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科學資料

六年級科學資料

發布時間:2020-12-15 04:02:44

A. 小學六年級科學下冊復習資料

六年下冊科學復習題

第一單元 風格各異的建築
1.房屋是人類__、__的地方。有了房屋,人類才結束了____的歷史;有了房屋,人類才有了__的生活。
2.房屋在構成上有一定的層次:__→__→__→___→一幢樓。
3.建築物的結構有____(體育館);____(大壩、橋墩);____(鐵架橋)等等。
4.在建築物的結構中,拱形結構能夠________;空心結構可以_______;三角形結構有_______的作用。
5.建築物的美,一方面體現在它的自身__和__上,另一方面還表現在與周圍環境及功能的____上。
6.設計師在設計建築物時,既要考慮建築物的__和__,又要考慮建築物的__,還要考慮如何體現建築物的__。
第二單元 奇妙的人體
1.從外部形態上看,人體由_、_、__、__組成。
2.人體的結構層次:__→__→__→__→人體。
3.構成人體的基本結構是__。
4.用顯微鏡觀察時,兩隻眼____,而且有明確的分工:__觀察,__繪圖。
5.絕大多數生命體都是由__構成的。人體內的細胞不斷地吸取__和__,排出____等廢物,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源源不斷地提供__和__。
6.在消化系統中,大塊食物被__、__成小顆粒,然後,被___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過程叫__;消化後的____穿過小腸壁進入__的過程叫__。
7.我們進行的呼吸過程是通過__和__兩個動作完成的。
8.通過呼吸,我們可以將__輸送到__,並將體內產生的____排出體外。
9.生活中的____、____、____等因素會影響呼吸系統的健康。
10.感冒是一種常見的____傳染病
11.心臟________次數叫心率。
12.心臟的大小與自己_____相似。心臟就像一台強有力的_,將__壓入__,推動血液流經_____,從而將__和__輸送到全身,滿足人體____的需要。
13.心率與脈搏的頻率是__的,我們可以通過測__來測量心率。
14.正常成年人在平靜狀態下的心率是__左右,兒童的心率一般__於成年人。
15.心跳加快時,輸送到全身的血液__,以滿足人體的__。

16.人類不僅具備__、__、____、____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__、__、__等重要的心理功能。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體內的____實現的。
17.神經系統主要是由_、__和__組成的。
18.從刺激呈現到反應開始之間存在的時間間隔,被稱為___。。
19.每個人青春期開始的年齡和結束的年齡略有__,一般為__到__,__比__平均早_歲。
20.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___高峰期,是從__走向__的重要階段。____的改變,____的完善,____的成熟主要是在這一階段完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時期的發育可以決定我們以後 的____和____。
21.為了健康、順利地度過青春期,我們需要全面、合理的__;__的體魄;養成良好的____。
22.熱情、寬容、守信、自尊、自律、有愛心等____,往往是在與____的過程中____的

第三單元 有序的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是由__和___共同構成的一個____的整體。生物包括__、__和___;非生物包括_、__、__、__、__等。
2.生態系統的構成層次:__→__→__→生態系統。
3.生態系統中__最多,因為它是___。
4.生態系統中的平衡是一個____的狀況,屬於一種____,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5.生態農業既充分_____,又保護了____。留民營村因此成為「_________」。
6.在生態系統中,植物是___;動物是___;微生物是___。
7.最大的、最復雜的生態系統是___,它包括___的底部、__的大部分和___表面的所有__和___因素。___是地球上所有__的家,它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____。
8.「生物圈2號」試驗用事實告訴我們,__才是人類和其他生物惟一的__。

