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民間工藝和民間美術有什麼不同
其中的區別很難具體分清。有的民間工藝中也蘊含著民間美術的成分,民間回美術也因為答民間工藝的實用性而廣為流傳。要說不太同的話,我覺得民間工藝更偏重材料、實用方面的因素,比如竹編,利用柳條的韌性來製作成適合人們實用的物品,它的製作是一種技藝的展示,實用的價值。而民間美術偏重的是用下層勞動人民去創造的一種藝術,它是一種反應民間大眾審美情趣,表達人生觀點的一種手段。有時民間工藝和民間美術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比如木板年畫,它的製作是民間木刻工藝的結晶,製作的圖案卻是民間美術的精髓。這是我的想法,供你參考!
B.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陶藝
陶藝是中國的傳統古老文化。中國的英文名稱叫China,意思是陶瓷.陶藝是一種人工形態。陶瓷形態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 瓷器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世界各國的制瓷技術多是從中國傳入的。在古代,外國人稱中國為「瓷器之國」。直到現在,英語中的「china」一詞的另一個含義就是「瓷器」。
中國是陶瓷古國,說起陶瓷,外國人就想到中國。紫砂陶藝群雕《南京大屠殺》陶藝是一種人工形態。陶瓷形態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變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燒結規律,才能促成陶藝形態的產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產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與裝飾的有機結合,通過人們敏銳的靈感和創新意識,捕捉並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韌美以及表現活力,這樣就出現了全新陶藝形態,為智慧的人所掌握、發展、創新。任何藝術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形成完整的技巧。
[編輯本段]分類
陶瓷藝術在中國發源年代久遠,樣貌繁多,在世界歷史上中國的陶瓷藝術一直是具有相當的代表性,也由於傳承年代久遠,技術不斷更新,加上歷經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與生活方式影響了中國陶瓷的發展方向,若要加以分類,就非單一條件所能完整涵蓋,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產地來加以分類。
傳統陶瓷
一般指年代較久,使用傳統技法來從事創作的陶瓷器,此種陶瓷器與官方的需求有相當程度的關系,同時在用途上大多以生活使用為主,若以釉彩來分類約可分為釉上彩與釉下彩景德鎮陶藝釉下彩 -青花(青花是一種釉下彩,就是在坯體完成乾燥後,在表面上上用藍色的色料(例如氧化鈷)畫上各式圖案。之後再淋上透明釉,即可進行釉燒。因為藍色的色料是用在透明釉之下,所以名為「釉下彩」,此種方式通常色料的燒成溫度不能與透明釉相差太大)、釉里紅…等。 釉上彩 -粉彩(明朝年間研發出來的明「五彩」,對陶藝色彩的表現更上一層樓。在坯體上先施用一層色釉(通常為白色)後, 先釉燒一次,再以有顏色的釉葯繪上各種花紋圖案,以低溫燒第二次,通常第一次釉燒的底色燒成溫度較色釉為高,由於色彩在底釉上,所以稱為釉上彩。因為需要釉燒兩次 或是多次,故亦稱為「二次燒」。)、康彩…等。在經驗上,在進行多次燒時,應從最高溫燒到最低溫,以確保發色准確。
現代陶藝
隨著朝代及制陶技術的演進,陶瓷品在人類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實用的價值,同時因為文化的演變,陶瓷漸漸成為一項重要的藝術文化,多樣化的風格及不同的型態用途,所代表的是人類審美觀及生活品質的改變。 生活陶藝 - 陶藝類生活用品如,花器、餐具、茶具…等。 傳統創新 - 運用傳統技法,釉彩表現現代精神、瓶、罐、等容器或功能性得實用作品。陶藝現代陶藝 - 表現造型結構與思想理念的創作,與其他藝術型態的結合,讓陶瓷藝術已不再是單純的拘泥於土與釉的結合,融合更多的人文與空間因素,使得陶瓷藝術更加有內涵。 由於現代對於化工原料知識的進步,與釉燒技術的發展, 加上工業化後機器的製造與發明,陶瓷藝術已經漸漸分家,實用陶瓷與藝術陶瓷各有不同的發展空間,而釉上彩與釉下彩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的絕對,所以硬要用任一種分類的原則來規范陶藝的種類,都不是非常周延的方法。
[編輯本段]發展
目前國外陶藝發展非常快,從小學到大學都有陶藝課,而且許多家庭建成了陶藝作坊,還出現了一些個人經營的陶藝工作室,許多休閑場所也擺放陳設著陶藝家的作品,這樣既能很好地發展陶藝事業,又增近了與陶藝家的學習和交流。 隨著陶藝熱的逐步升溫,陶藝製品獲得越來越多人的青睞,親手做陶藝成為人們工作學習之餘放鬆精神釋放自我的又一休閑方式。 中國陶藝正處於發展中,從幾年前各地陶吧的興起,逐漸讓人們了解了陶藝,陶藝正在走進家庭。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有關的教育部門從素質教育出發,把陶藝列入了教學課程,這樣從小就可以受到藝術的熏陶,從中鍛煉了動手能力,非常好的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成果。
