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鋸木頭音樂教案

鋸木頭音樂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09 03:27:45

⑴ 小學數學教學教案設計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及說課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117---118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 通過探究發現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和兩端不種兩種不同情況植樹問題 的規律。

2. 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 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 談話引入,明確課題

母親節剛過,我們馬上又要迎來一個快樂的節日——「六·一兒童節 」,這也是全世界少年兒童共同的節日。其實,一年中有意義的日子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能說幾個嗎?(生說)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麼日子嗎?(植樹節)你參加過植樹活動嗎?植樹不僅能美化環境,凈化空氣,而且植樹中還有很多數學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植樹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二、 引導探究,發現「兩端要種」的規律

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①課件出示圖片。

介紹:這是我縣新修的一條公路。公路中間有一條綠化帶,現在要在綠化帶中種一行樹,怎麼種呢?

出示題目:這條公路全長1000米,每隔5米種一棵樹(兩端要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②理解題意。

a. 指名讀題,從題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 理解「兩端」是什麼意思?

指名說一說,然後師實物演示:指一指哪裡是這根小棒的兩端?

說明:如果把這根小棒看作是這條綠化帶,在綠化帶的兩端要種就是在綠化帶的兩頭要種。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④反饋答案。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 200 +2=202(棵)

方法三:1000÷5=200(棵) 200 +1=201(棵)

師:現在出現了三種答案,而且每種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種答案是正確的呢?咱們可不可以畫圖模擬實際種一種?如果從圖上一棵一棵種到1000米,數一數,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誰的答案是正確的了呢?

2. 簡單驗證,發現規律。

①畫圖實際種一種。

課件演示:我們用這條線段表示這條綠化帶。「兩端要種」,我們從綠化帶的這頭開始,先在頭兒上種上一棵,然後隔5米再種一棵,再隔5米再種一棵,再隔5米再種一棵,照這樣一棵一棵的種下去……

師:大家看,已經種了多少米?(45米)這么長時間才種了45米,一共要種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種到1000米呀?!同學們,你有什麼想法?(太累了,太麻煩了,太浪費時間了)

師:老師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種到1000米確實太麻煩了。其實,像這種比較復雜的問題,在數學上還有一種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嗎?這種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聽好嘍,這種方法就是: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先想簡單的,從簡單的問題入手來研究。比如:1000米的路太長了,我們可以先在短距離的路上種一種,看一看4蠹蟻氬幌胗謎庵址椒ㄊ砸皇裕?

②畫一畫,簡單驗證,發現規律。

a. 先種15米,還是每隔5米種一棵,畫圖種一種,看種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誰畫得快種的好。(板書:3段 4棵)

b. 跟上面一樣,再種25米看一看,這次你又分了幾段,種了幾棵?(板書:5段 6棵)

c. 任意選擇一段距離再種一種,看這次你又分了幾段,種了幾棵?從中你發現了什麼?

(板書: 2段 3棵;7段 8棵;10段 11棵。)

d. 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你們真了不起,發現了植樹問題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規律,那就是:

(板書:兩端要種:棵樹=段數+1)

③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a. 課件出示:前面例題

問:應用這個規律,前面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了?那個答案是正確的?

1000÷5=200 這里的200指什麼?

200 +1=201 為什麼還要+1?

師:這個「秘方」好不好?

通過簡單的例子,發現了規律,應用這個規律解決了這個復雜的問題。以後,再遇到「兩端要種」求棵樹,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b. 解決實際問題

運動會上,在筆直的跑道的一側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兩端要插)。這條跑道長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學生獨立完成。)

問:這道題是不是應用植樹問題的規律解決的?

師:看來,應用植樹問題的規律,不僅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生活中很多類似的現象也能用植樹問題的規律來解決。

小結:剛才,我們應用發現的規律,解決了一個實際問題。我們已經知道,「兩端要種」求棵樹用段數+1;如果「兩端不種」棵樹和段數又會有怎樣的關系呢?

三、 合作探究,「兩端不種」的規律

1. 猜測「兩端不種」的規律。

猜測結果是:兩端不種:棵樹=段數-1

師:到底同學們的猜測是不是正確呢?我們還是用前面學習的方法,舉簡單的例子畫一畫,種一種。

要求:每人先獨立畫一段路種種看;然後4人一組進行交流。你們組發現了什麼規律?

