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大班音樂活動小老鼠打電話教案

大班音樂活動小老鼠打電話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10 10:20:15

㈠ 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情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多年的歌

唱教學的探索實踐中,我發現枯燥、機械地教學方式,只能讓更多的孩子厭煩音樂,體會不

到音樂藝術所給予他們的愉悅感,加之教師枯燥乏味的說教,幼兒在音樂課上絲毫調動不起

興趣。因此,培養幼兒對唱歌活動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幼兒對音樂有了興趣,這才是

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的心理因素。那麼,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興趣呢?

一、有效導入----引發興趣。

引趣是指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採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誘導和引導幼兒對當前所要

進行的認知活動產生興趣。要使兒童對音樂活動感興趣,一開始就進入狀態,這需要教師在

導入環節上下功夫,採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用最短的時間,引導孩子對當前所要進

行的音樂活動產生興趣。

1.動畫導入

動畫片是孩子們最喜愛的,而動畫片中的卡通形象就是最富有吸引力的材料,頗受孩子們的

青睞。因此,在音樂活動開始,我嘗試用動畫導入活動,讓孩子們的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都

參與進來,將他們引入到歌曲的意境當中,從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如在音樂欣賞《獅王進行曲》活動的導入部分,我精心設計了精美的動畫課件「動物狂歡圖

」,孩子們一下子就被動物吸引了,彷彿自己來到了形象生動的動物王國,很快就進入了音

樂活動情景之中。

在音樂活動《春天的小草》中,為讓孩子們了解小草在泥土中發芽,破土而出,在陽光雨露

的滋潤下快樂生長的過程,我設計了「小草生長」的動畫課件,在活動的導入部分呈現在孩

子們面前,引起了孩子極大的興趣,很快就進入了歡快活潑的音樂活動中。

2.故事導入

幼兒都非常愛聽故事,一個令人感興趣的故事,一個充滿神秘感的故事足以把歌曲的題材、

內容表達出來,教師就利用這個特點把歌曲的內容編成故事,邊講故事,邊讓學生學習歌曲

,那麼會使小朋友在不知不覺中愉快地較好地掌握所學的音樂知識。這樣既可以有效地集中

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好奇,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又可以引起他們學習音

樂的興趣。

在中班韻律活動《打噴嚏的小老鼠》中,我採用了幼兒非常喜歡的形式——動畫演示。活動

一開始孩子們就被電視畫面上那隻可愛的小老鼠深深地吸引了,在觀看動畫的同時我講述了

創編的「小老鼠感冒」的故事,引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回顧整個活動,在我

的引導下,孩子們將一個去看病的老鼠表演得活靈活現。

3.游戲導入

中班幼兒具有好動、好玩的特點,編排有趣的游戲導入新課,這對他們也有很強的吸引力。

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滿足了幼兒的心理需求,又引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如在歌曲《老母雞》的教學中,我先帶領孩子們玩母雞捉蟲的游戲,接著母雞吃飽了,我又

和孩子們玩起了母雞下蛋的游戲,一邊玩一邊問孩子們:「你們知道母雞下了蛋很高興,它

是怎樣叫的嗎?然後請他們模仿老師「咯咯咯咯噠」,這樣孩子們在快樂的游戲過程中掌握

了含十六分音符的節奏。

因此,游戲導入的方式能很快地帶動每個孩子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感受游戲帶來的快樂

,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歌曲,充分體現了「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理念。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以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 音樂活動是一種有聲音、

有情趣的藝術活動,幼兒通過在自己假想的情境中扮演周圍生活中熟悉的人或動物,體驗用

表情、動作、姿態與他人溝通的樂趣,滿足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

的積極性。因此,一個生動的情境創設容易引起孩子們的好奇,把他們帶入一個色彩繽紛、

聲像同步的優美意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興趣盎然地學

習音樂。

1.創設環境

在歌曲《新年好》活動之前,我在教室四周掛上紅燈籠、小鞭炮等裝飾品,使教室呈現出一

片喜氣洋洋的氣氛,讓孩子們在這樣一個充滿溫馨的意境里,享受美妙的原唱音樂聲,孩子

們較快地就能唱好歌曲了。

2.添畫激趣

在教唱《粗心的小畫家》這首歌曲時,我創設了添畫游戲,先畫出沒有耳朵的小白兔,沒有

尾巴的小馬以及四條腿的螃蟹。讓幼兒先觀察出示的圖畫中缺少了什麼,然後再用彩筆一邊

添畫完整一邊教歌詞,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在游戲中記住歌詞,在興趣中學習唱歌



三、藉助道具----增強興趣。

中班幼兒好奇心強,但持久性差,不可能長時間靜聽音樂,要想使幼兒在樂中學、學得樂,

我們教師就應充分利用新奇而生動的教具或有趣的圖譜等形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使他們的

求知慾得到滿足,這是增強興趣的重要手段。

1.新奇的教具

如在音樂活動《小鳥找家》中,我將一次性方便麵碗切成兩半,粘在硬紙板上,並將它做成

「鳥窩」的形狀,再將「鳥窩」鑲嵌在自製的大樹上。整個活動中,孩子們被大樹上的「鳥

窩」深深地吸引住了,滿懷好奇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

在音樂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中,我為孩子們准備了許多蛋殼玩具,還讓孩子們在蛋殼上

畫上眼睛、嘴巴等活潑可愛的蛋寶寶形象,在活動中孩子們對活潑可愛的蛋寶寶產生了濃厚

的興趣,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濃烈且生動,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歌曲。

2.有趣的圖譜

在教唱歌曲《小老鼠打電話》活動中,我設計製作了有趣的圖譜,豐富孩子們的視覺效果,

增加音樂活動的趣味性,讓幼兒看著圖譜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進一步幫助幼兒增強學習歌

曲的興趣。

在進行《咚咚鏘》這一打擊樂活動中,我讓孩子們看著圖譜和小鼓「說話」,孩子們的興趣

極高爭著和小鼓「說話」,接著我請孩子們按照我的節奏語言「我敲 小鼓| x x| 」再次

看著圖譜敲出咚咚,只見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在各種自製的鼓(易拉罐、奶粉桶、月餅盒、餅