[編輯本段]拉胚製作方法
如果你是新手就把機器調慢點,下面說正題,先把陶藝一塊泥放在機器中央(放好後開始轉機器)用大母手指按住泥的中央,慢慢按出個洞,之後用兩只手把泥按成一個筆筒狀,如果乾的話手沾點水.之後就是你隨意創作的時候了. 陶藝是一種文化,一種既年輕又古老的藝術,年輕是因為現代陶藝的獨立和發展,古老是因為她伴隨著人類文明史,透著原始的魅力。陶是土的藝術,火的藝術,其實更是人生藝術。親自動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從自己的手中誕生,帶著泥的味道,更透出你的個性。 現代陶藝的創作主要通過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紋飾,釉色來表達作者的意念,滿足現代人回歸自然,體現自我個性的要求,陶藝並列於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行列之中,它以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豐富的表現力吸引眾多的陶藝家,藝術家,陶藝愛好者,學生以及少兒從事陶藝創作或製作。從殺泥(練泥)開始,盤余,泥扳,捏塑,拉坯等技法的應用,一件件藝術品從自己的手中誕生出來,裝點自己美麗的生活。 豆瓣上比較推薦的陶吧有: 北京西單文化廣場77街的好運陶吧 北京公主墳城鄉貿易中心六層的陶吧 河南鄭州花園路的蝶戀花手工(這個主要是以培訓陶藝課程,供購設備等為主,開連鎖店面的) 上海徐匯區龍華路創意大院無形藝術陶藝中心(場地極大)
[編輯本段]中國
中國陶藝正處於發展中,從幾年前各地陶吧的興起,逐漸讓人們了解了陶藝,陶藝正在走進家庭。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有關的教育部門從素質教育出發,把陶藝列入了教學課程,這樣從小就可以受到藝術的熏陶,從中鍛煉了動手能力,非常好的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成果。 陶藝 從古到今,盡管世界各民族對美的鑒賞千差萬別,但是,卻都能以某種方式獲得對美的享受。 遠在九千多年前,中國先民在從事漁獵、農業生產活動的同時,不但開始可最原始的建築活動,並且隨著火的發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長期勞動實踐中,伴隨著無數次時間與成功的體驗,開始製造和使用成為中國古文化之一的藝術創造物-陶器,並揭開了人類發展史上的「新石器時代」。 盡管因時代、地區或民族的差異,由於其他條件的種種影響,陶器的形式、風格發生過多樣變化,也各自產生了很多特點,但卻都表達著自己的時代精神,而這種精神在新石器時代首先表現在陶器的器形與紋飾和質地的感覺上。新石器時代中期中國制陶業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藝術,各個地區文化彼此影響、相互交流、或繼承發展,再中國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共同又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 美來自於生活,制陶者正是從表現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間接表現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繪了現實生活的風俗和風貌。 以彩陶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後,以山東為中心的龍山文化的另一類文化遺存方式出現。這個時期制陶業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藝術。龍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無益的崇飾。全憑器體自身的黑色取勝,它以「通體漆黑」閃閃發亮為最佳境界,器體有時略加點綴凹凸璇紋或鏤孔與塑造燒制結合,體現出一種單純的質朴美。 進入商代,模仿同時期青銅器紋樣與器型的白陶出現了,在當時它是比青銅器更為豪華的工藝,器形幾乎全是禮器。尤其富有特點的是波狀雷紋、勾連雷紋和一種怪異人形雲雷紋。是人類文化上罕見的工藝美術品。 商周時期的制陶工藝沒有顯著的進步,藝術性也沒有多少發展,從戰國時期開始,中國進入了漫長的封建社會。空心磚的生產是戰國陶工的一項重要創造。 由於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土地廣袤,各地因地理位置或其它因素的不同而陶瓷用品也有很大差別,從質地來看,中國東南海沿海一帶的百越地區,盛行灰陶、印紋硬陶和原始陶器,而其它地區則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陶次之。 在日用陶器中,主要是泥制灰陶。灰陶的陶土含有一定的砂粒,燒成溫度高,陶質堅硬,多呈灰色或黑灰色。與此同時,在長江下游的地區和珠江流域的廣東、廣西等地區普遍使用著印紋硬陶。但由於印紋硬陶質地粗糙,不宜作飲食器皿,故極大多數是容器。 「六王畢,四海一「。秦漢時期也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秦代陶俑以其完美的藝術形式,生動逼真的神態,深刻揭示了各種人物的內心世界,不僅表明了雕塑藝術現實主義傳統的久遠和中國古代制陶水平之高,並且還為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深沉雄大的民族風格。 