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大班美術春如線教案

大班美術春如線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13 06:31:12

Ⅰ 如何 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玩起來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和認可。那麼如何提高幼兒美術教育的有效性是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幼兒美術教育本身具有作為藝術教育的審美性、操作性等區別於其它學科的特點。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大致流程有欣賞感知、示範講解、幼兒操作、評價總結等。而針對示範講解這一環節,廣大幼教工...作者糾結於「教師要不要示範?」、「如何有效示範?」等問題。總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爭議頗多。那麼在美術活動中如何科學地認識和巧妙地實施示範策略呢?以下是筆者的一點思考和實踐經驗的積累。 關於對示範的認識和應用,我們幼教工作者曾走過一段彎路。最初是堅持教師中心論的做法,誇大了示範的作用,美術活動中讓孩子一味模仿、依葫蘆畫瓢。結果造成了孩子的作品千篇一律,中規中矩,雖然內容都是反映現實生活的,但缺乏孩童的天真童趣,毫無藝術個性可言。然後,大概是從80年代開始,許多教師又走向另一極端,他們不敢示範,片面地認為教師一旦示範會抑制孩子的思路,影響孩子們創造性地表達。畫畫時讓孩子苦思冥想,畫現實生活中沒有的,如「未來的無錫」、「設計我的家鄉宜興」等等。結果導致美術活動放任自流,孩子們眼高手低,繪畫能力停滯不前的現象。那為什麼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我個人認為有一件事起到了關鍵作用。在1979年,一位叫胡曉舟小朋友的一幅畫——《在月亮上盪鞦韆》榮獲世界兒童畫一等獎。這幅畫從審美角度看並沒有出奇制勝的地方。就是敢想、敢畫現實中不存在的事。你想,人都到月亮上盪鞦韆了,這可不得了,大家都受刺激了。哦,原來畫畫要想像、要創新,老師們好像都豁然開朗。記得我84年參加工作時,老教師們還對這幅畫津津樂道。以致於後來的幾次繪畫比賽,只要是和月亮搭界的,都得獎了。當然,這裡面也有時代背景的原因,如:國門的開放和創新教育觀念的深入等影響。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隨著新《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的貫徹和實施,老師們的教育理念得到提升。逐步認識到美術教育活動中離開了知識技能作中介,孩子的思想感情就不可能有大膽的表現和獨特的創造。成人科學的指引能幫助孩子更好地表達對生活的感悟,積累成長的經驗。然而在具體操作上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怕自己的示範不規范,影響孩子的創作。有的教師在平時的美術活動中堅持示範,在公開教學活動中忽略示範,用語言指導代替示範。在全國首屆幼兒美術教育研討會上,就有專家指出幼兒園的美術教育和專業機構的美術培訓相比,最大的區別是,幼兒園教師的語言組織能力超強,而專業機構的技能指導更到位,每一次活動孩子能扎扎實實學到東西。我想如果兩者兼顧,孩子不是收益更大嗎? 關於示範,我們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是示範,美術活動中示範的價值體現在哪裡?我認為,示範是美術教學中教師以適宜的方法向幼兒傳授美術知識和技能的一個指導策略,是幼兒通過直觀的演示過程了解活動目標、學習美術技能、提升美術經驗的一個形式。所以,示範在美術教學中的價值顯而易見。首先:傳授美術技能,引導孩子學習作畫方法。美術的技能包括很多,如:點、線、面等構圖知識、色彩的運用以及工具、材料的使用等。比如,大班美術活動《動物聚會》用紙袋創作動物,《陶罐人》請孩子在陶罐上畫畫。紙袋、陶罐對孩子來說是新材料的介入,所以,老師抓住了要點進行示範,作技能的指導。其次,促進孩子良好作畫習慣的養成。比如,握筆姿勢,收拾的常規等。尤其是小班開始初學畫畫,這一點非常重要。特別是第一次畫畫,怎樣打開油畫棒的盒子?盒子怎麼擺放?如何握筆?什麼都是先入為主,老師一定要教正確。另外:引發想像,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比如,如何根據線條、形象想像,如何學會舉一反三。以欣賞吳冠中大師作品為主題的大班美術活動《春來了》在活動開始的體驗環節,老師先在紙上畫了幾條線,這些線條像春天的什麼呢?這里就起到一個引發想像的作用。 接下來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要示範,是不是每一次美術活動一定要示範?其實,最早孩子畫畫,都是無意識的,信手塗鴉,不需要成人作任何示範與指導。孩子們樂在其中,不約而同地用他們自創的圖形、符號去描繪自己所認知的世界。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身體機能等各方面的迅速發展,如果沒有成人的科學引導,孩子的繪畫技能就會原地踏步,甚至倒退。關於美術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有一本書闡述得非常清楚。那是兒童美術家楊景芝寫的《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美術對人的認知、思維、審美等發展作用相當地大。舉個例子,畫畫好的孩子往往在空間概念、邏輯思維、色彩的敏感度都非常的好。線描畫里講大塊分小塊,其實就不知不覺地告訴孩子遇到事情,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對社會性發展也起作用。還比如,合作畫也是促進社會性發展的手段。為什麼要示範?世界上的萬物是很復雜的,示範是用簡化、概括的方式幫助孩子掌握事物典型的特徵。那是不是每一次美術活動都要示範呢?這不一定。比如說兒童寫生畫,重點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分析,用自己的造型方式描摹物體、人物的形象。 那麼,如何採用適宜的示範策略引導孩子創造性地學習美術知識技能,提升審美經驗呢?我想從三方面加以表述。 一、把握示範的度,處理好「教」與「不教」的關系。 整個美術活動中前面的引導部分一般不超過8——10分鍾。這裡面還包括導入部分和欣賞感知,所以真正用來示範的時間並不多。有的老師用了大量的時間來示範,導致後面孩子操作的時間太少,來不及完成創作。這里就有一個示範的度的問題。我們既要顧及教給孩子什麼,又要顧及教給孩子多少。正如台灣學者陳武鎮所說:美術教育是一把雙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學生極易成為教學內容與教師偏好的奴隸;教得少了,卻常見學生為技能技巧不足的挫折所苦,學習的過程空有刺激而沒有收獲。那麼如何把握示範的度呢? 1、突出重點和難點,有的放矢地示範。每拿到一個活動,設計時首先要確定教學目標:這個活動重點是引導孩子學習哪些技能,某一技能對孩子來說是否是難點,教師應該心中一清二楚。難點、重點要示範,別的可以一帶而過。根據需要,有時選擇完整示範,有時選擇局部、重點示範。就像前面《春如線》案例中教師只示範使用毛筆畫粗細不同的線條而忽略了點的示範。因為點對於大班孩子來說容易畫,不需要示範。 2、示範從孩子中來,關注孩子的已有創作、審美經驗。大班美術活動《陶罐人》是很好的一個例子。老師示範時不斷地問: 「你想在陶罐上畫什麼?」「用什麼線條?」 「什麼顏色?」「什麼圖案?」非常尊重孩子的已有經驗。每個孩子的經驗都是零碎的,是一個個點,通過大膽的交流、分享以及教師的提煉,使孩子們的經驗由點上升到面,不知不覺地完成了教師的示範指導要求。這種從孩子中來的示範法孩子容易接受,更容易激發孩子的創作願望和熱情。 3、教師示範時的指導語言要精煉、明確、表述清楚。美術活動應該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操作空間,教師的指導語言要非常簡練,每一句話都說到點子上,體現指導要領。而且要詳略得當,以繁化簡,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循循善誘。 二、切准示範的時機,「教」無定法。 傳統美術教學活動的操作流程是:欣賞感知——示範重點和難點——布置作業——幼兒創作——評價等。一般來說把示範放在欣賞感知後的第二個環節,即讓孩子通過觀察實物、圖片或範例,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了解今天活動的主題,然後自然而然地進入到第二個環節——示範。那示範是不是一定要放在欣賞感知環節的後面呢?我認為不必,應

Ⅱ 急求!!!!!蘇教版八年級美術教案

這里有幾課可供你參考,滿意的話別忘了給我加分哦

《形象直觀的表現與交流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本單元為欣賞課,按教材活動1、2、3,我計劃分三課時進行教學。下面是我對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新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來觀察美、發現美、創造美;尊重學生的個性,拓寬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強調學生的參與合作。欣賞課是學生較感興趣的課型,可以在賞心悅目中開闊眼界,提高審美意識。我在對教材做了充分的分析以後,決定將本課按中外美術作品造型要素的不同,西方不同時期美術作品造型要素的不同這樣一條思路進行教學設計。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內容:

美術實驗教材第八冊《形象直觀的表現與交流語言》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欣賞並分析不同繪畫作品的造型要素。

2.了解中外美術作品運用線條的異同。

3.了解西方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立體主義的主要作品及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3分鍾)

出示掛圖:(1)靜物;(2)蔬菜。

師:這節課我們先一同來欣賞掛圖。從中我們能感受到哪些東西?

