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利用美術教學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幼兒往往是通過看、摸、聽、嗅等一些初級認識手段來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傑出的藝術家本身就是想像家。」所以美術活動中充分發揮好孩子的想像力,培養孩子的創造思維能力,提高其藝術修養,是一件很重大的事。
幼兒天生有美術創作的慾望,他們有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一個開放性的美術空間對幼兒里說就顯得很重要,他們的美術表現得更輕松,更自在,更投入。因此,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因力求做到為幼兒提供開放性美術活動空間,以滿足幼兒的需要。幼兒不像成人,對物體的理解可深入體會,他們看到的只能是表象,也只能從表象上去理解。我們對幼兒的要求不能像成人一樣去要求他們,這樣反而會阻礙他們的發展。就好像一個框子框住了原本所有的可能,有了一個局限性。生搬硬套的教育方法對幼兒來說是很不利的。現在很多人將兒童美術教育簡單的理解成為教孩子「畫畫」,由不會畫到會畫,由畫不像到畫得像,一味的模仿,缺乏創造性,遮掩了想像力,孩子畫的很累,美術活動成了一種照抄課程。
一、幼兒美術欣賞內容的選擇性
幼兒美術欣賞教學是指: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幼兒欣賞和感受美術作品的基礎上了解對稱、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形式美和內容美,從而豐富美感經驗,培養審美情感和審美評價能力的教學活動。
在現階段,各幼兒園並不十分重視對幼兒美術欣賞的重要性,常被忽略或打入冷宮。認為沒有必要性和實在意義。所以到現在為止,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實施藝術熏陶,在目前還是一個空白期。幼兒美術欣賞內容的選擇就「選材」有很多教師對幼兒欣賞水平的擔心,常常會不知道如何選材,應該讓幼兒欣賞什麼樣的作品。選得太深怕幼兒不理解,不懂得欣賞,選的太淺,又覺得沒有說教意義,不敢輕易做嘗試,在作品的取材上很難做抉擇。
我認為幼兒美術欣賞教學中的選材他直接影響到幼兒對作品的興趣,為幼兒繪畫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就像一把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欣賞作品它可以是多角度多范圍的,它可以是雕塑、工藝品、自然景物等和周圍環境等。但選材時要注意:
(一)選材來源於幼兒生活
幼兒的生活就是有的教育,幼兒教育就是幼兒的生活。幼兒教育只有紮根於幼兒生活經驗,才能發揮其效果。所以幼兒美術欣賞的選材也應堅持淺顯性的原則,從幼兒的生活、興趣、探索、談話和爭論中選擇,與幼兒生活緊密結合、融為一體。
(二)選材要有趣味性
我們在選擇美術欣賞教材時,首先應該考慮童心和童趣,並且利用童心和童趣作為啟發幼兒藝術情感,開啟藝術大門的金鑰匙。也就是說,作品的內容應該是孩子喜歡的、能理解的,內涵的藝術精神能引起幼兒共鳴的,是富有童心的、童趣的。如:西班牙著名畫家米羅的《人投鳥一石子》,是一幅詼諧,有趣的作品,其變形、誇張的手法引起孩子的共鳴,調動其主動參與與欣賞的積極性。
(三)作品基調要明朗、輕快、誇張。運用誇張、變形、鮮明的形象和風格特徵的繪畫作品,有利於幼兒創造力想像力的發展
在幼兒的認知里,這個世界裡的東西本來就是誇張的,豐富多彩的。他們眼裡的世界與我們成人有截然不同的一面所以他們的畫也別具一格,自成一派。他們的畫像,是完全不成比例的,這就是一種天然的藝術,也是很多畫家所追求的。幼兒,他天生就是一個藝術家,他們天真的童趣,獨特的想法給予人們新的啟迪。
二、萌發幼兒的想像意識
想像力是在你的頭腦中創造出一個念頭或者思想畫面的能力。在創造性想像中,你運用你的想像力去創造你希望去實現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著,你繼續不斷的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思想或畫面上,給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知道他最後成為客觀的現實。想像力的偉大是我們人類比其他動物優秀的根本原因。因為想像力,我們才能創造發明,發現新的事物定理。如果沒有想像力我們人類將不會有任何發展於進步。幼兒作為我們人類發展的下一代,我們應該從最大的限度去尋找、開發他們的想像力、萌發他們的想像力的意識。豐富的想像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培養和訓練,體驗越豐富,想像力就越豐富。現在有很多教師在教幼兒繪畫的時候已經忽視了開發幼兒想像力這一部分,通常只是拿出范畫,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麼?畫裡面都有些什麼?然後在示範一遍如何去畫就讓幼兒照著自己的方法去畫,完全沒有給幼兒想像發揮的空間。說起來是為了孩子好,怕讓他們自己去理解和想像,畫出來的不知道是些什麼,但是,這顯然嚴重扼殺了幼兒想像力以及創造能力,原本有更大的發揮空間,現在去只能走這么一小步。我們應該讓幼兒自主性的去想像和發揮。
我們可以讓幼兒聽故事,創作故事畫。幼兒都很喜歡聽故事,能對故事的內容有大概的了解,並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故事的理解也會增強。在聽故事的同時,幼兒會跟著故事的情節不斷的展開想像,去定位自己心目中的一些故事人物形象等,所以通過故事的描述,幼兒可以進行再造想像。選的故事情節不需要太復雜,最好角色形象生動鮮明,情節變化明顯。比如「丁丁的雙休日」。丁丁去了哪裡,都做了些什麼,內容分明,有連續性。我們也可以讓幼兒通過親身實踐、看、摸、聞、嘗、聽,讓幼兒的頭腦中有一個鮮明的形象。盡可能豐富他們的知識和經驗。在示範講解中不是直接告訴幼兒怎麼畫,而是現場抓住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示範。比如,在美國學生畫蘋果,教師摘來一筐蘋果,由學生任拿一個去畫,日本的學生也拿著去畫,而在中國,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畫蘋果,往往都是由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標準的蘋果,規定好先畫左,後畫右,這邊塗紅,那邊塗綠…………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遏制住了幼兒自己發揮的空間,畢竟每個人眼中的東西是不一樣的,表達出來的效果也就不一樣了。就好像一個相同的故事裡卻有著不同的場景和擺設。所以不妨讓幼兒自己先去觀察和發現,而教師在一旁關注,必要時做一些講解和小結。
三、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加登納說過:「差不多每個孩子到4——7歲時,在有合適環境的鼓勵下,都是極富創造性的。對幼兒來說,他們的創造力同樣需要周圍人們的陪養。要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就需要培養幼兒的創造思維,美術教育活動作為培養幼兒創造思維的最佳手段之一,可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感受力,認知能力,還可以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描述能力等。心理研究認為,幼兒創造是自由發揮的結果,是良好的教育結果。如果教師壓制其自由發揮,必然會扼除他的創造力。這就要求要教師必須有先進的教育思想。
(一)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肯定幼兒的創造水平
幼兒的繪畫發展是有階段性的。0——1歲,偶然的塗鴉;1——1.6歲,塗鴉有了改進,能畫垂直線,平行線和多種線條,憑視覺而塗鴉;2——3歲能畫多種環形、螺旋形、粗造的圓形;3歲能畫出看過的物體外形;4歲較艱難的畫方形,想畫三角形但幾乎不能成功;6——7歲畫幾何圖形成熟了。而且幼兒眼中的世界多半是幼兒心中的世界。他們所表現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像的結合。如果以成人慣用的透視、比例、配色等審美要求幼兒,這些是幼兒所不能及的,必然打擊孩子的畫興。作為教師有必要蹲下來和孩子同視平線,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的形象,看孩子的畫是不是有道理,而不是武斷的改這改那。又是成人看起來「不完善」,「不合理」的,卻恰好是幼兒的天趣所在只有教師尊重孩子,愛護孩子的素養,他們培養的幼兒的美術創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二)讓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顏色,進行大膽塗色
在幼兒繪畫塗色這一塊,很多教師直接告訴幼兒這個物體是什麼顏色的,所以你應該選擇什麼顏色去填充。比如,蘋果是紅的,太陽也是紅的,所以你就要用紅色去填充。主觀地去引導幼兒認知世界。所以大家畫出來的都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草是綠的,天是藍的,花兒是紅的。我們應該讓幼兒自己去選擇喜歡的顏色進行搭配,給他們跟多更充足的自我發揮空間。你會發現幼兒用色明快、大膽,並不是按常理去塗的。太陽和蘋果可能都不是紅色的,而是藍色的、紫色的,所有你意想不到顏色。兒童色彩世界就是一個七彩世界。兒童對色彩的應用也能直接反映出他現在的一個心理狀況,開心或者難過,所以讓幼兒自己選擇顏色,也是一個可以更好了解幼兒心理現狀的有效途徑。
(三)發散思維,不拘一格
