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尋有關於奧爾夫教學方面的論文
李妲娜老師與奧爾夫教學法
感謝yangyi提供的信息,昨天下午去體驗了李妲娜老師給「攜手助學」整裝待發的來自全國各地的研究生朋友們所進行的「奧爾夫教學」培訓。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最讓人感動的還是老師自身。如果僅僅從李妲娜老師個人網站所提供的信息來看,遠遠不足以表達她對教學過程的思考和投入。
那是怎樣的一種體驗感覺呢?很難用語言來表達......
同學們在音樂節奏伴奏下,握手、胳膊挽胳膊轉圈蹦蹦跳跳,蹦蹦跳跳地進行肌膚觸及程度的互相認識,每一個人的名字在大家呼喚中、在音樂的旋律中舞動飛揚......
原來用非常簡單工具就可以進行類似交響樂隊那樣的演出。用紙盒作為打擊樂中的皮質樂器、筷子作為木質樂器、吃完的酸奶杯中放上小黃豆上面再用一小片報紙封住就可作為散響樂器......用兩個字、三個字、四個字的同學的名字就可以控制節拍......多麼富有創造性的音樂教學設計!
奧爾夫教學讓我感受到了教學的另一面。
李老師談奧爾夫音樂教育:
奧爾夫音樂教育的核心是「元素性」音樂教育,它是同動作、舞蹈和語言聯系在一起的,以節奏為基礎,結合身體律動,唱、奏、動、聽綜合教學的音樂教育;同時它也是「為孩子們的音樂」,是創造性的兒童音樂教育,喚起兒童對音樂的興趣,激發兒童對音樂的情感,是培養音樂感覺和情感的金鑰匙 。
相關鏈接:
中國音樂家協會奧爾夫學會http://www.hongxiao.com/JXF/ao-index.htm
生命在歌唱(黎加厚)
http://www.hongxiao.com/xuesheng/S10.htm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專欄(洪嘯音樂教育網站)
http://www.chinaorff.com/aboutorff/chinaorff/chinaorff.htm
『貳』 什麼樣的音樂課可以吸引學生
放眼看一下音樂教師的音樂課,在上公開課時,可以說各個都是很不錯的、好樣的,那都是精心准備了好久,花了好多時間和精力去反復修改、試教換來的,這樣的課當然是好的。可是再看看音樂教師平時的音樂課,與公開課相比,真的是相形見拙,相差很遠,不敢說別人,就說我自己,平時上課也不會像上公開課一樣的引起重視而精心准備,於是就變成了學生所說的枯燥無味、無聊至極、令人痛恨的音樂課了。這樣的音樂課學生怎麼可能從中感受快樂,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美感呢?也當然不會受學生們的喜歡。
可是學生又需要怎麼樣的音樂課呢?其實也簡單,就是讓學生不覺得無聊、讓學生不覺得枯燥、在音樂課中能夠自主的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之中來,與同學愉快的合作,樂在其中,學在其中,我想這就是學生所想要的音樂課,也是我們教師努力的方向。
一,給孩子找回上好音樂課的自信
首先,我們要走進孩子們的世界,給孩子們多一點微笑,跟孩子們交個朋友,多點鼓勵給孩子自信!許多的學生不是不喜歡音樂課,而是對音樂課沒有信心而失去興趣的,這就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愛心和關注!不管是誰都不希望也不喜歡面對一個嚴肅的,整天板著臉孔的人。學生更是如此,老師的微笑不僅給學生留下良好的印象還能給學生信心和勇氣。這是一個教師應該做到的,而要走進學生的世界,我們教師就要彎下腰來,與學生站在同一個世界裡,體驗他們的快樂,感受他們的需要,這樣才可能知道學生喜歡什麼樣的音樂課。
二、改變陳舊的教學方式
所有的老師都希望能夠讓孩子快樂的上音樂課。要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首先就需要教師擺脫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不是鴨子,不是單純的把知識填給了學生,學生就學會了、就掌握了。而是要想辦法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知識掌握知識。這些就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要創設良好的情境及和諧的學習氛圍。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和手段來實現。1、利用語言來創設情境和氛圍,如在學習《國歌》的時候,給學生聲情並茂的 講述《國歌》的背景、小故事以及當時的社會情況等等,這樣學生自然進入到學習當中去了,學習的效果也非常的棒。2、利用直觀的圖片創設情境和氛圍,如在學習歌曲《彝家娃娃多幸福》時,引導孩子們觀看美麗的彝家風土人情的圖片,通過圖片讓孩子們直觀的感受彝家孩子幸福生活場景,學生學習起歌曲就快樂多了、簡單多了。3、利用環境的改變創設情境和氛圍,如上《靜靜的夜》時,把教室的環境改變一下,窗簾全部拉上,教室里立刻就有了夜晚的感覺,在配上音樂,學生很快能體會夜晚的感覺,並把這感覺溶入學習內容中去。
三、激發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
