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牆線條和造型用聚氨酯PV的好還是石膏的好
當然是聚氨酯好,防潮,防蟲等,表觀漂亮,石膏慢慢都被取代了
2. 美術語言包括哪些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
點、線、面、體及色彩,是美術造型最基本的形式元素。 線——線是最基本的美術語言,在平面圖形中,線除指不同工具留下的軌跡,還包括形或色調的區分所形成的邊界線;在立體造形中,線則指形的邊緣或細長的形體。線最基本的功能是狀物,中國傳統繪畫多用此法。線可以用兩種方式表現情趣:一是某些線本身表現某種情感,如水平線使你感到平靜、開闊、舒展,垂直線感到挺拔、嚴峻,具有向上動勢;曲線輕快、活潑、優美,線的組合,還可以獲得不同韻律與節奏;二是美術家運用線時,通過長短、粗細、剛柔、輕重、濃淡等筆觸,傳達不同情感。 面——面具有長寬的二維形象。面和線一樣,可以狀物與傳情。一般說來,線傳情容易細膩入微,面長於淋漓酣暢。中國山水畫中潑墨法,便是充分利用面的表現力。 點——繪畫中點是一種特殊的面。點因此也有面的狀物傳情功能,中國畫中點樹葉,點石苔,西方的點彩畫便可作例證。點雖小,卻能收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體——體不僅是建築、雕塑等三維藝術中重要語言,在繪畫中,也要考慮視覺形象的體量感。與點、線、面相比,體更具有沖實感、量感。藝術家在體的處理中,反映了不同的追求。古代宮殿廟宇為了表現神或君主的威懾力,常將體量感強化。現代建築中,常用削弱體量感,追求輕松、親切、和諧。 色彩——欣賞作品時,還須了解色彩的知覺特性及其象徵作用。 色彩的知覺性,是指色彩引起人視覺與聯想產生的感覺。主要有:(1)冷暖——傾向於紅、黃、橙色相,可引起人對火、太陽的聯想,給人以溫暖感覺。傾向於青綠、青藍、青紫的色相,能聯想到天空、海洋、雨雪,給人以寒冷的感覺。(2)情緒——紅、黃、橙等鮮明的暖色,使人興奮。青綠、青藍、青紫等冷色,使人安靜。(3)錯覺——同樣大的色塊,暖色、亮色給人感覺比實際的要大,有向前感;冷色、暗色感覺比實際的小,有後退感。. (一)塗鴉期 ,一般嬰兒在15個月左右開始無意識塗劃,較少受視覺的控制,大多是些亂線、直線或波形線。2歲左右,嬰兒進入有控制的塗劃,在紙上畫出「圓形線」和不同形態的線條和形狀。這一時期的兒童在沒有繪畫目的的情況下,以游戲的形式,不受或少受視覺控制,隨意進行的畫線活動。這種畫線活動,是幼兒最初的繪畫方式,雖然幼稚、單純、混沌,但卻蘊藏著幼兒智慧發展的火花。 (二)詞的符號期 ,3、4歲的兒童開始能產生表現物象的意識,幼兒會自發地在簡單的形狀上加若干輔助線,但形象極其簡單,甚至根本看不出什麼眉目。這一時期的兒童畫比較雜亂,都是用線條來畫的,並且線條也雜亂無章,不分橫線、豎線、弧線、斜線等,線與線相互摻雜在一起。在色彩上幼兒從不考慮應該用什麼顏色,他們喜歡用什麼色就用什麼色,或者是不管是什麼顏色拿在手上就用。 (三)句的符號期 ,四、五歲的幼兒已有了最簡單的構思,能有意識地畫出某一物體,偶爾能畫出與物體相似的線條,線的凌亂程度減小,開始由亂線向規則線過渡。這一時期幼兒開始對繪畫的工具有了一定的認識和定向選擇,能初步根據不同工具進行不同種類的繪畫。但繪畫的隨意性仍然很大,由於手的動作機能較差,還不能畫出形象的物體,只能畫出某物體的近似形,因此他們常常藉助語言和動作以補充自己畫面中表現上的不足,這時,幼兒的繪畫興趣比塗鴉期又有提高。而有些動手能力相對有些好的小朋友以能畫出自己心目中喜歡的或者是稍復雜的形象,以能畫出物體的主要特徵,但多用「線」和簡化的二維輪廓來造型,不注意事物之間的比例關系,通常都是把他們自己覺得重要的或是想要表現的事物畫的特別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學生能自主的學習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離不開學生對這門功課的興趣。只有學生感興趣了,他才會關注這門學科以及繼續學習,在課堂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學習中。我個人認為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一、 教師的個人魅力,作為小學生,他們很難評價某位老師教的好不好,但他們對不同的老師都有自己的喜好。對老師的喜歡與否就取決了他們對這門功課的喜歡程度。作為美術老師,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個人魅力來吸引學生。二、課堂的教學模式 1:多欣賞些貼近兒童的繪畫,親近中得到知識。 因為兒童畫因為年齡段的關系,反而兒童更加了解兒童,更能引發「共鳴」。抽時間多欣賞同學們的繪畫,讓學生在自我欣賞中得到滿足。打破過去以美術學科知識為主的模式。在欣賞的過程中「接近學生、接近自己、提高自己」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使欣賞更具人文性。 2:中外美術作品欣賞 ,學生的欣賞既要符合他們的身心特點,同時也要拓展學生的眼界,所謂:眼高手低:就是這這個年齡段的特點。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想法很多但是表達能力有限。通過對中外的美術作品的欣賞,拓寬他們的表達方法,能很好的彌補他們的缺陷。 