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的教育方式都是過於生搬硬套和模仿的。我們強行給幼兒的創作想像上扣了一頂大帽子。我們告訴幼兒太陽是圓的,蘋果是圓的,月亮總是像小船,這個樣子還怎麼教幼兒去進行二度創作?我個人認為,如果孩子的世界也像我們成人這般機械,這世界就不再有活力和新鮮感了。什麼事情都直接去告訴幼兒,幼兒就失去了探索和求知的機會,就更沒可能去自我創作了。教師在繪畫活動中,可嘗試提出疑問讓幼兒改變思路,肯定幼兒的想像,以免形成一種僵化,固定不變的模式。我們應鼓勵幼兒敢於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舉個最簡的例子,小班的美術課,畫太陽。我們完全可以打破常規和傳統觀念,讓幼兒自由發揮。教師可以提出疑問,太陽都是圓圓的嗎?引導幼兒通過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你心目中的太陽是什麼樣子的。對太陽的光線和形狀有所改變,而不是一味的畫個圓,然後幾簇短線作為光,單調而死板。有一百個小朋友就應該有一百個不同的太陽。他們可以是方的,長的,三角的,多角的,總之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與其不斷重復克隆,為什麼我們不去創新和尋找更多元化的新大陸。
(四)游戲中去完成
游戲對幼兒具有特殊的意義。這是因為他們在生理上發育還不成熟,表現在他們以游戲為生命,游戲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學習和工作的方法。幼兒就是在游戲中生活,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的。因而,有游戲生活的兒童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兒童,也只有在游戲生活中成長的兒童才會是身心健康的。
教師在美術活動中與游戲很好的結合起來,更好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1、提供創設新穎的美術游戲材料,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的物質世界。一年四季各類瓜果蔬菜,植物種子不斷。這些形態各異的自然物質成了我們們極好的美術創作材料內容。例如:秋天飄落的樹葉進行印畫游戲,我只是把印畫方法交給了幼兒,而沒有給與太多的規定要去畫什麼,留有更多的時間讓幼兒自己去創作。在幼兒創作的同時,我鼓勵幼兒可以多方位印畫,給與提示。這樣幼兒不僅能從中得到樂趣也能學到新技能。2、利用游戲的趣味性,因勢利導。從幼兒的心理上來講,你在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給他們不斷的新奇和自身參與才能調動東他們的積極性,一味得讓他們聽取你的命令,只會讓他們索然無味,而且效果不明顯。如果能運用趣味性的游戲就可使幼兒學起來毫無思想負擔,在不知不覺中,很自然的接受了繪畫的技能。例如:在大班的美術課中有一節需要讓幼兒畫下我們做的各種動作時的姿勢。首先我採取了玩木頭人的游戲,讓幼兒一邊念的時候一邊做各種各樣的動作,等到喊到123的售後,大家都不許動,保持原來的那個動作。然後教師做攝影師把它拍下來——現場記錄(畫)下來幼兒的動作。以此來讓幼兒欣賞大家做的各種動作,然後又引導幼兒自己去畫你剛才做的動作和看到的動作,自己也可以想幾個動作出來畫下來。整堂課完整有序,他們完全沉浸在游戲中,感覺輕松愉快。幼兒接受學習的內容的情緒明顯高漲,在不知不覺中就已投入到學習過程中,產生學習的興趣,並能在再度自我創作。3、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創作思維。幼兒的好奇心非常強烈,對新鮮事物也容易感到有興趣。教師可以在繪畫前故意裝一下神秘。在出示繪畫教具前,可以把教具放在盒子里,然後讓幼兒來摸一摸,說一說你摸到的東西是什麼樣的,再讓幼兒會去畫。這樣幼兒可以最大程度的展開想像,放開膽子去畫,從而充分地發揮了主動性和創造性。等幼兒畫好後再給幼兒看實物,同時分析幼兒畫的優缺點。
當然,游戲作為美術教育的輔助手段,還必須把握以下幾點:1、游戲要短小精悍,一般只需要5、6分鍾即可完成。內容必須與教學緊密相扣。2、在教學中,游戲不可喧賓奪主,在考慮趣味性和娛樂性的同時,應要保持游戲的輔助手段的特點,為真正美術教育的內容服務。這樣,作為美術教育輔助手段的游戲,就能真正發揮增加活動氣氛,調節情緒,促進學習的「潤滑」功效。
四、學會互相欣賞和交流
幼兒的繪畫作品是充滿個性的,每件作品都有它自己的獨到之處。其中許多值得相互學習和觀摩的部分,從而可以激發幼兒另外的想像力、創造潛能。因此教師應有目的的引導幼兒相同班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
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引導幼兒樂於欣賞,並可讓幼兒來說說你喜歡哪一幅,為什麼?讓幼兒能在別人的作品中尋找、發現優點,同時也提高了幼兒大膽的自我表述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可謂一舉多得。在幼兒作品展覽欣賞的同時也極大滿足了幼兒的成就感,覺得自己的勞動被大家得到了認可,為幼兒以後的學習興趣慢下了很好的一筆。讓幼兒彼此欣賞各自的作品,討論和發現大家的不同,原來還可以這樣畫或那樣畫,開闊幼兒的視野。
幼兒是完整的人,有權享受與成人相等的尊重與權力。教師則是在一旁協助,幫助,然後才是指導者,畢竟幼兒才是學習的主體。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深入體會到,一個好的引導和方法可以讓幼兒為之興奮,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去。不要一味的命令他們,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我相信,在以後的美術活動中我們能不斷的更新,拜託一些傳統教法的弊端,還有幼兒一個正真的學習環境,從一味模仿到不斷自我創新。
2. 如何提高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和創造力
初中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美術教育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對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幾年來我們國家也非常重視美術教育,許多學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學成果。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筆者對一些小學、初中的部分學生就他們對美術的愛好,認識、理解,以及家庭態度、學校課程開設情況、教師的師資教法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總結出的數據是驚人的:從孩子會用筆到幼兒園期間,孩子喜歡畫畫的占調查人數的96%;從小學一年級到小學三年級下降到90%;再到五年級下降到70%;到了初中出現嚴重的分化,有對美術有興趣的只能達到50%;幾年的義務教育,怎麼使我們的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下降了如此地步呢? 通過分析和總結,我認為造成以上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因素:一、校外因素。主要是家庭的誤導,在孩子入學前,多數家長以孩子能畫畫而給予鼓勵和誇獎,不惜花錢進入興趣班學畫畫。而一但入學後則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衡量孩子,不但不支持孩子們學畫畫,還阻止、扼殺孩子們的興趣,灌輸畫畫是不務正業的觀點。這使孩子錯誤的認為學習成績是主要的,興趣愛好是次要的。於是本來的天性被慢慢扼殺。家庭構成社會,於是就形成了這樣的社會環境:畫畫是玩,是「副業」;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這才是「主業」。忽略了孩子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的關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課成績好,忽略了對孩子各種能力、興趣的培養。強制其學習尚不感興趣的文化知識,這樣就扼殺了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二、校內因素。有很多學校沒有專業美術教師,在前幾年應試教育的約束下,學校多注重學生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很多學校不開設美術課或者是虛設美術課。現在雖然有很大轉變,但許多學校的教育意識沒有轉變,許多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沒改變。上美術課時,因缺乏資料或圖省事,只教學生臨摹作品,課堂氣氛低沉,講課呆板,是使學生失去興趣的重要原因。這些都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興趣培養。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麼該如何來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創造能力?校外因素是大環境,我們很難改變,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改變內因,轉變教學觀念,從課堂抓起,培養其興趣。 一、了解學生心理,培養興趣 教師應該多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美術是學生認識世界過程中的一種表現。當對事物的認識想表達時就有畫畫描述的沖動。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引導好學生,激發其熱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線造型的美術課上,當老師要求作業畫女生頭像時,總會有個別學生提出要畫男生,有的還要畫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畫只小熊貓。