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拾穗者藝術價值
《拾穗者》是法國巴比松派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於1857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現存放在巴黎的奧塞美術館中。該畫描繪了農村秋季收獲後,人們從地里揀拾剩餘麥穗的情景,該畫人物形象造得真實生動,筆法簡潔,色調明快柔和,凝聚著米勒對農民生活的深刻感受,是現實主義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作。
米勒用這樣個尋常的拾穗動作表現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困苦和農民生活的艱辛,用三個普通的農民婦女,表現出與現實生活中一樣真實的農民在田地里幹活的場面,因為在米勒看來,腳踏實地勞動著的農民形象本身就是美的,米勒只是把平凡生活中最能反映人物內心本質的一瞬間定格下來,拾穗雖然是很常見的動作,卻在作者的畫筆下得到了升華。使富饒的農村豐收景象與農民的辛酸勞動形成了對比,真實地表現了人民生活的艱辛,深刻揭示了背後的階級矛盾。紅、黃、藍三原色在這里運用得十分巧妙,前景中的安靜和後景中緊張的勞動形成鮮明對比,同時又把前景同後景的勞動關系緊密聯系起來,畫面和諧,如同一曲交響樂。雖然看不清這三個農婦的相貌及臉部表情,但從體態動作和衣著上依然可以分辨她們的年齡和身份。採用了黃金分割率對畫面進行整體安排,紅頭巾的農婦是整幅畫的黃金分割點,藍頭巾的農婦是紅頭巾的農婦與畫面左邊邊界的黃金分割點,而黃色頭巾的農婦又是紅頭巾的農婦與畫面右邊邊界的黃金分割點。畫面三個主人公均處於畫面的黃金分割點位置,使使畫面和均衡,體現了米勒精心巧妙的構圖設計。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評價米勒畫中的三位農婦是法國的三位女神。
2. 《拾穗圖》和《搗練圖》的不同欣賞感覺
《拾穗者》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這是一幅十分真實的,親切美麗,而又給人以豐富聯想的農村勞動生活的圖畫。從中不難看出畫家對勞動的甘苦,特別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義是有著切身的深刻體驗的。整個作品的手法極為簡潔朴實,晴朗的天空和金黃色的麥地顯得十分和諧,豐富的色彩統一於柔和的調子之中,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樣,雖然所畫的內容通俗易懂,簡明單純,但又絕不是平庸淺薄,一覽無余,而是寓意深長,發人深思,這是米勒藝術的重要特色。米勒是十九世紀法國現實主義在師,他的大量的以農民題材為主的油畫、素描、版畫至今仍給我們深刻的啟示與鼓舞。 《拾穗者》描寫了一個農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黃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無際,麥收後的土地上,有三個農婦正彎著身子十分細心地拾取遺落的麥穗,以補充家中的食物。她們身後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麥垛,似乎和她們毫不相關。我們雖然看不清這三個農婦的相貌及臉部的表情,但米勒卻將她們的身姿描繪有古典雕刻一般莊重的美。三個農婦的動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動作連環的美,好像是一個農婦拾穗動作分解圖。