2. 獨立探究,合作交流。

3. 展示小組研究成果,發現規律,驗證前面的猜測。

小結:同學們太了不起了,通過舉簡單的例子,自己又發現了「兩端不種」的規律:棵樹=段數-1。如果「兩端不種」求棵樹,你會做了嗎?

4. 做一做。

①在一條長2000米的路的一側種樹,每隔10米種一棵(兩端不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學生獨立完成)

②師:同學們注意看,這道題發生了什麼變化?

課件閃爍:將「一側」改為「兩側」

問:「兩側種樹 」是什麼意思?實際要種幾行樹 ?會做嗎?趕緊做一做。

小結:今天我們研究了植樹問題的兩種情況。發現了兩端要種:棵樹=段數+1;兩端不種:棵樹=段數—1。以後同學們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兩端要種」還是「兩端不種」。

四、 回歸生活,實際應用

1. 一根木頭長8米,每2米鋸一段。一共要鋸幾次?(學生獨立完成。)

8÷2=4(段)

4—1=3(次)

問:為什麼要—1?這相當於今天學習的植樹問題中的那種情況?

2. 我們身邊類似的數學問題。

①看,這一列共有幾個同學?(4個)如果每相鄰兩個同學的距離是1米,從第1個同學到最後一個同學的距離是多少米?如果這一列共有10個同學呢?100個同學呢?

②這一列還是4個同學,如果每相鄰兩個同學之間的距離是2米,從第一個同學到最後一個同學的距離是多少米呢?

3.在一條路的一側種樹,每隔6米種一棵,一共種了41棵樹。從第1棵樹到最後一棵樹的距離是多少米?

五、 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發現了植樹問題中兩端要種和兩端不種的規律,而且還學習了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復雜問題先想簡單的。植樹中的學問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查閱有關的資料繼續研究。

「植樹問題」說課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新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大家都知道,數學的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本冊安排「植樹問題」的目的就是向學生滲透復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思想。為此,本課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 通過探究發現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和兩端不種兩種不同情況植樹問題的規律。

2. 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 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課教學分四大環節:

一、談話導入,明確課題

二、引導探究,發現「兩端要種」的規律

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通過創設在公路中間綠化帶中植樹的現實問題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樹苗的問題」。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出現了三種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種答案對呢?引導學生通過畫圖實際種一種去檢驗。通過模擬種學生體驗到一棵一棵種到1000米太麻煩了,於是老師介紹研究復雜問題的方法:遇到復雜問題想簡單的,從簡單問題入手去研究。(說明:為了使學生對復雜問題簡單化的思想體驗得更深刻,教材原題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側植樹我們將100米改為了1000米。)

2.簡單驗證,發現規律。

在舉簡單例子畫一畫這個環節,安排了兩個小層次:

① 按老師要求畫。

② 學生任意畫。

通過按老師要求畫,學生對棵樹和段數的關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然後讓學生再任意畫一畫,種一種,更豐富了學生的感性材料,為學生順利發現並總結規律打下了基礎。

3.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①應用規律,驗證前面例題哪個答案是正確的。

②應用規律,解決插多少面小旗的問題。

這樣一方面鞏固剛發現的規律,另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植樹問題的規律不僅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還能解決生活中很多類似的問題。

三、合作探究「兩端不種」的規律

1. 猜測「兩端不種」的規律。

猜測是一種培養學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學生已經發現了「兩端要種」的規律,這時候老師提出如果兩端不種,棵數和段數又會有怎樣的規律呢?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想表達的慾望也很強烈。所以這時候讓學生進行猜測是很有必要的,通過驗證證明絕大多數同學的猜測是正確的,這樣學生的研究成果被認可使學生會有一種成就感,從而也更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2. 獨立操作,探究規律。

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放手讓學生先獨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過簡單的例子驗證前面的猜測,發現兩端不種的規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復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數學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四、回歸生活,實際應用

設計了三道題:鋸木頭、算第一個同學和最後一個同學的距離以及對算距離問題的進一步鞏固。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不錯吧

