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心理健康課的教案設計
換一種角度,換一種心情
——樹立正確看待、解決問題的觀念
教學目的:
1. 使中學生能正確認識各種事物、情緒(狂喜,悲傷)的發生,學會以不同的眼光(積極的)去看待它。
2. 幫助學生樹立以積極、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應如何看待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情緒。
樹立正確的看待、解決問題的觀念。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樹立以積極、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解決問題
教學對象:處於青春期的初中,高中學生
教具:投影儀,電腦
教學方法:提問,討論,活動學習
教學過程:
1.問題導入:給學生看兩張心理學上的兩歧圖。提問:為什麼一開始沒有發現其中的奧妙?
2.闡述課題——換個角度看問題。
3.舉例說明任何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樣的,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引發不同的情緒和心境。(舉古人-花的例子,或半杯水的例子)
半杯水:樂觀的人,看到桌上的半杯水,會說:呵呵,還有半杯水啊,真好。
悲觀的人,看到桌上的半杯水,會說:咳,只剩下半杯水了。
4.強化主題。對剛才的例子讓學生討論,說說其產生的原因。再次引出課題,對其強化。
5.怎麼換個角度看問題才是科學的?
積極的看問題 改變注意、認知的對象 注意觀察、把握生活(美好的方面) 創新性
5.活動:邀請四個學生(最好是男生)上來,要求四個人不能用腳支撐身體也可以使四個人同時比較穩當的支撐在地面上。 備註:較好的方法四個人用手支撐在地上,腳放在另一個人的身上。
6.活動的思考:此看來,我們如果換一種思考的角度,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因此我們要常常學會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問題。
7.討論:怎樣樹立樹立正確的看待、解決問題的觀念
一是知足常樂。人生是否快樂,關鍵看你是否知足。俗話說欲壑難填,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一種慾望滿足了還會有更多的慾望滋生,若慾望太多太高,則永遠得不到滿足和快樂。在各種滿足不了的慾望面前,我們需要換一個角度去理解。這樣會讓我們好過不少。
其次是心理換位。各執己見往往是人與人之間矛盾沖突的重要原因。人們在生活中難免會與家人、朋友、同事、學生或者領導產生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分歧。這種矛盾和分歧會使人傷心氣憤,若矛盾雙方都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可能還會導致過激的言行,致使人際關系惡化,而人際關系惡化是非常有害於心理健康的。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需要心理換位:試著站到對方立場上去思考,你就會發現其實對方的觀點也不無道理。
第三是要學會轉移認知對象。當我們因某個問題而困擾,因某個偶發事件而過度緊張和焦慮時,不妨暫時將自己的注意力強行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去。有些問題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越煩惱,想得頭腦也僵化了,這時如果轉換一種活動內容,也就換了一種心情,你就有可能如釋重負。
第四是要合理宣洩。比如找人傾訴,當心裡感到困擾時,找個可以信賴的朋友說上一通,只要對方願意耐心傾聽,你的心理壓力就會減輕很多。又比如寫日記,當身邊沒有可傾訴的對象時,把滿腔的話語付諸筆端。另外,每個人總會有一些隱秘的東西是不能與人分享的,不妨拿出一紙一筆,在上面盡情揮灑,怎麼寫都不要緊,寫什麼都不要緊,寫出來的東西通順不通順都不要緊,寫完了,氣消了,寫下的「成果」 當場撕毀也好,留待日後細細咀嚼也好,都沒關系,但是你的心情卻可能輕松許多。再如聽聽音樂,唱唱歌,不過癮時大喊幾聲,以排遣心中久積的郁悶和慵怠。實在覺得沒法子,找個沒人的地方或者躲到被窩里大哭一場,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第五是自我安慰。魯迅筆下的阿Q雖然愚昧可笑,但他那種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卻使他雖然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卻感覺不到痛苦。當我們遭遇突如其來的沉重精神打擊時,為防止精神崩潰,我們可以學學阿Q,不妨也來一個自欺欺人,對自己說一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8.教師總結,再次點題。
② 結合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設計(或者一個心理健康教育游戲活動設計),論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特點。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教學設計及教學的特點
