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花燈美術教案

花燈美術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4 10:58:15

A. 花燈閱讀中,花燈是真正的藝術品,文章是從【】,【 】,【 】等方面來體現的

形狀 材料 外貌

B. 花燈是哪個地方的民間藝術

花燈,又名復「彩燈」,是我制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一直興盛不衰,延續至今。

花燈並不是我國某個地方的民間藝術,它是全國性的,在春節(尤其是元宵節)期間最為繁多。張燈結綵已經成為遍及全國的重要活動之一。

C. 幼兒園小班美術給花燈塗色教案怎麼寫

你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介紹一下花燈 主要是什麼顏色 最後總結一下上課的意義

D. 雲南花燈戲的藝術風格哪些特色之處

雲南花燈戲作為花燈戲的一個分支,有著許多自己的藝術特色,尤其是它的表演形式、花燈的歌舞、花燈的音樂都有著獨特的藝術特點和魅力。

雲南花燈戲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演出方式遍地撒,也就是演出不擇地方。早期的花燈演出曾被稱為過街燈、院壩燈、壩壩燈,非常自由隨便,演出的班子也容易湊,所以花燈戲班在開始時,被稱之為逗湊班。

二是貼近生活。花燈觀察與表現生活的角度比起許多大型劇種與生活的距離也要近得多,因此它的內容男女老幼都懂,演唱的技藝也容易學會。在民間有俗語和順口溜說:

頭上梳鬏的會聽,腳上糊牛屎的會唱。說我們的事,打我們的卦,唱我們的歌,用我們的帕。

雲南花燈戲這種採取近距離對待生活的表現手法,使花燈的生活氣息比較濃厚,它所反映的農村生活和市民生活古樸天真,關注農村及市民生活,體現了花燈觀察生活別具慧眼的特點。這一特點適應了人們直率真情的表達。

三是花燈的音樂兼收並蓄了許多民歌小調,形成了許多支派。花燈有史以來就在雲南廣大漢族及少數民族雜居區廣為流行,由於受到各地方言土語、風俗民情、音樂曲調的影響,形成了昆明花燈、玉溪花燈、楚雄花燈、建水花燈等許多支派。

昆明花燈較多地保留了明清小曲,玉溪花燈的本子戲比較多,楚雄花燈吸收了許多民歌小調,建水花燈的音樂和唱詞、道白,他們都與當地彝族的民間語言及藝術有關系。另外,花燈的音樂多半是小調,音節規整、輕快、跳躍,有很強的動感,這與花燈劇載歌載舞的特點是一致的。

四是花燈音樂曲調的來源相當廣泛。從搜集到的上千首曲調中可以看到,花燈的音樂曲調一部分源於明清小曲,大量的是源於民歌小調,還有的是從雲南揚琴、宗教音樂及民族音樂中吸收的。

此外,還有一些是從兄弟省市的劇種中移植的。由於花燈吸收了多種來源的曲調,加上自己特有的演唱習慣、潤腔方法,再結合花燈舞蹈、戲劇節奏及雲南的方言土語,使花燈音樂具有了多樣性與統一性相結合的特徵。

五是雲南花燈歌舞表演多。首先是載歌載舞,無論大戲小戲,花燈舞在劇中都佔有較大比重,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套表演方式。同時,為了很好地表現情節、人物,舞蹈中還有許多從生活中提煉的舞蹈動作。比如《夫妻打魚》劇中的玉花扇劃步、鯉魚穿江,《鄉城親家》劇中人物何大發的跺蹲烏龍伸腿等。

在雲南花燈表演中,歌舞佔了很大比重。花燈的「歌」包括唱和打岔兩部分,很少說白。「打岔」就是有韻的說白。老燈中很少有不押韻的道白,因此歌和舞就很容易在節奏上統一起來。

除了上述這些特點外,雲南花燈的音樂是它區別於其他劇種的主要標志之一。

雲南花燈音樂的結構短小,多為上下句或四個樂句組成的單樂段。音樂的節奏鮮明,流動性較強,樂句之間很少有較大的停頓,多從板上起句,在眼上落句。速度一般為中速或小快板,情緒明快、活潑、瀟灑,旋律優美。雲南花燈音樂的調式多為徵調式和羽調式,其次是宮調式和商調式,以五聲的樂曲為主。

雲南花燈的伴奏樂器有胡琴、月琴、三弦、笛子等,後來又增加了琵琶、揚琴等民族樂器,有的地方還使用了某些少數民族樂器。

雲南花燈的劇目也有自己的特點。其劇目大約有200多個,分為花燈歌舞、花燈小戲與花燈大戲3類。較有影響的劇目有《探乾妹》、《游春》、《劉成看菜》、《鬧渡》等。雲南花燈戲演出的許多劇目,都具有樸素單純、健康明朗的民間藝術特色,充滿著勞動人民的生活氣息。

