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年級上冊心理健康教育遇到困難要求助教案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強烈,人際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知識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們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人類進入了情緒負重年代」,人們的觀念意識、情感態度復雜嬗變。作為現代社會組成部分,在大學院校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對社會心理這塊時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況且,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還有他們自己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問題,人際關系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增進心身健康,以積極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預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發生,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項原則: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徵的具體體現。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沖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後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表現在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和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發展過程。教育提供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只有通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於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弱,主要取決於他們心理素質的高低,取決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與否。
2、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
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並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一方面,學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接受的道德規范、行為方式、環境信息、社會期望等來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結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作為心理生活中對自身一種衡量、評價和調控,也影響著主體人格的發展,並且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人格特質,從而使人格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極地附屬於這種轉化,而是在轉化過程中能動地引導受教育者調整方向,使個體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認識評價,從而達到心理優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開發學生潛能的可靠途徑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二者的協調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激發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幫助主體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使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他們自身的發展,而且也關繫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繫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一項關於當代人主要素質的調查表明,當代人的素質不能適應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質,具體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缺乏自信心,依賴性強等。究其原因,與教育不重視人的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塑造有關。在大學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絕而幾乎失去從事一切行動的願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試失敗或戀愛受挫而產生輕生念頭或自毀行為;有人因現實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萬念俱灰;有人因人際關系不和而逃避群體自我封閉。大量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生發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礙,精神疾病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疾病。具體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鬱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我校每年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學生心理素質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土木水利學院 2002級學生入學第一年便因心理問題休學4人,他們四人分別因為:1、追求女生遭到拒絕而情緒不穩定;2、長時間懷疑同學背後議論自己、鄙視自己,因而不敢面對別人;3、對生活目標喪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鬱;4、狂躁不安,行為異常。最終都不能繼續學業。常見的大學生心理問題還表現為環境應激問題、自我認識失調、人際關系障礙、情緒情感不穩、感情適應不良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四、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發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於心理發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沖突矛盾時有發生,如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理智與情感的沖突、獨立與依賴的沖突、自尊與自卑的沖突、求知與辨別能力差的沖突、竟爭與求穩的沖突等等。這些沖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沖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發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1、客觀方面