我們分析一下這些學生的想法,要求畫男生的可能覺得自己能畫的更好;要求畫自己爸爸的是因為他最熟悉,能畫象;要求畫熊貓的同學可能是因為不自信,怕自己畫不好人頭像而要畫自己拿手的。如果這時教師搞一刀切,以不按老師要求做作業進行批評的話,就使學生的繪畫熱情受到挫傷。因而應該給他們創作自由,讓學生從興趣開始,可以先畫自己喜歡的,興趣往往會產生「階段性」的成果,我們要把握好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的給予表揚和肯定,再畫教師布置的作業,使學生乘勝進步。教師只有了解學生心理,正確的引導,才能培養其興趣,提高創新能力。 二.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審美意識 由於教學條件的限制和教師水平的差異,使各地的美術教育參差不齊,美術教師的個人意識也有差異,我們的美術課並不是把學生培養成畫家、美術家,也不是為了應付一節課或者認為是簡單的哄孩子玩。學生眼中的世界,描繪的水平絕對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樣,因為他們所表現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像的綜合,只有隨著年齡增長,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漸漸使其變為直覺與理解的再現,才有可能變為主動的再創作。要在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提高審美意識。因此在課堂教學當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則來評價學生。而是看在畫中是否真實反映了學生的內心感受,是否有獨特性、新穎的表現。要多給予肯定的表揚,少有居高臨下的指責。觀念的轉變是教學的指導思想,首先教師不能有副科意識,美術是不重要的課程等意識。美術聯系其他各學科,滲透各學科,體現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師要轉變觀念,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知識和意識,才能達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從興趣入手,提高創造能力 過去有些人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書非常「認真」,只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知識,沒有做到教書育人、培養才幹、開發智力。他們教法簡單化:教師講,學生聽,墨守常規,致使學生思想僵化不開竅,以至學生失去興趣。這樣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所以,課堂教學方法必須改革。美術教育,形象生動,鮮明直觀,在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優勢。 然而如何發揮、擴大它的優勢作用。關鍵在於任課教師能否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勇於創新,根據學生興趣特點與認知的規律,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從而消除學生心中的學習壓力,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比如在初一人物頭像的課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貼鼻子」游戲教學,再貼眼睛、貼眉毛等,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在游戲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關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關系。 由於學校條件的限制使很多課程不能開展,如果教師局限在學校現有的條件里,有的課堂教學內容只能是簡單的講講,甚至讓學生自己看看就上自習課了。我們應該利用現有的條件盡量開展好課堂教學。比如初三的雕塑課,我們可以利用瓷都特有的條件,讓他們再回到兒童的玩「泥巴」時代,由他們自己動手去挖來紅泥,在課堂上由老師引導從兒時的「捏娃娃」游戲開始講解雕塑,使學生更真實的感受到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這樣的課堂才是培養孩子興趣的樂園,使學生在興趣中吸取知識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學習效果,充分發揮課堂活躍的優勢作用。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 現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傳授知識,應該是以興趣為引導,利用情景教學的模式創設興趣的課堂氛圍,達到美育的目的。學生興趣與教學方法密切相關,美術教育要靠得當的教學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據教材,不同的內容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培養學生興趣。教師本身要有創造性思維,要思路活躍、方法新穎,學生感到有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3. 如何進行小學美術教育
因此,做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要想教好美術課,必須做好兒童的入門引導,引起他們學美術的興趣。那麼如何做好入門引導呢?根據小學生認識世界,觀察世界學習知識的心理特點,結合我的教學實踐,介紹一下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我是怎樣引導兒童入門的。 一、美術欣賞,培養興趣。 美術是一種視覺的藝術,它是以可視的形象來反映生活的,依靠形象的感染力打動觀者的感情。因此,引導小學生學好美術,首先要讓他們欣賞到美。這個美有兩種內容:一是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美,這種美生活中隨處可見,如我們當地,松花江畔旖旎的風光,興安嶺中秀麗的景觀,可這些往往並不能引起小學生的注意,他們常常忽視了美之所在,這就需要我們美術教師的事物,為此,我經常組織同學們去郊遊,置身於大自然當中,指點他們欣賞到自然中和美景,予以美的陶冶。與此同時,我還利用一定的電化教學手段讓同學欣賞到祖國各地的名山大川,並配以相應的古今美術作品,這不但使同學們感受到祖國河山的壯麗秀美,文化的悠久燦爛,而且又使同學們自然地把現實生活中的美和藝術化了的美聯系起來。因此說,美的另一種內含是藝術作品的美。正是由於美術作品是通過可視的形象反映生活,讓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是讓他們感受藝術化的客觀存在的美,激發他們欣賞美的情趣,使他們對所見的對象有真實的感情和表現激情,認識到自己學美術是在創造美和表現美。由此,小學生學美術就有了一種自覺的內驅力,使他們對學美術產生了興趣和熱情,從而,興奮地拿起畫筆去描繪他們眼中的世界。 二、循序漸進,提高興趣。 學習興趣是小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在第一步啟蒙階段,已經培養出了他們對美術的興趣,所以,第二步的任務是保持和提高。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學畫也是如此。假如我們在教小學生初學繪畫時,就教他們如何構圖,如何配色等復雜的繪畫理論,他們一定會象聽天書一樣覺得畫畫失去興趣。因此,我在教學畫畫的起始階段,遵循著先簡後繁、先易後難的教學原則,開始時,先讓小學生感到畫畫容易,畫畫好玩,逐步提高他們畫畫的興趣。如,我在教二年級畫你喜愛的小動物一課時,我沒有讓他們去描畫生活中小動物的原樣,而且用簡筆去畫,我以畫小巧玲瓏雞為例,先讓同學們通過觀看小雞模型和憑借記憶,說出小雞主要部位都是什麼形狀的,在我的啟發和提示下,小學生們很快把小雞各部位開頭說出來。於是,我在黑板上,根據同學們提供的圖形,即用大圓畫身,小圓畫雞頭,用小圓點畫眼睛,雞腿、雞爪用幾條線畫,經過我這樣簡單幾筆的勾畫,一個形似而神象的小雞出現在學生們的面前。同學們覺得非常有意思和簡單,也學老師的樣子在本子上小雞。於是我趁機問同學們別的動物如小牛、小狗、小羊該怎麼畫呢?同學們由此受到啟發,根據自己的記憶和想像把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都畫了出來,而且爭先恐後地把畫本交給我看。當然畫得五花八門,有好有壞,我都一一做了適當的點評,並把部分畫得好的畫在同學們中傳看,課堂氣氛異常活躍。這時,我把做畫中觀察和想像的概念結合著本課所講的內容滲透給同學們,他們沒有感到生疏和無法理解,而且很快地理解了老師所講的內容。這樣,在愉悅中,同學們既體會到了畫畫的樂趣,又學到了繪畫的點滴知識。這不但調動了他們做畫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繪畫水平。 三、正確指導,因材施教。 小學生看待世界的方法是不能用大人的眼光衡量的。因此,在我教美術時,我盡可能適應他們天性的要求,從不苛求統一的模式。無論是工藝品製作,我都是本著這一原則。只要他們自己看得懂,學得會,畫、做起來有興趣,有創造性就可以。但應明確一點,並不是上美術課我看堆,學生自由玩,而是我在上課時把做畫要領和製作方示言簡意明地講給學生聽,並結合理論親筆做畫,親手製作。這一示範活動是師生在藝術與心靈上傳遞的重要媒介,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都具有很大的意義。因此,要求我們美術教師必須具備極好專業素質,這樣才能做到言傳身教,真正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使學生們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響。 由於小學生們的性格、年齡、家庭影響及社會因素的不同,對美的感受和追求就會不同,思維和想像力也會不同。