花燈戲的傳統劇目不多,除去燈夾戲時期移植過來的滇劇劇目,共有兩百出左右。其中,花燈歌舞劇目有《十大姐》、《大頭寶寶戲柳翠》、《踩連廂》等,花燈小戲劇目如《三星賀壽》、《紅回門》等。新中國建立以後,在大力整理傳統劇目的同時,還新編了大型花燈戲《依萊汗》等近百個劇目。

雲南花燈戲比較有名的代表劇目有《蘆花記》、《小二黑結婚》、《金碧坊》、《依萊汗》、《梭欏寨》等,很具有代表性。

《蘆花記》又名《鞭打蘆花》,是雲南花燈戲較早演唱的一個傳統劇種,講述的是孝子閔子騫的故事。閔子騫8歲喪母,後父親續娶後妻姚氏,並又生下了閔革、閔蒙兩個孩子。繼母疼愛自己親生的兒子,對幼小的閔子騫橫加虐待,但閔子騫誠實敦厚,毫無怨言。

有一年臨近年底,父親驅牛車外出訪友,讓3個孩子跟著。閔子騫趕著車,當走到一村莊時,天氣驟變,寒風刺骨,子騫戰栗不已,手指凍僵,將牛韁繩和牛鞭滑落於地,牛車翻倒在路邊的溝地里。

閔子騫的父親特別生氣,以為閔子騫真的像繼母所說的那樣懶惰,非常生氣,拾起牛鞭怒抽閔子騫。不料鞭落處綻露出蘆花,蘆英紛飛。其父見狀,驚奇不已。

這時,飢寒交迫的閔子騫已經暈倒在雪地里,其父撕開子騫的棉衣,見盡是絲絮,這才恍然大悟,知道是後妻虐待閔子騫,忙脫下自己的衣服裹住子騫。返回家中後,其父舉鞭抽打後妻,並當場寫下休書。

蘇醒過來的小子騫卻苦苦哀求父親不要趕走後母,他誠懇地對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

意思是休了後母,自己和兩個弟弟有可能落入另一個後母的手裡,兩個弟弟將來也會像自己一樣受苦。父親聽了子騫的話,覺得非常有道理,放棄了休妻之事。繼母深受感動,她痛改前非,從此對三個孩子一樣看待。

《小二黑結婚》是新中國建立初期,昆明人民花燈劇團成立後排演的反映新生活的劇目。在當時排演時,在花燈的唱腔、表演方式的革新方面,花燈劇團都做了不少嘗試。《小二黑結婚》講述了發生在解放區的故事。

二諸葛和三仙姑是劉家峽的兩個有名的人物。二諸葛叫劉修德,抬腳動手都要論個陰陽八卦、黃道黑道。有一年春旱,好不容易下了點兒雨,二諸葛掐指一算說:「今日不宜栽種。」

結果,錯過了播種的好時機。不宜栽種就成了二諸葛的忌諱。三仙姑是於福的老婆,整日裝神弄鬼,曾經在下神給金旺爹問病時,趁著空子偷偷告訴女兒:「灶上煮的米爛了。」

不巧恰被金旺爹聽見。於是,米爛了便成了三仙姑的忌諱。三仙姑當巫婆足有三十年了。她年輕時風流俊俏,公爹看不慣,趕走那群常來耍貧嘴的小青年,媳婦卻一病不起,請了神婆才見好。三仙姑從此便設香案下起神來。小青年照舊往來不斷。

30年後,三仙姑已人老珠黃,官粉塗不平臉上的皺紋,綉花鞋、鑲邊褲攏不住青年的心。雖說家中依舊熱鬧,但大家的心思卻只在她兒女小芹身上,三仙姑不免心生嫉妒。

小芹18歲,乖巧伶俐,比她娘當年還漂亮,而人卻十分正經,金旺兄弟都曾討過沒趣。

金旺一家是這兒的一窩虎,橫行霸道,抗戰時就做了不少壞事。打垮潰兵土匪後,村裡沒人願意當幹部,胡亂選了金旺做村政委員,興旺做武委會主任,金旺老婆做婦救會主席。興旺見小二黑有趣好玩,就提名他為青抗先隊長。二諸葛不樂意又無可奈何。從此,金旺兄弟更是無法無天。

小二黑是二諸葛的兒子,在反掃盪時打死過兩個敵人,人又長得精神,人見人愛。雖沒上過學,跟著爹也讀了不少《陰陽宅》之類的書。他聰明伶俐,18歲了,大家還把他當小孩兒逗,常說「不宜栽種」的話。小二黑臉上掛不住,見人就躲,再也不信八卦陰陽了。

小二黑和小芹相好已經兩三年了,可二諸葛忌諱多,不同意,硬是為兒子收了個八九歲的童養媳。小二黑卻不認賬。

金旺兄弟對小芹懷恨在心,故意找茬兒,說小芹勾引小二黑,為此召開斗爭會,武委會這邊斗小二黑,婦救會那邊斗小芹。幸得村長是個明白人,說小二黑是出於真情,談戀愛不犯法,童養媳不算數,這一場爭斗才了結。

