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歌劇綉紅旗音樂教案

歌劇綉紅旗音樂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20 11:21:52

Ⅰ 誰有歌劇《江姐》完整的歌詞

本人有 歌劇;江姐全部歌曲的歌詞(劇本),因內容太多,這里不便傳送,如需要,請留郵箱,採納後即發。以下是幾首主要唱段歌詞,供欣賞。

紅梅贊
紅岩上紅梅開
千里冰霜腳下踩
三九嚴寒何所懼
一片丹心向陽開 向陽開
紅梅花兒開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萬朵 香飄雲天外
喚醒百花齊開放
高歌歡慶新春來 新春來

綉紅旗
線兒長,針兒密,含著熱淚綉紅旗,
綉呀么綉紅旗。熱淚隨著針線走,
與其說是悲,不如說是喜。
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終於盼到你!
千分情,萬分愛,化作金星綉紅旗,
平日刀叢不眨眼,今日里心跳分外急。
一針針,一線線,綉出一片新天地!

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
春蠶到死絲不斷,留贈他人御風寒;
蜂兒釀就百花蜜,只願香甜滿人間。
一顆心兒忠於黨,征途上從不怕火海刀山;
為勞苦大眾求解放,粉身碎骨心也甘!
為革命粉身碎骨心也甘!
啊!誰不盼神州輝映新日月,
誰不愛中華錦綉好河山;
正為了東風浩盪人歡笑,
面對著千重艱險不辭難;
正為了祖國解放紅日照大地,
願將這滿腔熱血染山川!
粉碎你舊世界奴役的鎖鏈,
為後代換來那幸福的明天;
我為祖國生,我為革命長,
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
不貪羨榮華富貴,不留戀安樂溫暖,
威武不屈,貧賤不移,百折不撓志如山。
赴湯蹈火自情願,早把生死置等閑,
一生戰斗為革命,不覺辛苦只覺甜!

五洲人民齊歡笑
不要用哭聲告別 不要把眼淚輕拋
青山到處埋忠骨 天涯何愁無芳草
黎明之前身死去 臉不變色心不跳
滿天朝霞照著我 胸中萬桿紅旗飄
回首平生無憾事 只恨不能親手
親手把新社會來建造
到明天 到明天山城解放紅日高照
請代我向黨來匯報
就說我永遠是黨的女兒
我的心永遠和母親在一道
能把青春獻給黨 獻給黨
正是我無上的榮耀 無上的榮耀
到明天 到明天家鄉解放紅日高照
請代我向同志們來問好
就說在建設祖國的大道上
我的心永遠和戰友在一道
我祝同志們身體永康健
為革命多多立功勞 多多立功勞
到明天 到明天全國解放紅日高照
請代我把孩子來照料
告訴他 勝利得來不容易
別把這戰斗的年月輕忘掉
告訴他 當好革命的接班人
莫辜負人民的期望黨的教導
雲水激 卷怒潮
風雷震 報春到
一人倒下萬人起 燎原烈火照天燒
狂飆一曲 牛鬼蛇神全壓倒
紅旗滿天 五洲人民齊歡笑

巴山蜀水要解放
看長江
看長江 戰歌掀起千層浪
望山城 紅燈閃閃霧茫茫
紅燈閃閃霧茫茫
一顆心似江水奔騰激盪
乘江風破濃霧飛向遠方
飛向高高華鎣山
飛向巍巍青松崗
崗上的紅旗招手笑
喚我快把征途上
快把征途上
上征途 揮刀槍
巴山蜀水要解放
帶去山城星星火
讓川北遍地騰烈焰
滿天閃紅光

