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小學音樂歌曲,什麼雨花石啥的,
雨花石
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
靜靜地躺在泥土之中
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
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
我願鋪起一條五彩的路
讓人們去迎接黎明 迎接快樂
我願鋪起一條五彩的路
讓人們去迎接黎明 迎接快樂
Ⅱ 小學五年級上冊音樂書雨花石歌譜
Ⅲ 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一、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即為什麼要把課堂還給學生?)
中小學音樂新課程標准中指出: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各個階段,以及學生自身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主觀能動性。
每個人獲得知識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獲得,一種是間接獲得。直接獲得是指親身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而獲得的知識,即直接經驗;間接獲得是指從書本或別人那裡得來的知識,即間接經驗。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因為認識來源於實踐,只有從親身的實踐中得到的直接經驗,才是獲得的真知。更重要是很多問題必須親身實踐體會,才會理解深刻。你要知道蘋果的滋味,就必須親自嘗一嘗。所以,雖然一個人獲得的知識包括直接和間接兩部分,但是真正的經驗都是從實踐中獲得並經過實踐檢驗的。人們在接受間接經驗時,多少要以自己的直接經驗為前提,要真正理解間接經驗,還有待於自己的實踐。
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也是直接與間接這兩種,但由於學生獲得知識的時間大多在學校課堂中,直接體驗的較少。若學生能在接受間接經驗時加入更多的直接體驗與實踐,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就更深刻,掌握就更牢固。所以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我們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即怎樣把課堂還給學生?)
在音樂課堂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實現「追求高效教學,打造生命課堂」的目標。
1.要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變得主動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習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那麼音樂課堂中,根據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我將學生分為三類:一類是,本身就愛好音樂的學生,這部分的學生需要教師,以優秀的教學技能,深厚的音樂涵養,維持其對音樂的熱情。二類是,「親其師、信其道」的學生,這部分學生需要教師用自身的專業素養、個人魅力、高尚品德與愛學生的心與行動,贏得其對音樂的喜愛。三類是對音樂學習慢熱的學生,這部分學生需要老師運用課堂中的各種手段,不斷豐富他們對音樂的體驗,以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一堂課要讓學生有興趣學,首先要有一個很好的學習動機,好的動機需要抓住學生好奇心,與對美好事物一探究竟的心理特徵,所以導入課時我會用情境營造、設立問題等方式,激發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期待與好奇.甚至以此鋪設課堂主題的出現。
在《雨花石》一課的設計中,導入時我用「南朝玄光法師,在雨花石的產地雨花台設壇講經感動上天,落花如雨得名」的傳說,引起學生對雨花石的好奇。又用雨花石精品相冊讓學生對雨花石產生喜愛,從而引發學生對雨花石這樣美好事物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激發他們想學《雨花石》的興趣。
2.引導學生對本節所學的內容進行方向明確的預習自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當學生有了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後,讓學生預習、自習課堂內容,並提出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以此開始一步步將課堂交給學生。由於班級學生自學能力的強弱差別,教師應給予自學能力稍弱的課堂一定的方向性,如運用對比欣賞,設立啟發性問題,預設好自學活動等方式,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自學與思考,並自己對所學內容提出疑問。這里老師需要充分備課,預設出學生可能會產生的大多數疑問,並做出預備教學輔助指導內容。
在《雨花石》一課中,講到曲作者龔耀年時,我讓學生自己先快速的瀏覽一遍,再請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提問關於作者的籍貫、年齡、身份、代表作等問題,既幫助其他同學預習了作者背景,也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在《蒙古民歌》課例中,首先放兩段音樂:短調《嘎達梅林》、長調《富饒遼闊的阿拉善》。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了兩段音樂的特點後,以書後的表格為目標,讓學生自學書本上關於這兩段音樂的介紹及長調短調的特點,討論並填寫書後的表格。培養學生自己預習並歸納的能力。
從激發興趣到有目的的預習自習,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課堂所學知識的中的不足或難點,帶著疑問進入下一個環節的討論中,更容易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從而避免過多的無用功。下一步,就是對課堂中的重點難點進行分析解決,在討論的過程中,獲取更加牢固的直接經驗。