斗爭會後,小二黑和小芹的事便公開了。三仙姑嫉妒小芹,要真是二人結了婚,她跟小二黑就連句笑話也說不得了。於是急急忙忙為小芹找婆家,終於收了一個退伍軍官的禮帖,認為了卻了一樁心病。小芹哪裡肯依,她說:「誰收了人家的東西誰跟人家去!」

說完就去找小二黑商量對策。哪知興旺等人早有預謀,他們從暗地裡跳出來,大喊捉姦「拿雙」,並把二人捆了起來。小二黑理直氣壯,毫不膽怯。

兒子被捕,二諸葛心神不定,又是占卜又是掐算,悔不該小二黑當什麼隊長,招此大禍。第二天一早,他便趕往區里,路上得知兒子被放,金旺兄弟被捕在押。來到區里,聽說上邊允許兒子和小芹結婚,便滿心不痛快,說鄉間七八歲訂婚多著哩,請區長恩典恩典,說他倆命相不對,是一輩子的事。可是,這里是民主政府,新社會主張婚姻自主,他二諸葛不同意有啥用?

三仙姑對女兒並不掛心,直到交通員傳她,她才打扮得花枝招展來到區上。她滿頭首飾、濃妝艷抹,惹得一群婦女指指點點,哈哈大笑。而區長竟把她認作前幾天跟婆婆生氣的年輕媳婦。偏偏又有人講出了那「米爛了」的故事,三仙姑羞愧難當,恨不得一頭碰死。

小芹當眾表示不同意她娘操持的那門親事。區長吩咐三仙姑把所收的彩禮統統退還。三仙姑只得答應。金旺兄弟被押,人人稱快。在群眾大會上,村民們紛紛檢舉二人的罪狀。區里根據事實,判處二人15年徒刑。大會後,村幹部改選,大家再也不敢投壞人的票了。

三仙姑回來後,對著鏡子研究一番,也覺得有點不像話,便改換裝束,30年來裝神弄鬼的那張香案也悄悄拆去了。二諸葛也在老婆孩子的勸說下,放棄舊業。小芹和小二黑終於結了婚,小兩口十分和美,鄰居們都說是村裡的第一對好夫妻。

卧房裡,小二黑學唱三仙姑的「前世姻緣由天定」,小芹則學說二諸葛的「恩典恩典,命相不對」。淘氣的孩子們去聽房,學會了這兩句話,就給兩位神仙起了新外號,三仙姑叫「前世姻緣」,二諸葛叫「命相不對」。

《金碧坊》是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創作的新編清裝歷史劇,演繹了神馬、碧雞的傳說。在雲南古老的傳說中,神馬、碧雞是吉祥、美好的象徵。花燈劇《金碧坊》再現了當年老昆明的市井生活,以全新的方式,將金碧坊古老的傳說重現在舞台上,且以懸念牢牢抓住觀眾。

《金碧坊》的故事發生在清康熙年間的1687年。木匠曾石楠立志重建金碧坊,實現民眾的心願,不料橫禍飛來,突然成了罪犯。他的表弟潘福來,乘人之危騙取了曾家祖傳的圖樣。知縣張廷樹心有疑惑,要追查真相,冒著風險為曾石楠做擔保使其走出牢獄。知府高志遠浮躁輕信,急功近利,委任潘福來當上了重建二坊的主管。還有3個女人攪和在其中,起到或好或壞的作用。

劇中真與假糾纏在一起,正與邪的明裡暗裡較量,使劇情波瀾起伏,懸念叢生,直至最後才一切水落石出。

《梭欏寨》是由雲南省花燈劇團創作演出的大型花燈劇,取材於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活原型。

改革開放之初,雲南文山石洞村的彝族婦女任應珍,經過進城賣菜、開辦碾米加工企業和興建採石場而富裕起來。為了報答鄉親,她宣布在村裡實行點電燈、碾米、磨面「三不要錢」。但由於種種原因,時隔不到一年,任應珍破產了,又回到文山農貿市場賣菜了。

2008年初,雲南省花燈劇團決定採用這個劇本以後,邀請另一位雲南本土劇作家馬良華加盟對劇本修改加工。馬良華與省花燈劇團團長、編導孫晉昆對這個題材作了深入開掘,把該劇的地點從文山移到彌勒阿細人居住的梭欏寨,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展開劇情。

在劇中,創作人員融入阿細人遠祖「有獵物,共分割」的遺訓,以及阿吉姆從小是孤兒,靠鄉親們哺育成長的身世,阿吉姆致富不忘眾鄉親,在村裡實行「三不要錢」以後,從縣長到村長層層對她加封的情節,賦予該劇較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增強劇情的合理性和阿吉姆這個人物的可信性。

劇中主人公阿吉姆以一己之力,承擔了太多的社會責任,終於難以為繼。經過反思,阿吉姆最後跪碑謝罪,她用上級獎勵的人民幣10萬元買來桃核苗,建農村生態園,帶領鄉親們走上共同致富之路。

