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節奏和韻律是什麼(側重美術里的)
節奏與韻律,節奏原是指音樂中節拍的長短,這里指在裝飾圖案設計中各元素(如點、線、面、形、體、色)給觀者在視覺心理造成的一種有規律的秩序感、運動感。
它們可以是大小、輕重、虛實、快慢、曲直的變化所帶來的秩序感;韻律原是指詩歌中抑揚頓挫產生的感覺,這里指在圖案設計中要求各元素之間風格、樣式在統一的前提下存在一定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下有一定的反復存在。
如圖,畫面中的元素都向有風吹拂一樣朝著畫面的右方飄浮,主體的花樣和葉子形成了一種有規律的運動感,幾片點狀的小葉子以弧線型秩序感反復出現,體現了畫面的節奏與韻律關系。
(1)節奏的美感美術教案擴展閱讀
繪畫是通過視覺元素,和形象的組合排列順序而形成視覺上的韻律感,節奏感,來傳達審美信息,我們通過粗壯樹木的重復排列能清楚看到強烈的重復節奏感,能夠通過觀察田地不同塊面形狀和不同塊面的組合能感覺到變化的節奏感。
通過山巒的連綿起伏、風吹草地的波浪能看到柔和的韻律感,自然界中所有的存在都自然而然的產生著各種韻律和節奏的對比關系,這里包括前面提到的方向、虛實、主次、輕重、動靜等各種對比。
這些通過對比產生的節奏和韻律美,都會無余呈現在我們的視覺中,並且不斷變化、消失又重組的反復中,就看我們是否帶著審美的眼光發現和捕捉。
比如高天流雲不但通過本身形狀的變化形成各種視覺上的節奏,與山巒樹木又形成動和靜的對比,比如風吹柳葉在秋天池塘里排列出不同疏密對比秩序感,隨時有可能隨著風的變化改變樣式。
有時正是由於我們觀察到的一種秩序感、韻律感的消失,會對同一景物的審美興趣和表現興趣同時消失,這可以證明韻律及秩序排列對比所產生的美感在一幅風景畫的審美中是多麼重要。
㈡ 四年級上冊 節奏的美感 教案
平面設計的作品,是很難做的尤其是還要做出層次感!首先要選擇什麼樣的表現方版式,其次要想好了權主題的表現,再次總結你所得出規律。至於表現方式我想你還是選擇你自己最拿手的表現方法.點,線,面的表達一定要適當.重要的是體現層次感。那就用面的手法多一點!色彩的運用也關繫到作品的效果。所以一定要選擇自己最擅長的.
㈢ 美術課 節奏的美感 評課稿
在這節課中,老師有三點做得比較好:
其一,注意了教師的示範。老師在這節課中,親自示範怎樣繪制四方連續紋樣,在教師嫻熟的繪畫技巧面前,讓學生在贊嘆聲中,感受到繪制美術作品的樂趣;也讓學生感受教師專業魅力。
其二,注意信息的交流。老師利用課件給學生呈現了大量的信息;在對二方連續紋樣及四方連續紋樣的展示,教師的示範講解中,都注意了美術語言的專業性。例如解釋四方連續紋樣,一個單獨圖案向四周連續(重復)出現就形成了四方連續紋樣。在講解四方連續紋樣的類型時,有波線連綴、方形連綴、菱形連綴、梯形連綴4種類型,讓學生了解了更多更專業的美術知識。
本課也存在以下幾點不足,提出來與大家探討:其一,學生的思維發散不足。根據新課程要求,任何學科的教學都應該關注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培養,鼓勵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語言理解老師傳遞的知識,而不是由老師全程包辦(老師因為想讓學生了解更多知識,所以整堂課基本上都出現老師問,老師答的情形,讓學生表述的機會不多)。其二,學生自主嘗試的不足。美術課更專注學生動手的能力培養,需要學生的大膽嘗試,允許學生在失敗中獲得經驗。學生嘗試自己做四方連續紋樣時,教師要讓學生自己說一說,除了繪畫方法,還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現四方連續紋樣,對於學生述說的方法,讓學生盡量自己去嘗試,然後再進行總結,以此衍生拓印、剪貼等多種製作方法。
㈣ 黑白裝飾畫教案
黑 白 裝 飾 畫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對繪畫中的黑白的教學,學習整體觀察方法,並指導學生感受概括黑白節奏的美感。
2、學習黑白畫的基礎知識和處理黑白關系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學生的概括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黑白畫的知識,並感受概廓、節奏美感。
教學難點: 黑白畫的練習。
教學准備:教具:教材 范畫 示範用具
學具:國畫用具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課堂常規坐好,穩定情趣,查學具。
二、復習、導入 :生動、形象、有趣的激發 學生產生求知的極大興趣。
1、欣賞作業 。
2、欣賞作品。
3、簡介黑白畫。
三、新課:(突出美術特色,體現創新精神及個人風格,滲透德育,體現教法)
1、分析黑白畫的特點:
黑白畫表現的內容?
