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小班就餐衛生紀律活動方案
我就從餐前組織、進餐細節、餐後組織三個方面希望對您有幫助,如您需要小班游戲方案可到_扒樂網_尋找方案: 一、餐前組織: 1、用音樂律動和手指游戲等方式組織幼兒盥洗,減少等待現象 每餐前的盥洗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以往總是老師維護好幼兒的秩序,以組為單位進行,一位老師在教室看護好教室里的幼兒,另一位教師要注意幼兒上廁所的安全和幼兒洗手的情況。從第一個孩子洗完手到最後一個孩子洗完手中間有一段時間差,從洗完手到端到碗吃飯又有一段時間差,是幼兒消極等待比較多的環節,如教師組織不當,先前孩子洗干凈的手又要再次污染。怎樣減少多數幼兒的無謂等待,我園進行了多次的教研和相互學習,老師們積極開動腦筋,每個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組織方式,如有的班以不同的動物為名對幼兒進行角色分組,經過多次的觀察,總結出每次進盥洗間幼兒合適的人數和所需時間,然後對音樂的長短進行調整,錄制磁帶播放,以相對應的動物音樂對幼兒進行有序調動,中間有目的穿插需要復習鞏固的律動,當兩組幼兒進行盥洗活動時,其餘的幼兒正在專心地做律動。盥洗回來的幼兒隨時跟進,既照顧到了幼兒間盥洗時間長短的差異,又照顧到全體幼兒,沒有了無謂等待時間,孩子洗干凈的手也不會再次污染。中間穿插的音樂律動會定時更換,有的班以手指游戲為穿插,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孩子學習的開心,教師組織輕松。環節過渡不再是一個難題。 2、創設寬松的就餐環境,開展餐前食譜播報活動,促進幼兒食慾。 良好的進餐環境有利於孩子促進消化腺的分泌,激起用餐食慾,對幼兒身體的健康發展產生好的影響,同時體驗集體生活的快樂,有利於幼兒積極適應社會。幫助幼兒調節情緒,讓幼兒在良好和愉悅的情緒下進餐是餐前安靜活動的主要目的,因此我們努力在為幼兒進餐前創造溫馨、寬松的環境。主要的方法是開展餐前播報活動,大班幼兒有了一定的獨立性,為了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每天由值日生提前一天在家中和家長一起收集當天食譜的相關營養知識,在每餐前當小小信息播報員,向全體同伴播報當餐的食譜及其營養價值;中小班孩子自主性不夠,對於飲食的營養價值認識不清。老師就事先了解當天的菜譜,利用網路搜索菜餚營養價值的圖文、在餐前給孩子看,色彩艷麗的圖片、加上教師生動的描述,不僅讓幼兒了解每種菜對自己的身體生長的好處,還營造了孩子想吃、樂吃、愛吃的心理氛圍,當保育員把飯端到班上時,用飯菜的香味再次調動孩子們的食慾。 二、就餐時的細節組織 1、把握好幼兒就餐時間,掌握正確的就餐方法 專家指出,就餐時間過少或過多,都會影響到孩子營養素的合理攝取,由於鐵攝入不足,從而導致缺鐵性貧血患病率增高。兒保專家主張,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幼兒每次就餐所用時間在30~40分鍾為宜。因此,班級教師和保育員針對吃飯過快的幼兒,及時提醒其細嚼慢咽,對幼兒進餐環節中出現的邊吃邊玩、東張西望,把飯含在嘴巴里不肯吞下去,吃飯耗時過慢的幼兒,找出具體原因具體分析,教師嘗試用進步星,或午餐中多出來的水果、點心獎勵有進步的孩子,或用餐後活動如玩具分享、自主游戲等來吸引他們盡量吃快。讓幼兒逐步自覺調整用餐時間。我園幼兒小班是用勺子進餐,中大班是用筷子進餐,在小班主要是教給幼兒進餐各環節的方法和要求,如先在椅子上坐端正,一手扶碗一手拿調羹,飯往嘴巴喂時,下面要用碗接住掉下來的飯粒等等。到了中大班就是學習怎樣使用筷子正確進餐。 2、規范幼兒端飯線路,確保進餐中的安全 在進餐過程中總有個令老師頭疼的問題,那就是不安全因素,盡管幼兒也是很有序的按順序進行,免不了還是有因端飯引起潑灑或碰撞,老師也是天天強調注意安全,但還是不盡人意,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摸索,我們終於找到了其中的竅門,如果所有的幼兒能都圍繞在固定的線路上(如逆時針從後到前)進行活動,那麼就不會出現交叉現象,就能避免人為的碰撞,於是我們對幼兒分組端飯的線路進行統一規范,每組由組長帶隊,按固定的順序進行,無論幼兒誰當組長,位置怎麼調整都不影響線路,讓每個孩子都能很快明白坐在哪個位置該怎麼走,剛開始幾天需要老師不斷的強調提醒,慢慢就好了。這不是對幼兒的限制,而是一個培養規則意識的極好環節。 3、關注幼兒的進餐心理健康 現代「健康」已不僅僅是傳統上認為的身體健壯、發育正常、無缺陷,還包括心理健康,它涉及認識、情緒、情感、個性等多方面。在幼兒園中要保證幼兒的健康發展,教師不僅對幼兒身體發育加以照顧,還要對幼兒心理加以保護。因此進食問題已不能僅從身體健康考慮,必須從心理健康的角度重新認識。在幼兒園進食中,常常聽到這樣善意的提醒:「好好吃,別說話」「不要把米粒撒在桌上」……原本愉快的進食頓時嚴肅起來。因為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普遍認為吃飯不說話是一種美德,有利於健康。