1課時)
1.中國古代園林包括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和寺觀園林三類。皇家園林的代表作品有北京的北海和頤和園。私家園林的主要代表是蘇州園林。
2.中國古代有豐富的造園經驗,其代表性的理論著作為明代計成《園冶》。中國園林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園林設計多以山水畫的意境創造為旨趣,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表現效果,而在現代園林管理中往往由於對古代園林設計思想缺乏理解而損害了園林景觀。需要結合當地園林環境建設,啟發學生體會中國園林的特點。相關鏈接:①現當代建築;②民居。
第七、八、九課屬於雕塑藝術,中國古代雕塑主要有宗教雕塑,陵墓雕塑、建築雕塑、肖像雕塑,以及各種民俗性雕塑等。在近世,傳統雕塑藝術的傳承發生中斷,現當代雕塑是在接受西方雕塑的影響之下發展起來的。
第七課《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1課時)
1.陵墓雕塑包括:地上紀念性雕塑;墓室內隨葬的俑和明器。地上紀念性雕塑多為石雕,雕刻手法比較概括,突出其在廣場上的觀瞻效果。
2.俑類作品有陶、木、石、銅等各種材質,除秦始皇陵兵馬俑外,一般形體較小,對現實生活有多方面的反映,形象比較生動。教學中可啟發學生比較這兩類雕塑作品表現手法上的異同,加深對雕塑語言的理解。
第八課《妙相庄嚴──宗教雕塑》(1課時)
1.宗教雕塑包括佛教、道教等不同內容,而起主導作用的是佛教雕塑。
2.宗教雕塑的遺存主要有:石窟寺雕塑。中國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重慶大足石刻均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中最為傑出的是龍門石窟奉先寺石刻群。石窟寺將建築、雕塑、壁畫綜合為一體,修建年代多延續很久,清楚地反映了藝術發展階段性變化。20世紀前期,一些著名的石窟寺雕塑曾遭受帝國主義分子的劫掠、破壞。
3.寺觀雕塑有泥塑、木雕、夾芝等多種材質,以泥塑居多,泥塑的裝鑾對作品的表現效果有重要作用。
4.中國宗教雕塑的作者以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類型人物為參照,加以理想化,創造了很多富有生命力的宗教雕塑作品。在教學中需要啟發學生將宗教美術中的迷信成分與成功的藝術創造區分開來。
第九課《與時俱進──現代雕塑》(1課時)
1.包括大型紀念性雕塑在內的城市環境雕塑,由於設置於廣場環境,要求雕塑語言概括,形式感強、能夠適應從多角度去觀賞。大型雕塑與環境的配合,和諧十分重要。
2.架上雕塑:在教學中可啟發學生通過對具體作品的欣賞,體會它們與大型雕塑在取材、表現和藝術語言上有什麼不同,再就是體會不同材料的作品有哪些不同的特點。
第十至十五課屬於中國畫。課程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第十、十一課為古代墓室壁畫與宗教壁畫,這兩課與第七、八課陵墓雕塑與宗教雕塑有密切關聯。相關鏈接為中國現代壁畫。
第十二至十五課為傳統中國畫的人物畫(包括肖像畫)、山水、花鳥三個主要畫種。涉及古代作品和現代作品。教學中要盡量結合這幾課內容,使學生對中國畫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第十課《幽冥世界的奢華──古代墓室壁畫》(1課時)
1.漢唐時代將繪畫視為「成教化、助人倫」的宣教工具。漢唐兩代朝廷曾組織過以表彰功臣垂範後世為主旨的宮殿壁畫創作,在歷史上有過重要影響,可惜未能保存下來。能夠反映當時社會生活內容和繪畫面貌的是東漢以來的墓室壁畫和畫像石及畫像磚。畫像石與畫像磚是介於繪畫與雕塑之間的一種美術樣式,而主要是畫。與之相類似的還有石刻線畫或磚畫(如南朝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圖)。
2.貴族墓中的壁畫內容涉及當時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動和生活內容,具有重要的文化歷史價值,而其表現技巧也比較充分地顯示了當時的畫風特點。是研究古代繪畫藝術的重要實物。
第十一課《天上人間──宗教壁畫》(1課時)
1.宗教壁畫的重要代表是敦煌莫高窟所保存的十六國至元代的佛教壁畫。與雕塑作品相配合,遍繪於洞窟四壁、過道和窟頂。佛教壁畫的主要題材有佛本生故事、佛傳故事;經變故事、供養人、藻井圖等等。以唐代的佛畫作品最為燦爛輝煌。