第四單元 宇宙與航天技術 1.銀河系從宇宙中看就像一個不斷______;從地球上看是穿過夜空的一條_______;從側面看就像一隻_____。
2.銀河系由大約500億顆__、2000億顆__組成。太陽只是其中一顆普通的__,而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__。
3.天文學家把所有的__以及其中的__叫做宇宙,銀河系只是浩瀚宇宙的__
4.義大利人___是世界上第一個用望遠鏡觀測__和__的天文學家。用望遠鏡觀察星空,標志著進入了_____的時代。
5.火箭是___在一千多年前發明的。第一個試圖發明火箭的是__,為了紀念這位先驅者,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把__背面的一座___命名為「__」。
6.中國航天的創始人是___,1991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_______」的榮譽稱號。
7.1970年4月24日,「____」運載火箭把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_____」送入太空,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研製和發射運載火箭的國家。
8.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製造發射了人類歷史上_______。科學家們把發射____視為____的開端。如今,在燦爛的星河中,已經有了___顆人造衛星。它們是人類進入__的見證,反映了____的傑出成就。
9.在太空各種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衛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多種用途,為推動____和____發揮著重要作用。
10.人造衛星繞地球飛行的拉力是______。
11.前蘇聯人___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太空中飛行的宇航員。
12.我們把可供__________的________稱做空間站。
13.「___」___是當今世界上最大、飛行時間最長的空間站。它既是____,也是第一家____,宇航員在這是生產出了優質___材料和___
14.2003年2月1日,美國_____太空梭在結束「______」重返地面的過程中爆炸。太空梭上的__宇航員全部遇難。
15.2003年10月15日上午9點,我國獨立研製的第一艘載人飛船「__」__在酒泉發射升空。經過___飛行、繞地球__後順利返航。這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__有____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第五單元 像科學家一樣工作1.日新月異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改變了人類對_____,提高了人們的____,推動了社會的____。同時,每一項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都凝聚著______的辛勤勞動。
2.你知道的科學家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等,他們取得的____和____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3.科學家的____以及勞動人民的____,推動著科學技術的__。
4.我們通過各種______,學習、發現一些____,並嘗試利用所學的__和__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5.豐富多彩的科學探究活動有:__與__;__與__;__與__;__與
6.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們通過各種活動,不僅學到了豐富的____,而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__和__。
8.我們利用過的多種圖表有___、___、___、
2、地球同步衛星真的是靜止在空中不動嗎?請你設計一個模擬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
我的假設: 我所用的材料:
我用( )來模擬衛星,用( )來模擬地球。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 模擬實驗結論是:

