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班美術我的夢想屋教案
教學要求:
1、通過教學活動,讓幼兒在欣賞抽象畫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夢境可以不用將具體事物畫出來,知道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現不同的夢境。
2、讓幼兒學會重彩轉印畫的基本步驟,體驗玩色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感受、欣賞和表現美術作品的能力。
教學准備:
1、法國作家奧迪隆.雷東的作品抽象畫《紅色的斯芬蒂克》(若沒有原著,師可以自己用鮮艷的色彩畫一幅重彩轉印畫)
2、幼兒人手一份材料(一塊玻璃板、一個鏡框、一張白紙、毛筆若干支、顏料)
3、烘乾機、錄音機、磁帶(內有睡覺、可怕的音樂、輕快的音樂)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小魔女。今天我將帶你們去夢的世界玩,高興嗎?
2、聽音樂,做動作(睡覺,做惡夢,美夢,重新睡覺)
3、師:「天亮了,該起床了。」
二、基本部分
1、師:小朋友在夢的世界裡,你們玩的真起勁,夢見了什麼?(幼兒自由發言)
小結:哦,小朋友做了各種各樣的夢,有可怕的夢,也有快樂的夢。
2、師(出示抽象畫):有一位法國的畫家也做了一個夢,而且把它畫了下來。你們猜猜他夢見了什麼?(幼兒自由發言)
小結:我發現一件奇怪的事,畫家的夢里沒有將具體的事物畫出來,而是讓我們來猜一猜,這種畫我們把它叫做抽象畫。
3、師:在這幅畫里,畫家要告訴我們,他做了一個可怕的夢,還是快樂的夢,為什麼?引導幼兒從色彩上去觀察,色彩較鮮艷,還是偏灰暗。)
哦,原來你們認為畫家做了一個快樂的夢,因為他的畫里有許多鮮艷的色彩,灰暗的色彩比較少。
4、師:我剛才也做了一個夢,是個可怕的夢,該用怎樣的色彩去表現呢?(引導幼兒講出許多灰暗的色彩,當然也可用少量鮮艷的色彩來表現)
那今天,我來教你們一個新的畫畫方法,你們幫我選色彩,我們一起合作畫一幅抽象畫《我的夢》,好嗎?
5、師示範步驟:
1)你們瞧,我帶來了一塊玻璃板,要將顏色畫在玻璃板上。
2)請你們幫我選顏色,你們覺得可以用什麼顏色?怎麼畫?(可以讓幼兒指導老師隨意畫線條或色塊)
3)將玻璃板輕輕的晃動,讓色彩自由滲合,流動。
4)拿一張白紙在上面壓一壓,輕輕地掀開。
5)為了使顏色乾的快,在烘乾機上烘一烘。
6)我還要給它鑲上鏡框,這樣就更漂亮了。
6、師:《我的夢》終於畫好了,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請你們先想好自己的夢是快樂的,還是可怕的,然後選用相應的色彩畫在玻璃板上,拿白紙壓一壓,烘乾後,選用自己喜歡的鏡框鑲上,完成作業的小朋友可以將自己的夢講給好朋友聽一聽。
7、幼兒作業,師巡迴指導。(放音樂)
三、結束部分:
1、師讓幼兒將作品布置在一塊板上
2、師:夢的世界好玩嗎?想不想再去?我們再到那裡去找一找,除了可怕的夢、快樂的夢,還會有那些夢?
