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憫農音樂教案

憫農音樂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4 06:54:22

1. 古詩《憫農·春種一粒粟》的中心思想及詩意

這是一首揭露社抄會不平、同情農民襲疾苦的詩,著重寫舊社會農民所受的殘酷剝削。第一、二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以「春種」「秋收」,概寫農民的勞動。從「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形象地寫出豐收的景象。
第三句「四海無閑田」,更寫出全國的土地都已開墾,沒有一處田地閑置著。此句與前兩句的語意互相補充,進而展現出碩果累累,遍地金黃的豐收景象。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在豐收的年頭,照理該豐衣足食了吧?
誰知結句卻是「農夫猶餓死」。這真是觸目驚心!一個「猶」字,發人深思:到底是誰剝奪了勞動成果,陷農民於死地呢?「猶餓死」三字極為深刻地揭露了社會不平,凝聚著詩人強烈的憤慨和真摯的同情。

2. 蒙氏古詩《憫農》教案

<
1、選擇公道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編寫意圖、完成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
2、確定教學目的,教學目的是教學目標的來源,它作為一種指導思想存在;依據教學目的,確定「教什麼」即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的關鍵,它有導向、激勵等多種功能;「如何教」則是從教學策略、方法或教學模式方面採取有效措施,以達到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是針對如何解決教學問題而採取的方法措施。
3、重點、難點部分的教學是一節課的關鍵,教師的課堂教學的水平主要體現在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上。
4、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所教知識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5、學生的學習方法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既能反映教師的教學理念,又能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的效果和新課程目標的實現。

3. 托班鋤禾的教學反思

一、 突出學法,持續發展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版學科。權語文教學應注重課內得法,課外得益。因為是一年級學生,於是我就把進行學法指導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即讓學生如何掌握一般的古詩學習方法。教學伊始,首先讓學生背誦學習過的古詩,激發學生的學習古詩興趣。然後質疑學生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是什麼?學生都會說只是一行一行地背熟。於是教師揭示新的學習方法:了解詩人—正確朗讀—想像意境—感悟詩情—積累背誦。學生在掌握了這樣的學法以後,就能自讀古詩,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二、 運用動畫,突破難點
由於學生對農民勞動的情景缺乏感性認識,所以如何讓學生體會勞動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從而認識到應珍惜勞動成果,這是教學的難點。而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較發達。於是我特地設計了農民在烈日下除草的動畫,以及糧食的生長過程,讓學生感受勞動的辛苦以及糧食的來之不易。同時讓學生發揮想像,農民伯伯在糧食的生長過程中,還會遇到怎樣的困難,又會如何克服?既讓學生體會了勞動的辛苦以及糧食的來之不易,又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4. 提醒幼兒節約糧食水電,有環保意識的教案

活動目標:理解農民勞動的辛苦,知道要愛惜糧食。 活動准備: 1. 經驗准備:學習古詩《憫農》,並理解其含義。 2. 物質准備: (1)事先收集一些小朋友扔掉的剩飯。 (2)課件:一粒米的來歷 (3)面板、適量的麵粉、盆、水。 (4) 配樂詩:《憫農》 活動過程: 一、觀察談話:這是誰浪費的 二、糧食來之不易 糧食今天有許多許多心裡話想對同學們說,你們想聽嗎?讓我們請水稻來說一說吧! 1.小朋友,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飯(出示實物白米飯),而「我」是一顆普通的米粒。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我是怎樣誕生的嗎?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2.演示動畫:《一粒米的來歷》中的場景一~場景四 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麼?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 3.出示場景五:禾苗在農民伯伯的精心護養下,漸漸長高了,為了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農民伯伯要做什麼? 4.出示場景六:經過半年多時間的辛勤勞動,莊稼成熟了、農民還要做些什麼? 師:好,我們謝謝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 5.教師根據幼兒的作出小結,教育幼兒要懂得珍惜農民的勞動果實。 三、歌表演《憫農》 四、和面 1.向幼兒交待和面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幼兒分組和面,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及時提醒幼兒不要浪費麵粉。 3.讓幼兒分組討論和面難在哪裡,並讓幼兒明白,雖然和面很不容易,可叔叔阿姨們還要把和好的面經過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各種麵食和糕點。 五、討論:怎樣做一個愛惜糧食的好孩子 延伸活動: 區域活動:在語言區投放兒歌內容及圖片,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通過兒歌《大饅頭,哪裡來》體驗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愛惜糧食,不剩飯,不掉飯粒。 活動反思: 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都非常優越,在幼兒園里幼兒挑食、剩飯的現象十分普遍。幼兒園每天都要倒掉一些剩菜剩飯。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設計了「愛惜糧食」活動來引導我們的孩子們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那糧食是從哪裡來的呢?小朋友們都知道「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通過讓幼兒看《一粒米的來歷》課件,體驗和面,來感知糧食的來之不易,完成重點。在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討論,通過討論、小結讓幼兒知道應該怎麼樣愛惜糧食呢,突破難點。目的是讓幼兒了解糧食來之不易,體驗成人勞動的艱辛,養成不挑食、不浪費、愛惜每一粒糧食的良好習慣。因為《綱要》中提到「社會教育需要幼兒園、家庭、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品質的形成」,所以在活動中還有家園配合、區域活動的內容,為目標更好地達成服務。 2.談談你在社會活動中經常應用的活動模式? 社會活動與幼兒的一生發展密切相關,也是在我們教學活動中需要教師運用多種模式讓幼兒來真正理解、運用的活動,我在社會活動中會運用以下幾種模式來進行: 一、生活感知 這種模式適用於和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目標,如:認識超市、郵局等。利用現實生活環境對幼兒進行教育,這是本活動的最大特色。讓幼兒在大自然、大社會中學習,在身臨其境中獲得相關的感性經驗。在參觀過程中,教師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去觀察、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幼兒。例如,鼓勵幼兒主動地向大人打招呼,主動地看一看、問一問、聽一聽、做一做,這既培養了幼兒大膽與成人交往的能力,又使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得到了提高,激發起對郵局工作人員勞動的尊敬之情。這樣的活動,將給幼兒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 二、情境陶冶 此模式運適於對幼兒情感方面的教育,如:關愛殘疾人、擁抱、等。改變了品德教育流於說教的方式,巧妙地運用移情訓練法引導幼兒結合實際生活事件設身處地地體會殘疾人的生活不方便。促使幼兒實現情感換位,即轉換角色去體驗特定的社會情感和事件並產生移情;使幼兒正確對待情景中他人的情緒反應並採取積極的行動。 三、實際練習法 此模式運用於一些習慣養成,如:排隊、謙讓等。幼兒期教育的特點是「養成教育」。讓幼兒「在做中學」,大部分時間幼兒親自參與實踐練習,豐富了幼兒的直接經驗,有助於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 中班教案憫農二首