扎紅色頭巾的農婦正快速的拾著,另一隻手握著麥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經撿了一會了,袋子里小有收獲;扎蘭頭巾的婦女已經被不斷重復的一上一下彎腰動作累壞了,她顯得疲憊不堪,將左手撐在腰後,來支撐身體的力量;畫右邊的婦女,側臉半彎著腰,手裡捏著一束麥子,正仔細巡視那那已經拾過一遍的麥地,看是否有漏撿的麥穗。農婦們就是如此往復地勞動著,為了全家的溫飽,懷著對每粒糧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辭辛苦地拾著麥穗。 畫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黃色調,紅、藍二塊頭巾那種沉穩的濃郁色彩也融化在黃色中,整個畫面安靜而又莊重,牧歌式地傳達了米勒對農民艱難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對農村生活的特別的摯愛。 《搗練圖》系唐代畫家張萱之作。此圖描繪了唐代城市婦女在搗練、絡線、熨平、縫制勞動操作時的情景。畫中人物動作凝神自然、細節刻畫生動,使人看出扯絹時用力的微微後退後仰,表現出作者的觀察入微。其線條工細遒勁,設色富麗,其「豐肥體」的人物造型,表現出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格。 《搗練圖》工筆重彩,亦系宋徽宗摹本,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搗練圖》描繪了從搗練到熨練各種活動中的婦女們的情態,刻畫了不同人物的儀容與性格。表現的是婦女搗練縫衣的場面,人物間的相互關系生動而自然。從事同一活動的人,由於身份、年齡、分工的不同,動作、表情各個不一,並且分別體現了人物的特點。人物形象逼真,刻畫維肖,流暢,設色艷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豐腴的審美情趣,代表了那個時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時代風格。 執絹的婦女身軀稍向後仰,似在微微著力;熨練婦女認真專注的表情,端麗的儀容,恰如其分地表現了溫厚從容的心情。在絹下好奇地窺視的女孩,以及畏熱而回首的煽火女童,都生動引人。畫家表現婦女搗練活動,不只是描繪搗練、絡線、織修、熨燙等的活動過程,他既重視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又注意刻畫某些富有情趣的細節,使得所反映的內容,更具有生活氣息。 唐代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發展到繁榮昌盛的時代。當時的繪畫興旺鼎盛,產生出近四百名有史可查的優秀畫家,遺留下諸多異彩煥發的藝術傑作。現在讓我淺釋張萱及傳其所繪的《搗練圖》。 張萱(公元713—741年),京兆(陝西省西安)人,開元時曾任史館畫直。「善起草」,對亭台、樹木、花鳥、皆窮其妙,尤擅長仕女畫。在《宣和畫譜》所載繪畫作品中,有不少是描繪貴族婦女游春、梳妝、鼓琴、奏樂、橫笛、藏迷、賞雪等悠雅閑散生活場景的畫跡。畫中的貴族婦女大都具有曲眉豐頰,體態肥碩、服裝頭飾繁縟華麗的突出特點,被稱做「綺羅人物」。在他之前,以婦女為專題的繪畫不多,專畫婦女現實生活的就更少見,象顧愷之《女史箴圖》一類的畫,大都是和宣揚封建道德戒規相聯系的。從這一角度看張萱畫現實生活中的婦女題材,有一定進步意義。當然他畫婦女是站在地主階級立場、為地主階級填補精神空虛服務的。 在仕女畫發展的早期——漢魏晉時期,畫家筆下的仕女多是秀骨清相,薄衣廣袖。在這一時期繪畫理論著作中稱仕女畫家為「青工綺羅」。到仕女畫發展到中期的唐五代時期,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中始有「仕女』」之稱。