今日告別霧重慶
烏雲沉沉夜未央
待等明朝歸來時
迎回一輪紅太陽

Ⅱ 請從多媒體藝術的角度對江姐進行剖析 謝謝大家 幫幫忙

民族歌劇《江姐》是根據長篇小說《紅岩》改編而成的,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員江竹筠為革命事業英勇就義的真實歷史故事。這一經典紅色歌劇開創了中國民族歌劇新的模式,在音樂創作和形象設計上形成了鮮明而獨特的音樂藝術特徵。四川民歌、四川清音、川劇等諸多本土音樂形式巧妙融合,更精益求精的吸收了西洋歌劇的精髓,為鮮明的民族音樂融入時代特徵,帶給人新鮮的聽覺感受。
一、歌劇《江姐》的音樂藝術特徵
(一)繼承傳統戲曲因素
傳統戲曲元素的融入是歌劇《江姐》最為鮮明的音樂藝術特徵,這部歌劇基於中國傳統民間音樂藝術而發展,沿襲了本土傳統戲曲的風格,在音樂風格和唱腔技巧上,川劇的音樂痕跡尤為凸顯。川劇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極具表現力的藝術形式,有著豐富的生活基礎,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其表現真實細膩、幽默而富有生活情趣,運用在歌劇《江姐》中,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運用了川劇的「虛擬手法」,在第一場重慶朝天門碼頭送別的場景,以及第七場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營的女牢場景中,都將有限的音樂舞台擴展成為無限的空間和時間,虛擬手法將每個音樂段落串聯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歌劇藝術體系;
第二,使用了川劇「幫腔」唱法,幫腔是川劇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它以一種旁白的形式刻畫人物內心世界,渲染了良好的藝術氣氛,為音樂增添生動活力。例如在歌劇《江姐》第二幕中,在江姐得知自己的丈夫彭松濤被敵人斬首示眾之後內心極為悲痛,在此時後台「女聲」的幫腔就有效的描寫出了江姐的極為痛苦而無助的內心世界,相對於演員自己的演唱,更加的耐人尋味,頗具藝術魅力。
(二)借鑒西洋歌劇音樂元素
歌劇《江姐》對西洋音樂風格的繼承主要表現在三個層次:首先,歌劇《江姐》打破了中國傳統戲曲單旋律形式,在合唱、重唱中加入了多聲部寫作,使音樂更加豐富,音樂形象也更加飽滿;其次,借鑒了西洋歌劇場景轉換時的變化音使用,例如《紅梅贊》場景中高潮部分短短的14個小節中音域達到了13°前八個小節音樂變化重復,曲調在淳樸和婉轉之間起起伏伏,旋律曲折;後八個小節音調悠揚,呈上下句的反向對應,跳音將歌曲自然推向高潮,歌詞語氣堅定豪邁,音樂速度重回原速,強化女性革命者外柔內剛的音樂形象;最後,歌劇《江姐》中大量使用西方樂器與中國傳統樂器進行伴奏,諸如西洋管樂中的長笛、雙簧管、大管等樂器,將民族民間傳統樂器與西方音樂藝術結合,豐富了《江姐》的音樂形式,使之更具有藝術魅力。
(三)樹立鮮明的音樂藝術形象
歌劇《江姐》作為中國紅色歌劇的優秀典範,江姐的藝術形象深入人心,其經典唱段《紅梅贊》、《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綉紅旗》等也流傳甚廣,朗朗上口,鮮明的藝術形象更易於演唱者把握詠嘆調的情感,用音符詮釋歌劇人物品格。可以說,歌劇《江姐》將無產階級英雄人物形象刻畫入音樂,使歌劇充滿迷人的精神魅力,也成為這部歌劇鮮明的藝術特徵之一。
江姐是整部歌劇的核心人物,其鮮明的藝術形象在不同選段中體現出來的。比如在第一場中,江姐背負革命任務將要奔赴新的戰場,隨即唱到「看長江,戰歌掀起干層浪」,歌曲以還原當時場景開始,抒發人物情懷,凸顯出江姐「心潮逐浪高」的革命形象,旋律跌宕起伏,充分展現新征程上江姐激昂的心情。又如在第二場時,江姐的愛人彭松濤英勇犧牲,「紅岩上紅梅開,千年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的唱詞表現出江姐內心悲痛難掩的情緒,愛情與革命情感矛盾交織,充分展現出江姐內心的劇烈痛苦以及以革命利益為重的高貴品格,演唱者用呼吸節奏、腔體咬字塑造了江姐的鮮明藝術形象。
