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美術真題中國畫的形式美教案

美術真題中國畫的形式美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20 15:32:49

1. 我要找美術國畫的優秀公開課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噴畫的技能,體驗噴畫方法再現物體形象的樂趣。 2、養成版干凈整潔的習慣權。 活動准備: 1、幼兒利用光線做影子游戲。 2、1—4種調好的顏料;每人2隻吸管或1把牙刷、一塊紗布;擦手布。

2. 求高中美術「中國現代美術」教案,謝謝各位

一、 教材分析:
中國現代人物畫的時間界定為20世紀上半葉,指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高中美術教案:中國現代人物畫在這期間,中國的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恰恰在這段動盪的歷史轉折時期,中國的現代美術也處在發展階段,即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形成了中國現代美術的特點,中國畫的改革和油畫的民族問題。高中美術教案:中國現代人物畫在30至40年代,產生了許多優秀作品。所以,在這節課中,結合中國畫的變革和油畫的民族化,賞析一些優秀作品,分析其藝術特色,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通過對中國現代優秀繪畫作品的欣賞,初步了解我國20世紀上半葉繪畫藝術的偉大成就。
2、能力目標: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鑒賞美的能力,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作品內涵。
3、思想目標: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學習我國著名畫家關系社會、關系人民、為人生而藝術,勇於探索的精神。審美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
三、教學方法 高中美術教案:中國現代人物畫
講述法、引導法、啟發法相結合
四、學生情況分析
欣賞是一種能力,是欣賞者對作品內涵意義及其價值的認識,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在較高層次上欣賞藝術作品,欣賞是需要一定的知識和修養的。同時,欣賞允許欣賞者對作品有某種主觀態度,需要情感和藉助想像。而這些對於一個高一學生來說,還顯得較有難度。如何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去欣賞作品,讀懂、理解特定歷史時期作品地內涵實則也是重點。這樣,也才能漸漸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地能力,達到啟迪智慧、開闊視野,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目的。
五、教學設計 高中美術教案:中國現代人物畫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程 從欣賞一組同一時期的作品導入,引出今天的課題。
新授

今天,我們將要欣賞的是現代繪畫,既然說現代,也就意味著它不再傳統,那麼,首先,請同學們欣賞一幅描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中國畫《愚公移山》,請一個同學來說一說你是如何來欣賞這幅畫的?(期間,教師提示,欣賞現代人物畫關鍵一點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

那麼,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20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是怎樣的面貌?(提問學生或一起分析當時社會狀況),為了進一步了解歷史,感受現實,讓我們來看一段真實的片斷。(課件展示、影視資料),我想,同學們已經感受到了當時中國社會貧窮、落後,受著帝國主義的侵略這一個歷史事實。(引出)而中國現代美術也正處在發展變化階段,那麼如何發展?怎樣變化?即從傳統——現代的轉變?

(以下講述法)因素:1、社會的文化環,2、人的觀念,3、美術的功能,4、內容與形式等;使中國現代美術經歷了新舊交替、中西文化的沖撞和融合,形成現代美術的特色:(1)中國畫的改革,(2)油畫的民族化問題。

(闡述)1、中國畫的改革

中國畫是中國傳統的繪畫形式,畫面意境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審美觀,然而,隨著人的思想的變化,觀念的轉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人們對中國傳統繪畫有了新的認識,所以進行了改革,而改革之後的中國畫是適應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即不再傳統),《愚公移山》這幅中國畫,我想同學們現在應該不難看出這幅畫的內涵。

從故事反映的精神和表達的主題,可知畫的主題思想,表現了一種鍥而不舍,持之以恆,堅持到底就能取得勝利的精神。(作品創作於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40年),作者試圖借愚公移山的故事來表達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決心,這就是這幅畫的內涵和主題。

然而對於這幅畫,我們更要了解的是它的技法,——中國畫的改革體現在哪裡呢?同學們一定有所感覺了,這幅畫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畫可,對不對?那麼它在技法上有什麼改變呢?(引導)