干桶)上按我的要求敲出了各種音質不同而節奏相同的「鼓」聲,他們如此的投入,在活動

中的興趣也相應增加了。

四、體驗表演——保持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無論是學唱歌、舞蹈、或欣賞音樂,幼兒的興趣往往是短暫的,他們不滿足

於安安靜靜地聽聽音樂和學唱歌曲,而是更喜歡用動作來補充。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採用多種

形式和方法來激發孩子的積極情緒,點燃孩子的學習熱情,幫助幼兒保持興趣。

如在教幼兒學習《幸福拍手歌》時,我讓孩子們進行拍手打節奏學唱的同時,還讓他們嘗試

用跺腳、拍桌子等手段激發幼兒對音樂的愛好,保持學習音樂的興趣。

在教唱《學做解放軍》這首歌時,我根據歌詞的內容邊唱邊做敲鑼、打鼓、吹喇叭等一系列

動作。因為動作較形象地展示了歌詞的內容,孩子們的興趣很高,邊唱邊表演,唱了一遍又

一遍,都不覺得累,很快地就掌握了歌詞。

在韻律活動《摘果子》中,我准備了許多籮筐,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拿著籮筐,表演摘果

子,孩子們在音樂中無拘無束、盡情地自由表演,真正做到樂在其中,其樂無窮。

在歌曲《螞蟻搬豆》活動中,幼兒戴上頭飾在教師創設的情境「螞蟻洞口」,隨著優美的旋

律一邊演唱一邊表演,當小螞蟻叫來好朋友,大家抬著「豆子」一起往前走時,孩子們更是

興趣高漲。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既增強了學習音樂的興趣,又將知識性、思想性

、趣味性融於一體,音樂持久興趣的保持效果十分顯著。

五、情感投入----延長興趣。

投入感情,進入氛圍是音樂教唱活動的重要保障。而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老師在上

面教唱,孩子在下面被動的學唱,老師教完了,孩子的表情呆滯結束活動。其實教唱活動對

於幼兒來說,無論老師怎樣的口頭講解,孩子很難進入歌唱氛圍,投入感情演唱就顯得更難

了。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努力創造一種平等、寬松、和

諧的氣氛,使幼兒對音樂活動產生興趣;在歌唱活動中,我就以自己的「情」去撥動孩子情

感的琴弦,去牽動著無數顆幼小的童心,使之產生共鳴,使孩子們融入教師的情境之中,延

長學習音樂的興趣。

如在教唱歌曲《不在麻煩好媽媽》的時候,我用快樂的眼神、抑揚頓挫的語調加上高興的情

緒演唱,讓孩子們感受歌詞里傳達的那份濃濃的母子情,把孩子們帶入歌唱活動中,帶著對

媽媽的愛和感情蘊含於演唱之中。

如在欣賞歌曲《大樹媽媽》時,我用溫柔的眼神,輕柔的的姿態,運用親切、自然的眼神和

表情來教唱,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兒,使他們充分感受搖籃曲的恬靜優美,把幼兒的情感帶入

如詩如畫般溫柔的意境中去。

在欣賞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時,我扮演烏鴉媽媽,當孩子們扮演的小烏鴉給媽媽叼來蟲子

後,我就像媽媽一樣撫摸小烏鴉的頭,親親小烏鴉的臉,孩子們高興極了,爭著喊我「媽媽

」。我以真實情感的投入換來了孩子們真情實感的回報,也讓教唱活動在延伸了幼兒興趣的

同時達到了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教師針對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靈活地采

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情景交融的教學環境,引導他們接受音樂、進入音樂;運用各種手段

和教育形式培養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從多方面、多角度來不斷引趣、激趣、增趣、持趣和

延趣;今天的幼兒音樂教育,已經不僅僅是簡單地唱唱、跳跳、玩玩。我們應該以孩子為本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挖掘孩子歌唱學習的興趣,讓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插上音樂的翅膀,

在藝術的天空里自由翱翔,使歌聲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中,並成為心靈里美好的東西,伴著

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這是我們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