3: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創造能力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達到更強的感官效果,大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為現代教育技術確立的新定義為:「現代教育技術是關於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與評價的理論和實踐。」它帶給教育的不僅是教學方法的變革,而是包含教育觀念與教學模式在內的一場歷史性變革。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傳統的接受式美術教學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顯出來,現代教育技術確實給美術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這種融圖像、文字、聲音、信息、動畫為一體的教學技術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使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能更好地得到詮釋。 5.根據本次討論的核心問題,依據教學策略和方法,設計一份教案。 《吃蟲草》教學設計 《吃蟲草》教材分析:本課向學生介紹了自然界中奇妙的植物—吃蟲草,通過吃蟲草這種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奇妙。教材中提供了部分吃蟲草的圖片和學生作品,學生通過觀察了解吃蟲草的特點,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了解吃蟲草的種類和特點,學慣用多種方法表現吃蟲草。訓練學生收集信息資料的能力,提高運用相關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大膽設計、繪畫、製作的能力。學生分析:三年級學生對於吃蟲草的了解幾乎沒有。通過錄像欣賞知道並了解,從而產生好奇,激發同學們展開豐富想像。在造形設計時可讓學生敢於求新,獨樹一幟,把自己的想法大膽表現出來。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有關吃蟲草的知識,並選用多種方法來表現吃蟲草捕蟲的情景。學習運用彩紙剪貼方法表現吃蟲草。2 、能力目標:通過欣賞、觀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蟲草捕蟲的經過。培養學生大膽進行設計、繪畫、製作的能力。3 、情感目標:通過觀察了解吃蟲草的特點,引起好奇,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科學的情感。教學重點:了解吃蟲草的種類特徵,想像捕蟲器的形象和功能,並用繪畫或撕紙粘畫等的方式表現出來。教學難點:大膽想像、表現新穎奇特的捕蟲器。教學准備:吃蟲草的教學課件、彩紙、剪刀、膠棒、彩筆、油畫棒 ……教學設計:一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1、師:大自然中有無數的動物和植物,每天都會發生許多新奇的故事,今天在它們之間會有什麼故事發生呢?一天,幾只小螞蟻出去找食物,可是卻遇到了危險,你們想不想看看?(播放影片。)2、師:影片中出現了一種植物,你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吃蟲草, 它可稱得上是「環保小衛士」 ,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三、思維拓展 啟發創作欣賞學生作品(多媒體)剛才,我們了解了很多吃蟲草的知識,對吃蟲草有了許多認識,但生活中我們誰都沒有見過。不過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想像。一些小朋友,就通過想像,把吃蟲草吃蟲子的情景表現了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觀察:畫面中運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你想用什麼材料和方法完成這次作業?你們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樣表現吃蟲草的?四、師示範勾線法:首先選擇用基本形想像吃蟲草的外形,要奇特;接著用線在畫紙的適當位置上表現,線條要流暢;然後用點線面刻畫吃蟲草 .出示彩紙剪貼,紙立體等作品強調注意疏密、高低、大小、遠近的變化,通過欣賞作品講解。五、學生創造;你們能不能發揮想像去挖掘在大自然深處的奇花異草啊?今天我們將舉行一個「想像小天才 」畫展,比一比誰畫的吃蟲草的最有創意?作業要求:1、發揮你的想像力,用你學過方法表現吃蟲草捕食的情景。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3、輔導要點:構圖,捕蟲器的造型和細致的描繪。 六、展示評價師:同學們設計的吃蟲草非常有新意,無論是顏色還是造型都別具一格。這些漂亮的吃蟲草為我們的大自然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色彩!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要設計出更多更神奇的草來:吃魚的草、吃垃圾的草、吃病毒的草等等,為了我們的理想,就從今天開始努力吧!在學習《吃蟲草》這一課時,由於學生沒有見過這種植物,不知道有這種能吃蟲的草,怎能畫出吃蟲的過程呢? 