欣賞方法
技法:1、線描—明暗(中西結合),中國畫的改革,表現人物的體積和力量;
2、裸體形式表現中國古代傳說,這是一種創新,突出了力量與氣勢。
內容:移山
主題:抗戰到底的決心
(師生互動)

同樣使抗戰時期的作品,讓我們再來看看蔣兆和的《流民圖》又是通過怎樣的形式來表現的呢?(課件展示)這是一幅描寫中國人民苦難生活的歷史畫卷,我想請同學們看了作品之後,體會作品中人物的情緒和境遇,(一分鍾討論)哪位同學來說一說?

(通過學生描繪畫中人物形象,從而感受到民族的苦難)師:難道當時的中國真的就變成難民營了嗎?如果再不起來戰斗,中國就完全被侵略了。這幅畫創作於1943年,當時日本侵略者已經踐踏了我國的半壁江山,中國人民正處於水深火熱的境地,民族的苦難激發起了畫家畫了這幅畫。主題也由此得出,希望全國人民能夠團結起來,參加戰斗,堅持抗戰到底一定能夠取得勝利。(整個欣賞過程在教師的不斷引導職能夠展開並深入)

欣賞方法:
技法:線描+素描(改革了中國畫)
內容:難民
主題:抗戰到底
(有了第一幅作品的審美經驗,學生可以得出此欣賞過程)欣賞完兩幅作品可比較其異同點。(題材一樣,表現方法不同)

20世紀上半葉也是反帝反封建時期,除了帝國主義的侵略,還有國內封建勢力的存在。同學們請看這幅畫表現了什麼呢?欣賞:王式廓的《血衣》(油畫素描稿)。

這是一幅描寫土地革命時期農民鬥地主的場面。(請學生分析,通過分析畫中幾個主要典型形象的心理,來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優秀的藝術作品是靠典型來塑造角色的)。
可提問:作品的主題思想式通過什麼形式體現出來的?(從感受農民的情緒起伏變化,由低潮到高漲過程)

欣賞方法:
技法:素描
內容:鬥地主
主題:人民當家做主人(土改的必要性)
(這里學生應該可以自主學習了,基本上自己可以理解作品)

欣賞董希文的油畫《開國大典》,這是一幅深受中國人民喜歡的革命歷史畫。這幅畫重點感受油畫的民族化體現在哪裡?
具體過程:
1、同學們一定沒有看過「開國大典」,那麼讓我們一起去看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盛況,感受一下當時的宏偉場面以及這一令人難忘的時刻!(播放一段影視資料)
2、(一分鍾思考或討論)說一說這幅畫的藝術特色。
師:……紅旗、紅燈籠、紅柱子。紅地毯與藍天白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又採用了西方油畫的寫實手法描繪人物場景——油畫的民族化。
油畫是西方的 傳統繪畫形式,以素描為基礎。中國人在欣賞西方繪畫的時候,往往受傳統文化、思維方式和審美需求的局限,而存在差異(看不懂、看不慣),那麼,如何讓更多的中國人能接受西方的傳統繪畫,使它更豐富,則必定有一個國有化的過程,即民族化,(如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的本土化就是一個典型例證),使其具有中國特色。使西方的油畫技法與我們民族的審美觀相適應,這就是油畫的民族化。

小結:通過這節課的欣賞,同學們也許積累了一些審美經驗,也看得出同學們從先前不會欣賞到能自己理解作品的內涵,這就是審美能力的提高,當然。這不是說就一節課同學們的審美能力就可以提高多少,但至少體現了一個過程,這就是審美的過程。
課件展示

先一個學生講,然後可再請2-3個持有不同觀點的學生進行補充。

學生討論或「七嘴八舌」的發言

分組討論允許「自說自話」

(課件展示)學生欣賞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

(教師引導學生說)在這一作品中,描繪了因戰爭背井離鄉,流離失所的形形色色的難民,他們中有農民、工人、市民、知識分子,有老有小,有男有女,通過每個人不同的動態、表情,反映出不同的身份和經歷

