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評析畢加索名畫《格爾尼卡》
油畫《抄格爾尼卡》,是立襲體主義的領導人畢加索作於20世紀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傑作。此畫是受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委託,為1937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西班牙館而創作,是表現戰爭題材且具有紀念意義的作品。畫中表現的是1937年納粹德國空軍瘋狂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暴行。作為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藝術家,畢加索對於這一野蠻行徑表現出無比的憤慨。他僅用了幾個星期便完成這幅巨作,作為對法西斯獸行的譴責和抗議。畢加索他那潛在的變現主義再次迸發出來,線條扭曲著,膨脹著,激情在奔騰馳騁,這便是《格爾尼卡》。 作品以強音奏出了悲愴曲,在西方繪畫史上第一次單純的以造型標注經歷過的事件,並使我們感到極端的恐懼。我們看到悲劇與詼諧,挖苦與憐憫,生命的顫動與死亡的靜止。作品充分表現了法西斯暴行的殘酷和人民受難的痛苦。
② 學習畫家畢加索作品《格爾尼卡》的感受。
說實復在我看畢加索的畫感覺是垃圾,制沒有任何感受,我相信自己雖然沒有很濃郁的藝術細胞,但也不是藝術白痴吧?= =
不過我又有些謹慎,就是畢加索會不會像電影領域的凡桑特一樣,是個大道無形的大師呢?
但是我還是真誠的認為,起碼我個人的感受,畢加索的畫是垃圾。= =
③ 求畢加索《格爾尼卡》的認識
格爾尼卡 油畫《格爾尼卡》,是立體主義的領導人畢加索作於20世紀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傑作。此畫是受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委託,為1937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西班牙館而創作,是表現戰爭題材且具有紀念意義的作品。畫中表現的是1937年納粹德國空軍瘋狂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暴行。作為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藝術家,畢加索對於這一野蠻行徑表現出無比的憤慨。他僅用了幾個星期便完成這幅巨作,作為對法西斯獸行的譴責和抗議。畢加索他那潛在的變現主義再次迸發出來,線條扭曲著,膨脹著,激情在奔騰馳騁,這便是《格爾尼卡》。作品以強音奏出了悲愴曲,在西方繪畫史上第一次單純的以造型標注經歷過的事件,並使我們感到極端的恐懼。我們看到悲劇與詼諧,挖苦與憐憫,生命的顫動與死亡的靜止。作品充分表現了法西斯暴行的殘酷和人民受難的痛苦。1937年4月26日,德國法西斯的飛機對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進行狂轟濫炸。畢加索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義憤填膺,放棄了原本創作的一幅作品,轉而用六周時間就將此畫完成。此畫不是用寫實的手法進行報道,而是採取象徵性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戰爭的罪惡和法西斯的暴行。一種史詩般的悲壯觸動著觀眾的視覺和心靈。因此,這幅畫成為20世紀美術史上極其重要的作品。 憤怒的畫家畢加索,揮筆創作了大型油畫《格爾尼卡》。七十年過去,這幅傑作已經成為警示戰爭災難的文化符號之一,也使格爾尼卡的悲劇永遠留在了人類傷痕累累的記憶中。 畫面里沒有飛機,沒有炸彈,卻聚集了殘暴、恐怖、痛苦、絕望、死亡和吶喊。被踐踏的鮮花、斷裂的肢體,號啕大哭的母親、仰天狂叫的求救,斷臂倒地的男子、瀕死長嘶的馬匹……這是對法西斯暴行的無聲控訴,撕裂長空。畫家以半抽象的立體主義手法,以超時空的形象組合,打破了空間界限,蘊含了憤懣的抗議,成就了史詩的悲壯;在支離破碎的黑白灰色塊中,散發著無盡的陰郁、恐懼,折射出畫家對人類苦難的強大悲憫。 面對痛徹心扉的人間慘劇,不同的藝術家有不同的反應,格爾尼卡被法西斯空軍轟炸,就是給了藝術家們一道無聲的考題。有沒有慈悲的情懷,就是能不能觸動心靈創作的前提。