一、關於心理課的教學模式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正處於方興未艾的時候,人們越來越重視青少年的身心發展,不少地方開設了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把它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部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這是培養跨世紀人才的一項重要舉措。隨著課程的開設,有關部門還推出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改變了傳統的教學內容,提出了許多新的科學的教學模式與方法,為大面積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並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打下了重要基礎。
我國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沃建中博士對目前的心理課的教學模式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講授式。是指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把有關心理學的知識和理論傳授給學生,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學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種:活動式。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等特點,精心設計活動,讓學生通過參與所設計的活動獲得一定的心理體驗,以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種:誘導式。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等特點,精心設計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並在老師有目的的誘導下,通過心理體驗並自覺進行自我教育,獲得感悟,以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以上三種心理課的教學模式雖然都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為最終目的的教學模式,但是從實際的操作情況來看,第一種模式偏重於說教,第三種模式側重於暗示、啟發、明理,因此在小學階段里,教育效果較好的模式還是活動式,我們應該在小學里推行心理活動課。
二、心理活動課的教學設計
心理活動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必須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作具體的設計,但離不開以下幾個基本環節:
(一)確立目標及主題
在設計一次某年段的心理活動課前,教師需要十分明確活動目標,按照本年段的學生特點,確立本次活動課的主題及具體明確的目標。一般要求主題要鮮明、活潑,能夠引起學生注意、關心。目標要具體、明確。目標越具體越細,實施起來就越便利,越容易實現。有些活動設計,目標定得高、大、空,教師在活動的時候就不好把握,增大操作難度,甚至容易使活動失控,不利於目標的實現。
(二)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活動方法)
與人們穿鞋子選擇合適的一樣,心理活動課也是必須以活動的目標及內容來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有時可以一種教學方法貫徹始終,有時可以多種教學方法的交互運用。只要不是為了活動而活動,或是只求表面熱鬧,教師在選擇教學的方法上既要符合教學的目標,更要依據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
1、創設情境法
創設情境法是心理活動課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它是指教師針對學生的心理問題,以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為基點,創設出一系列的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參與有關的活動,獲得心理體驗的一種教學方法。
2、 角色演示法
角色演示法也是心理活動課的教學方法之一。它是指教師通過讓學生扮演情境中的人物,處理情境中的各種事情,體會情境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學會為人處事的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對創設情境教學法的一種補充,特別是在讓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教學中有獨特的作用。
