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怎樣讓小鳥飛進籠子里_中班綜合教案《製作動畫》
,能把許多連續動作的圖片製成動畫小書,我這還有兩幅圖片,一幅內是小鳥,另一幅是鳥籠子,誰容能用這根筷子和雙面膠來做幫手,讓這只小鳥動起來,飛進籠子里。(教師一邊說一邊出示各種物品,幼兒自主探索,教師指導)×××小朋友做好了,你來演示一邊, 4、結束部分
2. 禮儀教案小班防止誤吞異物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了解並認識細菌對人體的危害,從而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活動准備:課件
一、活動導入
上課伊始,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一群可惡的細菌出現在畫面上,一邊肆無忌憚地侵蝕著健康人的身體,一邊講述自己對人體的危害。那難看的現象、古怪的聲音一定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細菌真惡心,從而在心理上開始排斥它們。
二、活動過程
1、多媒體展示——細菌的旅行
細菌來到菜園里,菜園可美啦:綠油油的白菜,紅燈籠似的辣椒,金燦燦的黃花菜迎來一群小蜜蜂翩翩起舞。這時,細菌沾到一條嫩綠的黃瓜上。小軍放學回家來到菜園里,摘下這條黃瓜就美滋滋地吃起來。剛剛吃到一半,一些細菌就在小軍的肚子里「大鬧天宮」了,小軍疼得
扔下了手中的半截黃瓜。留在黃瓜上的細菌驕傲地大笑:「我們真了不起!」
細菌繼續旅行。它們來到城市裡,沾在馬路旁的垃圾上。一輛汽車飛馳而過,細菌跟著灰塵飛舞起來,落在路旁小攤的麻辣豆幹上。
「叮鈴——」放學了,小文沖到小攤旁,買了一片麻辣豆腐乾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晚上,小文上吐下瀉。可難受了!爸爸媽媽急忙把他送進了醫院,在大夫的幫助下,細菌終於被消滅了。
2、學生討論交流:小軍和小文為什麼病倒了
教師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讓學生討論後明白:爐膛上的食品不衛生,我們的小手上沾有細菌,
生吃的瓜果上有細菌——從而牢牢記住:小心誤吞食物。
三、活動總結
學生討論:怎樣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並認識細菌對人體的危害,從而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2、了解並認識哪些食物是有害食物,哪些食物是不能再吃的。
活動准備:圖片
一、活動導入
教師出示圖片——一些不能吃的食物,有過期的麵包,長了芽的土豆,在野外活動時不認識的野果,還有下雨後,山上長出的野蘑菇,以及餿了的飯菜。讓學生初步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食物是不能吃的。
二、活動過程
1、展示——有害的食物
小明拿出一塊麵包看到生產日期是2月10日的,保質期是15天,可是桌上的日歷已經到了3月
1日了,已經過期好多天了,可是小明的肚子餓得咕咕叫了,小明想也沒想叫三下五除二吞下去了。可是沒過多久小明的肚子痛得不得了,不停地在地上打滾,媽媽迅速抱起小明就往醫院跑……
小芳一個人在家,中午爸爸媽媽還沒下班,小芳想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做一頓豐盛的午餐。她跑到廚房看到地上有好多土豆,可是都發芽了,小芳想把土豆芽用小刀切掉就可以了,於是她做了香噴噴的土豆燒肉,可是爸爸媽媽回來吃了之後,都肚子疼得不得了,一家人都上了醫院。
2、學生交流討論:小明和小芳為什麼會病倒?
教師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讓學生討論後明白:過期的食物是不能吃的,土豆長芽後市有毒的,
也是不能吃的……從而讓學生牢牢記住不能隨便吃東西。
三、活動總結
學生討論:還有哪些食品是不能吃的?怎樣才能保護好自己?
3. 中班教案《 輸得起》
有一個著名的實驗:一共有三隻籠子,籠子里都關著一隻老鼠。第一隻籠子里有個開關,踩一下就會有食物送進來,老鼠很快就掌握了能吃到食物的訣竅;第二隻籠子也有個開關,但是踩一下就會被電擊,老鼠再也不踩了;而第三隻籠子里的開關,踩一下會有食物,再踩一下會被電擊,如此反復,籠子里的老鼠就糾結死了,不知道踩還是不踩。
我們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第三個籠子里的老鼠」,活在糾結之中,不知道怎麼做才好。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將來是成功人士,縱觀社會上的成功人士,他們有個共同特質,那就是「輸得起」,但是現在的教育,給孩子灌輸的卻是「不能輸」。如果「不能輸」,那這孩子就不具備「去贏」的特質,反而可能「眼高手低」,希望得到好的東西,卻不具備爭取的能力。所以,他很糾結、痛苦。
培育一個孩子成長,就像駕駛著一艘船前往遠方,但是彼岸在哪裡,很多家長心裡並沒有譜。大家不了解,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和力氣比別人都多,可最終到不了彼岸,問題出在哪裡?就在於家庭教育觀念出現了偏差。
競爭感強的孩子,競爭力未必高
目前的家庭教育,面臨的是全新的問題。在教育孩子時,只有清楚地知道現在的孩子是什麼,在與孩子互動時才不會犯大的錯誤,會在孩子出現某種情況時理解他、幫助他。如果你能跟著我一起用心理學的視角透視現在的孩子,你就會有所收獲。
孩子過得好,三個基本標准可參考
首先,應該沒有什麼大的慢性病,身體健康是過得好的最起碼的元素。其次,收入不能低於社會平均水平。第三,他將來要有內心裡的愉悅感,不僅來自於他人的評價。我們培育出來的人,將來是這樣擁有強大內心世界的人。你培育出來的孩子,將來要有終生學習的願望,從小養成閱讀習慣,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生學習不輟,這個人的人生是充實的,飽滿的,他是過得好的。
培養孩子獨處和群處時,都不焦慮
當孩子群處時,家長要給他們什麼?如果孩子在人群裡面,這個家長問得都是鬼鬼祟祟的話,那麼,孩子將來群處就會焦慮。如「這個人學習好嗎?你不要跟他在一起。他媽媽干什麼的?他媽媽賣菜的?別跟他在一起啊。這個人很小氣的,你的東西不要給他……」像這種家長,他的孩子長大以後,群處的時候會焦慮。所以,你告訴孩子的理念,決定他將來在群處時能否做一個非常自然的人。此外,我們還要培養孩子有跟伴侶親密相處的能力。在孩子將來的人生中,50%的幸福感來自於與伴侶是否相處融洽。而和伴侶親密的能力,則很大程度取決於父母夫妻關系所做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