學生:有的說流暢的線條,有的說鮮明的色彩,有的說物象的形狀等。

教師:導出繪畫的造型要素:線條、形狀、色彩。

2.師生共同欣賞討論(39分鍾)

(1)比較中外美術作品運用線條的異同。(10分)

師:出示多媒體課件。圖片:《荷花》《春如線》《阿喀琉斯和埃阿斯對弈》

教師邊展示,邊適時講解相關知識,分小組欣賞討論,選出代表談感受。

小組甲:我認為線條在繪畫表現中的力量非常大,從我手中的這幅素描,就可以看出線條的表現力。

小組乙:我想談談《春如線》,從曲折穿梭的線條中,我們能夠感受到線條的柔韌美,體會到春光易逝,要珍惜時間。

小組丙:……

師:同學們談得都很好,談出了自己對畫面中線條的理解,中國早期繪畫線條為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不僅可以繪形,而且可以傳神。西方繪畫運用線條的各種不同變化,來表現物象的情緒與質感。

(2)沿著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立體主義這條思路進行欣賞。(19分鍾)

展示有關印象主義的多媒體課件:《蒙娜麗莎的微笑》《浪子回頭》《草地上的晚餐》《日出印象》

邊引導欣賞,邊適時介紹有關知識。

學生分小組討論欣賞印象派的造型。

各小組出代表談感受。鼓勵各抒己見,看自己所看,感自己所感。

教師小結:同學們談得都很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感受。

總結印象派的造型表現語言:光線和色彩。

展示多媒體課件,欣賞有關後印象主義、立體主義的圖片資料,分小組討論,總結後印象主義(注重形體)、立體主義(注重形體及色彩的分解和重組)的造型語言。

(3)讓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資料,欣賞區分屬於哪個時期的藝術作品(10分鍾)

通過感性的欣賞自然導入課題。

拓寬學生知識面。

進行情感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

分類欣賞,有助於學生思維清晰化。

讓學生了解作品的背景等,拓寬知識面,幫助學生更全面地認識理解作品。

體現自主合作。

張揚了學生的個性,開闊了學生的思維。

3.小結及拓展(3分鍾)

教師用激勵贊賞的語言總結,最後拓展:今天,我們通過這節欣賞課,了解了各種藝術作品的不同造型語言,課後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重畫一幅著名的繪畫作品,如以立體派的方法來描繪「蒙娜麗莎」。

《室內裝飾品的設計與製作》教學設計

整體教學思路

本節課學生通過對室內裝飾圖片的欣賞,感受室內裝飾品對於室內裝修的重要性,並產生對室內裝飾品的喜愛之情和設計沖動;製作過程嘗試用各種不同材料、方式、方法;通過學生親手製作的室內裝飾品,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用自己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本單元是「設計·應用」單元。「設計·應用」領域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製作,傳遞、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根據大課標和教材的要求,我制訂了本節課三個具體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室內裝飾品的設計種類;初步學習室內裝飾品的製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自主、探究、民主、合作、交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藝術品味,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從而產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導入部分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所以,要盡一切可能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首先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一組優秀的室內裝修圖片,因為是農村學校,學生很少見到這么漂亮的房子,所以一下就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就在學生興致很濃的時候,我提出這樣的問題:「這些房子漂亮嗎?你看完後有什麼感受?」學生會異口同聲地說:「漂亮」。至於感受,每個人是不一樣的,但大家似乎都有一種同樣的感受,就是特別希望這是自己的家,都想進去住幾天。於是我也認同了學生的感受:「老師也有這樣的感受,因為對於美好的東西,人人都想去追求」。這樣跟本單元的題目《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互相照應,突出「美」這個字。

趁學生此時有興趣,我又出示了一組有裝飾品和沒有裝飾品的圖片進行對比,讓學生討論研究:室內裝飾品對於室內裝修能起到哪些作用如果讓學生回答這個問題,他們會很輕率地回答,所以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自己的結論寫在黑板上,這樣學生就會慎重許多,得出的結論也會准確一些。然後再讓學生口頭表述他們的理由,從效果看,還是不錯的。接著我總結學生的答案,引出課題《室內裝飾品的設計與製作》

大家可以看出,引入部分我用了很長的篇幅,我個人覺得學生的視覺感知時間如果達不到,興趣是很難一下子培養起來的,沒有了興趣,也就不會有創新精神,也就不會有作品產生。所以我覺得引入部分還是相當重要的。

新課部分

首先讓學生了解室內裝飾品的種類,並學會一些製作方法,這是本節課的重點。我列舉了書上的一些作品,當然有些作品並不適合我們北方,尤其是農村學生。比如:刺綉。大部分的孩子都沒見過綉花針,更不知道刺綉是怎麼做出來的,所以像這樣的作品,讓學生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像「草編」「泥塑」這樣的作品,學生非常熟悉,而且非常有興趣,可以作重點講解。接著教師出示了自己的作品讓學生欣賞,並且讓學生猜測它的材料,就在學生猜完後,教師再把它拿到學生面前,讓他們自己近距離看它到底是用什麼做的。學生表現得很驚訝,他們沒想到這些廢舊的東西也可以利用起來,並能做出漂亮的藝術品,而且這些材料就在學生的身邊,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就增強了他們設計和製作的信心,同時也符合了教材「物以致用」「變廢為寶」的設計思想。另外讓學生給老師的作品起名字,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學生興致很高,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名字起的自然不同。比如說「有人說這兩個形象的關系是夫妻,他們起的名字叫『亞當和夏娃』」;「有的說是兄妹,她們的名字叫『同根生」;等等。這樣做主要是提醒學生在進行設計作品時,不要忘記給作品起名字,而且要有一定的寓意。

布置作業

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每個組拿出一個方案來。由於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可能會造成一些意見上的不一致。所以研討作品的過程不僅僅是商量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取長補短,如何體現集體的智慧,最後再拿出一個方案來,並派代表口頭表述。

作業練習

學生的作業時間占整節課時間的三分之一左右,足夠的時間才能保障作品的質量。學生作業時,我播放了比較抒情的鋼琴曲,為學生創設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

作業展示部分

作品展示也佔了很長的時間,給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而且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不用舉手,想說就站起來說,以防止有些學生膽子小,明明這個問題會,可就不敢舉手.甚至還得花時間去想該不該舉手,等他再舉手時,這個問題可能已經過去了。所以,這樣做充分體現了民主,讓學生感到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課堂氣氛才能活躍。比如:有一個小組的作品是用白色紙筒組合到一起的,取名為「步步高」。他們在介紹自己作品時說:「每一個紙筒代表一個陷阱,要想達到頂峰,就必須經過每個陷阱。」有的同學問:「為什麼是白色的?」他們組的學生站起來直接回答:「說明我們走過的道路是清白的。」還有的同學問:「中間看起來是空的,加一根柱子會好一些。」他們組的學生回答說:「那不就成了一步登天了嗎?」從這些可以看出學生思維是非常敏捷的,要給學生創設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充分地釋放他們的能量。

最後作小結時,我用了簡短的幾句話概括了本節課學生的表現,並引申到題目《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上來,而且還設計了一首歌,全體學生齊唱《越來越好》,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包裝裝潢設計教案

一、課型:工藝課

二、課時安排:兩課時

三、教學對象:初中二年級學生

四、教具准備:范畫、示範包裝盒若干

五、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商品的包裝、裝潢的作用和包裝的幾種主要形式。

2.讓學生將已學的裝潢美術知識作一次應用性的練習,提高學生對裝潢美術的設計能力和欣賞能力。

3.培養學生對裝潢美術的興趣與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六、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講清包裝盒的構造特點和用途。

2.難點:如何使學生從平面設計轉化到立體設計,並達到內容與圖形相統一,解決造型符合陳設環境統一的問題。

七、教學具體措施:

1.教師在課外收集資料,以拓展學生知識面。

2.當堂示範以講清包裝盒的構造方法。

3.舉例子說明圖形,色彩和環境的關系。

4.讓學生積極提意見和動手創造,提高學生創造能力。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1.檢查學生的學慣用品。(每位學生在課前准備小剪刀、鉛筆、直尺,橡皮等工具,40cm×30cm白卡紙兩張)

2.講述上節課的作業情況。(總結前幾節課的平面設計知識)

(二)講解新課

1.出示包裝盒,導入新課。說明每一面的平面設計圖案,總結學習裝飾畫的目的在於應用。現在怎樣把平面設計應用到包裝盒上。

2.商品包裝的定義與作用

商品包裝是產品與消費者的媒介,它起著保護商品、介紹商品、美化商品、指導消費、便於儲運、銷售、計量等方面的作用。

3.怎樣的商品包裝能使消費者滿意,達到商品包裝的裝潢目的?提問,然後總結:(有以下特點)