為此,我特別注意了因材施教這一教學原則。對愛好不同的同學,我採取鼓勵發展長處,精益求精的方法。對思維和想像力強的同學,以啟發誘導為主,因人而異地教他們把不會的部分畫出來,並幫助他們不斷深化主題,就可以搞出有新意的作品。對那些想像力差,喜歡畫現成的東西的同學,我以直觀教學為主,讓學生按我示範的方法和步驟去練習做畫和製作,同時有意識地讓他們觀摹一些有新意的作品,並做以適當的點評,使他們受到一定的啟發,提高想像的能力,引導他們逐步學會創作有新意的作品的方法。 四、抓好講評,開展活動,搞好第二課堂。 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別強,不甘落後是他們的共性。我抓住這一規律,常把同學們的作品放在一起展覽,觀摹,比較讓同學們自己評選出優秀的作品,我再做以講評。講評時以表揚、肯定輔導為主,取長補短,啟發思路,對學生們的幫助很大,好的同學會精益求精,再創新作,稍差的同學會暗下決心,爭取下次不落後。通過講評,把同學們的比勁兒調動起來,這對提高學美術瓣主動性有很大促進作用。 小學生的表現欲特別強,為此,我又開展了第二課堂活動,建立業余繪畫,手工製作小組,引導學生積極地,有組織地參加一些活動,如為班級辦牆報,為學校辦板報,參加各種繪畫表演,比賽、畫展等。在這些活動中,使得部分同學嶄露頭角,顯示了他們的藝術天賦。因此,這些活動增強了同學們競爭參與意識,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同時也肯定了他們的成績,激發了他們做畫的激情,促進他們不斷地,自覺地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逐步地步入藝術的聖堂,在藝術的領地里自由馳騁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通過以上教學環節的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因此說,做為我們美術教師,只有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懂得學生的心理要求,掌握恰當的教學方法,正確地傳授美術知識,才能引導小學生們走上藝術之路,叩開藝術的大門,步入藝術的殿堂。
4. 幼兒園美術活動互動的方式有哪些
幼兒園美術教學方法點滴談 幼兒園美術活動是幼兒喜歡的一種藝術活動,是幼兒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兒把自己關注的熱點、感興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畫在紙上變為現實。因此,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美術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啟發幼兒自願接受學習 首先,要用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去激活他們的創作慾望,讓他們內心產生創作的沖動。其次,配合教學要有豐富多彩的認知活動。如春天來了,讓幼兒觀察迎春花、桃花是怎樣由含苞到開放的,花叢中的蝴蝶長著幾只翅膀,翅膀上有什麼樣的花紋等。另外,還要配合教學開展游戲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增長知識。如把所畫的人物、動物都做成活動教具,讓孩子可以通過玩活動教具掌握其結構,自由變化出各種動態,增加對所畫內容的體驗。 二、鼓勵幼兒自我發現、自我創造 利用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讓他們充分發揮想像力,給所畫物體注入生命、感情,用擬人化、主觀情趣化的手法去畫一些人物、動物,使幼兒感覺就像在畫自己。在作畫過程中,要為他們畫出的新穎有趣具有豐富想像力的作品加油,為他們感想、求異的精神鼓掌。 三、教學內容、方法要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 幼兒園階段,美術教學內容要特別強調繪畫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創造意識的啟迪和審美情趣的培養。從繪畫造型能力來說,主要掌握線、形、色和簡單的繪畫工具、材料以及簡單的組織畫面的能力。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難易順序來說,線由塗鴉期的亂絲線、圓弧線、曲線到垂直線、水平線、斜線;形由圓形、方形、三角形到組合形;色由三原色(紅、黃、藍)到三間色(橙、紫、綠);人物畫由塗鴉期的蝌蚪人、火柴人到雙勾人;要讓幼兒逐步了解人物、動物的主要結構、簡單動態,在畫面中有主次、大小的進行構圖。 繪畫是一種智力活動,是一個完整的創造過程,既有思維,又有表達。強調先教幼兒會想再會畫,是因為思維在先,表達在後,「意在筆先」,兩者不能偏廢。 四、客觀、公平、合理評價幼兒作品 評價幼兒的作品是一個提高幼兒審美能力、集思廣益的過程,要讓幼兒人人參與,積極發表意見、看法。通過品評、交流,幼兒的自信心逐步增長,他們的創造性會更強,畫畫更有動力。 論文提要: 繪畫活動是幼兒的游戲,他們畫畫首先是宣洩自己的情感體驗。每一幅作品裡都有他們要表達的含義,也是個性化的活動,不帶任何的功利目的。兒童繪畫能力的發展表現出其個性心理綜合能力水平的發展,教師根據其發展線索,在幼兒繪畫活動的過程中適機、適時地做好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可使幼兒的興趣、能力獲得發展,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觀察幼兒在繪畫游戲中的行為表現,根據其發展線索,總結出「全程游戲教學法」、活動區材料的投放、教學游戲的8個環節、不同發展時期的指導、因人施教的指導等五個方面的應對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經過「九五」幼兒園美術教育的課題研究,突破了「示範——模仿」呆板的美術教法,研究了如何選材、教與學的方法之後,我們繼續探究在幼兒的繪畫活動中如何落實《綱要》「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的精神,經過深入的對幼兒在美工區自發的繪畫活動和教師組織的繪畫活動中的觀察,發現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生活環境、個性品質及知覺能力和思維水平的個體幼兒,有大膽的個性張揚,也有在繪畫過程中表現出種種發展需要和發展中的困難,特別是因為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足或因羞怯、膽小等原因不能把信息清晰的傳達給老師或家長,而他們的表情、動作或其它外在的行為表現以及繪畫作品裡,表明他們需要教師的關注和一些具體幫助與引導。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用觀察法用於整個研究過程,包括對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各種表情、言語、行為的觀察,和對施教者教育行為的觀察。經驗總結法:將教師已有的優秀經驗總結上來,並進行概括、歸類,並要在研究的過程中繼續發現、收集有關經驗,形成教育策略。還採用了個案研究法、文獻研究和行動研究等方法。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我們認為幼兒從事繪畫活動,是在表達自己看到的、知道的和想到的事情,孩子有創造符號的能力,有表現表達的願望,而沒有任何功利目的。通過繪畫活動是培養幼兒的有益興趣,豐富的幼兒情感、觀察與認知的能力、對外界事物的敏覺性、表現表達的能力、想像與創造的能力、個性與習慣的養成的有效途徑;幼兒通過繪畫把他們對事物的觀察、體驗、認知、想像,用自己創造的符號進行表現與表達,其能力是與其心智能力同步發展起來的並不斷建構性的發展過程。本課題就此進行了有關的研究。 (一) 對幼兒的研究 1、 對幼兒繪畫行為的觀察 幼兒在做各種事情時,由於其興趣、知覺能力、個性特點等原因,在活動中會有各種行為表現。本研究從幼兒在繪畫活動中觀察其行為表現,為教師形成有效的教育策略提供依據。在對幼兒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收集了「孩子為什麼亂塗亂畫?」「畫四條腿的公雞是怎麼回事?」「孩子總是畫的很小怎麼辦?」「孩子的畫面很凌亂怎麼辦?」「為什麼有的孩子用色很單調?」「一塗色就破壞畫面怎麼辦?」「愛磨蹭是因為性子慢嗎?」等百餘個問題。 2、 兒童繪畫心理對我們的啟示 幼兒進行繪畫活動的心理因素包括智力與認知特徵、情緒和情感的易激活性、興趣、表達欲與創作欲、性格等心理活動因子,而影響幼兒繪畫活動的觀察感知、形象加工以及興趣、經驗…無不與這些心理因子的活動有關。通過繪畫活動幼兒可以比較輕松的享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獲得愉悅的心情。所以我們在重視給幼兒提供材料、提供支持、以游戲化的形式鼓勵幼兒大膽創造表現,充分享受繪畫活動帶來的情感滿足與精神愉快等心理上的滿足。 (二)對教師教育策略的研究 策略一:創建「全程游戲教學法」 根據幼兒在繪畫活動中表現出的種 種行為表現,在順應幼兒心理發展特點, 探尋出一條幼兒喜愛的教與學的共同體, 創建了以幼兒為主體的「全程游戲教學 法」,形成的有效策略之一,這種方法將: 繪畫材料玩具化——盡可能多的為幼兒提供多種美術材料,如各種質地、大小、形狀、顏色的畫紙,顏料、畫筆,(有些工具可以是自製的,還可以讓孩子在地上、可擦的牆壁上作畫)有的孩子正是在嘗試新材料的同時,產生新感受的創作。 繪畫題材兒童化——像「快樂的自主餐」「時裝模特表演」「種子寶寶長大了」、「我是魚王」、「太陽十兄弟」等孩子們生活中有意義、有情節的事情,我們都支持、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 繪畫活動的導引情景化——用情景引導幼兒把自己經歷過的、想像的各種奇妙的事情表現出來。如「外星人的故事」、「大鳥帶我去旅行」、「快樂游樂場」。 繪畫過程游戲化——幼兒在繪畫過程中把自己想像成力大無比的螞蟻、載著孩子的貓媽媽、乘著樹葉去旅行的天使,畫畫是可以不斷構建、發展情節的游戲活動。 繪畫評價故事化——鼓勵或幫助幼兒將作品編出有趣的故事,向同伴、老師、家長進行介紹。並在評價 的過程中,引導幼兒發現每一位小朋友作品中好的表現方法,學著接納和欣賞同伴。 「全程游戲教學法」,突出遊戲性和幼兒的體性,我們將這一策略貫穿於課題的始終。 策略二:美工區的材料投放 「全程游戲教學法」,體現教師的教法,更重視體現幼兒的學法,除了在有組織的教學活動外,活動區是另一個途徑。在此,我們強如教師在美工區為幼兒提供欣賞的圖片豐富的游戲材料,並提倡一些如「油水分離」、「碘酒噴畫棉簽澱粉」