與中學比,大學時期的學習、生活、人際關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1)學習的任務、內容、方法發生了變化。 中學學的是基礎知識,目的是為今後繼續深造或就業做准備;大學學的是專業知識,目的是把學生塑造成建設祖國的高級專門人才。中學課程幾年一貫學習僅有的幾門高考課程,中學有老師天天輔導,日日相隨;大學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問題。新大學生往往不適應這種變化了的學習生活,不知道如何適應和支配時間。
2)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 部分新生在中學有寄讀經歷,但多數新生仍然是上學到學校,放學同家人居住在一起。進入大學後,班集體成為主要生活環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區,日常生活全要自理,這對那些平時習慣於依靠父母、家庭的人來說,確實是個難題。這種變化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
3)人際關系較中學時代要復雜。 大部分新生在中學時期居住的比較集中,從小學到中學,都有一些從小在一塊兒的夥伴;班主任一任數年,天天相見。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語言、習俗,構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不同地區,素昧平生,語言、習俗各不相同;同學間由原來的熱熱鬧鬧、親密無間變得陌生,有想法也難以啟齒。這對年齡僅有十七八歲的新生來說,是極不習慣的,因此,每逢節假日就會想家、想同學,會產生孤獨感。
4)對待社會工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中學的工作和活動多是在老師指導下開展,由少數同學承擔的。大學強凋學生的自我管理,班裡事情多,社團活動多,學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學習外,還要擔負一定的社會工作,關心班集體建設。新生往往不大適應這種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動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謀其政,感到壓力大。
2、主觀方面
新生物質生活的依賴性與精神生活的獨立意識發生著矛盾;日益增強的自主自立意識以及主觀願望上的自主自立與客觀條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間發生著矛盾。這兩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適應新環境能力不強的新大學生很容易產生如下心理問題:
一是盲目自滿與自我陶醉 。因為考取了大學,老師表揚,同學羨慕,親友誇獎,父母慶賀,部分學生在這種自我陶醉中漸漸鬆懈了鬥志,終日悠哉游哉,認為自己是中學的尖子,大學里成績也不會差,從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滿。
二是失望與失寵感 。有的學生入學前把大學生活過於理想化、神秘化,入學後感到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因而產生失望感,有的學生曾是中學的尖子,是家庭與學校的重點保護對象,進入大學一下子不受重視了,就會產生失寵感。
三是松氣情緒與歇腳心理。 有的同學認為考上大學就是端上了鐵飯碗,長期拼搏的目標已經達到,心理上得到了滿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進入大學後奮斗目標不明,適應能力不強,競爭的氣勢也有所減弱,便產生了「鬆口氣,歇歇腳」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進的勇氣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為環境變化而瞻前顧後畏縮不前,社會活動不參加,運動場不光顧。整日除了學習之外,無所事事,生活單一,有礙個性發展。 五、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質不是天賦的,而是取決於後天的教育與訓練,教育對心理素質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嘗試,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並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時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進。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咨詢作用。
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置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近年來,心理咨詢機構不斷完善,增設了多種形式的服務,已成為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最有效的途徑。
2、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現與預防。
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學生心理素質的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措施與方案。我校每年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採用「心理健康問卷」從中篩選出有心理症狀的學生,主動約請他們到心理咨詢中心進一步通過面談分析診斷,每年約有 10%的新生被約請面談,根據面談分析,區別不同的問題類型與程度,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防患於未然,做到了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及時干預,使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得到具體的心理健康指導。
3、 把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在各科教學之中。
通過各科教學進行心素質教育既是學校心理教育實施的途徑,也是各科教學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學過程都包括著極其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為教學過程是經社會歷史積淀的文化知識、道德規范、思想價值觀念為內容和主導的。教師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只要注重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深入挖掘知識內在的教育意義,就能夠把人類歷史形成的知識、經驗、技能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即內化成學生的思想觀點、人生價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並在他們身上持久紮根。