二、歌劇《江姐》的演唱技巧分析
歌劇《江姐》音樂藝術特徵的呈現與演唱技巧的運用是密切相關的,可以說,除了作曲風格之外,演唱技巧是支撐歌曲形成自身獨特風格或特點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傳統戲曲和西洋歌劇的藝術特徵需要運用氣息、節奏、發聲技巧加以表現,鮮明的藝術形象需要通過咬字吐字技巧展現出來。具體而言,歌劇《江姐》的歌曲演唱技巧包含氣息、吐字咬字、腔圓等,正是這些技巧的結合和運用使歌曲風格充滿獨特的魅力。
(一)氣息運用技巧
氣息的運用是演唱最基礎的部分,氣息的正確運用是發聲優美動聽的前提。足夠而強大的氣息運用使音樂有力而渾厚,高音亮麗流暢,展示演唱者的演唱功力。
在歌劇《江姐》的諸多唱段中,對氣息運用的要求也十分精準。以《紅梅贊》(如圖1所示)為例,在演唱「紅岩上紅梅」時,「紅梅」要高八度,其中「梅」更占據五個音符,因此演唱時氣息要平穩而流暢,呼吸均勻,才能將這種帶有民間唱腔的唱段完美演繹,保證發聲流暢而自然。
圖1:《紅梅贊》
(二)腔體運用技巧
歌劇《江姐》中腔體技巧的最核心要求是腔圓,而腔圓的基礎是音準,沒有旋律的音準也就沒有所謂的腔圓。歌劇《江姐》並不是一定要緊扣歌譜上的書寫旋律來演唱,這也是民歌風格歌劇中腔體表現的獨特之處。
圓腔即歌聲圓潤流暢、腔體共鳴均衡,使人體樂器發聲處於松緊適度的均衡狀態,即松中有緊、松而不懈,緊中有松、緊而不僵,人們常說的歌唱要有彈性,就是指腔體松緊並存的均衡狀態。具體而言,腔體的技巧運用十分復雜,包括換氣口、倚音的過渡、自由節奏的處理、慢板的處理等。以《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第三部分的慢板處理為例,腔體共鳴主要在胸腔之上,使節奏隨激情自由伸縮,保持音調在較高的水平上,腔體的均衡狀態是這個唱段的核心,最終達到腔圓的效果。此外,在把握圓腔技巧時,還必須全面分析和把握描寫江姐、甫志高語調的語氣、語勢,並調動與運用聲樂語調造型的各種因素與技巧,發揮它們的造型功能和作用。
(三)咬字、吐字技巧
咬字、吐字對於音樂作品的演繹有非常大的影響,正確的咬字、吐字有助於正確發聲,也能夠准確表達音樂的不同風格,歌劇《劉胡蘭》詠嘆調的歌曲咬字、吐字是非常嚴謹講究的,聲母與韻母有不同的掌握方法。
第一,對聲母的把握。聲母的發音是歌曲演唱中咬字的最主要的部分。聲母位於每個字音節的開頭,在字與字,段與段之中起到一個連接作用,因此,對聲母的把握要決定了演唱咬字的清晰、明亮,而掌握好聲母的發音,是使字音純正、真切、有力的關鍵。中國民族聲樂以漢字為基礎,每個字都深切地展現了中國文化的深邃,而正確的發音在於聲母的發音其中,決定了漢字發音的准確度。以《江姐》歌劇片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為例,「春蠶到死絲不斷」以抒情慢版開始,尤其是「死』字的吐字,要求嘴唇微微張開,字頭也就是聲母的部分要緊緊咬住,才能充分展現江姐高尚的革命氣節。
第二,對韻母的把握。韻母在咬字中主要起作用與共鳴腔體,是聲母發音的後盾所在。在演唱時,要將基本的韻母a e i o
u的口腔打開,使它與共鳴腔體形成一個完整發聲效應,使之連貫而流暢。韻母的發音由於多處於顫動聲帶,而因此聲音的響亮度高,不受阻礙,演唱時可延長。例如,在歌劇《江姐》中頗具四川民間風格的柔情《紅梅贊》作為主題音調貫穿始終,在展現江姐柔情與堅毅的同時,也能從歌詞中看出以韻母為主題的音樂形式,基本每一樂句後都用了一個開口音,如「開」、「踩"、「開」、「開"、「彩」、「外」、「放」、「來」。
總而言之,咬字、吐字技巧需要要通過鼻腔、口腔、胸腔等部分引起發聲共鳴,使聲音具有穿透力、富有靈魂,咬字要清楚,發音要准確,最終達到歌曲所需的藝術效果。
歌劇《江姐》是以江姐這一英雄人物為故事背景改編而成的,在創作中將傳統戲曲唱法與西方歌劇唱法相結合,塑造了鮮明的革命人物形象,形成了自身獨特的音樂藝術特徵。在演唱中,氣息的運用、腔圓的展現、吐字咬字等核心演唱技巧的靈活運用將整部歌劇演繹的更加生動、自然,使人聽後深受震撼與鼓舞,紅色經典歌劇的音樂藝術魅力盡情揮灑。