⑵ 求飛哥與小佛102集良人鋸木頭時的背景音樂

到網路或soso應該能找到

⑶ 《鋸是怎樣發明的》教學設計 教科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認識12個生字,理解句子的含義,了解魯班是怎樣受到啟發,從而發明鋸子的。
2、通過析讀文本,展開討論,了解魯班是怎樣通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勇於實踐,從而發明鋸的。
3、通過對文本的學習感悟,使學生受到科學教育,懂得只有善思愛想,才能有所創造。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魯班是怎樣通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勇於實踐,從而發明鋸的。懂得只有善思多想,才能有所創造。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畫鋸齒,了解鋸的特性。
1.讀課題,點明「鋸」。
2.學生間互相展示自己所畫的不同形狀的鋸。
3.關注「鋸」的基本特性:鋸齒。請學生簡述鋸齒的形狀及作用。
二.質疑文本,呼應課題。
1.對於「鋸」,你有什麼樣的疑問?(學生交流,教師給予板書)
2.「是呀!鋸是誰發明的呢?他是怎樣發明了鋸的。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踏上當年的發明之 旅。」
三.探究「鋸」的發明。
1.學習定位:課文哪些自然段講述了鋸的發明呢?(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自由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一)仔細觀察,發現小齒。
1.師生交流:是什麼啟發魯班發明了鋸?(小草)
2.出示小草圖,這是棵怎樣的小草?課文的哪一句話告訴了我們?
3.出示句子,讀句:「魯班仔細一看,發現小草的葉邊上有許多小齒。」
4.體會「仔細一看」「發現」,比較「看到」。
5.小草的葉子邊上有許多小齒,可真厲害!課文中哪幾句話寫出了這個意思?請你讀讀課文把它們劃出來。
學生交流後出示句子:
6、這幾句話該怎麼讀才能顯出小草的鋒利? (互相評議,指導讀)
(二)認真思考,研究小齒
1.從這些句子中,我們感受到了小草的鋒利,可你看……
出示句子:「他試了試,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讀一讀。
2.交流:魯班為什麼而試?
3.那麼這時,魯班又想些什麼呢?出示句子:
(1)這句話很長,誰能讀好?指導讀。
(2)理解句子。
4.齊讀句子。小結並板書:魯班在認真思考,研究小齒。
(三)動手嘗試,運用小齒
1.魯班的設想成功了嗎?讀第四自然段的最後一句。
哪兒個詞最能體現魯班成功了?(果然)
2.小結板書。
四.解決問題,學習魯班
1.齊讀課文,完成填空
2.拓展運用,點題小結全文
3.學習魯班良好品質。
五、拓展延伸:把你預先搜集到的有關發明、創造的人或事跡介紹給大家,好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你想發明什麼來解決問題呢?