5. 怎樣在繪畫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個性
幼兒園美術教學方法點滴談
幼兒園美術活動是幼兒喜歡的一種藝術活動,是幼兒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兒把自己關注的熱點、感興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畫在紙上變為現實。因此,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美術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啟發幼兒自願接受學習
首先,要用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去激活他們的創作慾望,讓他們內心產生創作的沖動。其次,配合教學要有豐富多彩的認知活動。如春天來了,讓幼兒觀察迎春花、桃花是怎樣由含苞到開放的,花叢中的蝴蝶長著幾只翅膀,翅膀上有什麼樣的花紋等。另外,還要配合教學開展游戲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增長知識。如把所畫的人物、動物都做成活動教具,讓孩子可以通過玩活動教具掌握其結構,自由變化出各種動態,增加對所畫內容的體驗。
二、鼓勵幼兒自我發現、自我創造
利用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讓他們充分發揮想像力,給所畫物體注入生命、感情,用擬人化、主觀情趣化的手法去畫一些人物、動物,使幼兒感覺就像在畫自己。在作畫過程中,要為他們畫出的新穎有趣具有豐富想像力的作品加油,為他們感想、求異的精神鼓掌。
三、教學內容、方法要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
幼兒園階段,美術教學內容要特別強調繪畫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創造意識的啟迪和審美情趣的培養。從繪畫造型能力來說,主要掌握線、形、色和簡單的繪畫工具、材料以及簡單的組織畫面的能力。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難易順序來說,線由塗鴉期的亂絲線、圓弧線、曲線到垂直線、水平線、斜線;形由圓形、方形、三角形到組合形;色由三原色(紅、黃、藍)到三間色(橙、紫、綠);人物畫由塗鴉期的蝌蚪人、火柴人到雙勾人;要讓幼兒逐步了解人物、動物的主要結構、簡單動態,在畫面中有主次、大小的進行構圖。
繪畫是一種智力活動,是一個完整的創造過程,既有思維,又有表達。強調先教幼兒會想再會畫,是因為思維在先,表達在後,「意在筆先」,兩者不能偏廢。
四、客觀、公平、合理評價幼兒作品
評價幼兒的作品是一個提高幼兒審美能力、集思廣益的過程,要讓幼兒人與,積極發表意見、看法。通過品評、交流,幼兒的自信心逐步增長,他們的創造性會更強,畫畫更有動力。
論文提要:
繪畫活動是幼兒的游戲,他們畫畫首先是宣洩自己的情感體驗。每一幅作品裡都有他們要表達的含義,也是個性化的活動,不帶任何的功利目的。兒童繪畫能力的發展表現出其個性心理綜合能力水平的發展,教師根據其發展線索,在幼兒繪畫活動的過程中適機、適時地做好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可使幼兒的興趣、能力獲得發展,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觀察幼兒在繪畫游戲中的行為表現,根據其發展線索,總結出「全程游戲教學法」、活動區材料的投放、教學游戲的8個環節、不同發展時期的指導、因人施教的指導等五個方面的應對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經過「九五」幼兒園美術教育的課題研究,突破了「示範——模仿」呆板的美術教法,研究了如何選材、教與學的方法之後,我們繼續探究在幼兒的繪畫活動中如何落實《綱要》「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的精神,經過深入的對幼兒在美工區自發的繪畫活動和教師組織的繪畫活動中的觀察,發現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生活環境、個性品質及知覺能力和思維水平的個體幼兒,有大膽的個性張揚,也有在繪畫過程中表現出種種發展需要和發展中的困難,特別是因為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足或因羞怯、膽小等原因不能把信息清晰的傳達給老師或家長,而他們的表情、動作或其它外在的行為表現以及繪畫作品裡,表明他們需要教師的關注和一些具體幫助與引導。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用觀察法用於整個研究過程,包括對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各種表情、言語、行為的觀察,和對施教者教育行為的觀察。經驗總結法:將教師已有的優秀經驗總結上來,並進行概括、歸類,並要在研究的過程中繼續發現、收集有關經驗,形成教育策略。還採用了個案研究法、文獻研究和行動研究等方法。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我們認為幼兒從事繪畫活動,是在表達自己看到的、知道的和想到的事情,孩子有創造符號的能力,有表現表達的願望,而沒有任何功利目的。通過繪畫活動是培養幼兒的有益興趣,豐富的幼兒情感、觀察與認知的能力、對外界事物的敏覺性、表現表達的能力、想像與創造的能力、個性與習慣的養成的有效途徑;幼兒通過繪畫把他們對事物的觀察、體驗、認知、想像,用自己創造的符號進行表現與表達,其能力是與其心智能力同步發展起來的並不斷建構性的發展過程。本課題就此進行了有關的研究。
(一) 對幼兒的研究
1、 對幼兒繪畫行為的觀察
幼兒在做各種事情時,由於其興趣、知覺能力、個性特點等原因,在活動中會有各種行為表現。本研究從幼兒在繪畫活動中觀察其行為表現,為教師形成有效的教育策略提供依據。在對幼兒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收集了「孩子為什麼亂塗亂畫?」「畫四條腿的公雞是怎麼回事?」「孩子總是畫的很小怎麼辦?」「孩子的畫面很凌亂怎麼辦?」「為什麼有的孩子用色很單調?」「一塗色就破壞畫面怎麼辦?」「愛磨蹭是因為性子慢嗎?」等百餘個問題。
2、 兒童繪畫心理對我們的啟示
幼兒進行繪畫活動的心理因素包括智力與認知特徵、情緒和情感的易激活性、興趣、表達欲與創作欲、性格等心理活動因子,而影響幼兒繪畫活動的觀察感知、形象加工以及興趣、經驗…無不與這些心理因子的活動有關。通過繪畫活動幼兒可以比較輕松的享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獲得愉悅的心情。所以我們在重視給幼兒提供材料、提供支持、以游戲化的形式鼓勵幼兒大膽創造表現,充分享受繪畫活動帶來的情感滿足與精神愉快等心理上的滿足。
(二)對教師教育策略的研究
策略一:創建「全程游戲教學法」
根據幼兒在繪畫活動中表現出的種
種行為表現,在順應幼兒心理發展特點,
探尋出一條幼兒喜愛的教與學的共同體,
創建了以幼兒為主體的「全程游戲教學
法」,形成的有效策略之一,這種方法將:
繪畫材料玩具化——盡可能多的為幼兒提供多種美術材料,如各種質地、大小、形狀、顏色的畫紙,顏料、畫筆,(有些工具可以是自製的,還可以讓孩子在地上、可擦的牆壁上作畫)有的孩子正是在嘗試新材料的同時,產生新感受的創作。
繪畫題材兒童化——像「快樂的自主餐」「時裝模特表演」「種子寶寶長大了」、「我是魚王」、「太陽十兄弟」等孩子們生活中有意義、有情節的事情,我們都支持、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
繪畫活動的導引情景化——用情景引導幼兒把自己經歷過的、想像的各種奇妙的事情表現出來。如「外星人的故事」、「大鳥帶我去旅行」、「快樂游樂場」。
繪畫過程游戲化——幼兒在繪畫過程中把自己想像成力大無比的螞蟻、載著孩子的貓媽媽、乘著樹葉去旅行的天使,畫畫是可以不斷構建、發展情節的游戲活動。
繪畫評價故事化——鼓勵或幫助幼兒將作品編出有趣的故事,向同伴、老師、家長進行介紹。並在評價 的過程中,引導幼兒發現每一位小朋友作品中好的表現方法,學著接納和欣賞同伴。
「全程游戲教學法」,突出遊戲性和幼兒的體性,我們將這一策略貫穿於課題的始終。
策略二:美工區的材料投放
「全程游戲教學法」,體現教師的教法,更重視體現幼兒的學法,除了在有組織的教學活動外,活動區是另一個途徑。在此,我們強如教師在美工區為幼兒提供欣賞的圖片豐富的游戲材料,並提倡一些如「油水分離」、「碘酒噴畫棉簽澱粉」、「泥刻版畫」等多種易於幼兒發揮想像和創造的繪畫材料,通過幼兒自選材料、自由表達、自由張貼,和向全班幼兒講述自己想法的時空,使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悟、想像和情感的宣洩,張揚自己的個性。
策略三:對教學環節的研究
幼兒繪畫活動的全過程都強調以游戲引發孩子的興趣和表達表現的慾望。以《大家來跳舞》為例,分析教師在組織教與學的活動過程中,要把握好以下8個環節:
1、准備——包括經驗和物質材料的准備。特別是幼兒的前期經驗,如同教師的備課同樣重要,不能教師個人准備是充分的,而幼兒毫無思想准備。因此選擇與主題活動相關的教學內容比較好。如《大家來跳舞》就是在班級開展「我們愛運動」的主題活動中的一次繪畫活動。
2、導入——要導入活動要生動、簡明,起到引發幼兒的興趣,明確活動的目的。可通過看圖片、觀察實物、講故事、玩游戲、猜謎語等活動形式。
3、觀察認知——通過觀察、回憶、想像要表達的事物,在幼兒的腦海里創建物象。如在《大家來跳舞》的活動中,幼兒通過觀察、模仿來分析各種舞蹈的動作、服裝、表情的特點。
4、幼兒的想法——在觀察認知之後,引發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在《大家來跳舞》的活動中,幼兒根據以前的和新獲得的經驗,想出要表現「千手觀音、孔雀舞、王子和公主跳的雙人舞、街舞」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5、表現表達的方法——探討怎樣把自己一系列想法中的重點內容表現在畫面上,包括如何構思、構圖、造型等。