㈡ 如何實現有效性教學 提高集體教學活動質效

如何提高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集體教學活動一般是由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目標,依據一定原則,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面對全班幼兒實施教學過程的活動。它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理想的集體教學活動可以實現師幼互動,實現幼兒的有效學習以及教育內容內涵的整合。
一、集體教學有效性指什麼?
余文森教授(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組核心成員)從專業的角度回答了什麼是課堂教學(集體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他認為:從專業角度說,課堂教學(集體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首先,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
通俗地說,課堂教學(集體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但最核心的一點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主動學以及怎麼學、會不會學和學的怎麼樣」。
二、怎樣才能更加有效地開展集體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呢?
(一)教材的選擇——巧
教材是活動的載體、是活動的根源,教材的選擇直接影響到活動開展的有效性。選擇了一個好教材就等於已經成功了一半,反之選錯了教材則註定要失敗。那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教材呢?
① 內容的選擇應符合幼兒的興趣以及當前經驗並回歸幼兒生活;
② 內容的選擇應對幼兒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③ 要來源於低結構活動。
例:《奇特的數字》
教師選擇了24小時營業的商店、葯店、超市和人行道、紅綠燈上的數字作為活動內容。這一內容的3個特點正巧符合上述所說的3個要求。第一個特點是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符合第1條要求;第二個特點是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符合第3條要求;第三個特點是都沒被幼兒所關注,符合第2條要求。這一教材引起了幼兒的高度興趣,在活動進行中他們的活動狀態一直持續在興奮點。由於他們具有一些這方面的經驗,因此師幼互動非常積極、合拍。
(二)目標的制定——准
目標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導航器,整個教學活動都圍繞它而進行。在實踐中我們發現,許多教師在制定目標時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有的照抄參考書上的教學目的,脫離自己教學的實際和本班幼兒水平;有的失之片面,目的擬定太多、太少、太深、太淺,甚至於太概括,太具體;還有的看來很順暢,似乎對任何一個活動都適用,實際上根本起不到作用,屬於通用式、萬能型的無效目的。
例1:中班數學《小動物搬新家》
目標:1.初步理解序數的概念。
2.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分析:第2個目標不夠具體,沒有操作性,很寬泛。它就是一個通用型目標的典型,若把它放到其他的活動中去,一定也行得通,但卻絲毫無作用。
例2:中班科學《灑水車》
目標:1.了解灑水車的外型特徵及其用途,知道灑水車和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2.培養幼兒大膽、連貫的語言表達能力。
分析:第1條目標是針對幼兒所提出的發展目標,第2條則是針對教師所提出的教育目標。這2個目標對象不統一,提法混亂。
在制定目標時應注意什麼?
1.要符合幼兒的當前認知水平與發展目標。教師應了解幼兒有什麼經驗,他們的已有經驗處於哪一階段(錯誤的/混淆的/或缺的),再來制定適宜這一群體的活動目標。
2.要注重目標的可操作性,即通過目標可以觀察到幼兒的學習結果,可以是知識技能方面的,也可以是情感方面的,也可是能力方面的。
3.目標的制定要簡單明了、語句精煉、避免繁瑣,但一定要切題,避免籠統。
4.目標的指定對象要統一。制定目標要統一指向,必須固定從幼兒(或教師)作為行為發出的主體,最好指向幼兒。
(三)程序的設計——細
教學程序是指教學過程的結構安排,它包括時間流程和空間形態。
◆ 時間流程
時間流程指對教學過程各組成部分的安排序列或結構,即各個環節所佔用的時間。在安排時間流程要注重其合理性:
1.時間總量的安排要尊重幼兒的生理特點。從性別上來講同年齡段的孩子,一般來說女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要比男孩子長;大班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要比中班幼兒長,中班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小班幼兒長,以此類推……
2.教學結構組成部分時間的安排要突出目標的達成。特別是重難點一定要給予充分的時間去學習,以達成目標。
例:中班音樂活動《小老鼠打電話》
其重點是理解歌詞,其難點是說老鼠和貓的對話。活動分為四個環節:理解歌曲內容——學說對話——歌曲表演——歌曲仿編。為了更好地完成目標,在時間的安排上各個環節就所側重:「理解歌曲內容」13分鍾,「學說對話」7分鍾,「歌曲表演」5分鍾,「歌曲仿編」4分鍾。有了這20分鍾解決重難點,活動就能順利進行,能更好地達成目標。
◆ 空間形態
空間形態是指教學活動的空間組織形式。在同等條件下,不一樣的空間形態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教學效果,適宜的科學的空間形態能更加有效地促進活動的開展。
反觀我們的教學活動卻存在著這樣一種通病——重視時間流程,忽略空間形態。桌子的擺放形式永遠只有一種:成六組擺放。椅子最常見的擺放形式也是用得最多的就是靠三面牆壁擺放,其他的擺放形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出現的機率非常地低。難道就沒有其他的空間步陣嗎?不僅是椅子,就連桌子也有多種的空間步陣,當然不同的步陣也著不同它們各自的特點與適宜對象。
1.U型
此步陣適用於各種教學目標的布置,師幼之間的視線效流沒有障礙、分發材料容易;幼兒結對方便、活動方便;教師可以隨意進入U的任何一個點。
①U型(1):教師幼兒椅子成U型擺放。此種步陣形式要注意的是教師與兩頭的幼兒不能平行,否則會影響兩頭幼兒與教師的視線交流,小年齡的幼兒更應注意。
②U型(2):桌子成U型擺放,此種步陣要注意的是每張桌子的最下方不適合幼兒入坐。原因是入座在最下方的幼兒

·

會被坐在最上方的幼兒遮擋視線。

2.小組合作型
將桌子圍成半圓型,幼兒坐在桌子的周邊,有利於教師與各小組的互動。幼兒不必轉身就可以看到教師、黑板和屏幕,但是對於人數的要求有所限制。
3.團體平等型:
將桌子圍成長方形,教師與幼兒圍坐在桌子旁邊。這種布陣將教師最小化,將幼兒最大化,有利於形成團體感。
4.環形
沒有桌子、椅子,將幼兒圍成圓形。這是最理想的討論形態,容易產生最直接的面對面的交流。
5.爆炸式
將桌椅安置成不同小組,其中每個組都能參與團隊的討論,又可以盡可能地將各小組隔開,從而互不幹擾。這種布陣對教室的空間面積有較高的要求。

