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班美術教案《禮品盒》
幼兒園教案:漂亮的禮盒
教師:屈老師
一、活動目標
1.感知球體、圓柱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特徵。
2.能嘗試按圖紙製作立體紙盒。
二、活動准備
1.球體、圓柱體積木、長方體,易拉罐、乒乓球等實物若干。
2.自製圖形紙若干、剪刀、膠帶、漿糊等。
三、活動過程
1.觀察比較球體與圓柱體,感知圖形的特徵。
(1)出示球體與圓柱體。讓幼兒通過滾動實驗,感知兩個形體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個很有趣的圖形,是什麼圖形呢?有誰認識嗎?它們有什麼地方一樣,又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呢?
(2)師小結:不管從哪邊看,球體都是圓的,可以向任何方向滾動,叫球體。看起來像柱子,從上向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並且兩個圓一樣大,叫圓柱體。
(3)進行游戲:看誰找得對。
請幼兒找一找老師提供的物體中有哪些東西是球體的,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的。
師:現在請你們來找一找球體和圓柱體,找到後請你大聲說出這個物體是球體還是圓柱體。
2.認識長方體,並嘗試根據圖紙製作禮物盒。
(1)出示一個長方體紙盒,先認識長方體,再請幼兒將盒子拆開,仔細觀察長方體的構造圖,引導幼兒發現摺痕。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圖形,這個圖形的名字叫做長方體,那麼它是怎麼組合而成的呢?從盒子來看,看的不清楚,我們一起來把紙盒拆開來看一看,好么?
(2)將拆開的紙盒還原,進一步感知如何製作立體紙盒。
3.根據圖形紙,自己製作長方形紙盒。
師:看看,老師今天帶來了許多美麗的圖形紙,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這些圖形紙製作一個漂亮的紙盒吧。
4.裝禮物:互相欣賞禮物盒並裝禮物。
大班數學《漂亮的禮盒》活動反思《漂亮的禮盒》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教師進行精心設計的活動環節較為清晰流暢!製作的課件PPT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孩子們能夠開心的學習製作。
剛開始的觀察球體和圓柱體,引導他們自主發現圖形的特徵!還請幼兒親自做實驗,充分感知圖形的特徵!之後,教師請幼兒在給出的圖形中找出球體、圓柱體,進一步的鞏固圖形特徵!
幼兒對長方體的構造很感興趣,對做禮物盒很感興趣,在引導幼兒做紙盒前,可以先示範下,孩子製作禮盒的過程中就會不易出錯!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2. 中班美術創作教案《不一樣的秋天》
教案一般書寫分為四個步驟:第一部分;開始部分,也就是導入;第二部分基本部分(也就是授課的過程);第三部分結束部分(教師小結活動);第四部分延伸部分。別忘了最後還有課程評析。
3. 中班美術公開課教案
畫幾張卡通,培養孩子對畫畫興趣即可!
4. 中班美術大畫冊小海豚教案
我認來為應該注意教案內容的靈活自性。由於我們教學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思維能力的學生,又由於每個人的思維能力不同,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和看法,教師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計到,在這種情況下,教學進程常常有可能離開教案所預想的情況。因此教師不能死扣教案,把學生的思維的積極性壓下去,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改變原先的教學計劃和方法,滿腔熱忱地啟發學生的思維,針對疑點積極引導。為達到此目的,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估計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提出的問題,確定好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學生能在什麼地方出現問題,大都會出現什麼問題,怎樣引導,要考慮幾種教學方案。出現打亂教案現象,也不要緊張,要因勢利導,耐心細致地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
5. 中班美術教案《大笨熊》畫五官
【活動目標】
1、在觀察、猜測的過程中理解故事內容。
2、感受擁有朋友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大圖書一本;
2、小圖書人手一本;
3、白紙、水筆。
【活動過程】
一、說朋友,引出故事。
1、出示大圖書封面(故事文字遮住)
提問:
(1)這是誰?他們長得怎麼樣?(兔子,個子小小的,灰色的毛;熊,個子大大的,也是灰色的毛。)
(2)一隻小小的兔子和一隻大大的熊之間可能會有怎麼樣的故事發生呢?(自由回答)
2、過渡語:讓我們一起到書里去找找答案吧。
二、找朋友,理解故事。
1、講述故事:大圖書P2-7。
提問:
(1)兔小小和熊大大的家住在哪裡?(兔小小住在樹洞里,熊大大住在山洞裡)
(2)他們和自己的夥伴長得一樣嗎?(都不一樣。他們身上的顏色都是灰色的)
(3)和自己的夥伴長得不一樣,他們心裡怎麼樣?仔細看看圖片,想想他們的心情怎麼樣?(他們一定很傷心、難過。夥伴們一定都不願意和他們做朋友了。)
2、大圖書P8-9用故事內容小結:是啊,就像你們看到的那樣,兔小小覺得很難過,熊大大覺得很孤單。
3、講述故事:大圖書P10-13.