(1)介紹商品的名稱,用途、性能和用法。

(2)形式新穎,具有視覺吸引力,同時方便消費者與同類商品進行直觀比較。

(3)給消費者提供方便,包括攜帶、儲存、使用以至保護、維修等。

(4)富有裝飾藝術性,能為消費者增添美的享受。

4.簡介三大類包裝的特點和作用。

(1)運輸包裝(又稱「外包裝」)是以運輸和保護商品為目的,一般採用木箱、瓦欏紙箱、籮筐、塑料袋等,將商品裝入,其裝潢可以從簡。例:電視機的外包裝,整箱的萍果等。

(2)銷售包裝(又稱「內包裝」或「原包裝」)是商品與消費者直接見面的外貌,其包裝裝潢要力求精美。目的是為了銷售,除了保護商品外,還要起美化、宣傳商品,方便商品陳列展銷,方便消費者識別、選購等作用。例:洗衣粉、牙膏、茶葉等。

(3)陳列包裝(又稱「展銷包裝」)是在銷售包裝的基礎上外加宣傳廣告,或設置的包裝蓋能撐起來露出商品部分陳列,以增強對顧客的吸引力的包裝形式。例:名酒包裝,咖啡包裝等。

5.包裝設計的思路和要求:

(1)思想性:符合經濟發展,具有特定的文化特色;(2)商品包裝的造型及視覺設計;(3)選擇簡便、省時、省料的包裝方法。(4)選擇適合包裝檔次的包裝材料。

6.包裝盒的設計形成(分包裝盒和包裝袋)

請同學回答所知道的幾種包裝盒的形式,然後總結:

(1)折疊紙盒:是用厚紙製成的盒狀容器。厚紙先按盒展開的圖形裁切,並在折疊處作壓痕(可用小刀背刻劃),再折疊成可啟口的紙盒(課本第18頁中的「曹素功墨汁」、「永生兩用彩色筆」的包裝盒)。

(2)扣蓋式折疊紙盒:這是盒身和盒蓋分離的折疊紙盒。在不盛裝產品時,紙盒可折疊成片狀,使用時拉開成盒,蓋扣在盒子上。

(3)抽屜式折疊紙盒:又稱屜匣盒,由盒身與抽匣兩部分組成。抽匣像抽屜狀要能塞進盒身(外殼),所以設計時盒身要比抽匣稍大一點,折疊後用粘合劑粘在折疊處的邊角即成。

(4)手提式折疊紙盒:在包裝盒體上裝有提手,便於攜帶。

(5)固定紙盒:形體比較固定的包裝紙盒,一般用紙較厚,剛性比折疊紙盒強。

7.製作步驟:

(1)構思立意:首先想好是為什麼目的而設計的,設計時要考慮放什麼物品,決定它的高、寬、長,採用哪種盒子的形式,然後用鉛筆畫出折疊紙盒示意圖(教師提供資料)。

(2)折盒:把示意圖中的實線用剪力剪掉,把虛線用小刀背刻一痕跡,然後折疊盒子。

(3)盒面設計:(下節課具體講解)

(三)布置作業

要求同學設計並製作一隻放置美術用品的專用盒,可在課後完成。

(四)學生做作業、教師巡迴輔導

(五)布置下節課需帶的工具(毛筆、顏料、調色盒、水罐等)

走進「黃山徽蘊鎖展館」教案

文章摘要:教師帶領學生通過開展走進「黃山徽蘊鎖展館」的系列活動引導學生與古鎖對話,了解徽州明清時期古鎖的特點,在實地參觀調查的基礎上分析研討,指導學生編寫古鎖美術調查報告,並進行評點和展示,從而培養學生的賞析和設計能力,在活動中還嘗試探討了古鎖與徽州文化的關系。

關鍵詞:參觀「黃山徽蘊鎖展館」;編寫調查報告;點評、展示美術調查報告。

這是一堂校本課程教學案例。課程的教學理念和設計思路是用美術新課程標准作指導,充分發掘和利用當地美術鄉土課程資源,將徽州當地的民間古鎖作為教學內容。教師通過開展活動的形式,把課堂從學校教室延伸到社會的展覽館中,讓學生面向這一特定的大課堂,通過參觀黃山徽蘊鎖展館,學會欣賞古鎖、研究古鎖,編寫古鎖美術調查報告,提高設計能力。本課例是首次在我校實施,是一堂探索性的新課改美術課。這堂課的設計初衷來自於參觀「黃山徽蘊鎖展館」的感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號召我們積極開發並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我在參觀該館時就萌生了一個想法:這就是最好的美術鄉土教材,我們不妨將它利用起來作為大課堂,把學生們帶到這里來上一堂以古鎖為主題的美術社會調查課。並將此課展開,開展系列美術教學活動。有了想法,就得付諸行動,時不我待。於是在班主任的配合下,我制訂了走進「黃山徽蘊鎖展館」系列活動的計劃,並積極同「黃山徽蘊鎖展館」的負責人取得聯系,商量活動事宜。這次活動得到了該館的大力支持。在做好了大量的准備工作後,就著手帶領學生實施活動計劃。該活動的教學流程是參觀學習調查積累——設計古鎖美術調查報告——學生的作品並展示、點評。在整個活動中,體現了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在指導學生設計過程中強調了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

一、課程資源分析

古老的徽州,人傑地靈,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都非常豐富,且徽學底蘊豐厚。作為當地的古鎖文化,更是一絕。它注重實用,外形美觀大方,具有兩重屬性,屬工藝美術范疇。如進一步發掘其文化內涵,它又是徽學研究的一項內容。「黃山徽蘊鎖展館」匯聚了明清時期精品古鎖三百餘種,六百餘件,其中多數是徽州地區的歷史遺存。這是學生們學習美術課的最好的課程資源,它切時切地,教學內容獨具特色。本課既是一堂參觀欣賞課,又是一堂設計應用課,更是一堂美術社會調查課。學生們通過本課學習一方面進行了愛祖國、愛家鄉的教育;其次提高了欣賞水平;再者可以鍛煉設計能力;第四可以學會美術社會調查。本課具有綜合實踐的性質。還具有課程時間、空間、形式的拓展性。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中八年級的學生,他們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有初步的美術基礎,對美術參觀欣賞活動興趣濃厚。在活動的時間分配上,除了集中參觀外,還可獨自利用周末抽時間參觀。他們能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網上搜集有關美術資料,具備一定的設計能力。

三、活動開展過程

這次教學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需要三~四節課完成)

第一階段:做好活動准備,引導學生參觀

教師在帶領學生參觀「黃山徽蘊鎖展館」前,向學生們講解參觀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明確這次活動的意義,做好參觀的准備工作。待一切就緒,帶領學生前往參觀地點,參觀活動用六個字概括,即聽、看、畫、記、拍、動。一是「聽」,當學生們一進入展廳,講解員就為學生作了生動具體的介紹。教師要求學生遵守紀律,認真聽講。比如:古鎖的來歷、實用性、發展情況、徽州明清時期古鎖的特點等,要聽清楚;二是「看」,學生們通過看的活動,對一些有代表性的古鎖的形狀和圖案仔細觀察,邊看邊比較邊分析,把古鎖的年代、古鎖的形狀、古鎖的內部花紋,觀察透徹,看清看透,掌握一定的特點;三是「畫」,要求學生們畫一些有趣味的古鎖,學生們通過畫鎖,從看的過程進一步深化了解古鎖的結構比例,認識外部形狀和內部圖紋。教師在輔導學生畫鎖時指出:各種古鎖的形狀設計都是從生活中來,生活是藝術設計的寶庫;四是「記」,記筆記是要求學生們把聽到的講解員介紹的重點內容記錄下來,還可在活動中記錄一些介紹古鎖的短文和自己認為有興趣的內容。記筆記是搜集素材的一種方式。還有助於我們增強記憶;五是「拍」,攝影拍照、收集資料,對同學們來說有真實、清晰、快捷的特點。但在拍攝取景時,同學們一定要注意構圖的完整性及光線的強弱變化。在學生中,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照相機,這項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分組進行;六是「動」,動即學生動手,參與開鎖活動。講解員在二樓表演指導打開箱鎖的過程,學生們積極觀看,之後,還讓部分學生親自動手,用鑰匙打開鎖在箱上的鎖,這項活動學生們最感興趣。

接下來是同學們在館中自由參觀,並提出問題讓講解員釋疑。因每位同學對各種古鎖欣賞研究的側重點不同,可由講解員、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因勢利導。比如:魚鎖設計和植物鎖設計是系列性的。同學們可抓住一個系列進行研究。