6、重點指導——教師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結合幼兒的具體需要,有重點的進行指導。克服在幼兒繪畫過程中,教師不理解幼兒的發展需要,無所適從的現象。如在本次活動中,教師根據目標,支持、幫助幼兒「想的出來並要畫的出來」如小朋友在畫「千手觀音」時,畫不出來手了,老師通過引導她觀察、模仿這個舞蹈中手的動作,細致體會手的物象造型特點,幼兒畫出了第一隻手,之後,教師及時的鼓勵,幼兒畫出一隻又一隻的手。還有一名幼兒想表現街舞旋轉的樣子,教師引導他在親自旋轉的過程中體會旋轉的動態 ,幼兒在產生體驗之後,表現出跳街舞的動態效果。
7、經驗分享——每次活動孩子們都會獲得不同的經驗,可通過采訪、講述、記錄、張貼等多種方式分享幼兒的有益經驗。本次活動教師通過在活動後張貼、展示幼兒的作品,讓幼兒介紹和發表自己見解的過程等,分享大家的經驗。
8、延伸活動——幼兒通過新經驗的啟發或一些想法,不能在一次活動中全部實現,可通過其它途徑如活動區或其它活動繼續完成。比如在《大家來跳舞》的活動中,就引發了幼兒在表演區和美工區的一些活動。
策略四: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行為進行指導
1、興趣——入門的第一把鑰匙
繪畫是幼兒的游戲,但也有的孩子對畫畫沒有興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是否吸引幼兒、選材合不合適?是否是幼兒能夠獨立操作的?那怕是同伴一句不經意的評價也會影響幼兒的繪畫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考慮選材是否合適。同樣是畫小魚,小班就可以粘貼小魚添畫泡泡;中班可以畫我是魚王,大班則可以表達奇妙的海底世界……如果背離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的幼兒會因為畫不出來而失去興趣;中班、大班幼兒則會因為畫著沒趣而失去興趣。
2、觀察與認知——步入智慧之門
脫離「示範—模仿」的傳統繪畫教學方式,要求幼兒要通過自己的眼睛看、腦子想、用手畫來完成創作。但也有的孩子畫不出形來,這往往是因為他沒有很好的觀察事物。如,幼兒畫樹時常常把樹干畫成一個長方形,老師可以帶幼兒觀察一顆真的大樹,摸一摸樹干、看一看樹枝的樣子。有時幼兒會把樹根部畫的很窄,可以和幼兒玩一個游戲,讓他們學一學兩腳並得很緊的大樹干被「大風吹一吹」、被「小朋友搖一搖」,讓小朋友體會一下「下窄上寬」的大樹干站得穩嗎?引導幼兒觀察,同時也要注意觀察孩子。對觀察能力較弱的幼兒引導語要游戲化、貼近幼兒生活,便於幼兒理解;對於觀察力較強的幼兒要提出更具體更詳細的觀察要求。
3、表現與表達——童心童趣的流「路」
這是教師根據幼兒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繪畫能力發展的線索和繪畫活動中展現出的常見問題,總結出來多種有效的教育經驗、教學方案和指導策略。
(1)塗鴉期:尊重並引導幼兒從亂塗亂畫到不亂塗亂畫,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培養他們正確握筆,鍛煉小肌肉動作靈活性,並注意培養他們的習慣。
(2)象徵期:「一形多義」是這一時期的幼兒繪畫的主要特點,這時,成人在注意傾聽幼兒的想法的同時,可引導並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想法和意願,並可安排一些可填畫的題材。
(3)形象期是本策略重點突破的內容,揭示了
形象期幼兒學習美術的特點,重點研究的內容有:
A造型——教師首先要主動理解、接納幼兒誇張
的造型表達的手法,並向家長其他幼兒做介紹。
並引導幼兒通過造型符號表達自己心中的「故事」,還可以通過手工活動、填畫、寫生等方法幫助造型困難的孩子,學會用造型符號進行表達。
B設色——幼兒運用色彩的表現是很有個性的,在玩色、認色的基礎上,應鼓勵和引導幼兒用色彩表達和渲染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為幼兒提供多種美術顏料,他們有時會用對比強烈的色彩、或黑與白的色彩反差、或用強烈的色彩、跳躍的色彩、誇張的色彩大膽而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認知和心情。
C構思——通過觀察、談話等活動,鼓勵幼兒從先畫後想,到先想後畫來學習構思,使繪畫活動不僅是幼兒動手操作的活動,更是動腦思考的活動。通過老師的引導,幼兒學會了在生活中學習構思,如:過新年、自助餐;在游戲中學習構思,如:游樂場、我愛游泳;在想像中學習構思,如:瓦罐火車、螞蟻的王國;在故事中學構思,如:美人魚、小老鼠;在觀察中學構思,如:我和動物是朋友、大樹模特等。
D構圖——讓幼兒感受並運用多種構圖的方法,使畫面更加的生動、有趣。如:突出主題式的構圖「淘氣的小貓」;滿天星式的構圖「豐盛的晚餐」;遮擋式的構圖「太陽十兄弟」;並列式構圖「手拉手」;突出造型的構圖「原始人的臉」;大小對比的構圖「八條腿的章魚」、誇張式的構圖「閃亮的星
星」;均衡式的構圖「七色花」;線路式的構圖
「十字路口」等多種構圖方法,教師可根據幼
兒的表達需要,引導他們選擇或創造新的構圖
方法。
(4)想像與創造——神奇的天使
繪畫活動是釋放和開發兒童創造性最有
效途徑之一。教師創設有關的環境、設計有關的題材、運用有效的引導方法,放飛幼兒想像和創造的翅膀。實踐對幼兒創造意識、創造思維、創造人格的培養過程。
策略五:體現因人施教的指導過程
在繪畫活動中孩子們的性格和能力是千差萬別的,有的幼兒畫起畫來誇張大膽;有的卻畏手畏尾;有的幼兒畫起畫來興致勃勃,畫面越添越豐富,有的則草草幾筆了事;還有的幼兒用色鮮艷大膽給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覺,有的卻偏偏喜歡使用黑色和棕色……幼兒在繪畫活動中的種種表現,都與幼兒自身的性格、認知水平、情感變化、興趣需要等心理因素密不可分。
例如,情感是極其豐富與敏感的幼兒,為什麼卻畫不出自己的情感體驗呢?因為幼兒的記憶以無意記憶為主,比我們成人要短暫的多。當時發生的事如果不及時表達,他就會記不起來了。比如,上個星期吃的自助餐,這個星期孩子無論如何也畫不出當時滿嘴嚼著大蝦的開心和滿足。如果第二天就畫效果會好許多,但仍需要老師激發幼兒回憶當時的情景,放一放當時的錄像,給吃得最香的孩子幾個放大的特寫……只有引發幼兒回憶起當時的場面,調動起幼兒激動的情緒,才能令幼兒在畫面中表現出生動而誇張的情趣。
對個性太強的幼兒怎麼指導?我們看到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膽小不敢動筆;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強,畫畫總用手捂著;還有的孩子總想在別人的畫上畫幾筆…不管孩子的性格如何,他們和我們成人一樣都希望能把事情做好。教師要正確理解幼兒這些表現,並有針對的進行指導,找到具體施教的方法策略。
個案一:大班的李晨曦每次畫畫,他每畫一筆就拉著老師的手說:「老師我不會。」老師讓他先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麼開始的,告訴他怎麼開始畫,甚至幫他點一個點、畫一個圓、劃一條直線……漸漸的李晨曦越來越少說「我不會」這樣的話,畫面上卻出現了不少點、線、面的奇特組合。在畫「我愛我家」 的主題意願畫時他的畫了一個線條簡單的桌子,桌子正中把他最愛吃的年糕畫成了一個的大綠點,依稀是一塊粘著綠果脯的大年糕。這種簡練概括的表現手法得到了老師的表揚:「真想吃一口,能把咱倆吃年糕的樣子畫下來嗎?」每次他的畫老師總能找出有趣的地方並不斷鼓勵他。現在他依然來拉老師的手,說的卻是:「老師看看我的畫。」對這樣的孩子耐心和鼓勵是很有效的策略。
個案二:客人老師來了,小朋友們都很高興。拿起畫筆快速的畫了起來。張墨蝶卻怎麼也不肯動筆。是她不會畫嗎?不,平時她畫的小兔子、小精靈可有趣了。可任憑老師怎麼鼓勵她也不肯動筆。客人老師要走了張墨蝶卻拿起了畫筆認真的畫了起來……這種孩子自尊心很強見到生人總擔心自己畫不好,於是不肯動筆。我們應該把這種情況區別於其他不會畫的幼兒。不要嘮嘮叨叨的催促,而是盡量的給她以寬松的環境、自我的空間。面對自尊心強怕畫不好的幼兒要從尊重其自尊心入手,讓她畫自己平時最擅長畫的或最喜歡畫的內容,還可以在旁邊和別的老師不經意的談論她的平時種種優點,鼓勵她樹立起自信心。
個案三:中班的牛牛、王子豪思維活躍。每個話題都能激起他倆爭先恐後的回答。什麼草地上的螞蟻王國、宇宙中的流星隕石、強大威猛的機器怪獸……他們簡直無所不知。開始作畫了,小朋友們都安靜的畫自己剛才想好的內容。活躍的牛牛、王子豪卻在座位上大喊:「老師怎麼畫呀?我不會。」剛才說的那麼熱鬧,這會怎麼會不會畫呢?原來這些幼兒對情節感興趣而並沒有掌握觀察事物的方法。當問到螞蟻有幾條腿?身體分幾節?眼睛長在哪?一問三不知。頭腦里沒有螞蟻具體的形象。這就需要老師在活動中多幫助幼兒進行物象分析並教會幼兒正確的觀察方法。如畫「淘氣的小貓」時,要引導幼兒分析:貓的身體有哪幾部分?都是什麼樣的?當幼兒觀察到小貓的尾巴長長的,再進一步提問他:貓尾巴像什麼呢?只有一步一步把幼兒頭腦中的形象、語言調動出來使之轉化為具體的物象再回到大腦中才能使幼兒逐步做到說的出來畫的出來。
通過「全程游戲教學法」的繪畫活動,幼兒在繪畫活動過程中有效的師幼互動,我們看到孩子放飛自己想像和創造的翅膀,大膽的把各種奇思妙想落在了紙上。孩子們的行為也發生了凸現的變化:如有的孩子從老師不示範自己就不敢畫到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畫世界;有的孩子從堅持畫不了一會兒,到著迷的一次次向老師要紙畫第二張、第三張;有的孩子從開始不敢畫、畫的很小到能夠放開筆大膽作畫;有的孩子從畫亂線來代表自己的想像,到「自己想的出來就畫的出來」。 畫紙記錄下他們童心流露出的善良和美麗------孩子們從畫出「眼中的世界」到畫出「心中的世界」。使每個孩子從敢畫、愛畫,到初步的會用畫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心聲,並使其審美與創造的能力得到了發展。我們並將對幼兒進一步認識的觀念和其中的經驗擴展到幼兒園的課程之中,影響教師的教育行為有所變化。
6. 求一份美術學習心得,急急急!!!! 1000字左右,希望各位人士幫幫忙,圖文並茂更好!!!! 盡量是自己的感悟.