2.寺觀壁畫的突出代表是山西永樂宮元代道教壁畫。作者繼承了唐宋以來壁畫創作的經驗,成功地創作了三清殿內氣象宏偉的朝元圖和連環圖畫形式的道教神仙呂洞賓與王重陽的畫傳。
第十二課《傳神寫照──人物畫》(1課時)
1.人物畫中的肖像畫在中國古代稱為「傳神」,強調要表現出對象的內在性情,是古代畫論中精彩的部分。本課所選的圖像,有的是直接寫生的,如明清人物肖像;有的是具有肖像特點的歷史畫,如《步輦圖》;有的雖然也是直接寫生,但將對象加以理想化,如禹三鼎作的王士禎像。至於《韓熙載夜宴圖》則是畫家默記默畫的作品。
2.現代人物畫吸收了西畫造型因素,加強了表現力,在表現現實生活,反映當代人物的精神面貌方面達到很高成就。
第十三課《咫尺千里──古代山水畫》(1課時)
1.山水畫興起很早,山水畫創作理論也就成熟得很早,《林泉高致》為代表性的理論著作。中國山水畫的發展表現出了明顯的階段性。五代兩宋是山水畫發展高度成熟時期。元代以後淺絳山水、水墨山水興起,文人畫家成為畫壇主流。
2.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是古代繪畫的巨構。畫中以汴河為主線,表現了清明時節,北宋首都汴梁(今開封)的城鄉生活,歌頌了工商業的繁榮。是一幅紀實性、民俗性題材的作品。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江山」就是祖國,畫家在山水畫創作中寄寓著對祖國河山的深深眷戀之情。當北宋被金人所滅亡之後,記錄了首都繁華景象的《清明上河圖》成為宋代遺民寄託故國之思的珍貴紀念物,並被一再復制。
第十四課《江山多嬌──現代山水畫》(1課時)
1.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以後,新的山水畫創作有較大的突破。畫家繼承古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傳統,到生活中去,開辟新的繪畫意境。突破已往的創作模式,形成新的山水畫畫風。
2.中國畫由傳統形式向現代形態轉變,除了內容、表現手法之外,在形式上也需要適應時代的變化和設置環境作出相應的變革,人民大會堂《江山如此多嬌》一畫在這方面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第十五課《移情草木──花鳥畫》(1課時)
1.花鳥畫家為百花寫照,為百蟲傳神,不是畫動植物的寫生標本,而是緣物寄情,借花鳥寄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抒發心靈感受,表達情操。
2.花鳥畫創作有工筆、寫意、白描、沒骨等技法,教學中可通過對具體作品的分析引導學生理解花鳥畫的精神內涵和傳統中國畫繪畫技巧的豐富性。
第十六課《時代豐采──中國油畫》(1課時)
1.油畫作為外來畫種,很快在中國得到認同並發展為與中國畫齊肩的重要畫種,在現實生活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二十世紀中我國出現許多具有代表性畫家與作品。
2.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這不單是一個外來畫種的引入問題,而是兩種文化背景,兩種藝術觀念、兩種造型觀和表現語言的相互碰撞、交融,相互吸收借鑒。歐洲傳統油畫的造型基礎訓練、西方近代藝術思潮對中國當代美術和未來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要啟發學生對世界文化有兼容並包、取長舍短的胸懷。
第十七課《與民族共命運──木刻與漫畫》(1課時)
1.本課以介紹版畫、漫畫的特點為主要內容,闡述了木刻是版畫的重要門類,且版畫還包括石版畫,銅版畫、絲網版畫等;漫畫也不僅只是幽默畫,而且畫法是多種多樣的。
2.木刻與漫畫在抗日戰爭和民主革命運動中曾發揮過有力的宣傳、鼓動作用,是現代美術史中光輝的一頁。當時條件艱苦,許多不同畫種的畫家也都參與了木刻、漫畫、宣傳畫的創作活動。在教學中可通過這些內容啟發學生體會文藝家對國家民族命運前途應有的使命感。相關鏈接:抗戰戲劇。
第十八課《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1課時)
1.民間美術品類豐富,淵遠流長,具有獨立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其中如民間剪紙,已繼崑曲、古琴之後,列入2005年申報「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無形遺產)代表作品名錄。但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有不少民間美術已瀕於消亡,收集、研究、保存民間美術作品是一個刻不容緩的任務。