㈡ 西方繪畫所有流派的特點和代表人物
從16世紀開始整理----------------------------------
西方美術史
近代美術(公元15世紀~公元19世紀)
U2 巴洛克與洛可可美術
1. 巴洛克美術(baroque)17th盛行 葡萄牙語「不合常規的 特別是那些外形有疵點的珍珠」 隱含有貶抑之色彩
義大利|
拉卡瓦喬《聖母之死》《基督的埋葬》《聖彼德的受難》《召喚聖馬太》
貝爾尼尼《聖德麗莎的幻覺》《聖彼得大教堂廣場》
荷蘭|
哈爾斯《吉普賽女郎》
倫勃朗《夜巡圖》《杜普老師的解剖課》
維米爾《讀信的少女》
弗蘭德斯|
凡代克《查理一世像》
西班牙|
委拉斯開茲(velasquvz)《教皇英洛森十世》《紡織女》
格列柯《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
牟利羅《吃甜瓜與吃葡萄的孩子》
2. 洛可可美術 法語「貝殼形」 法國大革命前置園林中用以裝飾店堂的嶙峋的假山石。原為對洛可可藝術纖細溫柔的嘲笑和鄙視,所以時而稱之為洛可可時而稱之為「蓬芭杜式」
法國|
華多(wedau)《愛情島朝聖》
布歇《浴後的黛安娜》
弗拉戈納爾《鞦韆》
夏爾丹《餐桌上的廚具》《蘇比士別墅》
英國|
庚斯博羅《藍衣少年》
巴洛克在藝術的語言上,多採用具有強烈運動感的波狀曲線,波徑的幅度達,色彩厚重熱烈。力求使建築、繪畫、雕刻、融為一體,造成一種具有幻覺和神秘感的天地。洛可可在藝術語言上,多採用委婉的波狀曲線,波經的幅度比巴洛克笑,室內裝飾多以貝克、藤蔓、卷葉和花卉為主題。喜用青、黃和嬌嫩的色調,造成一種現實人間的生活享受。
巴洛克和洛可可都是不同歷史時期上流社會審美趣味的反映,但藝術手法和技巧卻非上層社會所專有,同樣可用來反映普通人民的生活,義大利的卡拉瓦喬、荷蘭的弗朗斯哈爾斯、法國的夏爾丹、西班牙的牟利羅都是比較明顯的例子。不過總的來說,巴洛克仍然是維護教權和王權,反宗教改革和炫耀皇家貴族威嚴的藝術,洛可可仍然是皇家貴族享樂的案情說愛的藝術。
U3 學院派、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美術
1. 學院派的基本特徵:重規范 重典雅 重傳統 重技巧
2. 古典主義與新古典主義美術特徵
新古典主義美術特徵:重古代 重理性 重道德 重格律 重宮廷
法國|
普桑《阿卡迪亞的牧人》
大衛(新古典主義兩位大師)《賀拉斯兄弟的宣誓》
安格爾(新古典主義兩位大師)《泉》
U4 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美術
1. 浪漫主義(romanticism)美術:作為一種美學思想,浪漫主義強調主觀、個性、感情和非理性。作為藝術發展歷史的概念,它是對古典主義所持的常理和冷漠的說教,是對嚴謹、規范、自覺的否定和破壞。
基本特徵:重中古 重自然 重感情 重形式 重對比
法國|
籍里柯《梅杜薩之筏》
德拉克洛瓦《希阿島的屠殺》
西班牙|
戈雅《1808年5月3日午夜的槍殺》
2. 現實主義(realism)美術特徵:重現實 重科學 重客觀 重批判
法國|
庫爾培《石工》《奧爾南的葬禮》
米勒《拾穗》《晚鍾》
杜米埃《三等車廂》
俄羅斯|
克拉姆斯柯依 「巡迴展覽協會」-打破了當時美術展覽只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展覽的格局,不斷到外省展出,因而被稱為「巡迴展覽畫派」 主張是堅持車爾尼雪夫斯基「美,就是生活」的藝術思想,反對俄羅斯藝術上的西歐化,強調民族特點。以反映本國人民的生活與苦難為己任,堅持民主主義的現實主義精神。
列賓《伏爾加河纖夫》
蘇里柯夫《近衛兵行刑的早晨》
希施金(巡迴畫派創始人之一)
列維坦
U5 印象主義與新印象主義美術
1. 印象主義美術(impressionism):印象主義在1860th-1870th以創新的姿態登上法國畫壇,鋒芒直指反對古典畫派和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名字的由來是源於1874年莫奈的展品《印象日出》被一位保守的記者借用嘲諷,稱這次畫展是「印象主義畫家的展覽會」。注重繪畫中對光的研究表現。摒棄了從16th以來的褐色調子,並根據畫家自己的觀察和感受,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
印象主義美術特徵:重外光 重瞬間 重視覺 重氣氛