看黑白畫的感受?
繪畫中的黑白個表現了什麼?
小結:感覺黑白鮮明、概括、簡潔、黑白相間給人一種裝飾性的節奏美感。繪畫中的「白」一般表現「光」、「亮」的色調,還可以表現白色、淺色的物象。「白」在畫面中能起到醒目、明亮、襯托對比黑色物象的作用。是黑色更沉重。繪畫中的「黑」一般表現黑色和沉重的物象,還可以表下暗部或陰影。「黑」色的使用使畫面沉重、穩健、有力,與「白」構成了強烈的對比形式感。
2、分析黑白色調的運用。
設問:在繪畫中怎樣確定和使用黑、白色?
小結:黑白畫表現過程中,要有省略、比較和誇張,使畫面產生概括、簡潔的效果。
3、結構。分析黑白畫的關系的處理:
設問:面對五顏六色的寫生物象,怎樣處理成黑白關系?
小結:形象上要簡潔,色彩要有比較、誇張。
4、分析作業 步驟:
(1) 構圖。(完成)
(2)畫結構。(完成)
(3)表現黑白關系。
背景:社取消變化,使背景成黑色。
主體物黑白關系處理妥當。
繪畫中,黑與白處理比較帶有主觀性,來、之於作者主觀對客觀物象的感受。
四、學生作業 ,教師輔導。
表現黑白關系。
背景:社取消變化,使背景成黑色。
主體物黑白關系處理妥當。
小 結:概括出本節課知識的要點,作業 講評。
欣賞學生作品,看看哪位同學處理的好黑白關系。
㈤ 如何使美術課堂教學具有節奏的美感
節奏是課堂教學要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古代《禮樂記》中說:「節奏,謂或作或止,作則奏之,止則節之」可見,節奏原指音樂中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現象,也比喻為均勻的有規律的工作過程。明快流暢的節奏給人以美的享受,如同音樂的輕重緩急,繪畫的濃淡疏密,借用到教學上來,節奏是指課堂進程的緩急張馳,節奏藝術則是指課堂進程如何運用緩急張馳的藝術。
1. 課堂教學中要把握語言的節奏,抑揚頓挫,激情洋溢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課堂結構的具體需要來加以確定,就一般意義上講,有這樣的一種模式;開課稍快:精彩、少套話、廢話;切入正題;放慢但語調可高昂些;展開講解:要快,形成「小高潮」,烘托起愉悅的氣氛,轉入下一個問題:稍慢,結束:稍快,乾脆利落,嘎然而止,或為下一節課鋪墊,或練習,做作業。必須處理好導入展開,高潮,結尾四環節,注意首尾照應自然,高潮設置及時,過渡銜接得當,以體現教學結構的和諧美,曲線美和整體美。這種課堂宏觀節奏,同學們的心理和生理運動曲線恰好成反向趨勢,能解決學生的「疲勞區」的問題。同時教師優美的有節奏的語言是給學生最美的教育享受,課堂教學語言應有抑揚頓挫,節奏變化,作到直觀生動,富有藝術性。應少一點如雷貫耳,面目可憎,多一點優美動聽,和顏悅色;少一點平淡無奇,平鋪直敘,多一點盪氣回腸,激情洋溢;少一點語言慌張,羅嗦繁瑣,多一點娓娓道來,語言精煉。寓情於理和寓理於情的語言,能夠消除學生的重重凝惑。用語言去發蒙、去啟智、去激勵、去引悟、去贊美、去督促。教師的語言節奏美是實現偉大的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徑。
2. 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空間符號節奏教學中同時還要注意書面語言節奏的處理。主要是板書、板畫等,它同教師口語一樣,都是教學信息的物質載體,是教學內容的傳輸介質或外殼。講述是教師用字音說話,板書、板畫則是用字形、圖形說話,也都同樣存在著節奏的處理問題。板書、板畫是一種視覺語言符號,它除了要動用人的大腦思維等系統外,還要使用人的其他動覺系統眼、手等才能出現語義信息的傳送,因此,它傳輸速率是比較緩慢的。所以,在一堂課里,對板書、板畫本質的處理、安排,要有一個合理的層次節奏。一般說來,在課堂審美中,學生最忌一抄就是一大片,抄寫時間過長,容易使學生疲乏,產生厭倦情緒。