第二階段:整理古鎖材料,編制調查報告

這個活動在校內教室里開展。課前同學們將搜集古鎖的素材准備好,放在課桌上。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們介紹美術調查報告知識。教師問同學們,對美術調查報告是否了解。學生們回答知道一些,但不是很全面。教師補充:調查報告一般是用文字形式表達的。它是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某一經驗,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後所寫的書面報告。其種類主要有:推廣典型經驗的,反映新生事物的,揭露問題真相的,問題研究的等等。但是,今天我們學了美術知識,就來一個創新,以古鎖為主題,利用工藝美術的內容和美術的形式來製作一份調查報告。美術調查報告分三個部份組成,①文字標題。②前言或導語。③調查報告的主體。既然是美術調查報告,在設計和製作上就要突出美術特點。要生動活潑,富有新意。教師舉例示範,啟發學生學習思路。比如:標題的美化,內容版塊的搭配、穿插,主體中的繪畫、攝影圖片、表格、簡短文字說明等之間的關系,都要處理得和諧融洽。總之要圖文並茂,富有藝術性。在設計上要遵循變化,統一原則。接著教師要求學生討論製作手段。學生們熱烈討論,師生共同歸納:①手工製作。②電腦製作。③手工、電腦相結合製作。

活動一:請同學們為徽州古鎖美術調查報告擬題目,要求既突出主題,又簡潔明了。

學生們經過商量研討後,擬出以下標題:

1.走進「黃山徽蘊鎖展館」

2.古鎖與徽州文化

3.古鎖面面觀

4.徽州明清古鎖比較

5.小古鎖大課堂

6.鎖的故事

7.與古鎖對話

8.徽州古鎖知多少

教師肯定學生們所擬的題目,指出這些題目都很好。下一步是同學們如何圍繞題目運用一定的形式設計版面內容。這里又有以下問題,要求同學們討論:(1)選擇用哪些古鎖作為美術調查報告內容;用什麼形式製作美術調查報告;(2)古鎖與徽州文化的關系如何理解。同學們討論後各抒已見。教師歸納:既然是以徽州古鎖為主題的美術調查報告,那麼內容和形式都要突出主題,體現美術特點,富有新意。就鎖本身來說,全國各地都有。在明清這一特定時期,遍布各地的徽商每逢回家團聚,把好的物產帶回徽州,同時隨帶些精美的鎖具,又經能工巧匠創造性的製作,把反映徽州民俗風情的吉祥圖、書法及文字雕刻在鎖體上。體現了徽州人的勤勞和智慧,形成了獨特的徽州耕讀文化和康寧田園生活,同學們首先要了解背景,然後掌握其造型特點、材料特點和工藝製作特點,通過認真思考,構思設計美術調查報告方案。

活動二: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根據題目設計版面草圖。教師巡視指導,待學生的設計草圖完成後,師生共同討論評點各小組的設計效果。

例(1):題目是「走進徽蘊鎖展館」。同學們設計的程序是導言、館藏簡介、古鎖的分類(附古鎖圖例),徽州明清古鎖的形狀特點。

點評:該調查報告的版面設計整體感強,內容安排合理,圖文並茂,舉例也很有特點。

例(2)題目是「打開藝術的大門,從鎖開始」,設計的版塊有「走進鎖的世界,古人的發明」,「未來的創造」,「徽州古鎖藝術插圖」。

點評:該版面內容和形式都很新穎,文字與圖例安排相互穿插,生動、靈活、手工製作較熟練。

例(3)題目是「徽州古鎖知多少」,設計內容有「鎖的起源」、「徽州古鎖的種類」、「徽州明清時的古鎖」、「徽州古鎖的形式」、「徽州古鎖的工藝」等。

點評:該調查報告設計內容有地方特色,把研究古鎖同徽州文學、風俗、美術形式特點和製作工藝相結合,版面形式安排也很新穎,發掘較深,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例(4)題目是「與古鎖對話」 ,版面內容有「中國最早的鎖」、「鎖的發展」、「徽州古鎖形狀對比」、「古鎖內部紋飾圖案舉例」、「古鎖的材質」等。

點評:該版面設計內容生動、形式感強,文字言簡意賅,圖案變化豐富,設計版面的整體性把握的較好。

以上是例舉學生設計方案的一部分。當他們的設計方案初步擬定後,即著手製作版面。

活動三:發揚合作精神,大膽製作,細心收拾。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投入版面製作過程。在活動中,同學們各自發揮特長,積極合作。比如有的同學美術字寫得好,有的同學繪畫基礎好,有的同學文章寫得好,有的同學運用電腦較熟練,教師就號召同學們發揚合作學習的精神,在小組內積極配合,發揮特長,共同做好古鎖美術調查報告。

由於一節課時間有限,學生們的製作任務在課堂上完成不了,可在課後繼續完成。

第三階段:講評古鎖調查報告,展示學生學習成果

活動一:教室內播放輕音樂,增強課堂氣氛。教師展示學生們的古鎖美術調查報告,供學生們欣賞,學生們相互交流發表自己的感想。每組推選一位發言人先講一講本組作品的製作過程和經驗,再發表對其它組作品的看法。當學生們發言完後,教師再來歸納、補充、總結。並對每一張作品仔細認真點評。(包括:版面設計、內容圖例、色彩文字、花邊、美術字等),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及今後的改進方案。

活動二:教師問:同學們對古鎖欣賞與研究有何收獲?同學們高興地回答:這次活動有很大的收獲。在活動過程中,我們開闊了眼界,學會了用美術角度來欣賞和研究古鎖、設計鎖的造型、製作美術調查報告。還初步了解了古鎖與徽學的關系。更重要的是我們提高了美術欣賞水平,在綜合能力方面得到了培養,學會了學習方法。教師問:製作美術調查報告的形式有幾種?同學們欣賞大家製作的作品通過比較後得出答案。現實告訴我們美術調查報告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是多元的。要使美術調查報告品生動,就要反對程式化。(師生舉例說明)。教師問:對於古鎖,我們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同學們基本上能用一句話概括。比如,古鎖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鎖與勞動同發展。

活動三:師生共同把古鎖美術調查報告集中起來,有條有理地布置在學校操場上的宣傳欄內,向全校學生展示。

活動四:待布置宣傳欄任務完成後,教師接著布置下一節美術課的預習任務,課題是「同學共同參於,設計一把新鎖」。要求學生們在課後收集美術資料,思考設計思路。設計資料可以上網查找,也可以在其他美術參考資料中查找,更可直接在我們熟悉的生活中尋找發現。學生們做好一定準備,以便在下節設計課中做參考。

Ⅲ 濟南的冬天 教案

教材處理: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上第三單元中的第2篇課文。這個單元選的是描寫四季景物的散文,向讀者展示了各不相同的四季特徵。該單元總的教學目的,是要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領略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感情,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詞語、句子和段落,還要練習精讀的技能,並作適當的摘錄。
《濟南的冬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描繪濟南冬天美麗景色的寫景散文。這篇文章描繪景物,語言准確生動,多使用比喻、擬人手法,融情於景,表達了作者鮮明的印象和感受。其中描寫最形象最生動的是第3段和末段。而作者感情的抒發也非常別致,非同一般,不是採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採取表達一種感受的方式,將自己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不露痕跡的依附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因此顯得格外自然真摯,富有感染力。
基於這樣的認識,本文的教學目的定在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方法上,教學重點是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側重在第3段和第5段。教學難點則是作者感情的抒發。
●○教學設想:
[教法]一是依據教學目標設置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引發學生思維、討論,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二是感受課文情景交融的藝術魅力;三是拓展比較閱讀。本文和其姊妹篇《濟南的秋天》,是作者寫於同一時期的優美散文,描寫不同季節的濟南,傳達出同樣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學法]根據教法安排,本課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宜結合老師的指點引導,仔細閱讀,認真思考,開展討論,從而感受濟南優美的山水和作者對濟南的鍾愛之情,感受作者運用語言的藝術,獲得應有的啟發。拓展閱讀,加強讀、寫能力訓練。
[時間安排]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知識具體,內容充實,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但面面俱到的講析卻不利於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應該讓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之下充分的感知課文,探究獲取作者寫景抒情的思路和巧妙的寫作方法,並能運用所學去閱讀理解同類的文章。在教學上安排2節課的時間,其中第一課時在整體感知、理清文脈的基礎上重點研讀第3語段,鑒賞景物描述方法。第二課時體會文中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對突出事物形神特點的作用,如揣摩喻體選用的精妙。與《春》在寫法上的對比閱讀。
●○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會讀會寫「髻、鑲、藻、貯」等生字。
②理解和運用「響晴、溫晴、設若、貯蓄、秀氣、空靈、澄清、清亮」等詞語。
③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在寫境中的作用,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
2.能力目標
①理解分析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②理解作者採用對比寫法的作用。
③培養自讀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感情。
●○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握閱讀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別是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
●○ 教學難點
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發。
●○ 課時安排
兩課時
●○ 課前准備
①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②多媒體CAI課件、配樂朗讀磁帶、投影儀、投影膠片。