Ⅲ 歌劇江姐的歌曲有哪些

撥開雲霧抄見太陽

巴山蜀水要/解/放 /

紅梅贊

牡丹花搭彩門迎你還鄉

漫山野草/斬/不/盡

青松林內紅旗揚

/革/命/到/底/志如鋼

男兒有淚不輕流

干/革/命/後/繼有人

相對無言難開口

踏著先烈足跡向前走

我們人窮志不窮

/共/產/黨/里能人多

眼前形勢/多/險/惡 /

人世間有幾番明月清風

黑夜將曉風更緊

/局/勢/如/麻亂紛紛

看長江

可真教我羨慕

哭彭松濤

你如今一葉扁舟過大江 不暇接

/熱/血/染/紅滿天雲

山雨欲來風滿樓

我也有妻室兒女

眾人拾柴火焰高高

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

孩子啊快接過紅旗去/打/天/下

綉紅旗

五洲人民齊歡笑

紅梅贊

Ⅳ 歌劇綉紅旗里的人物

根據羅廣斌、楊益言出版於1961年的小說《紅岩》改編的歌劇《江姐》。劇本初稿的創作僅用了十八天。
當初稿劇本擺在空軍政治部司令員的辦公桌上時,劉亞樓將軍敏感地意識到,這部作品很有可能為新中國的歌劇舞台帶來一部經典。
隨即,《江姐》被列空政歌劇團的重點劇目打造。作曲的任務則分配給金砂、羊鳴和姜春陽三個人。
三人中唯金砂是四川人,又有四川民歌創作的堅實基礎,劇情發生與人物背景也是在四川,這對金砂的的音樂功底無疑是一大考驗。
而縱觀完成後的《江姐》音樂,川味濃郁,金砂在創作中的舉足輕重和付出的創作智慧可想而知。
接下任務後為尋找靈感,作曲小組深入江姐故鄉采風,借鑒和挖掘豐富多彩的四川地方戲曲形式。
一年後,他們拿出了音樂的第一稿。結果卻始料未及--這次創作被首長全部推翻,一字不留!
意想不到的坎坷和打擊幾乎讓大家崩潰。經過近一年的重新修改,創作組在系統復習了川劇、婺劇、越劇、杭劇、滬劇、四川揚琴、清音、杭州灘簧等地方戲曲和民間音樂後,再結合江姐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精神面貌和從容不迫、外柔內剛的個性特點。
金砂和他的合作者們總算成功找到了塑造江姐的音樂之魂。而《江姐》裡面的歌曲《紅梅贊》、《綉紅旗》等也被大家所廣為傳唱。

Ⅳ 初中音樂課本目錄

初二音樂(人教版)教材解讀

一、整體把握:
1、教材難易度適中,教師易把握准確教材的重難點;
2、教材仍然採用每單元一歌、一種主要音樂知識學習的體系;
3、教材依然以欣賞課作為音樂技能與能力培養的主要方式;
4、教材紮根於中國民族音樂,適當增加外國音樂拓展音樂視野;
5、教材同樣體現了藝術的綜合性、人文性。
二、關於知識結構、技能與能力:
1、 教材結構:
第一單元:綠色家園;第二單元:西南情韻;第三單元:瑰麗的電聲;第四單元:歌劇世界;第五單元:化蝶;第六單元:婆娑舞姿
2、 音樂知識:
第一單元:音畫、組曲、管弦樂隊;第二單元:西南少數民族民歌、小提琴獨奏;第三單元:電聲樂隊;第四單元:歌劇;第五單元:協奏曲;第六單元:舞劇(芭蕾舞劇)
3、 技能能力:
第一單元:關於「音畫」(藝術通感)的認識:聽音樂,選畫面;聽音樂,想像情景
達成方式:(1)歌曲:《給未來一片綠色》;(2)藉助於對兩首中外管弦樂組曲的選曲:標題音樂《瀑布與溪流》,《日出》的欣賞來完成;
第二單元:關於音樂創作與民歌的關系
達成方式:(1)歌曲:原始民歌《阿西里西》(貴州彝族);《歌唱美麗的家鄉》(苗族民歌)
(2)欣賞:創作民歌《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來源於彝族民歌);創作管弦樂曲《瑤族舞曲》;小提琴獨奏《苗嶺的早晨》
第三單元:試用電聲樂隊中的樂器(如電子琴、電子合成器)編配樂曲
達成方式:(1)歌曲《大海啊,故鄉》(電聲樂隊伴奏);(2)欣賞《漁舟唱晚》分別用箏、電子合成器演奏的不同效果;欣賞美國作曲家雅尼一人用電聲樂隊演奏的《夜鶯》,區別電聲樂器與傳統樂器的不同;
第四單元:了解中外著名的歌劇,聆聽歌劇選段;整理歌劇資料匯集成冊
達成方式:(1)演唱歌劇選曲《獵人合唱》;(2)欣賞《洪湖赤衛隊》選曲《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茶花女》選曲《飲酒歌》、管弦樂《卡門序曲》;了解古今中外的著名歌劇。
第五單元:感受同一主題的不同藝術表現形式
達成方式:(1)歌曲:《化蝶》;(2)欣賞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選段、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認識「協奏曲」這一音樂形式
第六單元:通過對芭蕾舞劇的學習,體驗音樂與舞蹈的關系,知道音樂在舞蹈中的作用
達成方式:(1)芭蕾舞劇選曲:《紅色娘子軍連歌》;(2)欣賞曲目芭蕾舞劇《天鵝湖》場景音樂、《西班牙舞曲》、舞劇《絲路花雨》選曲《飛天仙子》

