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方法
1
注重兒童感受,尊重幼兒年齡特徵
在我們的課堂上,不論學生年齡大小,教師都很注重自身地位,強調教師與學生的身份關系。我稱此類教師為「控制型教師」,他們不論是在講授課程還是隨堂個別輔導時,都在把控學生,比如常出現這類語匯:「你能這么(畫)」、「不能讓(顏色塗太滿)」等等控制性較強的指導詞彙。
還有一類教師,我將他們稱為「朋友型教師」,教學以朋友形式與孩子交流、互動。學前兒童處在一個對事物充滿好奇心的階段,對待繪畫本就是熱情滿滿,所以此時,如果教師尊重其年齡特徵,注重幼兒的感受,蹲下來與其對話,以朋友形式進行交流,恐怕幼兒對美術課堂的體驗會更加不一樣。
在上課時,教師都會用教鞭來指畫,或是敲打教鞭提醒學生注意看黑板,但美國幼兒園用的卻是一片顏色鮮艷,質地輕柔的羽毛。想像教師在引導孩子們看畫時,舉著的是一片彩色的羽毛,讓孩子們體會到的是柔和與美感,而不是木棍的冰冷僵硬。從這些細節也可以體會到教師是以「朋友」的角色在引導兒童,而不是以「控制」的形式去教授。
▲ 《在美國幼兒園上美術課》書影
2
注重家教合作的落實,讓家長當學生
我們經常說到家教合作,但美國課堂的家教合作也使我眼前一亮。入學前,家長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擔任哪門課程的助教,之後每學期會安排一次為其兩周的培訓,共十天。時間安排在晚上六點半至九點。你的小孩在哪個年級,你就參加這個年級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就是本學期要給孩子們上課的內容,家長們先提前上一遍,同時也包括一些上課時的小技巧,比如名畫欣賞時怎麼掛畫、用羽毛指點作品、調色如何師范、多與兒童交流、提問後讓孩子們多發表意見等等,最後一次培訓課,會讓家長們練習畫一幅素描,說是練習素描基本功。
但我覺得這個環節的培訓,如果家長不經常聯系,單靠一次課程可能也解決不了基本功的問題,所以猜想此環節的安排可能是校方想掌握家長中專業美術能力如何。
這種家教合作的形式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我們經常說家教合作,但合作的最普遍形式是兒童在家時家長教育,在學校時交由老師教育,這種家長先進入學校培訓,再與兒童一起參與教學的形式鮮少。
▲ 家長與孩子共同進行藝術創作
陳鶴琴先生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同時顧菁女士也提到,通過她本人的觀察,越是熱心參與學校活動的家長,孩子各方面的表現就比其他孩子優秀許多。確實,家長參與到學校活動中來,不僅可以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孩子的成長,同時也更新了自己的教育觀念,這樣在家庭教育中才能更好地與孩子交流溝通,幫助其健康成長。
3
在綜合課程中,體現美術的獨特性
我國藝術課程標准中提出了藝術教育綜合化的問題,強調既要保持藝術各學科的特點,又要防止生硬、盲目地結合。確實,藝術綜合有利於促進學生整體藝術審美修養的提升和多種能力的發展。
本書中也給我們舉出了實例——繪畫與音樂的綜合,稱為「音樂畫」。我們所常見的音樂繪畫綜合課程基本形式一般是聽音樂並用抽象形式畫出感受。另一種是在小朋友畫畫或做手工時,老師播放背景音樂來襯托氛圍。讓孩子們在愉悅的環境下,體驗繪畫的樂趣,讓課堂輕松而充滿活力,也打破了課堂的單一沉悶。
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式課堂特別注重美術專業詞彙的使用,突出美術的特有性。我注意到在他們的課堂中,從四歲左右開始,教師會告訴孩子們一些專業的繪畫詞彙,如空間(近景、中景、背景、重疊、透視)、節奏(線條、色彩、質地、重復)等等。但教授這些詞彙時教師會注重年齡變化來強化詞彙和元素的了解,從無意識到潛意識再到有意識地教授。
▲ 《在美國幼兒園上美術課》書摘
4
審美培養從欣賞開始
美式課堂由於時間較為充沛,每次課為兩小時,前半部分多數是用來欣賞名家名畫。據本人統計,二十節課中有十三節課有名畫欣賞環節。而且在欣賞時老師撇開深奧難懂的哲學思想,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巧妙地帶領孩子了解美術作品的題材、主題、形式、風格與流派,知道一些重要的美術家和作品,同時也讓其了解美術與生活、歷史、文化的關系。
一開始我充滿疑惑,認為幼兒年齡較小,要了解這么多知識性內容恐怕有難度,但通過之後越來越多的課例發現美式課堂對於欣賞名畫作品有幾個特點:
1
對於畫作的選擇會根據年齡的不同加深欣賞范圍。3歲至5歲左右,選擇的名畫一般都是主題突出,造型簡潔、幾何形的點線面符號,這樣便於引起幼兒的聯想。6歲到7歲左右兒童的欣賞范圍會逐步擴大,增加不同類型的欣賞內容。
2
對於作品的選擇,只會選擇有代表性的、經典的、已經得到美術史認可的。對於當代藝術作品教師一般不會選擇,認為只有經過歷史沉澱後的作品才值得學習和鑒賞。
3
教師一般會選擇四至五幅名畫,所選畫作都會超越孩子的理解水平,且都是會與本節美術課主題相適應的世界名畫。教師引導時以提問為主,以此來激發兒童的興趣,教師的每一句話、每個動作都有教育意圖在其中。
孩子的創造力是從模仿開始的,孩子的模仿能力越強,將來創造性的潛力就越大。欣賞不同主題,不同表現形式的名畫作品,讓兒童從小接觸經典,培養審美水平,我想這應該是審美能力的第一步。
5
注重兒童體驗的過程,享受兒童分享的樂趣
由於本人在校外美術機構教學,不論是培訓機構還是家長,對孩子的美術課最看重的是其最後的作品效果,因為家長沒有辦法從其他途徑去了解課堂,了解孩子,就算隨堂陪學,恐怕也體會不了兒童內心的感受與收獲。那教師在課堂注重兒童體驗的快感與收獲時,如何讓家長也滿意,並能了解課程內容呢?
我認為兩全其美的方式是課後請家長進入課堂聽孩子分享畫面故事。首先,在兒童年幼時,將自己的畫面故事與他人分享是一個重要過程,同時通過孩子的分享也能讓家長更好的了解課堂內容。當然這個過程也離不開教師與家長的積極溝通,嘗試向家長講解課程理念讓其改變原有錯誤的觀念。在美式課堂中很注重幼兒體驗過程,同時還強調其愉悅性,例如在《小小抽象畫大師》一課中,講解馬蒂斯圖形時,教師給每人發了一個不一樣圖案的白色剪紙,要求小朋友們在畫冊上找出和自己剪紙一樣的圖形。小朋友們找得很認真,用游戲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對抽象圖形有了感覺認識和視覺敏感度。
6
注重文化多元與材料、表現技巧的多元
對於課程內容的選擇,美式課堂涉及的面很廣泛,以學習西方經典名畫為主,同時又涉及到了東方的水墨、非洲的粗麻布編織、埃及的小雕塑、印第安的圖騰等等;在藝術形式上抽象、立體、古典等風格都各有接觸;材料的選擇上,除常見的蠟筆、水彩外,泥土、糖紙、玉米衣等各種生活周邊材料都利用到藝術創作中來。對於材料的多樣性學習不僅能使作品更加豐富,同時兒童在觀看和體驗材料中也能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
▲ 《在美國幼兒園上美術課》書摘
王振宇教授在本書《序》部分提到幼兒美術不是一個「該不該教」的問題,而是一個「為什麼教」和「怎麼教」的問題。部分教師認為,學前兒童不必要學習技能技巧。其實,技能技巧就如同「使用說明書」,先了解了使用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去創作,對於幼兒也是同理。
艾斯納曾在《兒童的視覺與知覺的發展》一書中提到「藝術表現所需要的技巧並不能因個人年齡的提高而自然獲得,藝術的發展也並非和生理成長的進度成正比。相反,任何人(包括美術教師和藝術家)所有的所謂創作技巧,均是由當時比較有學識、經驗的人所傳授。而且許多創新技巧,更加需要各種系統性的學習過程才能獲得」,「我們沒有理由假設兒童不需要知道任何技巧就可以表達出各種藝術內容」。因此,學前兒童藝術創作過程中的技能技巧學習值得教師教授。
美式課堂注重教學過程,但作品卻有些「差強人意」。雖然說過程的愉悅性能讓兒童有快樂的體驗很重要,但作品效果的不佳,恐怕隨著兒童的審美能力提升,也會對自己的作品產生不自信感。良好的作品成果呈現也會對提升審美能力有所幫助。作品效果好壞,不在於教師動手幫助兒童完成所謂的良好作品,而在於教師課前的准備以及課程的語言引導:
2. 如何轉變農村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
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對整個國民文化素養提高的作用不容忽視。關注農村美術課堂教學,就是關注人的發展、關注社會的發展。但是,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根據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現狀,及改善農村小學美術教學的對策,我談談個人粗淺的認識。
一、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現狀
1.學科地位重視不夠
少數領導、部分教師的觀念陳舊,認識不到美術教育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認為美術學科只是語數英等的附屬學科,利用美術課學習、復習其它學科的知識。另外,美術作為循環使用教材,往屆學生使用後破損現象嚴重,上級只按比例配備教材,造成教材不齊,無法確保美術課的正常開設,更談不上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美術課在教育教學評價上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如一些學校對美術教學在計算工作量時只相當於語文、數學等主要學科的70%,美術教師在評職、評優、評先等方面的待遇都低於其他主科教師。這些都是造成美術教師教學隨意散漫的主要原因,這些現狀嚴重製約了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