總之,雲南花燈劇以其突出的地方特色,和唱、念、做、舞中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它質朴而不矯揉造作,健美而又粗獷,具有十分濃郁的雲南地方民族特色。

E. 昆明地區的花燈藝術有什麼特點

昆明花燈流傳於昆明城郊的東庄、大樹營、小壩、小菜園、大廠村、小廠村、岔街等地及官渡區、西山區、呈貢縣、晉寧縣、安寧縣和宜良縣。

昆明花燈早期的演出,與會火結合,在春節、元宵期間活動,由燈會組織。演出前要舉行迎燈神儀式,並由管事向各處投送燈帖。演出隊伍由寫有「太平花燈」的燈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字樣的各形彩燈領隊。

在過山號和文武樂隊後,依次是獅燈龍隊、武術雜耍隊、高蹺、旱船、跑驢、秧佬鼓、霸王鞭,還有彩妝的劇中人物沿途表演,並向接了燈帖的人家祝賀。這種演出形式也稱賀燈,由於邊走邊演,群眾也把這稱為過街燈。

清道光年間,昆明地區已有花燈小戲的演出。有的用打棗竿、金紐絲、倒板漿等小曲演出《鄉城親家》、《瞎子觀燈》、《打漁》、《朱買臣休妻》等劇目。由於演出內容的不斷豐富,演出形式也發展為選擇廣場演唱,以滿足群眾。

清光緒時,農村各地燈會、燈班、燈棚等業余花燈演唱組織先後建立。有的燈會,不僅在春節期間演出,還被邀去鄰近村寨演出或教戲,出現了李本忠、樊永壽、李永年等教燈師傅和唱功先生,使昆明花燈進一步普及。

李本忠是花燈藝術的多面手,生、旦、凈、醜行行熟練,吹拉彈唱門門精通。他是花燈世家,生有四子,均傳授花燈技藝,且各有專長。長子瑞清工旦角、次子樹清工丑角、三子懷清工生、旦兼操琴、四子雜角。一家人經常同台演出,配合默契,得心應手。特別在《鄉城親家》中,父子們合作,妙趣橫生。

李本忠的傳人有可樂村的楊佩林,江尾村的徐秉義和普尚義、新冊村的李汝貴、松花鋪的李可興等,均已先後逝世,但他們都各有傳人,世世代代為呈貢花燈事業做出了貢獻。

樊永壽是昆明人,他從小受本村燈班的熏陶,後入明家地燈班向老藝人陳定學藝,工生、旦,以旦見長。樊永壽天賦好嗓,音色甜潤,唱念清晰,善於模擬各類婦女的生活言行,融化於花燈表演藝術中。如在《打魚》中扮演鄔飛霞、《補缸》中的王大娘和《勸賭》中的胡豆妻,不同的人物,演得形象逼真,身段優美,頗受觀眾歡迎。

後來,明家地燈班在陳定、陳家信、李祥雲、樊永壽等主持下,陣容整齊,演出活躍,吸引了省市政界要員和各種名流常來觀看,並給予較高的評價。該燈班的著名演員常被邀請到鄰近縣區傳藝和演出。樊永壽曾先後被請到官渡區的上庄、崗頭村。西山區的普吉、沙朗等地教燈傳藝。

後來,樊永壽和李祥雲應雲南省花燈劇團邀請,口述並演唱了《打魚》、《打棗》、《紅娘推車》、《貨郎賣線》等八出昆明花燈傳統劇,和《打棗竿》等28支傳統曲調,分別由尹釗、楊放等校對、記譜,選刊於《雲南傳統花燈劇目匯編》第一集和《雲南花燈音樂》的昆明部分。他為昆明花燈的發展和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

李永年童年時就喜愛花燈藝術,藝人們見他聰明伶俐,都喜歡教他。13歲就扮演花燈劇《小放羊》中的牧羊女,以唱,做逼真贏得觀眾稱道,自此經常隨燈班演出。他一貫虛心好學,在鑽研旦角身段和演唱的同時,還兼習胡琴、月琴等樂器,常年不輟。

李永年在向老藝人求教時喜歡窮根究底。他還從京劇梅、程兩派唱腔中受到啟發,從演唱的急徐、輕重、吐字、韻味各方面去雕琢花燈,為花燈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李永年的表演真實自然。抗戰初期,他曾參加農民救亡燈劇團,在《張小二從軍》中扮演小翠花一角而博得贊譽。他的唱腔高亢清脆,在農村草台演出能傳聲數里。他唱的苦道情委婉含蓄,情真意切,以情動人。因他對道情的出色演唱,觀眾稱他「道情」先生。

這些優秀的藝人,在昆明花燈戲的發展上,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1912年,岔街東岳廟組成一個花燈班,在金碧游藝園即昆華醫院的露天劇場演出。1924年,昆明明家地燈班,曾被邀至五華山為唐繼堯就任雲南總督演出,昆明花燈進入省城演出的開端。但後來,因為戰亂花燈班子被迫解散,花燈演出再次恢復完全業余的狀態,花燈藝人仍回到農村或茶館進行季節性演出或清唱。