6.肩章式
一種重疊的V字型或肩章式的安排能拉近幼兒之間的距離,產生更好的正面視覺效果。這樣的排
列,幼兒比在「直排式」中有更多的機會與他人交流。
(四)問題的設計——妙
提問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經常性行為。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問與幼兒的答形成了最有效的師生互動。在師幼之間的一問一答之中進行著知識的傳遞、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碰撞。可以這樣說:幼兒有效的學習決定於教師有質量的提問,教師有質量的提問直接關繫到教學目標的達成。一個巧妙的問題能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而一個無效的問題則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而且越說越繞、越問越糟,從而導致活動的失敗,一如下面的這個活動。
對象:小班
情景:語言活動《雞媽媽怎麼辦》
畫面:池塘里,一隻小雞在水面上上下沉浮著,雞媽媽在岸上焦急地抖動著雙腳,眼睛裡閃爍著眼淚……
教師的提問:這時候雞媽媽心裡是怎麼想的呢?
情景描述:稍等片刻後一個女孩舉起了手,緊接著又一男孩也舉起了手。老師請女孩回答。女孩說:「雞媽媽哭了,兩只腳抖發抖發的。」老師一聽不是自己預設的答案(雞媽媽很著急),於是重復了一遍問題,可這次卻沒有一個人舉手。於是,老師就請剛才舉手的那個男孩來回答。被點名回答問題的男孩一邊抓著褲子一邊慢慢地站了起來(這兩個動作是他焦慮不安的表現),說得和女孩一樣。這時,老師急了,於是她在每一個幼兒的面前走動了一圈,一邊在自己的胸口一圈又一圈地比劃著動作,一邊焦急地重復地問:「這時候雞媽媽心裡是怎麼想的呢?」可是卻沒有一個幼兒回答。
分析: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強烈的具體形象性。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所能回答的或者說他們所能思考的,只能是他們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對於眼睛看不見的東西他們是不能理解的。在上述活動中,幼兒看到的正是那兩個孩子所說的:「雞媽媽哭了,兩只腳抖發抖發的。」可老師的提問是「雞媽媽的心理活動」,這是他們所看不到、不能理解的。此時教師無論這樣用動作、語氣、表情來提示,他們都是回答不出來的。究其原因,問題不在幼兒身上,而在問題的設計上。若教師能根據小班幼兒所特有的思維特點,換個角度來提問:「從哪裡看出來雞媽媽心裡很著急?」那麼活動的效果則就完全不同了。
怎樣才能提高問題的有效性呢?
1. 順應幼兒學習特點來設計提問。問題的不同水平和類型應與教學目標匹配,也可圍繞問題來制定教學目標。
2.避免單調重復,多角度變換提問方式。在一個大問題之後緊跟幾個輔助性小提問,特別是能激活幼兒思維的追問性提問。
3.提問要清晰、簡短、圍繞中心。盡可能講簡單句,一長串的提問容易混淆幼兒的視聽,使幼兒找不到這句話的重點所在,從而導致幼兒答非所問。
(五)教師的反思——快
「反思」即教師以自己的實踐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做出的行動、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在對自身教學活動進行回顧和梳理的過程中,教師能科學、理性地審視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的成與敗,肯定成功之處,否定、修正和完善不足之處。在不斷的反思中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態度、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從教師的反思記錄中我們發現,許多教師的課後反思普在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反思不準——反思過於寬泛,找不準問題的關鍵。
二是反思不深——反思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刻剖析問題的根源。
那怎樣才能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寫好課後反思呢?
* 記亮點。 每個活動中都有自己的成功之處,即使是小小的一點成功也是寶貴的教學經驗。教師應善於挖掘亮點,將每一次在教學上的「得意」之作及時地記錄下來、並進行歸納、整理、總結和提升,便於今後在其他教學中參考使用。
* 記敗筆。教學是一門活的藝術,是教師「教」與幼兒「學」的雙邊活動。再完善的教學設計也難免會有疏漏失誤之處,教學過程中就難免會出現「拙作。教師應及時地把這些教學過程中的"敗筆"作為「教訓」記錄下來,並進行認真地剖析、思考和修正,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 記偶得。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問題情境的創設,或者一些偶發性事件的產生,教師往往會產生一些突發靈感。例如在《小熊醒來了》教學活動中,在講過兩遍故事之後許多幼兒已出現注意力分散的疲憊情形。我忽然想到「動靜交替原則」,於是臨時設計了一個環節——故事表演,讓幼兒分角色進行表演。在我的暗示和引導下,幼兒馬上投入到表演之中,其興趣出乎意料的高,表演了一遍又一遍,把活動引向了高潮,並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這樣的「智慧的火花」往往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如不及時去捕捉、反思,便會轉瞬即逝,成為無法彌補的遺憾。
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說過:「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窄的經驗,只有經過反思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並對後繼教學行為產生影響。」總之,記課後反思,貴在快捷及時。 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記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

㈢ 小老鼠打電話歌詞

歌曲:小老鼠打復電話

演唱制:雅心

填詞:陸成

譜曲:陸成

小老鼠打電話,找個朋友過家家

電話本呀手中拿,五四,三二,六七八

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

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

朋友怎麼會是它,原來號碼打錯了

小老鼠打電話,找個朋友過家家

電話本呀手中拿,五四,三二,六七八

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

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

朋友怎麼會是它,原來號碼打錯了

(3)大班音樂活動小老鼠打電話教案擴展閱讀:

《小老鼠打電話》這首歌曲是由歌手雅心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的作詞是由陸成擔任創作的,歌曲的作曲是由陸成擔任創作的,歌曲總時長3分30秒,歌曲收納於歌手的專輯《胎教小故事》之中,專輯於2014年1月1日開始發行。

《小老鼠打電話》這首歌曲發行之後,深受歌迷的喜歡,歌曲也被其他歌手演唱過,歌手群星演唱過這首歌曲,歌曲收錄在專輯《十二生肖禮品寶盒 (02)獻給屬鼠的小朋友 》之中,專輯的發行時間是2017年1月1日。