學生討論、分析人物心理,從而得出畫的主題思想(師生互動)

感性—理性

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觀點,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學生總結回顧欣賞過程
感受作品的時代特徵,從而找到一種正確地欣賞方法。
同學們地觀點肯定是眾說紛紜,但不一定就能說得正確。

對這幅看似簡單卻有著深刻內涵的作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這是在教師的講述過程中使學生理解作品內涵,因為學生的審美能力雖是建立在一定的理性經驗基礎上的,但這種理性經驗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還有賴於教師的講述,從而使學生把握作品的內涵。

通過層層理解作品內涵,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及時肯定學生的回答

通過這一過程,無形中增強了學生對優秀藝術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了解學生學習效果,及時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http://www.5ykj.com/Health/gaomei/25197.htm

3. 中國畫構圖形式美

相對西洋畫來說,中國畫有著自己明顯的特徵。傳統的中國畫不講焦點透視,不強調自然界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而西洋畫呢?則講求「以形寫形」,當然,創作的過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現。但它非常講究畫面的整體、概括。有人說,西洋畫是「再現」的藝術,中國畫是「表現」的藝術,這是不無道理的。

中國畫與西洋畫相比有著自己獨特的特徵,還表現在其藝術手法、藝術分科、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多個方面。按照藝術的手法來分,中國畫可分為工筆、寫意和兼工帶寫三種形式。工筆就是用畫筆工整細致,敷色層層渲染,細節明徹入微,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物象,故稱「工筆」。而寫意呢?相對「工筆」而言,用豪放簡練的筆墨描繪物象的形神,抒發作者的感情。它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有以少勝多的含蓄意境,落筆要准確,運筆要熟練,要能得心應手,意到筆到。兼工帶寫的形式則是把工筆和寫意這兩種方法進行綜合的運用。

從藝術的分科來看,中國畫可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畫科,它主要是以描繪對象的不同來劃分的。而中國畫中的畜獸、鞍馬、昆蟲、蔬果等畫可分別歸入此三類。

中國畫在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點。中國畫的構圖一般不遵循西洋畫的黃金律,而是或作長卷,或作立軸,長寬比例是「失調」的。但它能夠很好表現特殊的意境和畫者的主觀情趣。同時,在透視的方法上,中國畫與西洋畫也是不一樣的。透視是繪畫的術語,就是在作畫的時候,把一切物體正確地在平面上表現出來,使之有遠近高低的空間感和立體感,這種方法就叫透視。因透視的現象是近大遠小,所以也常常稱作「遠近法」。西洋畫一般是用焦點透視,這就像照相一樣,固定在一個立腳點,受到空間的局限,攝入鏡頭的就如實照下來,否則就照不下來。中國畫就不一定固定在一個立腳點作畫,也不受固定視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據畫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腳點移動作畫,把見得到的和見不到的景物統統攝入自己的畫面。這種透視的方法,叫做散點透視或多點透視。如我們所熟知的北宋名畫、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用的就是散點透視法。《清明上河圖》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內外豐富復雜、氣象萬千的景象。它以汴河為中心,從遠處的郊野畫到熱鬧的「虹橋」;觀者既能看到城內,又可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橋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橋下的船;既看得到近處的樓台樹木,又看得到遠處縱深的街道與河港。而且無論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畫焦點透機的方法去畫,許多地方是根本無法畫出來的。這是中國的古代畫家們根據內容和藝術表現的需要而創造出來的獨特的透視方法。

