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波普藝術的美術教案

波普藝術的美術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02 19:19:35

① "選一幅你最喜歡的(或對你影響最深的)美術作品(或一種美術風格,美術種類),教案形式,800字以上。謝

何多苓<春風已經蘇醒>
何多苓 四川美術學院教授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
他是四川美術學院「傷痕美術」的代表人物,上世紀80年代初以《春風已蘇醒》、《青春》等作品,奠定了其在中國當代油畫史上的特殊地位。那一時期何多苓的作品是抒情的、神秘的、不可知的。與之相比,當下何多苓的作品更具個人化,在寫實主義的自身語言模式中努力探求一種當代的可能性。畫面神秘,耐人尋味,灰色的色彩微妙而復雜,靈動性的筆觸准確的把握了造型,細微的層次感,灰色和彩色交織,無形中流露出淡淡的傷感。何多苓被譽為「當今中國畫壇傑出的現實主義油畫家」。

《春風已經蘇醒》是何多苓的處女作,畫面上,孤寂的少女,在春風沐浴下,似乎有所思悟,卧地的水牛和仰視的狗是她的友伴。這極其平凡的農村場景,在作者的筆下表達得充滿詩意。正是大自然賜予的生命和春天的生機,把他(它)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作者對所描繪的一切充滿著感情:憐憫、同情和愛。作品受到當代美國現實主義畫家安德魯‧懷斯(Andrew Wyeth)畫風的影響和啟發。

《春風已經蘇醒》以一種傷感的意象和抒情意味開啟了中國鄉土寫實主義繪畫的另一個途徑——對人和人的生命、情感、人性的理解、認識以及描繪,這件作品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靈,從一個新的視角和美學意味開辟了中國油畫的一個新領域。

《春風已經蘇醒》一誕生旋即引起了轟動,被公認為傷痕美術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這是何多苓在當代藝術史上留下的第一個形象,何多苓也因此有機會成為塑造一個民族或集體形象的代言畫家。
在中國美術館的展廳中,何多苓的這幅《春風已經蘇醒》旁邊附註了何多苓的一段話:
「對於「春風已經蘇醒」,人們有過種種解釋,這並不重要。事實上,這幅曾流行一時的畫僅僅是我藝術史上的一個出發點,重要的是(也許僅對於我自己),在可能性與自由多得令人絕望的現代藝術中,我或許能找到一種新的秩序與限制,在具象和抽象之間尋求和解,賦予我根深蒂固的浪漫意識與對優雅的渴求以一個新的、站得住腳的物質框架。正如我所喜愛的史特拉汶斯基所說,「對藝術控製得越多、限製得越多、研究得越多,它就越自由。」對『自由』的濫用正是當代藝術貶值的原因之一,而嚴格的自我限制是使一個真正的藝術家獲得真正自由的唯一手段。
在我之後出現的一大批盡精雕細刻之能事的藝術家中,只有很少的人意識到「無限制」正是他們的作品令人厭惡的原因。一個初學者可以藉助精確的照片復制出表面驚人的畫面,但真正的現代視覺藝術品的高明之處一目瞭然,它能超越視覺,使人對司空見慣之物感到陌生與神秘。現實主義是煩瑣不堪的,而超現實主義是廉價的羅列,波普藝術是業余的游戲。而在我看來,藝術就是宗教,在畫框中必須建立起一座神殿,在古典與現代、現實與超現實中必然存在一種形式,能把經驗寄身於純粹視覺的目的,從而恢復繪畫的尊嚴,這種尊嚴從本世紀以來已被可悲地踐踏殆盡。當藝術墮落為某種宣洩與說教的何有可無的符號時,它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正如詩歌是語言的純潔化,繪畫也必須是視覺的凈化劑。僅僅在精神的意義上說,它應該是貴族化而不是平民化的,亦即必須是仰視的對象。」
這段話摘自何多苓的《我所熱愛的藝術》