所以幼兒必須遵守這種傳統的美德,時刻提醒自己按要求吃飯,從生理特點來看,當人的情緒低落時,消化腺受到抑制,就沒有食慾。教師對吃的慢的幼兒的催促,以及對規則不時的提醒,使幼兒的神經處於緊張狀態,影響了食慾,引起幼兒情緒的反感、緊張,造成厭食、畏食。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齊克森、默海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並認為在飲食中交談,人們心情愉快、思維活躍、富於創造性聯想。在觀察中,我們發現小班的孩子說話不多,而中、大班的孩子往往在吃飯時悄悄說話。給幼兒適度的自由說話的權利,體現了對幼兒的尊重,也體現了教育的開放性。那麼,教師是否因此對幼兒的吃飯放鬆不管呢?給幼兒一個寬松的就餐環境不等於放任自流,教師必須明白何時何事需要維持紀律。在進餐活動中,幼兒願意相互交流或自言自語,沒有影響其他小朋友或破壞進食活動,個性行為就不應受到紀律的束縛。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有些小孩喜歡干擾別的幼兒吃飯,這時老師就需要維持紀律,讓幼兒了解紀律的重要性,才能自覺遵守,並逐步學會自控,使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4、良好就餐習慣的養成 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幼兒園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標。在現代生活一般都比較優越的情況下,許多幼兒形成了吃飯挑剔、邊吃邊玩等不良飲食習慣,如果沒有形成與之相應的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和規則,光有豐富可口的食物也是徒然的。幼兒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期,而攝取豐富的營養是健康發育保證。如何讓美味的飯菜吃進孩子們的肚子里,成了我園教研的重要內容,因而也探索出了一些做法,因人而異,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 故事引導、榜樣示範法。利用幼兒喜歡聽故事、「愛表揚」的特點,利用集體的氛圍感染他們,為他們樹立榜樣。 請吃飯干凈整潔、動手能力強的幼兒示範吃飯樣子給大家看,讓幼兒明白自己動手吃飯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從而讓依賴性強的幼兒開始自己動手吃飯。 (2)座位調整、小組比賽法。以前,為了老師的便於管理,所有班級把因吃得特別慢的幼兒集中在 一、二張桌子上督促,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後來,經過實踐改變了方法,把他們同能吃的孩子混搭在一起,這樣,他們看到自己周圍的朋友吃得這么香,受到感染和鼓舞,漸漸也吃得快,吃得香了。另外利用幼兒不服輸的個性,平時吃飯時看哪組表現更好從而得到更多獎勵,依靠集體的力量幫助他們養成良好進餐習慣。通過比賽幼兒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增加了自律性。 (3)逐漸加量、家中配合法。有些幼兒從小就不吃某種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過來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現實的。對這類幼兒我們採用「逐漸加量」的方法。從一
『貳』 幼兒園午餐及安全教育
面對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聽到他們稚嫩的話語,以及家長們信任的目光,我深深感到「安全」在教育活動中所佔有的份量。因此,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我們把安全放在首位: 1、學期初,在上、下午上課前點名,清點人數,盡快熟悉幼兒。 2、在教室里活動時,幼兒不能隨便走出教室,老師時時注意孩子動向。 3、室內活動只能在老師規定的范圍內進行,不能亂串、奔跑打鬧,以防發生安全事故。 4、室外活動前,教育幼兒不要到高處,以及危險的地方玩耍,追跑速度不能太快,注意安全。 5、午餐前讓幼兒穩定情緒,坐好,安靜後再用餐,飯後不能追跑嬉鬧。 6、午睡前讓幼兒解便,再清點人數。 7、有幼兒生病或幼兒身體不適,我們及時與保健醫醫聯系,也應及時告知家長。 8、家長有事晚接孩子的,要等到家長來接或電話聯系後,根據情況再定處理辦法。 在實際日常教育活動中,我們遇到不同的問題再有針對性進行教育、處理,安全常記心中。
『叄』 安全小班《小心誤吞食物》教案
《小心誤吞食物》的 教案如下:
教學目標:了解並認識細菌對人體的危害,從而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活動准備:課件
一、活動導入