㈣ 如何提高幼兒在唱歌活動中的興趣

在音樂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多年的歌
唱教學的探索實踐中,我發現枯燥、機械地教學方式,只能讓更多的孩子厭煩音樂,體會不到音樂藝術所給予他們的愉悅感,加之教師枯燥乏味的說教,幼兒在音樂課上絲毫調動不起興趣。因此,培養幼兒對唱歌活動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幼兒對音樂有了興趣,這才是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的心理因素。那麼,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興趣呢?
一、有效導入----引發興趣。
引趣是指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採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誘導和引導幼兒對當前所要進行的認知活動產生興趣。要使兒童對音樂活動感興趣,一開始就進入狀態,這需要教師在導入環節上下功夫,採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用最短的時間,引導孩子對當前所要進行的音樂活動產生興趣。
1.動畫導入
動畫片是孩子們最喜愛的,而動畫片中的卡通形象就是最富有吸引力的材料,頗受孩子們的青睞。因此,在音樂活動開始,我嘗試用動畫導入活動,讓孩子們的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都參與進來,將他們引入到歌曲的意境當中,從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如在音樂欣賞《獅王進行曲》活動的導入部分,我精心設計了精美的動畫課件「動物狂歡圖」,孩子們一下子就被動物吸引了,彷彿自己來到了形象生動的動物王國,很快就進入了音樂活動情景之中。
在音樂活動《春天的小草》中,為讓孩子們了解小草在泥土中發芽,破土而出,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快樂生長的過程,我設計了「小草生長」的動畫課件,在活動的導入部分呈現在孩子們面前,引起了孩子極大的興趣,很快就進入了歡快活潑的音樂活動中。
2.故事導入
幼兒都非常愛聽故事,一個令人感興趣的故事,一個充滿神秘感的故事足以把歌曲的題材、內容表達出來,教師就利用這個特點把歌曲的內容編成故事,邊講故事,邊讓學生學習歌曲,那麼會使小朋友在不知不覺中愉快地較好地掌握所學的音樂知識。這樣既可以有效地集中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好奇,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又可以引起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在中班韻律活動《打噴嚏的小老鼠》中,我採用了幼兒非常喜歡的形式——動畫演示。活動一開始孩子們就被電視畫面上那隻可愛的小老鼠深深地吸引了,在觀看動畫的同時我講述了創編的「小老鼠感冒」的故事,引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回顧整個活動,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將一個去看病的老鼠表演得活靈活現。
3.游戲導入
中班幼兒具有好動、好玩的特點,編排有趣的游戲導入新課,這對他們也有很強的吸引力。
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滿足了幼兒的心理需求,又引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如在歌曲《老母雞》的教學中,我先帶領孩子們玩母雞捉蟲的游戲,接著母雞吃飽了,我又和孩子們玩起了母雞下蛋的游戲,一邊玩一邊問孩子們:「你們知道母雞下了蛋很高興,它是怎樣叫的嗎?然後請他們模仿老師「咯咯咯咯噠」,這樣孩子們在快樂的游戲過程中掌握了含十六分音符的節奏。
因此,游戲導入的方式能很快地帶動每個孩子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感受游戲帶來的快樂,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歌曲,充分體現了「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理念。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以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 音樂活動是一種有聲音、
有情趣的藝術活動,幼兒通過在自己假想的情境中扮演周圍生活中熟悉的人或動物,體驗用表情、動作、姿態與他人溝通的樂趣,滿足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因此,一個生動的情境創設容易引起孩子們的好奇,把他們帶入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的優美意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興趣盎然地學習音樂。
1.創設環境
在歌曲《新年好》活動之前,我在教室四周掛上紅燈籠、小鞭炮等裝飾品,使教室呈現出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讓孩子們在這樣一個充滿溫馨的意境里,享受美妙的原唱音樂聲,孩子們較快地就能唱好歌曲了。
2.添畫激趣
在教唱《粗心的小畫家》這首歌曲時,我創設了添畫游戲,先畫出沒有耳朵的小白兔,沒有尾巴的小馬以及四條腿的螃蟹。讓幼兒先觀察出示的圖畫中缺少了什麼,然後再用彩筆一邊添畫完整一邊教歌詞,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在游戲中記住歌詞,在興趣中學習唱歌。
三、藉助道具----增強興趣
中班幼兒好奇心強,但持久性差,不可能長時間靜聽音樂,要想使幼兒在樂中學、學得樂,我們教師就應充分利用新奇而生動的教具或有趣的圖譜等形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使他們的求知慾得到滿足,這是增強興趣的重要手段。
1.新奇的教具
如在音樂活動《小鳥找家》中,我將一次性方便麵碗切成兩半,粘在硬紙板上,並將它做成「鳥窩」的形狀,再將「鳥窩」鑲嵌在自製的大樹上。整個活動中,孩子們被大樹上的「鳥
窩」深深地吸引住了,滿懷好奇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
在音樂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中,我為孩子們准備了許多蛋殼玩具,還讓孩子們在蛋殼上畫上眼睛、嘴巴等活潑可愛的蛋寶寶形象,在活動中孩子們對活潑可愛的蛋寶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濃烈且生動,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歌曲。
2.有趣的圖譜
在教唱歌曲《小老鼠打電話》活動中,我設計製作了有趣的圖譜,豐富孩子們的視覺效果,增加音樂活動的趣味性,讓幼兒看著圖譜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進一步幫助幼兒增強學習歌曲的興趣。
在進行《咚咚鏘》這一打擊樂活動中,我讓孩子們看著圖譜和小鼓「說話」,孩子們的興趣
極高爭著和小鼓「說話」,接著我請孩子們按照我的節奏語言「我敲 小鼓| x x| 」再次看著圖譜敲出咚咚,只見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在各種自製的鼓(易拉罐、奶粉桶、月餅盒、餅干桶)上按我的要求敲出了各種音質不同而節奏相同的「鼓」聲,他們如此的投入,在活動中的興趣也相應增加了。
四、體驗表演——保持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無論是學唱歌、舞蹈、或欣賞音樂,幼兒的興趣往往是短暫的,他們不滿足於安安靜靜地聽聽音樂和學唱歌曲,而是更喜歡用動作來補充。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採用多種形式和方法來激發孩子的積極情緒,點燃孩子的學習熱情,幫助幼兒保持興趣。
如在教幼兒學習《幸福拍手歌》時,我讓孩子們進行拍手打節奏學唱的同時,還讓他們嘗試用跺腳、拍桌子等手段激發幼兒對音樂的愛好,保持學習音樂的興趣。
在教唱《學做解放軍》這首歌時,我根據歌詞的內容邊唱邊做敲鑼、打鼓、吹喇叭等一系列動作。因為動作較形象地展示了歌詞的內容,孩子們的興趣很高,邊唱邊表演,唱了一遍又一遍,都不覺得累,很快地就掌握了歌詞。
在韻律活動《摘果子》中,我准備了許多籮筐,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拿著籮筐,表演摘果子,孩子們在音樂中無拘無束、盡情地自由表演,真正做到樂在其中,其樂無窮。
在歌曲《螞蟻搬豆》活動中,幼兒戴上頭飾在教師創設的情境「螞蟻洞口」,隨著優美的旋