2.專職美術教師緊缺
農村小學受固有條件的限制,許多學校都無法配備專職美術教師(有的學校甚至一個專職美術教師也沒有),由其他學科教師或年老教師甚至後勤人員兼任,教師的專業素質得不到保障。兼職教師駕馭教材能力普遍偏低,教學水平相應較差。他們絕大多數沒有經過專業學習和培訓,沒有專業老師引領導,沒有研究氛圍,肯乾的老師也只是摸著石頭過河。
3.教材偏深,教學內容繁復
全國統編教材內容包涵美術的各個方面,如雕塑(木雕、石雕)、建築、壁畫、自然景觀等形式融為一體來表現的藝術,很多教學內容不著邊際,一些課題讓人無從下手。統一的教材制約著教師教學內容的自主發揮,根本無法達到教學要求。教師只有適當地拋開教材,到生活中去尋找和挖掘美術資源。目前農村小學採用較多的美術教學形式是:剪紙、鉛筆畫、蠟筆畫、水彩畫、樹葉粘貼、撕紙畫等。這些教學有時目標不明確,要求不高,造型的基本方法欠佳,往往流於形式,成為一種游戲活動,有的學生興趣很高但得不到滿足。
4.必要的教學設施缺乏
有的學校無專用教室,即使有美術專用教室,距美術教學的辦學標准還有較大的距離。教室里只有幾塊畫板,美術櫥櫃內只有幾個石膏模型,教師常用的必備示範工具、材料微乎其微。多媒體教學設備更是不盡人意,由於沒有電化教學設備,美術教材自帶的教學資源無法使用,更談不上教師去開發新的現代化教學資源,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成為一句空話。就算有,許多時候還是用做擺設,並不能真正充分地發揮作用。
5.學生繪畫工具和材料得不到保證
由於家長對美術學習認識的偏頗(不支持、不過問的佔65%),和部分農村小學對美術課的開設無法得到保證,使得學生家長對美術學科的重視程度大打折扣。許多學生連最起碼的美術學慣用具都無法配備,更談不上按照美術教材的要求,配齊其它的材料和工具。所以,使得一些教學內容無法進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術課教學任務的完成,阻礙了美術教學的順利進行。
6.校外美術活動少
組織學生進行校外美術活動或與之相關的活動少之又少(甚至沒有),其原因主要是我們的藝術教育一直以來只注重技能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發自內心的對美的感受和表現。
二、改善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對策
改善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責任首先是教育行政和學校領導。教育行政和學校領導必須在以下方面有所作為:
1.增強依法治教意識
各級中小學,尤其是農村中小學,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課程計劃開齊開足美術課程,嚴格按照美術課程標准和教材內容進行教學,任何一個稱職的教育管理者都應該樹立依法治教的意識,自覺執行教育教學法規。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藝術教研員的配備,對美術教師工作量的認定及評職、評優、評先都應與其他學科一視同仁,盡量做到評價的公正、公平。同時,要對美術教師加強培訓,不斷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3.大力改善辦學條件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學校美術教育經費的投入,積極創造條件,配置美術專用教室、展覽室,按照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器材配備目錄,配備美術教學及活動器材,確保美術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
4.開發課外教學資源
農村學校在美術教學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可通過組織學生參觀游覽,感受、欣賞鄉土藝術;聽有關傳說、趣聞、歷史故事;利用攝影、寫生收集創作題材。讓學生從欣賞客觀的形式美過渡到其客觀內容的美,從而把美的事物通過自己的藝術創作表達出來,使學生深深體會到藝術靈感來源於生活,創造也來源於生活。
當然,作為有強烈事業心的教師來說,更要通過研究課堂教學來改善自己的美術課堂教學。
1.引導學生配備必要的學習工具和材料
按要求主動准備學慣用具和材料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表現。而學生對美術學習有興趣,自然會記得帶齊學慣用具或材料。因此,在每次上新課之前,要花一定的時間並提出一些問題來幫助學生認識將要學習的新知識,以此培養學生准備工具和材料的興趣和意識。比如,在執教《動物面具》一課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先讓學生說說這節課是繪畫課還是手工課,學生馬上回答是手工課;課本上都用了哪些材料進行製作的,學生辨別出有卡紙、手撕的紙條、西瓜皮、胡蘿卜、舊報紙等材料。除了這些還可以利用哪些材料來製作漂亮有趣的動物造型呢?我拿出事先用不同材料製作好的小老鼠、老虎、猩猩、獅子、兔子、猴、狗、牛等動物面具進一步啟發學生。他們看到我手上拿的各種各樣的動物面具時都「哇」地叫起來:誇張的耳朵、有趣的眼鏡……這時我再進行誘導:你們想不想也像老師一樣做這些漂亮有趣的動物面具呢?「想——!」教室里響起整齊的回答。「這就是我們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哪個同學到時帶的材料最齊全,老師相信他製作出的造型肯定最有趣!」結果,同學們都帶來了許多製作材料。
2.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欣賞課學習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欣賞、了解名家的繪畫技巧及表現手法;欣賞兒童畫與中外優秀美術作品,讓學生將兒童畫和這些作品進行比較,找出各自特色;欣賞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作品,使學生知道美術有很多樣式,糾正學生中存在的重繪畫學習,輕手工製作學習的認識偏差;欣賞中國美術、西洋美術與民間美術,讓學生體會書畫藝術、建築藝術、工藝製作的魅力所在,激發學生熱愛傳統藝術的情感。
3. 整合信息技術與美術課程
我們上美術課時,總不能天天做「游戲」。現在上美術課的主要問題是相關教材資料缺乏,設備不齊。特別是欣賞課,有些作品是經過幾次印刷的,色彩效果欠佳,圖片又不多,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不能激發學生的美感。因此,運用現有的教學設備來做補充就非常有必要。可以找一些資料,如錄像、幻燈、光碟等,讓學生觀看欣賞。通過聲音、圖像、音樂激發學生興趣;通過生動豐富的素材資料,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只有通過大量的作品欣賞,才能使學生增強感性認識,讓學生在不斷的藝術熏陶中,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例如,我在教學《卡通開通》《有趣的漢字》《表情豐富的臉》《我設計的船》《鳥的紋樣》《會變的花》《手印指印變變變》時,運用多媒體,通過聲音、動畫、視頻、投影等手段,為學生創造出一個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亦動亦靜,能再現生活,又高於生活的情景,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學習。
4.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動手實踐
藝術源於生活。如果脫離了學生的生活經驗,那將使藝術失去原本應有的魅力,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選擇活動素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元旦、教師節等節日,我指導學生製作立體賀卡,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美術創作有機地結合起來,讓他們把平面的構想立體化,培養和鍛煉學生剪、折、刻等方面的手工技藝。再如,我帶學生進行藝術節會標設計、圖書封面設計、郵票設計、板報報頭設計、小書簽設計、手印畫設計等,培養學生創新的實踐能力,並讓他們在製作中感受到快樂。
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播什麼種子開什麼花。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是一塊亟待研究與開發的園地,我們要在充分認識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礎上,對農村小學美術教育投入足夠的熱情,加強研究和實踐,尤其要注重美術與文化及社會的聯系,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構建一種開放的、既能容納又能擴展的美術課程並落實於教學實踐,讓美術課堂真正成為孩子們的「營養快線」。農村美術教育,任重而道遠!