4、開設心理教育必修課,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相應知識的掌握,系統學習心理、衛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有助於學生了解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質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決於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質教育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境。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校風會潛移默化地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如團結友愛的校風是學生形成群體凝聚力、集體榮譽感的土壤,有利於使人與人之間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同學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幫助。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愉悅的情緒特徵。因此,學校應該花力量抓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寬松理解的環境,有助於學生深化自我認識,充分發展個性,改善適應能力。
六、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是培養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基礎
二十一世紀的晨鍾已經敲響,在這新舊世紀交替之際,培養跨世紀人才是時代賦予高等學校的歷史重任。如何培養跨世紀人才,其核心是加強對青年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和培養,全面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二十一世紀人才應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全面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質,且相互和諧統一,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學內涵。我們應該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們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學識才能素質,而較為忽視的是思想道德素質,特別是心理素質,即使在比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對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心理衛生角」引起足夠的重視,其結果是導致學生中出現了大量的心理問題,嚴重擾亂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影響了人才的整體素質,阻礙了高教目標的全面實現,給國家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態,不僅關繫到廣大學生健康生理、心理的發展,良好思想道德的養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關繫到人才素質的整體提高、高教目標的全面實現、直至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沖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准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貳』 管好自我情緒,維護戰友情意 教育教案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回目答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叄』 如何幫助學生正確地與異性交往 +心理健康活動教案
男女生的交往不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男女生之間的正常交往不僅有利於學習進步,也有利於個性發展,更有益於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心理學的研究和實際觀察發現:青春期交往范圍廣泛,既有同性知己,又有異性朋友的人,比那些缺少朋友,或只有同性朋友的人的個性發展更完善,情緒波動小,情感豐富,自製力較強,心理健康水平較高,容易形成積極樂觀、開朗豁達的性格。但是,男女生的交往在中學校園里,這仍是一個敏感話題,處理不當,不僅影響了學習,也會影響身心健康。男女生之間拘謹、畏縮,妨礙青少年男女之間的交往;而過分熱情、隨便,又顯得輕浮,不莊重,同樣是不可取的。回答者: yxaywsm - 一級 2011-03-10 09:37
我認為男女同學之間適當交往有必要,不過這必須建立在友誼的基礎上。適當交往,可以在學習上互相幫助。不要單獨相處,這樣可以避免閑言碎語。對這一問題,只要有顆平常心。否則不僅影響了學習,也會影響心理健康,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
1、要注意交往方式。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要端正態度,培養健康的交往意識,淡化對對方性別的意識。青少年男女以集體交往為宜,課堂上的討論發言,課後的議論說笑,課外的游戲活動等,為大家創造了異性交往的機會。使一些性格內向、不善交際的同學,免除了獨自面對異性的羞澀和困窘;一些喜歡交際的同學,滿足了與人交往的需要。每個人都融入了濃濃的集體氣氛中。在集體中的異性交往,每人所面對的是一群異性同學,他們各有所長,或幽默健談,或聰明善良,或樂觀大度,或穩重干練......這就使我們在吸收眾人的優點的的同時,開闊了眼界和心胸,避免了只盯住某一位異性而發展"一對一"的戀愛關系。集體交往,家長放心,老師支持。集體交往的形式各種各樣,如興趣小組、科技小組、學習小組等。集體活動也是豐富多彩的,如娛樂、游戲、競賽、旅行、小發明、小製作等。
2、要自然交往。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言語、表情、行為舉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順暢,既不過分誇張,也不閃爍其辭;既不盲目沖動,也不矯揉造作。消除異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異性關系的前提。自然原則的最好體現是,像對待同性同學那樣對待異性同學,像建立同性關系那樣建立異性關系,像進行同性交往那樣進行異性交往。同學關系不要因為異性因素而變得不舒服或不自然,思無邪,交往時自然就會落落大方。