畢加索說:「我是依我所想來畫對象,而不是依我所見來畫的。」當時僑居巴黎的畢加索,受西班牙政府委託,正准備為參加巴黎國際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創作繪畫作品。德軍轟炸格爾尼卡的消息傳來,畢加索震怒了,他就以格爾尼卡被轟炸為題材,依他所想來為西班牙館作畫,將法西斯慘無人道的罪行徹底曝光在世人面前。藝術的創作者,是必須悟透藝術真諦的。就像中國漫畫家豐子愷所說的:藝術不是技巧的事業,而是心靈的事業。 畢加索雖然熱衷於前衛藝術創新,然而卻並不放棄對現實的表現,他說:「我不是一個超現實主義者,我從來沒有脫離過現實。我總是待在現實的真實情況之中。」這或許也是他選擇畫《格爾尼卡》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畫的對於現實的表現,卻與傳統現實主義的表現方法截然不同。他畫中那種豐富的象徵性,在普通現實主義的作品中是很難找到的。畢加索自己曾解釋此畫圖像的象徵含義,稱公牛象徵殘暴,代表的是兇殘的德國和法西斯,受傷的馬象徵受難的西班牙,閃亮的燈火象徵著光明與希望……當然,畫中也有許多現實情景的描繪。畫的左邊,一個婦女懷抱死去的嬰兒仰天哭號,她的下方是一個手握鮮花與斷劍張臂倒地的士兵。畫的右邊,一個從樓上跳下來的人高舉雙手仰天尖叫,在他後面,是熊熊的火焰。離他不遠處,那個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樣地倉惶,以致她的後腿似乎跟不上而遠遠落在了身後。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難者的真實寫照。 零亂的肢體從各個角度訴說著當時德國法西斯人性的殘忍 畫中的諸多圖像反映了畫家對於傳統繪畫因素的吸收。那個懷抱死去孩子的母親圖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聖母像傳統;手持油燈的女人,使人聯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個高舉雙手仰天驚呼的形象,與戈雅畫中愛國者就義的身姿不無相似之處;而那個張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則似乎與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某些戰爭畫中的形象,有著姻親關系。由此可以看出,畢加索不僅是一位富於叛逆精神的大膽創新者,同時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傳統的藝術家。 乍看起來,這幅畫在形象的組織及構圖的安排上顯得十分隨意,我們甚至會覺得它有些雜亂。這似乎與轟炸時居民四散奔逃、驚恐萬狀的混亂氣氛相一致。然而,當我們細察此畫,卻發現在這長條形的畫面空間里,所有形體與圖像的安排,都是經過了精細的構思與推敲,而有著嚴整統一的秩序。雖然諸多形象皆富於動感,可是它們的組構形式卻明顯流露出某種古典意味。我們看見,在畫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圖像互相交疊,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軸,恰好將整幅長條形畫面均分為兩個正方形。而畫面左右兩端的圖像又是那樣地相互平衡。可以說,這種所謂金字塔式的構圖,與達芬奇(最後的晚餐)的構圖,有著某種相似的特質。另外,全畫從左至右可分為四段:第一段突出顯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強調受傷掙扎的馬,其上方那盞耀眼的電燈看起來好似一隻驚恐、孤獨的眼睛;第三段,最顯眼的是那個舉著燈火從窗子里伸出頭來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個雙臂伸向天空的驚恐的男子形象,一下於就把我們的視線吸引,其絕望的姿態使人過目難忘。畢加索以這種精心組織的構圖,將一個個充滿動感與刺激的誇張變形的形象,表現得統一有序,既刻畫出豐富多變的細節,又突出與強調了重點,顯示出深厚的藝術功力。 在這里,畢加索仍然採用了剪貼畫的藝術語言。不過,畫中那種剪貼的視覺效果,並不是以真正的剪貼手段來達到的,而是通過手繪的方式表現出來。那一塊疊著另一塊的「剪貼」圖形,僅限於黑、白、灰三色,從而有效地突出了畫面的緊張與恐怖氣氛。
④ 格爾尼卡彩色圖
美術教學用嗎?自己填色也可,彩色的反正沒有標准圖!