在彩繪風格方面,漢代彩繪陶一改戰國彩繪陶流麗生動,熱烈奔放之作風,轉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韻。畫面鋪天蓋地,色彩富麗絢爛。 到了唐代經濟的繁榮發展,政治的長期穩定和民族意志的高昂, 紫砂陶藝是唐代的各個方面無不空前的繁榮和提高,陶瓷藝術最能表達這種盛唐氣象的就是唐三彩釉陶。三彩陶俑和三彩陶器,就是製造它的那個時代的藝術記錄和唐人生活情趣的風情畫。 中國傳統陶藝製作源遠流長,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仍盛而不衰,歷朝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時代風尚的不同,審美觀的變化,在陶藝中反映得十分突出,國內外許多學者、藝術家都非常重視對中國傳統陶藝的研究。但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這門集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於一身,凝聚著中華民族審美歷程的傳統陶藝的研究,往往停留在美術造型及裝飾技法上,這不夠全面,研究中國傳統陶藝的一個重要特色,是立足於總結中國傳統陶藝及其製作工藝和裝飾工藝的優良傳統。「傳統」不屬於舊規范化的別稱,而是意味著一種工藝和藝術體系的特徵。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特性,反映到陶藝上並產生獨特的民族風格,這種民族風格以其特有的工藝技術和藝術形式,顯示它自已的風貌,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東方文化的典範。 中國傳統陶藝所特具的東方藝術的情韻風格,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她仍紮根於人民之中,集中了無數陶藝前輩的智慧和創造力,經過歷史不斷的錘煉,然後形成為優良傳統,它貫穿著民族性格,民族感情,體現了民族審美意識的共同特性,代表著民族的精神實質。中國的陶藝前輩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和形成了一套豐富的經驗,創造了多種的工藝技法。正是這一套制瓷的優良傳統,歷代相傳,不斷發展,使得中國陶藝幾千年來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對世界文化起著深遠的影響。 陶藝的發展伴隨著陶瓷的產生而發展,首先是滿足人類自身實用功能的需要,同時在實用的基礎上,通過造型裝飾和泥釉火焰又寄託著原始的樸素美,繼而發展為實用和欣賞兼備的民間藝術品。如今已脫離實用功能,從純精神的感情需要為出發點,開創了一條純藝術的道路。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藝術創造,在任何時候都不是凝固的,而是處於不可遏止的發展狀態之中。 同樣,陶藝也不例外,每一朝代,她都有時代特徵:宋代的秀麗,元代的渾厚,明代的精工,清代的精緻。甚至同一朝代也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如明代青花瓷,宣德的濃艷華滋,氣韻淋漓,豪放生動,成化青花則淡雅清新,優美細膩。翻開中國陶瓷發展史,在每一個朝代的任何一個階段,幾乎都有陶藝的新品種,新工藝和新風格出現。由於種種原因,這些寶貴的制瓷工藝,到了近代卻淡化甚至失傳。因此,研究和總結中國傳統陶藝的製作工藝和裝飾工藝技法,並不純粹是一個技術理論問題。而是關繫到中國陶藝是否能永葆藝術青春,甚至關繫到中國在世界各國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嘉誠紫砂陶藝花瓶陶藝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一個代名詞。然而,當中國的陶藝家們猛然從「傳統」、「實用」、「日用」等字眼中驚醒重新打量世界時,卻發現自己落後了。的確,現代陶藝已不僅僅只是作為一種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工藝美術而存在,也不是僅僅「實用」、「美觀」、「經濟」、「大方」的觀念便能涵蓋得了的。它已經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形成廣泛的參與到現代藝術運動中,成為藝術家表達自己的觀念,進行文化批判的利器。 中國人開始關注現代陶藝,並在輿論上形成規模應該是在20世紀90年代之後的事情了。當然嚴格說來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起源和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清華美術學院前身)、景德鎮陶瓷學院等院校中的那些最早實踐者有關。20年來,老一輩陶藝家如祝大年、楊永善等在現代陶藝方向作出了有益的嘗試,而且產生了一大批中青年陶藝家如呂品昌、羅小平、白明等,風格流派眾多,技法日趨多樣。他們中大多數是高校教師,或受過高等教育中傳統陶瓷藝術的薰陶,因此,中國的陶藝在一開始便與學院有著不解情緣。 然而單純的學院發展,不管是在觀念上,還是在傳播上都受到極大限制,而且在學術層次上也是狹窄的。在90年代,首先是1991年「北京國際陶藝研討會」,繼而是1995年的「景德鎮國際陶藝研討會」,1998年5月在宜興舉辦了由羅小平等人策劃的規模更大、學術研討更具深度的「98中國宜興國際陶藝研討會」,同年秋在中國美術學院由劉正等人策劃的「首屆中國青年陶藝家作品雙年展」也與觀眾見面。1999年歲初在廣州美術館由左正堯策劃的「超越泥性--中國當代陶藝家學術邀請展」更是頗具水平。這幾次具有重要意義的學術研討性的展會,預示著中國的陶藝正在興起,其規模和范圍及影響正在向全社會拓展。
