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班社會活動,我的小背包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學慣用品,知道其名稱、用途和使用的方法。
2、學習整理書包,保持整潔。
3、懂得愛惜學慣用品。
活動准備:
1、圖片:開心的書包形象和痛苦的書包形象。
2、請家長為孩子准備一隻小書包、簡單的學慣用品(鉛筆盒,包括鉛筆、尺子、刨筆刀、橡皮等,田字格、米字格、拼音練習本)。
3、配套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1、幼兒背著書包進教室,體會做小學生的驕傲。
2、觀察書包,認識簡單的學慣用品。
(1)出示自己的書包,互相觀察書包,說出它們的異同。
(2)出示鉛筆盒,認識其中的物品和使用方法,互相觀察,說出其數量和特點。
(3)出示各種本子,初步知道什麼是田字格、米字格、拼音練習本,學會寫上自己的名字。
3、出示圖片,討論為什麼它們會有不同的表情,猜想它們的主人是怎樣對待自己的書包的,使幼兒懂得要愛惜學慣用品。
4、學習整理書包。
(1)學習解書包扣和關書包扣。
(2)整理鉛筆盒:學慣用刨筆刀卷鉛筆,將鉛筆、橡皮等合理擺放。
(3)整理書包:讓幼兒自己試著將多個本子和鉛筆盒整齊地擺放進書包。互相檢查書包的整理情況。
5、欣賞兒歌《小書包》。
2. 幼兒園小班禮儀小書包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書包的結構功能,懂得愛護書包。 2、嘗試根據書包功能擺放學慣用品和其它必用品,學習整理書包。 活動重點: 能說出書包的外形、包內的結構和功能 活動難點: 能分類擺放書包中的物品。 活動准備: 每人自帶書包一隻,內裝有書、本、鉛筆盒、礦泉水、紙巾等。 活動過程: 1、了解書包的結構功能: (1)以入小學的准備為話題導入:「要上小學了,書包準備好了嗎?看看你和同伴的書包是什麼樣的?」 (2)幼兒6人一組,圍桌而坐,個人將自己帶來的書包放在桌上,以小組為單位,觀察和介紹個人書包的外形和內部結構。 (3)集體交流。選出幾種類型的書包讓幼兒觀察,說說書包的外形、包內的結構和功能。 提問:「如果班裡有相同的書包怎樣識別?」(寫名字、做標志) 2、整理書包:「上小學要帶些什麼?這些物品放在包的哪一層比較合適?」 (1)幼兒將各種物品放入書包:「你是怎樣整理書包的?有哪些比較好的方法?」 (2)交流整理書包的經驗。(放東西要歸類,大小不同的東西,常用的東西盡可能放在外面的口袋裡) 3、背書包上學 每人背上書包走一圈,模擬上學去。
3. 幼兒小班安全樂可愛的小書包教案與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
幼兒小班安全的可樂愛的小書包,教案與之後的表現還是非常好的。
4. 幼兒園教案安全活動什麼東西不能裝進小書包
每年的這個時節,家長和孩子們談論和關心的熱點就是孩子的入學問題,而孩子們想了解小學,了解小學生生活的願望也十分強烈。他們對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既嚮往又害怕。於是,我們便自然地進入了主題活動我要上小學。 這個學期我們將《我要上小學》這個主題開展了兩個月。旨在讓孩子們能更早地開始熟悉小學的生活。 該主題活動對幼兒從情感上、能力上、習慣上做好入學准備有著積極的作用。在《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中特別指出,「幼兒園在課程開發和實施上應加強與家庭、社區的密切合作以及與相鄰階段的教育銜接」。因此,豐富幼兒有關小學和小學生生活的經驗,根據小學生的要求有目的地培養幼兒的學習習慣和獨立能力,為幼兒做好入學前的心理和物質准備,是大班幼兒開展幼小銜接教育的主要內容。
5. 幼兒園六班我愛我的小書包教案
教案,是在認真備課、研究教材、學生和環境等的基礎上,進行規劃課堂教版學的活權動,是一個動態的、持續創造的過程。這種規劃,既可以以文本的形式表現,但更多、更豐富的內容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儲於教師心中的架構。前者是「有形教案」;後者是「無形教案」;前者是「顯性備課」、後者是「隱性備課」;前者是「備課於書」、後者是「備課於心」。
誤區之一:寫教案=備課;
誤區之二:教案越詳細越好;
誤區之三:教案可有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