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教學小學音樂欣賞課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音樂課已不再是單一的教會學生認識「哆唻咪」,會唱一二首歌曲了。現在的音樂課更加重視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能力、欣賞能力和樂器的演奏能力。欣賞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大綱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欣賞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開闊音樂視野,從音樂中獲得情感的體驗和理性的認識。由於學生的年齡、閱歷、知識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音樂欣賞課比起其它的課更為難上,容易上得枯燥乏味,失去欣賞的情趣。如何使音樂欣賞課生動、活潑有趣起來呢?現根據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談談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1.巧設問題,幫助學生感知樂曲高爾基說過:「在聽音樂時,要用自己的經驗、印象和知識去補充……」學生的年齡小,閱歷淺、知識少,這些都給他們欣賞樂曲帶來了困難。教師為豐富學生的知識,常常會在欣賞樂曲時給學生介紹與樂曲有關的如作者、創作背景等知識。但如果教師一味地把自己所了解的東西像背書一樣灌輸給學生,那麼學生會覺得乏味枯燥,對教師介紹的知識也不會留下深刻印象。在欣賞樂曲時,遇到粗淺的知識可讓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廣為人知的樂曲可讓學生向大家介紹,也可用提問的方式使學生自己動腦,拓寬思路,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如在欣賞器樂合奏《瑤族舞曲》時,先讓學生說一些聽到的或看到的關於瑤族的知識,在學生敘述的基礎上,教師加以補充介紹瑤族風土人情,並出示相關的
2.視聽動結合,激發學生欣賞興趣
在欣賞歌曲時,學生還能藉助歌詞基本理解,但欣賞樂曲就比較吃力了。有時樂曲已經結束,學生還是一頭霧水,只能用「好聽」或「不好聽」、「活潑」或「優美」來評價樂曲。這是因為音樂比較抽象,不像美術那樣直觀。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直觀的事物如錄像、投影片、學生作畫、實物等,幫助學生感知音樂,激發興趣。如在欣賞笛子獨奏《揚鞭催馬運糧忙》時,我先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自己家裡在售公糧時的情景,然後讓學生欣賞第一遍音樂,聽完再讓學生談樂曲中描寫了一個怎麼樣的場面?學生們講得繪聲繪色,有的說糧食豐收了,農民心裡很高興,在把多餘的糧食出售給國家。也有的同學說是把自己家的糧食運到災區,去救災。甚至連運糧路上怎樣走,回來又是怎麼做也講得有聲有色,生動逼真;我再讓他們講出各自的理由。於是,我進行第二遍邊欣賞邊出示有關圖片:樂曲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一張。學生通過圖片,在音樂聲音中彷彿進入了當時情緒,感受那種熱烈歡騰的情景。在第三遍欣賞時,我讓學生帶著課後思考題,然後用自己的話來把樂曲編成一個配樂故事。最後還請學生用豎笛吹奏了這首樂曲的重點樂段,從中體驗到了樂曲中所描繪的三個不同的場景。由此可見,通過利用與教學相關的事物,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感受音樂。
3.對比欣賞,指導學生分析理解
在對比欣賞中,找些可比性強,富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可以從旋律、節奏、體裁、力度和音色上進行對比欣賞,同時要明確對比的目的和意義,更應突出重點、難點,以便獲得好的教學效果。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欣賞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還可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概括地說,用對比欣賞教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1、培養學生分析的能力,提高審美素質;2、降低聽辯難度,易解決重難點;3、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和記憶。如:在欣賞《小白菜》與《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兩首歌時,前一首描寫的是生長在黑暗的舊社會,窮人過著十分貧困的日子,它的情緒是充滿嘆息和悲傷。而第二首描寫的是生長在新社會的兒童感到非常幸福和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基本情緒是親切、優美、抒情。我先讓他們聽第一首歌曲,聽完後,根據自己的想像,畫一幅畫(臉譜),畫出歌曲中小白菜的形象,然後讓他們聽第二首,聽完再畫一幅生長在新社會的兒童的臉譜。最後兩首聯起來聽,並把自己畫的臉譜,拿出來對比看一下。這樣學生就學得很輕松,看起來直觀,掌握較快。