② 有關波普藝術在美術方面

波普藝術
POP Art

西方現代美術思潮。20世紀50年代初萌發於英國,年代中期鼎盛於美國。波普為Popular的縮寫,意即流行藝術通俗藝術波普藝術一詞最早出現於1952~1955年間,由倫敦當代藝術研究所一批青年藝術家舉行的獨立者社團討論會上首創,批評家L.阿洛維酌定。他們認為公眾創造的都市文化是現代藝術創作的絕好材料,面對消費社會商業文明的沖擊,藝術家不僅要正視它,而且應該成為通俗文化的歌手。在實踐中有力地推動這一思潮發展的藝術家是R.漢密爾頓。1956年,他在首屆這是明天的個人展覽會(惠特徹派爾畫廓)上陳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網球運動員的拼集作品是什麼使得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往常、如此豐富多采?,這幅作品成了波普藝術的一面旗幟。英國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還有E.保羅齊、J.蒂爾森、D.霍克尼、R.B.基塔依、R.史密斯、A.瓊斯。

美國波普藝術的出現略晚於英國,在藝術追求上繼承了達達主義精神,作品中大量運用廢棄物、商品招貼電影廣告、各種報刊圖片作拼帖組合,故又有新達達主義的稱號。

美國波普藝術家聲稱他們所從事的大眾化藝術與美洲的原始藝術和印第安人的藝術類似,是美國文化傳統的延續和發展,1965年在密爾沃基藝術中心舉辦的一次波普藝術展覽即以「波普藝術與美國傳統」為題。美國波普藝術的開創者是J.約翰斯和R.勞申伯格,影響最大的藝術家是A.沃霍爾、J.戴恩、R.利希滕斯坦、C.奧爾登伯格、T.韋塞爾曼、J.羅森奎斯特和雕塑家G.西格爾。集合藝術和偶發藝術一般也認為是波普藝術的兩個支系。

③ 什麼是波普藝術

波普為Popular的縮寫,意即流行藝術、通俗藝術。波普藝術一詞最早出現於1952~1955年間,由倫敦當代藝術研究所一批青年藝術家舉行的獨立者社團討論會上首創,批評家L.阿洛維酌定。

他們認為公眾創造的都市文化是現代藝術創作的絕好材料,面對消費社會商業文明的沖擊,藝術家不僅要正視它,而且應該成為通俗文化的歌手。

英國畫家理查德·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曾把波普藝術的特點歸納為:普及的(為大眾設計的)、短暫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產的、年輕的(對象是青年),浮華的、性感的、騙人的玩意兒,有魅力和大企業式的。

(3)波普藝術的美術教案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1、波普藝術是從1950年代中後期開始,首先在英國由一群自稱「獨立體」(Independent Group)的藝術家、批評家和建築師引發,他們對於新興的都市大眾文化十分感興趣,以各種大眾消費品進行創作。

2、美國波普藝術的出現略晚於英國,在藝術追求上繼承了達達主義精神,作品中大量運用廢棄物、商品招貼電影廣告、各種報刊圖片作拼帖組合,故又有新達達主義的稱號。

3、美國波普藝術家聲稱他們所從事的大眾化藝術與美洲的原始藝術和印第安人的藝術類似,是美國文化傳統的延續和發展,1965年在密爾沃基藝術中心舉辦的一次波普藝術展覽即以「波普藝術與美國傳統」為題。

④ 波普藝術到底有什麼特點

英國畫家理查德·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曾把波普藝術的特點歸納為普及的(為大眾設計的)、短暫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產的、年輕的(對象是青年),浮華的、性感的、騙人的玩意兒,有魅力和大企業式的。

波普藝術特殊的地方在於它對於流行時尚有相當特別而且長久的影響力。不少服裝設計,平面設計師都直接或間接的從波普藝術中取得或剽竊靈感。

波普藝術其創作特徵是直接借用產生於商業社會的文化符號,進而從中升華出藝術的主題。它的出現不但破壞了藝術一向遵循的高雅與低俗之分,還使藝術創作的走向發生了質的變化。

(4)波普藝術的美術教案擴展閱讀:

一、波普藝術簡介:

波普藝術 一種主要源於商業美術形式的藝術風格(亦稱新寫實主義和新達達),其特點是將大眾文化的一些細節,如連環畫、快餐及印有商標的包裝進行放大復制。

波普藝術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在紐約發展起來,此時它所反對的抽象表現主義正處於最後的繁榮時期。60年代中期,波普藝術代替了抽象表現主義而成為主流的前衛藝術。在60年代後期,波普藝術開始讓位於極簡主義藝術(MINIMAL ART)和硬邊畫(HARD-EDGE PAINTING)。