法國|
馬內《浴》《奧林匹亞》
雷諾阿
德加《歌舞團芭蕾舞學校的舞蹈課》
莫奈《印象日出》《池塘睡蓮》
美國|
惠斯勒《藝術家母親的肖像》
2. 新印象主義美術(new impressionism):這個名稱,表示是最近的而且是改造和革新過的印象主義
特徵:重科學 重和諧 重理性
修拉《大傑特島的星期天下午》
現代美術(公元20世紀)
U1 現代美術的前奏
3. 現代美術的基本特徵:後印象派(post impressionism)即是印象派之後背離了印象派風格的藝術流派,一般指塞尚、高更、梵高、勞特累克和雷東等人的繪畫。
塞尚、梵高、高更
納比派(nabi)
波納爾、維亞爾
U2 現代美術中的現代主義美術
一戰前
1. 野獸派(Fauvism):20世紀初在法國興起的第一個現代主義畫派。1905年,以馬蒂斯為首的一群在象徵派大師莫羅畫室中學習的青年,送作品參加巴黎的「秋季沙龍」展出。這些作品大多色彩曠野、筆觸飛揚、形象怪異,使觀眾們大吃一驚,頓時轟動了巴黎。當時有位評論家比喻這批作品像一群野獸正在吞食那些溫文爾雅學院派美術,從此「野獸派」之名傳播開來。這些畫家認為繪畫最重要的是色彩,強調色彩的對比,大膽使用純色,敢於突破形體的拘束,追求強烈情感的表達和個性的解放成為他們的共識和行動宗旨。其實他們既無明確綱領,也無嚴密組織,只是在野獸派這個名稱下的一個多派系的鬆散組織。野獸派繪畫運動在1905年至1906年形成高潮,頂峰期很短,但對後來的現代派藝術,尤其是德國的表現主義影響極大。之後他們各自的作品不再出現相同的面貌,野獸派也就自行解體。代表畫家有馬蒂斯、德蘭、杜飛、弗拉芒克、凡東根、魯奧、雅弗林斯基等。
馬蒂斯、弗拉芒克、德蘭、
2. 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蒙克、克里姆特、凱爾希納
3. 立體主義:畢加索《亞威農少女》《格爾尼卡》
勃拉克
4. 未來主義(futurism):巴拉、波丘尼
5. 達達主義(dadaism):
杜尚《下樓梯的裸女》《LHOOQ》
兩次大戰之間
1. 超現實主義(super realism)
達利《記憶的持續性》
恩斯特、馬格麗特、米羅
2. 抽象主義
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克利
4.包豪斯:格羅皮烏斯、米斯凡德羅
二戰之後
1. 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50年代第一個出現於美國的重要現代主義繪畫流派和藝術思潮。繼承了從梵谷到超現實主義追求藝術的抽象化,直接性,自動性和表現潛意識的自我等方面的探索成果。它強調作者行動的自由性和無目的性,把創作行為本身提高到重要位置。其中已經孕育著以創作者的行為作為藝術傳播媒介的因素。抽象表現主義思潮適應了二戰後美國人的心理狀態和審美要求。
戈爾基、波洛克、德庫寧、紐曼、路易斯
2. 極少主義(minimalism):發端於抽象主義,又反叛於抽象表現主義
3. 波普藝術(pop art):波普一詞(pop)含通俗、大眾、流行之意,這是由英國藝術評論家阿勞威提出的,他在給利用大眾影像為內容的美術命名時所作的一個統稱,後來被評論界所接受而廣泛採用。
勞申柏、沃霍爾
4. 照相寫實主義:60年代末在美國興起,大量抽象作品使人感到厭倦,於是一部分從事波普藝術的畫家轉向殘酷似而逼真的對現實的復制,這顯然是朝保守迴流。
克洛斯、漢森、
5. 歐普藝術(op art):歐普藝術為光效藝術之簡稱,是60年代同波普藝術一同發展起來的,但較晚才獲得社會的注意。它植根於抽象主義藝術,是由抽象主義發展起來的新圖式。一般通過靜態色彩圖案,使觀眾產生錯覺、旋動、發光等視覺效果。是抽象美術在幻覺上的新發展。
瓦薩萊利
6. 概念藝術(Conceptual art):科蘇恩
8. 大地藝術:克里斯托
㈢ 象徵主義美術
我個人比較喜歡克利姆特的作品。
他的《莎樂美》中的人物,就像一的盪婦。
而他的《吻》中,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則像一陰一陽的兩極,緊緊契合在一起。
還有一幅,我忘了叫什麼。畫中的三個年齡段的女人,則象徵了人的一生,由稚嫩,到年輕、充滿活力,再到年老色衰。
高更、蒙奇、亨克爾、諾爾德,晚期的德國藝術家因曼霍夫、潘克、巴塞里茲、波爾科和義大利人克萊門特、奇亞、帕拉蒂諾、梅茨和庫奇等人的代表作品都是象徵主義的大師。