3、 實驗操作法
實驗操作法是指教師通過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進行動手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掌握技能技巧,樹立自信心的一種教學方法。把它應用在技能心理活動課中會有獨特的教學效果。
4、 討論交流法
討論交流法是指教師通過讓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對情境中的人和事,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對問題的處理意見,與同學互相交流,從而形成一種集體主流,作為正確心理觀的導向的一種教學方法。
5、 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法是指教師通過活動、語言、動作、表情向學生做出暗示,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對延伸心理活動課的教學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清晰地列明活動的步驟
教師應該在教學設計中明確地將活動准備、活動對象、活動順序,注意事項、必要提示等內容細列在活動方案內,以便在開展活動時可以順利進行。
(四)選擇相關的輔助資料
實施一節活動課可能涉及到的學科知識很多,教師往往無法依靠一個人的力量去全部解決問題,因此心理輔導老師應該在課前去做充分的准備,例如,查找各種相關理論或案例,必要時還要把相關的資料提示或某些具體參考列出,以備參考使用。
三、心理活動課設計的幾個原則
在心理活動課的設計中,為了解決好上述的幾個問題,教師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超前的社會適應性原則
學校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所需的人才。我們的學生不僅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而且更應該是今後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並能適應今後發展了的社會環境。因為我們的社會正在迅速發展變化,如果我們的眼光短淺,教育目標沒有一定的超前性,只是根據當前社會、甚至是過去社會的需要來指定教育的目標,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將難以適應未來的社會。因此,我們要面向社會、面向未來,選擇有利於適應今後社會的心理特徵作為我們課程教學的目標。
2.發展性原則
所謂發展性原則,就是教學目標的制定要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和需要。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其相應的課程教學目標,達到這樣的目標可以一步一步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完善地發展。例如,要培養學生關心和愛他人的品質,從學前到高中各個年齡階段的發展階段,心理教育課程的目標應該在水平上從低到高有所變化:在學前期,重點培養學生關心和愛護身邊的人(父母、老師和同學);在小學階段,強調培養學生的熱愛家鄉和集體觀念;在中學階段,主要培養學生的社交技能,以及愛祖國和愛人民的意識。
3、 活動性原則
心理活動課是以活動為教學手段的,它必須遵循活動性的原則。設計精巧,緊扣主題的活動往往能夠吸引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離開了活動這個載體,教育的目標就失去了依託,因此,開展心理活動課必須遵循活動性的原則。
4、 主體性原則
心理活動課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設計的任何活動,創設的任何情境,無非都是實現向學生提供更切合實際更能夠幫助學生加強自我認識,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獲得健康發展這一根本性目的。教師必須從活動的設計到開展,嚴格地貫徹這一原則。所以,一方面教師要視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設定心理活動課的內容,另一方面教師要把握住參加活動的主體、體驗活動的主體、評價活動的主體都應該是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做好組織工作,確保學生獲得需要的心理體驗。
5、 多樣性原則
多樣性原則其實就是要求教師在設定活動內容的時候,既要考慮活動主體的多樣性,出現的問題的多樣性,又要考慮具體的活動形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在對待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上心理活動課的時候,教師就要做出靈活的選擇,活動富於變化。
6、 平等性原則