3. 急~~ 幼兒園小班的美術公開課教案怎麼寫!麻煩有經驗的教師指教下。
http://www.cnfirst.net/youeryuanjiaoan/2008-11-06/8950.html
幼兒園小班美術公開課教案:戰勝大灰回狼 。。答。
4. 小學閱讀課教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本同步拓展第五課《雞媽媽的新房子》 閱讀目標:
1、激發學生閱讀童話的興趣交流閱讀感受,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2、通過指導童話《雞媽媽的新房子》,獲得課外閱讀的學習方法。
3、讓學生了解閱讀途徑,感受語言文字的美,積累語言,從而達到教學延伸的目的。
閱讀重點:
指導課外閱讀的方法。
課前准備:
多媒體課件、兒童歌曲唱片、學生讀書筆記。
課前預習:
課前閱讀童話《雞媽媽的新房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播放《老鷹抓小雞》歌曲。會唱的同學拍手跟著唱。
老師問:這首歌寫了什麼動物?(老鷹抓小雞)
對你們真棒,這節課讓我們走進童話,閱讀描寫雞媽媽的文章。
二、學習童話《雞媽媽的新房子》
1、談話導入:
這節課,老師帶大家走進童話城堡:出示課題:走進童話故事。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介紹前言、目錄。
出示故事書,打開前言。老師講解:從前言可以知道書的大致內容。你們接著看目錄,目錄下面是故事的題目。目錄里的故事在幾頁,我們一看就會知道。
3、推薦童話作品:《雞媽媽的新房子》
這節課老師就帶同學們走進童話故事《雞媽媽的新房子》板書課題。
(4)美術教案動物書簽擴展閱讀
低年級閱讀教學課堂,「一問一答」 的碎片化教學方式仍占較大比例。學生在教師的細碎問題里亦步亦趨,學的時間和空間緊促、狹窄,這樣的教學不僅不利於學生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也不利於他們思維、情感、審美等的發展。採用問題化教學,則把「學」的責任和任務都移交回學生讓「學」真正地在課堂里發生。
問題化教學是指以一系列精心設計的類型豐富、質量優良的有效教學問題(教學問題集) 來貫穿教學過程,培養學習者解決問題的認知能力,發展高級思維技能,實現其對課程內容持久深入理解的一種教學模式。
低年級閱讀課,識字寫字、流暢朗讀、理解積累、語言運用等涉及的知識點會比較多。因而,低年級閱讀的問題化教學,我們可以定位為圍繞兩三個主問題,引導學生和文本、教師、編者之間開展真正意義上的對話。這兩三個主問題的設計,必須是優質的、具有統領性的,讓教學環節簡明又富有張力。
5. 如何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
語文課程標准中對課程的實施、特別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正確地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一、實現師生角色的轉換首先要實現師生角色的轉換。教師要由教學的主宰、中心,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要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主體、主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保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地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學有所得,越學越愛學。1、在教學中我嘗試讓學生在讀文的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首先在預習中要求學生就文題及文章內容提出問題,課堂上合作解決。2、在讀文的方式上尊重學生的習慣,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讀自己認為寫的最好的內容。在動筆圈畫時了可以用自己習慣的符號。3、回答問題時,不把答案確定唯一,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隨意發言,只要說的有道理有自己的見解我都與以肯定。4、教給學生閱讀方法,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在閱讀中督促學生養成圈畫好詞、好句,標注重點內容的幫助閱讀理解的好習慣,使學生會閱讀,愛閱讀。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成為「教學之本」。5、合作、探究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方式。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啟發、共同探究,不僅有所發現、學有所得,而且培養了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為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每節課前都讓學生搜集一些相關的知識或文章在課堂上學習交流,既充實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又讓學生體驗到把自己學到的知識轉達給同學們而受到同學贊許的快樂。二、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建設開放的富有活力的課程體系,是這次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和其他課程一樣,現行的語文課程在體繫上存在一些弊端。如,課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過分追求語文學科嚴整的知識系統或訓練系統,把自己孤立起來;課程過於注重知識的傳承,忽視語文實踐,特別是忽視聯系現實生活的語文實踐活動,把自己封閉起來。因此語文課程標准倡導要有大視野,要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所謂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就是要克服語文課程孤立、封閉、凝固、僵化等種種弊端,在大語文教育觀的指導下,實行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的根本變革,構建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體系。在課程內容上,不僅語文教科書增加選學、選讀、選做的內容,而且鼓勵教師開發、利用取之不盡的語文教育資源1、打破學科界線,注重知識整合。教學中注重把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美術、科學等各學科知識整合。經常利用多媒體課件充實教學內容,在語文綜合實踐中組織學生做書簽、做手抄報等與美術知識整合,書中經常出現一些有關科學小常識,生活小常識、動物世界的很多知識便讓學生到課外搜集相關知識,課內交流。2、拓展閱讀、培養閱讀習慣2,語文課程標准中對每個學段學生的閱讀量都有明確的規定,而要完成這樣的閱讀量,僅僅靠課堂閱讀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主動閱讀的習慣,我在班級開展了評選「快樂讀書王」的活動,每周用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交流匯報自己一周的讀書情況。評選出快樂讀書王給予獎勵。3、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學語文課程改革允許教師自主開發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這為豐富語文教學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在教學中我帶學生走進自然去觀察春、夏、秋、冬的變化和特點,習作時帶學生到活動中去親身體驗,識字時讓學生到大街上去發現標語牌中的錯字,並幫助糾正,在讀書中發現不認識的字想辦法學會它。課程改革給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帶來的新的發展空間,教學中我們應該以新課程標准為指針,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語文教學在師生充實而有活力的互動中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6. 美術教學後記記什麼
一、課堂的教學情況 教師的授課情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然會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這些經驗教訓將是教師今後提高教學水平的寶貴財富。1、記教學中的成功之處 成功的美術教學,體現教師以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分析教材,把握教學內容。以恰當的方法和表現力去設計教學環節。如巧妙的新課導入、有趣的對話、富有啟發性的提問、幽默的講解、傳神的動作、學生具有獨特創意的美術作品等等、這些閃光點只要我們留心就不難發現。通過長期的積累,教學經驗自然會日益豐富。 如在二年級《秋天的果實》一課教學後記中寫到,本課嘗試運用體驗、感知的方法,運用游戲加發現探索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整個教學過程通過玩水果聞水果嘗水果三個環節來認識我們最常見的水果的特徵和外形。並且讓學生擺放水果,運用比較的方法幫助學生認識形式美法則。讓學生在玩中學到自然常識,並運用於實踐,增強了學生對學習美術的信心。2、記教學中的失敗之處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即使最成功的教學過程也會難免會有疏漏失誤之處,教學後記就要如實地記錄教學中的得與失,中肯地分析失敗的原因。因為學生直接參與課堂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難以真正全面地把握好每一節課。如教學內容安排不妥、教學重點、難點不突出、教法選用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練習手段和方法缺乏趣味性和啟發性等等。不管是哪能個方面,教師都應該把問題及進記錄下來,並積極地從主觀上找出原因,查漏補缺,與同行交流,尋求對策。從而改進今後的教學。這樣的教學必然完美。 如,我認為學生對於動物的形把握得不準,就在黑板上演示其畫法,並採用比賽的形式比比誰畫得比老師好。當時我自認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課堂也很活躍。但是當我欣賞到一個學生的作業時,我發現他畫得很粗糙,我當時想批評他。他說:老師你畫的小動物他沒有表情,而且也沒有好朋友,我畫的小動物他可高興了,有很多好朋友和他玩。學生的一句話提醒了我,否則我就會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讓學生看著老師出示的範例一筆一畫的臨摹。這樣做表面上雖然使學生掌握得非常牢固。但是長此以往必定會造成學生創造力、想像力的衰退。3、記教學靈感、感想體會 在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層層深入地展開,師生之間的互動、情感上的深入交流,教師有時會靈機一動,突破備課中的條條框框。產生一些有益於教學的靈感。如插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手法、變換一些新穎有趣的教學組織形式、改變學生的練習手段、運用一些拱托課堂氣氛的小幽默。這些都是教師智慧的閃光點。由於時間的制約,有些思路想法可能剛露出一點端倪,它可能稍縱即逝,往往突如其來,突然而去,不由自主,如果不注意積累,就會造成再也想不起來的遺憾。及時利用教學後記去捕捉、記錄下來,通過課後進行再加工,就會不斷改進、豐富和發展自己的教學水平。 如我二年前進行的染紙的一課教學時,學生對於染紙的方法掌握得較好,如何把我們學生所學的內容運用於實際生活中,服務於生活呢?我當時靈機一動,就想能不能對染好的作業進行再加工,我就試著讓學生對染好的紙進行想像加工,看誰變得物體最多,作業的效果非常的好。有的學生利用它做成各種造型的手帕、圍巾,有的學生利用它做成各種各樣的書簽,有的學生利用它做成各種款式的服飾,真的是作品五花八門,各有千秋。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製作的學習,並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對他們製作做出肯定性的評價,增強他們的學習美術的興趣。 二、學生的學習情況 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和學雙向交流的過程,教師服務的對象是學生,則就要時刻了解和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情況。1、記學生對所傳授知識的接受狀況 包括對所授知識的接受程度、重點難點是否已經掌握和理解、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普遍存在的問題,作業的完成情況。 比如在《表情豐富的臉》中,我是這樣記錄的,本節課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既了解了中外傳統藝術,又培養了學生學習色彩造型能力,審美情趣及動手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使學生進一步學會畫臉的方法和步驟。但學生對於畫臉的知識了解甚少,在回答問題、分析特徵時比較機械、簡單,在創作過程中,五官變形創作不夠大膽,色彩對比不強烈、不鮮艷。在以後的教學中應注意造型誇張、色彩運用方面多加以練習。2、記學生在課堂上反映的問題 包括學生對於相節課的興趣如何,對於教師教法的評價,學生的希望與要求等等內容。學生人多而學法不一,教師就要善於觀察和捕捉學生反饋的信息,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的問題。通過學生的一些發言和做法可拓展師生的思路,促使頓悟的發現,有的問題甚至可以把其引向縱深。同時學生的提問教師可以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學生提出的疑問往往就是教師沒有講清楚或被忽略的問題。 盡管我們在備課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由於學生思維活躍,敢於創新。在有些問題上,學生的見地可能更高明,也更具有想像力。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是一個聆聽者,認真地傾聽學生的想法,並有足夠的教育機智來啟發、引導學生。通過采擷集體的智慧來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拓展自己的教學思路,使教師的教學能進一步得到補充和完美,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 如在《我設計的未來建築》一課學習中,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學生從色彩上、外形上、功能上都能表現出自己獨特的思維見解。並能對自己的設計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這是難能可貴的。如在色彩處理上,有的學生解釋自己的設計是這樣的:牆壁的色彩是通過外界的氣溫來自動調節色彩的,當氣溫高時外牆壁的色彩是冷色的,而氣溫低時,牆壁的色彩又變成暖色的了。學生能夠把剛學到的《冷色和暖色》知識運用到設計中來。在外形上設計中有一個學生的作品設計讓我記憶猶新,她設計的建築的造型是一個燈飾造型,她是這樣對我說的,燈飾的功能是為我們照明,同時還能給我們帶來溫暖。我設計的建築這樣的造型是能從心理上給人產生一種溫暖和諧的家的氛圍。 總之,教學後記作為教學的精髓,既為教師確定科研的課題提供幫助,又為教師撰寫教學論文提供豐富而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對於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乃至整個教學業務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只要長期堅持寫好教學後記,完全可以使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得心應手,游刃有餘,迅速走向成熟和成功。
7. 少兒繪畫理論
小學美術課是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怎樣才能上好一堂優秀的美術課,除了按照大綱要求,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准備豐富的教學內容以外,我覺得開頭和結尾非常重要!