3、要把握交往的尺度,與異性交往要適度。異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倒好處,應為大多數人所接受。既不為異性交往過早地萌動情愛,又不因迴避或拒絕異性而對交往雙方造成心靈傷害。當然,要做到為大多數人所接受有時也並不容易,建議你只要做到自然適度,心中無愧,就不必過多顧慮。對方約你一同參加某項活動,如聽音樂、看電影、觀畫展、逛書市,這是正常的、公開場合的兩性交往,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赴約。女孩子應端莊、坦盪、不使對方產生誤解和非份之想;男孩子要沉穩、莊重,尊重對方。盡量減少單獨在一起或避免單獨在一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交往關系要疏而不遠,若即若離,把握兩人交往的心理距離,排斥讓彼此感到過於親密和引起心緒波動的接觸。如果我們在交往中發現對方的苗頭不對,要調整自己的態度,使交往回復到波瀾不驚、心靜如水的狀態。這樣更有利於我們的成長。
『肆』 心理健康教案《怎樣與同學友好交往
1.尊重每一個同學,真誠的對待每一個同學;
2.主動的出自內心的為大家服務(如公共衛生),特別在同學遇到困難時更要主動幫助;
3.多看別人的長處,不背後議論別人;
4;遇到矛盾不迴避,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
總之,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熱情大方而又真誠的與大家生活在一起。
1.關心別人。希望得到別人的關心是人的基本需要。與同學處不好關系的人之所以常感孤獨與煩惱,歸根結底是滿足不了被人關心的需要。怎樣才能得到別人的關心呢?唯一的辦法是你首先要去關心別人。因為你有希望得到別人關心的需要,別人也有同樣的需要。你愈關心別人,你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將因之而得到增加,自然地他也會轉而關心你。一旦彼此間能互相關心,同學關系也就自然親密了。關心別人要無私。有些人表面上很熱情,實際上卻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他關心別人,目的是希圖「放長線釣大魚」,從別人那裡撈到更大的好處。這樣的人,可以博得別人一時的好感,但很少有人能與之「患難與共」,當然最終也不可能有良好的同學關系。
2.悅納別人。所謂悅納別人即要從心底里高興地把別人當作自己的朋友。這包括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別人。古語說: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要因為某人有這個缺點,某人有那種毛病,就輕易地嫌棄他,遠離他。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的說法是有道理的。悅納別人當然不等於悅納他的缺點和毛病,而是悅納此人,並誠心地幫助他克服缺點和毛病。一旦別人感受到你的真誠的悅納,自然就會心悅誠服地和你處好關系。
3.改變自己。同學關系緊張的人大多在性格和習慣方面有些毛病。例如,清高、傲氣往往讓人敬而遠之;狹隘、自私往往受人厭棄;吝嗇、刻薄往往受人卑視;花言巧語,愛耍手腕最終會被人唾棄,等等。另外,有的人還有不少影響他人的壞習慣,或經常有令人討厭的舉動,這都會影響到同學關系。所以,刻意改變自己的不良性格和習慣,也應作為處好同學關系的一條重要措施。
4.加強交往。良好的同學關系全賴互相了解。要達到互相之間彼此了解,就要加強交往,在思想和態度方面經常溝通。所以,除了在學習中彼此主動互相照應外,學習之餘要多搞些社交活動,主動找同學談談心,討論某個問題、交流某些信息;也可以一起下下棋、打打撲克;還可以搞點郊遊、遠足之類的集體活動。總之,只有你了解同學、同學了解你,水乳交融,才能密切同學關系。
5.完整人格。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個性,有其特有的行為模式,這也是健全人格的特徵之一。與同學相處時,固然需要遷就別人的需要,持比較隨和的態度,但那也是有限度的。因為隨和不是放棄一切原則,遷就亦非予取予求。真正那樣做的人,根本就不會得到同學的信任和尊敬。但是,當你拒絕同學的一些有違於自己的原則和立場的請求時,有一點值得你注意的是,即不可過分強調自己的道德和行為標准,標榜自己的公正、清高、廉潔和守法的品質,從而使對方感到難堪,甚至覺得你是在間接地責備他。你只需說明你不能滿足他的願望的原因,特別是要指出無益於對方的情況。對方若是明理之人,當不會責怪你;如果你這樣做仍不為對方所諒解,也就只好隨他了。「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這兩句話有時是要記住的。當然,最好的辦法是在平日的接人待物中,能將自己的處事原則和態度明白地表現出來,讓同學知道你是怎樣的一個人。這樣,別人知道了你的作風,就不會過分勉強你去做你不願做的事情了。。
『伍』 如何幫助學生與同伴更好地交往 小學二年級心理健康教育課教案
1、引導學生領悟同學間要做到真誠、理解、寬容等。2、引導學生初步學會處理同學間的矛盾。【活動准備】友誼樹 各形狀的友誼葉 友誼盒 彩色卡紙 雙面膠帶 彩色筆 勾線筆 歌曲《找朋友》《朋友》《友誼地久天長》 課件 【活動過程】一、共話友誼:1. 大拇指游戲:學生在左手大拇指上畫笑臉,向所有師生問好,並聽老師口令做放鬆動作:點頭、左、右、頂牛,再來一次。2. 分享:學生談玩游戲後的感想?3. 教師實例: 看到你們玩得這么高興,我想起了我的那幾個特別要好的同學,出示課件教師逐步出示小學時的自己和好同學、初中時的自己和好同學和高中時的自己和好同學的照片,以及到現在依然親密無間的照片,並分別做介紹,(背景音樂周華健的《朋友》)提問:你們想交到這樣的朋友嗎?今天我們就一起種下這棵永遠常青的友誼之樹吧。(出示課題)《友誼之樹常青》(在這個環節,教師用大拇指游戲打破了傳統的師生問好模式,用「自我暴露」法真誠地向學生介紹自己與同學的深厚友誼,引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渴望,引出課題《友誼之樹常青》。)二、友誼葉分組1. 找友誼樹分組游戲:請學生在友誼盒裡抽出一片葉子,根據葉子的形狀,找到相關的那顆樹,並趕快圍著小樹坐好。(播放伴奏《找朋友》)(這里學生先不貼手中的葉子)2. 每組給友誼樹取名並寫字樹幹上,還要比一比哪組速度最快。(這個環節根據樹葉形狀分組是為了打破學生平時固定的友誼圈,多去接觸不太了解的同學,給友誼樹取名既能在短時間內讓學生同心起來又能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力。)三、共種友誼樹1. 讓每組學生自主推選出一位學生來匯報樹名。(這里教師要表揚他們取得樹名真好聽)2. 讓友誼樹長葉:學生討論怎樣才能成為要好的同學?並用最簡單的一兩個詞也在樹葉子上,並貼於友誼樹上。比一比哪棵友誼樹在最短的時間里樹葉長得最快?3. 學生活動,並說說小組討論的內容。(在這個環節還只是讓學生認識到這樣做才能和同學友好相處。)四、互贈友誼卡1. 提問:讓學生說說自己友誼方面的苦惱和不開心的事情?2. 學生討論幫忙找出原因並給建議。3.課件出示:有人說,朋友是夏日裡一陣清涼的風,朋友是冬天暖暖的太陽。同學們,也許你們曾經鬧過矛盾,也許你現在有些心裡話特別想對她說,也許……就請你們把自己想說的話都寫在友情卡上,送給同學。4. 學生製作友情卡。(伴奏《友誼地久天長》)5.傳送友情卡(背景伴奏《找朋友》)4、分享:請收到友情卡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感受?請沒有收到友情卡的同學也說說自己的感受並說說為什麼?以後該怎麼做?5.提問:聽了沒有收到友情卡同學的話後,你們又什麼話要說?現在你會把你手中的友情卡送給他嗎?6,請本來沒有收到友情卡的同學,後來收到了友情卡後,說說自己的感想。5、學生上來把友情卡貼在友誼樹上,把友誼樹打扮得更美麗。(看時間,來不及,只抄劃線部分.這個環節,讓學生說自己的煩惱,其他學生找原因給建議,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同學間需要雙方的真誠、理解和寬容,這樣友誼的花兒才艷!通過贈送友誼卡,幫助他們增進友誼。但是教師一定要注意場上的每個變化,注意沒有收到友情卡的同學,教師自己多准備幾張卡在場上送出,讓每個學生笑臉而歸,不留遺憾。)五、共唱友誼歌1.教師總結(看時間,可以不抄:看到剛才那感人的情景,我非常感動,我感受到了我們同學之間濃濃的友情,相信你們的友誼之樹一定會生長得越來越茂盛。現在請你拉著同學的手,一起唱《友誼地久天長》。2.學生手拉手,共唱《友誼地久天長》。(這個環節用《友誼地久天長》這首歌來回應課題,升華主題,感化學生純真的心靈!)
