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寫小班幼兒音樂教案的設計意圖與反思
小班剛入園的幼兒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老師、同伴,一時難以適應,為了讓他們輕松愉快地記住同伴姓名,減少心理恐懼,盡快適應新環境,特設計此活動「誰在敲門」,這一歌曲簡短有趣,我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徵,並利用新穎的游戲方式引導幼兒學習對唱歌曲,在激發幼兒興趣的同時讓幼兒初步學會有禮貌地交往。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對唱歌曲,並愉快地參與游戲。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學習有禮貌地交往。 活動重點: 愉快參與游戲,並學會歌曲的對唱形式。 活動難點: 讓幼兒集中注意力記住同伴姓名。 活動准備: 小猴及小熊的貼絨、布偶、頭飾若干,節奏卡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導入活動(1分鍾) 請幼兒聽老師拍節奏,猜猜是什麼小動物來了。 (小猴出場,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通過欣賞、表演、游戲等形式,掌握樂曲基本旋律,並初步學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從中感受參與游戲的愉悅)(18分鍾) (一)引導幼兒掌握節奏(××1×××—1)(4分鍾)、 1、出示貼絨小猴及節奏卡(××1×××—1)。小猴是按這個節奏跳出來的:「小猴,跳跳跳。」 2、出示貼絨小熊,引導幼兒按節奏說「小熊,走走走」。 (這個環節重點練習節奏。貼絨小猴、小熊隨著節奏在節奏卡上跳躍,能使幼兒獲得直觀印象,自覺把歌詞與節奏聯系起來,為後面學習歌曲打下基礎。) (二)欣賞歌曲(通過欣賞歌曲,理解如何對唱歌曲)(3分鍾) 1、咦!小猴、小熊怎麼豎起了耳朵?它們聽到什麼聲音了嗎? 2、兩位教師分別扮小猴、小熊對唱,幼兒完整欣賞。、 3、這首歌幾個人唱?和其他歌曲有什麼不一樣? (神秘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兒的興趣調動了起來。兩位教師的表演使幼兒很好地理解了什麼是對唱。) (三)學唱歌曲(幼兒學唱歌曲,並掌握基本旋律,通過替換幼兒名字,使幼兒體驗活動的樂趣)(3分鍾) 1、幼兒分句學唱一遍,重點練習「你是×××」這一句。(為使幼兒准確地掌握旋律,教師教唱時採用單手旋律伴奏。) 2、幼兒整首跟唱兩遍。教師提示幼兒最後一句要唱得輕巧、活躍,表達高興的心情。整首跟唱時每次都替換填入幼兒的名字,能保持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良好的情緒體驗。 (讓幼兒輕松掌握基本旋律,使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聯系生活經驗,擴展幼兒交往的能力) (四)游戲:神秘的客人(通過角色表演對唱樂曲,進一步掌握歌曲旋律,同時初步學習有禮貌地接待客人)(4分鍾) 1、教師扮客人敲門,幼兒扮主人,師幼對唱。 2、請幾名聲音較響亮的幼兒扮客人,與全班幼兒對唱。教師伴奏,並用眼神、手勢提示。(表演時,客人與主人不同的空間位置較易使幼兒分清角色,多樣的對唱方式,再加上教師眼神、手勢的提示,能使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本環節注重變換演唱形式,使幼兒在體驗歌曲旋律的過程中更感受到了活動的樂趣所在) (五)表演布偶(通過欣賞布偶表演,又與一這下的生活經驗聯系,使幼兒在音樂中進一步學習有禮貌的交往方式)(4分鍾) 1、小猴和小熊聽了這么久,也學會了,我們來看他們表演好嗎?(當幼兒感到疲勞時,布偶表演能再次引起幼兒的注意,並使他們在欣賞中得到休息。) 2、小熊請小猴進屋後還可以怎樣招待客人?(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即興用布偶表演。) (本環節設計提問並根據幼兒的回答即興表演,既給了幼兒聯系生活經驗、積極思維的機會,又豐富、擴展了幼兒的交往經驗。) 3、集體表演(一半幼兒扮小猴,一半幼兒扮小熊邊對唱邊表演,兩個教師也各扮一種角色,與幼兒一同游戲。) (活動結束) 活動評價: 此環節屬於本次活動的結束部分,把幼兒從活動室帶入實際生活,使幼兒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學會了基本的交往方式,本環節又體現了藝術領域與社會領域的整合。 活動延伸:(2分鍾) 小結:今天小朋友不但表演了歌曲,咱們也學會了這方面的本領,還記住了許多小朋友的名字,也學會了要有禮貌地招待客人,小朋友回家後,也自己當一回小主人,招待一下家裡的客人吧!(幼兒隨音樂,開動小火車,離開活動室。)