一、關於「虎頭」
很多美術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太注重課堂的導入部分,有時是一句話一筆代過,甚至直接在黑板上直接板書寫出課題。雖然中間授課內容完成的很成功,但是由於前面一開始同學們的積極性和興趣沒有調動起來,所以感覺同學進入狀態有點緩慢。俗話說,好的開始便是成功了一半。美術課與其它科目不同,是以學生實踐即動手創作為主。因此,實踐前的簡短的啟發導入,就如同打仗前鼓舞士氣的動員,對激活學生創作靈感、初步了解學習技巧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一個精心設計的導入,將是決定一節美術課的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
怎樣才能夠力圖在課的一開始就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捉住,用奇特的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下面談談幾種較好的導入要領。
1、想像導入
想像在美術課中用得較多,通常能啟發學生的豐富想像自由想想創作,深受小學生的喜歡。如在學習《夢中遠航》時。上課一開始,老師先啟發學生:在遙望一望無際的大海上,(老師用多媒體展示學生在上節課設計製作的船)。引導學生想像,如果讓你乘上自己設計的船,你將駛向何方,在航行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神奇,美麗的故事呢?課堂氣氛開始生動,學生的注意力被老師播放的多媒體吸引住了。老師問:「同學們,你們願意做一名在大海中冒險的「小哥倫布」嗎?」學生爭先恐後地說:「願意!說:「好!讓我們一起閉起眼睛,聽著音樂,隨著大海的波濤,搖擺起身體,在大海中一起遨遊」。說著老師打開音樂,配上輕松的音樂,在樂曲聲中老師有有感情的說到:「在藍藍的大海中,風和日麗,小船長們來到一個神秘的島嶼,島上有許多恐龍,我們和恐龍一起玩耍,生活,真是快樂極了。接著又漂流到美麗的島嶼,在這里有安徒生筆中的童話世界,在那裡遇到了的美麗善良的白雪公主和她的好朋友七個小矮人。還有……」這時,學生都迫不及待的想表現自己。老師捉住學生想要體現的心理,勉勵學生大膽地想像,說出自己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暢談「夢」境後,老師讓學生逐步地睜開眼睛,問:「剛才你們真的在大海中遨遊了嗎?」學生回復:「是想像自己去到了。」老師說:「同學們說得對極了,這節課我們就來畫一畫《夢中遠航》(板書課題)。這樣的導入,既建立了教學情境,引發了學生的想像力,又點明確課題,到達了導入新課的目的。
2、談話導入
發言是老師與學生之間最簡略的交換要領。使用發言,能拉近師生之間的間隔,使學生從老師的發言中受到啟發和熏染,從而引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如學習《作文插圖》時,教師可這樣導入語的:「同學們都會寫作文,用筆記錄一些自己有興趣的或覺得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那麼,既然我們都會畫畫,為什麼不能給作文配以簡略的畫面,使作文更直觀、更形象呢?」輕便的一句話既點明確作文插圖是在作文上配畫的課題,又以一個反問句變成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想要實驗的學習慾望。這時,老師板書課題——作文插圖,接著使用實物投影播放純文字的作文和配有繪畫插圖的作文范圖,讓學生視察,讓他們說說,兩者有什麼差異(前者只有文字,後者既有文字又有繪畫)。再問這些繪畫是干什麼用的?學生會很快回復:「是為了體現文字內容的。」這時,老師小結:「無論文學作品還是美術插圖,它們都反映了作品的內涵及精彩部分。但「圖配文」的形式比只有文字的形式體現得更直觀、更形象。」純粹讓學生作文插圖,他們覺得很枯燥,換一種方式來學習,寫寫畫畫,畫畫寫寫,會增加學生的好奇心好求知慾。繪畫也同文字一樣,是人們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形式。運用繪畫寫作文的方法可以使學生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得到發展,使眼手得到鍛煉;另一方面為創作積累題材。
3、多媒體導入
使用多媒體手段,把學生的課間活動用攝像機錄下來,在課堂上放給學生看,使學生置身於其中,既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觀察提供了真實而豐富的活動內容和場景。如教《校園真熱鬧》時,課前我把學生的課間活動用攝像機錄下來,編輯成「學生的課間活動」實況錄像,課堂上放給學生看。看的過程中老師提問:在錄像中你看到同學們都在干什麼?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學生回答:踢毽子、做游戲、打乒乓球……是在課間十分鍾,在校園里。老師小結:對!這些活動都是在緊張學習之餘開展的,它既能消除大腦疲勞,又有益於身體健康。你喜歡這些活動嗎?同學們開心得回復:喜歡!老師提出要求:既然同硯們喜歡,那麼我請同學們重新觀看一遍錄像,感受畫面的場面,氛圍,思考:如何能表現熱鬧的氣氛?(教師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同學們活動時的各種動態)。創作來源於觀察和想像。引導兒童觀察熱鬧和活潑的場面,這樣的導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相機攝下校園生活的錄象,也可為日後製作多媒體課件提供了素材。
4、故事導入
羅丹認為: 「一種強烈的感情,閃耀在某一藝術作品中,這一藝術作品就一定是卓越的」。可以說一節美術課如果充滿生機和激情,這一節課就一定是成功的。如在欣賞羅丹雕塑《巴爾扎克》像時,我講述了羅丹雕塑這一傑作的故事:羅丹將巴爾扎克像雕塑完工以後,請他的學生來觀看,學生們看後,異口同聲地說:老師,這是一雙多麼完美的手啊?羅丹聽後,毫不猶豫地拿起斧子,砍下雕塑的手。學生驚詫,問其何故?羅丹平靜地說:「我創作的構想是突出大文豪的內心世界,而不是他的手。」學生再看雕像時,一個深邃、充滿睿智的文學家形象熠熠生光。這樣的講述,使學生對羅丹的刪繁就簡的神來之舉由衷地敬佩,從而導入新課,讓學生帶著這個「情」來欣賞。
除上述幾種導入要領外,美術教學導入新課的方法還有許多,如簡介導入、猜謎語、欣賞范畫、實物展示、讀童謠、講故事等等,但是,無論是哪種方法的導入都要切合兒童生理特性和教學內容,都要緊扣教學目的,都要堅持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則。
二、談談「鳳尾」
有些老師則反之,前面部分很精彩,後面部分可能由於設計不夠完善,或者時間不夠等原因,結束語則是匆匆代過,給人以虎頭蛇尾的感覺。特別是學生交上作業後,老師只是打個等級,給個分數。偶爾指出幾個畫得好的同學,希望同學們向他們學習,沒有受到表揚的同學頓感失落,一節美術課就這樣結束了。有些學生只看老師批改的結果,而忽視作業沒有畫好的原因。如果每次都是一個呆板的「優」或「良」等,看多了也就覺得乏味,而且不利於調動小學生完成美術作業的積極性。有些學生只看老師批改的結果,而忽視作業沒有畫好的原因。怎樣才能有個一個形式多變,趣味豐富的結束?我通過學習摸索總結了一些形式新穎、生動有趣的新方法,可以改變過去單一的作業講評分析的結尾。
1、配樂歌唱。
選擇一首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樂曲,再配上生動的散文式描述,使學生通過動人的旋律,在老師生動語言的引導下,對畫面進行欣賞,充分享受藝術的美。如《春天的色彩》一課,引導階段我先播放《嘀哩哩——春天在哪裡》歌曲的MTV。這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兒歌,學生跟著音樂後面歡快的歌唱。邊唱邊舞,活躍課堂氣氛。讓孩子們在欣賞春天美麗的畫面和美妙的歌曲的過程中,感受春的氣息,尋找出春天的蹤跡,春天是什麼樣的,找出最能代表春天的顏色。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參加活動的熱情。這樣將語言、數字、圖形、聲響融為一體,帶有濃郁的感情色彩,更好地激發了他們對大自然的嚮往和熱愛之情。
2、比賽評議。
把學生完成的作品收集在一起,請同學們來評價,說出每幅作品的可取之處和存在問題,不足的地方又在哪,以便改善。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如《這是我呀》一課,我把幾名有代表性的作業展示在黑板上,請每位同學進行評價,評價的初步方式是讓同學認,然後組織學生討論發言:每張畫畫的是誰?你是怎麼看出來的?你認為誰畫得最像?這時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同學們認出的最多說明表現得有特點,不足的地方也請同學們給予指出,我再加強點評。最後,經過大家的討論,評出了幾張最優秀的作品。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能夠使學生在評價中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使得自己的作品更完善。這種讓學生當面評論美術作業的方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在學生的講評中,老師能及時掌握學生的作業情況,並能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學生講評也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鞏固所學知識,並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能力和審美能力。講評還能使學生對彼此的作業有一個相互了解、相互借鑒的過程,無形中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氣氛,從而使學生的繪畫水平得到整體提高。
3、操作演示。
老師將下節課要講的內容事先向學生滲透,誘發他們對下節課教學的興趣,比如後面一節要講《五彩繽紛的世界》,我在課尾時拿出了分別盛有紅黃藍三色水的玻璃杯,然後將藍色徐徐地倒入黃色之中,黃色馬上變成了草綠色,隨著藍色的增多又慢慢地變成了深綠色;我又把藍色倒入紅色之中,紅色馬上變成了紫色。同學們都被這奇妙的現象迷住了,接著我說:「這一有趣的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我們下節課要講的內容。」這種具有懸念效果的演示法使同學們心中充滿了對下節課的期待,對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大有益處。
