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班健康米和米和面的教具及圖案面教案
池塘多麼寬敞明亮的庭院
孩子們從遠處走來
干凈的小手
從水裡撈出一隻只蝌蚪
將這一小片一版小片歡樂
裝進權瓶子
拎著春天的孩子
整個中午他們都在忙碌著
瓶子里裝進一個個流行歌手的童年
孩子們把瓶子倒進田野
便是蛙聲一片稻香十里
㈡ 小班美術教案有趣的圖形(剪紙)
活動目標:
1、能正確辨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並能說出圖形的名稱。
2、知道三種圖形的特徵,並能利用三種圖形組合變化出新形象。
3、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發展創造力及動作表現力。
活動准備:
PPT、三種圖形的大小卡片若干、自製圖形拼擺圖2幅、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今天吳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和圖形寶寶做游戲,猜猜會有誰呢?(幼兒根據已有認知大膽猜測)喔,小朋友認識這么多圖形,下面我們就和圖形寶寶做游戲。
二、逐一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大卡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圖形特徵。
先請出第一個圖形寶寶(教師出示大卡片,逐一讓幼兒觀察並摸一摸,並分別立體粘貼在三張桌子前面)。
1、圓形寶寶長得什麼樣?(圓圓的),它有一條邊。
請你用身體表現圓形的樣子。(幼兒動作表現)
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麼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想)
2、三角形寶寶長得什麼樣?(通過觀察引導感知三角形有角、有邊)我們數數三角形有幾條邊?(師生點數)有幾個角?噢,有三條邊,三個角。
請你用身體動作表現三角形的樣子(如:雙手指尖相對舉過頭頂,代表三角形等)。
請小朋友想想你吃過、玩過、見到的什麼東西是這種形狀的?(引導幼兒進行聯想)
3、正方形寶寶有幾條邊?幾個角?誰來數一數(幼兒點數,回答)
師:正方形有四條邊,並且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
㈢ 小班教案之水磨坊麵粉
水磨坊
在我童年歲月中,對水磨坊的記憶,像牢牢銘刻上去似的,總是難以抹掉。
我的家鄉流川,多年來一直乾旱少雨,草木稀疏,禾苗稀稀拉拉,莊稼常常歉收。人們起早貪黑操勞,辛辛苦苦忙碌,熬到年底也只能打下不多的一點兒糧食,沒到來年二三月,家家戶戶就斷糧了,日子緊巴巴的。打碾了麥子青稞後,趕緊清理干凈,或扛在肩頭、或裝進架子車、或馱在毛驢身上,送到磨坊去。
磨坊在黨川堡川道中心,北靠康廣公路,南接流川河水。在西面幾百米遠的流川河上游,接近新路坡的岸邊,挖開了兩尺多寬的一條磨渠,引來清亮的河水,繞過田間地頭,彎彎曲曲流淌而來,到磨坊時轟隆隆地沖轉磨輪,磨著人們拉來的糧食。聽母親說,自從來到這個地方,水磨坊已經存在著,很古很舊的樣子,不知修建於什麼年代,磨掉了多少五穀雜糧,延續了多少風雨歲月,養活了多少生生不息的人們。
記得五六歲時,我身患疾病,體弱乏力,整天待在炕上,半死不活地熬著一天天日子。一旦得知母親往架子車上裝糧食,拉著要去磨面時,就不顧大人在家好好養病,不準亂跑的勸告,拖著虛弱的身子,掙扎著跑出來,跟在車子後面,高高興興地去磨坊。出了門沿著康廣公路,往西走一千多米,通過下古城路口,拐幾個彎,爬幾道坡,上一個高高的平台,就到了。
磨坊門前是一片平緩的沙灘,有芨芨草、苦苦菜、蒿子、紅柳叢,還有大大小小的鵝卵石,白白亮亮的,到處可見。枝葉稀疏的三五棵旱柳,不知存活了多少年,經過了怎樣的寒來暑往,個頭還矮矮的,枝幹胳膊一般粗,像原初的模樣兒,覺得從來就沒有長大過。拉來糧食的人卸套後,將騾馬毛驢栓在這些樹上。牲口不安分,調皮搗蛋,使起性子或肚子餓了,就不停地牽動韁繩,左右轉圈,前拉後扯,或啃地面的青草,或擺動脖子上下磨蹭,或仰頭爭吃頭頂的綠葉。此時的旱柳,就受不了了,被扯得東倒西歪,左搖右擺,甚至挨到了地面,觸到旁邊的架子車上。牲口拉下的糞便,散落在短草叢里,這邊一堆,那邊一溜,引來無數的蒼蠅飛蟲,嚶嚶嗡嗡,四處喧鬧。