二、名稱由來:

1956年,獨立團體舉行了畫展「此即明日」(This is Tomorrow),其中展出了理查德·漢密爾頓的一幅拼貼畫《究竟是什麼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

畫里有葯品雜志上剪下來的肌肉發達的半裸男人,手裡拿著像網球拍般巨大的棒棒糖;有性感的半裸女郎,其乳頭上還貼著閃閃發光的小金屬片;室內牆上掛著當時的通俗漫畫《青春浪漫》(Young Romance),並加了鏡框。

桌上放著一塊包裝好的「羅傑基斯特」牌火腿;還有電視機、錄音機、吸塵器、台燈等現代家庭必需品,燈罩上印著「福特」標志;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外邊街道上的巨大電影廣告的局部……這一切都可以通過那個半裸男人手中棒棒糖上印著的三個大寫字母得到解釋:POP。該詞來自於英文的「popular」,在漢語中一般地音譯為「波普」。

⑤ 什麼是「波普藝術」

是流行藝術( art)的簡稱,又稱新寫實主義,因為波普藝術(Pop Art)的POP通常被視為"流行的、時髦的"一詞(popular)的縮寫。它代表著一種流行文化。 在美國現代文明的影響下而產生的一種國際性藝術運動,多以社會上流的形象或戲劇中的偶然事件作為表現內容。它反映了戰後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的社會與文化價值觀,力求表現自我,追求標新立異的心理。 20世紀50年代初萌發於英國,50年代中期鼎盛於美國。波普為Popular的縮寫,意即流行藝術、通俗藝術。波普藝術一詞最早出現於1952~1955年間,由倫敦當代藝術研究所一批青年藝術家舉行的獨立者社團討論會上首創,批評家L.阿洛維酌定。他們認為公眾創造的都市文化是現代藝術創作的絕好材料,面對消費社會商業文明的沖擊,藝術家不僅要正視它,而且應該成為通俗文化的歌手。在實踐中有力地推動這一思潮發展的藝術家是R.漢密爾頓。1956年,他在首屆「這是明天」的個人展覽會(惠特徹派爾畫廊)上陳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網球運動員的拼集作品。這幅作品成了波普藝術的一面旗幟。英國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還有:E.保羅齊、J.蒂爾森、D.霍克尼、R.B.基塔依、R.史密斯、A.瓊斯。 美國波普藝術的出現略晚於英國,在藝術追求上繼承了達達主義精神,作品中大量運用廢棄物、商品招貼電影廣告、各種報刊圖片作拼帖組合,故又有新達達主義的稱號。 美國波普藝術家聲稱他們所從事的大眾化藝術與美洲的原始藝術和印第安人的藝術類似,是美國文化傳統的延續和發展,1965年在密爾沃基藝術中心舉辦的一次波普藝術展覽即以「波普藝術與美國傳統」為題。美國波普藝術的開創者是:J.約翰斯和R.勞申伯格,影響最大的藝術家是A.沃霍爾、J.戴恩、R.利希滕斯坦、C.奧爾登伯格、T.韋塞爾曼、J.羅森奎斯特和雕塑家G.西格爾。 集合藝術和偶發藝術一般也認為是波普藝術的兩個支系。 在波普藝術中,最有影響和最具代表性的畫家是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7—1986)。他是美國波普藝術運動的發起人和主要倡導者。1962年他因展出湯罐和布利洛肥皂盒「雕塑」而出名。他的繪畫圖式幾乎千篇一律。他把那些取自大眾傳媒的圖像,如坎貝爾湯罐、可口可樂瓶子、美元鈔票、蒙娜麗莎像以及瑪麗蓮·夢露頭像等,作為基本元素在畫上重復排立。他試圖完全取消藝術創作中手工操作因素。他的所有作品都用絲網印刷技術製作,形象可以無數次地重復,給畫面帶來一種特有的呆板效果。對於他的作品,哈羅德·羅森伯格曾經戲謔地說:「麻木重復著的坎貝爾湯罐組成的柱子,就像一個說了一遍又一遍的毫不幽默的笑話。」他偏愛重復和復制。「我二十年都吃相同的早餐,」他解釋說:「我想這也是反復做同一件事吧。」對於他來說,沒有「原作」可言,他的作品全是復製品,他就是要用無數的復製品來取代原作的地位。他有意地在畫中消除個性與感情的色彩,不動聲色地把再平凡不過的形象羅列出來。他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我想成為一台機器」,恰與傑克遜·波洛克所宣稱的他「想成為自然」形成鮮明對比。他的畫,幾乎不可解釋,「因而它能引起無限的好奇心——是一種略微有點可怕的真空,需要用閑聊和空談來填滿它。」實際上,安迪·沃霍爾畫中特有的那種單調、無聊和重復,所傳達的是某種冷漠、空虛、疏離的感覺,表現了當代高度發達的商業文明社會中人們內在的感情。 瑪麗蓮·夢露的頭像,是沃霍爾作品中一個最令人關注母題。在1967年所作的《瑪麗蓮·夢露》一畫中,畫家以那位不幸的好萊塢性感影星的頭像,作為畫面的基本元素,一排排地重復排立。那色彩簡單、整齊單調的一個個夢露頭像,反映出現代商業化社會中人們無可奈何的空虛與迷惘。 波普藝術,亦稱為「流行藝術」,發端於20世紀60年代左右,以英國倫敦和美國的紐約為中心出現的一個藝術運動。 英國畫家理查德·漢戴爾頓曾把波普藝術的特點歸納為:普及的(為大眾設計的)、短暫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產的、年輕的(對象是青年),浮滑的、性感的、騙人的玩意兒,有魅力和大企業式的。 波普藝術又稱普普藝術,是一個探討通俗文化與藝術之間關連的藝術運動。波普藝術試圖推翻抽象藝術並轉向符號,商標等具象的大眾文化主題。波普藝術這個字目前已知的是1956年英國的藝術評論家羅倫斯·艾偉Laurence Alloway所提出的。 波普藝術同時也是一些諷刺,市儈貪婪本性的沿伸。簡單來說,波普藝術是當今較底層藝術市場的前身。波普藝術家大量復制印刷的藝術品造成了相當多評論。早期某些波普藝術家力爭博物館典藏或贊助的機會。並使用很多廉價顏料創作,作品不久之後就無法保存。這也引起一些爭議。1960年代,波普藝術的影響力量開始在英國和美國流傳,造就了許多當代的藝術家。後期的波普藝術幾乎都在探討美國的大眾文化。 波普藝術特殊的地方在於它對於流行時尚有相當特別而且長久的影響力。不少服裝設計,平面設計師都直接或間接的從波普藝術中取得或剽竊靈感。