[編輯本段]美國
自拓荒時代起,美國人便有著一種勇往直前、富於探索的革命精神,此種精神也深遠地影響了美國的藝術史。這個年青的國家之所以能成為現代陶藝的起源地也是與之分不開的。 美國陶藝界公認,現代陶藝形式的表達以1954年彼得·沃克思到洛杉磯縣美術學院(後改為奧蒂斯美術學院)教授陶藝為起始標志。彼得·沃克思反對陶藝創作中過分強調工藝性的特徵,主張一種帶有隨意性的返樸歸真的創作風格,從而開辟了一條實驗新穎造型及外表肌理效果的探索之路,史稱「奧蒂斯陶藝革命」。 50年來,美國的現代陶藝有了巨大的發展。從源頭上講,它受到了日本民間陶瓷、美國民間陶瓷、中國傳統工藝造型、現代藝術流派等眾多藝術形式的影響,在創作中形成了異彩紛呈的局面。抽象表現主義、極限主義、超級寫實主義,波普美術、寫實主義都有其代表藝術家和作品;同時作為容器設計,那些更重形式規則的優雅陶瓷也有發展,這些都顯現了美國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現代陶瓷運動的最大貢獻是使陶藝超越了狹窄的「工藝美術」范疇,使之與繪畫、雕塑等主流美術創作觀念相結合,從而豐富了傳統的陶瓷藝術史;對於陶藝家來說,他們的身份也非「工藝家」能概括,他們已經拿起一種具有永恆性質的材料--陶瓷加入到主流美術創作中,進行有價值的文化展現與價值批判,擺脫了「容器」對他的束縛。 美國是現代陶藝的策源地,介紹其歷史發展以及著名藝術家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編輯本段]現代陶藝
然而,現代陶藝作為一項新鮮事物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在更大的意義上、更大的程度上組成了中國陶藝現狀,更值得我們去研討。歸結為以下幾個問題,以資讀者玩味。 時大彬早期學習紫砂陶藝「傳統」與「現代」的隔閡
「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在如今的各個藝術領域都是一個爭不完的話題,陶藝也不便外。然而,在關於陶藝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許多討論中卻輕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陶藝的功能問題。它不僅關繫到陶藝品的功能與價值,而且對於陶藝在整個文化體系中所擔當的角色及陶藝家的社會定位都關系很大。只有擺正了「現代陶藝是干什麼的?」這樣一個問題,而不只是「現代陶藝是什麼樣子?」,我認為陶藝才能真正從「傳統」走入「現代」。 中國傳統陶藝是附屬於陶器的,「實用而盡量美觀」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限制了當代中國陶藝發展。在這種觀念下,陶藝只能屬於工藝美術,其功能只是實用加玩賞。在這種情況下,陶藝家的才智更多的受到了「制器」的局限,只能在追求設計與形式美的領域里探索,陶藝家也更接近於工藝家,無法融入現代藝術的潮流。 現代陶藝的作用在於它擴大了原有陶藝的藝術屬性,使陶藝家不受「制器」的限制,可以在其審美和價值批判領域里馳聘。他既可以在原來的設計領域里繼續有所作為,又可以充分發揮其藝術家的天性,針對現實進行有價值的文化批判,從而涉足到雕塑、裝置等眾多藝術領域。豐富了自己又補充了其它藝術門類,從而豐富視覺藝術的門廳。 因此,傳統陶藝無論如何發展都有「器」的約束。現代陶藝發展,在認識上首先做到的便應是功能論上的轉移,從而脫離對「器」和固定造型的依賴,而真正走向一個更廣闊的天地。 這種隔閡是可以通過觀念轉變而化解開的,它的存在也是當代陶藝不斷發展的動力。
傳播與接受的局限
現代藝術中的諸多流派,在改革開放後特別是80年代中晚期,如暴風驟雨般進入中國。雖然當時中國人還不懂得欣賞,有的甚至產生厭惡之情,然而在客觀上承認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並從觀念上日益接近它們。現代陶藝沒有趕上那段風潮,從傳播的角度看似乎錯過了黃金時節。從現狀看,許多業內人士也指出現代陶藝僅在某幾個瓷區和都市中基礎較好,如景德鎮、廣州、上海等地,然而從面上講其群眾基礎相當薄弱,沒有培養出一個大范圍的陶藝欣賞群,這是不利於現代陶藝的發展的。我們也注意到由於當前中國的日用陶瓷和美術陶瓷產業並不景氣,所以即使在原來有著深厚傳統的許多瓷區,其群眾對陶藝的興趣也在減弱,這種情況是十分令人擔憂的。 另一方面,媒體、報刊對現代陶藝的介紹是零星的,形不成規模,更不用說專門的陶藝刊物了。現在擔當著傳播任務的是一些陶藝工作室,但他們的作用未受到重視,有識之士指出一個國家陶藝整體發展的前提是要把民間的力量調動起來,只有水漲才能船高。 從接受者來看,中國人固然不缺少對陶瓷的感情,然而確實談不上他們對現代陶藝的感情,因為大多數人對陶藝的看法都停留在傳統的觀念上。再加上傳播不力,欣賞者的口味自然很難調動起來。 然而,現代陶藝在精神上與現代藝術運動是相通的,人們能接受現代藝術便能接受現代陶藝,這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理論與實踐的脫節