磨坊在高高崖坎上,坐西朝東,遠遠看去,像小心翼翼砌上去似的,覺得不大牢固,猛烈的一陣大風刮來,便會立馬搖晃,將要傾倒下來的樣子。高大挺拔的一棵棵楊樹、柳樹、榆樹,在周圍層層疊疊遮掩起來,看得不大清楚。磨坊的三間房子已經很舊了,灰灰暗暗的,兩間建在實地上,一間底下懸起來,空空的,由粗壯的大木頭撐著。
房頂上坑坑窩窩,高高低低,很不平整。許多瓦片有的裂為兩半,有的一片片掉光了,不知是因時間太久而損壞的,還是調皮搗蛋的小孩乘人不在,沒有防備時,撿起地上的石頭打碎的,不少地方露出灰色的草泥。新換上去的,於灰黑的舊瓦之間,東一塊西一塊地胡亂拼湊著,顯得不大協調,像穿舊的一件破衣服上,隨意打上去的補丁。椽縫里飄出的麵粉,路面上刮來的灰塵,一層一層,落在房頂上,日積月累,把瓦楞給填平了,看不出一點兒原有的溝槽。斜塌下去的房檐露出蟲蛀的椽子,布滿無數的小孔,針點兒一樣大小,時時漏出木質腐爛後細碎的粉末。房脊上野生的蒿草叢柳一二尺高,極力瘋長著,在呼呼吹過的大風中,不停地搖來擺去。
磨坊的牆壁大多是鑲上的木板,厚厚的,經多年的風吹日曬,歲月剝蝕,呈現出灰褐色,舊舊的,裂開了無數小洞和縫隙,或能鑽進鐵絲,或能塞入手指,或能伸進小孩的拳頭。有時磨面者稍不小心,就會碰開個大窟窿的。
牆的背陰處長有許多綠色的苔蘚,這里一片,那裡一綹。荒草細細的莖稈,沿牆根兒蓬蓬勃勃生長,一直抵到了房檐。灰黑的大蜘蛛,在椽頭間、木板上、橫梁中,結下了灰色的一張張大網,橫七豎八的,靜等一隻只蟲子飛來,沒頭沒腦撞上去,沾住了,成為一頓頓美餐,填飽自己飢餓的肚皮。漏出縫隙的麵粉,落在這些蛛網上,像洗凈的一方白色手帕,靜靜晾曬著。有的蛛網中間裂開了一個大洞,估計是力量足,身體強壯的甲蟲,突然飛掠而過時,不慎沖撞開的。蛛網邊緣死去的飛蟲,靜靜的,一動也不動。
懸著的房子下面,是磨坊的樞紐和關鍵部位。大大小小的轉軸,各種各樣的木齒,組裝在一起,忍受摩擦的疼痛,流水的浸濕,在為磨出更多的麵粉,使出渾身的勁兒,咯吱咯吱的,緊緊咬合,相互攪動,密切協作,默默出力。斜伸的一條木製水槽,兩三丈長,引來磨渠的流水,注入磨輪的水匣,沖擊磨輪旋轉。我想,我們勤勞勇敢的祖先,是多麼心靈手巧,聰明能幹,像建造水磨坊一樣,為千千萬萬的後輩兒孫,不知留下了多少享用不盡的財富。
磨輪周圍濺滿了無數水珠,土坎上濕漉漉的,使胡亂生出的野草,得以澆灌,長得更加茂盛翠綠。底層的磨輪轉軸,長期浸泡在翻滾的雪白漩渦里,時隱時現,灰灰暗暗,失去了原有的本色。炎熱的盛夏時節,二三十歲的青年小伙,在地里幹活累了熱了,瘙癢難耐時,獨自來到這里,悄悄脫掉身上的衣褲,赤條條鑽進揚起的飛瀑之下,痛痛快快地洗澡沖涼。
接近磨坊的水渠,一律用水泥砌築著。水渠旁邊,留下了備用的一條水槽,磨輪或其它地方需要及時修理,要停轉磨輪時,拿來定製的一塊木板,鑲進槽邊留下的插口,擋住流水,使其繞開磨坊,轉幾個彎兒,遠遠流到河裡去了。
進了磨坊低矮的大門,覺得十分狹窄,光線暗暗的,一時看不清楚。門旁掛著藍色布簾的一間房裡,搭著可容二三人睡覺的土炕。疊放的兩床被子,不知是浸透了各種各樣的麵粉,還是蓋用了好多年,已變得灰灰的,看不出原有的底色。這里既是磨主守夜的地方,又是磨面者熬得久了,過度疲勞,家人替換後暫時休息的去處。再過去是間大房子,碼著許多袋裝的玉米、麥子、大豆、青稞,高高挨到了房頂,占滿了整個空間。磨主對這些糧食,依照先後順序,安排先來的先磨,後來的後磨。先磨的放在外頭,後磨的放在里邊。
㈣ 小班撕紙好吃的麵皮手工教案
活動目制標:
1、學習走路時眼睛看著前面,一個跟著一個走。
2、知道走的時候不推擠、不遠離集體。
活動准備:
1、小鴨子頭飾一個。
2、多媒體教學資源《小鴨子學走路》。
3、幼兒用書第24-26頁。
活動過程:
1、出示小鴨子的頭飾,引導幼兒嘗試表現小鴨子的叫聲和走路的姿態,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講述故事《小鴨子學走路》,引導幼兒知道一個跟著一個走的好處。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小鴨子學走路》。教師講述故事。
(2)組織幼兒說一說:鴨媽媽要帶著小鴨出去玩,小鴨子心情怎麼樣?剛開始小鴨子都能走出家門嗎?為什麼走不出去?鴨媽媽是怎樣幫助他們的?我們要學小鴨子怎樣走路?