⑥ 能否在波普藝術與現代美術教育找到結合點~~

波普家從藝術的二度空間走入藝術三度「組合」空間,而新藝術家們除了畫畫、雕塑、拼貼組合、裝置外,還從事攝影、影視製作、拍電影、表演、開會、做生意、開畫廊,更多體現藝術的綜合與復合的景觀。新波普藝的大眾攝像多取自電視、電影流行雜志等傳媒的再製作過的影像,屬於第二手資料。朗戈是美國獲得國際聲譽的後主義藝術家,他被批評家稱作新波普的領導人,他製作作品的方式,通常是將作品先製作成照片,自己親手勾勒輪廓以後,再交商業繪圖員完成其畫,然後自己再和許多助手去潤色完成。朗戈說:「我們做的,不是重申波普,而是辯證波普,就像波普辯證達達一樣。」後現代主義時期,就連創作作品過程也是復合的過程,甚至別人的勞作也納入「現成物」概念中,藝術家像導演,指手畫腳,現成物和「現成物」們開此運作,做蒙太奇集合。
達達與波普是唇與齒的關系,達達是立論者,波普則廣泛推銷觀念,他們共同的基點都是建立在反藝術基礎上。從達達到波普再到新達達、新波普的後現代時期,幾十年中,藝術家不斷地自由地使用任何媒體素材,打破藝術原先界定的范圍,有意擴散藝術風格,容納每一種藝術形態的存在與,甚至模擬、抄襲、引用、重復。後現代主義藝術的許多特徵、傾向,都和達達、波普精神有著密切關系。達達是反對理想主義的理想主義,而波普將達達的理想與現實融合在一起。達達藝術家是有史以來善於破壞的,他們以古怪荒謬的方式使藝術生活化,而波普藝術家是有史以來最懂得經營的一群人,他們以通俗簡單的方式使藝術生活化,並且還懂得如何使大眾去接受它們。達達藝術試圖以錯亂的行為,從理性中解放出來,回到自由自在任意而為的偶然中,中途又學過波普的策略「辯證」後,到後現代主義藝術竟然將沒有邏輯、沒有主體的理念,以錯置的時間次序接納為藝術的一部分。這種被稱為神經錯亂的病態,成為後現代主義文化的本質。在今天的西方學術界,化、化和生活化是一種,聖殿的大門連接著購物中心,文化已全面走向實際。波普藝術把這種文化趨向視覺化,因此,波普既是純藝術又是大眾藝術和流行藝術。波普的意義在於其對藝術的普及化改變了藝術的品位和標准,改變了生活中一般人對藝術的經驗和認識。

