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預防野生菌中毒及其防預措施
預防野生菌中毒及預防措施
辨別:
1、觀外形
一般毒菌的顏色較可食用菌鮮艷,菌傘上多呈紅紫、黃色或雜色斑點,柄上有環和托。
2、聞氣味
毒菌往往有辛辣、惡臭及苦味,可食菌則有菌固有的香味,無異味。
3、變色試驗
用蔥白在菌蓋上擦一下,如果蔥白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則無毒。毒菌煮熟後遇上銀器往往變黑色,遇蒜丁變藍色或褐色。
4、牛奶試驗
將少量新鮮牛奶灑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發生結塊現象,則可能有毒。
急救措施:
1、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
2、在等待醫院救護時,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後用湯勺等硬質東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將胃裡的東西吐出來,以減少毒素吸收。
3、飲用少量糖鹽水,補充丟失的體液,防止中毒者脫水導致休克。
(1)防野生菌中毒安全主題班會教案擴展閱讀:
食用野生菌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采或選購自己不熟悉的菌類,尤其是顏色鮮艷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雜,最好每次食用一種野生菌。
2、采來或買來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發生化學反應,加工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烹調時,最好把菌子在沸水中煮上3到5分鍾,撈出後再用清水漂洗,然後再炒食。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減低,以減少中毒發生的可能性。
3、去市場買菌時,最好買當地群眾常食用過的,未發生任何危險的菌子,買來後應炒熟炒透後再吃。
Ⅱ 幼兒園大班預防野生菌中毒教案
(一) 教學目標: 1、 指導小學生知道變質的食物有害身體健康。 2、學會辨別常見的變質食物和過期食品。 (二)情感目標: 1、 培養小朋友注重飲食健康的好習慣。 2、 對於食用變質或過期食品不贊同或進行阻止的態度。 (三)行為目標: 1、注重飲食安全,不食用變質或過期食物。 2、對於不健康的飲食行為敢於制止。 教學重點:學會辨別最基本的致人中毒的食物,初步培養健康飲食的意識。 教具准備: 1、 自製賦有童趣的食物小錄像四段、幻燈四張。 2、 各小組卡通食物頭飾若干。 3、 本課所需健康食物和相應的變質食物圖片,文字條幅。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和老師一起步入小學生《防食物中毒》專題課的學習!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我們長得如此健康、強壯,食物在其中可起了很大的作用,下面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他們吧!(播放日常食物的自製小錄像,引導小朋友們了解各種食物的營養以及作用。) 提問:小朋友們,你最喜歡小錄像中的哪種食物?說說看,為什麼?(討論發言) 板書:教師按學生答復張貼健康食物小圖片。 小結:恩,真不錯,大豆富含蛋白質,可以另小朋友們營養大腦,長的更聰明;西紅柿富含維生素,可以另小朋友們增強抵抗力;大饅頭含澱粉,可以讓我們長的更健康等等,他們都有益健康。 板書:在健康食物後板書"有益健康"。 二、 講授新課 過渡語: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這些食物各有各的營養,老師現在就想吃了,但是,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我們喜歡的食物如果變質了,那會怎麼樣呢? 1、 看第二段自製小錄像片段《變質的豆豆》,認識如果大豆變質了,對於我們身體的危害。 提問:如果富含蛋白質的大豆變質了,我們吃下去會怎麼樣呢?(討論發言) 2、 看第三段自製小錄像片段《發芽的土豆》。認識如果土豆發芽了,對於我們身體的危害。 提問:小土豆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探出了小腦袋,我們如果把這樣的土豆吃了會怎麼樣呢? 3、 看第四段自製小錄像片段《可怕的變質食物》看饅頭、青椒、過期的署條面醬、發霉的火腿麵包和存放時間過長的橘子。 提問:小朋友們,你發現了什麼?錄像中的小朋友吃了變質食物後怎麼樣了? 板書:從健康食物的底部翻出變質食物,從學生的討論中總結"有害健康"。 提問:看到有人吃這樣的食物,你會怎麼做呢?(引導小朋友認識到食用這些食物的危害性,以及敢於阻止不對行為的品格。) 三、 聯系實際,提高認識,指導行為 1、播放辨析是非的幻燈四張。 提問:小朋友們,上述圖片,你認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要是你,你會怎樣做呢?(討論發言) 小結:看到家人或者朋友食用這樣的食物,我們要及時制止,並告訴他變質食物的危害。 2、觀看小組表演,《健康家--小樂樂》。 發放食物小頭飾,小朋友按小組模仿表演,教師指導小組行為。找示範組表演,大家鼓掌歡迎。 四、總結談話,擴展話題,提出祝願 伴著大屏幕"健康歌"的音樂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防食物中毒》這一課,我們可學到了不少的知識,以後我們要謹防病從口入了,不吃變質食物,不吃過期食品,(張貼條幅)養成健康飲食的好習慣,好嗎?恩,除了這些我們還要多鍛煉身體多運動,把身體養的壯壯的,最後,祝小朋友們身體健康,謝謝小朋友們,再見!