『陸』 構建親密戰友情朴實的發言稿
例文
一時的戰友, 一時的戰友,一世的兄弟 軍營生活就像部厚實的生命之書,這里有著她所 獨有的方塊加直線美,裡面寫滿了熱情澎湃的詩行; 軍營生活就像把六弦琴,用手指輕輕一撥,她便會彈 奏出富有哲理的曲調;軍營生活也像位語重心長的老 人,她告訴我們:「波濤滾滾的江河,能沖刷出無邊的沙 灘,奮斗的勇者,能締造出絢麗多彩的人生!」 每一個當過兵的人永遠不會忘記 12 月,永遠不會 忘記那個離開軍營的時刻...... 汗水,淚水,血水;號聲,槍聲,歌聲。
我們已經深深地了解了軍營的單純和溫暖,苦累 和緊張,我們早已經習慣了軍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的簡單。 還記得那年軍中綠花,讓我知道了軍中男兒的心 願,軍營,讓我看到了生命的綠色原來是這樣的美麗! 我們相逢在這綠色火熱的軍營,在這里,有我的 好連長,有我的老班長,還有那兄弟情深的好戰友! 昨天,你第一次穿著與身材並不相稱的軍裝,背著 比自己還重的被子,踏上這綠色的征途;昨天,你無 數次抱思念的淚,遲遲難以入眠;昨天,你撫著那閃 著銀光的槍桿子,感到無比沉重,卻又無比驕傲。是 你,用雙手點燃了軍營的青春,是你,用歲月譜寫了 剛毅的篇章,是你,用一顆純朴卻堅強的心,感染了 每一棵綠草和紅花,牽起了萬古長青的情誼。
軍營,給了你無數個第一次,育你成人,教你處 事。鍛煉的過程是苦的,但你的堅強,所有的苦都變 成你腳下的泥,成為回憶,你痛過、恨過、怨過、悔 過,但你寬容的心,一笑而過。整齊的步伐,挺拔的 軍姿!訓練場上磨爬滾打,風雪交加的夜晚守衛祖國 的邊疆!抗洪搶險,消防救援,反恐處突!哪裡有困 難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是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軍人。
軍人--一個平凡的稱呼,卻做著不平凡的事, 背負著不平凡的重擔! 軍人--有鐵的信念有鋼的意志!為了祖國、為 了人民、為了父老相親! 軍人--一顆顆火熱的心燃燒著心中的信念,為 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我們緊握手中的鋼槍! 軍人--一張張被歲月剝奪去年輕的臉龐,都掛 著溫暖的微笑,再苦再累也值了!我們無怨無悔! 在那熠熠閃亮的帽徽下,是我們一顆赤誠的軍旅 之心!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一時的戰友,一世的兄 弟!
『柒』 求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 觀察、注意、記憶、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達到同齡人正常水平,在一定場合能發表個人見解。
2、 情緒比較穩定協調,基本上能保持較好的心境,一般情況下對自己的情緒反應能把握好時機和分寸。
3、 興趣廣泛,對某些方面的興趣有穩定性和專注力,能積極參加課內外活動和社會實踐。
4、 行事有較明確的目的,有一定的自製力和調節力,有克服困難的恆心和毅力,基本上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5、 能將絕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學習,有正確地學習動力,有一定的學習自主性,不斷追求新的學習目標。,
6、 自尊、自重,能正確地認識和悅納自己,在法律和道德所允許的范圍內能適度追求和滿足自身需要。
7、 對生活有較大的熱情,有進取的精神面貌,對自己的隱憂能盡量地「放開去」,能較愉快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性格較為開朗,處事基本上做到言行一致,有正義感。
8、 樂於交往,與家庭成員、老師、夥伴大都保持比較和諧和親密的關系,對友誼有正確的理解。
9、 了解高中男女學生基本的生理、心理特點,與異性同學有廣泛友好的接觸,對外界的各種誘惑有較強的抵制能力。
10、 能面對現實並以積極的態度適應環境,個人目標和行為經過努力能與社會、學校的要求基本一致,能識別和抵制不良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