律一邊演唱一邊表演,當小螞蟻叫來好朋友,大家抬著「豆子」一起往前走時,孩子們更是

興趣高漲。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既增強了學習音樂的興趣,又將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融於一體,音樂持久興趣的保持效果十分顯著。
五、情感投入----延長興趣。
投入感情,進入氛圍是音樂教唱活動的重要保障。而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老師在上面教唱,孩子在下面被動的學唱,老師教完了,孩子的表情呆滯結束活動。其實教唱活動對於幼兒來說,無論老師怎樣的口頭講解,孩子很難進入歌唱氛圍,投入感情演唱就顯得更難了。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努力創造一種平等、寬松、和諧的氣氛,使幼兒對音樂活動產生興趣;在歌唱活動中,我就以自己的「情」去撥動孩子情感的琴弦,去牽動著無數顆幼小的童心,使之產生共鳴,使孩子們融入教師的情境之中,延長學習音樂的興趣。
如在教唱歌曲《不在麻煩好媽媽》的時候,我用快樂的眼神、抑揚頓挫的語調加上高興的情緒演唱,讓孩子們感受歌詞里傳達的那份濃濃的母子情,把孩子們帶入歌唱活動中,帶著對媽媽的愛和感情蘊含於演唱之中。
如在欣賞歌曲《大樹媽媽》時,我用溫柔的眼神,輕柔的的姿態,運用親切、自然的眼神和表情來教唱,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兒,使他們充分感受搖籃曲的恬靜優美,把幼兒的情感帶入如詩如畫般溫柔的意境中去。
在欣賞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時,我扮演烏鴉媽媽,當孩子們扮演的小烏鴉給媽媽叼來蟲子後,我就像媽媽一樣撫摸小烏鴉的頭,親親小烏鴉的臉,孩子們高興極了,爭著喊我「媽媽」。我以真實情感的投入換來了孩子們真情實感的回報,也讓教唱活動在延伸了幼兒興趣的同時達到了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教師針對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靈活地採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情景交融的教學環境,引導他們接受音樂、進入音樂;運用各種手段和教育形式培養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從多方面、多角度來不斷引趣、激趣、增趣、持趣和延趣;今天的幼兒音樂教育,已經不僅僅是簡單地唱唱、跳跳、玩玩。我們應該以孩子為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挖掘孩子歌唱學習的興趣,讓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插上音樂的翅膀,在藝術的天空里自由翱翔,使歌聲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中,並成為心靈里美好的東西,伴著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這是我們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

㈤ 急求小老鼠打電話伴奏音樂(小老鼠打電話,找個朋友過家家,電話本呀手中拿,5432678,喂喂.......)

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小老鼠打電話,找個朋友過家家,電話本呀手中拿,5432678,
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
朋友怎麼會是他?原來號碼打錯啦。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較難的歌曲,雖然是兩排字,但歌曲中有間奏的地方比較多,而且有說唱部分,但我家的寶貝天生聰穎,雖然來了聽課的客人老師,但毫不緊張,開心快樂的學習了歌曲,並大膽唱給客人聽,可棒啦!
寶貝們歌曲中的小老鼠為什麼把電話達到了老貓 的家?你們以後做事情一定要仔細認真,別粗心哦!
快給爸爸媽媽唱一唱吧!
www.ergeshipin.com
免費下載各種兒歌伴奏

㈥ 幼兒園大班主題五什麼聯絡你我他破譯高手1(1+2)7(2+2)6(1+4)8(1+2)(5-3)

(一)環境創設
1.教師和幼兒一起設計製作「我的聯絡方式」主題板,收集幼兒製作的電話、明信片、郵筒等。
2.將幼兒設計的特殊信號圖片,如:燈塔、旗語等布置在活動區。
3.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製作有關交通則的圖片,製作紅綠燈、小警察帽子或服飾等放在表演區讓幼兒表演活動。
打電話~1_副本.jpg
(二)生活活動
1.在生活中注意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教育幼兒遵守交通規則,外出時注意保護自身安全。
2.引導幼兒有禮貌地與他人對話、交流,會適當使用禮貌用語。
3.引導幼兒初步了解火災等意外災害的安全防護和自救常識,積極參加幼兒園消防演習,能勇敢、鎮定的迅速跟隨教師撤到戶外。
(三)家園聯系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紙盒、瓶子、掛歷紙、廢舊的電話機、塑料管等材料。
2.請家長幫助搜集有關集郵知識的圖書等資料。
3.請家長利用周末時間帶幼兒到馬路上,觀察馬路上的各種標志以及交警叔叔指揮交通的情況。
(四)教學活動
1.次主題一:開展活動「好長好長的電話」「小老鼠打電話」「好玩的傳聲筒」「我的電話簿」「好玩的傳聲筒」,讓幼兒感受電話給生活帶來的方便,了解其主要功能,知道聲音可以在管狀物體里傳播的現象,初步感知科學現象的神奇。
2.次主題二:開展活動「妙妙和喵喵」「有趣的明信片」「參觀郵局」 「郵遞馬車」「猜猜哪是左和右」,讓幼兒了解明信片的特點和作用,嘗試用繪畫、粘貼、印章等形式設計、製作明信片,體驗動手的快樂,感受同伴間合作的成功感。
3.次主題三:開展活動「生活中的信號」「我是小交警」「手電筒亮起來」「鍵盤的舞蹈」「動物之間怎樣聯絡」,讓幼兒了解古代和現代生活中人們傳遞信息的多種方式,感受現代生活的進步,同時,了解動物通過氣味、聲音、行動等傳遞信息的方式,產生對動物交流的探索興趣。
(五)區域活動
1.美工區:「折電話」「製作小電話」,讓幼兒嘗試利用手工紙、廢舊物品等製作小電話,知道電話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
2.閱讀區:「大灰狼托克打電話」,讓幼兒進一步了解電話號碼的構成和作用;「讀讀朋友的信」「給熊奶奶讀信」,讓幼兒能看懂朋友寫的信,互相交流讀信後的感受;感受用多種方式表達情感的樂趣。
3.科學區:「電話家族」,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電話,了解其功能及結構;「好玩的傳聲筒游戲」,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聲音可以在各種材料的管道中傳遞;「摩擦起電」,讓幼兒知道摩擦可以產生靜電的道理,對科學探究產生興趣。