到了1945年後,昆明較有成就和影響的一大批花燈藝人組成了各種形式的專業和半專業的花燈班社,進入昆明等城市的一些小劇場進行常年的營業演出。除演出花燈傳統劇目之外,又大量從滇劇劇目甚至京劇劇目中移植了《柳蔭記》、《秦香蓮》、《李三娘》、《八仙圖》、《四下河南》、《珍珠塔》等大本戲、連台本戲,以及《三娘教子》、《蘇三起解》、《斷橋會》等摺子戲。

1946年後,昆明市區的花燈藝人曾先後在慶雲、華豐、昆明、太華春、聚盛、太和等綵排茶室,進行過營業性演出。為維持營業,增加演出劇目,移植了一些曲藝唱本和滇劇劇目,如《四下河南》、《白扇記》、《蟒蛇記》、《槐蔭記》、《金鈴記》、《秦香蓮》等,並吸收滇劇藝人參演,演唱中帶入了部分滇劇聲腔,被稱為「燈夾戲」。

燈夾戲的演出,對花燈的表演、聲腔、服裝、伴奏等方面的戲劇化起了促進作用。

1949年,慶雲街建立全省第一個專唱花燈的慶雲劇場,一些專業花燈班在場里唱花燈。這些班子時聚時散,由少數藝人牽頭組織,沒有專門的班子名稱。

在劇場里唱的時間比較長,對盤龍區花燈活動影響比較大的是熊介臣組織的花燈班。他們從滇劇移植來許多劇目,如《四下河南》、《狸貓換太子》等。接著,長春路東段又建了一個唱花燈的茶室,有馬雲順組織的花燈班在茶室里演唱,對盤龍區花燈活動也有一定影響。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把流散昆明的花燈藝人組織起來,於1950年成立昆明花燈工作者聯誼會。1951年初,在聯誼會的基礎上,正式建立了集體所有制性質的民間職業劇團昆明人民燈劇團。燈劇團的團址設在文廟。建團後招收了第一批女青年學員,結束了花燈一直以男演女的歷史。

在新文藝工作者的參與下,先後整理、改編了一批傳統花燈歌舞和小戲如《十大姐》、《大茶山》、《三訪親》等。當時,《三訪親》曾在文廟第一劇場上演連續八十多場滿座,轟動一時。

1958年7月,昆明市屬第一個國營花燈專業表演團體昆明市花燈劇團成立。多年來,由於政府的重視,昆明地區的花燈藝術得到了穩定的發展,成為城鄉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並出現了許多受群眾歡迎的演員,袁留安、王玉霞演唱的花燈,成為電台經常播出的保留節目,並錄製成磁帶廣泛發行。袁留安的唱腔還被我國戲曲研究院製成盒式磁帶,編入了《中國藝術家唱腔選》。

與此同時,雲南彌渡地區的花燈也發展成熟了。20世紀50年代,廣泛流傳於全國的彌渡山歌《小河淌水》,被譽為東方小夜曲,使彌渡聞名於世。

在雲南花燈形成的以地域劃分的各個支系中,彌渡花燈佔有重要的地位。彌渡花燈因受白、彝音樂和漢族山歌的影響,擁有許多來自民間獨具特色的曲調,如《十大姐》就是彌渡山區的民歌。

與其他地方的花燈一樣,廣場花燈表演是彌渡花燈在鄉鎮年節中傳統的表演形式。一般在廣場街頭演出,分小唱和大唱兩類。

小唱又稱小場,是各種花燈歌舞和小調演唱的統稱,表演時間較短,唱段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常穿插在大唱節目的空隙中表演。小唱所用的曲調稱為小調,其數量豐富,經常演唱的有《十大姐》、《綉香袋》、《雙採花》、《採茶調》、《拜年調》。小調也是大唱曲調的基礎。

大唱分為花鼓和摺子兩種。花鼓的故事情節簡單,主要以人物的歌舞來表演,節目有《鳳陽花鼓》、《城門花鼓》等十多個。

摺子有較為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但歌舞成分很濃,表演時間一般比小唱和花鼓長得多。登場人物一般是二到三人,題材十分貼近現實生活,服裝、道具、化妝都很簡便,富於生活化。

早期的彌渡花燈長期停留在民間社火活動的形態,20世紀50年代才逐漸搬上舞台,發展為較成熟的藝術。

自1956年,彌渡縣花燈劇團成立以來,創作演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藝術水平的劇目。如反映彝族民族英雄李文學的歷史劇《彝漢情》、中小型現代花燈劇《彩虹》、《男子漢》,以及移植劇目《李雙雙》、《徐九經陞官記》等。極大地促進了彌渡花燈藝術的發展。

在彌渡流傳著一句俗語:「十個彌渡人,九個會唱燈。」盡管花燈已走上了舞台,但彌渡花燈的根仍然深深地扎在民間。花燈演唱活動幾乎遍及彌渡城鄉,其中以人口集中的壩區、西南部的密祉和南部山區的牛街為主要流行區。