⑷ 我動手,我快樂綜合實踐活動教案

活動主題:我們身邊的塑料

一 、活動背景:塑料從誕生到現在雖算不上歷史悠久,但塑料製品卻已遍布世界各個角落,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東西。塑料的發明極大地方便了人類的生活,但也給自然環境造成了很大污染。認識塑料,了解塑料不僅能使孩子們加強實踐能力、拓展知識面,而且活動的過程中還能加強環保意識。因此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 、活動目標:
1、使同學們具有關注社會、關注自然的良好品質,加強同學們的環保意識。
2 、培養孩子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拓展知識面。
3 、培養孩子們善於觀察力、善於發現、善於思考的學習品質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自信心。
三 、活動過程:創設活動情境:
1、很高興又和同學們一起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讓我們一起關注生活,走進科學。
教師說:在上周,我在上下班的路上留意到一種現象,其實這種現象平時也存在,只是這回格外的觸動我,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照片。
2、你們覺得在我們生活中這種現象多嗎?哪來那麼多塑料袋呢?你們有沒有過這種現象呢?在我們泰州,生活中有很多陋習人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什麼叫陋習?不文明的、不合理的習慣。比如;(讓學生說)隨地吐痰、順手扔垃圾等
但很少有人覺得不正常,是不是?但往往正是因為人們不以為然、滿不在乎才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你們說對嗎?
3、現在我給同學們挖一個智力陷阱,看你會不會身陷其中?怎麼樣,敢不敢接招?請聽題(音樂2下):白紙、白布廢棄後是不是「白色污染」?(同學們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白色污染」)目前,「白色污染」困擾著世界上許多個國家確確實實為我們人類出了一大難題,但是,這個難題被我攻克了。
我決定:向聯合國衛生組織倡議一下:世界各國一律禁止生產塑料製品,你們看咋樣?
4、學生一定會就塑料的好處發表看法。教師也可拿實物對同學們進行提示:吉他、跳繩等。
照片:百葉窗、電視、滑板車、鋼琴、汽車方向盤等。
教師將准備好的教具貼在黑板上:吃、喝、穿、玩兒、樂器、裝飾材料、交通工具、家用電器、傢具、農業等。
教師說:看來,塑料在我們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塑料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這么廣,它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本領呢?它的誕生給我們人類帶來的到底是禍還是福呢?怎麼樣?想進一步了解塑料嗎?先給我們這次活動起一個主題吧!
5、確立活動主題的名字
6、給同學們思考討論的時間,明確自己最想探究的內容。教師下去指導,適當引導同學們拓展思路。
7、全班同學進行交流,提出問題。教師將其一一寫在黑板上。指導同學們自己進行歸納整理。
8、將問題分成幾類。請同學們自己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坐成一組。(如一組人太多就將一組分成兩組)。
9、同學們進行研究討論,教師到各組指導。加背景音樂。
10、同學們介紹活動方案。加背景音樂烘托氣氛。/
11、交流完活動方案,教師進行總結。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二
水火箭的製作與發射
一、 活動簡介:
火箭點火後向下噴射高溫高壓氣體,噴火的箭稱火箭。目前,在模型商店能買到的是用炎葯點火燃燒產生反沖的「火箭」,效果當然好,但每發射一次需要400元左右的經費,這對於中學生來講只能望而生畏。
現在介紹一種並不噴火,而是在高壓空氣作用下噴火的箭,叫「水火箭」。找個大號可樂瓶,將它裝飾成火箭的形狀。瓶內注入一部分水,在瓶口塞上一個裝有自行車內胎氣門嘴芯的橡皮塞,瓶內水和氣迅速噴出,推動瓶體沖向空中。