Ⅵ 歌劇《江姐》取材於什麼曲作者是誰它刻畫了江姐何種藝術形象其中有哪些主要唱段(四首以上)

歌劇《江姐》是根據小說紅岩改編的,作者是羅廣斌、楊益言
著名作曲家羊鳴
歌劇《江姐》獲第六屆文藝匯演特別獎、個人一等獎,
歌劇《江姐》是中國歌劇發展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在總結前人的經驗之上,我國音樂家、藝術家們把中國歌劇又推上了一個新的高潮,使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歌劇成為一種固定的藝術形式長期屹立在舞台上,在中國歌劇發展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歌劇《江姐》由閻肅根據小說《紅岩》改編,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本文主要從歌劇《江姐》的歷史背景、性格特徵、音樂表現等不同視角來詮釋歌劇《江姐》的魅力,從而作曲家賦予「江姐」的人物氣質以及創作意圖,通過對《紅梅贊》、《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五洲人民齊歡笑》、《綉紅旗》等經典唱段演唱技法和表現方法的分析,將人物深層次的內心、性格以及音樂的深層含義充分表現出來,為今後演唱及分析理解作品方面起到很好的理論鋪墊作用。對於社會主義的革命新歌劇來說,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塑造革命的無產階級先進人物的英雄形象。歌劇《江姐》在這方面的創作成就顯著,它在舞台上為江姐這個人物塑造了色澤鮮明的藝術形象。無論在刻畫江姐「剛毅」性格的音樂形象上還是在塑造細膩女性化音樂形象上都是非常成功的,成功的寫作使得歌劇中江姐的音樂形象更加豐滿、真實可信,是一部傳達著愛黨愛國精神一個很好的文藝武器。

江姐》_綉紅旗
《江姐》_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獻
《江姐》_紅梅贊
被人們熟知的是紅梅贊
其中的歌詞:
歌手 盧秀梅
作詞:閻肅
作曲:羊鳴 姜春陽

紅岩上紅梅開
千里冰霜腳下踩
三九嚴寒何所懼
一片丹心向陽開 向陽開
紅梅花兒開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萬朵 香飄雲天外
喚醒百花齊開放
高歌歡慶新春來 新春來

綉紅旗
作曲:羊鳴 姜春陽 金砂

線兒長,針兒密,含著熱淚綉紅旗,
綉呀么綉紅旗。熱淚隨著針線走,
與其說是悲,不如說是喜。
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終於盼到你!
千分情,萬分愛,化作金星綉紅旗,
平日刀叢不眨眼,今日里心跳分外急。
一針針,一線線,綉出一片新天地!

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
歌手 任桂珍
作曲:羊鳴 姜春陽 金砂

春蠶到死絲斷,留贈他人御風寒;
蜂兒釀就百花蜜,只願香甜滿人間。
一顆心兒忠於黨,征途上從不怕火海刀山;
為勞苦大眾求解放,粉身碎骨心也甘!
為革命粉身碎骨心也甘!
啊!誰不盼神州輝映新日月,
誰不愛中華錦綉好河山;
正為了東風浩盪人歡笑,
面對著千重艱險不辭難;
正為了祖國解放紅日照大地,
願將這滿腔熱血染山川!
粉碎你舊世界奴役的鎖鏈,
為後代換來那幸福的明天;
我為祖國生,我為革命長,
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
不貪羨榮華富貴,不留戀安樂溫暖,
威武不屈,貧賤不移,百折不撓志如山。
赴湯蹈火自情願,早把生死置等閑,
一生戰斗為革命,不覺辛苦只覺甜!