有一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這個老師就成功了一半。不過要激起學生的興趣就必須要關注學生的興趣,這還是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的備課!因為備課是一個教師上好音樂課的根本,只有備課了,才知道一節的重點難點進而去解決重難點;只有備課了才能找到能吸引學生興趣的素材穿插到音樂教學和課堂里來,把枯燥的音樂課上得有趣生動!.學生的興趣有時也很簡單,激發學生興趣還需要教師想盡一切辦法去做,可以把難懂的節奏練習變成好聽的兒歌;可以把枯燥樂理知識變成有趣的游戲;把難唱的歌曲在律動舞蹈中學會;把難以理解的管弦樂曲在動畫片中得到體會……有了這些法寶,學生們的興趣肯定會高起來。
四、讓多媒體和網路成為教師教學的好幫手。
社會在變化在進步,我們的音樂教學也同樣需要進步和更新,而多媒體在現在的教學中廣泛的運用,給音樂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活力,因為它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又能以形象、生動、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是一種現代的教學手段,順應了學生的心理,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他感興趣的學習中,並能在很短的時間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識。在教師的合理運用下,有了多媒體的課堂應該是會受到學生們所喜愛的課堂的。
五、做個熱愛音樂的音樂老師
教師更要關注自己,教師自己更要熱愛音樂,這樣才能帶動學生和你一起在音樂的國度里暢游!趙洪嘯老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對音樂真的是一種熱愛,有的時候也在想,能做他的學生真的是一種幸福,因為一個愛音樂的人才能更好地教會別人去愛音樂,才能引導別人去被音樂所感動。基於熱愛的音樂課,學生能不喜歡嗎!答案是肯定的。因此我們要做一個熱愛音樂的音樂老師,這樣才更有說服力,這樣的音樂課堂才是美的,相信也是學生們喜歡的。路是人走出來的,經驗是人找出來的,作為一個音樂老師就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工作中不斷地找出並總結出適合學生的優秀的教學方式,做到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脈搏,上出學生們喜歡的音樂課.
『叄』 能否找到人教版小學音樂課件和flash動畫免費下載的網站
到洪嘯音樂網站去看看吧
『肆』 有關音樂藝術的資料
由於音樂以聲波振動的非語義性組織結構與人類的情感、意志活動直接同構對應,所以音樂中的意志表現形式起著組織與協調社會成員意志行為的作用,音樂中的情感表現形式承擔著傳達與交流社會成員情感體驗的職能,使音樂常能在某種具體的實踐活動中、或具體的社會交往場合發揮某種帶有實用效益的功能。音樂之所以能作用於人類的生理、心理狀態,其最底層的物質基礎是聲波對聽覺器官的刺激會引起人體內的生理反應(如呼吸、脈搏、血液成分、內分泌、腦電波的變化)以及動作、情緒反應;在此基礎上,按一定的結構組織起來的樂音則以其形態樣式的整體對應於社會生活的情景、民族心理的特質、階級意識的顯現等等,因而能把這類反應導入意志行為和社會情感的軌道,並最終導入人格、情操的范疇。因此,音樂所喚起的人類理性並不停留在語言符號的、抽象的、精神性層次(如知識領域里的概念體系,道德領域里的律令訓條)上,而已經落實到調動一整套生理活動的、實踐的、物質性的層次上,是一種充滿熱血激情的實踐理性。原始氏族用於圖騰祭祀、慶功禳災的樂舞,就具有這類組織交流功能;在社會發展早期階段滲透在社會生活各個角落的各種歌曲都有這類實用功能。在漫長的手工業時代,各種勞動號子都以自己特有的節奏、音調、句法協調集體的勞動動作,並起著消除疲勞、鼓舞意志的作用。進行曲和軍歌統一步伐、鼓舞士氣的功能是人所共知的;中國古代有「梁紅玉擊鼓助戰」的故事。各類抒情性的歌曲則以音樂表達與交流情感,使社會成員的思想感情互相引起共鳴,達到一致。各種嚴肅的頌歌、贊歌和儀典音樂表達了社會成員共同的慶祝、歌頌、祝願、憧憬;葬禮上的哀樂和悼歌則表達共同的悲痛哀思。
音樂的審美教育功能對社會的影響最為深遠。由於音樂能把千錘百煉、高度發展的社會理性凝聚呈現為明顯直觀、靈活多姿的感性形式,因此它在提高審美感受能力的同時就給人以教育,不僅對智力開發給予有力的促進(提高聯想、幻想和創造性想像能力,提高抽象思維、敏慧推理的智能,提高對於外來信息的記憶、反饋能力),而且對各種非智力因素(如自製力、毅力、細心、 專注、 適度)的培養,以及性格、情操方面各種良好素質的塑造,都具有深遠持久的作用。在原始公社時期形成而以後保存在奴隸主子弟教育項目中的「樂」,是音樂發揮其審美教育功能的古老而樸素的形態;它是古代樂教思想產生的土壤,在古希臘柏拉圖和古中國儒家的政治理想中都包含這一成分。在歐洲,自從啟蒙思想家盧梭提出審美教育主張以來,教育中的審美教育因素更廣泛發展。中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和音樂學家王光祈也都提出過美育和樂教的主張。在當代生活中,高尚音樂的演出和傳播,是以社會教育形式出現的審美教育活動,它可以對社會成員發生道德倫理的陶冶和教化作用;如果這些演出和傳播不按照健康的審美理想加以規范,音樂對社會成員行為的塑造將發生反面的效果。萎靡、粗野、醜陋的音樂,只可能導至社會精神生活的貧乏、低級以至於混亂。