B. 六年級科學畢業復習資料

三上: 1、植物的葉由(葉片)、(葉柄)構成。 2、蝸牛靠(腹足)爬行前進,爬行的痕跡會留下( 黏液)。 3、(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長頸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動物。 4、我們身體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幾個部分。 5、在所有的感覺器官中,(眼睛)從周圍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6、液體的多少通常用(量杯)來測量;液體的多少用(毫升)來表示。 7、澱粉加碘酒會變成(藍黑色) 三下: 1、你認識的身邊的混合物有:(土壤)、(鹽水)、( 黑墨水)等。 2、鳳仙花的身體有6部分,它們是( 根 )、(莖)、(葉)、(花)、(果實)、(種子)。 3、被壓縮空氣有(彈性),空氣流動起來就形成(風) 。 4、溫度計是根據(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的,零下5攝氏度可以寫成(-5℃) 。 5、潛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潛水艇有一個很大的壓載艙。讓潛水艇上浮的辦法是(將水壓出水艙),讓潛水艇下沉的辦法是(將水吸入水艙),這是因為大小一樣時,物體(重量減輕)就上浮,物體(重量增加)就下沉。 6、我們天天都生活在空氣的海洋里,新鮮的空氣具有無色透明、(無味)、(無固定形狀)、(會流動)等特點。 7、像石頭、水、空氣這樣的物體,我們分別稱它們為固體、(液體)和(氣體)。 8、蠶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9、在醋里加入小蘇打,會產生很多的(小泡泡),用點燃的火柴靠近,火柴會熄滅。(說明醋和小蘇打混合後,產生了不支持燃燒的氣體) 四上: 1、我知道與貓相似的小動物有:(兔)、(狗 )、(老鼠);跟金魚相似的小動物有:(鯽魚)、(鯧魚)、(鯉魚);跟鴿子相似的小動物有:(麻雀)、(雞)、(鸚鵡);跟甲魚相似的小動物有:(海龜)、(鱉)、(蛇);跟蜻蜓相似的小動物有:(蝴蝶)、(蝗蟲)、(蟬);跟青蛙相似的小動物有:(蟾蜍)、(蠑螈)、(大鯢)。 2、我知道動物有(會運動)、(會繁殖)、(要排泄)、(需食物)、(需呼吸)、(會生長)等共同特點。我還知道植物有(會生長)、(需養料)、(會繁殖)、(需陽光)、(需空氣)、(需水分)等共同特點。 3、300多年前,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做了實驗,查明植物從土壤中到底吸收了多少物質。現在我們知道了,多數的植物的葉能依靠陽光中的(能量)、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製造自己養料。在製造養料的過程中,綠葉能產生(氧氣),所以,綠色植物能夠(凈化環境)。 4、每片綠色葉子的背面有一些(氣孔),是植物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 5、人類是生物,有與其他生物相類似的(特點)和(需要)。人類是由(哺乳類動物)進化來的,是唯一有(語言)、(能思考)的生物。 5、(食鹽)、(高錳酸鉀 )、(白糖)等物質能溶解在水中,(沙子 )、( 麵粉)、(食用油)等物質在水中不會溶解。 6、我們可以用(攪拌)、(切碎 )、( 加熱)等方法讓肥皂塊在水中的溶解得更快。 7、把海水引進鹽田,利用太陽的熱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發),最後析出(鹽的結晶)。 8、(風向標)是測量風向的儀器,箭頭指向(風吹來)的方向。風向通常採用(8)個方位來記錄。(雨量器)是測量雨量的儀器。 9、我們所說的天氣狀況包括:(溫度)、(雲)、(雨)、(風)等。 10、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能利用磁性石頭做成能指示方向的儀器,叫(司南)。磁性最強的地方叫做(磁極);磁鐵指南的一端叫(南)極,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極,用(N)表示。 11、聲音能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傳播。聲音的傳播離不開(物質)。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340米/秒)。 12、物體因振動而發出聲音。當物體快速振動時,我們聽到的聲音就(高 );當物體慢速運動時,聲音就(低)。 四下: 1、發電廠發出的、通過電線送到各家各戶的電是(220)V交流電,這是足以引發觸電事故、致人死亡的電;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1.5)V;(36)V以下的電是安全的。 2、電路就是由(電源)、(用電器)、電線組成的環路。 3、可以通過電流的物質稱作(導體),如:(鐵)、(銅)、(鋁)等;不能通過電流的物質我們稱為(絕緣體),如:(塑料)、(橡膠)、(干木條)等。 4、大多數植物的花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幾部分組成;這四部分完全具備的花叫做(完全)花;缺其中以部分或幾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油菜花有4個花瓣,跟它結構相似的花屬於十字花科。 5、植物的花承擔著生產(種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務。 