美術影響人的一生
我不知道你是如何想我的題目,但是我覺得我是對的。我老爸經常說:「我讓你學美術並不是讓你成為畫家或藝術家,而是培養你的耐心。」我的耐心往往是少得可憐,因為我太過於煩躁。學學總是好的也是我爸教育我的口頭禪之一了。
於是我磨了幾年便去上了一個美術班。但是開始我依然是那麼毛躁,毛手毛腳。我老爸每次都跟我講大道理,但是他很啰嗦,反反復復地講,一開始我很反感,但是等我六年級時,老爸和我促膝長談了一場。老爸告訴我,他會這樣反反復復地講不是因為他願意,是因為他希望我不要像他年輕的時候那樣沒有耐心。沒有耐心使他在職場上吃了很多的虧,突然我覺得老爸蒼老了好多,老爸他已經不再年輕了。老爸說,學會有耐心並不是一件壞事,有耐心你會不驕不躁。只有你有耐心了,你才會有出息。如果你沒有耐心,無論你怎麼滿腹經綸你都是一個廢材。我感到慚愧,因為我既不是滿腹經綸也沒有耐心。我決定好好的去學習美術,不讓我爸失望。
假如你沒有耐心,試想一下,那該有多恐怖。沒有耐心你會做不成一件事,你會煩躁,會因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 。何必弄得自己不開心呢?而且沒有人會安慰你,因為什麼呢?因為你是自尋煩惱,怪不得任何人。所以有耐心是一件好事。再說了,如果你沒有耐心,你如何持之以恆,沒有耐心,什麼持之以恆都是空話,所以學會有耐心會讓你受益無窮。
美術的好處並不止這一點。假如你想表達一下你的心情的話,你可以畫一幅畫來自娛自樂一下,亮麗的畫作掛在牆上,你不會感覺生活充滿了動力嘛?並且你郁悶時可以畫一幅作品來消散你的郁悶呀。
美術中,線條要連貫,這是我們的美術老師教我的。線條要連貫,我覺得也可以理解為做任何事情都要連貫,不能半途而廢。還有美術非常注重細節,你的精緻度會讓你的畫作更高一籌。細節,就是微小的情節,無論它多微小你都要能考慮的到,為別人想得周到一點,心比別人細一點會贏得別人的好感。在人與人的相處之間,如果你心細一點,在天寒地凍的冬天遞上一杯熱茶,這需要心細。假若在考試中,你如果馬大哈,不細心檢查,那完了,勉勉強強的80分試卷發下來,我相信你一定會悔不當初,那麼細心一點不就可以避免問題了嗎?
你在繪畫的同時,其實也在梳理著自己的內心,並且把自己的心情淋漓盡致的展現在畫面上,甚至你還可以讓看的人不知道是誰畫的。在沒事的時候,拿起畫筆,隨意畫兩筆,集中精神,一畫就是一兩個小時。不僅能打發無聊的時間,也能得到一種異樣的滿足。那麼何樂而不為呢?
你總有失望、發脾氣、惱火、郁悶、悲傷的時候,你可以用畫來宣洩感情,把你自身的感情宣洩在畫紙上,會不會比大聲吼叫、砸東西好得多呢?而且你畫出來的東西不僅僅是表達了一份感情,更是一種藝術,你拿過去的畫跟現在比,無論是超越了還是改變了,它都是你那一瞬間的思維,包含著你的心血。一幅畫,是需要自己盡心去畫,努力去畫,無論你畫的好看與否,你都盡力了。你不必感到臉紅和羞愧。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角度,也許他覺得你的畫難看,但是沒准另一人會覺得你的畫有創意。所以,畫畫不需要達到人人說好的境界,只要自己滿意,別人怎麼說和你完全沒關系。
看著五顏六色、十分艷麗的色彩塗繪在畫紙上,看到絢麗、璀璨的畫作,你會不會感到驚艷?那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看到如此絢爛多彩的畫面你會從內心中發出感慨,贊嘆這畫面是如何的美好。你會發現自己所理解的境界會更高層次一些。你將會被一種唯美的藝術氛圍包圍,你會慢慢發現自己能沉得住氣了。學會穩重,會讓你的人生變得不那麼坎坷。
當你領悟到其中的樂趣時,你會發現你變得寧靜,能多寬容別人了,寬容是一種美德。擁有它你會快樂很多,不必苦苦的鑽牛角尖。心思比別人細膩一些,耐心比別人多一些,業餘生活比別人豐富一些,內心比別人寧靜一些,這些會讓你在人生的旅途上雖然稱不上一帆風順,可它們會讓你少走很多荊棘路,讓你大多時候在平坦的大道上倘佯。你會享受繪畫的樂趣,你會發現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你可以避免一些沒有必要的紛爭。因為你知道雖然天空不會總是晴朗的,但是最起碼你會擁有一份自己的專屬天地,你會感覺到滿足和喜悅。
我之所以取《美術影響人的一生》這個題目是因為美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人生旅途會因為你學習繪畫而變得平坦許多,所以學一學美術吧,無論你的繪畫能力如何,學學總是好的。
7. 色盲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對比普通人看到的有什麼不一樣
世界五彩繽紛,各種色彩裝飾著我們的生活。但有一種特殊的人群,他們眼睛裡的世界卻只有非黑即白。色盲症到底是怎麼被發現的呢?色盲症眼裡的世界和普通人看到的又有什麼不同呢?接下來就給大家一一介紹。
色盲症最先由英國著名化學家、物理學家道爾頓發現。在聖誕節前夕,道爾頓買了一雙襪子送給媽媽當聖誕禮物。媽媽收到襪子很開心,但覺得襪子的顏色過於鮮艷,就對道爾頓說:"我親愛的寶貝,我知道你送我聖誕節禮物是因為愛我,但你買的這雙櫻桃紅的襪子太過鮮艷,不太適合我這個年紀的人,讓我怎麼穿呢?"道爾頓聽了媽媽的話,感到非常奇怪,自己買的襪子明明是深藍色的,為什麼媽媽說是櫻桃紅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爾頓又拿著襪子去問弟弟和周圍的人,結果除了弟弟與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問的其他人都說襪子是櫻桃紅色的。道爾頓沒有輕易地放過這件小事,而是認真地分析比較,最終發現他和弟弟的色覺與別人不同,原來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爾頓雖然不是生物學家和醫學家,卻成了第一個發現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色盲症患者。為此他寫了篇論文《論色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提出色盲問題的人。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又把色盲症稱為道爾頓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色盲患者時,也要多一些耐心,多給他們一些幫助,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可以在家中安裝良好的照明設備,提供合適的光線幫助患者分辨色彩。還可以協助色盲患者過馬路,幫他們標記好衣物、生活用品的顏色。患有先天性色盲的兒童患者的家長應該告訴老師,讓老師把患兒的座位安排在沒有眩光的位置,並盡量使用患兒可識別的顏色的粉筆進行板書。沒有先天性色盲的人也要注意保護好眼睛,避免出現一些眼部疾病引發色盲,影響正常生活。
8. 幼兒繪畫五指樹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1、嘗試用手掌的外形描畫樹干並添加樹枝、樹葉,表現樹的基本特徵。
2、感受描畫手掌、添畫的樂趣。
活動重點:嘗試用手掌的外形描畫樹干並添加樹枝、樹葉,表現樹的基本特徵。
活動難點:添加樹枝、樹葉,表現樹的基本特徵。
活動准備:油畫棒,范畫一幅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變魔術,激發幼兒興趣,初步了解樹的基本特徵。
教師在紙的中心描畫出張開的五指的輪廓。你們猜,老師能把手印變成什麼呢?
幼兒猜想。在手印上添畫樹枝、樹葉,引導幼兒觀察並不斷猜想「變成什麼了」(添畫花朵,開花的樹。)
二、 基本部分
1.欣賞範例並討論,進一步了解樹的基本特徵。
你覺得這棵樹的畫法和其它樹的畫法有什麼不同嗎?(這棵樹是用手掌當樹干畫出來的。)
根據幼兒的回答,請個別幼兒張開五指再次畫樹干,並和幼兒一起在樹幹上添畫美麗的花紋。
樹除了樹干,樹上還有什麼?(引導幼兒知道樹由樹干、樹枝、樹葉組成。)
要使樹長得好,樹枝、樹葉應該畫得多還是少呢?