音樂還可以提供有教養的娛樂,有文化的休息,通過鬆弛的審美享受來積蓄精神的素養和活力。從原始氏族的集體歌舞,後來的兒童唱遊,到各民族現存的集體歌舞,群眾聚會上表演的歌舞節目,都發揮這樣的功能。通俗輕松的娛樂音樂,在古代社會中常作為宴飲音樂出現,在後工業文明的條件下,則常作為餐廳、茶座、商場、候車室等及其他休息場所的背景音樂來播放,以增強日常生活中的某種情趣。從這種社會功能的反面表現來講,娛樂音樂中格調低下、趣味庸俗的部分可能對人類精神生活產生消極影響和腐蝕作用,這是有必要抵制和克服的。
音樂的另一種實用功能是用作保健和治療的手段。無論在古中國或古希臘,還是在中世紀的阿拉伯,都曾有著名的學者醫師用音樂治病,提倡音樂治療。有些民族長期以來保持著用舞蹈、歌唱和演奏打擊樂治療精神抑鬱症的風俗。在工業生產條件下,在一些雜訊很大或過於寂靜的勞動環境中,勞動者特別需要佩戴附有耳機的耳罩,邊勞動邊欣賞音樂,這種文明保健設施對勞動者的身心健康頗有裨益。隨著工業文明走向成熟,音樂治療在近幾十年來已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音樂治療的診所、書刊、協會、專科學校紛紛成立
『伍』 《班主任之歌》 歌詞
是小學音樂教材里的吧!這里寫一個,你看看吧。
【在夢鄉里我們攜手徜專徉
我願把屬119班當家園
這兒難得見到名利與奢靡
心亮起在月夜星端
晨光熹微朝霞染紅浮雲
花兒在靜靜開放
我低吟高歌默默地思量
難道堅持比退縮艱難
我家在119班
所有老師同學都團結
這兒難得見到名利與奢靡
心亮起在月夜星端
綠葉低垂桃李多麼芬芳
陣陣幽香隨風飄散
前方的道路無論多麼磕絆
豈能使我氣餒孤單。】
【希望滿意啊】
【如有問題請在hi上找我】
用草原我的家改的
『陸』 小班音樂優秀教案
洪嘯音樂論來壇
http://www.hongxiao.com/asp/index.asp
各類音樂教案多得是自,很多全國優秀課例、教案、課件等等..注冊一下,就可以看了,公益論壇,不收費的..
『柒』 新課標背景下音樂課堂如何有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摘 要針對在新課程標准實施背景下如何實現音樂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從3個方面進行探討:軟體的應用與音樂課程的整合;網路資源的獲取、開發、利用、信息處理與音樂課程的整合;基於網路環境,凸現交互功能,及時傳輸功能,實現音樂教學方式的轉變,從而實現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的整合。
關鍵詞新課標;信息技術;音樂教育
一、 方便直觀地再現音樂瞬間,增強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利用電腦音樂系統進行歌曲教學可以方便直觀地再現音樂瞬間,增強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如學習一首新歌可先將歌詞譜輸入電腦,在容易出錯的地方做上記號(可以塗上顏色,或在該處設置某種打擊樂器以提醒注意)。這樣就可以在教學時有所側重點,便於抓住難點、突破難點。另外,還可以在此基礎上製作歌曲伴奏帶,伴奏音樂的每個聲部都能啞音、放音、獨奏,可任意調節速度和移調,倒帶也很快,只要用滑鼠點擊目標位置即可瞬間完成,而且准確方便,因此操作比較靈活,可以滿足課堂教學中的不同需要,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
二、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利用電腦音樂進行音樂欣賞教學,可以使看不見、摸不著的音樂變得更加具體形象,為學生深刻地理解音樂形象提供方便,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眾所周知,感受美、鑒賞美是音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音樂欣賞教學以及歌曲教學中,電腦音樂系統也有其用武之地。有些音樂作品的內容較深沉,如《國旗歌》這首歌,不僅要從國旗的色彩布局使學生體會國旗的鮮紅美麗,而且要讓學生從國旗的來歷等內容深刻領會國旗的歷史意義。為此,筆者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庄嚴的升旗儀式,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國旗的尊敬與對祖國的熱愛的思想感情,通過強烈的形象感染,使學生的感情完全融入歌曲中,在共鳴中潛移默化,在情境中得到陶冶,學生的思想也就得到進一步升華。歌曲《趕圩歸來阿里里》有段前奏:3565 6︱3565 6 ︱ 26 56 542 212 ︱ 323 535 60 3217︱63 66 63 66 ︱。這段前奏速度較快,表現的是一種歡快熱情的音樂情緒。把它輸入電腦後,用不同的速度進行播放(這在電腦上十分方便),會發現速度變慢後,音樂情緒就會變得優雅、莊重;速度變快後,音樂情緒就會變得明快、熱烈。通過對比,可以讓學生直觀、真切地感受到速度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從電腦提供的音色庫中,選擇不同樂器音色,來引導學生進行聽辨,讓學生感受不同音色對音樂情緒、音樂形象的影響。這樣一來,音樂欣賞不再是空洞的說教和滿堂灌,而是一種富於啟迪、富有情趣的藝術欣賞活動。音樂課堂從此生機盎然,這是傳統教學手段無可比擬的。