平等性原則是要求教師在進行心理活動課的時候,要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覺得在活動中與老師一樣享有同等的權利。遵循這一原則,有助於充分地調動師生之間的感情,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與信任,增強心理活動課的實效性。
7、 趣味性原則
趣味性原則要求教師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必須考慮到活動要饒有趣味,不能呆板生硬。活動課較之於講授課的最大的分別就是變革了傳統的說教方式,代之以學生自己通過活動體驗發現自我,認識自我,改變自我,如果活動沒有趣味,學生勢必對它敬而遠之,教育的目的就無法實現。
8、 可操作性原則
可操作性原則是要求教師在設計活動的時候,要考慮活動具有可操作性,要適合學生的年齡、身心發展水平,要能夠讓多數學生參加活動並獲得心理體驗,以培養一定的操作技能,增強自信,提高心理素質。
四、心理活動課要求處理好的幾個問題
心理活動課教學模式類似於大學里的公共課,它面對全體學生,要解決的是普遍性問題,而不僅僅是個別問題。它側重於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以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綜合發展為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為目標。小學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應該根據兒童心理學的有關規律,設計出相應的活動,使絕大多數的學生能夠獲得充分的心理體驗,達到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和培養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的目的。因此,小學心理活動課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的角色
在心理活動課中,教師就好像是一位設計師,擔負著整個活動的設計任務。教師必須根據活動的目的,結合學生的情況,具體的教育環境,社會的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去創設活動的情境、具體的內容和活動的方式方法。教師對活動的設計精心與否,將直接影響著活動的效果。一位出色的教師總是能夠根據班級學生的現有心理素質水平,興趣愛好,群體特點等去安排一些絕大多數學生都喜歡參加的活動,以達到幫助全體(或者大多數)學生獲得心理體驗的目的。
2、活動的主體
在心理活動課中把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是根據教學的目的來確定的。進行心理活動課的目的是要讓學生獲得心理體驗,這就要求只有讓學生自始至終地參與整個活動的過程,才有機會獲得他們需要的各種體驗。因此,教師在心理活動課中,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思想、言行、需要、情感等因素,盡量滿足各類學生的心理需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處理自身面臨的各種困惑。如果老師在心理活動中堅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還會有助於長期展開心理活動。
3、操作性和趣味性
心理活動課區別於講授式和誘導式兩種教學模式的地方在於活動。活動的特點首先在於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以便於全員參與。教師設計的每一項活動,都必須符合這一原則。假如老師設計的活動學生做不了或無法完成,學生就不能獲得需要的心理體驗,或者所獲得的心理體驗不完整。其次是活動必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廣大學生樂於參與。如果老師設計的活動不具有吸引力,那麼此項活動參加的人數和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在小學里根據小學生的年齡、身心狀況以及愛好活動的心理特點,開展相應的心理活動課,是完全符合心理學的客觀規律的。
總之,在多年的心理活動課教學實踐中,我們得益於以上的教育理念,它讓我們在帶給孩子們健康快樂的同時,也感受到無窮的快樂。
③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設計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設計主要有七個步驟。 1.創設情境 情境是心理產生和發展的空間,這種空間的營造可以是真實的情境,也可以是虛擬的情境,但都需要創設。情境的創設可以靠任務來激起,如競爭的情境只需要提出一項有成敗有比較的任務即可;也可以靠語言來渲染,如編故事,只要故事有吸引力、有真實感,就可以讓學生進入情境之中;也可以靠環境來營造,如帶領學生到陵園墓地去討論自我與生命問題,自然就進入了這種情境中;也可以靠展示來創造,如讓大家表演自己放學回家後是如何和父母說話的。情境就是讓學生思維和情感聚焦在一個共同點上,這樣才可以進行相互交流和相互學習。情境的創設是否成功主要看能否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以「我是誰?」活動為例。