理論與實踐的脫節成為現代陶藝中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陶藝家夏德武說:「廣州美院的一批人請了中央美院的某位藝術評論家去評論現代陶藝,他可以拿現代藝術觀念、現代哲學來評論現代陶藝。但我認為這是遠遠不夠。」他指出現代陶藝批評家很難形成的原因是中國現代陶藝不發達,他認為非常需要理論家。筆者曾在中央美院圖書館找到一本所謂「現代陶藝」的書,實際上書中的陶徐曲及其紫砂陶藝藝品只是現代的「活人」做的陶藝。可見,現代陶藝在理論上是相當匱乏的,能找到的介紹現代陶藝書也相當少,且多不正規。看來,現代陶藝實踐與理論的脫節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將成為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理論人才急待培養,為此許多陶藝家提出一邊實踐,一邊做一些理論研究,這可謂是無奈之舉。 此外,現代陶藝在創作體制、銷售體制、創作理念等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問題,好在從當代陶藝家的言詞中我們都能體會到一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中國知識分子特有的壯志豪情。
[編輯本段]現狀
目前國外陶藝發展非常快,從小學到大學都有陶藝課,而且許多家庭建成了陶藝作坊,還出現了一些個人經營的陶藝工作室,許多休閑場所也擺放陳設著陶藝家的作品,這樣即能很好地發展陶藝事業,又增近了與陶藝家的學習和交流。 隨著陶藝熱的逐步升溫,陶藝製品獲得越來越多人的青睞,親手做陶藝成為人們工作學習之餘放鬆精神釋放自我的又一休閑方式。 中國陶藝正處於發展中,從幾年前各地陶吧的興起,逐漸讓人們了解了陶藝,陶藝正在走進家庭。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有關的教育部門從素質教育出發,把陶藝列入了教學課程,這樣從小就可以受到藝術的熏陶,從中鍛煉了動手能力,非常好的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成果。
C. 民間工藝美術包括什麼
工藝美抄術包括:
特種工藝襲
藝用陶瓷、金屬工藝、玻璃工藝、藝用搪瓷、漆器工藝、雕刻工藝。
藝用紡織
提花紡織、織毯工藝、抽紗工藝、
綉織工藝。
工藝繪畫
內畫、羽毛畫、麥稈畫、貝殼畫、烙畫、絲絨畫等。
民間工藝
燈籠、
剪紙、風箏、花燈、泥人、面人、糖人等。
編結工藝
竹編、草編、棕編、麥稈編、繩編。
圖書裝幀
旋風裝、蝴蝶裝、筒子裝、線裝、膠裝、膠線裝、硬殼裝,護封、腰封,特裝。
工藝篆刻
在玉石、印章、凍石、牛角、獸骨、黃金、青銅、紫銅等材質上,意向刻刀書法、世相組字。
應用藝術
是指用手工或機械的手段製造物質產品,而該產品既有物質生活的功能性,又有精神生活的審美性。應用藝術和手工藝的意思基本上是不同的,如要用一句簡單的話來分別,可說是「極致的手工藝之美就是工藝美術」,手工藝的定義涵養了民間美術、一般手工製品,而且往往局限在手工製作的狹義上。但工藝美術一詞卻能包括機器製造出,具有手工質感的物品。而且工藝美術下的物質產品,多為量少質精,價高罕見。但手工藝下的物品,雖也有量少質精的部份,但價格多半較平價,也不難在地區的特產店看見。
D. 民間陶瓷的藝術特徵是什麼
一、民間陶瓷藝術就地取材、就地製作、土生土長、地方特性、地方習俗很濃的一種群眾性創造。
二、民間陶瓷藝術有結合實用的,也有純欣賞性的。
1、民間陶瓷藝術從造型到裝飾,既沒有重大的歷史題材,也沒有現實中的重大內容,它往往反映著人們淳樸的、善良的、理想的、吉祥的願望,流露著純真的鄉土感情和對人生、大自然的深刻涓涓思念;
2、形式大方、樸素、不加修飾、不求形似、只求意到;
3、用筆弄刀,運用自如,活潑、粗獷、灑脫、自然天成;
4、形象處理,高度簡煉、概括、誇張、稚拙之美、妙趣橫生、耐人尋味;
三、民間陶瓷藝術的選材,往往不求高品格,只求價廉物美,因材施藝,化腐朽為神奇。對於藝術創造來說,材質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加工細致,純度很高的材質,固然有它用武之地,而粗加工,純度較底的材質,更能體現粗獷,樸素,原始的材質本身的美,因為這種材質一經火焰燒成後,化學反映復雜表面肌里效果豐富。從而使純真的感情,自由的藝術風格,得到更好的體現。
四、景德鎮的民間青花坯胎,就是採用含鐵質較高的下腳料,使用單純一種青料彩繪,有料有筆,層次分明,在單純中見真情,從素雅中見含蓄。再加上使用白里泛青的石灰石釉,一次高溫燒成,畫面呈現青白相映,晶瑩透徹,「嬌翠欲滴」,互為滲透,渾然一體的藝術效果。
五、手藝是民間陶瓷藝術的重要特徵,只有純熟的手工技術,手感、才更具人情味,才更能隨機應變的體現心靈的感受,才能產生千變萬化的筆跡刀痕的藝術效果,才能更加直接的顯示人的智慧和創造性。火焰是陶瓷藝術最具特徵,最受制約的一關,所以陶瓷藝術也可說是火的藝術,任何不經火的考驗,就談不上是陶瓷藝術了。
六、民間陶瓷藝術,從立意、選料、造型、製作、裝飾、火焰的運用,都是有機的完整的結合,既是科學的,又是藝術的,處理得當,才能產生和諧的,自然天成之美。
E. 如何開展幼兒民間美術欣賞活動
美術欣賞是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美術教育一直以繪畫為主,手工為輔,缺乏單獨的欣賞課程,而美術欣賞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促進幼兒的藝術學習。民間藝術作品因其原發性、恆久的主題、功利的色彩極易為兒童所接受;同時,兒童藝術與民間藝術在對生命的自然追求和藝術表達的純朴稚拙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很適宜幼兒欣賞。