這項製作、發射活動,近年來在日本的青少年中普通開展。1993年在我國桂林召開的沖外物理教師學術交流會上,由日本的「山貓」學會介紹到我國,這項活動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材料易得,廢物利用;
2、 製作簡單,發射簡便,任何中學生均可操作;
3、 趣味性強,一般可發射十米高;
4、 安全性好,噴水不噴火;
5、 具有一定的創造性;
二、 活動目標:
1、 使學生初步了解火箭發射的有關科學知識,懂得航天火箭的原理,了解國內外火箭發射的歷史;
2、 通過水火箭製作與發射活動,讓學生體驗整個過程,逐步提高動手能力;
3、 為了提高火箭發射高度,讓學生學會分析改進實驗方法,及提高實驗效果的科學工作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4、 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識及認真細致、敢於創新、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
三、 活動准備:
1、場地:
製作火箭——教室或實驗室;
發射場——操場或寬闊地。
2、器材:
①可樂瓶(腰部勿彎曲) 每組2個
②透明膠帶 每組1卷
③即時貼單面紙 每組若干
④剪刀 每組1組
⑤模型專用鋸(或鋼鋸條代) 每組1把
⑥帶氣門嘴、芯的橡皮塞 全班1-2個
⑦實驗室用鐵架台及鐵環 全班1-2個
⑧打氣筒(高壓氣筒最適宜) 全班1-2個
⑨自來水及水桶 全班1-2個
3、學生課前探究安排:
① 分好小組,選好組長,分組了解有關國內外火箭發射的歷史資料,了解火箭發射的原理(也可以是網上查找,也可以是去圖書室查閱有圖片更好),由組長負責整理匯報本小組收集到的資料。
② 讓一兩個小組去嘗試製作、發射一下,記錄大致的體會,並把嘗試製作與發射中所遇到的問題帶進課堂,嘗試製作的模型也帶進課堂。
4、教師准備:
① 一個完整的水火箭范作。
② 帶氣門嘴、芯的橡皮塞,課前由教師製作。方法是:找3白橡皮塞將下頭切去5MM,(如用4號白橡塞就從大頭切去5MM),用鑽孔器化學(實驗室用)按自行車門嘴的筒管的直徑大小,鑽一孔,把氣門嘴固定在橡皮塞上。
四、 課時安排:2課時。
五、 活動過程:
1、 組織教學,導出活動課題。
2、 組內討論,反饋收集到的信息、資料,由組長負責整理匯報。
① 國內外有關火箭發展的歷史知識。
② 火箭發射的原理。
③ 嘗試小組匯報製作發射水火箭的方法與體會,回答火箭發射高度與哪些因素有關?並把遇到的困難和疑惑提出來,供大家探討。
3、 教師出示範作,並作簡要講解,有的問題可與學生共同討論得出解決方案。
① 火箭頭是圓錐體,在製作過程中是難點。教師作重點演示。
② 發射時橡皮塞塞得越緊,瓶內充的氣體越多,發射越高。因此要用力將皮塞塞緊,還可用銼刀把橡皮塞銼成近似圓柱體可使塞與瓶口接觸面大,塞得緊。
③ 瓶內注水大約在1/3至1/2之間,可實驗決定。瓶內的大氣壓大約在4-5個大氣壓。超過5個大氣壓瓶體容易破裂。
④ 強調使用工具時,要保護好桌面及環境,並注意安全。
4、 原理分析研究及討論。
以壓縮空氣為動力,箭體向下噴出氣和水,由於它們的反沖作用使之迅速升空。整個過程是一個用壓縮空氣達到儲存能力,而後瞬間釋放,推動箭體向上運動的過程。水作為火箭發射時的噴射物質,它的噴射速度與物質的多少是關鍵。
氣壓式水火箭在飛行中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暫時忽略不計。用動量守恆定律分析,推導得出火箭在某一時刻的速度V,有下列關系式: 式中:v為某時刻噴出的水相對於箭體的速度;M水為注入瓶中水的質量;M瓶為瓶體的質量。
從上式可看出水火箭的速度與水噴出的相對速度V成正比;還與瓶體的質量M瓶和注入水的質量M水有關。要使水火箭上升得高,必須增大它的速度。加法有二:
1、 增大瓶內壓縮空氣的壓強,從而達到水噴出的速度V增大,具體方法是塞緊瓶塞,多充氣增大瓶內壓強,或者利用控制裝置使之發射前卡緊瓶口與瓶塞,瓶內氣壓增加時,瓶塞不自行脫落,可充入更多的空氣以增加瓶內大氣壓值。
2、 增大注水量。M水增大,噴出的物質增多,但是注水量增大後,會使空氣在瓶內佔有的空間減小,使壓縮空氣減少,因而影響氣壓式火箭的速度,所以注水量不能過多,有一個最佳量,可通過實驗在注水量1/3至1/2之間得出最佳量。