提問:
(1)什麼樣的朋友是和自己一樣的呢?(身上的毛一樣的,兔小小和熊大大就可以做朋友了;兔小小要找到同樣是灰色的兔子做朋友;熊大大要找同樣是灰色的熊做朋友)
(2)兔小小和熊大大到底能不能成為朋友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說說你的理由。(自主討論並集體交流)
4、講述故事:大圖書P14-23。
5、小結:原來顏色一樣就可以成為(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朋友了,有朋友真好,從此兔小小和熊大大再也不會覺得難過和孤單了。
三、交朋友,感悟故事。
1、出事小圖書
引導語:兔小小和熊大大成為朋友之後是怎麼相處的呢?請你們從小圖書里找一找答案。小圖書從封面看到第27頁,就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幼兒人手一本小圖書閱讀,教師巡迴觀察並個別指導)
2、提問:他們到底是怎麼相處的呢?相處得愉快嗎?(幼兒交流閱讀之後的感受)
3、故事小結:是啊,雖然吃的東西不一樣,他們還是喜歡在一起吃;雖然玩得游戲不一樣,他們還是喜歡在一起玩,有朋友真好。
4、聽完了這個故事,請你為這個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
5、完整欣賞故事。
小結:只要你願意,你都可以交到朋友,陪你吃、陪你玩,有朋友真好。
延伸活動:
1、你的朋友是誰?你們和朋友之間有哪些開心的事情呢?
2、出示白紙和水筆:你可以將你和朋友之間快樂、開心的事情記錄下來,我們一起製作「好朋友」圖書吧。
6. 中班《我們有好看的書》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書的特徵,學習簡單分類,了解圖書與人們的關系。
2、喜愛圖書,並能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對書的感受及經驗。
材料及環境創設:各類書籍、書架、模擬小圖書館。
活動流程:觀察認識--閱讀分類--感知講述
一、觀察認識
1、帶領幼兒進入小小圖書館,引導幼兒每人選一本書。
提問:你選的是本什麼書?
2、大家選的書是不一樣的。但是圖書有許多一樣的地方,請小朋友仔細找一找。
輔助提問:
(1)書有封面,指給大家看
(2)書有封底嗎?找一找
(3)書內有什麼一樣的地方?在書的角落裡的找找。
(這數字就書的頁碼)你手中的書有多少頁碼?翻到最後一頁就知道了。
教師小結:所有的書都有封面、封底和頁碼。
3、提問:為什麼書要有頁碼?
教師小結:書的頁碼從小到大,它告訴我們看書時,應該按照順序從第一頁開始,一頁一頁看。
二、閱讀分類
1、小朋友按照頁碼的順序看人手中的書,書中有什麼?說件什麼事?
2、兒看書。
提問:
(1)這本書說件什麼事?
(2)你喜歡看這本書嗎?為什麼?
教師小結:書有各種各樣的內容。有的書是講故事的,有的書是教小朋友畫畫、折手工、做游戲的,還有的書是告訴我們新知識的。
3、們就把不同的書整理一下,這樣選書時就很方便了。
第一個書架放故事書。
每二個書架放折手工、畫畫、做游戲的書。
4、兒分類整理圖書。
(教師隨機引導,特別關注能力較差的幼兒較差的幼兒操作過程。)
5、師小結:圖書整理得真整齊。第一個書架是小朋友愛看的故事書,第二個書架是畫畫、折手工、猜謎語、做游戲的書,第三個書架上放著告訴小朋友新知識的書。
三、感知講述
1、朋友喜歡看書,爸爸媽媽也喜歡看書。現在我們就來告訴大家,平時爸爸媽媽喜愛看什麼書?為什麼喜歡看這本書?
2、兒廣泛地說。(啟發幼兒這本書?爸爸為什麼喜歡看這本書?