我國的民間美術根深葉茂,源遠流長,有著悠久的傳統。它具有獨特的風格和鮮明的個性,思想質朴率真,造型不拘一格,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多才多藝和創造性。對幼兒進行民間美術教育,有利於提高幼兒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而為了更好地開展民間美術教學活動,必須讓幼兒充分地感受民間美術的美,激發活動的興趣。因此,我們要重視幼兒民間美術的欣賞教育。
通過民間美術欣賞可以激發幼兒對民間美術的興趣和愛好。在欣賞那些美不勝收、目不暇接、鄉土味極濃的民間美術作品的同時,幼兒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培養審美情趣。美的作品能夠深深地吸引每一個幼兒,使他們在羨慕、贊嘆之餘,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在充分感受美的過程中萌發表現美的願望。
一、民間美術欣賞教育的目標
總目標:
(一)通過民間美術欣賞教育,讓幼兒初步了解我國燦爛的歷史文化,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二)讓幼兒感受民間美術作品的造型、色彩、構圖,形成對稱均衡等形式美的概念,激發幼兒對民間美術的興趣和熱愛。
分目標:
小班階段目標:
1、欣賞、識別民間美術作品中的民族色彩,感受其色彩美。
2、引導幼兒集中注意力觀賞具有鮮明色彩,造型獨特的民間美術作品,培養對欣賞活動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欣賞習慣。
中班階段目標:
1、通過欣賞民間美術作品,讓幼兒感知作品的色彩、造型、對稱、均衡和韻律等形式美,初步學會從自我審美的角度進行評價。
2、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大班階段目標:
1、了解民間美術的各種體裁和藝術門類,領悟作品的內涵,陶冶美好的情操。
2、引導幼兒在欣賞美術作品時,產生一定的審美聯想,並能向他人述說自己的感受。
二、幼兒民間美術欣賞教學的內容
民間美術形式多樣,種類繁多。我們在教學時,應選取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接受能力,典型、優秀的民間美術作品來欣賞。若按它們在社會作用和價值上的側重不同,可將其分為兩大類。
(一)具有實用價值的民間工藝美術品。
1、民間服飾:作為社會文化基本要素,以日常生活用品的形態,體現出民族文化的積累、升華和多姿多彩。與服飾有關的民間美術品如家織布,包括蠟染、絞染、扎染等印染工藝。在成衣過程中的拼布、鑲邊、扣絆、刺綉亦顯示出局部裝飾美。
2、床榻用品:有被褥、床單、枕頭、涼席、帳鉤等,由一個地區的多種民間工藝品組成,包括染織、編織、金屬工藝等。
3、日用器皿:包括木製品、陶瓷製品、竹製品、草編製品、紙製品等。
(二)以精神因素為主的民間工藝品。
1、年畫:是我國民間過春節、慶豐收、預祝吉祥如意的一種民俗美術品。較為著名的有蘇州桃花塢年畫、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楊家埠年畫。
2、剪紙: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有窗花、門箋、牆花、頂柵花、燈花、喜花等。
3、民間玩具:有泥、木、草、棕、竹、布等類,孩子們平時玩的陀螺、泥哨、布老虎都屬此類。
4、泥塑:以陝西鳳翔的虎頭掛片、無錫惠山泥人大阿福、天津泥人張最為有名。
5、麵塑:民間多有用面捏塑節令用品,配以紅棗、紅豆、染胭脂花點做「花點心」的風俗,帶有祝福的含義。
6、面模:即糕餅模,是用來做食品的模具,其樣式、大小都有特定含義。
7、風箏:是社交、教育、運動、娛樂、文化藝術交流的物化形式。主要產地有山東濰坊、北京、江蘇南通。
8、花燈:用來烘托婚壽喜慶氣氛,主要產地有江蘇、北京、福建、廣東等。
9、皮影:皮影戲廣泛流傳於民間,所有影人及道具都是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品。
三、怎樣指導幼兒進行民間美術欣賞
在指導幼兒進行民間美術欣賞活動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在美術欣賞教育中重視與加強教師、兒童與藝術作品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
教師在對幼兒進行美術欣賞教育之前,自身應對美術作品所蘊涵的意義進行合理的解釋,對藝術的形式有一定的理解與欣賞。例如,教師必須理解線條、形狀、色彩、構圖等形式語言可能的象徵意義,理解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變化與統一等形式美的原理。
師生的關系是平等的,雖然教師在引導幼兒欣賞美術作品之前,已有對作品意義的預期,但並不意味著幼兒必須無條件地接受教師的這種預期,他們仍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對於美術作品的理解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只有不同的理解,欣賞者與藝術作品之間的相互交流更多的是通過審美體驗和領悟進行非語言的信息溝通。
(二)要為幼兒提供大量欣賞的機會,擴大欣賞面。
教師應適當給幼兒一定的美術欣賞的基本藝術語言與形式美的原理,使他們在美術欣賞中理解作者的用心,幫助他們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同時,給予幼兒充分體驗的機會和時間,讓他們反復多次地進行感知、體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簡單描述,充分調動和增強幼兒的觀察力、藝術想像力與表達能力。