畫家創作的仕女形象也演變成張萱畫中所描繪的形象,以求更加符合於當朝統治者的審美趣味。在唐代,精工仕女的畫家有張萱、周肋等,張萱是周昉的的老師,其工細妍麗,代表了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格。但因時代久遠,張萱的繪畫作品多數都散佚無存。現存的《搗練圖》卷、《虢國夫人游春圖》卷和《武後行從圖》雖或為後人摹本,但仍可令人窺見其繪畫技藝之一斑。 現藏美國波士頓博物館的《搗練圖》卷是一幅工筆重設色畫,表現貴族婦女搗練縫衣的工作場面。「練」是一種絲織品,剛剛織成時質地堅硬,必須經過沸煮、漂白,再用杵搗,才能變得柔軟潔白。這幅長卷式的畫畫上共刻畫了十二個人物形象,按勞動工序分成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場面。第一組描繪四個人以木杵搗練的情景;第二組畫兩人,一人坐在地氈上理線,一人坐於凳上縫紉,組成了織線的情景;第三組是幾人熨燙的場景,還有一個年少的女孩,淘氣地從布底下竄來竄去。。畫家採用「散點透視法」進行構圖,把整個搗練的勞動場面分三部分呈現在讀者面前。同時,他不單純圖解勞動的程序步驟,而是注重對勞動場面中流露情緒的細小動作的描繪,似求得更好地展示出筆下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動。如搗練中的挽袖,縫衣時靈巧的理線,扯練時微微著力的後退,幾個小孩的穿插,一女孩在煽火時以袖遮面及另一女孩出神地觀看熨練等,使畫面中的人物與場景真實生動,充滿生活情趣。顯然,這是畫家熟悉生活、認真觀察的結果,體現了唐代仕女畫在寫實方面取得的傑出成就。畫家以細勁圓渾、剛柔相濟的墨線勾勒出畫中人物形象,輔以柔和鮮艷的重色,塑造的人物形象端莊豐腴,情態生動,完全符合張萱所畫人物「豐頰肥體」』的特點在技法的運用上也與之相差無幾,是我們了解和研究張萱、周昉仕女畫及唐代仕女畫成就的重要參考資料。
3. 鑒賞美術作品《拾穗者》
我覺得這幅畫 用了金黃色可以表現出它的時間應該在中午,季節 秋,而且金黃色給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拾穗者 是生活處於低下的人,但是這幅畫給我看到了希望。
4. 拾穗者的簡介
《拾穗者》(Des glaneuses)是法國巴比松派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繪於1857年,目前則存放在巴黎的奧塞美術館中。
5. 幫忙分析一篇美術作品《拾穗者》凌晨1點前要。懸賞100分
拾穗者》---米勒 1857年 油畫 83.5X111厘米 巴黎盧佛爾博物館藏。
米勒出身於農民家庭,在他眼裡,大自然有著「無窮無盡的壯觀」。他曾因他的「鄉下佬模樣」和質朴的畫風被巴黎沙龍中的某些同行冠以「森林中的野人」的綽號,米勒試圖把我們引入土地的深處,在開闊而又靜穆的景觀中去感受她的沉重與充實,傾聽她深沉寧靜的呼吸,體會她朴實頑強的生命,體會土地與土地上的農民自然般運行的命運。在這幅畫中,米勒採用橫向構圖描繪了三個正在彎著腰,低著頭,在收割過的麥田裡拾剩落的麥穗的婦女形象,她們穿著粗布衣裙和沉重的舊鞋子,在她們身後是一望無際的麥田,天空和隱約可見的勞動場面。米勒沒有正面描繪她們的面部,也沒有作絲毫的美化,她們就如現實中的農民一樣默默地勞動著。在造型上,米勒用較明顯的輪廓使形象堅實有力,很好地表現了農民特有的氣質。色彩沉著,加之豐富細膩的暖調子,使作品在純朴濃厚渾厚中,具有撼人的力量。羅曼.羅蘭曾評論說:"米勒畫中的三位農婦是法國的三女神"。
米勒於1857年完成的《拾穗者》,本來是一幅描寫農村夏收勞動的一個極其平凡的場面,可是它在當時所產生的藝術效果,卻遠不是畫家所能意料的。
這幅畫原來的題目是《八月》。表現的是一個收獲場面使富饒美麗的農村自然景色與農民的辛酸勞動形成了對比。接近米勒的幾位社會活動家看到了這幅畫中可貴的真實,建議畫家修改構圖直至最後前景上只剩下三個拾穗粒的農婦形象。這一修改,竟使作品產生了驚人的社會效果。