⑤ 格爾尼卡作品賞析
該畫以後期立體主義語言表現了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鞭韃了法西斯。
《格爾尼卡》是西班牙北部把斯克省的一個小鎮,在1937年4月26日,德國戰機應西班牙國民軍政府的要求,向巴斯克城市格爾尼卡猛烈轟炸,造成嚴重傷亡。這就是畢卡索創作這幅畫的背景。
1936年,畢卡索擔任共和政府任命的普拉多美術館名譽館長期間,為保護藝術珍品,作出了自己的貢獻。1937年初,他創作了蝕刻畫「佛朗哥的夢和謊言」。這是一組連環漫畫式的版畫,共有18個畫面,另加一首隱晦的,醜化佛朗哥的題詩。
畫家通過出售這組畫的復製品將售款捐作共和政府的救濟金。就在創作這組作品時,發生了「4月26日事件」。因此,這組畫中的最後4個畫面,與日後創作的「格爾尼卡」有關密切的聯系。組畫中的公牛在最後的畫面中,抵傷了象徵佛朗哥的馬形怪物。該組畫被復制後,法國當局作為宣傳品,用飛機將其散發到了佛朗哥佔領區。
在此前不久,畢卡索曾受委託為普拉多美術館創作一幅大型壁畫,作為該年夏季在巴黎召開的萬國博覽會中西班牙館的裝飾畫。在他還未構思的時候,發生了駭人聽聞的「4月26日事件」。這就是德國法西斯的空軍,悍然轟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鎮格爾尼卡,造成了和平居民的傷亡。
當這一消息傳到巴黎後,憤怒的畢卡索懷著「對那把西班牙沈浸在痛苦與死亡的海洋中的好戰集團的厭惡和鄙視」,立即以這一事件為題材,只用了6個星期的時間,於6月5日創作完成了長776.6厘米,高349.3厘米的巨幅壁畫「格爾尼卡」。
該畫以後期立體主義語言表現了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鞭韃了法西斯。該畫在巴黎亮相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1938年,它還在挪威,英國,美國等進行了巡迴展出。在德國佔領法國期間,畢卡索不向德國法西斯低頭,不為利誘所動,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表示以自己的繪畫作為「抵抗和打擊敵人的戰斗」。
這巨幅油畫占滿了當時西班牙展館的一面大牆,畫並沒描繪飛機轟炸的殘酷場面,也沒有正面出現法西斯的猙獰面目。畫由七組符號化的形象組成,兩個動物和和六個人物,雖然寥寥數筆,卻寓意深邃;表面互不相關,其實水乳交融,且隱藏著深奧的含義,不少人為破譯這些密碼般的圖像,絞盡了腦汁。這壁畫成了在現代藝術中被研究最多的作品,
有人希望畢卡索「解釋」,他堅決地拒絕了,他認為這是藝術品,如果你希望一切都一目瞭然的話,那不如給你一個政治宣言。畢卡索似乎早已預料到了這將是一幅極其重要的歷史巨畫,留下了45幅分解的草圖,又讓他當時的情人朵拉馬爾,一位剛結識不久的藝術家兼攝影師,在製作此畫的不同階段拍了八張照片,為後人的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數據。
畢卡索並不想表現當時格爾尼卡的凄慘恐怖情景,畫主要部份是一位伸張手臂的婦人,牛及重傷的馬。他也畫了多次修改的素描才開始在畫布上繪制,就在繪制時也做無數次的更改。他說:「一幅畫並不事先有定稿,而是在製作時因個人的思潮的改變,畫也不斷的更改。就算是畫成之後,畫也隨著觀者的思想而轉變。」
⑥ 格爾尼卡是一幅怎樣的畫
格爾尼卡畫是西班牙畫家巴勃羅·畢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以法西斯納粹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鎮格爾尼卡、暴殺害無辜的事件創作的一幅畫。
《格爾尼卡》是西班牙立體主義畫家帕勃洛·魯伊斯·畢加索於20世紀30年創作的一幅巨型油畫,長7.76米,高3.49米,現收藏於馬德里國家索菲亞王妃美術館。該畫採用了寫實的象徵性手法和單純的黑、白、灰三色營造出低沉悲涼的氛圍,渲染了悲劇性色彩,表現了法西斯戰爭給人類的災難。
格爾尼卡畫結合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風格,表現痛苦、受難和獸性:畫中右邊有一個婦女舉手從著火的屋上掉下來,另一個婦女拖著畸形的腿沖向畫中心;左邊一個母親與她已死的孩子;地上有一個戰士的屍體,他一隻斷了的手上握著斷劍,劍旁是一朵正在生長著的鮮花。