㈦ 如何提升集體教學活動的質量 小班 資料

一、 選擇好教材
教材是活動的載體、是活動的根源,教材的選擇直接影響到活動開展的有效性。選擇了一個好教材就等於已經成功了一半,反之選錯了教材則註定要失敗。目前都有選用的教材,老師的自主選擇並不多,但主題活動中如果教材上的內容不符合班級的實際或者不容易操作,遇到要上公開活動,就需要去選擇教材。那應該選擇怎樣的教材呢?1.內容的選擇應符合幼兒的興趣以及當前經驗並回歸幼兒生活;2.內容的選擇應對幼兒具有一定的挑戰性;3.要來源於低結構活動。(例如:北山幼兒園老師《小小快遞員》取材於已經深入幼兒生活的快遞,學習如何看標識來運送物品、尋找買家、培養責任心,幼兒學得不亦樂乎。宋惠平老師《超級擂台賽》學習統計,是幼兒原有經驗充滿來挑戰性,激起來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 目標的制定
教學目標是一節集體教育活動有效性的核心所在,它既反映主流突出重點,又要表達簡潔扼要,作為教師,既要做到心中有目標,還要做到眼中有孩子,也就是說,目標不是一成不變,是可以也需要不斷調整的,這個調整需要教師對幼兒年齡特點及已有經驗的了解與把握,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宜的。在制訂目標時,教師要考慮目標的全面性、適切性和操作性。全面性是指自然地滲透和涵蓋知識與技能、習慣與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維度。適切性指的是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班級實際,既聯系幼兒的已有經驗又得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操作性則是指活動目標要具體明確,突出對幼兒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目標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導航器,整個教學活動都圍繞它而進行。在實踐中發現,許多教師在制定目標時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有的照抄參考書上的教學目的,脫離自己教學的實際和本班幼兒水平;有的失之片面,目的擬定太多、太少、太深、太淺,甚至於太概括,太具體;還有的看來很順暢,似乎對任何一個活動都適用,實際上根本起不到作用,屬於通用式、萬能型的無效目的。
來看兩個例子:例如:目標:1.初步理解序數的概念。2.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分析:第2個目標不夠具體,沒有操作性,很寬泛。它就是一個通用型目標的典型,若把它放到其他的活動中去,一定也行得通,但卻絲毫無作用。這些可能是教學的中、長期目標,而不是一個活動就能實現的。例2:中班科學《灑水車》目標:1.了解灑水車的外型特徵及其用途,知道灑水車和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2.培養幼兒大膽、連貫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第1條目標是針對幼兒所提出的發展目標,第2條則是針對教師所提出的教育目標。這2個目標對象不統一,提法混亂。目標的指定對象要統一。必須固定從幼兒(或教師)作為行為發出的主體,最好指向幼兒。也就是說在目標的表述上,教師應以幼兒的角度出發,使用「體驗」「感受」「喜歡」「探索」等詞彙。如「手印螃蟹」的活動目標是體驗用手掌印畫螃蟹貝殼,嘗試運用畫的方式來表現螃蟹的不同動態;使幼兒樂意介紹自己的作品,能獨立創編有趣的故事情節。這樣的目標具體明確,操作性強,表述清楚。
三、 合理設計教學環節
一個有效的集體教學活動,除了選材好、目標適切之外,教學環節的合理設計是關鍵。對此,認為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激發興趣、引發問題、喚醒守望、注重體驗、尊重差異、關注全體」這六個環節。
首先,要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形象生動的手偶、色彩鮮艷的教具、多媒體課件等。根據幼兒注意力的特徵,把最重要的內容安排在上課後5分鍾~15分鍾這個時段;其次,要根據幼兒思維的特點,使教學的內容由易到難、具體形象、生動有趣;再次,根據幼兒學習的特點,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創設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親身參與,親自體驗:還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動靜交替,又要考慮幼兒個性發展的特點,安排有層次性、挑戰性的內容,既尊重差異,又關注全體。盡可能地讓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獲得成功感,得到心靈上、情感上的震撼。
集體教學活動各環節要注重結構安排,它包括時間流程和空間形態。
◆ 時間流程
時間流程指對教學過程各組成部分的安排序列或結構,即各個環節所佔用的時間。在安排時間流程要注重其合理性:
1.時間總量的安排要尊重幼兒的生理特點。從性別上來講同年齡段的孩子,一般來說女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要比男孩子長;大班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要比中班幼兒長,中班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小班幼兒長,以此類推……
2.教學結構組成部分時間的安排要突出目標的達成。特別是重難點一定要給予充分的時間去學習,以達成目標。
例:中班音樂活動《小老鼠打電話》
其重點是理解歌詞,其難點是說老鼠和貓的對話。活動分為四個環節:理解歌曲內容——學說對話——歌曲表演——歌曲仿編。為了更好地完成目標,在時間的安排上各個環節就所側重:「理解歌曲內容」13分鍾,「學說對話」7分鍾,「歌曲表演」5分鍾,「歌曲仿編」4分鍾。有了這20分鍾解決重難點,活動就能順利進行,能更好地達成目標。
◆ 空間形態
空間形態是指教學活動的空間組織形式。在同等條件下,不一樣的空間形態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教學效果,適宜的科學的空間形態能更加有效地促進活動的開展。
集團在教研中不斷研討桌子如何擺放更有利於開展教學活動,老師們也逐步意識到了空間組織形式的價值所在,但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也會出現怕麻煩,就這么坐坐來將就,從而阻擾了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比如美術活動,老師從活動開始就一直讓孩子們坐在桌子周圍,桌上的美術材料有不但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每位幼兒和老師的距離相對分散,這樣老師很難把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到她這里。如果能以集中的隊形進行講解示範,提出要求然後再讓孩子們回到座位上去操作,活動將更加有效。需要強調的是當集中位子的時候,老師們比較喜歡選擇U型、半圓形,要注意教師與兩頭的幼兒不能平行,否則會影響兩頭幼兒與教師的視線交流。數學等操作活動也是如此。
