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美術教案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美術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09 00:54:30

㈠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標志請採用總分結構說明該畫面的內容

標志外部圖形為圓形,象徵著「循環,永不消失」;內部圖形為方形,與外圓對應,天圓地方,表達「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空間有極大的廣闊性」;圖形中心造型為古陶最早出現的紋樣之一的魚紋,隱含「文」字。「文」指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魚生於水,寓意「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源遠流長,世代相傳」;圖形中心,抽象的雙手上下共護於「文」字,意取「團結、和諧、細心呵護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的寓意。標識圖形傳達出古樸和質拙感,一方面反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現狀,另一方面彰顯了中國政府和人民保護祖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強烈責任心和使命感,表現出中華民族團結、奮進、向前的時代精神。

㈡ 跪求高一人教版美術鑒賞選修的第九課《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的課件

「中國民間美術與非物質文化的保護」課件,希望對你有幫助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說課的內容是高中美術欣賞第二冊第18課《中國民間美術與非物質文化的保護》。我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教學手段和教學過程五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一)本課的內容、地位、作用
本課使學生初步了解什麼是「人類口傳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我國在這方面具有的豐富資源和分步狀況。通過本課的引導學習,引起學生對民間美術的關注,學會欣賞並理解民間美術的價值及深刻內涵。使學生能關注自己的家鄉和我國對「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逐漸建立和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自覺成為非物質文化保護隊伍的一員。
(二)教學目標
使學生對中國民間美術與「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在這方面的具體資源有所認識和理解;開闊眼界、提高認識、增進知識,加深對保護中國民間美術與「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迫切性和重要意義的認識;建立和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三)教學重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對我國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介紹。主要包括崑曲、面具、剪花娘子、服飾和織綉、民間傳說和故事等。
(理由:讓學生更多的了解中國民間美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些具體項既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是更好的理解「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必要手段)
(四)教學難點
對「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理解。教師一方面要通過上述具體內容分析什麼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還要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三個概念:自然遺產、文化遺產、人類口傳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對比進行比較,讓學生學會區別三個不同的概念。
(由於 「人類口傳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比較概念化,加之學生對民間藝術本來了解就不多,所以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

二、教法:
本課我主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播放相關圖片、戲曲、視頻,並結合討論法、實踐活動、講時事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快樂。

三、學法:
觀察、感受、理解、記憶、實踐操作、討論、調查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聽戲曲引入新課
教師活動:播放崑曲《十五貫》的部分選段。
提出問題:「剛剛聽完的這一段戲曲結合這些圖片,我想請同學們猜一猜這屬於什麼戲曲?」
學生活動:學生傾聽、欣賞、思考並舉手回答問題:「是京劇!」「是崑曲!」...
(用新穎的形式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出主題的思考——「非物質文化遺產」。)
教師活動:「那好,我們再聽另外一段」。播放著名京劇《智取威虎山》選段。
提出問題:「這一段是什麼戲曲呢?」
學生紛紛表示:「這是京劇!」「智取威虎山」
教師提問:那京劇之前播放的選段,到底又是什麼呢?
學生回答:「崑曲」。
提問學生:「你以前聽過崑曲嗎?對它有什麼了解,還是有了課前預習,猜到的?」
(上面主要採用了對比教育,是教育滲透與加深印象、加深理解較好的形式,有助於課堂教學的生動化)

(二)講授新課
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崑曲」
教師留問:a、崑曲是什麼?
b、什麼是人類口傳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學生活動:看課本,找答案。
(板書課題:中國民間美術與非物質文化的保護)
(通過設問,引起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1.「崑曲」是什麼?
教師活動:介紹崑曲《十五貫》,播放崑曲《牡丹亭》選段。
提出問題:a、崑曲有什麼特點?
b、崑曲和京劇在藝術上有哪些不同呢
學生活動:傾聽、欣賞、思考、各抒己見。
教師作總結並播放專家講解的短片。
(聽崑曲《牡丹亭》選段和專家講解是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
2. 區別自然遺產、文化遺產、人類口傳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教師活動:分別展示九寨溝、卧龍大熊貓棲息地和長城、故宮以及戲劇、舞蹈、唐卡等圖片進行比較。
提出問題:a、什麼是自然遺產?
b、什麼是物質文化遺產?
c、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d、在中國,你都知道有哪些例子?
學生活動:看圖片,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闡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
3.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
教師提問:崑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什麼重要意義?
學生回答:「對崑曲的復興和保護起到了積極的意義」,「有相應的立法進行保護」,「為民族文化的傳承起到積極的意義」。
(通過多發動學生回答問題,積極調動學生參與討論,讓學生樂於思考,善於總結,敢於闡述自己的觀點,使本課更好的達到教學目的)