這幅表現農民境況的《拾穗者》在沙龍展出後,引起了資產階級輿論界的廣泛注意。一些評論家寫文章說:畫家在這里是蘊有政治意圖的,畫上的農民有抗議聲。有人在報紙上發表評論說:「這三個拾穗者如此自命不凡,簡直就象三個司命運的女神。」《費加羅報》上的一篇文章甚至聳人聽聞地說:「這三個突出在陰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後面,有民眾暴動的刀槍和1793年的斷頭台。」
發人深思的是,《拾穗者》何以能產生如此大的震動?米勒的一位藝術辯護人朱理·卡斯塔奈里曾這樣來描述這幅畫:「現代藝術家相信一個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確比坐在寶座上的國王還要美;……當遠處主人滿載麥子的大車在重壓下呻吟時,我看到三個彎腰的農婦正在收獲過的田裡撿拾落穗,這比見到一個聖者殉難還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靈。這幅油畫,使人產生可怕的憂慮。它不象庫爾貝的某些畫那樣,成為激昂的政治演說或者社會論文,它是一件藝術品,非常之美而單純,獨立於議論之外。它的主題非常動人,精確;但畫得那樣坦率,使它高出於一般黨派爭論之上,從而無需撒謊,也無需使用誇張手法,就表現出了那真實而偉大的自然篇章,猶如荷馬和維吉爾的詩篇。」
6. 高中美術米勒晚鍾教案
世界名畫,由法國著名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創作於1850年,屬布面油畫。規格為55.5×66厘米。現藏於巴黎盧浮宮。
作者簡介:
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年)是19世紀法國傑出現實主義畫家,以描繪農村主題見長,他創作的作品以描繪農民的勞動和生活為主,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米勒出生於諾曼底的一個農民家庭,在瑟堡接受了最早的藝術啟蒙教育。1873年,他來到巴黎,受教於德拉羅什畫室,並在盧浮宮研究學習歷代大師的作品。1848年,他的作品《簸谷者》在沙龍展出。1849年,他定居於巴黎東南郊外的巴比松農村。在以後的27年裡,他創作了一系列以農民的生活和勞動為主題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播種者》、《拾穗者》、《晚鍾》、《餵食》、《慈母的愛》、《倚鋤的人》、《牧羊女》等。
欣賞:
《晚鍾》,創作於1958年至1859年。畫面十分簡潔,米勒擷取身邊農民的日常勞作場景進行描繪,將普通的瞬間描繪成永恆的藝術經典。暮色中一望無際的田野,遠處隱約顯露出教堂的鍾樓,畫面前景是一對正低頭合掌祈禱的青年夫婦,身邊停放著獨輪小推車、簍筐、裝土豆的麻袋和農具。整幅畫面寧靜而安詳,一切都表明這對年輕夫婦在一天的勞作忙碌後停頓下來,畫面在此刻凝滯,原來是遠處教堂飄盪過來的鍾聲使他們如此虔誠,觀者彷彿也聽到了遠方依稀的鍾聲。這對佇立在農田裡剪影一般的夫婦與地平線交叉的形式,使人聯想到了庄嚴、神聖的「十字架」,從而拉近了農夫、教堂與觀賞者的距離,並強化了教堂鍾樓的「音響」感應。在畫面中,畫家讓日暮余暉的籠罩、屏息靜思的農夫和靜
7. 《拾穗者》是怎樣成為美術經典的,我們又能從中讀到什麼
米勒所處的時代距今已有100多年。即使有人忘記他的名字,他這著名的代表作《拾穗者》也不內會被遺忘。米勒安排容這組畫面人物體態,成了後輩畫家研究構圖的經典。人物朴實而動作優美,她們背後遠處那合理而有序的鋪陳,使作品彌漫著詩情。當我反復凝視護住脖頸的年輕女子那隻伸向麥穗的手,盯住她那向前探出的食指時,我幾乎悟到大地之神的魅力。讀這幅作品,你不能不對勞動、對農民充滿敬意。
8. 名畫《拾穗者》賞析