看看有你需要的嗎

⑦ 什麼是波普藝術什麼是裝置藝術什麼是大地藝術它們 與傳統的美術形態有什麼本質區別

波普藝術:是正當抽象表現主義在美國風行之時,有人提出抽象表現主義完全依賴畫布和顏色的革新既是前進的,又是退縮的,因為它逾越傳統純繪畫的程度不夠,於是一部分藝術家從達達主義那裡得到啟示,生活中的實物也是藝術。他們開始大膽的用材料實驗,採用畫面與接拼的方法,或者乾脆用實物集合的辦法達到打破藝術之間各門類,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界限,以此替代活力耗盡的抽象表現主義,這便是波普藝術。
1960年前後美國開始盛行的一種藝術,不久英國與歐洲也流行起來,波普(Pop)一詞含通俗,大眾,流行之意,這是由英國藝術評論家阿勞威提出的,他在給利用大眾影像為內容的美術命名時所作的一個統稱,後來被評論界所接受而廣泛採用。60年代初期,先在倫敦後在紐約相繼舉行了大型的波普美展,波普美術最早的作品可能要數英國藝術家漢密爾頓的照片拼貼畫《是什麼使我們今天的家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畫中現代公寓內一個傲慢的裸女和一個作健美姿態的男子正看著畫外,男子手握上面印有Pop的網球拍。波普藝術的表現手法多種多樣,但其表現的對象基本可分為兩類:一是以日常生活用具為對象,一類是對畫報,連環畫,影星和名人照片進行復制,廣泛展出與散發。所以波普藝術具有低廉,浮華,短暫,大量生產,很快流行等特點。

裝置藝術: 是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里,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以令其演繹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簡單地講,裝置藝術,就是「場地+材料+情感」的綜合展示藝術。
裝置藝術的發展如同其它藝術發展的景況一樣,都是受當下多種單一與復合的觀念所左右的,也受其自身發展經驗的積累所促動。裝置藝術日漸在內容關注、題材選擇、文化指向、藝術到位、價值定位、情感流向、操作方法等方面,都呈現出多元繁復的狀態。

大地藝術是60年代活躍於美國的現代主義後期的藝術活動,它可說是介於工程與雕塑,建築與風景,藝術與大自然之間的一種邊緣概念,也是一種荒謬的反藝術現象。它除了依仿照概念藝術否棄作品實體外,還不需要購買人而只需要贊助人,且作品尺寸,材料,形態,價值觀早已與傳統觀念決裂,對藝術的界定漠不關心,他們一般以廣闊的大地,田野,海灘,山谷,湖泊,為藝術材料,通過大規模的挖掘,堆疊,染色,包裹,築構等方式,改造自然的某一部分外觀,企圖創造一種體量巨大的,不能為博物館接受的永不被人佔有的環境藝術。

與傳統藝術的區別是:傳統藝術都是以古為基礎,而且只是在技法上有所變化,沒有發生質的變化。而這些藝術都有質的變化。都是採用啦一些隨時代發展的新新材料。充分體現啦多元文化。