4、游戲表演。
用學生親手製作的工藝品為道具進行現場表演,使學生從中感受到工藝品的實用價值,激發他們的興趣,同時還培養了他們的審美意識。如《頭飾與面具》一課,同學們有的做頭飾,有的做面具。作品完成以後,我讓學生戴上自己做的頭飾,分別扮演不同的動物角色,模仿自己所做的動物的叫聲,動作等,讓全班同學都參與其中,這節課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孩子們扮演各種他們喜歡的角色,每個孩子都充分地將自己展示給觀眾,連能力弱的孩子也踴躍嘗試,不甘示弱,他們的自信心和表現力得到了升華。很多同學在展現自己表現慾望的同時,可以開發右腦功能,進行良好的審美教育,對於面具表情的製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很多有興趣的同學回去進行了二次創作。
5、展覽欣賞。
把學生單個作品放在一起進行展覽,使學生從中感受到創作或成功的喜悅。如《送你一個書簽》一課,學生運用各種媒材,製作的各式各樣的書簽。作品完成後,我組織學生自己布置一個關於「我愛讀書,我愛書簽」的展覽。通過展覽,學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展覽結束可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換,贈送書簽,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還可鼓勵學生養成愛讀書,用書簽的好習慣。
當然,美術課結尾的方法還有很多,故事描述。兒歌念唱等等。老師們還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來選擇恰當的結尾方法,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力爭使每一節美術課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並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
8. 蘇教版一年級美術教案
第一課 看我們的畫2008-09-19 09:59看!我們的畫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中外優秀兒童繪畫作品,開闊眼界,培養審美意識和審美習慣;
2、 選用自己喜歡的繪畫工具,大膽地畫出自己最想畫的畫面,倡導學習把圖畫畫大;
3、 感受作品的美感,體驗欣賞的樂趣和作畫的樂趣。
學習內容
教學重點:培養學習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
教學難點:如何創設多種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欣賞,進而激發創作慾望
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准備
教師: 圖片
學生:自己喜歡的繪畫工具
導入
1、 老師以親切的語氣進行自我介紹,與同學互相認識
2、 猜猜今天的美術課我們學什麼?
3、 還是讓老師來告訴你們吧「今天的美術課就是來看看我們小朋友們的圖畫。」
同學們猜今天的學習內容舉手回答
發展階段
1、出示圖片,全班欣賞,討論最喜歡哪張作品
2、欣賞過程中先請小學生介紹喜愛這幅畫的理由。「你從畫面中看到了什麼?」「你是不是感到這幅畫太有趣,太好玩了?」 「什麼是最吸引你的地方?」「你喜歡它的色彩嗎?」對於學生的每個回答,教師要與學生共同驚訝、喜悅,這樣能刺激兒童的好奇心,進而培養兒童敏銳的觀察力。
3、請全班同學補充說明:「你為什麼也喜歡這張畫?」「有沒有不喜歡這張畫的同學,說說你的理由。」「如果你來畫,你會怎樣畫?」「看了圖畫,你的心情怎樣?」
4、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詢問其姓名、愛好(藉此可認識班內的同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
1、「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小朋友們畫的圖畫,你們想不想看?」「看的時候,比比誰看得仔細,看看圖畫里都畫了什麼?」仔細看教師出示的圖片
發展階段
這張圖畫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美嗎?美在哪裡?
這張畫讓你什麼地方記得最牢?
你知道它為什麼這樣畫?
(引導學生要大膽地用顏色畫畫,這可以作為對小學新生發出的一個號召,事實上在沒有進行色彩知識的具體教學之前,色彩感覺的訓練已有計劃地拉開了序幕。)
「接下來這張畫就更有趣了。它跟前面幾長有什麼不同?」「有些東西是貼上去的。」
「噢,原來除了畫還可以利用其他的材料剪貼到畫面中去。」
請同學們帶著跟他們同樣快樂的心情夜來畫一張我們自己的畫吧。(注意速度快、構圖飽滿。在黑板上做更形象地示範,告訴他們什麼是構圖飽滿。)
作業評價
讓一些覺得自己畫得不錯的學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學隨筆
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可以跟著老師的節奏走,但是也有一些孩子不能投入到繪畫中去,因為時間的關系沒有給予太多的指導。還有,在指導中發現有些孩子構圖不飽滿,填色也是,所以,還需在以後的教學中反復強調這一點。
第二課 走進大自然2008-09-19 10:01走進大自然
課時:2課時
教學重點:欣賞、感受了解大自然的美麗,增強環保意識,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之情。
教學難點:如個啟發引導學生用簡短的語言來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及愛護方法。
教學目的:1、顯性目的:通過欣賞使學生能夠發現大自然的美,並結合自己的認識和聯想,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2、隱性目的:通過課堂活動的參與與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活動過程中感受發現美的愉悅,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教學思路:1、通過啟發回憶,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大自然中的景物,使學生明白自然界所包括的內容。再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感知和發現自然界中各種景物的美,經過小組的討論和交流表達自己喜歡大自然的情感。最後延伸到如何從我做起保護好大自然。
2、教師設問:同學們,爸爸媽媽經常帶你們到大自然或公園玩嗎?那裡的風景美不美呢?給你印象最深感覺最美的是哪些景物?請學生大膽地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要調動氣氛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大膽的發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師小結:你們回答得真好!大自然非常的美,我們都非常的喜歡大自然,這節課老師就將帶領大家走進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教師板書課題。
4、講授新課:
⑴教師展示圖片或者播放圖象,引導學生觀察並讓學生說出課本上的圖片都有哪些大自然的景物;
⑵教師重點介紹一到兩幅圖片,重點從圖片中的造型、顏色以及自己的美的感受上來介紹,為學生分組評訴作品時提供一個範例。
⑶學生分小組進行欣賞和交流,說說自己喜歡的景物以及喜歡它的原因。
⑷小組進行學習後的匯報工作。要多鼓勵表揚發言的同學。
⑸拓展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身邊的自然景物中感受美,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在生活中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給我們傳遞美的信息。你們感受到了嗎?樹木正在發芽,葉子正在由淡綠變成深綠,露珠兒在小草尖上晶瑩的閃動著,這一切是多麼美好啊!你們能感受到嗎?大自然是最美好的,我們能為保護她而做點什麼呢?請同學們來自由談談。
⑹學生發言,教師總結
第三課 七彩生活2008-09-19 10:03七彩生活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觀察總結生活中的色彩,進一步感受色彩。
技能目標:做調色練習,觀察顏色混合、並列、覆蓋後的不同效果。
情感目標:鼓勵學生自由探索、自由表達、自由創作,在觀察中去發現蘊藏於生活中的美,培養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學習內容:
在前一課《走進大自然》的基礎上,了解大自然中的色彩後延續至觀察生活中的色彩美。在自己身邊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中找出這些豐富的色彩,並大膽地表現色彩,觀察色彩的變化。
教學要求:
用水粉色做調色練習,觀察顏色互相混合,並列或覆蓋之後的不同效果。
用同一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紙上塗抹,觀察它的效果。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色彩,觀察色彩變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准備:
把自己喜歡的生活用品帶進課堂,欣賞豐富、可愛的色彩。
准備顏料、畫筆、調色盒、洗筆的小水桶、抹布,也可以准備油畫棒或彩色鉛筆等。
收集生活中的彩色照片。
准備海棉、夾子、冷暖色彩紙、舊衣服。
教學思路:
一、導入
找一找
欣賞各種生活用品、彩色照片等,尋找生活中豐富的色彩。
二、新授
試一試
1、 分發冷、暖色紙兩張。在一張紙上用筆中含水多的顏料試試,再用筆中含水少的顏料圖色試試,有什麼變化?