幼兒學習生活的教室是進行美術欣賞的重要場所,優美的環境可使幼兒受到民間美術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對空間有計劃、有目的地布置,使有限的空間活起來,讓幼兒欣賞大量的美術作品,在感受美的過程中受到熏陶感染。
在教室的主牆上可設計製作一些反映真善美的故事圖案,如「神筆馬良」、 「司馬光救小朋友」等,副牆上可裝飾一些色彩鮮艷的風箏、宣紙蠟染、刺綉織物等。在玻璃上剪貼一些栩栩如生的「喜鵲登梅」、 「蓮生貴子」、 「松鶴同春」等圖案。民族工藝區擺放一些姿態各異的民族娃娃、精巧別致的陶製品、絢麗多彩的京劇臉譜等。為幼兒營造一個優秀、向上的人文環境,讓幼兒在身臨其境中觀察、想像、追求美。
(三)引導幼兒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
在幼兒進行民間美術作品欣賞時,教師宜引導他們運用邊體驗邊討論的方式來進行,讓幼兒通過自己充分的感性體驗後,再將這種感受表達出來。這種感受的表達方式是多樣性的,如語言的、身體動作的等等。在欣賞年畫《連年有餘》時,幼兒會被深深吸引,設想自己就是那個可愛的胖娃娃,並且會用很多詞彙描述現在的感受,如「高興」、「快樂」、「開心」等等。
由於民間美術自身的特點,使得它可以與民間節日、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俗等相結合,更好地對幼兒進行美術欣賞教育。
(一)將民間美術欣賞與民間節日相結合。
我國有許多民間節日,如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來臨時到處張燈結綵,洋溢著節日的氣氛。我們要抓住這些有利契機,對幼兒進行教育。例如:元宵節的時候,教師把教室布置得十分喜慶,在主牆上剪貼一幅「連年有餘」的圖畫,門上掛了門箋,還和小朋友一起喜氣洋洋地在民樂伴奏下布置燈會,欣賞圖案精美、色彩絢麗的花燈,提高了幼兒對民間色彩的感知力,發展了幼兒的想像力。
(二)將民間美術欣賞與民間文學相結合。
民間文學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民間童謠、民間童話等,反映了中國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和美德。在幼兒欣賞美術作品過程中,我們可以適當加入民間文學的內容,幫助幼兒理解美術作品的內涵,豐富語言知識,了解民間文化。例如:在欣賞民間想像畫「大禹治水」時,教師適當穿插故事,講述大禹堅韌不拔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民族情感。在引導幼兒欣賞風格各異、繪制精美的風箏時,教師可以給幼兒介紹一首風箏謠:「三月寒食是清明,姐妹十人去踏青,捎帶放風箏呀,大姐放了一個小張生……」這首風箏謠形象地描述了這項在全國廣為流傳的放風箏活動,加深了幼兒對民間美術的理解。
(三)將民間美術與民間音樂相結合。
音樂是想像力的翅膀,優美的樂曲令人產生激情。在欣賞民間刺綉「鳳穿牡丹」、 「丹鳳朝陽」、 「獅子滾綉球」等作品時,教師可為幼兒選取民族樂器琵琶的音樂。在欣賞陶瓷時,選取古箏的樂曲。欣賞剪紙時,配以喜洋洋的民樂曲。美好的氛圍加上教師的引導,使幼兒對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陶冶了情操和心靈。
(四)民間美術欣賞與民俗相結合。
民間美術的內容與形式大多受到民俗活動或民俗心理的制約,這一點在泥塑、年畫、剪紙中表現的較為突出。在欣賞此類作品時,教師可給幼兒講一些民俗習慣,讓幼兒了解民間藝人通過一些寓意或象徵的圖形,來表達祈求平安吉祥、多子多福的願望。如泥塑中的「大阿福」、 「光頂娃娃」等,讓幼兒體味民間美術的魅力。
此外,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教育手段,如幻燈、錄像、多媒體等。採取適宜的方法,如觀察分析、講解演示、形象比喻等,有力地提高幼兒的美術欣賞能力。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認為:「兒童對於環境中各種事物的認識一定要親眼看到,耳朵聽到,手接觸到,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和性質。」所以我們要重視加強幼兒民間美術欣賞教育,激發幼兒對民間美術的興趣,提高其審美情趣。
F. 中國民間工藝美術有什麼
①繪畫。其中包括版畫、年畫、建築彩畫、壁畫、燈籠畫版、扇面畫等。②
雕塑。有彩塑權(
奇觀彩塑
、
小型泥人)、建築石雕、金屬鑄雕、木雕、磚刻、麵塑、琉璃建築飾件等。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製玩具、鐵制玩具、紙玩具、蠟玩具等。④刺綉染織。包括蠟染、印花布、土布、織錦、刺綉、挑花、補花等。⑤服飾。包括民族服裝、兒童服裝、嫁衣、綉花荷包、鞋墊、首飾、絨花絹花等。⑥傢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
、木器
、竹器
、漆器、銅器及革製品、車馬具等帶有裝飾及藝術價值者等。⑦戲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會造型等
。⑧
剪紙
。包括窗花、禮花、刺綉、刺綉花樣、掛箋等。⑨紙扎燈紙。包括各種花燈、各種紙扎。⑩
編織
。包括草編
、竹編
、柳條編、秫秸編、麥稈編、棕編
、紙編等。?