Ⅶ 《秀紅旗》這首歌選自什麼歌劇,詞作者是

綉紅旗(合唱)選自歌劇《江姐》
作詞:閻肅
作曲:羊鳴 、姜春陽 、金砂

Ⅷ 在著名歌劇江姐中主人公在國民黨監獄綉紅旗的場景表達了什麼

江姐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精神面貌和從容不迫、外柔內剛的個性特點。

Ⅸ 歌劇江姐中綉紅旗在歌劇第幾場

歌劇江姐主要唱段
1.撥開雲霧見太陽
2.巴山蜀水要解放
3.紅梅贊
4.牡丹花搭彩門迎你還鄉
5.漫山野草斬不盡
6.青松林內紅旗揚
7.革.命到底志如鋼
8.男兒有淚不輕流
9.干革.命後繼有人
10.相對無言難開口
11.踏著先烈足跡向前走
12.我們人窮志不窮
13.共.產.黨里能人多
14.眼前形勢多險惡
15.人世間有幾番明月清風
16.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
17.孩子啊,快接過紅.旗去打天下
18.綉紅.旗
19.五洲人民齊歡笑
20.紅梅贊

歌劇分七場,第18唱段也就是「綉紅旗」在第七場,也就是最後一場
想要了解更多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2008b/2008-12/01/content_1567332.htm

如果樓主對此回答滿意的話,請採納哦!
~O(∩_∩)O~謝謝!

Ⅹ 歌劇 江姐 的主要唱段及特點

江姐的主要唱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春蠶到死絲不斷》《紅梅贊》《綉紅旗》
特點如下:

《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常作為藝術歌曲單獨演唱),多處使用潤腔。潤腔,是民族音樂(包括傳統音樂) 表演藝術家們,在他們演唱或演奏具有中國民族風格和特色的樂曲(唱腔) 時,對它進行各種可能的潤色和裝飾,使之成為具有立體感強、色彩豐滿、風格獨特、韻味濃郁的完美的藝術作品。大量採用了川劇的唱腔,由於川劇高腔, 是最具戲劇性的聲腔形式, 其中的「一字腔」, 特別長於細致地表現人物復雜的情感。「一字腔」節奏的強弱處理,旋律的擴展收縮, 是表現人物情感的重要藝術手段, 而節奏強弱處理, 旋律擴展收縮, 又完全體現於強與弱、高與低、快與慢、斷與連、顫與直等對比的演唱技巧。這些技巧的運用, 是唱詞語氣的誇張與音樂化, 也是對人物情感的渲染升華,也准確地表現了人物的情感。此外該段吸收了京劇、越劇、川劇、婺劇、洋琴、四川清音等民族戲曲、曲藝的音樂語匯。

《春蠶到死絲不斷》這一段採用慢板演唱, 每一個字都要認真地去拼讀,聲音的共鳴縮小, 用弱聲唱, 感情內在而深沉, 因為在江姐她的人生里, 只有最崇高的信仰了, 對革命信念動用了真情, 對祖國同志動用了真情, 一個犧牲了自己個人幸福和生命的女人, 還具有女性獨有的溫婉的氣質, 所以在演唱這段時給人的感覺是欲哭無淚, 堅忍地情緒在其中,採用過腔接字的氣息與聲腔的連貫, 字與字的連接首尾相連,把每一個字的字尾送到下一個字開始的字頭上去, 潤腔潤字, 精打細磨, 這樣她唱出了「絲不斷」般的主人翁的一片丹心。

《紅梅贊》為七聲徵調式,歌曲中多處使用八度、七度的跳進音程,使得旋律開闊而有氣勢。歌曲的素材主要借鑒四川「揚琴」和江南「灘簧」的音調,還廣泛地吸取了川劇、越劇、四川清音、京劇等諸多地方劇種的音樂語言加以創作,既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和清醇的鄉土氣息,又使得曲調朴實優美,深情而又樂觀,充分表現了江姐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憧憬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

《綉紅旗》具有婉轉柔和的曲調,又飽含情意創作特點,它的創作吸收和運用了江南、四川等地的民間音樂素材,這一特徵使歌曲的旋律更加適合歌劇的韻味。表現江姐和獄友在「特定的環境」下的「特殊感情」。「熱淚隨著針線走,含著熱淚綉紅旗」的特定事件和微妙復雜的感情,表達江姐和戰友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憧憬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

閱讀全文

與歌劇綉紅旗音樂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