㈡ 音樂教案《其多列》設計意圖怎麼寫
教學目標:
1、 通過《其多列》的演唱的、感受哈尼族兒歌的風格特點,體驗哈尼族兒童的生活情趣。
2、 通過組織學生學習歌曲,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
3、 知道音有長短,讀出走與跑的長短,練習隨歌聲和樂曲進行節拍,初步做到均勻、正確。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哈尼族兒童的風格特點,體驗音樂的情緒,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 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其多列》伴奏。
教具准備: 錄音帶、手風琴、打擊樂器。
教學方法:聽唱法、練習法、競賽法、啟發式……
養成教育訓練點:課堂常規訓練
教學過程:
一、情景到入
1、創設情景,情感鋪墊
師:同學們好!今天老師要考一考大家,看誰平時掌握的知識多,誰能知道我國有多少個民族?
2、師生互動,探求新知
師:你們聽,哈尼族的小朋友邀請我們大家去做客呢?(播放《齊多列》錄音)
二、寓教於樂
1、 自主學習,感受音樂
出示圖譜,並播放音樂《其多列》錄音。
優美的歌曲學生愛聽;多彩的畫面,學生更喜歡看。在聽歌曲與看圖形的同時,掌握音的高低。
2、 多次聆聽,學習新歌
(1)、師范歌曲,請學生把不人認識的字用拼音標記好。
(2)、出示「走」與「跑」的線路圖
引導學生讀出走與跑的長短(為讀歌詞打基礎)
(3)、朗讀歌詞,師生共同分析歌詞。
(「其多列」哈尼語,快快來的意思。)
3、 演唱歌曲,體驗音樂
(1)、教師領唱。
(2)隋琴輕聲放入填詞唱歌曲。
(3)、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聲音展示音樂形象表現歌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聲音表現能力。
三、創造表現
1、合作探究,創造實踐
分發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沒有得到樂器的同學拍打強弱規律一同進行伴奏。體驗音樂帶給大家的快樂。
2表演展示,交流評價
學生分組表演,開展師生,生生相互評價,以鼓勵為主。
3、拓展延伸,開闊視野
師:同學們,通過學習《其多列》這首歌曲,有什麼感受?學到了什麼?(愉快;熱愛勞動)
設計意圖:在本教學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與感受哈尼族兒歌的風格特點,更加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
三、小結
板書設計
節奏:
×× ×︱×× ×︱×× ×× ︱×× ×︱
×× ×× ︱×× ×︱×× ×︱×× ×︱
教學反思:
這首歌曲的難點主要在歌詞上,歌詞有三段,對於一年級來說,由於還不識字,要很快記住三段歌詞比較困難,所以我放慢速度帶著他們一起跟著節奏念了好幾遍。並且再配上動作,這樣大部分學生可以記住了。
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是第一次「正面」接觸,通過「走」和「跑」的節奏練習學生很快掌握。但為了鞏固練習,我先用「跑、走」念出,然後用「噠噠」練習,緊接著讓學生把其多列的歌詞帶入節奏中,這樣有坡度的練習,學生學的輕松愉快,
在教學中我也發現很多學生不會聽講,比如:拿著書眼睛看別的地方、發呆、控制不住地想站著東張西望……所以為了加強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我常常在課堂上因班而機動地改變一些教學方式,比如:在有的班,可能加上了游戲,而在有的班加的是故事,還有回上猜謎語之類的,每個班的方法不同,但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課堂活動中。
㈢ 幼兒園中一班音樂《聽雨》教案