2、多選一些顏色塗在同色紙上,看看它們在有底瑟的紙上有
3、同一顏色在冷色紙上有什麼變化,在暖色紙上有什麼變化?偶爾學生也會有使老師意想不到的想法或表現,要充分鼓勵。
4、把自己實驗的結果告訴老師和同學。
改一改
1、 學生准備舊衣服,攤放在鋪在地上的報紙上,組內成員合作添畫。
2、用小杯子裝上自己用生活中的色彩調的美麗的顏料,注意顏料稍濃厚一點,不要太稀。
3、 潑灑到衣服上,顏料在布料上自然滲染,互相覆蓋或並列後產生不同的效果,把舊衣服變成「藝術品」。
4、 老師幫忙用吹風機吹乾,干後還可以穿在身上展示一下。
三、小結
觀察,看看色彩互相混合,並列和覆蓋後的不同效果,互相評價。
大家一起合作把教室打掃干凈,把整潔還給課堂。
四、課後拓展
可以把家裡的廢舊物品拿來裝飾,塗上漂亮的顏色,把生活打扮得多姿多彩。
第二課時
課前准備:
准備顏料、畫筆(兩三支大小不同的筆)、調色盒、洗筆 的小水桶、抹布等。
教學思路:
導入新授
1、引導觀察:
欣賞、感受各種生活用品的色彩美。
2、 嘗試調色:
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做做「原色變出間色」的小游戲。
3、 特殊製作:
把顏料滴在紙上,吹開,會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
4、 聯想創作:
在「吹畫」上展開聯想、添加,用自己獨特的思維表達自己的情感。
5、 觀察體會:
當你打開了一個角度,就發現了一種美。
小結
作業展評:用學生作品來布置教室。
互相評價:同學之間互相欣賞、討論,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第四課 新花布,新衣服
教材思路:
本課屬於「設計
應用」領域的美術課。
本課學生樂於來展示,孩子都喜歡穿新衣服,都喜歡漂亮的花布。給自己或家人設計一件衣服是高興的事兒。設計製作時能否做到有變化、有創意,敢於想像是重點。學生可用多種材料進行創作。本課通過師生交流啟發,使學生造型設計有創意。
課 時:1~2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生活中的花布及服裝,了解服裝設計的一些簡單奧秘。
*引導學生運用身邊能找到的工具材料進行創作,設計花布和衣服。
*培養對生活美的情感體驗,開發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重、難點:
設計服裝外形,並塗上美麗花紋。
花布及服裝款式的設計,服裝的搭配。
教學准備:
教師:布娃娃1-2個(穿漂亮服裝),服裝設計師的作品2-3幅,相關資料,范圖,花布及服裝實物等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彩色紙、剪刀,膠棒等
教學過程:
——欣賞及交流:
1、觀賞一些漂亮花布實物,問學生可以做什麼?
2、服裝設計師用花布設計漂亮衣服,觀看圖片和小朋友們自己的衣服,看一些搭配的實物。
3、認識花布上的顏色及圖案及許多有趣的裝飾方法,。如有具象圖案的,有抽象圖案的,有點狀,有線狀,有各色拼貼的等。
4、介紹名家名作(圖片),如迪奧、聖洛琅、夏奈爾、范思哲,三宅一生等服裝大師的作品。
——介紹及演示
1、介紹運用不同材料製作的作品(圖片)
用彩色水筆可以塗抹出漂亮的花布;用紙亦可拼貼出美麗的花布,用花布可以設計服裝,用廢舊材料也可進行作業。
2、觀看同齡學生設計的作品(實物)
3、設計花布的方法介紹
(1)有用水粉色設計的花布,有用油畫棒設計的花布。
板演1-2種花布的構圖。
(2)找出自己設計花布所需的漂亮顏色,一一擺放好。
(3)是花草類、動物類還是點線構成類、格子類。
——練習與體會: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適當介紹一些利用不同材料進行製作的方法,以及在製作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1、學生用手中材料畫線、塗色、打點完成一塊花布,亦可用彩紙剪貼的方法來完成。(注意點線面的搭配)再用花布設計一件衣服
2、設計可以是立體作品(利用各種現成的廢舊材料進行創作。),圍在布娃娃身上。
3、也可先設計好服裝,再在上面裝飾。
4、可結合換裝游戲設計一服裝展示小冊子。將紙三折,分別畫上服裝,可結合不同季節畫。向左一折,換了一套衣服;向右一折又換了一套衣服,比一比,那身衣服更好看呢?
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迴指導。用油畫棒、彩色水筆等設計花布和衣服,力求造型精巧、圖案新穎、色彩明朗,設計一塊漂亮花布及一套漂亮服裝,當一位小小設計師。
展開想像,大膽繪畫,設計新穎獨特的花布、服裝,與眾不同。
(服裝設計師大賽開始,四組進行創造競賽。)
——小結與評價
1、來,試試我設計的新衣,別小看我,我也是小小時裝設計師。可舉辦一服裝秀,讓學生當模特兒展示。
2、課堂小結,作業評比觀摩。
自由欣賞全班的作品,選出你最喜歡的。
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
評一評本組成員的作品,說一說好在哪裡?
用花布設計成服裝,可用撕或剪的方法。
——課後拓展:
1、准備材料,可以小組現場裝扮1-2位同學,出謀化策,設計出一定的風格。
2、可以打扮自己的洋娃娃,用包裹、拼貼等方法。
3、服裝設計師是創造生活美的魔術師,還可創造哪些美妙作品,拿出自己的行動,回去再嘗試。
(設計的環節較多,可根據課時需要選擇性運用)
圓圓的世界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一.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與表現力
二. 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各種有趣的圓形物,並從中領略圓形物的美
三. 啟發學生畫出各自心目中圓圓的世界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用線條或顏色表現出圓形物有趣的細節特徵
教學具:
多媒體、泡泡水若干瓶、水彩筆、彩色鉛筆、蠟筆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游戲:
師:今天,老師想邀請小朋友和我一起做個游戲,什麼游戲呢?大家看:(師示範吹泡泡)
生興奮地喊到:呀,吹泡泡!
師:喜歡吹泡泡嗎?
生高聲齊答:喜歡!
師:請大家把藏在桌子里的小瓶找出來,讓我們一起來盡情地吹泡泡吧!
2.揭題:
師:大家看,我們吹出的泡泡是什麼形狀的?
生:圓形。
師:瞧,這么多的泡泡都在我們教室里跳舞,咱們的教室可真成了一個圓圓的世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5課:圓圓的世界。
二. 新授:
1.嘗試:
師鼓勵小朋友把看到的最大的泡泡畫下來,請四名學生板畫,其餘學生在紙上練習,看誰畫得又快又好。
2.演示:
師在學生畫圓的基礎上添畫幾筆,使之成為教室里的一種圓形物(臉盆、電風扇、小圓凳、紙簍)
3.觀察:
引導學生尋找教室里的圓形物,讓其感受到我們身邊處處都有圓形物——小女孩的花結、花夾子、小朋友的眼珠子、鈕扣、橡皮、膠帶、鎖孔、插座、磁鐵、螺帽……
4.添畫:
師鼓勵學生在畫泡泡的基礎上大膽添畫幾筆,讓他們變成教室中一個個有趣的圓形物。
5.兒歌欣賞:
師:剛才,小朋友把我們教室中的圓形物都畫了出來,畫得十分有趣。現在我們一起來讀一首兒歌:
《圓圓與圈圈》
有個圓圓 一會兒變搖鼓
愛畫圈圈 逗著圓圓玩
大圈象太陽 一會兒變氣球
小圈象雨點 圍著圓圓轉
晚上,圓圓睡了 圓圓睡醒了
圈圈很想圓圓 圈圈眨眨眼
悄悄地、慢慢地 變成大蘋果
滾進圓圓夢裡面 躺在枕頭邊
6主體想像:
師:如果你就是圓圓,當你睡著的時候,圈圈也會悄悄地、慢慢地滾進你的夢裡面。那麼,在你的夢中,圈圈又會變成什麼呢?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進入夢鄉。
(學生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慢慢地閉上雙眼伏於桌面)
7學生交流:
(音樂停學生醒)
師:小朋友,在你的夢中,圈圈都變成什麼了呢?