三、 繼承、弘揚傳統音樂
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戲曲音樂教法,現在音樂課本中放入傳統的戲曲、曲藝等傳統音樂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唱一些片斷了解我國傳統戲曲、曲藝的美的所在,繼承、弘揚傳統音樂。但是現在的音樂教師在戲曲方面知識技能就很欠缺,不能很好地進行講授,學生對這一塊也不是很感興趣。以前筆者在教授戲曲音樂時,採用常規的視唱法,學生普遍沒有興趣。筆者了解了一下原因,有些說聽不懂;有的說一個字唱上半天太慢了;有的說與平時聽到的歌曲不同,不習慣聽;有的說太難學了。為了能夠使學生在課堂能學到所要掌握的知識,後來在欣賞越劇時,筆者特意在課前提出問題:你們為什麼覺得越劇難聽?學生回答:太拖、太難了,有的又很快。聽到這些以後,筆者便從網上搜索有關越劇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演員的外部表情、動作、眼神,就能充分讓學生體會戲曲韻味美的所在。上完課筆者又問了一個問題:越劇到底好聽還是難聽?好聽!好聽在哪裡?咬字吐字很有特點,吐字快的時候很靈動,展現了江南女子的秀美,拖腔的地方唱起來特別有韻味。
四、音樂課上有效挖掘、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實現與其他學科的綜合
1)巧用地理、旅遊資源,擴展學生視野,增加感性經驗,讓學生從多個視角理解音樂作品內涵,使課堂內容更加充實、豐富,從而有利於發展想像力。教師應實現音樂課程與其他學科的綜合,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綜合。網上的旅遊網站很多,一般來說,這些網站在宣傳中都會介紹當地的風景名勝,風土人情。教師在向學生介紹地方民歌時可以加以利用。例如,筆者講授《金孔雀輕輕跳》這首歌時,利用網路搜索引擎,查雲南的風土人情,通過文字和圖片介紹進一步增加學生的感性經驗,豐富其知識,拓展其視野,發展其想像能力。
2)利用豐富的人文資源,可為音樂教學提供豐富翔實的背景資料,運用這些資料可使學生更為准確地把握音樂內涵。例如,筆者在介紹小提琴《思鄉曲》時,利用新浪網搜索引擎搜索功能查找馬思聰,結果找到多個相關主題,有的介紹其生平,有的介紹《思鄉曲》創作的特殊時代背景,有的介紹樂曲的理解和感受。所有這些資料都為學生從多個方面去理解把握這首作品的內涵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既拓寬學生視野,又開拓了思維,而且培養了學生愛國愛家鄉的深厚情感。
3)豐富的音樂資源(如mp3、midi音樂等)為教師解決了找資料難的煩惱,活用這些資源有利於學生增長見識,提高音樂修養和鑒賞能力,更好地感受音樂之美,有利於身心健康發展。在網上可以隨心所欲地找到各種各樣的音響資料。如要找民族器樂方面的資料,可去中國民族音樂在線,這里匯聚大量的民樂音響資料;要找音樂課件、教案、優質課等,都可以登陸洪嘯音樂網站,也可以加入音樂教學群,如全國中小學音樂教師群、舞蹈世界、演出交流群等,在這里可以向全國各地的教師學習,搜索自己想要找的資料。
新課程標准不再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而是要充分利用各種手段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在知識情感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信息技術的介入打破時空的限制,給學生以暢想的空間。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使自己的課堂豐富多彩,就得趕緊行動起來,很好地利用好多媒體網路資源。
『捌』 地方音樂研究課程對學習有何意義
一、 課題的現實背景和研究的意義:
新課程基本理念提出:音樂課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要面向全體學生;要注重個性發展;要重視音樂實踐;要鼓勵音樂創造;要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要理解多元文化;要完善評價機制。
在新課程的教學里,重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重視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運用,強調通過親身參與音樂活動來加強音樂體驗,強調通過創造性的教學來開發學生音樂潛能,強調教學必須以激發音樂興趣與培養良好態度為基點並視之為學生在音樂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決定因素。讓學生多參與、多創造、多想像、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多了,充分發揮學生的合作學習。注重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學生學習音樂的愉快過程;……。
