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頤和園里的藝術500
頤和園具有皇家園林特色 ;園中的古典建築 ,不僅將整個園林在空間上分割成 3個景區 ,而且發揮了主體建築的統馭作用 ,體現了實用性和藝術性並存的建築之美 ;園中的山和水 ,各自獨立成景 ,又相互依託 ,形成了天然的山水園。
一、效法自然的布局。
中國的造園藝術,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和最高目的,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旨趣。如頤和園後湖的風景,雖然是人工所造,但是宛如江南水鄉一樣。園中許多風景、林木,也力求達到宛如自然景色的效果。位於廣闊的昆明湖北岸,存一座高達五十八米的萬壽山,好像一座翠屏峙立在北面。清澈的湖水好像一面鏡子,把萬壽山映襯得分外秀麗。湖山景色密切結合成為一個整體。
二、詩情畫意的構思。
頤和園是充滿詩情畫意的園林藝術,前身是清漪園,取「頤養太和」之義。其有如下特點:眾多的殿、堂、樓、閣、廊、榭、亭、橋點綴於一片湖光山色之中,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布局得宜。佇立知春橋,遠眺佛香閣、彩畫長廊、十七孔橋、園外數十里的西山群峰和玉泉山寶塔,真是山外有山,景外有景,無限深遠,加上滿園絢麗多彩的山石花木,猶如一幅宏圖畫卷。後山後湖,小橋流水,蒼林修竹,幽深恬靜、清新秀麗,另有一番江南景色。步入這座名園,恍如置身於畫卷之中,有「人在畫中游」之感。
三、因地制宜的處理。
頤和園園林布局的第一個特點是以水取勝。廣闊的昆明湖水面,是園林布置極好的基礎。園的周圍共有十三里(六公里半),全園面積四千三百多畝(約三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僅佔四分之一,在當時北京諸園中是水面最大的一個。因此,設計人抓住了水面大這一特點,以水面為主來設計布置。主要建築和風景點都面臨湖水,或是俯覽湖面。當時取名「清游園」,也就是清波滿園的意思。
四、建築為主的組景。
萬壽山前山的建築群是全園的精華,排雲殿、佛香閣、智慧海等組成的中軸線兩側配以轉輪藏、五方閣、寶雲閣,組成了一組依山而建,統帥全園主景的佛教建築群,並以西山群峰為借景,與園內山湖巧妙地融為一體,使景色層次分明、變化無窮。
昆明湖中的西堤六橋效仿西湖蘇堤、六橋設計。連接東堤和南湖島的十七孔橋,如長虹卧波。
後湖的蘇州河,曲折蜿蜒,沿岸步行街設各類店鋪,再現了當年江南水鎮街市,別有情趣。
五、園中有園的手法。
在頤和園仁壽殿北面的德和園頤樂殿,是帝後群臣觀劇之處。院中有大戲台,分上中下三層,可同時演出。這個戲台建築宏大,設計周密,是我國現存古戲台中的重要遺物。自德和園往北是景福閣、樂農軒。由此下山往東,因地形布置了一個精美的小園「諧趣園」。上面說過,它是仿照無錫有名的惠山園建造的,以一個水池為中心,四周環繞布置了涵遠堂、湛清軒、知春堂、矚新樓等建築,更有小橋、亭謝、游廊曲檻等,自成一個園林格局。到這里似乎進入另一個園中,是一種「園中有園」的布局。
對於頤和園的魅力,絕對不是徜徉過幾次就能領會的。作為中國皇室最後一座御園,頤和園是中國數千年園林藝術的完美結合,它的那種莊重、那種雋永、那種恢弘、那種自然、那種精巧、那種美妙都是其他園林無法比擬的。
⑵ 頤和園的文化活動
●活動名稱:清代古籍展
活動內容:共展出50部清代宮廷藏書,這些書籍曾藏於清代帝王辦理朝政的仁壽殿的北配殿,為經籍史著、方輿圖志、農醫術數、詩文雜錄、御制鴻章等五部分,從儒家經典、中國古代的地理學、農業、醫學、天文、算術等科技書籍、文學藝術以及御用書籍為遊客介紹皇家內院的宮廷藏書。
●活動名稱:頤和園生態效益評價與低碳生活
活動內容:
1、愛護環境節能減排遊客簽名活動。
2、活動現場為遊客演示碳排放測試
●活動名稱:第三屆兩梅展
活動內容:宣傳頤和園傳統特色花卉,向廣大遊客展示樹形優美的梅花、臘梅盆景,節日期間為遊客增添文化活動場所。
●活動名稱:「頤和秋韻」桂花文化展相關內容:
1、菊花等新優品種特色花缸展示。
2、菊花及秋季特色盆景展示。
3、「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科技成果展示。
●活動名稱:「慶演昌辰」慈禧與德和園演劇文物展