在用筆和用墨方面,是中國畫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筆講求粗細、疾徐、頓挫、轉折、方圓等變化,以表現物體的質感。一般來說,起筆和止筆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間氣不可斷,住筆不可輕挑。用筆時力輕則浮,力重則飩,疾運則滑,徐運則滯,偏用則薄,正用則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這都是用筆之意。古人總結有勾線十八描,可以說是中國畫用筆的經驗總結。而對於用墨,則講求皴、擦、點、染交互為用,干、濕、濃、淡合理調配,以塑造型體,烘染氣氛。一般說來,中國畫的用墨之妙,在於濃淡相生,全濃全淡都沒有精神,必須有濃有淡,濃處須精彩而不滯,淡處須靈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經驗,亦有惜墨如金的畫風。用墨還要有濃談相生相融,做到濃中有淡,淡中有濃;濃要有最濃與次濃,淡要有稍談與更淡,這都是中國畫的靈活用筆之法。由於中國畫與書法在工具及運筆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二者結下了不解之緣,古人早有「書畫同源」之說。但是二者也存在著差異,書法運筆變化多端,尤其是草書,要勝過繪畫,而繪畫的用墨豐富多彩,又超過書法。筆墨二字被當做中國畫技法的總稱,它不僅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還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

中國畫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講究,所用顏料多為天然礦物質或動物外殼的粉未,耐風吹日曬,經久不變。敷色方法多為平塗,追求物體固有色的效果,很少光影的變化。

以上談的中國畫的特點,主要是指傳統的中國畫而言。但這些特點,隨著時代的前進。藝術內容和形式也隨之更新,並不斷地發生變化。特別是「五四」之後,西洋畫大量湧入,中國畫以自己寬闊的胸懷,吸收了不少西方藝術的技巧,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力。但是,不管變化如何,中國畫傳統的民族的基本特徵不能丟掉,中國畫的優良傳統應該保持並發揚光大,因為中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獨特的體系,它在世界美術萬花齊放,千壑爭流的藝術花園中獨放異彩。中國畫是我們民族高度智慧、卓越才能和辛勤勞動的結晶,是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

中國畫從形式上區分,大致可以歸納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兩大類。其中工筆畫的產牛源遠流長,並有過輝煌的成就。1972午春在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元前206—公元25年)墓中發現的漢代帛畫,就顯示出工筆畫的高超水平。在唐代(公元618—907午)以前,工筆畫可以說足中國繪畫的主體。至宋代(公元960—1279午)工筆畫和寫意畫雖然並重,但工筆畫仍然佔有一定的優勢。只是到了元(公元1271—1368午)、明(公元1368—1644年)時期,某些文人畫家崇尚寫意手法,提倡水墨畫而致使工筆畫口趨衰微。然而發展到了近現代,人們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一些有識之士提出了革新中國畫之後, 工筆畫才逐漸有了轉機,不過中國工筆畫藝術真正得到復興還是在現代。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 國家重視民族藝術,提出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創作方針, 中國畫也隨著整個文藝事業的發展進入了—個新的發展時期。不少畫家在傳統中國畫以及年畫、連環畫、壁畫等領域中,廣泛地採用廠工筆畫技法,在實踐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出現了如《考考媽媽》(姜燕作)、《西廂記》(王叔暉作)、《大鬧天宮》(劉繼鹵作)、《同歡共樂》(劉文西作)、《玉蘭黃鸝》(於非間作)等優秀作品。不過由於畫壇積習甚深,致使工筆畫這一畫種尚未達到人們應有的重視程度。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大地才真正迎來了藝術的春天。這時工筆畫藝術才得以顯現出其蓬勃的生機。當今的工筆畫創作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既有反映古歷史題材或貼近現實生活內容的人物畫, 又有意境清新、別開牛面的山水畫以及牛機盎然、栩栩動人的花鳥畫;畫家們在藝術和技法的運用上也爭相展示各自的特色, 並皆有所創新。更為可貴的足,畫家們在實踐與創新的過程之中,越來越發現工筆畫藝術及其技法有著極大的潛能,其表現力之強、適應性之廣,使其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也必然會有無限廣闊的前途。
藝術反映時代, 當今的工筆畫藝術足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同時加以創造和革新的,它融進了新的內容和形式,在整體上真正展現出了時代的風采和面貌。這本畫冊正足反映這轉變發展時期工筆畫的藝術風貌。

中國畫構圖的特點 1.散點透視 2.平面布置 3.隨「意」組合 4.詩書畫印 5.立軸、長卷、扇面、...