小學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里上來,上課好動,沒有養成良好的音樂課堂學習習慣。有些老師在新課程實踐的過程中,沒有很好的音樂課堂常規管理方法,學生課堂紀律的收放程度把握不好,導致課堂一片混亂,不能保證教學質量。如:欣賞時不能安靜地聽音樂;歌唱表演時不會唱歌詞或大聲喊叫等;創編活動時,學生自顧自,不會與其他小朋友密切合作;……這些現象的存在,急待於我們研究小學一年級音樂課堂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研究,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更好地進行新課程的實踐,讓孩子能更好地學習音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幫助學生發現美感,不斷地啟迪、激勵、喚醒、感染和凈化學生,讓學生的人格得到更完善的發展。
二、 國內外關於同類內容研究的綜述
國內外很多專家對於「良好的學習習慣」等內容做了很多研究。研究的的內容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1、 陶行知先生對良好學習習慣的論述。他在《民主教育》一文中談到「啟發覺悟性。教人民進行自覺的學習,遵守自覺的紀律,從事自覺的工作與奮斗。」他在《創造的兒童教育》談到:「培養創造力 , 把小孩子的頭腦、雙手、嘴、空間、時間都解放出來,我們就要對小孩子的創造力予以適當之培養。需要建立下層的良好習慣,以解放上層的性能,不能從事於高級的思慮追求。否則必定要困於日用破碎,而不能夠向上飛躍。」
2、葉聖陶先生特別強調習慣的重要性,他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他曾語重心長地說:「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虧,想改也不容易了。」 他還說:「中小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習慣。」
3、奧爾夫教學法(德國)、柯達伊教學法(匈牙利)、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瑞士)、卡巴列夫斯基教學法(俄羅斯)、鈴木教學法(日)以及DBME教學法(美國)關於良好音樂學習習慣的論述。它們都重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重視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運用,強調通過親身參與音樂活動來加強音樂體驗,強調通過創造性的教學來開發學生音樂潛能,強調教學必須以激發音樂興趣與培養良好態度為基點並視之為學生在音樂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決定因素等等。
4、日本心理學家調查過從小學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結果表明,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學習習慣的得分並不增加。據此認為,學習習慣是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以後如果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難有多大改進。那種認為樹大自然直的觀點是不可取的。一棵帶有枝枝叉叉又彎彎曲曲的小樹,長大能直嗎?因此,盡早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年齡越小,越容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良好習慣也越容易鞏固住。不良的學習習慣發現得越早,也越容易糾正。我們正是基於這種認識,從小就注意培養卞遷的學習習慣。
三、一年級新生在音樂課堂上不良的音樂學習習慣的情況
(一)欣賞音樂存在不良的習慣和特點:
實驗班共36人,32人不能靜聽音樂,32人的表演情緒與音樂情緒不相符和。23人欣賞音樂時做一些與音樂無關的事或自己顧自己玩。孩子進音樂教室時,經常會大聲講話,或奔跑進教室。教師請孩子聽音樂表演進教室,有的孩子乘機玩耍、打鬧等,亂哄哄一團。原因是教師請孩子進教室時沒講要求,致使孩子不知道怎麼做,怎麼進教室,孩子理所當然挑選認為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教室,也就造成課堂混亂。
(二)演唱歌曲存在不良的習慣和特點:
實驗班共36人,其中33人歌唱沒有情感,34人歌唱時不會合作,大聲喊叫,認為誰的聲音得最響,誰就是唱得最好。30人唱歌跑調35人的演唱姿勢和狀態不正確。在小學一年級音樂課堂歌唱教學中,孩子歌表演時存在不會唱歌詞、大聲喊叫、膽子小、歌唱表情不夠等情況。歌唱時往往不聽音樂伴奏,容易唱跑調等情況。
(三)創編活動存在不良的習慣和特點:
一年級音樂新教才跟舊教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其中有一項就是每一課都有創編活動。音樂課堂創編活動時,學生自顧自,不會與其他小朋友密切合作,有的孩子乘機玩,亂哄哄的一片,達不到教學效果,反而浪費時間。有很多孩子不會創編,也不知道怎麼編,很多創編活動需要合作學習,而大部分學生不知道合作。這些都需要教師積極的引導,努力培養孩子創編活動的學習方式。實驗班共36人,35人不知到怎麼展開創編活動,缺少學習經驗。35人不知道怎樣與同伴合作創編活動。30人思維不夠靈活,想像力不夠豐富。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及預期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的界定。