活動內容:展出來自故宮、頤和園、中央美院美術館、國家圖書館、第一歷史檔案館的128件精美展品,解讀慈禧和德和園大戲樓為背景的國粹京劇發展史。展品主要包括昇平署的木印、檔案,伶人使用的衣箱、道具、腰牌、照門、戲服,德和園大戲樓的圖紙、模型,京劇在宮廷中發展到高峰期的圖冊、劇本等。
⑶ 藝術概論題目:頤和園所體現的美學特徵
頤和園色彩處理既有整體的經營,又有細部的推敲。整體上看,頤和園這一景區環版境的建權築色彩設計,是宮殿建築與自然環境色彩的
進一步融合,多點綴花木湖石,典雅大氣徜徉在山水間。從三大景區看,第一景區宮廷區因政治功能多宮殿建築,在自然環境色彩襯托下,宮殿建築色調壯麗但不強
烈鮮明,更顯園林色彩的幽靜內斂;第二景區前山、前湖區中佛香閣建築群屬於宮殿建築群,琉璃屋頂閃耀,金碧輝煌,油漆彩畫美妙絕倫,園內彩畫更是
游覽園林風光之餘的視覺享受;第三景區後山後湖區模仿蘇州街市,既清幽恬適又熱鬧非凡。高彩度裝飾點綴在灰色的街市,豐富了整座園林的色彩。整座園林以自
然色彩為基調,充分運用大自然「活著的色彩」,依靠自然的色彩變化和宮殿建築群營造地區自然景觀。
⑷ 頤和園的藝術特色和藝術成就
中國古代的園林藝術,在古老的中華文化和儒道哲學觀念的孕育下,在世界園林史上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體系。歷代中國造園家,在師自然的原則指導下,創造了無數以山水為景觀骨乾的園林苑囿。這種園林以表現自然意趣為目標,在根本上不同於歐洲的園林風格。
中國古代園林藝術起源很早,但留存至今的園林,除了少數系宋代、元代遣構外,大量為明清兩代所建。本著著重介紹了這些園林在總體布局、個體建築、室內裝修、庭園小品等方面的藝術成就。
頤和園原是清朝的皇家花園和行宮。頤和園規模宏大,是中國的四大名園之一,原為帝王的行宮和花園。位於海淀區,距城約15公里。是我國現存最宏麗、完好的大型皇家宮苑。佔地290萬平方米,水陸面積約為三比一。金貞元年完顏亮設行宮,明時皇室改建稱好山園。清乾隆十五年修建後稱清漪園。1860年被英法聯軍所毀。光緒十四年慈禧挪用海軍經費重建,改稱頤和園,作為避暑娛樂場所。全院由萬壽山、昆明湖兩大部份組成,佔地約290公頃。總計三個活動區域。主要景物如佛香閣、德和院大戲樓、排雲殿等,均是清末木構建築的代表作。其園林布局,集我國造院藝術之大成,特別是借西山、玉泉山群之景,擴展空間藝術中講求「雖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典範。園內山清水秀,廊回閣聳,金碧輝煌,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有極高的地位。慈禧、光緒等人常在園內處理政務,園內至今留有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痕跡。辛亥革命後,於1914年開放,1924年正式辟為公園。1949年後,經不斷修葺,面貌一新。全園擁有殿宇3000餘間,重要文物名勝有仁壽殿、玉瀾堂、德和園戲樓、繪畫長廊、排雲殿、佛香閣、石舫、畫中游、銅亭、銅牛、十七孔橋,及後山蘇州街、諧趣園等。古典公園更加美麗,「博物館公園」馳名中外。頤和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⑸ 求人美版高中美術《設計》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術教案:第19課
不到園林
怎知春色如許——漫步中外園林藝術(一)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第19課《中外園林藝術》。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 教具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園林是人與自然緊密結合、相互交融的產物,園林是建築藝術的一朵奇葩,創作素材廣泛,創作手法豐富、靈活。我們極 有有必要將中外優秀園林藝術介紹給學生,開闊他們的眼界,提高審美品位,感受園林藝術「巧奪天工」的魅力,尤其值得 一提的是我們中華民族園林藝術的特殊地位,也是我們學生必須了解的。因此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深刻領會到中國園林藝術的精髓,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民族自豪感,同時拓寬眼界、兼 容並蓄,領略外國造圓藝術的成就不能故步自封,這樣才能對中外的園林藝術概貌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從而客觀評價中國園 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意義和價值,更好的理解民族傳統,將其發揚光大。 (二)重點 園林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分支,各有其獨特的文化傳統、審美追求、造圓手法和藝術風格。無需爭辯他們 之間藝術水平的高低,而應包容的看待藝術的多樣性,因此確定本課重點是: 幫助學生了解中外園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徵,建立對園林藝術概況的認識,培養初步的鑒賞能力。 (三)難點 園林藝術表面看來五光十色,而形形色色的風格其實都是不同的表現形式。這些形式背後有更深層的自然、社會、文 化乃至生活方式等原因,復雜交織在一起。這種相互關系及其內在規律,是我們在學習藝術史中應當特別注意的。因次確定 本課教學重點為: 探索不同園林藝術流派的產生原因及發展脈絡,從而學會分析藝術現象背後的本質原因和決定因素。 二、教法 三、教具 講授、演示、討論 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提問同學們曾經游覽過或者通過電視、雜志等媒體了解過那些園林建築,其中說出學生們最喜歡哪個來導入本課 教師活動:展示一段蘇州園林和西方幾個典型園林的視頻介紹,綜合了解一下園林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活動:感受、欣賞、簡單回答,產生認識和欣賞的強烈動機,從而進入良好的學習准備狀態。 (二)中國山水園林 這節在本課做重點介紹,分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兩方面介紹,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造圓被是同書法、繪畫藝術緊密相連 的,有濃厚的文化氣息、與古典文學淵源深遠、並且深受寫意山水畫的影響。 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頤和園、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等著名園林 提出問題:A、中國園林大致分為那兩類?B、它們在表現上分別有什麼特點?C、蘇州園林有什麼獨特風格?有那些典型代 表?? 學生活動:觀看多媒體展示,通過了解課本內容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總結出:中國古典園林寫訪自然、寄情山水的藝術特色 (三)日本傳統園林「枯山水」 枯山水繼承了中國山水的藝術特色和中國園林有很深的淵源,但通過其發展演變又不同與中國山水而獨具特色。 教師活動:多媒體課件展示日本東京龍安寺方丈園,提示學生觀察欣賞其獨特的藝術特色。
⑹ 古代的頤和園博物館內有什麼繪畫品
頤和園 (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 編輯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內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容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
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聖皇後動用448萬兩白銀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清朝滅亡後,頤和園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
⑺ 以頤和園為例簡述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特點
頤和園的園林建築,繼承了我國古代園休藝術的傳統特點和造園手法,並且有所發展。