生:圈圈變成一個小鬧鍾,叮呤叮呤催我快醒來。
生:圈圈變成一個大西瓜,那西瓜可真甜!
生:圈圈變成一個小足球,我們一起在草坪上玩耍。
8欣賞:
師:老師把小朋友夢中的這些圓形物都請到了教室,大家看。(課件展示)小朋友,你們覺得這些圓形物怎麼樣?
生:很可愛、很活潑、很神氣、很有趣……
師:是呀,這些活潑可愛的圓形物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大到太陽、地球,小到雨點、鈕扣都是圓的,我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圓圓的世界中。
三. 作業:
鼓勵學生用線條或顏色畫出各自心目中圓圓的世界。別忘了畫上有趣的細節。
四. 作業展評:
選擇有代表性的作業展開自評、他評、師評。
五. 小結:
感興趣的學生課後繼續吹泡泡,並仔細觀察泡泡中美麗的世界。
第6課 方方的物
教材分析
本課包括七幅欣賞圖片和說明文字。在版面中有五幅圖片來自於生活:書 架、餐桌椅、方形的門窗、長城上的烽火台等。其中一幅還用文字啟發學生換個角度觀察,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到:從不同的角度看,方形會改變形狀。教會學生觀察的方法,引導學生在生活里尋找方形,體會方形的特點。另外兩幅是學生的作品:是用不同的方法、材料表現的方形物,啟發學生能用多種材料和方法表現方形,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
本課是在學生學習《找找圓形》的基礎上,鞏固觀察的方法,進一步學習各種表現的手法。教師通過各種途徑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方方的物體,觀察它們的特徵,並區別方與圓的不同,深刻地感受方形穩定,對稱的美感,並有選擇地利用一種手法表現方形物。本課要著重啟發學生的思維,展開豐富的想像把方形物刻畫得更細致、更有趣、更生動,進—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方形,尋找、觀察生活中的方形物。
2、引導學生運用畫畫、剪剪、貼貼、撕撕玩玩等多種手法來表現方形物,同時能表現出方形物中有趣的細節。
3、體驗方形給人的感受,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生活觀察生活和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生尋找、觀察和表現方形物,培養他們觀察和表現事物的能力。
在方形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運用不同表現手法大膽想像,添加有趣的細節讓畫面更生動、更完整。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准備
教師准備:若干小皮球、若干小箱子、方形物的欣賞圖片、學生作品。
學生准備:彩筆、彩紙、剪刀、糨糊。
教學過程
A.導入
a.學生參與游戲:請兩組學生分別幫皮球和箱子搬家,看哪組學生快。通過游戲,學生們發現小皮球難放穩,而箱子一下就放穩。由此知道:方形具有穩定、對稱的美感。
b.揭示課題:方方的物。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來尋找、觀察、表現方形物。
B.新授
a.啟發學生回憶生活中的方形物,拓寬創作的思路:
(1)你能回憶出生活中有什麼物體是方方的呢?(請學生小組討論並交流。)
(2)老師出示教材中的圖片:請學生們欣賞生活中的方形物。方形物是我們的好朋友,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
(3)分組進行比賽:在相同的時間中哪一組學生繪畫的方形物最多,以激發學生創作的興趣。最後評出哪組數量最多;哪組刻畫最細致?哪組紀律最好(得勝組獎勵小星星或小旗等)。
b.指導學生表現方形物,並刻畫出細節。
(1)出示兩幅相同的方形物的作品,請學生們選擇哪幅完整?(繪畫細致的完整)
(2)出示多幅學生作品,著重讓學生們觀察方形物的細節表現。(甚至可以在背景上添加內容,讓畫面更充實,更豐富。)
c.小組討論交流:
(1)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表現方形物(畫畫、剪剪、撕撕、貼貼等)
(2)你想用什麼方法來表現什麼方形物呢?
d.學生作業,教師巡迴指導。
C.小結
a.作業展評:大家欣賞作品。
b.互相評論:有哪些獨特的方形物?有哪些獨特的表現手法?誰的畫面最完整?對優秀作品給以獎勵:小星星、小旗等。
c.課後拓展:搜集各種方形物的圖片供大家交流,學習。
找找三角形
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較多表現的是生活中找到的三角形及三角形的運用,如:船帆、三角形的地磚圖案、北京故宮角樓、滑梯和埃及的金字塔等。通過學生觀察和尋找周圍的三角形,讓他們發現生活中三角形的眾多存在和作用,讓學生能發現三角形的異同,比較不同形態的三角形給人不同的感受:尖頭向上的三角形顯得穩定、堅硬;倒立的三角形給人危險和銳利的感覺。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三角形的物體可以用多種方法來表現,並嘗試用一種方法來表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體。啟發學生說說、猜猜、看看和畫畫,讓學生找到三角形,了解三角形並巳。畫畫三角形的物體。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尋找、發現和觀察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體,並發現它們的異同,體會不同三角形給人的不同感覺。
2、技能目標:引導學生用畫、剪、撕、帖、折等多種手法來表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體。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和積極創造生活美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尋找、發現和觀察三角形的物體,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感受能力。
採用不同的手法表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體,並添加細節組成有趣的畫面進一步來美化生活。
教學課時:2課時
課前准備:教師准備:圖片。
學生准備:准備彩筆、油畫棒等。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三角形是什麼樣的嗎?
2、出示三角形的紙片,教師補充三角形的特徵。(穩定性)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找一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體,並且把它們表現出來。
二、發展階段
啟發學生了解、尋找、觀察三角形:
1、在學校中、教室中尋找有趣的三角形:紅領巾、三角尺…
2、在生活中找一找三角形的物
3、欣賞課本中古今中外典型的三角形物體:建築、玩具、設施等。讓學生們更進一步地發現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及作用,從而產生表現三角形物體的慾望。
猜猜看:滑梯為什麼要做成三角形呢?
4、引導學生觀察三角形物體,嘗試用多種手法來表現有趣的三角形物體。
教師示範:在黑板上畫三角形。討論:你們還有什麼手法來表現三角形的物體使他更有趣呢?激發學生表現的興趣。(色彩畫、剪貼畫、線條畫等)。
5、學生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第二課時
繼續完成作業
展示評價:教師把一些好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讓大家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鼓勵為主。
拼拼搭搭(一)(二)2008-11-06 09:20第8課 拼拼搭搭(一)(二)
教材分析
在圓、方、三角形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用不同的形進行組合,創作出有趣的、多變的世界。了解形的組合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組合圖形的獨特美感,通過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點、線、面組合的基本規律。能採用多種表現方法來創作出與眾不同的形的組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審美能力。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審美能力。
2、認知目標: 掌握形的組合規律。
3、技能目標:嘗試用多種材料、多種表現方法創作。
教學重難點
學生通過欣賞及創作,發現和體會形的組合的美感。
能合理運用各種形進行組合,處理好點、線、面的關系。
教學課時:2課時。
課前准備
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廢舊材料
教師准備:收集大師的作品:如米羅的作品。
學生准備:准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A. 導入
分小組活動:利用教師分發的基本形拼一拼,再「添畫」幾筆成為一個有趣的形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形自由發揮想像力,展開聯想翅膀,想像創意。
揭示課題:拼拼搭搭。用這種方法還能做出什麼有趣的圖案呢?這節課我們來學習。
B.新授
a.請學生們欣賞大師(米羅易寶)作品,感受用不同的形「拼搭」的奇妙世界。
b.學生討論交流生活中各種形的組合運用,感受它們帶來的美。
c.欣賞圖片(課本中的學生作品),再次感受拼拼搭搭的美妙:
色彩的美:可用對比的鮮艷色彩也可用協調的美麗色彩。
形狀的美:大小不同的各種形狀(圓形、方形、三角形),有點有線也有面。
內容的美:有寫實的具體內容,也有抽象的內容。
構圖的美:畫面飽滿有虛有實。
d.學生小組討論用這種方法可裝飾什麼呢?(手帕、書簽、鑰匙扣和封面等)
e.教師出示各種拼拼搭搭裝飾的實物,激發學生創作的興趣。
f.作業布置:每組選擇一種實物來裝飾。
g.教師巡迴指導,學生作業。
C.小結
a.作品展示:通過各種途徑(懸掛、粘貼、贈送等)。
b.學生通過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評選出最佳創意獎、最佳作品獎。
c.課後拓展:你能做出立體的拼拼搭搭嗎?用什麼方法呢?