就密祉鄉來說,這里距縣城南約二十公里,每年正月十五是傳統的密祉燈會。屆時,密祉萬人空巷,演員達四五千人,耍龍達四十多條。密祉燈會的盛況,集中體現了彌渡花燈的娛樂性和群眾性。

F. 花燈是哪裡的民間藝術

花燈起源於漢代,盛於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間。我國歷代花燈的制內作十分講究,品容種繁多。如明朝畫家唐寅有詩雲:「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心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到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G. 花燈藝術是怎樣興起的

在雲南農村和小城鎮中,有一種宗教性的文藝活動,名為會火。「會火」即為「社火」,在每年農歷新年到元宵節期間或在祈雨等場合舉行。

會火活動由輪值的村子組織,會火的隊伍,除抬「土主」的外,其餘就是一支文藝遊行隊伍,其中包括耍武術的、耍雜技的,以及一個花燈表演的隊伍。花燈與當地土主神祭祀結合,是當地社火活動的主要內容。

據清代地方誌《元謀縣志》中記載:「楊天順善歌彈,順以技入黔府每宴會必令侍側。」其中歌彈中的彈就是最初的花燈。

清乾隆年間定稿的《華竹新編》記載著「立春前一日,春官獻春唱,端公對舞春棒,師婆擊羊皮鼓和之,番民聯臂踏歌,吹蘆笙和之」的社火演出,並有「榮賽歌舞,民間以相聚為樂」的社火組織。

清同治年間,元謀縣縣令王戩谷看過元謀花燈後,寫了3首燈詞:一花燈結隊踏歌來,獻壽公堂一字排。

解識聲中含舊歲,願躋黎庶上春台。二父子天倫本至親,蘆花演出倍情真。

愧於萬里成漂泊,夢里還家拜二人。三嗟吁薄官滯天涯,興味索然度年華。

今夕忽聞此歌調,青衫司馬遇琵琶。

清代的元謀縣知事童益泰看花燈,看到的就已經是「芒神肥,小牛高,獅戲龍燈春意驕。喜八蠻,初鼓樂,吹笙聯臂踏歌握」的場面了。這就說明,元謀縣在明末就有了能歌善舞的民間花燈藝人。

元謀花燈老藝人張萬育回憶說,元謀的紅岡花燈相傳已有13代,最早的第一代大約就在明萬曆年間。明代狀元楊升庵的《觀鞦韆》一詩中也曾寫道:

滇歌哭曲齊聲和,

社鼓漁燈夜未央。

詩句中所說的「社鼓漁燈」與花燈節目的《秧老鼓》就有著密切的關系。

由於花燈最原始的演出形式是參與會火活動時的演出,所以演出形成比較特別。一般是先參拜四方,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然後開始演出。「燈頭」帶領花燈隊伍到接待人家時,通常先由接待人家唱道:「絲弦響,叫三聲,尊聲燈頭聽原因,燈從哪兒起?戲從哪兒記?從頭一二說與我,放你進來參佛神。」

「燈頭」則回唱:「絲弦響,叫三聲,尊聲主人聽原因,燈從唐朝起,戲從唐王記,從頭一二說與你,放我進去參佛神。」

如此一盤一答,燈頭都答對了,才被放進場。

這些表演都是在廣場演出,表演的儀式,各地大同小異。演出程序一般是先以集體花燈歌舞如《秧佬鼓》、《大頭寶寶戲柳翠》、《團場》開場,然後再演出小型花燈歌舞或花燈小戲。

元謀傳統花燈有傳統劇目100多個,分文戲、武戲、廟會戲,其中又分袍帶戲和三小戲。傳統花燈劇目有外來劇種移植的,也有地方藝人創作的,均在融合了地方民歌、小調和地方曲藝後,形成了風格鮮明的元謀地方花燈。

元謀花燈有曲譜150多首,由文藝工作者收集、整理出的資料有《元謀花燈音樂》、《元謀花燈曲譜》、《元謀花燈資料》等。除劇目、曲目多以外,元謀花燈載歌載舞,表演性強,鄉土味濃郁,特別是燈社演出傳統花燈,頗具傳統色彩。

除了元謀花燈以外,在雲南玉溪的花燈也別具特色。早在明代,江南軍民移居雲南玉溪後,玉溪的花燈與江南小曲結合形成了以演唱江南小曲為主的花燈。明代的《景泰雲南圖經》劇中記載,曰:

其俗好謳,州中奕漢雜處,其少年美聲氣,喜謳歌,清朝良夜,放意自適,處處相聞。

這種花燈表演又被稱為唱燈和簸箕燈,就是因為唱燈是在廣場演出的。後來,隨著崑曲的興起,花燈吸收了崑曲中明末清初朱佐朝《漁家樂》劇中的一折。

清康熙年間的1670年,雲南撤銷六衛,散軍為民,大大促進經濟的發展,社火中的花燈活動由單純祈求豐年逐漸轉為向富戶拜年祝賀。

到了乾隆時期,雲南許多民間戲開始興起,花燈因為備受人們喜愛得到了大步發展。最初的花燈多為長短劇,是因為大多是明清小曲唱調。所以,徐嘉瑞的《雲南農村戲曲史》將這一時期的花燈劇稱為舊花燈劇。