第一課時
●○ 教學內容
本節課在整體感知、理清文脈的基礎上重點研讀第3語段,鑒賞景物描述方法。
●○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賞了春天那一幅幅動人的春景圖後,今天我們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去領略冬日的景色。(板書課題)說起冬,尤其是北中國的寒冬,腦海中浮現的多是朔風怒號、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天寒地栗的蕭條畫面。但在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中,不僅感受不到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麼,稱為「寶地」濟南的冬天確如作者詩情畫意的渲染嗎?就讓我們在老舍的引領下一起去觀賞濟南冬天的水墨畫,去體味浸蘊其間的濃郁情致;體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
二、老舍及其創作
多媒體顯示: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並進行文學創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後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應召回國。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終年67歲。老舍一生著作豐富,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龍須溝》《茶館》是其代表作。以描寫城市人民生活著稱,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生活情趣。
三、解題
《濟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寫的一篇情辭並茂的寫景散文。題目明確交待了描寫的地方和時令。
關於濟南的山和水:(多媒體課件顯示畫面背景音樂:《高山流水》)解說:
在濟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歷山,傳說帝舜耕稼於此,又名舜耕山。隋開皇間因岩石鐫佛,遍布山崖,遂稱千佛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濟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稱,所謂「家家聽泉,戶戶插柳」。大致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趵突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湧出,噴涌如沸,隆冬季節依然水霧繚繞,四周的亭台樓閣都罩上一層輕紗,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還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劉鳳誥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詠湖名句。
四、整體感知、理清文脈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朗讀,掌握字詞。
投影:
(1)注音:
濟南(jǐ) 鑲(xiāng) 水藻(zǎo) 貯蓄(zhù)
發髻(jì) 澄清(chéng) 著落(zhuó) 看護(kān)
(2)釋義:
響晴:文中指天氣晴朗、燥熱。
設若:假若。
秀氣:文雅,不粗俗。
貯蓄:儲存積蓄。
澄清:清澈明亮。
空靈:清凈透明。
3.聽朗讀錄音,體味流暢朗讀中的語氣、語調傳達出的文章內容與風采。依閱讀提示,思考:
(1)濟南冬天的獨具一格的風貌是什麼?
(2)課文是從什麼角度,用什麼手法來表現這一特點的?
(3)文中老舍先生採用中國山水畫「以大觀小」的構圖取景方法,請分析作者順著主線抓住哪些富有特徵的景物來展示濟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圖定格,仿照《春》中畫圖的形式進行概括。
組織小組討論。教師點撥、明確:
(1)濟南冬天的「溫晴」。
(2)寫「溫晴」是從自身感受的角度來寫的,採用「曲折行文」的對比方式。北平、倫敦、濟南是老捨生活之舟的三個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擁有評判對比的資格。通過和北平冬天多風、倫敦多霧、熱帶日光的毒和響亮(根據語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跡」「怪事」,突出它獨有的「溫晴」美景,贊賞它是個「寶地」。畫面中「寒」與「暖」、「暗」與「明」、「熱」與「溫」的色調烘托出濟南冬令陽光和煦、天朗地秀的總體形象。在結構上是全文的總起,為下文具體描述作鋪墊。
(3)順著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這一主線,作者具體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用擬人化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給人以濟南冬天的總體感覺,然後分寫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和城外遠山。第5段文字寫冬天的水色,先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充滿贊美之情。
緊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鋪展出三幅畫面:小山搖籃圖、雪霽初晴圖和空靈水晶圖。
文章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
5.表情朗讀,品味濟南暖冬慈善若娘親,可愛似少女,清亮賽水晶的藝術形象。
五、精彩語段研習,鑒賞景物描述方法
1.齊聲誦讀第3語段,就如下內容品析研討。請同學們自由選擇進行答題。
投影: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層次劃分是:
(3)全段寫「小雪」之美妙,主要通過其他的景物來進行烘托,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動詞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詞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樣化靜為動的呢?
(7)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8)你在對全段的朗讀要求上有什麼體會?
明確:(1)最妙是下點小雪呀。
(2)全段分為三層: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3)矮松 山尖 草色 陽光
(4)樹尖用「頂」,山尖用「鑲」,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幾個字各得其所。
(5)青黑,白,藍,銀,暗黃,微黃,粉色。
(6)化靜為動的主要技巧是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
(7)主要是擬人,文中的三個「好像」,並不都表示比喻。
(8)朗讀中不僅要讀好文中的描寫部分,而且要讀好首尾兩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2.濟南的雪一點也沒抹殺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溫晴」越發顯露了出來,請學生歸結本段的寫景特色。
歸納:作者從色彩和變化兩個角度描寫了山上的矮松、黃草和薄雪等景色。「看護婦」是對雪後矮松秀美形態的比喻,借矮松寫出雪的形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肌膚」,這是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引人產生的聯想。「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用擬人描繪了雪色嬌美的情態。寫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間順序,有層次地把各個細部雪的光、色、態展現出來,讓讀者感受到的不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韻。畫面色彩的鮮明悅目來自映襯的妙筆:矮松的青黑映襯一髻兒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襯藍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兒白,映襯一道兒暗黃;以微黃的斜陽,映襯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吟詠體味第3語段。
六、課堂練習
閱讀課文第4、5語段,完成下列題目。
投影:
(1).第4段作者三筆兩筆就勾畫出一幅水墨畫,它的特點是( )
A.朦朧 B.淡雅 C.古樸 D.靈秀
(2).濟南冬天水的特徵是(多項選擇)( )
A.暖 B.綠 C.清 D.亮
(3).這兩段文字表現了濟南的冬天( )
A.充滿了綠意的特點 B.舒適、清亮、迷人、美麗的特點
C.溫晴的氣候特點 D.景色優美,是少有的冬季游覽勝地
(4).①「這是張小水墨畫」②「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③「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④「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
A.①暗喻 ②暗喻 ③明喻 ④明喻
B.①明喻 ②明喻 ③暗喻 ④明喻
C.①暗喻 ②暗喻 ③暗喻 ④明喻
D.①暗喻 ②暗喻 ③借喻 ④明喻
(5).「就憑這些綠的精神」中的「綠的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20個字)
七、布置作業
1.完成《作業本》1——8題。
2.摘抄文中的精彩語句,積累語言材料。
3.文章本是有情物,濟南「慈善」的冬天讓人備感親切,得益於先生朴實親切的文風,猶如與讀者促膝談心一般。找出文中能體現作者對濟南冬天情真意摯的語句,如:「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既寫出個人的獨特感受,又顯得語意懇切,為全文「一錘定音」。

●○板書設計
季節特徵(溫情--------寶地)
陽光朗照下的山(暖和------小搖籃)
濟南的冬天
景物特點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淡雅------小水墨畫)

暖而綠的河水(清亮、藍汪汪----藍水晶)

Ⅳ 小學人美版美術教案包括哪些內容

教學內容:畫自己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觀察與交流,使學生了解自畫像的基本特點及其表現方法,並能在觀察和回憶的基礎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點,用比較自由的方法進行表現活動。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於啟發學生觀察和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並進行表現,教學時要注意觀察方法的引導,加強學習的交互性。

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圖片、大畫紙、油畫棒
學生:小鏡子、彩色筆或油畫棒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穩定紀律、檢查用具

導入
1、「猜猜我是誰」:請幾位學生用硬紙板遮擋頭部,由老師引導進入教室。請大家猜猜他們是誰,憑什麼來判斷?(身材、個頭、衣服……)
2、請表演的同學往下移紙板,露出頭發,請學生仔細比較他們頭發的特點。(長短、發型、顏色……)
3、繼續露出眉、眼、耳,請學生再仔細觀察比較其各自的特點。(大小、形態、位置……)
4、露出鼻、嘴至整張臉,請學生比較每個人鼻、嘴的特點。(長短、大小、肥瘦、形態……)
5、比較臉型。(寬、窄、胖、瘦、長、短、方、圓……)
6、請學生談談:剛才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誰的特徵最明顯?為什麼?
7、請學生觀察自己的臉部特徵。(頭發、臉型、五官……的特點)
8、說說:請同桌同學互相說說自己的特徵。(喜、怒時的五官變化特點)
9、請幾位特徵明顯的學生上講台前講講自己的特徵。