教師小結:原來,爸爸媽媽也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他們真了不起。看那麼多的書,能讓爸爸媽媽學到更多的知識。
3、你們猜猜,老師喜歡看什麼書?請你們選一本老師最喜歡看的書?
4、幼兒為老師選書。
提問:你為老師先選了一本什麼書?為什麼選這本書?
小朋友為老師選了這么多的書,老師都喜歡。我要一本一本仔細地年看,等看完了,再把這書里有趣的知識告訴大家。
7. 中班美術教案稻米
設計思路
偶爾讀到《大米是怎麼來的》這本圖畫書,書中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和畫面介紹了大米的「誕生」過程,於是我把圖畫書推薦給了大班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幼兒對農民種大米的情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我找來相關視頻給幼兒看時,他們更是忍不住手舞足蹈,模仿起視頻中農民歡快勞動的場面。由此,我想到設計一個舞蹈活動,讓幼兒充分表現,進一步體驗、感受農民種大米時的心情。
根據圖畫書的內容和舞蹈表現的需要,我選擇了著名作曲家俞遜發創作的經典樂曲《揚鞭催馬運糧忙》,以農民種大米過程中的心情為線索,對樂曲進行了剪輯。第一段樂曲熱情歡快:表現農民播種時的快樂、期盼:第二段樂曲悠揚舒緩:表現農民勞作過程中的辛苦:第三段樂曲熱情奔放:表現農民收獲時的喜悅。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主要設計了回憶一欣賞一想像一表現這幾個環節,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體驗農民種大米的心情,發現舞蹈創編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回憶故事內容,進一步了解「大米是怎麼來的」,樂意伴隨著變化的樂曲用肢體動作來表現種大米的過程,體驗農民的心情。
2.發現創編舞蹈的簡單方法,感受用舞蹈動作表現快樂。
活動准備
1.幼兒經驗准備:
(1)幼兒已經閱讀過圖畫書《大米是怎麼來的》,已通過視頻等形式初步了解種大米的過程。
(2)幼兒會用動作表現心情或感受等。
2.教學材料准備:
(1)將圖畫書中的主要畫面製作成PPT。
(2)剪輯音樂《揚鞭催馬運糧忙》。
(3)幼兒裝扮用的頭巾、毛巾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梳理過程
1.這幾天你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什麼?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大米是怎麼來的?種大米的過程中農民做了哪些事情,他們的心情怎麼樣?
【設計意圖:此環節要求幼兒從兩個方面進行思考和回答:農民做了哪些事情?農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通過幼兒的回答,教師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兒對大米種植過程的熟悉程度,便於梳理提煉;另一方面也為後續的舞蹈表現做了情感鋪墊。】
3.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用PPT回應,播放農民勞作的過程:播種一培植一收獲。
4.小結:每年春天農民都會滿懷希望地去播種,經過很長一段時間辛苦地培植,他們要施肥、噴灑農葯、拔草,到了秋天就會迎來豐收。在這個過程中農民辛勤地勞作,有苦也有甜。
【設計意圖:此環節看似只是回憶導入,但實質是培養大班幼兒的傾聽、表達、梳理、提煉等能力。在幼兒回憶後教師播放PPT,呈現圖畫書中的主要畫面,更好地幫助幼兒梳理、提煉,進一步理解大米「誕生」的過程,為後面欣賞音樂與舞蹈表現打下基礎。】
二、欣賞樂曲,想像表現
1.欣賞樂曲,激發想像。
(1)第一遍欣賞:感受樂曲的變化。
①能不能用舞蹈動作把農民種大米的過程表現出來呢?跳舞需要用什麼伴奏呢(音樂)?
②這是一首什麼樣的樂曲,聽上有什麼感覺?樂曲有什麼變化,在不一樣的樂曲聲中農民分別會做什麼?
(幼兒傾聽樂曲時,教師結合樂曲的節奏以肢體動作來提示和幫助幼兒發現樂曲的變化,加深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和想像。)
③小結:這段樂曲是有變化的,有快有慢,大家都覺得這段樂曲適合用來表演這個舞蹈。第一段熱情歡快,適合表演農民充滿期盼地播種和插秧時的愉快心情;第二段樂曲悠揚舒緩,適合表演農民辛勤勞作的場面,辛苦地施肥、噴灑農葯、拔草:第三段樂曲熱情奔放,適合表演農民迎接豐收的快樂心情。
【設計意圖:第一遍欣賞樂曲只要求幼兒能感受音樂節奏的變化和旋律所表達的情緒,聽出樂曲有三段,樂曲有變化,並嘗試想像將樂曲與不同的勞作場面進行相應的匹配。】
(2)第二遍欣賞:藉助畫面幫助想像。
①(播放PPT)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每一段樂曲中農民分別會做什麼?他們會是怎麼樣的心情?你打算用什麼樣的動作來表現?