在活動開始時,教師設計了一個「印指紋"的小游戲,讓學生在紙上印下自己的指紋並觀察每個人的指紋有什麼不一樣,從而讓學生初步體會到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第二步設計了一個「填寫個人小檔案"的活動,讓小朋友根據問題大聲地說出自己的個人小檔案:「我的姓名,我的樣子,我的喜好,我的優點,我的不足,我認為老師和同學們是怎麼看我的,我的願望……」通過這一步步活動讓學生從外貌、喜好、優缺點、他人的評價等方面來比較全面地認識自我。第三步則設計一個小品《小動物學本領》,由幾名同學來扮演兔子學鳥飛,魚兒學松鼠跳,鳥兒學馬跑,松鼠學魚游等。從而讓學生明白每一個人都是有自身特點和優勢的,我們應該更好地發揚自己的優點,同時正視缺點,並努力克服缺點,進而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評價。 2.心靈外化 創設情境是希望所有學生的心靈都對這一情境而打開。接下來就要一步步引導學生的全部心靈對情境全方位介入。這種介入可以是通過親身參與行動,在連續的行動中把自己的心理世界充分展開;也可以是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和事件,從而產生感同身受的心理移入。通過游戲、角色表演、行為演練、象徵性表達等形式把自己心靈的變化外化,用可觀察和驗證的行為表現出來。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多變的情緒》為例。對於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而言,「情緒"這個概念是非常抽象、很難理解的,所以老師不談什麼是情緒,而是先問:人有哪些情緒表現?小學生們回答非常踴躍:激動、愉快、憤怒、輕松、驚訝、恐懼……然後老師通過游戲讓幾位同學即興表演,其他同學猜測表演的是哪一種情緒。第三步通過模擬幾個典型情景,如爸爸媽媽吵架時,孩子害怕的樣子;考試沒考好時,情緒低落的樣子。讓同學們了解到不良情緒給人們學習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後老師拋出問題:當我們心情不好時該怎麼辦?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並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歸納了幾條克服消極情緒的常見方法,如轉移注意力、尋找朋友傾訴等。整節課絲毫看不見抽象的情緒理論,但讓學生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什麼是情緒。 3.情感體驗 當學生的情感充分介入後,就通過變化的情境來激發學生不同的情緒情感體驗,把學生平時壓抑在心中的情感釋放出來。這種情感可能是喜悅、歡呼、親切、感激,也可能是悲哀、自責、苦惱、絕望。小學生心理世界是隱蔽的、復雜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就是試圖去發現這樣的世界,去這樣的心理世界溝通。活動中要積極地創設情境,讓學生從內心深處進行體會、琢磨,產生共鳴。例如,「保持一份好心情」活動中,向學生提出:「假如你的好友和你鬧矛盾了,你的心情會怎樣?」「假如你學習上取得了好成績,你會怎麼想?」等問題,讓學生經歷內心的思考、內心的體驗,有感而發,反映出真實心態。通過學生的內心體驗,讓學生心靈頓悟,調適自己的心境。活動中,學生有不同的心靈感悟,要重視學生的內心體驗和心靈感悟,盡量做到對學生的回答不妄加評判,讓學生說出自己心中不同的想法。 4.交流分享 交流分享的目的有二:一是讓學生發現自己的感受並不獨特,別人也有同樣的感覺,從而化解對問題的擔憂,增加與集體的一體感;二是讓學生相互學習,在面對同樣的問題時吸取別人成功的經驗。要把真誠的表達和領會別人的表達培養成一種生活能力,讓我們的學生學會在彼此的交流中獲得心靈的成長。表達者應該真實、自然、個性化、有感而發,傾聽者應該接納、領會、無批評、有回應。所以,交流分享的過程既是獨特的情感體驗過程,又是生活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過程。 5.重新調整 重新調整是在對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深入的了解之後,重新為自己的心理發展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最終要讓學生修正自己的價值觀和思維模式,使情感和行為發生良性變化。經過分享,學生在團體中相互評估每人的行為,就會進一步對效果不佳的方案進行重新評估和調整,建立新的行為模式。例如,有一位學生在「課前准備」訓練中,發現自己在下午第一節課老愛打磕睡的問題,也制定了調整生活習慣、早睡早起的計劃,但一周下來不見效,為此很煩惱。小組成員對此表示了很大的關心,與她共同探討,為她提出了十條建議。最後,她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設計了午飯後喝杯濃茶的方案,效果很好。 6.行為實踐 在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僅僅是讓學生有所觸動和領悟。要讓他們將體驗、感悟的東西化為行動,還需要課後的行為實踐,並在實踐中進行反饋和調整。改變了的行為習慣必須要可持續執行,必須要有效果的支持,必須有自我反饋方式,必須有廣闊的團體監督體系。例如,學生可以制定行動計劃圖,將每天要做的事寫在圖上,進行分類,並告知家人、教師、同學等以作為強大的監督力量,對各項活動的成效進行自我評價,對自己的執行情況進行獎懲。