構圖,傳統繪畫中稱為章法,現代繪畫中稱為構成,新老觀念雖有不同,但基本含義還是共通的。人生活在時間與空間之中,現實世界的時間是流逝的、無限的,空間是三維立體的,無邊無界的;而人的創造物——繪畫,就時間而言是凝固的、有限的,就空間而言是二維平面的,有邊界的。這兩者是如此地截然不同,卻又有著最密切的對應聯系。所謂構圖,就是將無限的立體結構轉換成有限的平面結構。這種轉換過程,本質上是一個創造過程。尤其是現代繪畫,這種轉換以純粹創造的外表顯示出來,生活與藝術之間的聯系就更為抽象了。

4. 中國畫構圖的形式美

相對西洋畫來說,中國畫有著自己明顯的特徵。傳統的中國畫不講焦點透視,不強調自然界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而西洋畫呢?則講求「以形寫形」,當然,創作的過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現。但它非常講究畫面的整體、概括。有人說,西洋畫是「再現」的藝術,中國畫是「表現」的藝術,這是不無道理的。

中國畫與西洋畫相比有著自己獨特的特徵,還表現在其藝術手法、藝術分科、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多個方面。按照藝術的手法來分,中國畫可分為工筆、寫意和兼工帶寫三種形式。工筆就是用畫筆工整細致,敷色層層渲染,細節明徹入微,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物象,故稱「工筆」。而寫意呢?相對「工筆」而言,用豪放簡練的筆墨描繪物象的形神,抒發作者的感情。它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有以少勝多的含蓄意境,落筆要准確,運筆要熟練,要能得心應手,意到筆到。兼工帶寫的形式則是把工筆和寫意這兩種方法進行綜合的運用。

從藝術的分科來看,中國畫可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畫科,它主要是以描繪對象的不同來劃分的。而中國畫中的畜獸、鞍馬、昆蟲、蔬果等畫可分別歸入此三類。

中國畫在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點。中國畫的構圖一般不遵循西洋畫的黃金律,而是或作長卷,或作立軸,長寬比例是「失調」的。但它能夠很好表現特殊的意境和畫者的主觀情趣。同時,在透視的方法上,中國畫與西洋畫也是不一樣的。透視是繪畫的術語,就是在作畫的時候,把一切物體正確地在平面上表現出來,使之有遠近高低的空間感和立體感,這種方法就叫透視。因透視的現象是近大遠小,所以也常常稱作「遠近法」。西洋畫一般是用焦點透視,這就像照相一樣,固定在一個立腳點,受到空間的局限,攝入鏡頭的就如實照下來,否則就照不下來。中國畫就不一定固定在一個立腳點作畫,也不受固定視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據畫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腳點移動作畫,把見得到的和見不到的景物統統攝入自己的畫面。這種透視的方法,叫做散點透視或多點透視。如我們所熟知的北宋名畫、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用的就是散點透視法。《清明上河圖》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內外豐富復雜、氣象萬千的景象。它以汴河為中心,從遠處的郊野畫到熱鬧的「虹橋」;觀者既能看到城內,又可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橋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橋下的船;既看得到近處的樓台樹木,又看得到遠處縱深的街道與河港。而且無論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畫焦點透機的方法去畫,許多地方是根本無法畫出來的。這是中國的古代畫家們根據內容和藝術表現的需要而創造出來的獨特的透視方法。