這個時期的花燈活動,以歌舞為主,一般稱之為老燈。而且這時的花燈多半屬於農村逢年過節時業余演唱的性質,集散不定。雖然有不少熱心的唱燈師傅,卻沒有固定的專業藝人班子。雖然也能口傳心授,但長期沒人重視。

清末以後,相繼出現雲南玉溪上山頭、丁旗屯、小矣資、蓮池、梅園、大營街、研和、宋官、澄江西街、子龍街、易門城關、華寧青龍、通海四街等在組織上較為穩定的燈會有上百個。

這些燈會在花燈演出的基礎上,用一些較簡單的情節,把各種曲調演唱串起來,並增強表演的舞蹈性,成為有情節的歌舞節目。

到了20世紀初期,雲南玉溪經濟迅速發展,市民階層唱花燈開始興盛。雲南玉溪花燈藝人從滇戲等其他劇種中吸取養分,改造花燈,使雲南玉溪花燈以新燈馳名全滇。為這一時期做出重大貢獻的藝人有很多,熊介臣便是其中之一。

熊介臣年出生在玉溪縣北城鎮的一位中醫師的家庭里。他的父親行醫數十年,醫術超群,大凡求醫於熊醫生的患者,無不妙手回春、葯到病除。熊老醫生當年曾打算將自己的醫術傳授給他的兒子熊介臣,可是熊介臣卻不愛中醫,由少年時代開始就酷愛玉溪民間土生土長的藝術花燈。

熊介臣1918年開始上小學,白天讀書,夜間常常去觀看民間演唱的花燈,久而久之,他就更加喜愛花燈藝術。在他剛13歲時,就正式拜玉溪縣民間的花燈藝人佘四先生為師,學唱花燈,專攻小生。由於他勤學苦練,努力鑽研,兩年以後就能參加玉溪業余花燈班子到各地演唱花燈。

俗話說:「業精於勤,藝無止境。」熊介臣先學唱小摺子戲,後習大眾戲,博採眾長,技藝漸精。自從他扮演花燈劇《探乾妹》劇中的乾哥,和《山伯訪友》劇中的梁山伯等角色以後,熊介臣就在花燈小生行當中,嶄露頭角,因而被聘到易門縣小街、大村、飛村等地當花燈教師。

從1927到1932年的6年之中,熊介臣每年春節起開始流動演唱花燈至農忙插秧季節結束。到秋收農閑以後,又開始到各地農村教唱花燈。在暗無天日的舊社會里,藝人們的生活是沒有保障的。在每一年當中除了教唱和演唱花燈而外,藝人們總要失業大半年,生活極其艱辛。

1951年,昆明人民燈劇團正式成立後,熊介臣擔任團長,他在昆明人民燈劇團排演了《人往高處走》、《夫妻合作》《羅漢錢》、《河伯娶婦》等劇目。在晚年時,熊介臣又重新整理了花燈傳統劇《山伯訪友》、《五里塘》、《虞美情》、《玉寶瓶》等劇本,新創作了花燈歌舞劇《山茶重開》。

熊介臣從事花燈藝術工作整整56個春秋,為花燈藝術的發展和花燈人才的培養,貢獻出了畢生的精力。他的專長是花燈小生,他的表演細膩、真實、自如,其身段瀟灑雅緻,剛健脫俗。他生前曾總結了他一生的表演要領雅、灑、發的規律。

「雅」即儒雅。在演古典戲時,小生多為書生,故必須具有儒雅氣概。如演《天仙配》劇中的董永一類小生,雖然要文雅,但由於他家境貧寒,勞動度日,故又必須具有勞動人民的氣質。

「灑」即瀟灑,演才子佳人之類的小生應演得倜儻風流,但不放盪,不輕狂,切忌渲染色情。

「發」即柔而有剛,比如人的頭發很柔和,但是不能隨手成形,手一松,它又直了。因此,小生的動作也要外柔內剛,內外要相濟,必須演得剛健、朴實。

熊介臣在50多年的藝術實踐中,一面繼承了花燈的傳統藝術,一面又在這基礎上不斷加以發展創新,並吸收和借鑒兄弟劇種的優秀表演特點,博採眾長,融會貫通,千錘百煉,自成一家。

熊介臣的唱腔,字正腔圓,韻味深長,抑揚頓挫鮮明,風格純真濃厚,真是獨樹一幟,別具一格。他對於傳統花燈唱腔。不是墨守成規地模仿,而是根據劇情、人物感情的不同,加以革新創造的。