有的同學在行為符合預定要求時,自己就往鉛筆盒裡投一枚硬幣,進行自我強化;有的同學堅持一周達標,就讓父母給自己買一架飛機模型。 7.泛化延伸 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和生活實際設計活動課,並對學生進行輔導,目的並不僅僅是滿足活動課上學生的心理要求。它應該貫穿學生的始終,讓學生所感悟到的東西延伸課外,指導行為。把這種行為的變化在相關的思考方式、行為習慣、表現領域中表現出來。如在一個人身上學到的方法應用於另一個人,把學習領域的技能應用於人際交往領域。小學生形象記憶能力強,對活動中感興趣的內容銘刻在心,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上反映出來。當開展完 「不做『小拖拉』」這一內容的活動後,有些同學報告說:「我現在做事情可及時了,再也不拖拉了」。可見,學生們能用心理活動課中的感悟、體會來指導鞭策自己的行為,達到了心理活動的目的。 (五)活動效果評價 在活動設計之初,就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教育效果。在設計者的頭腦里,要有關於結果的明晰的效果圖景。設計者還要善於把這種圖景與所有參與活動的同學分享,使其成為大家共同為之努力的意願。同時,設計者要為評價活動效果准備一套測評方式,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活動效果測評在活動之後可以為這次活動提供反饋,從而准確估計活動的結果,改進以後的工作。但最重要的是,當活動的效果評價作為活動設計的一部分被充分考慮時,它就成了活動目標的一部分,為集體和個人的努力提供了壓力,讓成員對活動有更多的投入。當然,這種評價不是對成員表現的評價,而是對群體收獲和活動效果本身的評價,是一種形成性評價,所以不會產生傳統考試那樣對學生個體的壓力。 (六)參考資料 設計者在設計活動方案時,應附錄有關的參考文獻,如對教材的選擇和修改、對相關活動成果的綜述、對他人成果的借鑒、對理論問題的解釋等。這既提供了對這次活動設計的理論和實踐的支持,使活動的基礎更加堅實;也尊重了他人的知識產權,闡明了自己的創造性所在,有利於自己積累資料,也有利於別人借鑒。
④ 以「培養合作性」為主題 為中班設計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練習聽信號走跑交替,鍛煉動作的靈敏性和合作意識。
2、樂意參版與活動,知道遵守交通權規則。(紅燈停、綠燈行)
活動預備:
音樂磁帶:《我是小小交通警》《往遠足》,呼啦圈每人一個。紅綠燈標志。
⑤ 六年級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設計
活動設計
12、13歲的學生已經進入青春早期。他們具有更強的自理能力,做事喜歡憑自己的主觀願望,開始想擺脫父母的左右,已不願與父母談更多的關於自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長輩則喜歡以自己的生活經歷教訓晚輩。同樣的內容重復多了,就變成了叨嘮,這樣的叨嘮則影響了兩代人之間的關系。本課程首先讓學生認識長輩一般都在什麼情況下叨嘮,然後要清楚叨嘮的內容對自己有沒有益處,最後是探討在不傷害父母感情的前提下,怎麼對待長輩的叨嘮。
輔導目的
1、了解父母在什麼情況下叨嘮。
2、明白父母的叨嘮是關心,愛護孩子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
3、探討對待叨嘮的好辦法。
輔導方式
1、小組討論
2、小品表演
3、社會調查
輔導前准備
1、課前做好一份社會調查。
2、排練小品《小亮在家一、二》。
3、准備一幅田園風光油畫。
輔導時間與場地
輔導時間:一學時。
輔導場地:團體輔導室。
輔導步驟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早上好!我們彩虹聊天的時間又到了。我們今天聊的話題是:怎樣對待長輩的叨嘮。
二、說說自己
1、介紹自己今天有幾歲了。(我今年……)
2、現在,你們當中有哪些同學能主動把自己的作業給爸爸媽媽看呢?
(教師評價:大家的這些表現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你們長大了,都希望自己能獨立去做自己的事情。)
三、說叨嘮
1、你的爸爸、媽媽或者其他長輩喜歡叨嘮嗎?討論(讓學生們七嘴八舌討論一分鍾)
2、長輩一般是在什麼情況下叨嘮呢?(指名發言)
3、看小品表演《小亮在家》。
小亮放學回到家裡,放下書包後打開電視機,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不久媽媽回來了。「亮亮,在干什麼呢?寫完作業沒有……」媽媽一邊換拖鞋一邊問道。「一會兒再寫吧。」「快寫作業去,快去呀!」媽媽話音剛落,爸爸也回來了,爸爸還沒放好提包忙問:「亮亮,今天表現怎麼樣?還有……」爸爸還沒問完。亮亮就已經不耐煩了,沒好氣地說:「不怎麼樣,還不是老樣子。」說完就看他的電視,這時,爸爸瞪著眼睛……
4、討論:小亮為什麼會煩惱呢?
5、說說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什麼情況下叨嘮?他們往往喜歡說什麼呢?(舉手發言)
這個問題的討論還可以分兩步進行:①個別發言;②小組交流。教師的評價則可以說:「真有意思」「挺特別的」「我十分同情你」,「他們這樣說可以理解」等。
6、實話實說:在日常生活中,當你聽到長輩叨嘮你的時候,你會有什麼反應呢?