②要求:邊聽邊想,可以用各種動作來表現自己的感受。
(教師巡迴指導,觀察幼兒動作創編的情況,並提示幼兒進一步傾聽樂曲的變化。)
【設計意圖:第二遍欣賞增加播放PPT,根據樂曲的變化,PPT播放與之相匹配的場景,讓幼兒視覺與聽覺相結合,為他們充分發揮想像搭建階梯。】
2.分段創編,探索方法。
(1)師生共同創編第一段(互動要點:用優美的肢體動作表現農民的勞作,比較舞蹈動作與平時所做的動作的區別)。
①提問:你們能用舞蹈動作來表現播種、插秧嗎?
②幼兒嘗試聽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播種、插秧,教師在一旁觀察、提示。
③教師請動作舒展、優美的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大家一起尋找他們的優點。
④小結:可以把生活中和想像中的動作做得舒展一點、優美一點。
(做「播種」這個動作時可以提示幼兒發現:把生活中的動作做得舒展一點、優美一點:做「插秧」這個動作時可以提示幼兒從同伴的表現中發現舞蹈動作要合著音樂才會更美。)
(2)師生共同創編第二段(互動要點:探索動作和樂曲協調一致的表現方法)。
①提問:第二段樂曲可以表現農民在干什麼?他們做了哪些事?
②幼兒輪流嘗試表現:施肥、噴灑農葯、拔草。
(為了提升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三個動作用不同的方式出珊,如請個別幼兒表現,其餘幼兒猜猜表現的是什麼動作:全體幼兒共同表現及師生對比表現等。在做完三個動作後再引導幼兒體驗農民的辛苦,用擦汗、敲背等動作來表現。)
③提問:怎麼記住這么多的動作呢?記住了又怎麼編進這么長的一段樂曲里呢?
④小結:編舞蹈時如果有很多動作,可以先想一想動作的順序,如先干什麼,再干什麼,接著干什麼,最後干什麼。再根據樂曲的長短決定每個動作是否要重復,這樣就能順利地合上音樂了。
【設計意圖:第二段樂曲相對較長,動作也比較多,在幼兒共同編完四個動作並達成共識後,如何將動作連起來並合進音樂里是對幼兒新的挑戰。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幼兒共同努力解決問題,體驗成功,從而自然地掌握創編舞蹈的小竅門。】
(3)師生共同創編第三段(互動要點:尋找用舞蹈表現快樂的方法)。
①提問:第三段樂曲可以表現什麼?收獲時人們的心情怎麼樣?很開心可以怎麼樣表現?
②小結:可以用快樂的表情、快樂的動作、快樂的舞步來表現開心、收獲的喜悅心情。
③幼兒嘗試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來表現。
【設計意圖:在分段創編的環節中,每一段的創編都應該有側重點,跟前兩段樂曲相比,這一段樂曲只要求幼兒表現出快樂的樣子,體現了教學的詳略,使活動輕松、不拖沓,但在過程中對舞蹈表現的方法還是要梳理和提煉的。】
三、裝扮表現,體驗快樂
1.教師合著樂曲完整表演舞蹈,幼兒發現教師表演的精彩點。
(1)提問:我表演得怎麼樣?哪裡比較好,為什麼?
(2)小結:我在表演前都會想,用哪些動作來表現農民的勞作過程;一邊表演一邊記,即記住動作的順序;一邊表演一邊聽,聽樂曲的變化。我把自己當成是一個農民,體驗著農民種大米時的心情,並用表情來告訴大家。
2.幼兒戴上頭巾(女孩)或毛巾(男孩),合著樂曲再次表演,體驗表演的快樂。
【設計意圖:教師的表現是對幼兒所發現的創編方法的一個運用與梳理,並在此基礎上給予進一步的提升,如表情、動作連貫等。最後再讓幼兒裝扮並進行完整的表演,可滿足幼兒的需要,並真正意義上讓幼兒體驗成功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