在用筆和用墨方面,是中國畫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筆講求粗細、疾徐、頓挫、轉折、方圓等變化,以表現物體的質感。一般來說,起筆和止筆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間氣不可斷,住筆不可輕挑。用筆時力輕則浮,力重則飩,疾運則滑,徐運則滯,偏用則薄,正用則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這都是用筆之意。古人總結有勾線十八描,可以說是中國畫用筆的經驗總結。而對於用墨,則講求皴、擦、點、染交互為用,干、濕、濃、淡合理調配,以塑造型體,烘染氣氛。一般說來,中國畫的用墨之妙,在於濃淡相生,全濃全淡都沒有精神,必須有濃有淡,濃處須精彩而不滯,淡處須靈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經驗,亦有惜墨如金的畫風。用墨還要有濃談相生相融,做到濃中有淡,淡中有濃;濃要有最濃與次濃,淡要有稍談與更淡,這都是中國畫的靈活用筆之法。由於中國畫與書法在工具及運筆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二者結下了不解之緣,古人早有「書畫同源」之說。但是二者也存在著差異,書法運筆變化多端,尤其是草書,要勝過繪畫,而繪畫的用墨豐富多彩,又超過書法。筆墨二字被當做中國畫技法的總稱,它不僅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還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

中國畫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講究,所用顏料多為天然礦物質或動物外殼的粉未,耐風吹日曬,經久不變。敷色方法多為平塗,追求物體固有色的效果,很少光影的變化。

以上談的中國畫的特點,主要是指傳統的中國畫而言。但這些特點,隨著時代的前進。藝術內容和形式也隨之更新,並不斷地發生變化。特別是「五四」之後,西洋畫大量湧入,中國畫以自己寬闊的胸懷,吸收了不少西方藝術的技巧,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力。但是,不管變化如何,中國畫傳統的民族的基本特徵不能丟掉,中國畫的優良傳統應該保持並發揚光大,因為中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獨特的體系,它在世界美術萬花齊放,千壑爭流的藝術花園中獨放異彩。中國畫是我們民族高度智慧、卓越才能和辛勤勞動的結晶,是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

中國畫從形式上區分,大致可以歸納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兩大類。其中工筆畫的產牛源遠流長,並有過輝煌的成就。1972午春在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元前206—公元25年)墓中發現的漢代帛畫,就顯示出工筆畫的高超水平。在唐代(公元618—907午)以前,工筆畫可以說足中國繪畫的主體。至宋代(公元960—1279午)工筆畫和寫意畫雖然並重,但工筆畫仍然佔有一定的優勢。只是到了元(公元1271—1368午)、明(公元1368—1644年)時期,某些文人畫家崇尚寫意手法,提倡水墨畫而致使工筆畫口趨衰微。然而發展到了近現代,人們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一些有識之士提出了革新中國畫之後, 工筆畫才逐漸有了轉機,不過中國工筆畫藝術真正得到復興還是在現代。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 國家重視民族藝術,提出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創作方針, 中國畫也隨著整個文藝事業的發展進入了—個新的發展時期。不少畫家在傳統中國畫以及年畫、連環畫、壁畫等領域中,廣泛地採用廠工筆畫技法,在實踐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出現了如《考考媽媽》(姜燕作)、《西廂記》(王叔暉作)、《大鬧天宮》(劉繼鹵作)、《同歡共樂》(劉文西作)、《玉蘭黃鸝》(於非間作)等優秀作品。不過由於畫壇積習甚深,致使工筆畫這一畫種尚未達到人們應有的重視程度。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大地才真正迎來了藝術的春天。這時工筆畫藝術才得以顯現出其蓬勃的生機。當今的工筆畫創作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既有反映古歷史題材或貼近現實生活內容的人物畫, 又有意境清新、別開牛面的山水畫以及牛機盎然、栩栩動人的花鳥畫;畫家們在藝術和技法的運用上也爭相展示各自的特色, 並皆有所創新。更為可貴的足,畫家們在實踐與創新的過程之中,越來越發現工筆畫藝術及其技法有著極大的潛能,其表現力之強、適應性之廣,使其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也必然會有無限廣闊的前途。
藝術反映時代, 當今的工筆畫藝術足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同時加以創造和革新的,它融進了新的內容和形式,在整體上真正展現出了時代的風采和面貌。這本畫冊正足反映這轉變發展時期工筆畫的藝術風貌。

中國畫構圖的特點 1.散點透視 2.平面布置 3.隨「意」組合 4.詩書畫印 5.立軸、長卷、扇面、...