一、啟發談話。
1、同學們,誰還記得《鋤禾》這首古詩?能給大家背一背嗎?
2、這首詩選自《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二首,板書課題:憫農(二)
二、學生自學
1、投影列出學習的步驟:
(1)藉助漢語拼音讀古詩。
(2)藉助工具書,查一查不認識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問題。(把問題在書中標寫出來)
2、學生進行自學,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間,回答疑難,解決問題。
三、相互交流學習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粒、顆、閑、夫、餓、死"指名讓學生讀生字,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糾正。
2、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死:第四筆是點,第五筆是撇。
餓:熟字"我"加上"飠"就是餓。
顆:熟字"棵"去掉木字旁,換上頁字旁,就"一顆星"的'顆'。
3、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師生共同介紹作者:李紳是唐代詩人。《憫農二首》是李紳流傳下來的最傑出的作品,思想內容深刻,對比鮮明,富有哲理。
5、理解字意(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用投影羅列出來)
粒:像米一樣細小而成顆粒狀的東西。
粟:穀子,小米。這里泛指糧食的種子。
顆:小而圓的東西。
閑:無事可做;空閑。
夫:和農組成農夫,意思是:農民。
猶:還。
餓:肚子里沒有食物。
死:沒有了生命。
四海:我國古代認為中國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內"指全國或全世界。
6、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意思,教師及時進行幫助指導)
春種一粒粟:春天種下一粒穀物的種子。
秋收萬顆子:秋天收下千顆萬顆的糧食。
四海無閑田:天底下沒有一畝閑荒的土地。
農夫猶餓死:仍然還有不少農民吃不飽肚子而被餓死了。
7、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先自己說一說,遇到問題主動與同學交換意見,或者向教師請教。)
8、請學生在全班說說全詩的意思,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開展相互間的評價,及時補充,形成生生互動的氛圍)。
四、指導朗讀
1、聽配樂朗讀,然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2、與小組成員一起練習朗讀,相互評議,推選一名同學參加班級展示。
3、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參加朗讀競賽,然後評議出最佳選手。
4、全體同學伴著音樂進行朗讀。
五、練習鞏固
1、練習按照田字格書寫漢字。
粒:左窄右寬,"立"字略短。
顆:左右﹑寬窄﹑高低﹑長短一樣,"果"字的最後一筆是點。
2、比一比,再組成詞語寫下來。
天()拉()一顆()
夫()粒()一棵()
3、背誦古詩
(1)自己練習背誦
(2)指名背誦
六、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七、布置作業1
1、在生字本上抄寫難字。
2、背誦古詩,讓家長評分,記錄在書上。
點評:教學時要通過教師范讀,聽朗讀錄音幫助學生掌握讀法。注意詩中的兩個"四和死"的讀音不同,可藉助漢語拼音讀准字音。

閱讀全文

與憫農音樂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