雷東,奧迪倫(1840-1916)
法國傑出的象徵主義畫家。從1870年直到他50歲的時候,他一直只用黑白兩種顏色作畫,他的木炭素描和平板畫發展了一種非常獨特的風格,畫面帶有強烈的夢幻色彩,人體或者人體的某一部分被和植物,動物或者諸如此類的東西揉合在一起。
1890年之後,雷東開始轉向油畫創作,並展現出了他善用色彩的一面。
雷東的作品在當時的法國藝壇獨樹一幟,那個時候是印象主義全盛時期。印象派追求的是光色效果和一種純粹的對客觀的描繪。但是雷東很顯然更加關心自己的內心世界,這和以後的現代主義運動不謀而合。
http://www.apoints.com/literature/mjzp/mj-ld.htm
象徵主義
在歐洲繪畫史上,19世紀下半葉的一個重要特色是,詩歌向著繪畫靠攏,繪畫向著詩歌飛躍。象徵主義就是這一特色的代表。法國象徵主義詩人卡恩在1886年的一篇文章中深刻地闡述了它的特性:"我們藝術的根本目的是使主觀事物客觀化(理念的外化),而不是使客觀事物主觀化(通過有個性的眼睛看到的自然)。"通常人們有一種錯覺,認為19世紀下半期藝術的主流是印象主義繪畫,把印象主義畫家視為現代主義的先驅。雖然印象主義繪畫與象徵主義繪畫差不多同時出現,但前者是"模仿自然"的繪畫傳統的最後階段,而後者的主要特徵則表明它屬於印象主義之後的發展,它的出現標志著歐洲藝術從傳統主義向現代主義過渡的起點。象徵主義對繪畫的影響,無論在持續時間的長度和波及地域的廣度上,都超過了印象主義。象徵主義的革命意義在於它產生了一種新的更接近現代的藝術哲學。評論家奧里埃在一篇評論高更的文章中概括了象徵主義的藝術哲學。他指出,藝術作品"第一,是觀念形態的,因為它唯一的理想是理念的表現;第二,是象徵主義的,因為它用各種形式表達這種理念;第三,是綜合主義的,因為它用一種普遍理解的方法表現這些形式和符號;第四,是主觀的,因為客體不再被認為是一個客體,而是被認為是主體所領悟的思想的符號;第五,因而是裝飾性的,因為嚴格地說,正如埃及人,或許更如希臘人和文藝復興早期的人所理解的那樣,裝飾畫只不過同時是一種主觀的、綜合的、象徵的和觀念形態的藝術表現形式而已。"由此亦可見出,綜合主義與象徵主義是相互滲透的。
象徵主義繪畫活躍於1885年至1900年之間,與19世紀80年代中葉法國文學,特別是詩壇的象徵主義運動有密切關系。
象徵主義繪畫發於法國,被認為是象徵主義主要代表的畫家有夏凡納、莫羅和雷東。
皮維·德·夏凡納(Puvis de Chavannes,1824--1898)的藝術活動主要是給許多公共建築作裝飾壁畫,因此他的油畫也具有濕壁畫的特點。他創造了一種淡色平塗、簡練單純、氣氛恬靜、節奏分明的裝飾風格,描繪寓意性的情節和源自古代的題材,表現出學院派的特點。他的畫面總是帶有一種稍顯粉氣的色彩,無論是內體還是衣袍,泥土還是樹葉,好像都是同一材料做成的,這種考古發現般非真實的處理方法,強調了畫面理性的抽象和統一。正是這種特性吸引了當時許多青年畫家。
夏凡納在壁畫中大多採用象徵手法來傳達對生活的寓意。如他為里昂藝術宮所作的《文藝女神們在聖杯中》(1884--1889)就是一例。整幅畫給人以一種夢幻的、充滿詩意的意境。同他的其它作品一樣,這幅畫的和平寧靜的氣氛中也帶有一絲憂郁,這是典型的世紀未情調。夏凡納的作品還影響到高更、凡·高、修拉、德尼、畢加索等人的創作。就對畫面統一性的關心而言,他是塞尚真正的先驅。
與夏凡納分享殊榮的是居斯塔夫·莫羅(Gustave Moreau,1826--1898),他是象徵主義繪畫的中心人物,比夏凡納更大膽地使用象徵符號,而且不怕觸及最怪誕的題材。他以描寫神話和宗教題材的充滿情慾的繪畫著稱,筆下的女性形象大多妖艷而邪惡,畫中充滿了異性的沖突、生與死的謎語、善與惡的寓意。他的創作揉合了義大利的古典藝術和異國情趣的東方藝術,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文學,尤其是詩。他的作品也引起了文學家的關注。莫羅作的《在希律王面前跳舞的莎樂美》(1876)展於沙龍時,吸引了50多萬名觀眾。這幅畫有著寶石般的明亮色彩和夢幻般的神秘情調。
奧迪隆·雷東(0dilon Redon,1840--1916)被德尼比作"畫壇的烏拉梅"。雷東在美學上主張發揮想像而不依靠視覺印象。19世紀70年代末他開始創作石版畫,共創作了近200幅,總標題為《在夢中》。法國作家於斯曼稱雷東的畫是"病和狂的夢幻曲"。他獻給詩人艾倫·波的組畫(1882)可以說是視覺造型的詩篇,展現了詩人痛苦的內心世界,這也是一個沒有光照、沒有時間的黑夜王國。由於雷東差不多完全以單色作素描和版畫,所以他後來的色彩畫能達到非常簡練的程度,甚至幾乎沒有真實的背景。