本課題的研究,是讓學生更自覺自主地學習音樂,提高音樂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水平。
(一)養成良好地欣賞音樂習慣
在小學一年級音樂課堂欣賞教學中後,孩子往往很難靜下心來或安靜地欣賞音樂,讓孩子用舞蹈、身體律動、臉部表情等表現方式來欣賞樂曲時,孩子更難做到耳朵聽音樂,比較吵雜,紀律混亂。經過本課題實踐和研究,讓孩子學會靜下心來欣賞音樂。在孩子用舞蹈、身體律動、臉部表情等表現方式來欣賞樂曲時,讓孩子能做到耳朵聽音樂,結合音樂表演。
(二)養成良好地表演唱習慣
在小學一年級音樂課堂歌唱教學中後,孩子歌表演時不會唱歌詞、大聲喊叫、膽子小、歌唱表情不夠等情況。歌唱時往往不聽音樂伴奏,容易唱跑調。經過本課題實踐和研究,讓孩子學會規范地歌唱。
(三)養成良好創編活動習慣
在小學一年級音樂課堂創編活動時,學生自顧自,不會與其他小朋友密切合作,有的孩子乘機玩,亂哄哄的一片,達不到教學效果,反而浪費時間。經過本課題實踐和研究,讓孩子學會有組織有紀律地進行合作創編活動。
五、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方法:運用實驗法、教學實踐和經驗總結等方法進行研究。研究課:適度。
操作措施:
1、對課題的內容進行深入地剖析和挖掘,和學生一起研究和收集資料。
2、對課堂教學實踐進行現象和理論的分析,積累資料。
3、進行階段性用實驗成果的發布與運用,進行新一輪的實驗和資料的積累。
六、研究總結(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的方法)
養成良好地欣賞音樂習慣
(一)進教室訓練
我請孩子進教室時,要求學生進教室的腳步跟牢音樂的節拍和速度,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表達音樂的內容、情緒,強調孩子聽音樂。對表現到位的組及時給予整組獎勵,對沒合牢音樂表演的孩子,教師要及時指出,告訴他不夠的地方在哪裡。比如有的孩子講廢話,不聽音樂表演;有的孩子顧自己玩耍;或做一些跟音樂無關的事情等情況,教師都應及時指出。如果有四分之一的孩子沒按要求進教室,教師有必要請孩子重新進教室,把規矩做到位為止。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進音樂教室的好習慣。告訴孩子進會場和音樂廳一樣要做到安靜。
(二)課堂音樂欣賞訓練
1、提一些跟欣賞樂曲相關的要求和問題
在音樂課堂欣賞教學中後,孩子往往很難靜下心來或安靜地欣賞音樂,讓孩子用舞蹈、身體律動、臉部表情等表現方式來欣賞樂曲時,孩子更難做到耳朵聽音樂,比較吵雜,紀律混亂。每欣賞一首樂曲教師都要針對樂曲的特點,教師給學生要求和提問,讓學生有目的地欣賞。一切欣賞活動都要圍繞音樂展開。例如:在欣賞搖籃曲時,教師要求學生模仿媽媽抱著小寶寶搖晃、媽媽搖搖籃等動作,或兩人合作表演搖籃搖晃;所有這些動作都要合牢音樂的節拍和速度。要求學生在臉上和動作中表現出音樂的情緒。聽完後結合音樂藝術形象。請學生講出音樂的速度、情緒和感受。
2、有組織地情景教學
在欣賞課中,教師很有必要進行有組織地情景教學,精心研究教材,設計一定的教學情景,讓孩子更好地欣賞音樂。例如:有一位教師在上音樂欣賞《星光恰恰恰》,樂曲歡快活潑,節奏清晰,樂句方整。教師跟著音樂跳起了示範舞,學生看了很激動,大聲笑了起來。放第二遍音樂時,教師要求學生一起跳,學生激動地合著音樂跳舞,一邊跳舞一邊發出吵雜的聲音(笑聲,喊叫聲)。接著老師又是動作講解。最後老師放音樂,請學生手拉手一起跳,學生更是興奮,聲音更加吵雜,基本上聽不到音樂聲。像這節課老師就沒有很好地分析教材,也沒有設計一定的情景,更沒有提一些有利於學生欣賞音樂的要求和問題,所以課堂混亂,學生不能很好地跟著音樂活動。教師再精心研究教材,重新進行教學設計。「小朋友們,星星們要開始跳舞了。讓我們一起來幫星星們來拍出音樂的句子吧!」教師帶領孩子聽,並拍出音樂的句子。「小星星想知道哪些小朋友的感情最豐富,耳朵最靈,它請小朋友分別用動作表現出活潑歡快的音樂和優美柔和的音樂,並在節奏×××的地方給它配上相同節奏的動作,看哪些小朋友最有創造力,小星星將邀請他們一起扮演小星星跳舞。」學生用動作表現出音樂中出現的兩種不同情緒的音樂,並創編節奏×××的動作。教師用動作啟發學生,引導學生仔細聽音樂。「小朋友們那麼能幹,小星星邀請小朋友們一起來扮演小星星跳舞,但記住小星星是不會說話的,哪位小朋友如果發出了聲音,小星星就會把你罰出,你就當不成小星星了。」教師和學生一起表演,及時用大拇指表揚想像力豐富和情感到位的小朋友。「天亮了,小星星要回家了」。在另一個班級上下來,孩子能豎起耳朵,積極跟著音樂活動。活動有次序,孩子對音樂體會也比較到位。
3、及時給予富有童趣的評價
由於小孩子天真、可愛,喜歡童話故事,講話、做事都充滿童趣。所以在評價時,教師應用符合孩子的語氣和富有童趣的方法來評價孩子的學習。當孩子合作欣賞完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組織富有童趣的評價。例如欣賞《三隻小豬》後的評價。對孩子在表情、表演技能、合作默契、富有想像地表演等方面給予有情感地評價,對小組進行集體獎勵,在小組里畫上小豬的房子。及時到位而富有童趣的評價有利於孩子積極地參與和欣賞水平的提高。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大部分的孩子都能靜聽音樂,積極按要求跟音樂展開欣賞活動。