4.語言渲染,激發學生欣賞情趣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是一種藉助聲音來表達人類思想情感的藝術,要想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欣賞,教師也要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在熟練掌握專業知識提高素養的同時,還需加強文學修養。在各種音樂作品的導入、分析、講解中,歡快活潑的歌(樂)曲要用輕松愉快的語言來導入;憂傷哀婉的歌(樂)曲可用深沉凝重語氣來導入,如果教師在語言能做到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甚至用喜、怒、哀、樂的表情來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這樣才能具有感召力。如在欣賞《黃河大合唱》時,要以高昂飽滿的情緒,深沉而有力的語氣,把作者的創作過程及作品的時代背景、音樂特徵給學生分析講解:「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以黃河為中華民族的象徵,表現了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揭露了敵人的殘暴,控訴了人民遭受的沉重災難,勾畫出了人民群眾抗擊敵人,保衛祖國的壯麗情景…… 」這時學生就情不自禁地進入了意境 。然後讓學生觀看錄像,就更能使學生在那排山倒海的雄壯氣氛中,感悟到中華民族同仇敵愾、不屈不撓、團結對外的民族精神,這不僅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上等幾種不同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欣賞過程中,體驗、理解音樂,提高音樂鑒賞力、表現力,陶冶學生情操,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
❷ 有關《瑤族舞曲》
彭修文曾根據劉鐵山、茅沅的同名管弦樂曲改編成民樂合奏曲。樂麴生動描繪回了瑤族人民歡慶節日答時的歌舞場面。
夜幕降臨了,人們穿著盛裝,打著長鼓,聚集在月光下。由高胡奏出悠靜委婉的主題,猶如一位窈窕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然後姑娘們紛紛加入舞蹈的行列,情緒逐漸高漲。突然,三弦和大阮奏出根據主題衍變的粗獷熱烈的旋律,恰似一群小夥子情不自禁地闖入姑娘們的舞列歡跳起來,盡情地抒發了興奮的感情。第二段由d轉為D宮,改用3/4拍子,旋律時而富有歌唱性,時而出現跳躍的節奏音型,恰似一對戀人正在邊歌邊舞,相互表達愛慕之情,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第三段再現了開始的主題,人們又紛紛加入舞列,歡跳著,旋轉著,歌唱著,氣氛越來越熱烈,感情越來越奔放。樂曲在強烈的全奏推向高潮後結束。
在我國以管弦樂形式所寫的藝術性舞曲中,《瑤族舞曲》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它那抒情優美的音調和濃郁的民族、地方色彩,不但使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還給人以美的享受。多年來,一直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喜愛的音樂作品之一。
❸ 如何進行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音樂課已不再是單一的教會學生認識「哆唻咪」,會唱一二首歌曲了。現在的音樂課更加重視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能力、欣賞能力和樂器的演奏能力。欣賞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大綱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欣賞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開闊音樂視野,從音樂中獲得情感的體驗和理性的認識。由於學生的年齡、閱歷、知識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音樂欣賞課比起其它的課更為難上,容易上得枯燥乏味,失去欣賞的情趣。如何使音樂欣賞課生動、活潑有趣起來呢?現根據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談談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1.巧設問題,幫助學生感知樂曲
高爾基說過:「在聽音樂時,要用自己的經驗、印象和知識去補充……」學生的年齡小,閱歷淺、知識少,這些都給他們欣賞樂曲帶來了困難。教師為豐富學生的知識,常常會在欣賞樂曲時給學生介紹與樂曲有關的如作者、創作背景等知識。但如果教師一味地把自己所了解的東西像背書一樣灌輸給學生,那麼學生會覺得乏味枯燥,對教師介紹的知識也不會留下深刻印象。在欣賞樂曲時,遇到粗淺的知識可讓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廣為人知的樂曲可讓學生向大家介紹,也可用提問的方式使學生自己動腦,拓寬思路,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如在欣賞器樂合奏《瑤族舞曲》時,先讓學生說一些聽到的或看到的關於瑤族的知識,在學生敘述的基礎上,教師加以補充介紹瑤族風土人情,並出示相關的