Ⅲ 如何預防禁毒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1.教師要寫自己認來為有重要意源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Ⅳ 怎樣預防野生菌中毒知識講座小結
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原因:
誤食有毒菌類。常見的野生菌有上百種,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三四十種。一些有毒菌與無毒菌外形相似或混雜生長,常常誤采誤食發生中毒。
加工環節失誤。即使是無毒的野生菌,如果加工過程中沒有煮透煮熟,食用後也可能發生中毒。
生長環境因素。一些野生菌雖屬無毒菌類,但如果其所生長的地方發生污染,或者地層下含有有毒礦物,誤食這種地方生長的菌類,食用後很容易發生中毒。
如何鑒別有毒野生菌:
在我國,毒菌約有180多種,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種。一般來說,有毒菌的顏色比較鮮艷,菌帽上可能會有疙瘩、紅斑、溝托、溝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環。有毒菌折斷後通常會有漿汁流出來,味道刺鼻。有毒菌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識別:一看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菌類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菌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臟地帶;二看顏色。有毒菌菌面顏色鮮艷,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有毒菌採摘後一般很快變色;三看形狀。無毒菌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無菌托。有毒菌菌蓋中央一般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稈上一般有菌輪,菌托稈細長或粗長,易折斷。四看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菌撕斷菌稈,無毒菌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菌的分泌物稠濃,一般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五聞氣味。無毒菌有特殊香味,無異味。有毒菌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六是化學鑒別。取採集或買回的可疑菌,將其汁液取出,用紙浸濕後,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色的則有毒。
常見有毒野生菌種類
毒傘類:此類野生菌中毒死亡率較高,誤食後死亡率大約為75%-90%,此類野生菌的特徵是:菌帽有不規則的點狀突疣,菌干附有「套裙」;菌株質鬆脆易折,口嘗少許無味或者微甜、麻;食用後4—6小時左右出現中毒,8—10小時後死亡。中毒後生還者稱:「開始時『天旋地轉』、眼前發黑、口吐白沫、瞬時人事不省」。最常見的如白羅傘。
致幻菇類:此類毒菇的形狀與可食用「紅蔥菌」極為相似,只能從菌干(俗稱菌腳)上區分。中毒症狀以產生幻覺為主,主要表現為:失去平衡(站立不穩)視物重疊、勿大勿小(俗稱看見小矮人),或者飄然如在霧中,嚴重者視覺迷幻可持續2—3周。最常見的有:
(1)麻腳蔥。又名紅氈帽,菌帽暗紅色,菌腳表面具有縱向的網狀紋理、狀如蛇背之皮,口嘗微甜清香。
(2)細腳蔥。又名小蔥菌,形狀與紅蔥菌相似,但菌腳細小,從外觀上看有「頭重腳輕」的感覺。特別要提醒,經常食用紅蔥菌和白蔥菌,在未加工熟透、或者過量食用時也會出現上述中毒情況。
致急性胃腸道反應類:此類毒菌誤食後10—15分鍾後即可出現中毒症狀,主要以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嚴重者30分鍾後出現抽搐,1—2小時內死亡。最常見的有:
(1)四塊板。又名鬧馬肝、假牛肝,外觀與食用的牛肝菌相似,菌帽內廁淡紅色,味苦、辣,毒性較強。
(2)黃櫟窩。形狀與食用的櫟窩菌相似,淡黃色,味苦,多生於枯朽黃櫟樹跟部周圍,誤食10克可至死亡。
(3)灰刷把。狀如刷把,灰白色或黑灰色,味微苦。
(4)石灰菌。白色,味微辣。
(5)胭脂菌。又稱小紅菌,味微苦、辣。
食用野生菌注意要點:
不要購買和採摘自己不熟悉的菌類,尤其是顏色鮮艷的野生菌;如果沒有把握確定野生菌是無毒的,千萬不要食用。對自己熟悉並確定為無毒菌的,也不要混雜加工食用,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雜炒煮可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物質。加工野生菌一般要通過高溫煮透,降低毒性;食用野生菌時不要飲酒。有的野生菌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物質可能與酒中所含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食用野生菌中毒後自救要點:
食用野生菌後如出現惡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療狀,應立即採取以下措施:一是立即撥打急救電話;二是及時前往醫院治療;三是及時採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洗胃、導瀉處理,可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後用湯勺等硬質東西刺激喉部,盡快排除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菌或減緩有毒物質的吸收,減輕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四是讓患者飲用少量鹽糖水,補充體液,防止中毒者反復嘔吐發生脫水導致休克;五是對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灌水,防止窒息;應為患者加蓋毛毯保溫;六是判斷是否為食用野生菌中毒,還是其他食物中毒。保留樣品供專業人員救治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