19世紀未,英國文學的唯美主義運動也對象徵主義繪畫產生了重要影響,這個運動的學說是,藝術只為本身之美而存在,也就是說,主張"為藝術而藝術"。唯美主義的哲學基礎是康德的審美不涉及功利的學說。80年代後期,英國的唯美主義進入了最旺盛時期,其標志為王爾德的頹廢主義小說《道林·格雷的肖像》(1891)和劇本《莎樂美》(1893)的出現,以及畫家奧布里·比爾茲利(Aubrey Beardsley,1872--1898)為《莎樂美》作的插圖的發表。唯美主義運動中最突出的美術家除了比爾茲利外,還有喬治·瓦茨(George Watts,1817--1904)和伯恩--瓊斯(Bume-Jones,1833--98)。法國畫家圖盧茲--勞特累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也明顯地受到英國唯美主義的影響。
法國和英國的象徵主義美術成就最突出,但在歐洲其它各國也涌現出一些著名的團體和傑出的畫家,他們對象徵主義繪畫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例如,比利時的二十大團,巴黎的玫瑰十字,德奧的分離派等等。傑出的畫家有比利時的費爾南·赫諾普夫(Fernand Khnopff,1858--1921),詹姆斯·思索爾
(James Ensor,1860--1949),挪威的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荷蘭的揚·托歲普(Jan Toorop,1858--1928),德語國家的阿諾爾德·勃克林(Arnold BocMin,1827--1901)、古斯塔去·克利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等等。他們的作品大多流露出一種憂郁、頹廢、苦悶、孤獨、彷徨的情緒,這就是所謂的世紀末情調。
概而言之,象徵主義的哲學基礎是神秘主義,信仰那種理想的彼岸世界。對象徵主義來說,重要的是反映個人的主觀感覺,使個人從現實中超脫出來,把他引向虛無飄渺的"理念"世界。所以在象徵主義作品中所能感受到的只是形象的抽象性和不穩定性,是那種強烈的主觀色彩和含義的朦隴晦澀。
http://www.jlhs.net/jzyy/mszl/foreign/paintingart/19cOUandUS/XZZY/XZZY.files/19-xz-1.htm
象徵主義
是19 世紀末產生於法國的文學藝術運動,在巴黎的知識界影響很大,並對 20 世紀美學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該運動主要在法國,歐洲的其它文化中心也有一些追隨者,如德國,比利時等。象徵主義是描述藝術中的創造氣氛的術語。產生象徵派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印象派畫家的視覺,庫爾貝朴實的寫實主義(「繪畫是由可見物所組成的有形語言」),文學上浪漫主義趨勢的上升和哥特建築的復興等。通常,象徵派畫家對科學和智力思索感興趣,強調腦的職能,強調想像力和精神。在創作上,這就意味著既要表現自然,又要以想像力來處理自然。畢竟,這首先是一場文學運動,因此對象徵派畫家來說,有形世界是真實的,腦和精神同樣也是真實的,而有形世界新的方面,正是通過後者來表現的。
對於莫羅,這意味著對神話和宗教的新探索。他的視覺觀念,正是從這一探索中獲得了奇異和模糊的形象。對雷東這位超現實主義先鋒來說,則意味著對夢境和想像的探求,其作品濃厚的詩意,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影響最大的當推高更,雖說他並不完全是一個象徵派畫家,但在 19 世紀 80 年代後期,他的作品常常帶有象徵主義色彩。
後來,象徵派的思想,逐漸對整個歐洲的作家和藝術家產生了影響,並隨著一些完全不同的藝術家的加入,增加了活力。
http://www.arch-world.cn/article/article.asp?sn=08090805-2004092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