四、設計恰當的問題
提問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經常性行為。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問與幼兒的答形成了最有效的師生互動。在師幼之間的一問一答之中進行著知識的傳遞、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碰撞。可以這樣說:幼兒有效的學習決定於教師有質量的提問,教師有質量的提問直接關繫到教學目標的達成。一個巧妙的問題能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而一個無效的問題則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而且越說越繞、越問越糟,從而導致活動的失敗。那麼,到底怎樣設計問題呢?
首先,教師要考慮問題與活動主題的聯系性。如「要上小學」活動中,組織幼兒參觀小學後,教師提問「幼兒園與小學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幼兒對此能緊扣主題展開討論,列舉了許多方面的差異。直截了當的問題,能引導幼兒迅速進入活動的主題,節約達到教學目的的時間。
其次,教師要考慮問題的適宜性,即幼兒能否回答這些問題,是否適合回答這些問題。舉例:對象:小班,語言活動《雞媽媽怎麼辦》。畫面:池塘里,一隻小雞在水面上上下沉浮著,雞媽媽在岸上焦急地抖動著雙腳,眼睛裡閃爍著眼淚……教師的提問:這時候雞媽媽心裡是怎麼想的呢?情景描述:稍等片刻後一個女孩舉起了手,緊接著又一男孩也舉起了手。老師請女孩回答。女孩說:「雞媽媽哭了,兩只腳抖發抖發的。」老師一聽不是自己預設的答案(雞媽媽很著急),於是重復了一遍問題,可這次卻沒有一個人舉手。於是,老師就請剛才舉手的那個男孩來回答。被點名回答問題的男孩一邊抓著褲子一邊慢慢地站了起來(這兩個動作是他焦慮不安的表現),說得和女孩一樣。這時,老師急了,於是她在每一個幼兒的面前走動了一圈,一邊在自己的胸口一圈又一圈地比劃著動作,一邊焦急地重復地問:「這時候雞媽媽心裡是怎麼想的呢?」可是卻沒有一個幼兒回答。分析: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強烈的具體形象性。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所能回答的或者說他們所能思考的,只能是他們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對於眼睛看不見的東西他們是不能理解的。在上述活動中,幼兒看到的正是那兩個孩子所說的:「雞媽媽哭了,兩只腳抖發抖發的。」可老師的提問是「雞媽媽的心理活動」,這是他們所看不到、不能理解的。此時教師無論這樣用動作、語氣、表情來提示,他們都是回答不出來的。究其原因,問題不在幼兒身上,而在問題的設計上。若教師能根據小班幼兒所特有的思維特點,換個角度來提問:「從哪裡看出來雞媽媽心裡很著急?」那麼活動的效果則就完全不同了。
第三,設計的問題要注重開放性和挑戰性。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否引發幼兒的思考,激發幼兒的探索行為,這直接關繫到能否順利地進一步推進或延伸教學活動,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帶有開放性和挑戰性的問題能提高幼兒的思考深度,讓幼兒在自身原有的經驗之上去發現一些新的問題,探索新的知識。否則,幼兒的認知就得不到發展。避免「對不對」「好不好」等封閉性問題
第四,設計的問題要有層次性。幼兒的發展水平是不同的。幼兒個體性的差異要求教師的問題也帶有一定的層次性。如難度大、較靈活的問題,可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基礎性、綜合性的問題,可請中等能力的幼兒回答;比較簡單的問題,請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回答。這樣可以幫助幼兒建立自信,提高學習興趣。
另外,提問要清晰、簡短、圍繞中心。盡可能講簡單句,一長串的提問容易混淆幼兒的視聽,使幼兒找不到這句話的重點所在,從而導致幼兒答非所問。
五、進行有效的回應
在課堂中,教師要靈活應對來自幼兒的多種信息,並進行有效的回應,這是一個幼兒教師必備的教學素養。那麼,在教學活動中到底怎樣做到有效回應呢? 首先,教師要對來自幼兒的信息作出價值判斷。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及時捕捉和分析來自幼兒的信息,到底哪些信息對教學有幫助,哪些信息應該及時回應,哪些信息可以進行引導和進一步拓展。如:譚培玲語言活動《點子大王》中,狗媽媽要出去了,家裡的六隻小狗怎麼辦?
其次,要了解幼兒,尊重幼兒。教師要真正靜下心來了解幼兒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尊重幼兒的想法和行為。只有充分了解幼兒,掌握幼兒年齡特點、發展規律和最近發展區,才能發現幼兒的需要,及時滿足幼兒的需要,從而作出有效的回應。
再次,要運用多種回應的策略。教師回應幼兒的策略有很多,如表揚、設疑、追問和參與等。如何選擇有效合理的策略來回應幼兒,也是教師要思考的問題。如:在表演中,一個小姑娘跳得特別漂亮,老師運用了表揚的回應策略,激起了幼兒的表現欲,達到了非常好的活動效果。 「四季風」活動時,教師設計了這樣一組問題:現在是什麼季節?一年有哪幾個季節呢?每個季節給人的感覺有什麼不一樣?一系列的追問幫助幼兒梳理了已有經驗,使幼兒知道一年不光有四個季節,而且每個季節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如果沒有教師的這些追問,幼兒的經驗便是零碎的。此外,參與也是一種回應的策略。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幼兒有時會表現出沒興趣,有時碰到困難會放棄,這時教師的適時參與能有效地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要開展好一個優質的集體教學活動,除了以上所說的這些外,還有很多的因素,如師幼互動、教師的素養、語言的功底、教學風格等,這些因素還有待於在實踐中不斷地去摸索,去反思,在今後的教研中不斷去探討學習。希望老師在集體教學活動中能用自己的教學智慧,讓活動精彩,讓教學閃光,讓幼兒得到有效的學習。

閱讀全文

與大班音樂活動小老鼠打電話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