食品
。糕點模、面花面點造型、糖果造型等。民間美術貫穿於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個領域,直接反映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顯示出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
G. 簡單介紹一下民間工藝美術
民間工藝美術生產者為自身需要而製作的民間工藝美術,主要包括剪刻工藝、織染工藝、編扎工藝及其他。剪刻工藝主要有剪紙和皮影。織染工藝主要指人民群眾日常服飾和居家用品,其門類有刺綉、織錦、挑花和印染等。進入現代後,民間工藝主要指的是傳統民間工藝的承傳。 剪刻工藝主要包括剪紙和皮影。皮影製作隨著各地的民俗活動而廣泛流行於民間。20世紀的中國農村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這種習俗。每逢節會喜慶、祭祀禮儀或織綉活動,人們都要剪制花樣,寄託美好的祝願和理想。這一時期的剪紙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風格,有著南北之分。西北、華北、華南、西南地區的剪紙基本屬於天真渾厚的北方風格,華東、華中、西南地區的剪紙則為玲瓏剔透的南方風格。20至40年代曾有許多農民背井離鄉,進入都市依靠剪紙為生。受到都市文化和消費者趣味的影響,剪紙脫去了一些鄉土味而趨向清秀淡雅、精緻肖形。20世紀下半葉,一部分剪紙發展成有組織的商品生產,一些藝人成為職業剪紙藝術家。大部分剪紙則產生於民間。剪紙在80年代更為人們重視和喜愛,出現了一些全國性或地方性的剪紙學會、研究會或專業刊物。 皮影是流傳於民間的一種戲劇形式。主要分布在陝西、甘肅、山西、北京、河北、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區。50年代以後,由於現代戲劇和影視藝術的迅速發展與傳播,民間影戲大受沖擊。政府為保護、研究和發展這種民間藝術,組建了一些專業劇團,並在城鄉甚至國外巡迴演出,皮影工藝的開發製作也因此得到一定的弘揚與保護。 民間織染工藝製作遍及全國各地。比較有特色的是貴州苗族的蠟染,廣西壯族的扎染、壯錦,湖南湘西的土家錦,廣東黎族的黎錦,新疆維吾爾族的艾得力斯綢,漢族的藍印花布、挑花刺綉和各種布制玩具用品。20世紀上半葉,外國機制印花布大量湧入中國,並在競爭上取得優勢,從此沿海地區的民間土布和印染生產如江河日下。自50年代以後由於現代文化的廣泛傳播,鄉村民間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趣味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服飾大都被淘汰,古老的織染工藝也趨向消失。只有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和邊遠閉塞地區,還略能見到一些保持傳統特色的織染工藝。進入80年代後。國家對這種狀況有所重視,採取了一些保護和發展生產的措施。隨著農村經濟的活躍和旅遊業的興盛,鄉村的織綉工藝略有復興。 中國廣大鄉村城鎮的農民或藝人,以竹、藤、棕、草、麻、葵、柳、玉米皮或麥稈等自然材料編扎各種優美的居家實用工藝品的製作活動,具有悠久的歷史。許多富有傳統的民間編扎工藝逐漸轉向出口商品的生產,這種特點在沿海和大城市周圍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如山東的草編,浙江的草、麻、竹編,四川的棕、竹編,安徽的竹編等。民間編扎工藝作為適合農村經濟發展的副業為各地政府所重視,生產迅速恢復並走上合作化道路。自70年代以來,民間編扎工藝生產更是突飛猛進,企業和從業人員大大增加。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藝人們創新了許多工藝技術和品種。風箏、花燈也是歷史悠久的編扎工藝。每逢初春或年節喜慶,在民間可見放風箏和鬧燈、賞燈活動。這一時期以北京"風箏哈"、天津"風箏魏"、江蘇南通和山東濰坊的出品最為著名。花燈的著名產地有浙江硤石、廣東佛山、福建泉州等。20世紀下半葉特別是80年代,放風箏、觀彩燈的民俗與現代文化結合,出現了濰坊國際風箏比賽、自貢國際恐龍燈會等融娛樂宣傳、文化交流、經濟貿易於一體的新形式。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它們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此外,其他一些民間工藝如民間繪畫、雕塑、燒造、營造、服飾、裝潢工藝等,自辛亥革命以來,在新的文化環境中或延續流行,或沉寂消失,或推陳出新。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愈來愈顯示出它們自身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立足於不同角度的整理、恢復、提倡、保護和開發工作,正在或有待於進一步地展開。
H. 美國 中國民間藝術 麵塑 陶藝
中新網北京11月18日日電中華民族藝術珍品流通中心18日在北京正式投入運營。專主辦者稱,這是全國首家民族屬藝術品流通中心,也是北京中心城區最大的民族藝術品展示銷售場,為藝術大師和藝術品愛好者、收藏者之間搭建了一個溝通的平台,有利於民族藝術的傳承發展。
中華民族藝術珍品流通中心位於北京天壇旁邊的中華民族藝術珍品博物館內,一層展示的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珍品之作,基本上囊括了工藝美術的所有門類,所展銷的珍品均嚴格篩選,並由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張文彬和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常沙娜教授擔任主任委員的專家鑒定委員會最終敲定。二層展示的是「燕京八絕」,即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京綉八大工藝門類,涵蓋了北京的傳統文化和宮廷文化,堪稱「北京名片」。
與此同時,《中華民族藝術珍品》大型圖冊亦與讀者見面,該畫冊完整收錄了首批評出的百件中華民族藝術珍品。
I. 中國四大民間工藝美術
綿竹年畫(成都) 彩繪泥塑、木版年畫、剪紙、刺綉、皮影、草編、罩金漆器 手工刺綉
http://www.eaaworld.com.cn/ 看下回吧 應該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