6、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後,(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 7、植物種子有生長所需的足夠的(水分)和(空氣),有適當的(溫度),種子就開始萌發了。 8、蠶豆種子的構造分(種皮)、胚芽、胚根、(子葉)。胚芽發育後變成(莖 )和(葉);胚根發育生長後變成(根)。 9、雌性動物產的(卵),必須和雄性動物產的精子結合,使(卵)受精,才能發育成一代新的生命。 10、蛋白質是人體肌肉、(皮膚)、(內臟)、頭發、(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我知道(大豆)、(肉類)、(雞蛋)等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玉米)、(馬鈴薯)、(米飯)等食物含有糖;(花生)、(食用油)、(牛奶)是含有脂肪的食物;(胡蘿卜)、(香蕉)、(蘋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11、微生物會引起食物的(腐敗變質),如:麵包發霉的(黴菌)。微生物生長與繁殖和動植物一樣,也需要(一定的空氣)、(水分)、(溫度)。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同時排出(廢物)。 12、地球從外到內分為(地殼)、(地幔)、(地核)。 13、石英、(長石)、(雲母)都是自然界的礦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 14、岩石在大氣、(水)、(生物)等長期聯合作用下發生變化的現象叫做風化。 15、鉛筆是用(石墨)做成的;製造鍾表和計算機都要用到(石英);花崗岩是雕塑大好材料;鐵是從(鐵礦石)中提煉出來的。岩石和礦物都是(不可)再生資源。 五上: 1.動物的生活環境叫做動物的(棲息地),包括它生活區域內的各種(生物)和(非生物)。 2.太陽是一種(自然光源),它在發光的同時也產生(熱)。 3.魚的鰓蓋張嘴時(閉合),閉嘴時(張開),它是在呼吸。 4.當陽光照射到一個不透明的物體上時,光會被物體(吸收)和(反射)。 5.地球上的能量絕大部分來源於(太陽)。 6.陽光穿過透明的三棱鏡時,被分解為多種顏色的光,形成(太陽光譜)。 7.十八世紀初,科學家(牛頓)曾經做過「光的混合」的實驗研究。 8.物體反射太陽光的能力與物體的(吸熱能力)和(反光能力)等有關。 9、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是陽光、(空氣)、(水分)和(溫度)等。 10、動物生存需要的條件是陽光、(食物)、(空氣)、(一定的環境)等。 11、深色的物體反光能力(強)、吸收熱的能力(弱);淺色的物體反光能力(弱)、吸收熱的能力(強)。 12、水棱鏡是用(水)和(玻璃鏡)來分解陽光的。 13、太陽是一顆熾熱的大火球,它的表面溫度大約為 6000 ℃。 14、太陽的光線以每秒約 300000 千米的速度傳播,並在同一種物質中是 沿著 直線 傳播的。 15、向陽處的溫度比背陰處的溫度要 高 。 16、把一枚鐵釘分別種在乾燥與濕潤的兩個花盆裡,埋得同樣深,兩周後挖 出來,濕潤 花盆裡的鐵釘生銹得厲害。 17、人體裡面大約含水佔70%-80%。 五下: 1、(同種材料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的((((重量和體積),沉浮狀況不改變。((((不同材料)構成的物體,如果((((體積體積體積體積))))相同,((((重重重重))))的物體容易沉;如果((((重量重量重量重量))))相同,((((體體體體積小積小積小積小))))的物體容易沉。 2、((((上浮物體上浮物體上浮物體上浮物體))))和((((下沉的物體下沉的物體下沉的物體下沉的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浮力浮力浮力))))的作用,我們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測測測測力計力計力計力計))))測出浮力的大小。 3、物體的沉浮與物體的(重量)、(體積)和((((液體的性質液體的性質液體的性質液體的性質))))等因素有關等因素有關等因素有關等因素有關。(不同液體)對物體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4、當我們感到冷時,我們可以通過(運動)、(多穿衣服)、(吃熱的食物)、(靠近熱源)等方法來保暖。 5、一般來說,金屬的傳熱能力強於非金屬,通過金屬和非金屬物質的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熱量的傳遞。銅鋁鋼傳熱性能比較:銅>鋁>鋼6(日晷)就是利用太陽在天空中位置的變化使地面上物體的影子(長度)和(方向)的變化而計時的。 7、擺鍾的擺一分鍾(擺動60次),每分鍾擺動的次數(相同)。一條細繩,上端固定,下端掛一個小重物,就組成一個簡易的擺。擺在擺的過程中(方向不變)、(速度不變),(幅度越來越小)。擺的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與(擺錘的重量)、(擺動的幅度)無關。 8、日心說由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傅科擺證明了地球在自轉傅科擺證明了地球在自轉傅科擺證明了地球在自轉傅科擺證明了地球在自轉。地球的運動方向是:自西向東逆時針正好是太陽運動方向相反相反相反相反。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的周期是(1年)。 六上: 1、常用的簡單機械有杠桿、滑輪、輪軸、斜面 。