通過情景教學利用課件了解吃蟲草為什麼需要吃蟲子,了解自然界生物鏈的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欣賞各種吃蟲草吃蟲子的過程,了解吃蟲草是靠什麼來吸引蟲子的,掌握吃蟲草的結構,知道吃蟲草家族是用什麼捕捉蟲子的,並用動作表現出吃蟲草的動態,加深對吃蟲草吃草的動態的理解。觀看各種吃蟲草吃蟲的過程,吸引學生興趣,知道不同的草是用不同的方法來吸引蟲子的。如豬籠草是用設陷阱的方法捕食捕食蟲子的:毛膏草是用粘住的方法來捕食蟲子的; 捕蟲草是用設圈套的方法來捕食蟲子等。這樣細致的觀看,能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表現能力。培養學生對形狀、色彩的感受能力,吃蟲草不但能靠氣味的芳香來吸引蟲子,還有著漂亮的顏色,奇特的形狀,顏色的艷麗也是吸引蟲子的一個條件,捕蟲器的奇特形狀更能吸引蟲子。通過欣賞觀察讓學生對吃蟲草有了了解,這樣就可以啟發學生大膽的想像表現吃蟲草捕捉蟲子的過程,可以畫出更加奇特的捕蟲器,還可以用艷麗的色彩表現,有了欣賞的基礎學生根據已有的記憶進行了創造,有的用線描的方法細致的描繪了吃蟲草吃蟲的情景,有的有油畫棒艷麗的色彩畫出捕蟲器奇特的形狀,和各種蟲子落入捕蟲器時的動態,畫面效果很好,使學生在欣賞中展開了想像的翅膀。但由於本科知識點較多,在向學生介紹吃蟲草知識方面用的時間略長,使得學生作畫時間相對減少,以後對本課進行調節,相信效果會更好。 教學中,我覺得還存在很多問題,現針對「合作學習」這一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合作學習是課程改革所提倡的新型學習方式,也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它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於是乎,有的老師就「心領神會」把課改的精神浮於表面,變著法追求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感官上的活躍生動,絞盡腦汁在教學環節上加上自學、討論或合作。我們看到的情景是教師裝模作樣式地來回走動,心不在焉在點頭贊許、誇獎,學生熱熱鬧鬧地無聊回答,等待老師的叫,不是問題的問題討論得「轟轟烈烈」——這種動輒分工合作式的自主學習,置首要的任務於不顧,滿足的主要是個別優生的「自主」這應該不是課堂「自主」的應有之義,有恃於課改理念,我們應該及時糾偏救失,機智引導,指點迷津,使整個課堂返回正確的軌道,真正體現課改精神。合作有形式而無實質,這是老師片面追求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時機及過程沒有進行認真的設計。不管課程性質、內容特點和學生基礎是否適合合作這一形式,只要有疑問,無論難易,甚至一些毫無討論價值的問題都要在小組里討論。討論時間又沒保證,有時學生還沒有進入合作學習的狀態,小組合作學習就在老師的要求下結束了。因而,在這樣的課堂里,老師不是一個引導者而是一個仲裁者,教師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把學生往事先設計好的教學框架里趕。在這樣的課堂上,表面的熱鬧和熱烈可能損害教學的內在功能,使教學失去真正的價值。因為這種熱鬧、熱烈好像水面上的泡沫,學生並沒作深入的思考,思維深處依然沒有開動起來。目標性的不明確,合作的形式單一,讓學生懶得「合作」,優生更優,後進生越來越「沉靜」。如何使合作學習的目標觀就放在教學目標上,注重突出教學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學在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上,不要讓它流於形式。我覺得要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應注意以下幾點:(一)精心組織,定好規則。眾所周知:規則是人們做某事時應該人人自覺遵守的規章制度。針對學生的體驗活動,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 、活動特點、活動步驟,以及學生在活動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或現象,制定相關的規則,並暗示每位學生都必須嚴格遵守。這樣,課前對活動要求設計得周到具體,使課上教學活動亂而有序,課堂氣氛有張有弛。(二)優選內容,明確要求,老師在上課前要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並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每次活動之前,必須明確提出本次活動的內容和要求,讓學生知道要做什麼,並且要求學生認真聽清楚要求之後才能開始活動,不然的話就會造成有的學生對老師的要求只聽見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麼都沒聽清楚就盲目在一起討論,這樣肯定會影響合作學習的效果的。(三)及時指導,總結評價,積極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小組合作學習能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在實踐中共同探討,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方式。但是老師如何面對學生,既讓學生做了主人,給學生合作交流的機會和時間,又使課堂不亂堂 、不搞形式、人人參與,讓合作學習真正落到實處,真正為學生的發展起切實作用,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