養成良好地表演唱習慣
有組織的情景教學,結合歌曲藝術形象訓練孩子的歌唱習慣
在學習歌曲時,教師一味強調孩子用正確歌唱的狀態,比如:站姿優美,重心要穩;有感情地歌唱,抬眉毛,讓眼睛說話;齊唱時做到輕聲歌唱,耳聽音樂伴奏,聽自己的音高是否和伴奏一樣,聲音有沒有和其他同學融合在一起;歌曲會唱後可以邊唱邊表演等等要求。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沒有任何情景設置或游戲等教學手段,孩子對歌唱感到枯燥乏味,對老師說得歌唱要求理解不透,以造成有些學生對歌唱不感興趣或歌唱習慣難以養成。新課程強調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
案例片段:《小寶寶睡著了》
教師溫柔地說:「靜靜地夜,小寶寶睡在搖籃里,媽媽輕輕地搖著搖籃,哼著溫柔的歌曲哄寶寶睡覺。現在請小朋友表演寶寶和搖籃搖晃,老師來表演媽媽。」教師彈琴演唱,學生表演。在學生學會歌曲後,進行歌曲的藝術處理。「小朋友,媽媽哄你睡覺唱搖籃曲的聲音是怎麼樣的?表情是怎麼樣的?歌曲的速度是怎麼樣的?」學生說媽媽唱搖籃曲的聲音是輕輕地,很溫柔,速度是慢慢地。眼睛溫柔地慈祥地看著我,臉上帶著微笑,邊唱邊拍著我的背,慢慢地我就睡著了等等話語。接著教師請學生反串角色表演。「現在老師來當寶寶,請你們來表演媽媽來哄我睡覺。看哪些小朋友表情最豐富,聲音最溫柔,眼睛裡流露出對寶寶的關愛。」學生演唱時的表情、音色、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都掌握地非常好,歌唱狀態都非常到位(抬眉毛等)。
孩子在情景表演唱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歌曲的力度、速度、音色等音樂要素。充分表現出了媽媽哄孩子睡覺演唱歌曲溫柔的表情,充滿愛意的眼神等神態。也掌握了優美、抒情、溫和地搖籃曲音樂藝術形象。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所以教師應結合歌曲的藝術形象,在一定地情景教學中訓練孩子的歌唱方法和習慣。緊密結合音樂藝術形象,正確運用音色,准確掌握音樂速度、力度, 學習拍子等內容。
經過一年的教學實踐,一年級的歌唱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學生對歌唱的興趣也很濃厚。孩子歌唱時基本上能做到站姿正確,抬眉毛,眼睛說話等,歌唱的狀態比較到位。能准確把握音樂的情緒、速度、音色、力度等音樂要素,對音樂的藝術形象表達地比較到位。
養成良好創編活動習慣
音樂是一種非語義的信息,音樂的這種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特徵給人們對音樂的理解與表現提供了想像、聯想的廣闊空間。音樂藝術的創作、表演、欣賞等各個環節均體現了鮮明的創造意識並伴隨著獨特的創造行為,因此,音樂是創造性最強的藝術之一。音樂藝術的這一特質,使音樂教育在發展孩子們的創造力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優勢,這無疑為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明確創編活動內容和要求,結合音樂藝術形象,有組織地展開活動
在創編活動時,要給學生明確的要求和合作內容,充分保證每個孩子積極參與,有事可做,小組成員分工明確。教師自己要有很強的創新意識,學生不知道如何展開創編活動時,教師做示範給予充分的啟發。例如:在上《動物說話》這一課時,我請學生模仿動物叫聲,幾個小朋友合作創編表演各種動物對話的故事情節,每個小朋友都必須參與,只要有一個小朋友不參與的合作小組就沒有成績。教師示範教師用手拍節奏,嘴巴模仿小雞小鴨的叫聲,分別配上高興、
2/4×·×| ×·×‖
2/4嘰 嘰 呷 呷
甜美、憂傷的表情,請學生猜猜小雞小鴨在干什麼。學生結合藝術形象進行想像小雞小鴨在干什麼。(有的學生說小雞被小鴨欺負了,小雞傷心地哭了;有的學生說小雞在撒嬌;有的學生說小雞小鴨在親嘴;有的學生說小雞在邀請小鴨跳舞;有的學生說小雞和小鴨在談戀愛;還有的說小雞和小鴨在跳舞等等。)學生創編了節奏 「××××」這個節奏,有的學生說小雞小鴨在吵架;有的學生說小雞小鴨在討論問題等等。「×××」這個節奏,有的學生說小雞小鴨在唱歌;有的學生說小雞小鴨在找蟲子吃等等。接下去請學生合作創編,教師巡迴輔導,了解學生的創編情況。有的學生創編了小鴨、鴨媽媽、鴨爸爸的對話。小鴨子犯錯了,鴨爸爸: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嘎嘎嘎嘎 嘎嘎嘎嘎……地叫著,批評小鴨子。小鴨: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傷心地哭了,鴨媽媽:嘎—|嘎—|嘎—|嘎—……地叫著,用翅膀撫摩小鴨子的肩膀,安慰他。還有的學生創編了小貓、小狗、小雞、小鴨一起玩爽的游戲。