上課伊始,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一群可惡的細菌出現在畫面上,一邊肆無忌憚地侵蝕著健康人的身體,一邊講述自己對人體的危害。那難看的現象、古怪的聲音一定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細菌真惡心,從而在心理上開始排斥它們。
二、活動過程
1、多媒體展示——細菌的旅行
細菌來到菜園里,菜園可美啦:綠油油的白菜,紅燈籠似的辣椒,金燦燦的黃花菜迎來一群小蜜蜂翩翩起舞。這時,細菌沾到一條嫩綠的黃瓜上。小軍放學回家來到菜園里,摘下這條黃瓜就美滋滋地吃起來。剛剛吃到一半,一些細菌就在小軍的肚子里「大鬧天宮」了,小軍疼得
扔下了手中的半截黃瓜。留在黃瓜上的細菌驕傲地大笑:「我們真了不起!」
細菌繼續旅行。它們來到城市裡,沾在馬路旁的垃圾上。一輛汽車飛馳而過,細菌跟著灰塵飛舞起來,落在路旁小攤的麻辣豆幹上。
「叮鈴——」放學了,小文沖到小攤旁,買了一片麻辣豆腐乾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晚上,小文上吐下瀉。可難受了!爸爸媽媽急忙把他送進了醫院,在大夫的幫助下,細菌終於被消滅了。
2、學生討論交流:小軍和小文為什麼病倒了
教師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讓學生討論後明白:爐膛上的食品不衛生,我們的小手上沾有細菌,
生吃的瓜果上有細菌——從而牢牢記住:小心誤吞食物。
三、活動總結
學生討論:怎樣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肆』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吃飯啦》
教學形式:團體或小組教學 教學方法:故事啟迪法 演示示範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進餐時間的行為符合禮儀要求。 2.培養幼兒良好的幼兒園進餐習慣。 核心要素:進擦前 手洗凈 入座時 動作輕 細細嚼 慢慢咽 不挑食 不剩飯 活動准備:幼兒平時使用的餐具:碗、盤子、勺子各一個。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直接介紹活動名稱,導入活動。 (二)關鍵步驟: 1.第一步,餐前准備練習。 (1)取餐墊放在桌子上,取餐具放在餐墊上。 (2)學慣用雙手將椅子拉開,在入座。 (3)老師講盛好食物的餐具放在餐車上,幼兒用雙手端起飯碗,放在餐墊上。 2.第二步,吃飯練習。 (1)腳規矩的放在椅子前面。 (2)飯、菜要搭配著吃。 (3)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吃飯。 (4)需要添飯菜,舉手請求老師的幫助,或經老師的允許後,有自己到指定的地點添飯。 3.第三步,收拾桌面的練習。 (1)清潔桌面:去抹布區取干凈抹布,擦拭餐墊和桌面後,將臟的抹布放在臟抹布區。 (2)餐墊使用後,放在指定地點。 4.第四步,漱口和擦嘴的習慣。 練習後,要注意幼兒在進餐時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伍』 小班安全飲食教案怎麼寫啊
小班健康活動:干凈食物人人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基本的飲食衛生常識:餐前要用肥皂洗凈雙手,生食瓜果須洗凈去皮,不嘆食街頭小吃。
2、初步培養幼兒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活動准備:
洗干凈的蘋果一隻,水果刀一把。
洗凈去皮蘋果每人一小塊,放在干凈盤內。
活動過程:
1、邊講故事邊啟發幼兒思考洋洋為什麼肚子疼。
(1)有一天幼兒園放學了,媽媽來接洋洋回家。路上,洋洋的肚子餓了,他吃了羊肉串。
(2)回到家洋洋又吃了蘋果。蘋果是從哪裡拿出來的?(菜兜里的)
(3)吃了羊肉串和蘋果以後,洋洋怎麼啦?(難受、肚子疼)
(4)洋洋去了醫院,你們知道醫生對洋洋說了什麼?
(教師可代替「醫生」告訴幼兒:路邊攤位上的小吃不幹凈,不能吃;沒有洗、沒有削皮的水果也不能吃。)
2、進一步啟發幼兒討論還有哪些類似的東西不能吃。
如,路邊的糖葫蘆、小水餃、無遮蓋的點心等。
3、現場示範:瓜果洗凈去皮。
4、請幼兒洗手、吃蘋果。
目標:
1、知道天冷要防感冒,注意保暖。
2、樂意模仿故事中小老鼠的動作。
准備:故事及故事圖片
重點:知道天冷要防感冒,注意保暖。
難點:模仿故事中小老鼠的動作。
過程:
1、教師出示老鼠圖片,引起幼兒興趣,講述故事。
師:「有一天,天很冷,有一隻小老鼠在外面跑來跑去,不小心感冒了,直打噴嚏,鼠媽媽說:『小老鼠,快去曬太陽吧!』太陽曬在小老鼠身上好暖和,它覺得舒服極了!」
2、教師出示圖片,根據圖片內容請幼兒模仿小老鼠跑、小老鼠打噴嚏、小老鼠曬太陽的動作。
3、提問:天冷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感冒,那我們能怎樣預防感冒呢?
注意保暖,及時的增減衣服,多運動,堅持鍛煉身體,多曬太陽等。
4、 游戲:模仿小老鼠打噴嚏的動作表演。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