構圖,傳統繪畫中稱為章法,現代繪畫中稱為構成,新老觀念雖有不同,但基本含義還是共通的。人生活在時間與空間之中,現實世界的時間是流逝的、無限的,空間是三維立體的,無邊無界的;而人的創造物——繪畫,就時間而言是凝固的、有限的,就空間而言是二維平面的,有邊界的。這兩者是如此地截然不同,卻又有著最密切的對應聯系。所謂構圖,就是將無限的立體結構轉換成有限的平面結構。這種轉換過程,本質上是一個創造過程。尤其是現代繪畫,這種轉換以純粹創造的外表顯示出來,生活與藝術之間的聯系就更為抽象了。

5. 中國畫的形式美包括

[中國畫]
中國畫
國畫(宣畫):即用顏料在宣紙、宣絹上的繪畫,是東方藝術的主要形式(薛宣林定性)。
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稱為古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近現代以來為區別於西方的油畫(又稱西洋畫)等外國繪畫而稱之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它依照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趨向及因此而產生的藝術手法而創作。
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審美情趣,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創制意境,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由於書畫同源,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強調骨法用筆、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近現代的中國畫在繼承傳統和吸收外來技法上,有所突破和發展。
中國字畫的形式多姿多彩,有橫、直、方、圓和扁形,也有大小長短等分別,除壁畫,以下是常見的幾種:
中堂
中國舊式房屋,天花板高大,所以客廳中間牆壁適宜掛上一幅巨大字畫,稱為"中堂"。
條幅
成一長條形的字畫成為條幅,對聯亦由兩張條幅配成。條幅可橫可直,橫者與匾額相類。無論書法或國畫,可以設計為一個條幅或四個甚至多個條幅。常見的有春夏秋冬條幅。各繪四季花鳥或山水,四幅為一組。至於較長詩文,如不用中堂寫成,亦可分裱為條幅,頗為美觀。
橫批
也稱橫幅,長條形,橫著作畫裝裱而成,可獨立懸掛房間。
小品
所謂小品,就是指體積較細的字畫。可橫可直,裝裱之後,適宜懸掛較細牆壁或房間,十分精緻。
鏡框
將字畫用木框或金屬裝框,上壓玻璃或膠片,就成為壓鏡。現代膠片有不反光及體輕的優點。至於不反光的玻璃,不會影響人對畫面的欣賞,所以很受歡迎。
卷軸
卷軸是中國畫的特色,將字畫裝裱成條幅,下加圓木作軸,把字畫卷在軸外,以便收藏。

[卷軸]
卷軸
扇面
將摺扇或圓扇的扇面上題字寫畫取來裝裱,可成壓鏡。由於圓形或扇形的形式美麗,所以有人將畫面剪成扇形才作畫,然後裝裱,別具風格。
冊頁
將字畫裝訂成冊,稱為冊頁。近代有文具店特別將裝裱冊頁成本,以供人即席揮毫。冊頁可以折疊畫面各成方形,而與下列長卷有不同之處。
長卷
將畫裱成長軸一卷,成為長卷,多是橫看。而畫面連續不斷,較冊頁逐張出現不同。
斗方
將小品裝裱成一方尺左右的字畫,成為斗方。可壓鏡,可平裱。
屏風
單一幅可擺與桌上者為鏡屏,用框鑲座,立於八仙桌上,是傳統裝飾之一。至於屏風,有單幅或摺幅,可配字畫,坐立地屏風之用。