2.幼兒在美術畫冊上繪畫,教師指導。
邊畫邊提醒幼兒:印畫時左手盡量分開,不移動,不要遺漏某個部分樹枝要漸漸變細,還要添畫花或果子,畫面豐富。
三、 結束部分
作品展示,互評。
延伸活動:繼續進行手掌印畫活動「百變的手」,增加繪畫的趣味性。
四、 反思
在幼兒的眼中,每一根線條都充滿了生命。如他們看到一根直線,會說那是一條爬動的蚯蚓,看到一條彎線,會說那是媽媽笑眯眯的眼睛。線條是最幼稚的造型語匯,所有孩子的第一筆都是由線條來表現的。線描畫不但可以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還可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表現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在活動中,教師先讓幼兒欣賞冬天樹葉飄零的樹木,然後引出為「樹媽媽」設計服裝。接著用擬人化的口吻請出直線、波浪線、鋸齒線、螺旋線、弧線等線條寶寶和部分圖形寶寶,然後欣賞黑白畫《樹》。在教學中,教師尋找了大量的作品欣賞,讓孩子通過多媒體,進行生動、有趣的圖片資料欣賞,在欣賞中讓幼兒感受線描畫的獨特魅力,讓幼兒體會到:沒有其他顏色,黑白畫也可以這么美,從而了解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色彩感受,並產生畫一畫、創作一幅的興趣。
而樹的形態,我們通過散步、欣賞等活動就能了解樹所呈現的結構、樹的不同形態特徵等,因此幼兒對樹基本特徵有清晰具體的認識,為創作打下基礎。
為了使能力弱的幼兒能夠看清楚如何起筆落筆畫出樹的基本結構,教師可以示範畫樹干,也可以請能力強的幼兒示範畫出不同形態的樹。
活動的重難點是請幼兒用點、線及簡單圖案有規則地裝飾樹,教師給幼兒欣賞的圖片要有代表性:可以有規律的排列,也可以隨意排列,只要自己覺得給大樹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是和別人不一樣的最美的衣服。不要求畫逼真的樹,要求表現富有裝飾意味、抽象化形態的樹,避免概念化,啟發幼兒用各種變化的形和線生動有趣地進行表現,畫面添加與樹生長環境相關的內容,如草、雲、太陽等,以使畫面構圖完整。
從幼兒的操作過程中,我可以看出幼兒是喜歡這個活動的,孩子的線描畫基礎很好,有的幼兒造型能力強;有的幼兒色彩感強,黑白畫面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有的動作大膽潑辣,大刀闊斧;有的動作精細、優美、流暢。老師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松、自主的美術活動的環境,允許幼兒有自主選擇自己偏愛的表現方法的機會,鼓勵幼兒展現自己眼中的世界,體現自身的價值。
9. 怎樣提高美術課的學習興趣
如何來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創造能力?
學校外部因素是大環境,我們很難改變,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改變內因,轉變教學觀念,從課堂抓起,培養其興趣。
一、了解學生心理,培養興趣
我們應該多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思維表現特點。由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有密切的關系,美術教育是學生身體發展水平,知覺能力、情感態度和生活經驗的自然產物,美術是學生認識世界過程中的一種表現。需要對事物的認識表達時就有畫畫描述的沖動,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會受到鼓舞。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引導好學生,激發其熱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線造型的美術課上,當有老師要求作業畫女同學頭像時,總會有個別學生提出要畫男同學,有的還要畫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畫只小熊貓。我們分析一下這些學生的想法,要求畫男同學的可能覺得自己能畫的更好;要求畫自己爸爸的是因為他最熟悉,能畫象;要求畫熊貓的同學可能是因為不自信,怕自己畫不好人頭像而要畫自己拿手的。如果這時教師大怒,以不按老師要求做作業和無理擾亂課堂批評的話,就使學生的繪畫熱情受到挫傷。因而應該給他們創作自由,讓學生從興趣開始,可以先畫自己喜歡的,興趣往往會產生「階段性」的成果,我們要把握好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的給予表揚和肯定,再畫教師布置的作業,使學生乘勝進步。教師只有了解學生心理,正確的引導,才能培養其興趣,提高創新能力。
二、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審美意識
因為農村教學條件的限制和教師水平的差異,使農村的美術教育參差不齊,美術教師的個人意識也有差異,我們的美術課並不是把學生培養成畫家、美術家,也不是為了應付一節課或者認為是簡單的哄孩子玩。學生眼中的世界,描繪的水平絕對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樣,因為他們所表現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像的綜合,只有隨著年齡增長,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漸漸使其變為直覺與理解的再現,才有可能變為主動的再創作。要在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提高審美意識。因此在課堂教學當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則來評價學生。而是看在畫中是否真實反映了學生的內心感受,是否有獨特性、新穎的表現。要多給予肯定的表揚,少有居高臨下的指責。觀念的轉變是教學的指導思想,首先教師不能有副科意識,美術是不重要的課程等意識。美術聯系其他各學科,滲透各學科,體現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師要轉變觀念,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知識和意識,才能達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從興趣入手,提高創造能力
1.改革教學方法
過去有些人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書非常「認真」,把課堂教學當成只傳授知識的場所,沒有做到教書育人、培養才幹、開發智力。而是教法簡單化,教師講,學生聽,墨守常規,老一套,不變樣,致使學生思想僵化不開竅,以至學生失去興趣,這樣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所以,課堂教學方法必須改革。美術教育,形象生動,鮮明直觀,在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優勢。 然而如何發揮、擴大它的優勢作用,關鍵在於任課教師能否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勇於創新,根據學生興趣特點與認知的規律,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學習壓力,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比如在初一人物頭像的課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貼鼻子」游戲教學,再貼眼睛、貼眉毛等,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在游戲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關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關系。因為農村學校條件的限制使很多課程不能開展,如果教師局限在學校現有的條件里,有的課堂教學內容只能是簡單的講講,甚至讓學生自己看看就上自習課了,我們應該利用農村現有的條件盡量開展好課堂教學。比如初三的雕塑課,農村學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來做雕塑練習的,但是我們可以利用農村的條件來上,不妨讓他們再回到兒童的玩「泥巴」時代,讓他們自己動手去挖紅泥,讓他們在課堂上由老師引導從兒時的「捏娃娃」游戲開始講解雕塑,使學生更真實的感受到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這樣的課堂才是培養農村孩子興趣的樂園,這樣讓學生在興趣中吸取知識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學習效果,充分發揮課堂活躍的優勢作用。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現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傳授知識,應該是以興趣為引導,利用情景教學的模式創設興趣的課堂氛圍,達到美育的目的。學生興趣與教學方法密切相關,美術教育要靠得當的教學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據教材,不同的內容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培養學生興趣。教師本身要有創造性思維,要思路活躍、方法新穎,學生感到有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2.充分利用現有設備,直觀教學
只有搞好課堂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美術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教師上美術課時,總不能天天「游戲」,長了也呆板,使美術課單一枯燥。要搞好課堂教學,我們還要利用現有設備,培養學生興趣,上好美術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地學習,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現在上美術課的主要問題是相關教材資料缺乏設備不齊。特別是欣賞課,有些作品經過幾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圖片又不多,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不能激發學生的美感。教師生硬的讓學生只是去畫畫,因此運用現有的教學設備來補充就非常有必要。通過自己找些資料,如掛圖、畫冊、錄象、幻燈、光碟等,讓學生觀看欣賞。通過聲音、圖像、音樂刺激學生,激發學生興趣。通過生動豐富的素材資料,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只有通過大量作品欣賞,教學示範,才能使學生增加感性的認識,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不斷的藝術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例如:在初二美術國畫的課程中,因為教室條件限制,教師示範很麻煩,而且學生也不容易觀看,我們就可以用 VCD通過電視來演示。讓學生先欣賞作品,再觀看繪畫過程和技法表現。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真正欣賞到美的內涵,同時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有的學校已經配備了多媒體教室,我們還可以用多媒體電教手段為學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對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十分有利。
3.課堂教學內容適中,訓練有層次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主要讓學生多寫生繪畫,少臨摹,要分層次訓練,按高低年級不同的要求進行。低年級的主要進行不同類的物體練習,觀察要求低一點。如:初一年級的線造型練習,開始應該從簡單的造型畫起,有的甚至要從簡筆畫開始,不能從難度大的要求學生,那樣會使部分學生感到困難而退縮,要循序漸進,逐步加深。通過這種類型的練習,可極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簡單的寫生訓練後可用默寫的方式加強學生對事物特徵的記憶表現,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觀察事物時認真仔細,經常進行這類練習可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新力。
只有根據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從自身出發,了解學生,轉變觀念,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工具,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不增加他們的負擔,培養他們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