新授:
1、 講解演示作畫方法:
請學生說說老師的臉部特徵,根據學生發言,教師演示畫自己。邊畫邊講步驟:a、根據臉形勾畫輪廓;b、添畫頭發及五官;c、上色。
2、 師:誰想做老師的好朋友?那麼請把自己畫出來後剪下畫像貼到老師的畫像旁邊,3、 我們一起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4、 好嗎?(揭示課題:畫自己)。

5、 學生作業,6、 教師巡迴輔導。

小結:
7、 作業展評:
欣賞與評價:在大合影中,你找到誰?誰的臉部特徵最明顯?
8、 欣賞大師們的「自畫像」。
藝術大師在畫自己時,特別注意表現臉部的神情,從中,我們彷彿可以看到他們的內心世界。
9、 課後延伸。
展示用各種方法與材料製作的頭像作品,請學生回家以後也來試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製作自畫像。
教學內容:長呀長

教學目標:
1、了解植物生長的基本知識,展開回憶與想像,根據自己的意願,大膽自由地表現出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生長的情景。
2、通過觀察、體驗和交流,感受植物生命的美麗與獨特,進行想像與構思,追求表現的新穎與生動。

教學重點:
教學的重點在於啟發學生回憶和想像植物生長的生動情景,並展開聯想活動,鼓勵創新,表現出生動的畫面。

教學難點:
表現的自由性與流暢性,通過欣賞、鼓勵等方法解決。

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圖片、大畫紙、油畫棒
學生:彩色筆或油畫棒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穩定紀律、檢查用具

導入
教師帶學生跟著音樂一起做種子發芽、長大的律動:睡覺→萌芽→一片新葉→兩片新葉→慢慢長大→開花→結果……

討論:
1、關於植物的葉:針形葉、掌形葉、卵形葉……
2、關於植物的莖:直立莖、匍匐莖、纏繞莖……
3、關於植物的果實:掛在枝上的、長在泥土下的……

想像:
(出示一些種子)給你一粒種子,你想把它種在什麼地方?你猜它會長出什麼?(出示課題:長呀長)在它生長的過程中,你會做些什麼?它在成長過程中會碰到誰?它會長成什麼樣子?你希望它長成什麼樣子?它會開花嗎?會開什麼樣的花?會結果嗎?會結怎麼樣的果?

欣賞:
欣賞課本上的作品,引導學生了解別人想像的內容和表現的方法。

表現:
以「我種的植物」的游戲,引導學生進行表現。
1、 表現出植2、 物生長的過程或某一階段的樣子。
3、 表現出植4、 物世界中其他相關的事物。
5、 表現出植6、 物與人的關系。
7、 表現出想像中神奇的植8、 物。

評價:
發給學生每人一張「勤勞的種植者」的獎狀,讓他們送自己認為「種植物」比較出色的同學。

延伸:
找一些種子帶回家,種起來,看看會長成什麼樣子。
教學內容:太陽

教學目標:
1、感受和熟悉工具和材料,採用揉、捏、粘、壓等技法進行簡單的浮雕造型創作。
2、通過太陽五官及光芒的多種設計和表現,強調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學慣用泥塑的方法表現太陽的臉和光芒。

教學難點:
太陽五官及光芒的多種造型及富於個性的色彩變化。

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圖片、彩泥
學生:彩色筆和彩泥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安定情緒,檢查用具。

導入
出示《後羿射日》的故事,讓學生欣賞及講述。

想像:
請學生在畫好的圓形上用線描的方法表現不同的太陽。

欣賞:
欣賞課本上的彩泥作品,討論、探究浮雕太陽的製作方法。

表現:
用彩泥創作一件浮雕太陽的形象,注意五官和光芒的不同製作方法,注意色彩的對比。

展示:
說說自己和別人的太陽。

延伸:
播放課件,展示自然界中的太陽、神話中的太陽形象、以及生活中的太陽圖案。
教學內容:漂亮的瓶子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和感受活動,了解瓶子藝術的造型特點及其美化方法,掌握對稱折剪的方法。
2、通過本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熱愛傳統藝術的情感。

教學重點:
瓶子特點及其藝術魅力的感受,以及瓶子的對稱造型剪法。

教學難點:
剪對稱瓶子時,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和外形美觀。

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瓶子、剪刀、紙張
學生:剪刀、紙張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安定情緒,檢查用具。

導入:
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及講述瓶子的外形和裝飾的花紋特點。

表現:
1、請學生在畫紙(請幾位學生上黑板)上用線描的方法畫出瓶子的外形。
2、提出要注意瓶子的結構,注意瓶子的口、頸、肚、底、耳等各部分的形狀和大小比例。
3、還可以畫出幾種不同外形的瓶子嗎?(注意要對稱及不要太復雜。)

新授:
1、教師示範,拿一張畫紙,用對折的辦法,剪出一個瓶子來。
2、看課本范畫,討論瓶子的外形和花紋裝飾的方法。

游戲:
今天我們班裡准備舉辦一個「瓶子藝術展覽」,請大家都來當一名瓶子設計師,設計製作一個漂亮的特別的瓶子,看看誰的瓶子最受歡迎。

表現:
剪一個瓶子,然後畫上裝飾花紋。完成後把作品貼到展覽的櫥窗里。

展示與評價:
參觀「瓶子藝術展覽」,並填寫「評價表」。
教學內容:洗澡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觀察,抓住洗澡時的動態、場景等特點,創造性地表現生活中有相同特點的場景。
2、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想像力和豐富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
抓住洗澡的特點大膽想像。

教學難點:
用各種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

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
學生:畫紙、彩色筆

教學過程:
導入::
觀察老師的動作,誰知道老師在做什麼?

交流:
1、請幾位同學做幾個跟老師的動作不一樣的洗澡動作。
2、分析洗澡時的手、身的不同動態。
3、說說洗澡時的趣事。

欣賞:
1、出示課件,欣賞洗澡的圖片。
2、還有什麼事物也喜歡洗澡。
3、欣賞表現其他事物洗澡的作品。

學生作畫:
1、提出作業要求。
2、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大膽創作。

小結:
作品評講,小結。
教學內容:船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感知和對信息的捕捉,實踐探究性的學習過程。
2、會用有特徵的形,構成不同用途、不同特點運動狀態的船,表達個性。

教學重點:
在感知中用有特徵的形構成某種船。

教學難點:
在探究過程中立意和構思,生動地畫出船的狀態。

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
學生:畫紙、彩色筆

教學過程:
課前准備:
師生共同搜索有關船的圖片、模型、文字資料等。

交流:
1、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展示所收集的資料。
2、各小組向全班展示一、兩件特別的資料。

欣賞:
1、出示課件,欣賞船的圖片。
2、學生介紹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
3、教師歸納,突出船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特徵。

設計創作:
1、表現船身:用有特徵的形,來概括自己感興趣的船身。
2、局部表現:體現船的種類。
3、裝飾船:用線和色增添細節,體現船的功能。

學生作畫:
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大膽創作。

小結:
作品評講,小結。
教學內容:手形的聯想

教學目標:
認知:感知手形的變化與組合,進而結合身邊熟悉的事物進行聯想,探究裝飾與組合的美感。
情感:培養觀察生活、表現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能力,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能力:從不同的角度對手形進行聯想,用點、線、面結合的方法進行裝飾和組合。

教學重點和難點:
觀察感知不同姿態、角度的手形,探索以手形與身邊熟悉事物的聯系進行聯想,研究手形的裝飾與組合。

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大畫紙、油畫棒
學生:彩色筆或油畫棒

教學過程:
激發興趣:
1、教師伸出手問,這是什麼?
2、把手放投影下問,這又是什麼?

觀察聯想:
1、教師在投影下用手做一個形象,問這個象什麼?
2、請幾位學生上來做幾個跟老師不一樣的手形。
3、小組討論:這些手形和生活中的哪些形象相同?如果他們一起玩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

欣賞感受:
1、 欣賞手形裝飾:
手形變成了什麼?用了什麼方法?
2、 欣賞手形繪畫:
這里有手嗎?誰能將手變成什麼?
3、 你還能想到什麼方法?

表現: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手形表演和聯想,並畫成一幅畫。
4、 用自己的手畫成自己認為像的形象。
5、 對手進行想像,6、 畫到畫紙上。
7、 將這些形象在一起的時候可能發生的事情畫下來。

展示:
自評、互評,表演展示。
教學內容:獅子大王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初步了解如何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抓住動物的特點以及突出表現動物的特點,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創新的能力。

教學重點:
如何利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抓住獅子的特點,進行大膽的表現。

教學難點:
獅子頭部特徵的表現。

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卡紙、油畫棒
學生:卡紙、彩色紙、彩色筆或油畫棒等

教學過程:
激發興趣:
1、出示獅子圖片,問這是什麼動物?
2、播放《獅子王》片段,問獅子王的形象與圖片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觀察聯想:
1、播放課件,小組討論:跟獅子一家的其他獅子比較,獅子大王有什麼特點?
2、觀察其他圖片,討論:獅子大王跟其他動物比較,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3、概括小結:獅子大王有以下特點:鬃毛、吊眼、大嘴、尖牙……

欣賞感受:
欣賞藝術品中的獅子:
1、藝術作品中是如何突出表現獅子的特點的?
2、用什麼材料創作?
3、形象、材料處理、色彩搭配怎麼樣?