(三)分類欣賞
1. 面具
教師活動:圖片介紹與實物介紹結合,並展示。
提出問題:同學們了解到這些面具出現在什麼時候,什麼民族?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進行總結歸納。
(用圖片與實物調動學生積極求知慾,從而深入研究其中的含義)
2. 剪花娘子
教師展示圖片,對民間剪紙藝術家之一及其剪紙藝術特點做簡單介紹。
提出問題:a、剪紙的工具和種類?
b、你能剪處什麼樣式的剪紙作品來?
(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讓學生在課前進行剪紙練習,並將作品在班上展示。因為通過操作,才能更深刻的體會剪紙藝術家的剪紙魅力)
3. 服飾和織綉
教師展示圖片並提問:民間服飾與織綉有什麼特點?
學生仔細觀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歸納。
4. 民間傳說和故事
教師活動:播放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提出問題:這是什麼曲子?來自什麼傳說故事?(請同學來講述《梁祝》的故事)
學生活動:傾聽,欣賞,回答問題,講故事。
(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同時幫助學生對民間傳說進行客觀的認識和分析,結合「非物質文化的遺產」的保護來談)

(四)課堂小結
觀看紀錄片《達比亞》,談韓國注冊端午節一事,來討論非物質文化保護面臨的問題和困惑以及該怎麼做。
(從學生自身出發講述自己的感受,也檢查對本課學習理解的情況。同時從課內聯繫到課外,引導學生關心時事,關心周邊的事,加深對保護中國民間美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迫切性和重要意義的認識)

(五)板書設計
1.、「人類口傳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
2、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
3、我國有哪些非物質文化資源
4、非物質文化保護面臨的問題,我們該怎麼做

㈢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手工藝類)

1、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

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地方民間傳統制陶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紫砂陶製作技藝以特產於宜興的一種具有特殊團粒結構和雙重氣孔結構的紫砂泥料為原料,採用百種以上的自製工具,經過打泥片、拍打身筒、鑲接身筒或鑲接與雕塑結合等步驟最終完成陶製品。

㈣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圖標,有何寓意

標志外部圖形為圓形抄,象徵著「循環,永不消失」;內部圖形為方形,與外圓對應,天圓地方,表達「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空間有極大的廣闊性」;圖形中心造型為古陶最早出現的紋樣之一的魚紋,隱含「文」字。「文」指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魚生於水,寓意「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源遠流長,世代相傳」;圖形中心,抽象的雙手上下共護於「文」字,意取「團結、和諧、細心呵護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的寓意。標識圖形傳達出古樸和質拙感,一方面反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現狀,另一方面彰顯了中國政府和人民保護祖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強烈責任心和使命感,表現出中華民族團結、奮進、向前的時代精神。

㈤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即將消亡的民間美術有哪些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即將消亡的民間美術有牆皮畫、 皮影戲、 灘頭年畫 、江永女書 、南京雲錦 、松江顧綉、 唐三彩 、紫砂壺 、木版年畫、 剪紙藝術 、楊柳青年畫等。

江永女書
江永女書是現在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性別文字----婦女專用文字,它的發展、傳承及其為符號承載的文化信息構成了女書風俗。
女書記錄的語言是女書流行與眾不同的永明土話。
女書文字呈長菱形,筆畫纖細均勻,似蚊似蟻,民間叫它作長腳蟻字或螞蟻字,因其專為婦女所用,學術界便將其稱為「女書」。
灘頭年畫
灘頭年畫是湖南省寶慶(現在為邵陽市)隆回灘頭鎮漢族民間工藝品之一。是中國漢族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灘頭年畫的種類在最盛期達六十多種。由於歷史的原因,現存二十餘種。灘頭年畫多以祝福新年的喜慶豐登,免除災禍的古老民間習俗為題材,反映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和精神寄託。從題材內容和品種來看,可分為神像(門神、財神和灶神)、吉祥如意、故事(戲文、仕女娃娃)三大類。

楊柳青年畫,全稱「楊柳青木板年畫」,屬於木版印繪製品,是著名的漢族民間木版年畫之一,與蘇州桃花塢年畫並稱「南桃北柳」。
楊柳青年畫
楊柳青年畫產生於中國明代崇禎年間,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台的形式,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創立了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楊柳青年畫產品行銷北方及東北、內蒙、新疆各地。對河北武強年畫、東豐台年畫、及山東濰縣、高密及陝西鳳翔等地年畫都有一定影響。
松江顧綉
顧綉」又稱「露香園顧綉」,漢族傳統刺綉工藝之一。顧綉是上海地區工藝品中的瑰麗奇葩。起源於明代(公元1368~1644年)上海老城廂的顧氏家族。顧綉因源於明代上海顧名世家而得名。顧名世曾築園於今黃浦區露香園路,穿池得一石,有趙文敏手篆「露香池」三字,因以名園(今露香園路,即為紀念此園得名)故世稱其家刺綉,為「露香園顧綉」或「顧氏露香園綉」或簡稱「露香園綉」、「顧綉」。它是以名畫為藍本的"畫綉",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藝術性極高而著稱於世。
2006年6月國務院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京雲錦
南京雲錦,是中國傳統的絲制工藝品,有「寸錦寸金」之譽稱,其歷史淵源可追溯至417年(晉義熙十三年)衣冠南渡在秦淮河畔「錦署」之時,而織金錦(金銀薄)在金陵開始織造與「雲錦」一名在文字記載中出現,至少也有一千五百年歷史。
南京雲錦因其絢麗多姿,燦若雲霞的特點而得名,位列中國四大名錦之首,如今僅有雲錦保持傳統的特色和獨特的技藝,仍然保留著傳統老式提花木機織造的方法。目前這種靠人記憶編織的傳統手工織造方法仍無法用現代化機器來替代。南京雲錦被看作為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里程碑,被公認為「東方瑰寶」、「中華一絕」。
南京雲錦集歷代織綿工藝藝術之大成,又融會其他絲織工藝的寶貴經驗,代表了中國絲織工藝的最高成就。歷經元、明、清三代均為皇家御用品及貢品,其用料考究,織造精細、圖案精美、錦紋絢麗多姿,為濃縮中國絲織技藝之精華,中國絲綢文化的璀璨結晶,也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是中國古老的織錦技藝最高水平的代表,於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8月《地理標志產品雲錦》國家標准在南京通過國家級專家評審,同年9月成功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南京雲錦研究所被國家質檢總局核批為首批地理標志使用企業,以及文化部批準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㈥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即將消亡的民間美術有哪些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即將消亡的民間美術有牆皮畫、 皮影戲、 灘頭年畫 、江永女書 、南京雲錦 、松江顧綉、 唐三彩 、紫砂壺 、木版年畫、 剪紙藝術 、楊柳青年畫等。