一、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散文詩,感受詩歌中表現的「雨滴唱歌」的優美意境。 2.復述描述雨聲的句子,掌握象聲詞:吱吱吱、沙沙沙、嗒嗒嗒、叮叮叮等。 3.培養樂觀的生活態度。 二、 活動准備 1.課前准備:在戶外觀察小雨的情景,在雨中走一走、聽一聽,小雨落在各個地方上的聲音;看一看、踩一踩地上的雨水,說一說有什麼感受。 2.拍攝真實的雨聲。 3.配樂朗誦《聽雨》,背景音樂用《秋日私語》。 4..蝴蝶魔術棒一支,代表雨聲的四張雲朵狀小圖譜:樹葉、鐵皮屋、荷花、窗玻璃。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理解感受詩歌中的表現的「雨滴唱歌」的優美意境。 2.活動難點:復述描述雨聲的四個句子。 3.指導要點:通過欣賞、說說演演等方式讓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四、活動過程 1.引入。 教師:聽過小雨的歌嗎?小雨的歌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初步欣賞散文。 教師有表情地朗讀散文,在朗讀的過程中用舒緩、平和的語氣語調,表達出溫柔、抒情的情懷。 提問:下雨了,小花蝴蝶心裡感覺怎樣?媽媽對她說了什麼? 3.再一次欣賞散文。 提問: (1)小雨是怎樣唱歌的? (2)小雨跟誰玩的時候發生了沙沙沙、叮叮叮、吱吱吱、嗒嗒嗒這些好聽的聲音? 4.說一說,演一演。 教師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1)提問: 聽了這篇散文你有什麼感受?小花蝴蝶聽了小雨唱歌心情有什麼變化? 描寫小雨唱歌四句話里有什麼共同地方?你最喜歡詩歌中哪一句? (2)集體朗讀。 5.閉上眼睛欣賞配樂朗誦,感受詩歌優美意境。 6.引導幼兒自由表現自己的感受。 (1)讓幼兒聽配樂散文自由地朗讀,表現自己的感受。 (2)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配樂散文自由的朗讀。 註:本案例參考教師指導用書。
㈣ 小班音樂教案,會唱歌的雨點
(大帽子)小瓶復寶寶應該制戴什麼帽子?(小帽子)師:瓶寶寶都找到帽子了,瓶寶寶說謝謝你們,讓我們來抱抱瓶寶寶,親親它,讓它們躺在你的腿上睡會兒覺。2、裝物品,搖一搖,感知聲音。(1)師:聽,我的瓶寶寶開始唱歌了,你們的會唱嗎?(教師搖裝有豆子的瓶子)我的瓶寶寶為什麼會唱歌呢?師:讓我們來看一看,擰擰,擰開來。師:哦,你們看,是什麼呀?(豆子)原來瓶寶寶吃了豆子呀。教師喂豆子: 瓶寶寶,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請你們也來喂瓶寶寶吃豆子,讓瓶寶寶唱歌吧。師:...
㈤ 小班音樂律動《形狀變變變》教案
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已經初步形成,對自己的身體及身邊的事物越來越感興趣。小手是孩子們身體上最常用、最熟悉的,他們每天用手做許多事情,對自己的小手已經產生了興趣。本次活動旨在讓孩子充分展開想像,讓幼兒在想想、變變、玩玩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小手更加喜愛,進一步激發幼兒喜愛小手、保護小手的意識。因此,我選擇並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願望,體驗小手變、變、變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3、嘗試讓幼兒學說短句「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
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大膽想像、表現、體驗游戲的快樂。
難點是讓幼兒用小手去表現各種不同的事物。
活動准備:
1、知識准備:幼兒已經感知認識了「能乾的小手」。
2、物質准備:磁帶、錄音機、背景圖、顏料、盤子、濕毛巾。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表演《小手在哪裡》引起幼兒對小手的興趣。(孩子們對這段音樂非常熟悉,通過和小手捉迷藏、玩游戲,幼兒非常開心,都十分樂意參與到活動中去,既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又使他們對小手產生興趣。)
2、引導幼兒說一說小手的本領,讓幼兒知道手能做許多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在教師的引導提問下,孩子們能根據已有經驗回答出小手的許多種作用,了解並認識了自己的小手,也非常喜愛自己的小手,很自然的過渡到下一環節,和小手做游戲。)
3、教師和幼兒一起玩「小手變變變」的游戲,體驗「小手變變變」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