元四家:一是黃公望(1269-1354)字子久,號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中年為吏,後因入獄,獲釋後活動於江浙富春,杭州,松江,等地。二是,吳鎮——(1280-1354)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嘉興人,工詩文,善草書,擅畫山水梅竹,家境貧寒傳世之作有《漁父圖》。。。
三是——王蒙(?-1385)字叔明,湖州人趙孟「府」字的繁體——fu即那位大書家善行書那位,這里那個字我這輸入法打不出來。是這人的外孫,元末曾做小官,後隱居。
四是——倪瓚(1301-1374)字元鎮,號雲林,無錫人,其家為江南富戶,信奉全真教,築有園林軒閣,作品有《漁庄秋霽圖》等
「四家」山水重於筆墨,講求風格,但仍有一定山水根據。他們通過山水抒發一定理想,並題跋詩文加以闡述。形式上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淺絳,形成不同面貌,但情調多流於傷感,淡泊,獨寂,反映了時代動亂中無可奈何的情緒。他們的藝術觀和畫風特別是對明代江浙地區文人畫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

⑧ 波普藝術屬於繪畫還是設計

設計復

波普藝術制,又譯為「通俗藝術」或「流行藝術」。是20世紀後現代主義藝術(Post modemism)中勢力最大、最為風行、傳播最廣、最有影響的確良種藝術形式。
所謂波普藝術,是指藝術家把任何額外負擔觀存在物作為創作載體,並賦予的價值和蘊意,以傳導給觀者最為大眾化和最普及化的精神享用的藝術形式。

⑨ 波普藝術的內容簡介

展現波普藝術在來20世紀50年代中自期到60年代消費社會中的發展。介紹波普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和人們對這種藝術形式的反應。講解藝術家使用的創作技巧和創作材料。
《牆上藝術》是一套內容豐富、資料翔實的西方美術史系列叢書,其以簡明生動、深入淺出的語言為讀者清晰地勾勒出西方美術史的發展脈絡,從令人高山仰止的文藝復興藝術到當下極富流行性的波普藝術,西方美術史上所有重要的藝術運動及其風格在這套叢書中都得到了專業地道的闡釋。
《牆上藝術》以史為綱,敘述層次豐盈、細節充實,既著眼於不同藝術運動背後的歷史,注重考量每種藝術運動從興起到式微的來龍去脈,又致力於探討不同流派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及繪畫技法。
著名藝術家的生平事略幫助讀者深入體味大師的藝術追求;令人嘆為觀止的畫作帶領讀者暢游近千年來西方美術的聖殿;別具特色的「親自試試」板塊更拉近了讀者與大師之間的距離,鼓勵讀者動起手來,嘗試以藝術大師的手法創作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激動人心的藝術作品!在豐富讀者藝術史知識的同時,啟發未來的藝術家發現自己的藝術道路。

⑩ 簡述波普藝術和觀念藝術的概念及內涵

是流行藝術(popular art)的簡稱,又稱新寫實主義,因為波普藝術(Pop Art)的POP通常被視為「流行的、時髦的」一詞(popular)的縮寫。它代表著一種流行文化。 在美國現代文明的影響下而產生的一種國際性藝術運動,多以社會上流的形象或戲劇中的偶然事件作為表現內容。

關於觀念和意義的。這種藝術具有各種形式:日常用品、攝影照片、地圖、錄像、圖表,特別是語言自身。這些形式常常也會結合在一起。

觀念藝術(Idea Art),興起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的西方美術流派。摒棄藝術實體的創作,採用直接傳達觀念,使用實物、照片、語言等方法,把一些生活場面,在觀眾的心靈和精神中突現出來。觀念藝術的美學追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記錄藝術形象由構思轉化成因式的過程,讓觀眾把握藝術家的思維軌跡;其二通過聲、像或實物強迫觀眾改變欣賞習慣,參與藝術創作活動。語言是觀念的物質媒介。觀念藝術最初的表現樣式與語言密切相關,它被陳述,同時可以無數次的重復。後來觀念藝術家從M·杜尚展出小便池製成品《泉》得到啟發,觀念藝術表現手段開始多樣化,只要創造者主觀上認為是藝術的東西,都可作藝術品陳列出來。

閱讀全文

與波普藝術的美術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