江永女書

江永女書是現在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性別文字----婦女專用文字,它的發展、傳承及其為符號承載的文化信息構成了女書風俗。

女書記錄的語言是女書流行與眾不同的永明土話。

女書文字呈長菱形,筆畫纖細均勻,似蚊似蟻,民間叫它作長腳蟻字或螞蟻字,因其專為婦女所用,學術界便將其稱為「女書」。

灘頭年畫

灘頭年畫是湖南省寶慶(現在為邵陽市)隆回灘頭鎮漢族民間工藝品之一。是中國漢族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灘頭年畫的種類在最盛期達六十多種。由於歷史的原因,現存二十餘種。灘頭年畫多以祝福新年的喜慶豐登,免除災禍的古老民間習俗為題材,反映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和精神寄託。從題材內容和品種來看,可分為神像(門神、財神和灶神)、吉祥如意、故事(戲文、仕女娃娃)三大類。

楊柳青年畫,全稱「楊柳青木板年畫」,屬於木版印繪製品,是著名的漢族民間木版年畫之一,與蘇州桃花塢年畫並稱「南桃北柳」。

楊柳青年畫

楊柳青年畫產生於中國明代崇禎年間,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台的形式,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創立了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楊柳青年畫產品行銷北方及東北、內蒙、新疆各地。對河北武強年畫、東豐台年畫、及山東濰縣、高密及陝西鳳翔等地年畫都有一定影響。

松江顧綉

顧綉」又稱「露香園顧綉」,漢族傳統刺綉工藝之一。顧綉是上海地區工藝品中的瑰麗奇葩。起源於明代(公元1368~1644年)上海老城廂的顧氏家族。顧綉因源於明代上海顧名世家而得名。顧名世曾築園於今黃浦區露香園路,穿池得一石,有趙文敏手篆「露香池」三字,因以名園(今露香園路,即為紀念此園得名)故世稱其家刺綉,為「露香園顧綉」或「顧氏露香園綉」或簡稱「露香園綉」、「顧綉」。它是以名畫為藍本的"畫綉",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藝術性極高而著稱於世。

2006年6月國務院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京雲錦

南京雲錦,是中國傳統的絲制工藝品,有「寸錦寸金」之譽稱,其歷史淵源可追溯至417年(晉義熙十三年)衣冠南渡在秦淮河畔「錦署」之時,而織金錦(金銀薄)在金陵開始織造與「雲錦」一名在文字記載中出現,至少也有一千五百年歷史。

南京雲錦因其絢麗多姿,燦若雲霞的特點而得名,位列中國四大名錦之首,如今僅有雲錦保持傳統的特色和獨特的技藝,仍然保留著傳統老式提花木機織造的方法。目前這種靠人記憶編織的傳統手工織造方法仍無法用現代化機器來替代。南京雲錦被看作為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里程碑,被公認為「東方瑰寶」、「中華一絕」。

南京雲錦集歷代織綿工藝藝術之大成,又融會其他絲織工藝的寶貴經驗,代表了中國絲織工藝的最高成就。歷經元、明、清三代均為皇家御用品及貢品,其用料考究,織造精細、圖案精美、錦紋絢麗多姿,為濃縮中國絲織技藝之精華,中國絲綢文化的璀璨結晶,也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是中國古老的織錦技藝最高水平的代表,於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8月《地理標志產品雲錦》國家標准在南京通過國家級專家評審,同年9月成功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南京雲錦研究所被國家質檢總局核批為首批地理標志使用企業,以及文化部批準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㈦ 我國最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專踐、表演、表現形式屬、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我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崑曲 中國古琴藝術 崑曲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合申報) 2009年9月30日,新添22項: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 2010新添兩項:京劇、中醫針灸 2011年新添一項:皮影戲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美術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