2.視聽動結合,激發學生欣賞興趣
在欣賞歌曲時,學生還能藉助歌詞基本理解,但欣賞樂曲就比較吃力了。有時樂曲已經結束,學生還是一頭霧水,只能用「好聽」或「不好聽」、「活潑」或「優美」來評價樂曲。這是因為音樂比較抽象,不像美術那樣直觀。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直觀的事物如錄像、投影片、學生作畫、實物等,幫助學生感知音樂,激發興趣。如在欣賞笛子獨奏《揚鞭催馬運糧忙》時,我先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自己家裡在售公糧時的情景,然後讓學生欣賞第一遍音樂,聽完再讓學生談樂曲中描寫了一個怎麼樣的場面?學生們講得繪聲繪色,有的說糧食豐收了,農民心裡很高興,在把多餘的糧食出售給國家。也有的同學說是把自己家的糧食運到災區,去救災。甚至連運糧路上怎樣走,回來又是怎麼做也講得有聲有色,生動逼真;我再讓他們講出各自的理由。於是,我進行第二遍邊欣賞邊出示有關圖片:樂曲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一張。學生通過圖片,在音樂聲音中彷彿進入了當時情緒,感受那種熱烈歡騰的情景。在第三遍欣賞時,我讓學生帶著課後思考題,然後用自己的話來把樂曲編成一個配樂故事。最後還請學生用豎笛吹奏了這首樂曲的重點樂段,從中體驗到了樂曲中所描繪的三個不同的場景。由此可見,通過利用與教學相關的事物,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感受音樂。
3.對比欣賞,指導學生分析理解
在對比欣賞中,找些可比性強,富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可以從旋律、節奏、體裁、力度和音色上進行對比欣賞,同時要明確對比的目的和意義,更應突出重點、難點,以便獲得好的教學效果。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欣賞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還可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概括地說,用對比欣賞教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1、培養學生分析的能力,提高審美素質;2、降低聽辯難度,易解決重難點;3、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和記憶。如:在欣賞《小白菜》與《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兩首歌時,前一首描寫的是生長在黑暗的舊社會,窮人過著十分貧困的日子,它的情緒是充滿嘆息和悲傷。而第二首描寫的是生長在新社會的兒童感到非常幸福和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基本情緒是親切、優美、抒情。我先讓他們聽第一首歌曲,聽完後,根據自己的想像,畫一幅畫(臉譜),畫出歌曲中小白菜的形象,然後讓他們聽第二首,聽完再畫一幅生長在新社會的兒童的臉譜。最後兩首聯起來聽,並把自己畫的臉譜,拿出來對比看一下。這樣學生就學得很輕松,看起來直觀,掌握較快。
4.語言渲染,激發學生欣賞情趣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是一種藉助聲音來表達人類思想情感的藝術,要想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欣賞,教師也要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在熟練掌握專業知識提高素養的同時,還需加強文學修養。在各種音樂作品的導入、分析、講解中,歡快活潑的歌(樂)曲要用輕松愉快的語言來導入;憂傷哀婉的歌(樂)曲可用深沉凝重語氣來導入,如果教師在語言能做到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甚至用喜、怒、哀、樂的表情來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這樣才能具有感召力。如在欣賞《黃河大合唱》時,要以高昂飽滿的情緒,深沉而有力的語氣,把作者的創作過程及作品的時代背景、音樂特徵給學生分析講解:「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以黃河為中華民族的象徵,表現了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揭露了敵人的殘暴,控訴了人民遭受的沉重災難,勾畫出了人民群眾抗擊敵人,保衛祖國的壯麗情景…… 」這時學生就情不自禁地進入了意境 。然後讓學生觀看錄像,就更能使學生在那排山倒海的雄壯氣氛中,感悟到中華民族同仇敵愾、不屈不撓、團結對外的民族精神,這不僅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上等幾種不同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欣賞過程中,體驗、理解音樂,提高音樂鑒賞力、表現力,陶冶學生情操,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
❹ 瑤族舞曲賞析
http://www.maokw.com/KLJXZYW/Article.asp?articleid=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