2.在教學中,可組織學生調查當地民族民間美術活動情況,民間美術的產生與發展與當地歷史、文化環境,民俗生活的內在關系。理解作品中包含的樸素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創造精神,懂得珍惜、保護民間美術文化遺產。相關鏈接:民間戲劇、民間文學。
四、外國美術鑒賞框架結構和教學要點
第一課《大河之源一史前美術和古埃及美術》
本課內容分為史前美術、古埃及美術和相關鏈接三部分。史前美術部分,著重介紹現已發現的人類、最早的洞穴岩畫和人物小雕像,同時涉及有關藝術起源的幾種主要理論,.以引發學生對藝術起源問題的進一步思考。古埃及美術部分,著重介紹古埃及在建築、雕塑、繪畫、工藝美術等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加深對古代埃及文明以至整個世界文明的理解。相關鏈接部分,是外國美術鑒賞部分特別設計的一個內容。它是作為每一課課程內容的補充與適當延伸,以擴大學生對世界古代文明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可以作為學生自學或課外獨立自主學習的內容。
第二課《古典藝術的發源地──希臘、羅馬美術》
本課內容分成古希臘美術、古羅馬美術和相關鏈接三部分。古希臘美術部分,著重鑒賞古希臘美術中最突出、且最具影響力的人像雕刻和建築藝術中的經典作品,包括作為西方古典建築重要基礎的、古希臘人創造的三種模式。古羅馬美術部分,著重鑒賞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古羅馬的多種建築類型,同時鑒賞古羅馬雕塑藝術最富有特色的肖像雕塑的代表作品。相關鏈接部分,選擇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及其以後的受古希臘、古羅馬美術影響最明顯的人體雕塑和古典建築的經典作品,以加深學生對古希臘、古羅馬美術對後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的認識,初步了解西方古典美術的藝術傳統。
第三課,《心靈的慰藉和寄託──宗教建築》
本課內容,按照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產生的先後,分成三部分,分別鑒賞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最有代表性的建築,達到初步了解並感受宗教建築的歷史文化價值,正確對待宗教藝術,同時也是進一步學習欣賞建築藝術的方法,尤其是了解建築藝術是如何體現一定的思想觀念的。本課內容也有「相關鏈接」,以擴大學生的視野。
第四課《「巨人」輩出──歐洲文藝復興美術》
本課採用突出重點人物、重點分析經典作品的方法,著重介紹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美術最具有代表性的五個美術家、特別是被稱為「巨人」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美術的「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每人單列一節,重點分析他們的經典作品,從中體會經典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學習鑒賞西方古典美術中的經典作品的方法。本課的「相關鏈接」部分,著重介紹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其他一些重要美術家和經典作品,以拓寬學生視野,加深對歐洲文藝復興這一偉大歷史時期的認識和理解,體會美術的文化價值。
第五課《傳統與革新──從巴洛克藝術到浪漫主義》
本課內容較多,分成巴洛克藝術、17世紀荷蘭繪畫、法國古典主義美術、新古典主義美術和浪漫主義美術等五個部分,涉及繪畫、雕塑、建築和園林藝術等領域。它們都是歐洲文藝復興以後、即17世紀至19世紀上半期、歐洲美術中具有世界影響的主要藝術流派和主要藝術成就。對於了解這一時期歐洲美術的演變和發展、特別是了解和初步掌握這些外國美術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藝術流派和藝術風格的主要特點,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進一步學習美術鑒賞的方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