⑸ 唯一的聽眾(當我拉出像鋸木頭的琴聲,老奶奶在想什麼)

這個孩子因為缺乏自信心,導致他無法啦出優美的音樂,我可以鼓勵鼓勵他,使他能知道自己擁有這種能力。

⑹ 小班語言木匠的房子教案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回含有解決這些的方法。答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⑺ 唯一的聽眾的教案

A案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摘錄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3、體會老教授對「我」的鼓勵、給「我」帶來的變化,感受人與人之間真情的美好。
4、環境描寫、人物心理描寫的作用。
課前准備
有關課件。
教 學 過 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文中的「唯一的聽眾」指的是誰?為什麼稱她為「唯一」的聽眾?
二、初讀課文,解決疑問
1、帶著問題初讀課文。
2、匯報交流。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一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說說我在音樂方面發生了什麼變化。
2、再讀全文,結合課文內容概括「我」發生變化的原因。
3、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四、以點帶面,品味全文
1、瀏覽課文,找出描寫老人神態的關鍵詞。(平靜)
2、描寫老人神態平靜的句子,總共出現了幾次,在文中畫出來。
課件出示:
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1)第一次「平靜地望著我」。
①在什麼情況下,老婦人「平靜地望著我」?對我產生了什麼影響?
再讀課文,並畫出描寫「我」的心理活動的語句。讀一讀,體會我的心理變化。(沮喪──充滿了神聖感──沮喪──羞愧、興奮)
可以聯繫上下文體會人物心理。如,
沙沙的足音,聽起來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環境描寫,側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動。)
②是誰給了我動力,讓我的心理產生這么大的變化?
劃出描寫老教授的語言的詞句,讀一讀。
「是我打攪了你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a.談談體會:從老人的幾句話中,可以體會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礙。
b.練習讀好這三句話。
③出示「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受。(老人在默默地鼓勵我,在給我信心和繼續練琴的勇氣)
(2)第二次「平靜地望著我」。
①出示「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從老人平靜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麼?
②找出描寫老婦人語言的句子,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感謝、稱贊)
③在老人耐心熱情的鼓勵下,「我」的技術在不斷提高。再讀課文,說說老婦人的稱贊和鼓勵使「我」發生了什麼變化?(信心倍增,行動、心理均發生變化)
(3)第三次「平靜地望著我」。
①這次老人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平靜地望著我」的?找到有關句子讀一讀。
引導體會「手指悄悄打著節奏」等隱含的信息。(琴藝長進)
②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為什麼說老人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你體會到了什麼?
教師小結:如果說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語言是有聲的鼓勵,那麼她平靜的神態,特別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實聽眾的舉行,就是無聲的激勵,從而使「我」最終能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
引讀:「只看見老人微笑著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著節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那雙眼睛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里,那雙眼睛使「我」戰勝自卑,重樹信心。齊讀文章最後兩句。引讀最後一段:「後來,拉小提琴成了……」
三、讀寫結合,拓展延伸
1、課件出示三組句子,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2、平靜的神態背後,老人在想什麼呢?請同學們聯繫上下文,發揮想像,描寫一段老人當時的心理活動,可選一兩處寫。
課件出示:
當我沮喪地想離開小樹林時,她平靜地望著我,彷彿在說……
當我每天去小樹林拉琴時,她平靜地望著我,彷彿在說……
當我漸漸奏出真正的音樂時,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著我,彷彿在說……
3、交流所寫的內容,簡單評議。
(杭州市賣魚橋小學王宏萍
浙江省嵊州市剡山小學張科燕)