教師小結:聽著父母反反復復地說著同一個內容,大家有這樣或者那樣的想法是比較正常的,可以理解。
四、爸爸媽媽的話
1、教師:上課時,老師做了一份社會調查,並把這次調查的談話記錄下來了,下面,我們一些來聽聽爸爸、媽媽是怎麼說的。
2、播放社會調查的錄音實況
(問:×××,您好,現在,想請你來談談關於「叨嘮」的話題……
問:×××,您好,你的孩子快12歲了,當你想跟他說一件什麼事的時候,他有時候就表現得很不耐煩的樣子,這時候你是怎麼想的?)
(這份社會調查一定要提前兩周去做,而且要細致,提問的問題要有針對性,要讓每一位被訪的家長說出他們最想與孩子講的話,家長的姓名盡可能不公開。)
3、小結:剛才,我們聽了爸爸、媽媽的心裡話,相信大家一定受到心靈的震憾。叨嘮是天下父母關心孩子,愛護孩子的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
五、消除煩惱
1、討論:叨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當自己的想法、做法與父母長輩的願望不一致時,你是怎麼做的?
(讓學生充分舉手發言,教師適時點撥小結方法。)
(1)安靜聆聽法;
(2)轉移注意力法;
(3)自我諷刺法;
(4)解釋說明法。
……
2、看小品表演《亮亮在家二》
亮亮放學回到家裡,放下書包後打開電視機,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不久,媽媽回來了,媽媽進門就問:「亮亮,寫完作業了嗎?」「媽媽,看一會兒電視就去寫,放心吧!」亮亮笑眯眯地幫媽媽拿拖鞋。媽媽笑了笑,就做飯去了。亮亮剛要坐下來,這時,爸爸也回來了,剛進門就問:「亮亮,今天表現怎麼樣?」亮亮調皮地一笑:「還好,老爸,我這個兒子不會給你丟臉的。」說完又繼續看電視。「亮亮,今天的日記准備寫什麼內容……」爸爸又問了許多問題,亮亮沒有發火,只是靜靜地聽著……討論:亮亮是怎樣對等長輩的叨嘮的?(讓學生用前面出示的方法來解答。)
六、幫幫你
※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父母長輩的叨嘮,你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大家幫助嗎?(讓大家把問題寫在紙條上,通過討論來解決。)
七、小結
父母親由於愛而叨嘮孩子,因為感激,我們能理解他們的用心良苦。讓我們共同架設起一座虹橋,人和人之間多一份理解,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補充活動
開展輔導兩周之後再次做社會調查,讓家長談談孩子在這段時間的表現和變化,為今後開展輔導工作積累第一手資料。
建議
本課程適用於小學5、6年級以上至初中學生,在整個輔導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發揮他們的主動性,避免說理式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輔導室里以自己認為比較滿意的座位輕松入座,不必要求學生坐姿如何,只要得體大方即可,使輔導活動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
⑥ 如何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教學設計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來育課《適應中學生源活》教案
教學目標:
根據本人對教材結構、內容的分析,再結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以及實際情況,我特製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①了解自己所在的學校,了解中學與小學的不同之處,包括同學、老師、環境、課程等方面發生的新變化。
②認識中學的學習環境,盡快適應中學新的學習生活。
能力目標:
面向新的學習生活 ,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提高生活適應能力。
情感目標:
充分認識展現在自己面前的初中生活的各種新變化,盡快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學習生活。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引導學生對小學和中學的生活、學習狀況做比較。
2.制定自己的作息時間表
3.讓學生認識角色變化及其對自己的影響。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
1.講授法: 作為傳統教學方法,有其獨特的作用,可以在短時間內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的難點。
2.討論分析法: 以活動的形式活潑有趣,符合這年齡階段的特點,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應用
3.游戲活動法: 通過同學們的討論和理解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是教學更有針對性,更有效果。
教具、教學資源准備:
展板 作息時間表 多媒體課件 傳統的黑板學校的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