創編活動還有很多是涉及到組與組的合作。例如,上《勞動最光榮》這一課時,請每個組選擇一種勞動來表演,小組長負責指揮練習,要求每個組員都積極參與,教師巡迴了解情況,給每個組的參與情況進行富有童趣的評價,給積極認真參與的組畫一把掃把、拖把等。有的組掃地,2/4唰—∣唰—∣唰—∣……;有的組擦玻璃,2/4嚓嚓∣嚓嚓∣嚓嚓∣……;有的組拖地,2/4嗨喲∣嗨喲∣嗨喲∣……;有的組修理桌子,2/4叮叮∣叮叮∣叮叮∣……等,最後幾個組看教師的指揮合作,組成一個勞動大合唱。再如,上《小雨沙沙》這一課時,讓孩子創編春天下雨的場面。有的組表演風吹動樹葉的聲音,2/4嘩啦 嘩啦∣嘩啦 嘩啦∣……;有的組表演下雨,2/4沙沙 沙∣沙沙 沙∣……;有的組表演雨滴聲,2/4滴答 滴答∣滴答 滴答∣……等等,最後幾個組看教師指揮合作表演,組成春天下雨的大自然景象。
當每次小組在創編活動時,教師要巡迴做積極地指導,了解學生情況。當小組展示完後,教師給每個組進行准確地評價和富有童趣的獎勵,如創編春天下雨的場面,教師給創編較好合作到位的組畫報春鳥等,以促進孩子合作學習積極興。學生從合作的創編活動中,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得到了創編成功的喜悅,更加從中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
七、研究結果
實驗一年後,對實驗班35人調查的數據顯示,孩子音樂的學習習慣有了很大提高。演唱習慣和特點:其中29人歌唱富有情感,34人歌唱時能輕聲地與他人合作演唱,26人清唱不跑調,6人跟伴奏唱不跑調,清唱偶爾跑調,3人跟伴奏唱偶爾跑調。32人的演唱姿勢和狀態比較到位,3人歌唱狀態不到位,沒抬眉毛。欣賞音樂習慣和特點:所有學生都能靜聽音樂,表演情緒與音樂情緒相符和,能和牢音樂節拍走路表演,想像力豐富,能積極與同伴合作欣賞表演。創編活動的習慣和特點:在教師的啟發下,所有學生都能展開創編活動。33人能積極與同伴合作創編活動,想像力豐富,2位學生經常自己顧自己玩,不與同伴合作活動。根據以上數據的顯示,展開「新課程小學一年級音樂課堂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研究」是對的,一年下來基本每個孩子都養成了學習音樂的好習慣,提高了音樂課堂的效率,對以後孩子在音樂方面可持續發展起了決定性的因素。
本課題所取得的突破:
(一)經過本課題實踐和研究,孩子學會靜下心來欣賞音樂。孩子用舞蹈、身體律動、臉部表情等表現方式來欣賞樂曲時,讓能做到耳朵聽音樂,結合音樂表演。
(二)經過本課題實踐和研究,學生學會了自信、大膽、富有情感地歌唱。歌唱時注意聽音樂伴奏,不再大聲喊叫,改善歌唱跑調現象等,學生學會規范地歌唱。
(三)經過本課題實踐和研究,音樂課堂創編活動時,學生學會了與其他小朋友密切合作學習。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養成了有組織有紀律地進行合作創編活動。
本課題研究表明:小學音樂「新課程小學一年級音樂課堂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研究」在實踐過程中是有效的、成功的。有利於小學一年級音樂課堂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提高了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為更好地進行音樂新課程的實踐做下了鋪墊,讓孩子能更好地學習音樂,提高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並終生享有音樂樂趣。
八、本課題的延伸
本課題實踐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還有很多地方存在著不足。特別是一少部分的孩子在一個人歌曲演唱時或考試等情況下還不夠自信,怎樣能讓這些孩子更自信地一個人演唱呢?值得進一步研究。還有在創編活動時,就有個別的學生不肯與其他小朋友合作。怎樣能讓這個別的學生學會很願意地與其他小朋友合作學習呢?學生的個案研究有待於進行。本課題還可以延伸到器樂課堂良好學習習慣的研究,本人在平時已經展開,有待於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吳斌與金亞文先生解讀新音樂課程標准專欄》洪嘯音樂工作網站。
2、《陶行知文庫》中國陶行知網站。
『玖』 洪嘯陶笛和風雅陶笛有什麼細致的差別,比如音質。
差不多,但風雅的音質好一點,洪嘯的高音更容易上。
洪嘯版陶笛權和風雅陶笛都是生產陶笛的品牌名稱,這兩種陶笛都不錯,相同價位的質量差不多,差別不大。
【陶笛】
陶笛(英語:Ocarina,也譯作洋塤、瓦塤、土笛、奧卡利那笛、鼓浪笛等),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陶笛多數是一種源自義大利、狀似潛艇、有哨口、通常用陶土燒制的吹管樂器。
陶笛,攜帶型的吹管樂器。陶笛的形狀各異,大小各異,因外形、大小、材料的不同,陶笛的音色也不同。這種樂器的音色優美,小的陶笛的聲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聲音低沉婉轉。陶笛可以吹半音,轉調十分方便,12孔中音C調能輕易演奏7調的樂曲。
這種樂器屬於大眾普及型樂器,價格低,簡單易學,成手快,即使沒有音樂基礎的人,依照相應的陶笛曲譜,經過短時間練習,也能吹出令人滿意的曲子。這種樂器的學習費用很低,完全可以自學。
盡管陶笛屬於大眾普及型樂器,但它有極強的音樂表現力,愛爾蘭哨笛的優美飄逸、二胡的低沉凄涼,相應的專業演奏陶笛同樣可以模擬演奏,它的音樂渲染力與前者相比毫不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