表現: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創作一個獅子大王的形象。
1、 我准備2、 用什麼材料創作獅子大王形象。
3、 色彩搭配如何?
4、 製作步驟如何?

展示:
自評、互評,表演展示。

拓展:
回家試一試:還可以用什麼材料、方法創作獅子大王的形象。
教學內容:可愛的動物

教學目標:
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相貌特徵,感受動物的美和可愛;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探討巧妙運用各種材料、手法表現有創意的「可愛的動物」的方法;培養環保意識和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
欣賞、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藝術品中的動物的形、色、動態之美,探索用各種媒材自由創作動物的方法,培養合作意識綜合學習的能力。

教學難點:
巧妙運用各種材料、方法表現有創意的「可愛的動物」。

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圖片、大畫紙、油畫棒
學生:小鏡子、彩色筆或油畫棒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

導入:
1、 表演猜謎:
你知道哪些動物的動作?你能把它模仿出來讓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嗎?
2、說說你自己喜愛的動物形體、顏色、花紋等的基本特徵,還有這些動物有什麼生活習性?喜歡生活在什麼環境里?

觀察欣賞:
1、播放各種動物活動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其生活習性和活動規律。
2、分析比較動物的顏色、外形、斑紋、動態等,認識動物之美和可愛之處。
3、分組討論:你最喜歡哪種動物?為什麼?你知道哪種動物的故事呢?
4、賞識藝術作品中的動物,了解這些動物的藝術品跟原來動物的形象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並發表自己的看法。

思考創作:
2、 分析學生作品的美感:形、色、花紋、動態、以及用材等。
3、 製作方法:可以根據材料來決定製作的「動物」,4、 也可以根據想好的「動物」來選擇材料。
5、 分組討論:
1 本組要製作一組什麼動物?
2 用什麼材料?
3 如何分工合作?
4 每個動物起個什麼名5 字?編一個什麼故事?
6、 開始進行小組合作製作一組「動物」的活動。

展示評價:
7、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8、 進行「動物的故事」童話劇表演。並進行自評互評。
9、 思考總結:通過本節課,10、 你學到什麼?了解了什麼?探索了什麼問題?

延伸:
11、 你知道動物可以分為哪些種類?你還知道其他更多的關於動物的知識嗎?知道其他國家如何保護動物嗎?
12、 動物與環境、動物與人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教學內容:介紹我喜歡的玩具

教學目標:
通過認識玩具的造型、色彩的設計都離不開美術,學慣用美術的眼光來觀察玩具,並大膽的用語言來描述玩具,表達自己的感受,發表自己的玩具的功能、來歷或有關的故事。

教學重點:
要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學習觀察玩具的造型特徵、色彩搭配,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愛好和對玩具的評價。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習觀察的方法,並能對觀察到的玩具特徵做出描述與評價。

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玩具若干
學生:自己喜愛的玩具,以及搜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時候的玩具或圖片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穩定紀律、檢查用具

導入:
1、玩具是我們最喜歡的「朋友」,請你把你的「朋友」介紹給大家。
(從外貌、質地、功能等方面指導學生介紹)
2、小組討論:欣賞課本中的玩具,跟大家說說你最喜歡哪個?為什麼?

欣賞探究:
1、 播放圖片資料,2、 介紹民間玩具,3、 講解其寓意、玩法等。
4、 你還知道那些過去的孩子喜歡的玩具?
(可以跟大家介紹自己搜索的資料)

活動體驗:
小組合作做游戲,游戲項目:
5、 我的玩具大家玩——自由組合,6、 互相交流。
7、 我為玩具換新裝——舊玩具、新造型。
8、 玩具商場展銷會——買賣雙方說出推銷、挑選玩具的理由。
9、 新編玩具總動員——編故事,10、 或表演。

小結評價:
11、 教師小結上課以及表演的情況。
12、 指13、 導學生填寫評價表。
教學內容:春天的色彩

教學目標:
1、了解春季給自然界帶來的變化,知道表現春天的常用色彩。
2、記憶色彩,利用各種方法表現春天的色彩。

教學重點:
觀察和記憶色彩,利用各種方法進行表現。

教學難點:
塗色的方法以及整體的色彩傾向。

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油畫棒、水粉顏料等
學生:油畫棒、彩色筆等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穩定紀律、檢查用具

導入:
1、欣賞課件圖片,提問:
這里表現的是什麼季節?用了哪些色彩?(黃、粉、綠、藍……)
2、小組討論:你喜歡春天嗎?為什麼?春天給大自然帶來了什麼變化?

欣賞探究:
1、 欣賞分析:課本里的學生作品是採用什麼方法完成的?你打算用什麼方法來表現春天?
2、 教師示範自由的表現春天的方法。

活動體驗:
學生進行創作,教師巡堂指導。

小結評價:
3、 作業展示和評價。
4、 指5、 導學生收拾東西和保存作業。
教學內容:用春天的色彩裝扮自己

教學目標:
1、了解和掌握簡單的製作方法,學習簡單的人物裝飾方法。
2、明確人物裝飾部位,巧用材料進行裝飾。

教學重點:
了解利用彩紙進行人物裝飾的方法。

教學難點:
巧妙利用材料及創新表現。

教學准備:
表現春天色彩的彩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1、穩定紀律、檢查用具。
2、說明本節內容、要求。

導入:
1、播放課件:
生活中的人物裝飾圖片,介紹人物裝飾的部位。
2、小組討論:結合小數民族服飾,說說人物裝飾的方法。

導入:
1、欣賞課件圖片,提問:
這里表現的是什麼季節?用了哪些色彩?(黃、粉、綠、藍……)
2、小組討論:你喜歡春天嗎?為什麼?春天給大自然帶來了什麼變化?

欣賞探究:
1、 欣賞分析:課本里的學生作品是採用什麼方法完成的?你打算用什麼方法來表現春天?
2、 教師示範自由的表現春天的方法。

活動體驗:
學生進行創作,教師巡堂指導。

小結評價:
3、 作業展示和評價。
4、 指5、 導學生收拾東西和保存作業。
教學內容:用春天的色彩裝扮自己

教學目標:
1、了解和掌握簡單的製作方法,學習簡單的人物裝飾方法。
2、明確人物裝飾部位,巧用材料進行裝飾。

教學重點:
了解利用彩紙進行人物裝飾的方法。

教學難點:
巧妙利用材料及創新表現。

教學准備:
表現春天色彩的彩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1、穩定紀律、檢查用具。
2、說明本節內容、要求。

導入:
1、播放課件:
生活中的人物裝飾圖片,介紹人物裝飾的部位。
2、小組討論:結合小數民族服飾,說說人物裝飾的方法。

欣賞探究:
1、 欣賞分析製作方法,2、 分組討論。
3、 教師與同4、 學一起演示範用春天的色彩來裝扮一位同5、 學的方法。
6、 你還能設計幾種裝飾的方法?

活動體驗:
用自己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創作,用春天的色彩來裝扮自己或一位同學,教師巡堂指導。

小結評價:
7、 作業展示和評價。
8、 小結。
教學內容:我們身邊的線條

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線條、認識線條、感受線條,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運用線條進行表現的能力。

教學重點:
發現生活中、藝術品中線條的美感,並初步嘗試其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
線條的組織和表現。

教學准備:
線條豐富明顯的物品、藝術品,和彩色筆。

教學過程:
電腦動畫引入:
介紹一位好朋友——會變的線條。
問:剛才線條變成了哪些樣子?
問:誰能發現我們身邊哪兒有這些線條?

看課件:
自然物與人造物中的線,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線給你什麼感覺?出課題。

展示部分線表現的藝術作品:吳冠中的《春如線》,小結:本藝術作品中線富於變化。
展示韓美林等畫家的作品。小結:藝術作品中的這些線也要有秩序。

欣賞學生優秀作業。

布置作業。

展示用毛線、線條等材料粘貼的藝術作品,引導學生回家後進一步用多種材料進行線造型。
教學內容:下雨了

教學目標:
嘗試體驗雨給人和動物帶來的不同感受,利用色彩、粗細、疏密、節奏不同的點、線以及細小的形狀,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感受人間親情、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

教學難點:
用色彩、粗細、疏密、節奏不同的點、線以及細小的形狀,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雨,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准備:
課件、雨聲,彩色筆等。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1、穩定紀律、檢查用具。
2、說明本節內容、要求。

導入:
1、播放雨聲,問這是什麼聲音?
2、播放歌曲,做下雨的動作。

欣賞探究:
1、 分組討論:
說說可用哪些細小的線條或形狀來表現不同的雨?
用語言或動作表演人或動物在不同的雨中的感受、表現和情緒。
2、 欣賞圖片,3、 討論。
4、 我們用什麼方法來表現下雨的情景?