《拾穗者》是法國畫家米勒在1857年創作的著名油畫,83.5cm×111cm,畫面描繪了描寫農村秋季獲後回,人們從地里揀拾剩餘麥穗答的情景。畫面的主體不過是三個彎腰拾麥穗的農婦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麥垛。這三人與遠處的人群形成對比,她們穿著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體態健碩,談不上美麗,更不好說優雅,只是謙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尋找零散、剩餘的糧食。然而,這幅內容朴實的畫作卻給觀眾帶來一種不同尋常的庄嚴感。米勒一般採用橫的構圖,讓紀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現在前景的原野上。三個主體人物分別戴著紅、藍、黃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為主色調,牢牢吸引住觀眾的視線。她們的動作富於連貫性,沉著有序,布置在畫面左側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們顯得愈發結實而有忍耐力。或許長時間的彎腰勞作已經使她們感到很累了,可她們仍在堅持。盡管臉部被隱去了,而她們的動作和軀體更加富於表情,是現實主義美術風格的典型代表作。
9. 拾穗者的作品賞析
藝術鑒賞:
主題
米勒描寫的「拾麥」這種行為在以前的法國是經常可以見到的。麥田的主人,在收割的季節允許一些兒童和婦女到田野里拾取麥穗,相傳這種習慣,是古代希伯來人傳來的。米勒用這樣個尋常的拾穗動作表現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困苦和農民生活的艱辛。
雖然從某方面來講,允許貧苦人民在田間撿拾麥穗體現了粒粒皆辛苦和對貧苦人民的同情,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拾穗這種行為又恰當地體現了農民生活的疾苦。
米勒沒有用上層人民作為畫面的主人公,而是選用三個普通的農民,並且是三個婦女,動作上表現出與現實生活中一樣真實的農民在田地里幹活的場面。
因為在米勒看來,腳踏實地勞動者的農民形象本身就是美的,米勒只是把平凡生活中最能反映人物內心本質的一瞬間定格下來,拾穗雖然是很常見的動作,卻在作者的畫筆下得到了升華。
畫面中她們沒有憤怒,沒有埋怨,只有虔誠地撿麥穗,這種虔誠好似無聲的吶喊,震撼著統治階級。
在畫面右上方有一個騎在馬背上彷彿地主管家的人物,他用手指著那些幹活的農民,似乎嘴裡還在斥他們,這個細節點明了農民是在給地主幹活,他們勞累了一年,也沒有帶來富裕,還要靠拾麥穗來補充口糧,多麼讓人心酸的場面。
三個農婦在烈日下拾撿麥穗辛勤勞作的畫面,使富饒的農村豐收景象與農民的辛酸勞動形成了對比,真實地表現了人民生活的艱辛,深刻揭示了背後的階級矛盾。農民畫在19世紀產生並表現出深刻的階級矛盾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
色彩
畫面中三位農婦都著頭巾,但米勒卻使用了紅、黃、藍三種不同的顏色來表現,紅、黃、藍三原色在這里運用得十分巧妙,畫面整體使用了迷人的暖黃色調,紅、藍兩塊沉穩濃郁的色彩融於柔和的黃色調子中,使整個畫面安靜又莊重。
前景中的安靜和後景中緊張的勞動形成鮮明對比,同時又把前景同後景的勞動關系緊密聯系起來,畫面和諧,如同一曲交響樂。米勒筆下的形象都不很細致,五官是模糊的,只以粗線條來勾勒人物的大輪廓,以其人物造型來體現其生動性。
構圖
在構圖上,米勒採用了黃金分割率對畫面進行整體安排,紅頭巾的農婦是整幅畫的黃金分割點,藍頭巾的農婦是紅頭巾的農婦與畫面左邊邊界的黃金分割點,而黃色頭巾的農婦又是紅頭巾的農婦與畫面右邊邊界的黃金分割點。