畫面以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的馬為構圖中心。畫家把具象的手法與立體主義的手法相結合,並藉助幾何線的組合,使作品獲得嚴密的內在結構緊密聯系的形式,以激動人心的形象藝術語言,控訴了法西斯戰爭慘無人道的暴行。
畢加索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幾經變化。也許是對人世無常的敏感與早熟,加上家境不佳,畢加索早期的作品風格充滿了早熟的憂郁,早期畫近似表現派的主題。在求學期間,畢加索努力地研習學院派的技巧和傳統的主題,而產生了像《第一次聖餐式》這樣以宗教題材為描繪對象的作品。
德加的柔和的色調,與羅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會的題材,也是畢加索早年學習的對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畫作中,總看到用羅特列克手法經營著浮動的聲光魅影,曖昧地流動著款款哀傷。畢加索十四歲那年與父母移居巴塞羅那,見識了當地的新藝術與思想。
然而正當他躍躍欲試之際,卻碰上當時西班牙殖民地戰爭失利。政治激烈的變動導致人民一幕幕悲慘的景象,身為重鎮的巴塞羅那更是首當其沖。也許是這種興奮與絕望的雙重刺激,使得畢加索潛意識里孕育著藍色時期的憂郁動力。
⑦ 畢加索名畫《格爾尼卡》畫面的詳細內容是什麼
1937年4月26日,德國法西斯的飛機對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進行狂轟濫炸。畢加索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義憤填膺,放棄了原本創作的一幅作品,轉而用六周時間就將此畫完成。此畫不是用寫實的手法進行報道,而是採取象徵性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戰爭的罪惡和法西斯的暴行。一種史詩般的悲壯觸動著觀眾的視覺和心靈。因此,這幅畫成為20世紀美術史上極其重要的作品。
憤怒的畫家畢加索,揮筆創作了大型油畫《格爾尼卡》。七十年過去,這幅傑作已經成為警示戰爭災難的文化符號之一,也使格爾尼卡的悲劇永遠留在了人類傷痕累累的記憶中。
畫面里沒有飛機,沒有炸彈,卻聚集了殘暴、恐怖、痛苦、絕望、死亡和吶喊。被踐踏的鮮花、斷裂的肢體,號啕大哭的母親、仰天狂叫的求救,斷臂倒地的男子、瀕死長嘶的馬匹……這是對法西斯暴行的無聲控訴,撕裂長空。畫家以半抽象的立體主義手法,以超時空的形象組合,打破了空間界限,蘊含了憤懣的抗議,成就了史詩的悲壯;在支離破碎的黑白灰色塊中,散發著無盡的陰郁、恐懼,折射出畫家對人類苦難的強大悲憫。
⑧ 格爾尼卡的作品內容
此畫結合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風格,表現痛苦、受難和獸性:專畫中右邊有一個屬婦女舉手從著火的屋上掉下來,另一個婦女拖著畸形的腿沖向畫中心;左邊一個母親與她已死的孩子;地上有一個戰士的屍體,他一隻斷了的手上握著斷劍,劍旁是一朵正在生長著的鮮花。
畫面以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的馬為構圖中心。畫家把具象的手法與立體主義的手法相結合,並藉助幾何線的組合,使作品獲得嚴密的內在結構緊密聯系的形式,以激動人心的形象藝術語言,控訴了法西斯戰爭慘無人道的暴行。
(8)美術格爾尼卡教案擴展閱讀:
格爾尼卡創作背景
1937年初,畢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國的委託,為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創作一幅裝飾壁畫。構思期間,1937年4月26日,發生了德國空軍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鎮格爾尼卡的事件。德軍三個小時的轟炸,炸死炸傷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爾尼卡化為平地。
德軍的這一罪行激起了國際輿論的譴責。畢加索義憤填膺,決定就以這一事件作為壁畫創作的題材,以表達自己對戰爭罪犯的抗議和對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於是《格爾尼卡》就此誕生了。
⑨ 格爾尼卡的美術作品賞析