因此,在板書、板畫的處理上,應注意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能少寫的絕不多寫,並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的需要,讓板書、板畫分層次、有節奏的出現,並注意板書、板畫和口語交叉處理,同時進行的「交叉節奏形式」,其審美效果也是獨具優勢的。在「交叉節奏中」,板書、板畫與口語二者的有節奏的間隔進行,使課堂教學處於一種波浪式的起伏變化旋律之中。快和慢、高和低、參差和錯落,顯示出節奏之美的魅力。此外,板書在講究字跡工整、美觀,行列安排適當的基礎上,還要注意書寫的速度即節奏問題,教師的板書速度應該略快於學生書寫的速度。否則,就會使學生產生「延長視聽」的感覺。讓學生處於寫——等待——寫——等待……這樣一種節奏中,在生理和心理上形成不和諧的循環。
3. 課堂教學中應注意語義信息的節奏除了上述課堂節奏的外部表現形態以外,從內部表現形態看,講課的內部節奏也要注意美感。所謂講課的內部節奏,就是指教學內部的節奏,包括教學內容的詳略、多寡、取捨、分布等等,即語義信息的含量和流速。在一定時間內,學生的大腦運動機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學生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在不同的生理、心理曲線上,其興奮中心也是不同的,因此,這種語義信息量的多少和流速的快慢,必須要與之相吻合。於是,這就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不能原樣照抄照搬,而要根據上述要求,進行合理的有機的再創造,使教學內容的語義信息流動節奏,與課堂教學的外部形式口語、書面語等的節奏完美結合,以符合學生的興奮中心運動規律,有經驗的教師總是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剪裁與安排,調整順序,做到由淺入深,在認知需要上合乎學生的思維規律;由易到難,在心理上也合乎學生的接受習慣;由快到慢,在節奏上又合乎學生的審美體驗。這樣,既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又為前後兩部分教學內容的節奏尋覓到了一個和諧的音階,並為學生的審美需要搭起了一座心理的彩橋。
總之,課堂教學的節奏美,可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教學重點突出,洋略得當,活動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過程張馳有度,動靜結合,環節過渡自然,層次分明,教師字字珠璣,起伏有致,疏密相間的課堂結構,啟發誘導,虛實相生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內在的科學性,與教學外在表達的形式構成的藝術等等,均是課堂教學節奏美與藝術美的集中體現,是課堂教學高效,生動的「催化劑」。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已經看出,要把握好講課的節奏,必須要組織好課堂結構。講課節奏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不能游離於課堂結構之外,它必須服從於教學內容,服從於根據教學內容需要而建立的課堂結構。必須要把握好講課節奏,遵循學生生理和心理的運動規律。只有合乎學生生理和心理運動規律的節奏,才具有美感,只有合乎人類語言運動規則的節奏,才具有審美價值。必須對節奏的追求進行處理,應當是有節制的、相對的、合理的、節奏太快,感覺不到「秩序」;太慢,則感覺不到「完整」;兩者均不能給學生以審美享受,只有追求節奏的和諧,才可以求得真、善、美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