學生作業: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繪畫一幅雨中情景。

小結評價:
5、 作業展示和評價。
6、 小結。

教學內容:童話城堡

教學目標:
通過認識各種形,並會用大小不同的形概括、組織成建築群,感受建築的美以及它與生活的關系,體會和了解建築的文化內涵,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感受城堡的美,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大膽創作。

教學難點:
城堡的外形美感與創新。

教學准備:
課件,彩色筆、彩色紙等。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1、穩定紀律、檢查用具。
2、說明本節內容、要求。

導入:
1、請幾個小朋友上黑板畫城堡。
2、比一比,這些城堡有哪些特點。

欣賞探究:
1、 欣賞課件圖片:
說說可用什麼形狀來概括表現城堡的建築?
說說城堡的大體結構。
2、 欣賞圖片,3、 討論。
4、 小組討論:我們用什麼方法來表現城堡?

學生作業:
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創作一座美麗的城堡。

小結評價:
5、 作業展示和評價。
6、 小結。

教學內容:釣魚

教學目標:
通過體驗用各種不同的材料製作魚以及釣魚游戲的樂趣,培養學生認識身邊容易找到的材料以及利用這些材料進行美術創作活動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用各種材料、方法製作的魚,引導學生探尋製作、裝飾的方法。

教學難點:
製作裝飾魚的方法。

教學准備:
幾條做好的「魚」,製作及裝飾的材料等。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1、穩定紀律、檢查用具。
2、說明本節內容、要求。

導入:
1、猜一猜老師在干什麼(教師做釣魚的動作)。
2、教師拿出「魚竿」和「魚」,進行示範釣魚。

欣賞探究:
1、 把「魚」分到各小組,2、 討論:
說說這些「魚」是用什麼來做的?
「解剖」這些「魚」,看它們是怎麼做成的?
3、 小組匯報。
4、 小組討論: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做「魚」?

學生作業:
5、 小組分工合作,6、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7、 來製作不同8、 的「魚」。
9、 小組游戲:大家來釣魚,10、 各小組進行釣魚比賽。

小結評價:
11、 作品展示和評價。
12、 小結。
教學內容:好吃的水果

教學目標:
通過體驗和表現各種不同形狀、特徵的水果,培養學生大膽表現自己的感受,創作有情趣的畫面的能力。

教學重點:
回憶、創設有情趣的活動情景,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創作表現的能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大膽表現自己真實獨特的感受,在感知和回憶的基礎上啟發學生發散思維,展開創作。

教學准備:
師生各自准備自己喜歡的水果和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1、穩定紀律、檢查用具。
2、說明本節內容、要求。

導入:
1、游戲:猜謎語。
2、師生拿出各自准備的水果,看看、摸摸、嘗嘗。

欣賞探究:
1、 觀看課件圖片,2、 觀察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水果。
3、 小組討論:你最喜歡吃什麼水果?怎麼吃法?
4、 小組派一位同5、 學表演吃水果的樣子:
比一比,誰的表演最能表現出自己非常喜歡吃這個水果。
6、 想像表演:假如你正吃一個非常香(酸、多汁、爽脆……)的水果,7、 你會怎麼樣?
8、 欣賞分析范畫的趣味性和表現的多樣性。
9、 表現畫面有兩種方法:一是表現水果為主,10、 二是表現人物神態為主。

學生作業:
提示:「好吃的水果」,最重要的是「好吃」兩字,要想辦法表現出來。

小結評價:
11、 作品展示和評價。
12、 小結。
教學內容:夥伴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不同美術表現形式的作品,學習簡單的觀察藝術品的方法,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作品的內容,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感受。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觀察畫面,找出不同表現方法所呈現出不同的效果。

教學難點:
理解不同背景下的藝術作品所表現的情感,並加以描述。

教學准備:
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1、檢查紀律、穩定情緒。
2、說明本節內容、要求。

導入:
1、 談話:講一講自己的夥伴是誰,
2、 向大家介紹。
3、 游戲:你了解你的朋友(夥伴)嗎?說說他(她)的特點,
4、 最喜歡什麼……(請夥伴驗證)

欣賞評述:
5、 欣賞課文中的藝術作品,
6、 談談自己的感受。
7、 重點欣賞《艱苦歲月》,
8、 學習細致地觀察作品中的細節,
9、 找一找這尊雕像都有哪些夥伴關系。
10、 教師講述作品,
11、 請同
12、 學表演。

德育滲透:
13、 你的好夥伴是誰?你要對他(她)說什麼?為他(她)做什麼?
14、 討論:人與動物也可以做夥伴嗎?小動物也有情感嗎?
15、 欣賞有關贊頌友誼的兒歌、小詩、畫片等。

實踐交流:
16、 按書中作業提示,
17、 畫一幅與夥伴在一起的畫。
18、 自由活動:找你的夥伴聊聊天,
19、 互相說一說對方的優點。
20、 游戲:我的夥伴大家猜,
21、 說出自己夥伴的特點,
22、 大家猜猜看是誰。
23、 為夥伴畫張像。
24、 教師引導,
25、 大家都是夥伴,
26、 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中。游戲:找朋友。

Ⅳ 急求河北出版社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全冊美術教案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美術全冊全套教案,共65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全冊教學進度
周次內 容
第一周聚聚散散
第二周小圓點的魅力 黑與白
第三周主體與背景
第四周冰川與晚霞
第五周畫嗅覺
第六周卡通畫
第七周雙胞胎
第八周藏書票
第九周我和我的小夥伴
第十周那一刻的我
第十一周愉快的春遊
第十二周哪些是相同的
第十三周千變萬化的帽子
第十四周飄來飄去的小島
第十五周迷宮 電腦美術
第十六周會游的玩具
第十七周光的魅力
第十八周珍愛國寶 秦始皇陵兵馬俑

第1課 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兩冊的教材中,都有過以疊詞為課題的造型表現與欣賞評述相結合的有趣的課,引導學生在游戲式的活動中體會構圖中的聚與散的關系。
課時:2課時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通過游戲、實驗等掌握顏色的噴與點的方法,在玩中體會聚和散的感覺,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2、通過欣賞吳冠中的作品和學生作品擴大學生視野,加深學生對聚和散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聚和散的感覺
難點:用各種形式表現聚和散
教具准備:
吳冠中的作品、學生作品、水粉顏料、排筆、彩色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導入
1、讓學生欣賞吳冠中的作品,請學生說說作品中的內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師介紹吳冠中的作品,引導學生發現作品中的點的位置及產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課題——聚聚散散
二、體會大師作品中的韻律:
這里有作品欣賞,請大家欣賞後小組討論:「你最想為大家介紹哪幅作品?作品描繪了什麼?」
在大師的作品中《春如線——疏、密》為我們描繪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較一下這兩幅作品給你的不同感受嗎?
「纖細的線條宛如少女長發般的垂柳傳遞了生命的信息。宣紙上彩墨點點,如春雨播灑池塘;又如春花燦爛點點梨白桃粉、迎春黃。」
通過欣賞你能不能找出吳冠中老師繪畫的特點,體會其中的精髓。(板書:點線結合)
在大師的筆下「點就是跳躍的音符,線就是舞動的長袖。」他運用點和線歌頌了江南,歌頌了春天,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無限眷戀。
「大師與大師」:同樣都是用點和線來作畫,吳冠中和西方畫家波洛克、梵谷又有什麼不同呢?課後同學們可以通過查閱畫家資料和搜集他們的作品進行對比。
三、游戲體驗
1、教師語言引導,啟發學生回憶在生活中是否有見過聚和散。
2、師生討論交流。
3、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現聚和散。
4、師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欣賞課本範例。師生共同研究課本中範例的製作方法。
四、交流體驗
執教時間:2月20日——2月22日
札記:對於吳冠中的作品,多數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認為這些畫是「亂畫」。為了讓他們都理解其作品的內涵,我帶他們瀏覽了吳冠中作品的網站,從時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紹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們終於從畫面中悟出了「聚」與「散」。
第二節
一、師生交流:
1、教師重點講解並示範顏色的噴與點的方法,強調水分的掌握。
2、學生動手嘗試顏色的噴與點,體驗聚和散的感覺。
3、師生對學生的嘗試練習進行評價。

閱讀全文

與大班美術春如線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