畫面三個主人公均處於畫面的黃金分割點位置,使使畫面和均衡,體現了米勒精心巧妙的構圖設計。這幅畫與米勒的其他作品比較,在構圖上還有一個顯著的不同之處——即前景的人物都在地平線以下,不像《晚鍾》《數羊女》中的人物超越地平線。
而且所表達的情感也不同,不像《晚鍾》《數羊女》是在低頭析禱,表現農民純補的心與度減的宗教情懷。同時,近景的三位主人公形象大小上要比遠景的麥草堆、馬車、收貨人的形象高大許多,按按照這種比例來說他們之間的距離應該非常遙遠,可是當你看國面時後面的形象又清斷可見。
作者刻意地奇張前景與後景的比例關系,來表達畫面的主題思想。仔細觀察這幅作品可以發現三個主人公的視平線不同,最右邊半起身的農婦,可以看到她的臉和手心。
表明觀察描繪她的視平線在她的下面,需要仰視她,而左邊的兩個農婦,可以完全看到她們的背部,說明視平線在人物的上面,需要俯視她們。
畫面人物
據說畫面中的的三位婦女是以米勒的祖母、母親和姐姐為原型創作的。右方站得較高且一手扶著蓋的像是祖母,看起來年齡稍大些,體態微胖。
中間的婦女像是母親,她最耐勞苦,從穿著上看她雙臂上帶著護袖,想想必是家裡幹活最多的,她拾得麥穗也最多,掛在身上的袋子裡面已經裝滿了遺落的麥穗。
左側的是一位年輕的農家女,應該是女兒,她戴著藍色頭市,體型苗條,她俯身拾穗的動作很敏捷,右手拾起麥,又馬上由左手拿到背後,姿態顯得非常優美。雖然從看不清這三個農婦的相貌及臉部表情,但從體態動作和衣著上依然可以分辨她們的年齡和身份。
名家點評:
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米勒畫中的三位農婦是法國的三位女神。
法國藝術評論家朱理·卡斯塔奈里:現代藝術家相信一個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確比坐在寶座上的國王還要美;當遠處主人滿載麥子的大車在重壓下呻吟時,我看到三個彎腰的農婦正在收獲過的田裡撿拾落穗,這比見到一個聖者殉難還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靈。
這幅油畫,使人產生可怕的憂慮。它不像庫爾貝的某些畫那樣,成為激昂的政治演說或者社會論文,它是件藝術品,非常之美而單純,獨立於議論之外。
他的主題非常動人,精確;但畫得那樣坦率,使它高出於一般黨派爭論之上,從而無需撒謊,也無需使用誇張手法,就表現出了那真實而偉大的自然篇章,猶如荷馬和維吉爾的詩篇。
(9)高中美術拾穗者教案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讓·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出生於法國諾曼底省格魯契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兄妹多而和睦,自幼參加田間勞動,淳厚朴實是他天生的秉性,勤勞清貧成了他生活的習慣。他23歲到巴黎,拜畫家德拉羅什為師,由於師生不和諧而離開。
到盧浮宮向米開朗基羅、普桑、曼特尼亞作品學習。1849年遷到巴黎附近的楓丹白露,後又遷到巴比松村定居。以《簸谷者》為起點,開始了他那偉大的農村風俗畫的創作。
此後27年堅持邊勞動邊作畫,上午下地干農活,下午在家作畫,生活貧困,常有「斷炊之虞」。他的繪畫主要反映農民生活,他滿懷對受苦農民的無限深情,以深厚朴實的繪畫語言去歌頌農民那種真摯、勤勞、朴實、善良的美德,反映他們生活的不幸與頑強的生命力。
對這不合理的社會予以揭示與控訴。他是一位典型的批判現實主義畫家,一生畫了80多幅作品。主要作品有《播種者》、《拾穗者》、《牧羊女》、《晚鍾》、《小鳥的捕食》等。
米勒的藝術語言十分平靜,造型概括,情調含蓄,筆法朴實。他常常用默寫的方式來記錄他的感受和印象,畫風蒼茫沉寂,質朴凝重,色調渾厚,感情真摯動人,人物形象莊重而富有紀念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