(3)小結:小朋友走路時眼睛看著前面,一個跟著一個走,靠路的右邊走,不推擠,不掉隊,不遠離集體。
3、幼兒閱讀幼兒用書,區分圖片中做法的正誤。
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第26頁《誰做的對》。請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小朋友們正在做什麼?誰做的對?為什麼?
4、游戲《我學小鴨來走路》。
教師扮演鴨媽媽,幼兒扮演鴨寶寶。教師帶領幼兒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並提醒幼兒行走時要愛護同伴,不推擠。
㈤ 小班健康《米和面》教案
一、活動目標:
1、樂於探究和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初步感知比例關系。
2、能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
二、活動准備:
1、人手一套圍兜、袖筒。
2、足夠的麵粉。
3、各種顏料水。
三、活動過程:
1、出示麵粉,引出活動。
師:這是什麼?它可以做什麼?(加工面條、製作餃子皮、扁食皮……)
今天我們要用麵粉來製作五顏六色的彩泥。
(孩子們很興奮,紛紛議論:這能做嗎?怎麼做呀?)
2、出示橡皮泥,師:要把麵粉變成象老師手裡的橡皮泥一樣軟,你們想想看有什麼辦法?
(相當一部分孩子能說出應給麵粉加水。)
3、師生一同探究和面的方法和技巧。
(1)怎樣合理地給麵粉加水呢?如果一下子加進很多水,會發生什麼事?
(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師演示給幼兒看,從而得出結論:一下子加太多水,會使彩泥太濕,如果沒有備用的麵粉添加,那麼彩泥就做不成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一次加一點點水,不夠時再加。)
(2)彩泥太濕了會怎樣?太幹了會怎樣?
(本來我想圍繞這個問題讓幼兒繼續討論,之後再驗證給幼兒看,但我發現孩子的注意力已經完全不在我提的問題上,而是急著想動手和面,於是我及時進行調整,讓幼兒帶著問題,先動手實踐,在實踐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4、幼兒動手和面。
(孩子們很喜歡和面這個環節,他們有的搓、有的捏、有的揉,幹得熱火朝天的。由於臉盆不夠,一桌只有一個,所以我們希望孩子能通過分工合作,如:有的負責加水,有的負責和面等,共同來完成自己小組的一團彩泥,但顯然孩子的合作意識較差,有的孩子說要再加水,有的孩子說不能再加水,在意見不能統一的情況下,他們開始吵起來,結果只好由老師負責加水,才緩和了局面。)
5、評價自己製作的彩泥,並回答製作前老師提出的問題。
(孩子能客觀地評價自己製作的彩泥,有的說我做的太濕了,會沾手;有的說我做的太幹了,容易碎,最後得出結論:只有水分加的剛剛好,這樣彩泥才容易塑造。)
㈥ 幼兒園小班麵粉主題總結
活動目標: 1.通過感知和操作,了解麵粉的特性。 2.感知麵粉加了水再用雙手揉捏後會變成面團的變化。 3.知道麵粉可以做成各種有營養的好吃的食品。 活動准備 1.教具:麵粉的由來PPT,麵粉製品圖片展示PPT,視頻展示台。乾麵粉若干、水、滴管各一份。 2.學具:人手一份乾麵粉,每桌一盆水、水中放若干滴管。 3.其他准備:每桌一塊一次性桌布鋪好,課前請幼兒洗凈雙手,擦手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知麵粉的特性。 (1)讓幼兒觀察:你們看盤子里有什麼? (2)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 用眼睛看一看。麵粉長得什麼樣子? 用手捏一捏,說一說麵粉又是什麼樣子? (3)在幼兒表達基礎上,引導幼兒小結:麵粉是白色的、細細的、軟軟的,沒有氣味。 二、簡單了解麵粉的由來。 提問:你們知道麵粉寶寶是從哪裡來的嗎?(課件演示) 三、感知面團的特性 (1)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將麵粉加水變成面團的操作過程。 (2)幼兒嘗試使用滴管往麵粉里加一次水,並揉和,說說麵粉發生了什麼變化? (3)再次加水,並揉和,說說變化。 (4)小結:麵粉加水後揉和會變成像橡皮泥一樣的面團。 四、了解麵粉製品 (1)面團是什麼樣子的?你想把面團變成什麼樣?我們一起來變一變,好嗎? (2)面團可以做成什麼?
㈦ 小班美術教案——揉紙團和紙團印畫
咕嚕咕嚕咕嚕咕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