B案
設計 重慶市九龍坡區楊石路小學:李 冉
評改 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劉冬梅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神聖、悠悠、莊重、儀式、抱歉、溜走、介意、追問、荒唐、聲望、割捨、大吃一驚」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抄寫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准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播放《月光奏鳴曲》。
同學們,剛才你們聽的這首小提琴曲美嗎?大家聽得多認真、多投入呀!你們,就是這首曲子的──聽眾(板書)
可是,曲子好聽琴難拉。有一位小提琴的愛好者,剛開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當作是鋸桌腿的聲音,他感到十分沮喪和灰心,但是後來,他成功了,這都是得益於他的那位──唯一的聽眾。
板書:唯一的(理解詞語)
2.齊讀課題,質疑: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最想問什麼?
同學們可真會提問題,老師把大家的問題歸納一下,不外乎這兩個:
「唯一的聽眾」是指誰?
「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麼事情?
[評:學生對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學可能根本不會欣賞,因此用音樂導入學習,讓學生對小提琴曲的優美有初步的感受,並由此想到,學習任何一種樂器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讀題解題質疑,培養讀文質疑思索的學習習慣。]
二、初讀課文
1.那麼,你有什麼好辦法解決這兩個問題呢?
(好好地讀讀課文)。
2.下面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能夠讀准字音,讀通課文,讀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想想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現在這兩個問題,你能解決了嗎?
(1)「唯一的聽眾」是指誰? 相機板書:老婦人
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相關的句子。
交流:( )的老婦人
(2)「唯一的聽眾」她做了什麼事情?
三、引導學生回憶寫人文章的學習方法
1.我們怎學習寫人的文章?
2.學生默讀,畫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語言、神態、動作。次要人物:心理描寫.)
[評:讓學生學會理性學習,運用已有的學習方法,學習和感悟新篇章。]
四、讀一讀句子
五、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 默讀課文,回顧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 交流感悟,研讀課文
1、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9自然段,找出老婦人言語的句子,並想想她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說的。
A:一開始,我的父親和妹妹都認為我是個音樂「白痴」,我感到沮喪和灰心,我不敢在家裡練琴,躲到了後面的小樹林里練琴,這時,老人對我說了什麼?
(相機出示)「是我打攪了你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里坐一會兒。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老人真的耳聾了嗎?為什麼她要這樣說?
(出示詞語)介意
指導朗讀。
老婦人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我」為什麼要溜走?
(引導學生體會老婦人是在鼓勵「我」,讓「我」不要懊惱,灰心。老婦人給我「我」勇氣和力量。)
這時,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 ( )的老婦人
再讀老婦人的話。
B:當我指了指琴,搖了搖頭,引說──(齊讀句子)
(出示):「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
指導朗讀
是呀,老人的語言如詩一般,他的話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增添了幾份信心,此時此刻,她心裡在想──?
(引導學生體會老人是鼓勵「我」要持之以恆地練琴)
C:你還找到了哪句?
(出示):「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
指導朗讀
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想像什麼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體會老婦人感受到小夥子的進步很快,不斷地對他進行肯定,鼓勵他不斷努力,繼續練下去。)
聽了老人的話,我的心裡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喜滋滋的,有了繼續努力的信心)
2.讓我們再一起來讀5-8自然段,體會老人對我說的每一句話其實都是在鼓勵我,催我上進。
(1)你有什麼問題嗎?
(2)老人的鼓勵,給我了信心和力量,很快,我就發覺我變了,家裡人對我的變化,也流露出一種難以置信的表情。
(出示詞語):難以置信(理解)
我又在家裡練琴了,我不在乎妹妹對我的評論了,我也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著練琴了,家裡人對我的這一變化──難以置信。
當我感覺到這一點時,一種力量在我身上潛滋暗長。
(出示詞語)潛滋暗長(理解)
(3)有一次,她竟說──引說
這時,老婦人又在想些什麼呢?
(引導學生體會這是老婦人再次給我信心和力量。)
(4)為什麼我會忘記老人是一個聾子?為什麼我會覺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3.同學們,學到這里,我們對這個老婦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現在,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婦人呢?
( )的老婦人 (由外貌上升到品質)
4.此刻,小夥子有多少話想對這位「耳聾」的老婦人說啊!所有的話,都凝聚在他的琴聲中,(相機出示12自然段)
指導朗讀,讀了這段話,你能體會到小夥子此刻的心情嗎?(感激 激動)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後小結我在學琴的過程中,心理和行動有哪些變化?為什麼有這些變化?
6.文中哪些句子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麼?
[評:這個環節的學習,使學生學習讀文思考、質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與老師同學一起探究,圍繞老教授的言行展開學習,幫助學生理解人物美好的心靈,理解老教授的話的真正含義以及對於「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愛護年輕人、培養年輕人的美好品質,領會文章的中心,最後理解課題的含義。]
三、總結課文
1.情感升華:「我」,從老婦人這里,找到了自信,並由此獲得了成功,能熟練地拉出許多曲子,能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這都要感謝這位慈祥的老婦人,感謝老婦人的熱情鼓勵,感謝老婦人的真誠關愛。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禮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劑,它能使人振奮,它能激人奮進,從而獲得事業的成功。這也是我們同學要學習的一種精神:懂得鼓勵,懂得幫助,懂得關愛。
2.同學們,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樣,一直默默地鼓勵和支持著你的人?(老師、同學、爸爸媽媽等)
3.學到這里,你有什麼收獲呢?
四、作業
抄寫印象深刻的句子
板書:
唯一的聽眾
老人給我鼓勵、信心、力量、幫助
[全課評析:本文語言質朴、清新、很有美感。在教學時,除了圍繞老教授言行和「我」心理、行動上的變化進行學習外,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賞析文中一些美妙的句子,如,對林中景色的描寫,「林子里靜極了。沙沙的足音,聽起來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優美動人;對老人語言的描寫,如詩一般,打動了文中的「我」,也深深地打動著每一位讀者。而作為教師的我們,也應該用這樣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做他們的傾聽者,不吝嗇自己的微笑和鼓勵,讓孩子從我們這里找到自信和滿足,健康地成長!]

閱讀全文

與鋸木頭音樂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