油畫《格爾尼卡》,是畢加索作於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傑作。此畫是受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委託,為1937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西班牙館而創作。畫中表現的是1937年德國空軍瘋狂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暴行。作為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藝術家,畢加索對於這一野蠻行徑表現出無比的憤慨。他僅用了幾個星期便完成這幅巨作,作為對法西斯獸行的遣責和抗議。 畢加索雖然熱衷於前衛藝術創新,然而卻並不放棄對現實的表現,他說:「我不是一個超現實主義者,我從來沒有脫離過現實。我總是待在現實的真實情況之中。」這或許也是他選擇畫《格爾尼卡》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畫的對於現實的表現,卻與傳統現實主義的表現方法截然不同。他畫中那種豐富的象徵性,在普通現實主義的作品中是很難找到的。畢加索自己曾解釋此畫圖像的象徵含義,稱公牛象徵強暴,受傷的馬象徵受難的西班牙,閃亮的燈火象徵光明與希望……。當然,畫中也有許多現實情景的描繪。畫的右邊,一個婦女懷抱死去的嬰兒仰天哭號,她的下方是一個手握鮮花與斷劍張臂倒地的士兵。畫的左邊,一個驚慌失措的男人高舉雙手仰天尖叫,離他不遠處,那個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樣地倉惶,以致她的後腿似乎跟不上而遠遠落在了身後。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難者的真實寫照。 畫中的諸多圖像反映了畫家對於傳統繪畫因素的吸收。那個懷抱死去孩子的母親圖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聖母像傳統;手持油燈的女人,使人聯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個高舉雙手仰天驚呼的形象,與戈雅畫中愛國者就義的身姿不無相似之處;而那個張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則似乎與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某些戰爭畫中的形象,有著姻親關系。由此可以看出,畢加索不僅是一位富於叛逆精神的大膽創新者,同時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傳統的藝術家。 乍看起來,這幅畫在形象的組織及構圖的安排上顯得十分隨意,我們甚至會覺得它有些雜亂。這似乎與轟炸時居民四散奔逃、驚恐萬狀的混亂氣氛相一致。然而,當我們細察此畫,卻發現在這長條形的畫面空間里,所有形體與圖像的安排,都是經過了精細的構思與推敲,而有著嚴整統一的秩序。雖然諸多形象皆富於動感,可是它們的組構形式卻明顯流露出某種古典意味。我們看見,在畫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圖像互相交疊,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軸,恰好將整幅長條形畫面均分為兩個正方形。而畫面左右兩端的圖像又是那樣地相互平衡。可以說,這種所謂金字塔式的構圖,與達芬奇(最後的晚餐)的構圖,有著某種相似的特質。另外,全畫從左至右可分為四段:第一段突出顯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強調受傷掙扎的馬,其上方那盞耀眼的電燈看起來好似一隻驚恐、孤獨的眼睛;第三段,最顯眼的是那個舉著燈火從窗子里伸出頭來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個雙臂伸向天空的驚恐的男子形象,一下於就把我們的視線吸引,其絕望的姿態使人過目難忘。畢加索以這種精心組織的構圖,將一個個充滿動感與刺激的誇張變形的形象,表現得統一有序,既刻畫出豐富多變的細節,又突出與強調了重點,顯示出深厚的藝術功力。 在這里,畢加索仍然採用了剪貼畫的藝術語言。不過,畫中那種剪貼的視覺效果,並不是以真正的剪貼手段來達到的,而是通過手繪的方式表現出來。那一塊疊著另一塊的「剪貼」圖形,僅限於黑、白、灰三色,從而有效地突出了畫面的緊張與恐怖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