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學生「 獨自外出應注意哪些安全」教育教案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回能促使教師更答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❷ 校內活動安全的安全教育教案
《校內活動安全》安全教育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白校內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在校內應注意哪些情況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應該怎樣去防範。
2.知道在課間活動中要守規則。
3.使學生明白在學校里參加游戲、運動、勞動等活動也會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險的發生。懂得課間活動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教學重點: 使學生生知道校內活動守秩序應該怎樣做。
教學難點: 為什麼校內活動要守秩序。
課前准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校內發生的不安全事故。
2.選好及訓練班會主持。
3.了解一些校紀校規。
教學過程:
一、 課間活動的安全教育
(一)校園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可請學生列舉一些現象)
1.學生集會、集體活動、課間活動的安全隱患。
2、學生飲食、就餐的安全隱患。
3.學生交通安全隱患。
4.校園隱性傷害的隱患。
(二)學生集會、集體活動、課間活動中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
1.上下樓梯要注意什麼?(可請學生舉手,讓學生在思考中意識哪些事在樓梯上是不能做的。 )
(1)不要因為趕時間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欄桿。
(3)整隊下樓時要與同學保持一定距離。
(4)上下樓時不要將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樓道內彎腰拾東西、系鞋帶。
(6)上下樓靠右行。
小結:集體活動中要一切行動聽指揮,遵守時間,遵守紀律,遵守秩序,語言文明。
2.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什麼?
(1)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盡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2)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要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上課時不疲勞、精力集中、精神飽滿。
(3)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操等。
(4)活動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小結:學校安排在兩節課之間休息10分鍾是想讓同學們休息一下,上上廁所、喝點兒水;也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換換腦筋,以便下一節課能精神飽滿地學習。大課間設置的目的是讓同學能一天有足夠的活動時間。
3.同桌互相說說:你知道課間應注意些什麼嗎?
板書:活動守秩序
4.小結:
課間活動的時間短,全校同學同時活動,人很多,因此,大家都要守秩序。按順序走出教室是課間活動守秩序的第一個要求。
二、校內的安全教育
1.給學生講述其他學校發生的一些傷害事故,引起學生的重視。(使學生知道為什麼要守秩序。)
(1) 通過學習,讓學生對照自己是否還有上述行為。
(2) 交流:自己以後該怎樣做。
2.說一說
上體育課、同學之間相處、參加運動會這些時候,我們該怎麼做?
3.模擬練習:(使學生知道校內怎樣守秩序。)
(1)去廁所的路上
(2)上學、放學路上
(3)乘車時
(4)課間休息時
這些時候我們該怎樣做?
4.小組交流:
(1)課間休息時,操場上的同學們在做哪些活動?
(2)觀察他們的表情怎樣?你知道他們為什麼這么高興嗎?
(3)小結:在校內,同學們都很守秩序、守規則,所以他們玩得很高興,休息得好。
三、其他校內安全的注意事項:
1、如何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甚至誤解?
敢於自我反省,認真反思。如果真是老師誤解,應該和老師好好交流。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麼過激的行動。
2.你與同學發生矛盾怎麼辦?
自己的所作所為也要有安全意識。青少年時期容易沖動,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學間遇到矛盾時,一定要冷靜,要理智,切忌用拳頭代替說理,給自己和同學帶來不良的後果。
3.如何加強教室安全
要注意教室的安全。學生上課離開本班教室一定要關好門窗,要將錢和貴重物品帶在身上,不能給小偷有可之機;不要把球帶到教學樓,在教室樓的走廓上踢,這種行為既違反了校規,又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試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飛入哪一位同學的眼中,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4.為什麼不能提前到校?
校門沒開,一些學生在校門發生矛盾,無人調解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在校門外擁擠,會造成意外傷害。
5、當自己感到身體不適時,怎麼辦?
及時告知班主任或任課教師,與家長取得聯系。
四、總結:
校內安全不容忽視,希望每個同學今後能自覺遵守校紀校規,確保自身和他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