第二課時
A.導入
1.出示圖片,讓學生在圖片中找出有哪些形狀在其中。
2.由此引入課題:形的組合聯想。
B.新授
a.出示形的組合的作品,引導學生欣賞,讓學生了解組合的基本概念。
b.欣賞生活中形的組合的應用。
c.欣賞大師的作品,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體會形的組合的獨特美感。
d.教師出示用較硬的紙剪出各種形狀,啟發學生考慮:怎樣「拼搭」出立體組合作品?(學生分小組討論並交流)
e.學生第一次作業:嘗試用「插接」的方法製作立體的作品,教師參與製作。
f.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相互交流製作的心得體會,評選出造型獨特、色彩美麗的作品。教師引導學生欣賞用廢舊材料組合的作品,發現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激發他們利用廢舊材料製作的興趣。啟發學生用多種材料和多種方法來創作立體的形的組合。
g.學生欣賞圖片:現代裝置藝術。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h.學生第二次作業:用廢舊材料分小組完成一個形的組合裝置,教師巡迴指導。舉辦廢品裝置藝術展覽:展示各小組的組合作品,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創作。
9. 怎樣體現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價值國
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對整個國民文化素養提高的作用不容忽視。關注農村美術課堂教學,就是關注人的發展、關注社會的發展。但是,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根據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現狀,及改善農村小學美術教學的對策,我談談個人粗淺的認識。一、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現狀1.學科地位重視不夠少數領導、部分教師的觀念陳舊,認識不到美術教育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認為美術學科只是語數英等的附屬學科,利用美術課學習、復習其它學科的知識。另外,美術作為循環使用教材,往屆學生使用後破損現象嚴重,上級只按比例配備教材,造成教材不齊,無法確保美術課的正常開設,更談不上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美術課在教育教學評價上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如一些學校對美術教學在計算工作量時只相當於語文、數學等主要學科的70%,美術教師在評職、評優、評先等方面的待遇都低於其他主科教師。這些都是造成美術教師教學隨意散漫的主要原因,這些現狀嚴重製約了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2.專職美術教師緊缺農村小學受固有條件的限制,許多學校都無法配備專職美術教師(有的學校甚至一個專職美術教師也沒有),由其他學科教師或年老教師甚至後勤人員兼任,教師的專業素質得不到保障。兼職教師駕馭教材能力普遍偏低,教學水平相應較差。他們絕大多數沒有經過專業學習和培訓,沒有專業老師引領導,沒有研究氛圍,肯乾的老師也只是摸著石頭過河。3.教材偏深,教學內容繁復全國統編教材內容包涵美術的各個方面,如雕塑(木雕、石雕)、建築、壁畫、自然景觀等形式融為一體來表現的藝術,很多教學內容不著邊際,一些課題讓人無從下手。統一的教材制約著教師教學內容的自主發揮,根本無法達到教學要求。教師只有適當地拋開教材,到生活中去尋找和挖掘美術資源。目前農村小學採用較多的美術教學形式是:剪紙、鉛筆畫、蠟筆畫、水彩畫、樹葉粘貼、撕紙畫等。這些教學有時目標不明確,要求不高,造型的基本方法欠佳,往往流於形式,成為一種游戲活動,有的學生興趣很高但得不到滿足。4.必要的教學設施缺乏有的學校無專用教室,即使有美術專用教室,距美術教學的學標准還有較大的距離。教室里只有幾塊畫板,美術櫥櫃內只有幾個石膏模型,教師常用的必備示範工具、材料微乎其微。多媒體教學設備更是不盡人意,由於沒有電化教學設備,美術教材自帶的教學資源無法使用,更談不上教師去開發新的現代化教學資源,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成為一句空話。就算有,許多時候還是用做擺設,並不能真正充分地發揮作用。5.學生繪畫工具和材料得不到保證由於家長對美術學習認識的偏頗(不支持、不過問的佔65%),和部分農村小學對美術課的開設無法得到保證,使得學生家長對美術學科的重視程度大打折扣。許多學生連最起碼的美術學慣用具都無法配備,更談不上按照美術教材的要求,配齊其它的材料和工具。所以,使得一些教學內容無法進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術課教學任務的完成,阻礙了美術教學的順利進行。6.校外美術活動少組織學生進行校外美術活動或與之相關的活動少之又少(甚至沒有),其原因主要是我們的藝術教育一直以來只注重技能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發自內心的對美的感受和表現。二、改善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對策改善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責任首先是教育行政和學校領導。教育行政和學校領導必須在以下方面有所作為:1.增強依法治教意識各級中小學,尤其是農村中小學,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課程計劃開齊開足美術課程,嚴格按照美術課程標准和教材內容進行教學,任何一個稱職的教育管理者都應該樹立依法治教的意識,自覺執行教育教學法規。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藝術教研員的配備,對美術教師工作量的認定及評職、評優、評先都應與其他學科一視同仁,盡量做到評價的公正、公平。同時,要對美術教師加強培訓,不斷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3.大力改善學條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學校美術教育經費的投入,積極創造條件,配置美術專用教室、展覽室,按照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器材配備目錄,配備美術教學及活動器材,確保美術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4.開發課外教學資源農村學校在美術教學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可通過組織學生參觀游覽,感受、欣賞鄉土藝術;聽有關傳說、趣聞、歷史故事;利用攝影、寫生收集創作題材。讓學生從欣賞客觀的形式美過渡到其客觀內容的美,從而把美的事物通過自己的藝術創作表達出來,使學生深深體會到藝術靈感來源於生活,創造也來源於生活。當然,作為有強烈事業心的教師來說,更要通過研究課堂教學來改善自己的美術課堂教學。1.引導學生配備必要的學習工具和材料按要求主動准備學慣用具和材料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表現。而學生對美術學習有興趣,自然會記得帶齊學慣用具或材料。因此,在每次上新課之前,要花一定的時間並提出一些問題來幫助學生認識將要學習的新知識,以此培養學生准備工具和材料的興趣和意識。比如,在執教《動物面具》一課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先讓學生說說這節課是繪畫課還是手工課,學生馬上回答是手工課;課本上都用了哪些材料進行製作的,學生辨別出有卡紙、手撕的紙條、西瓜皮、胡蘿卜、舊報紙等材料。除了這些還可以利用哪些材料來製作漂亮有趣的動物造型呢?我拿出事先用不同材料製作好的小老鼠、老虎、猩猩、獅子、兔子、猴、狗、牛等動物面具進一步啟發學生。他們看到我手上拿的各種各樣的動物面具時都「哇」地叫起來:誇張的耳朵、有趣的眼鏡……這時我再進行誘導:你們想不想也像老師一樣做這些漂亮有趣的動物面具呢?「想——!」教室里響起整齊的回答。「這就是我們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哪個同學到時帶的材料最齊全,老師相信他製作出的造型肯定最有趣!」結果,同學們都帶來了許多製作材料。2.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欣賞課學習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欣賞、了解名家的繪畫技巧及表現手法;欣賞兒童畫與中外優秀美術作品,讓學生將兒童畫和這些作品進行比較,找出各自特色;欣賞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作品,使學生知道美術有很多樣式,糾正學生中存在的重繪畫學習,輕手工製作學習的認識偏差;欣賞中國美術、西洋美術與民間美術,讓學生體會書畫藝術、建築藝術、工藝製作的魅力所在,激發學生熱愛傳統藝術的情感。3.整合信息技術與美術課程我們上美術課時,總不能天天做「游戲」。現在上美術課的主要問題是相關教材資料缺乏,設備不齊。特別是欣賞課,有些作品是經過幾次印刷的,色彩效果欠佳,圖片又不多,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不能激發學生的美感。因此,運用現有的教學設備來做補充就非常有必要。可以找一些資料,如錄像、幻燈、光碟等,讓學生觀看欣賞。通過聲音、圖像、音樂激發學生興趣;通過生動豐富的素材資料,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只有通過大量的作品欣賞,才能使學生增強感性認識,讓學生在不斷的藝術熏陶中,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例如,我在教學《卡通開通》《有趣的漢字》《表情豐富的臉》《我設計的船》《鳥的紋樣》《會變的花》《手印指印變變變》時,運用多媒體,通過聲音、動畫、視頻、投影等手段,為學生創造出一個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亦動亦靜,能再現生活,又高於生活的情景,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學習。4.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動手實踐藝術源於生活。如果脫離了學生的生活經驗,那將使藝術失去原本應有的魅力,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選擇活動素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元旦、教師節等節日,我指導學生製作立體賀卡,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美術創作有機地結合起來,讓他們把平面的構想立體化,培養和鍛煉學生剪、折、刻等方面的手工技藝。再如,我帶學生進行藝術節會標設計、圖書封面設計、郵票設計、板報報頭設計、小書簽設計、手印畫設計等,培養學生創新的實踐能力,並讓他們在製作中感受到快樂。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播什麼種子開什麼花。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是一塊亟待研究與開發的園地,我們要在充分認識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礎上,對農村小學美術教育投入足夠的熱情,加強研究和實踐,尤其要注重美術與文化及社會的聯系,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構建一種開放的、既能容納又能擴展的美術課程並落實於教學實踐,讓美術課堂真正成為孩子們的「營養快線」。農村美術教育,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