例如,後來花燈界所用的玉溪道情,就是熊介臣和老一輩藝人們根據玉溪老道情板的旋律發展創新為現在的這支道情板的,通過這一發展,唱起來戲劇性加強了,表現力也擴大了。

熊介臣的噪音清脆、甜美、純正、柔和、優雅、動聽,直到1979年他年近古稀時,尚未減色,雲南人民廣播電台請熊介臣去錄制了一些花燈唱腔,仍然是風格濃郁、聲情並茂。熊介臣不僅是唱、做俱佳的花燈小生,同時又是編劇、導演和表演三者兼長的多面手,這在花燈界是罕見的。

由於花燈藝人對老燈徹底改造,推陳出新,創作出一大批新花燈劇目,把老燈由鄉間的團場歌舞推向舞台戲劇化,正式成為一個劇種花燈戲,進而在全省推廣普及。

新花燈發生了三大變化:一是創作了一大批新燈劇本;二是花燈進省城昆明,形成專業性質賣票演出;三是出現一批知名的花燈藝人。這三大變化,標志著新燈取代老燈的全面完成。

在新燈中,由雲南玉溪藝人創作的反映農村青年男女愛情與家庭生活的劇目《雙接妹》和《出門走廠》,深受農民歡迎。在新燈發展過程中,由滇劇移植或根據善書說唱本改編了《蟒蛇記》、《白扇記》、《金鈴記》等花燈戲。演出的地點也由原來的農村院壩廣場走向燈樓或祠堂古廟中的戲台。

新燈劇還運用了《十杯酒》、《虞美情》、《昭通調》、《東川採茶》等一些新的曲調,其唱詞多半都是整齊的十字句、七字句。曲調與劇目都進一步通俗化,更加接近了百姓的生活,戲劇性增強。角色行當比起舊燈劇也有了很大發展,因而很快便風靡各地。

1938年前後,王旦東等人創作了《張小二從軍》、《茶山殺敵》等現代戲,以雲南玉溪花燈藝人為主組成農民救亡燈劇團,到昆明及滇西、滇南等部分地區巡迴演出,擴大了雲南玉溪花燈在省內的影響。

花燈戲

H. 麻陽花燈藝術節演出實況

本次活動由麻陽縣委、縣政府主辦,麻陽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縣迴文化館、縣財政局答承辦,旨在推廣我縣傳統花燈戲,豐富我縣群眾節日期間精神文化生活

整場演出由《四季觀花》、《我勸世人做清官》、《十八相送》、《紫金杯》、《軍民魚水情》、《春草闖堂》、《拾玉釵》七個節目組成。當天雖天氣寒冷,且下著小雨,但演員們精彩的演出仍吸引了眾多觀眾,整場演出歡呼聲和掌聲不絕於耳。

I. 花燈是哪個地方的民間藝術

皮影、花燈、剪紙與年畫都是中國非常有特色的民間藝術。
雕刻藝術是在全世界都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藝術。

皮影戲最早誕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又稱羊皮戲,俗稱人頭戲、影子戲,驢皮影。發祥於中國陝西,極盛於清代的河北。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在中國,不少的地方戲曲劇種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出來的,而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藝術手段,對電影的發明和美術片的發展也起到先導作用。如今,中國皮影被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爭相收藏,同時也是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領導人相互往來時的饋贈佳品。 (網路)

花燈,又名"彩燈",是我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花燈起源自漢武帝於農歷正月十五日於皇宮設壇祭祀當時天神中最尊貴的太一神,由徹夜舉行,必須終夜點燈照明,此為元宵節點燈的開端;在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土後,由於道教神仙術與佛教燃燈禮佛的虔誠互相結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鄉燈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形成一個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網路)

根據網路,「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30日,中國剪紙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的審批列入第四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南方派——代表為湖北沔陽剪紙、廣東佛山剪紙和福建民間剪紙。北方派——代表為山西剪紙、蔚縣剪紙、陝西民間剪紙、磁性剪紙和山東民間剪紙。(網路)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
年畫的出產地,一向分成兩大中心:北方是在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縣的寒亭;南方是在四川的綿竹年畫以及蘇州桃花塢和廣東的佛山。產量和製作,都各有明朗的風格,而且市場的范圍也很大。這因為,年畫在很長時期以來,一直就是民間所創造、所喜愛的美術作品。雖則年畫在宋代已經具有了雛型的規模;但它的真正形成則在明代,資格最老的要算天津楊柳青的產品。(網路)贊同12| 評論

J. 北京的元宵節花燈各形各色,件件都是藝術什麼

北京的元宵節花燈各形各色,件件都是藝術。


花燈,又名燈籠。花燈是起源於中版國的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品,權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受中華文化影響,在亞洲華人地區,許多國家的廟宇中,花燈也是相當常見的物品。


花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它酬神娛人,既有「儺戲」酬神的功能,又有娛人娛樂的價值,是中華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寶。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的燈節。每到這時,各式花燈高懸街頭五彩繽紛。勝芳花燈多以亭台禽魚蟲花卉的題材製做。以染色紙綴以各色華麗細條製成,鮮艷奪目。

閱讀全文

與花燈美術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