3.引導學生對自學過程中發現的難點進行討論,並在相互討論及老師的順勢引導中分析、解決問題;
此一階段的目的是讓學生用音樂專業視角,分析剖析作品,學習音樂語言的表達方式方法,感受音樂語言的魅力。
在學生提出疑問後,老師不著急告知答案,而是先同學互相討論,讓音樂上的「優生」充分展現,生生互動往往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獲,學生的回答往往帶著學生的視角,更容易讓學生理解知識,當然必要時老師可以輔助投放旋律線分析圖例、微課或講出一些相關的知識點以便更好的幫助學生從知識體系大的角度甚至其他角度看待所學知識。
學生自己總結的重難點,再由學生用自己的經驗來解讀,老師適時引導。這樣下來,學生互相合作,有經驗的教沒經驗的,好的教差的,參與率極高。而且這個過程又是學生自己親身經歷過來的,變間接經驗為直接經驗。有句話說:你想學什麼,就去教什麼。
學生回答出結果時,還要問學生答案是在書本或課件等哪裡體現出來的,就是他的答案哪裡可以反映出這樣的結果,以此讓學生嘗試分析問題,提升學生表達能力,整理所思。最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總結討論過程中得到的結論。以此讓學生學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這是孔子論述啟發式教學的重要名言。 說的是:學生如果不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啟發他。所以此一階段,教師的主要作用在於組織討論活動,在必要時給予輔助性指導提示。
在《唱念做打學京劇》課例中,為學習念白中的京白與韻白,我先給出學生問題「聽音樂,看視頻,對比說說兩段念白在語言及表達方式上各有什麼特點,猜猜那段是京白,哪段是韻白?」。而後,分別播放一段京白,一段韻白的視頻,讓學生自己對比兩段念白的差別,並說明從哪些地方看出是京白,或是韻白來的。在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時。可以一組同學說京白,一組同學說韻白,再互換說,可以提出相反或相同的建議,這樣教師便帶領學生慢慢進入討論的氛圍中。然後再讓學生總結討論後得出的結論。最後,教師結合自己預設的答案與學生的結論綜合組合呈示「答案」。這其中會有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音樂及音樂家背景的提問,對於答案教師可以在課件中呈示給學生看,不做講解,讓學生自己解讀,自己找到想要的答案。這樣提升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也突出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
《雨花石》課例中,熟練歌曲環節中,老師不范唱帶唱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帶入歌詞唱出曲子,並讓學生自己發現歌曲演唱的難點,且找到解決的方法。還有理解歌曲環節中,讓學生自己發現作者用雨花石隱喻革命烈士,讓學生從戰爭年代的「雨花石」聯想討論到身邊的「雨花石」,以此,讓學生自學出歌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升華主題。
4.在理解的基礎上,帶領學生進行趣味性的練習,在課堂上快速的掌握本課的知識與技能;
在學生了解了作品背景及相關音樂知識後,下面就是對音樂技能的掌握了。在學習節奏、試唱、演唱與演奏等技能的時候,需要反復的練習。而練習形式的趣味性,也是學生這個主體能否主動參與的關鍵。這些練習活動的組織,既要能夠有練習鞏固的作用,又要講究一定的方法使學生在練習時興趣盎然,激情不斷,是需要教師不斷積累探究的。
我在《節奏》一課中,為讓學生即熟練掌握節奏,又不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用了「游戲通關」策略。第一關,用劃拍法念唱節奏,先學後練再測驗,測驗標準是教師隨機指向任意節奏型,學生都能正確無誤劃唱出節奏型。第二關,用強弱拍手,拍出節奏的強弱感。(強拍拍全手掌,弱拍拍半手掌。)學習練習步驟及檢驗標准與第一關一樣。第三關,分左右手拍出節奏型,(左手為節拍器,一拍一次,右手拍出節拍。),檢驗結果後還可以左右手互換。第四關,利用PPT課件,製作游戲一樣的課件,讓學生隨著視頻上瞬間出現的節奏型,「劃唱」,「拍手」,「左右手」正確有節奏的做對。只有通過前一關的檢測才可以進行下一關的學習,且進行平行班對比,激起學生的鬥志,也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學習歌曲《雨花台》時,為了既能唱熟曲子,又不乏味,進行了小組對抗、男女互相打分及限定名額單個展示等方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還用「演唱接龍」輪唱等游戲的方式檢驗鞏固學生對歌曲的熟練層度。
這些都是老師必須預設好的活動,但課堂上不一定要用。這個環節的組織可以先交給學生把控,如,讓唱的好的學生教大家唱,或學生自己設計練習的方法,並自己組織練習的過程。如:《雨花石》課中,根據歌曲制定發聲練習曲,只要學情允許,完全可以教給學生進行。只有當學生實在膽怯,沒有想法時,為不耽誤課堂時間才用老師預設的方法,讓學生選擇喜愛的方式練習。其中盡可能的用多種方法,激勵學生自己想出練習的方案及參與到練習中。
5.在准確的表演作品的過程中理解作品,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升華。
當學生足夠熟練的掌握技能或作品時,便要近一步讓學生對作品及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並依據自己的理解創造性展示。教師要做的是預備好盡可能多的表演指導方案,可供學生選擇。當然還是以學生自己想出表演方案為主,教師以最大限度的給予支持鼓勵輔助性引導。如《雨花石》一課中,創作自己的《雨花石》環節,就為學生提供創作方法,與表現技巧上的多樣選擇,讓學生盡可能的創作風格多樣的作品。
三、總結
五個流程,前三個預習討論,目的是為了了解作品,也就是入門;第四個練習是為了鞏固所學技能;第五個是在表演中對所學進行實踐創造,更深層次領悟作品內涵。五個環節,在自學中發現問題,在討論中分析、解決問題,在練習中掌握知識與技能,在表演中受到作品的熏陶與感染。以學生的活動為重心,充分給予學生互動思考學習的空間,一步步把課堂交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打造高效教學的生命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