頤和園園林布局的第一個特點是以水取勝。廣闊的昆明湖水面,是園林布置極好的基礎。園的周圍共有十三里(六公里半),全園面積四千三百多畝(約三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僅佔四分之一,在當時北京諸園中是水面最大的一個。因此,設計人抓住了水面大這一特點,以水面為主來設計布置。主要建築和風景點都面臨湖水,或是俯覽湖面。當時取名「清游園」,也就是清波滿園的意思。
湖山結合,是頤和園的又一特點。位於廣闊的昆明湖北岸,存一座高達五十八米的萬壽山,好像一座翠屏峙立在北面。清澈的湖水好像一面鏡子,把萬壽山映襯得分外秀麗。湖山景色密切結合成為一個整體。古代的造園藝術家和工匠們,在設計和建造這座園林的時候,充分利用了這一湖山相連的優越自然條件,適當地布置園林建築和風景點。如抱山環湖的長廊和石欄,把湖和山明顯地分清而又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伸入湖中的知春亭,臨湖映水的什景花窗,建造在湖邊山麓的石肪等等,都巧妙的把湖山緒合在一起。
鮮明對比的手法,是頤和園園林布局的另一特點。我們在頤和園中,不僅可以看到有建築壯麗、金碧輝煌的前山,還可以看到建築蔭蔽、風景幽靜的後山;不僅可以俯覽浩盪的昆明湖,還可以漫步怡靜的蘇州河(後湖);不僅有建築密集的東宮門,還有景物曠野的西堤和堤西區。處處有陰陽轉換,時時有矛盾開展,才覺山窮水盡,忽又柳暗花明,使遊人心情隨著抑揚頓挫。
頤和園中布置的許多風景點,處處景色都不相同。這些風影點,用樓、台、亭、閣、齋、堂、軒、館以及曲檻迴廊等建築物和假山花木等分別不同的地位組合而成。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風景點之間育明顯的分隔,而又有有機的聯系。從這個風景點看那個風景點,彼此構成一幅圖畫。當人們行走在長廊里或是諧趣園的時候,走幾步,周圍的景色又有變化。這就是古代園林布置中所謂「景隨步轉」,也就是風景點彼此之間互相轉移變化的布置手法。
「借景」的造園技法,是我國古代造園工匠多年積累的經驗,在頤和園的設計中得到了充分的運用。設計時不僅考慮到園里建築和風景點互相配合借用,而且把四周的自然環境、附近的園林以及其他建築物,也一並考慮在內。當我們轉過仁壽殿來到昆明湖東岸的時候,西山的峰巒,西堤的煙柳,王泉山的塔影,好像都結合在一起,也成了頤和園中的景色。這種不僅園里有景而且園外也有景的「借景」手法,使園的范圍更加擴大,景物也更加豐富。
「園中有園」,是頤和園設計布置園里風景時繼承傳統、利用自然地形的很好例子。在頤和園萬壽山東麓,原來就有一處地勢較低、聚水成池的地方。造園工匠就利用了這一地形,布置了一處自成格局的小園「諧趣園」。當人們從萬壽山東麓的密集宮殿區或是從後山的彎曲山路來到這里的時候,進入園門,好像又來到一處新的園林中,建築氣氛、風景面貌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這種「園中有園」的設計布局增加了園林的變化,豐富了園林的內容。
頤和園水中布置島嶼,也是繼承了我國兩千多年前的傳統手法。用長堤把湖面劃分成兒個區域,還在昆明湖中布置了鳳凰墩、治鏡閣、藻鑒堂等孤立湖心的島嶼,象徵傳說中的蓬萊、方丈、流洲的海上三神山。它的實際作用是打破廣闊的昆明湖面的單調氣氛,增加了湖中的景色。
「集景模寫」是我國古代園林設計中的一種傳統手法,清代北京西郊諸園和承德避暑山莊,運用這個手法特別突出。在清漪園建造之初,就派出許多畫師和工匠,到全國各地去參觀和模寫有名的風景和建築物,把它們仿造在園里。頤和園中的景色,可說是匯集各地有名建築和勝景而成。但是,設計人和造園工匠絕非生搬照抄,而只是仿其風格而已。如諧趣園和無錫惠山園神同形異,涵虛堂、景明樓也和黃鶴樓、岳陽樓不完全一樣,園里的蘇州街和江南蘇州的市街更相去很遠。這說明我國古代建築工匠在參考借鑒的時候,絕不生搬硬套,很注意創新。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這是我國園林藝術和造園技巧中的又一傳統經驗。如頤和園後湖的風景,雖然是人工所造,但是宛如江南水鄉一樣。園中許多風景、林木,也力求達到宛如自然景色的效果。
⑻ 頤和園長廊繪畫兩邊的圖案是什麼寓意
頤和園長廊的彩畫的內容多為山水、花鳥圖以及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內《紅樓夢》、《西遊記容》、《三國演義》、《水滸傳》)中的情節。畫師們將中華數千年的歷史文化濃縮在這長長的廊子上。其中許多風景畫仿自江南山水,是畫師們根據乾隆意圖繪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