6. 中國畫的形式美,有哪幾種

識記:中國畫將繪畫、書法、詩歌和篆刻進行有機的結合,形成了中國畫獨特的形式美專;
理解:理屬解中國畫通過形象、筆墨、色彩、章法等外在的形式語言表達作者的情感;
運用:運用現有知識,能對中國畫的形式有一定的見解。
中國畫的形式美就是在大小橫豎不同的畫幅中通過構圖將點、形、色等形式因素按表現需要有規律的組合起來所呈現的多樣統一的美感

7. 美術作品形式美主要有哪幾個方面的內容構成

美術作品形式美主要有哪幾個方面的內容構成
美術也稱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它是利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通過造型手段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和審美價值的視覺形象的藝術。可以分為:大眾藝術,視覺藝術。例如美國的大鹽湖,形成起來居然是一個"標準的6」概念種類

美術,是以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形象,以反映客觀世界和表達對客觀世界的感受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美術又稱之為『造型藝術』、『空間藝術』。
分類
在藝術分類中,美術又稱造型藝術、視覺藝術、空間藝術。它是指藝術家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色、紙張、畫布、泥土、石頭、木料、金屬等,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的視覺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思想觀念和感情的一種藝術活動。它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築等類型。
繪畫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色彩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繪畫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將它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從工具材料看,繪畫可分為水墨畫、油畫、壁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從題材內容看,繪畫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等;從作品的形式看,繪畫可分為壁畫、年畫、連環畫、漫嘩常糕端蕹得革全宮戶畫、宣傳畫、插圖等。不同類別的繪畫形式,由於各自的歷史傳統不同,都有著各自獨特的表現形式與審美特徵。中國畫又稱水墨畫,它在世界繪畫領域中自成體系,獨具特色,是東方繪畫體系的主流。在工具材料上,中國畫是用毛筆、墨在宣紙、絹帛上作畫的,它講究筆墨,著眼於用筆墨造型。在表現方法上,中國畫採用一種散點的方法。在畫面的構成上,中國畫講究詩、書、畫、印交相輝映,形成獨特的形式美與內容美。油畫是西洋繪畫的代表,它是世界繪畫藝術中最有影響的畫種。
在工具材料上,油畫是用油質顏料在布、木板或厚紙板上畫成的。在表現方法上,傳統的油畫家採用焦點法作畫。在畫面構成上,它講究畫面景物充實,按自然的秩序布滿畫面,呈現出自然的真實境界。
雕塑
雕塑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質材料製作出具有實體形象、以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雕塑的種類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劃分。從製作工藝來分,雕塑可分為雕和塑。雕是從完整而堅固的坯體上把多餘部分刪削、挖鑿掉,如石雕、木雕、玉雕等,塑是用具有粘結性的材料聯接、構成為所需要的形體,如泥塑、陶塑等。從題材來分,雕塑可分為紀念性雕塑、建築裝飾性雕塑、城市園林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陳列性雕塑。從表現形式來分,雕塑可分為圓雕、浮雕。圓雕是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從四面八方觀賞的立體雕塑。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藝術形象。表現手法藉助於體積和結構等。
雕塑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的生產活動 緊密相聯,同時又受各個時代宗教 、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如法國舊石器時代的圓雕女和牝馬、野豬等浮雕,中國陝西何家灣和遼寧凌源、建平等地發現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頭像等,反映了人類對自然力的崇拜和對動物的崇拜以及認識人本身、認識世界的過程。秦始皇陵兵馬俑再現了2000多年前的帝國大軍的威勢。雕塑是時代、思想、感情、審美觀念的結晶,是社會發展形象化的記錄。
工藝美術
工藝美術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經過藝術化處理以後,使之具有強烈的審美價值的產品。我們一般把工藝美術分為實用工藝美術和陳設欣賞的工藝美術。實用工藝美術是整個工藝美術的主體和基礎,包括衣、食、化、行、用的工藝品類,實用價值是這類工藝品的主要價值,審美價值是作為輔助......色彩.形狀.線條(基本上是這三個沒錯,如果是填空題三個空就一定是這個了,如果有多的空那我就不知道了)

閱讀全文

與美術真題中國畫的形式美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