C. 六年級下冊科學復習資料

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1.在我們的感覺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它感官更豐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視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體。
2.放大鏡又叫凸透鏡。它之所以能夠放大,是因為光線從空氣進入放大鏡時會產生折射而彎曲。
放大鏡下的物體不僅放大了,而且有些細節都看到了,如報紙上的圖片、計算機和電視機的屏幕,原來是由許多小點組成,而看到的點狀物由紅、綠、藍三色組成的。
吸水紙纖維比較長、粗並且疏鬆。
圓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裝上水也有放大鏡的功能。
3.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和鏡面的凸度有關,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
球形的透明體放大倍數是最大的。
放大鏡放大倍數的增加,不僅觀察對象的圖像會變大,所獲得的物體的信息也會更多,同時視野變小。
通過透鏡看到的面積或區域叫做透鏡的視野。
4.放大倍數的計算:
5.像螞蟻、蝗蟲、蠶蛾這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的叫昆蟲。
昆蟲有許多特殊的構造和本領。像蜻蜓、蒼蠅、蝴蝶的眼睛都有是復眼。
昆蟲是自然界中人類肉眼看得見的最小動物之一。
蚜蟲的天敵是草蛉。在10倍放大鏡下我們可以看見蚜蟲的肢體。
6.常見的晶體有白糖、食鹽、鹼面、雪花等,它們的形狀大多很規則。
製造晶體的方法:減少水分法和降低溫度法。
7.列文虎克出生在荷蘭,是製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顯微鏡的生物學家。
對著物體的透鏡焦距較小叫物鏡(距被測物體較近)。對著人眼的透鏡焦距較大叫目鏡。
電子顯微鏡可以把物體放大200萬倍,大腸桿菌和SARS病毒可以用電子顯微鏡觀察。
8.物體的微細結構必須製成玻片標本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清楚。
制玻片標本的切片必須是薄而透明的。
很多細菌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菌落。
9.生物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英國物理學家羅伯特•胡克是第一個發現和提出「細胞」這個名稱的人。
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寶石花耐旱的秘密是上面的氣孔少。魚缸里的水發綠是綠藻的作用。
10.在顯微鏡沒有發明以前,人類就是依靠眼、耳、鼻、舌、身五種感覺器官來探索和認識世界。
放大鏡和顯微鏡的發明,為人類打開了微小世界的大門。
微生物對人類不都是有害的,有許多微生物不僅對人體有益,而且我們還離不開它們呢!
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第一個指出微生物和人類的健康有關。
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製作酒、醋、泡菜、腐乳、酸奶等風味獨特的食品。
饅頭和麵包內部疏鬆多孔,是因為蒸饅頭或烤麵包之前,生面團中糅入了酵母,酵母菌使面團里的糖類分解,從而獲得養料和能源,排出二氧化碳。人類利用酵母菌發面的歷史已有5000多年了,可以使製成的麵包內部疏鬆多孔。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動植物屍體和殘體。
第二單元
1.垃圾的分類方法很多,按材料分可分為塑料、金屬,紙、玻璃等、按危害狀況分可分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2.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叫家庭垃圾,是固體垃圾,固體垃圾還包括建築垃圾、農業垃圾和工業垃圾。
3.垃圾對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可能會發出惡臭,污染空氣;滋生蚊蠅,引發疾病;還會破壞土壤,影響農業等。
4.目前垃圾的一般處理方法有填埋、直接焚燒和堆肥等。
5.用清潔填埋、自然堆肥等方式處理垃圾有優點,也有缺點。
優點:可有效減少垃圾對地下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缺點:不能根除對環境的污染,還要佔用土地。
6.做填埋模擬實驗時:
原有的水相當於地下水;
石子和沙相當於土層;
浸過墨水的紙巾相當於填埋的垃圾;
噴水相當於下雨;
水變色了相當於地下水被滲漏出來的有害物質污染了。
垃圾填埋場在填滿垃圾以後,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園、體育場,但是不能用來建築房屋和種植莊稼。
7.減少垃圾的數量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
重新使用是指用另一種方法來使用已用過的東西,它是減少垃圾數量的重要方法。
8.當我們無法減少一些材料的使用時,我們可以回收垃圾中的這些原材料並重新加工利用它們,這樣不但能減少固體垃圾的數量,而且能節省大量的自然資源。
解決垃圾問題的系統方案應該包括:減少垃圾的數量、回收利用、無害化處理。
畫出世界通用的回收標志:
9.對固體垃圾,全世界普遍採取了減少、再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方法,這是目前對待垃圾最積極、最科學的手段。
10.要使垃圾真正地變成資源,必須對垃圾進行分類、分裝。
生活垃圾可分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其它垃圾、(有毒有害垃圾)。
可回收垃圾包括紙類、塑料、金屬、玻璃、橡膠、紡織物等。
家庭垃圾中有約1/3是碎菜葉、蛋殼等食物廢料。這些垃圾和院子里的枯葉、雜草等能夠通過堆積自然分解,成為有用的有機肥料。(廚余垃圾)
11.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注射器、過期葯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如果掩埋到地下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燒會污染大氣。人如果受到有毒有害垃圾的影響,會生各種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12.世界面臨的環境問題除了垃圾問題外,當前人類還面臨著水資源缺乏、氣候變暖、物種滅絕、臭氧層破壞、土地荒漠化等環境問題。
目前60%的大陸面積淡水資源不足,100多個國家嚴重缺水,其中缺水十分嚴重的國家達40多個。
土地荒漠化已成為全球生態的「頭號殺手」。
地球大氣層中的臭氧層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傘。
人類消耗石化燃料,會增加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使得地球表面溫度升高
許多環境問題是人類活動造成的,但人類的活動也能夠改善環境。
第三單元
1.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月球圍繞著地球公轉,公轉與自轉的方向都是自西向東的。
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1/4。月球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80。
月球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49。
月球引力大約是地球的1/6的。
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在月球上著陸,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足印。
2.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
月相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上半月月相是由缺變圓,下半月是由圓變缺。
3.地形的最大特徵就是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形山。環形山這個名字是由伽利略取的。
環形山目前公認的觀點是「撞擊說」。
4.日食的成因: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的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的影子投向地球,在地球上處於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於是就發生了日食。
日食一般發生在農歷初一。
日食有三種: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
畫出日食時三者的位置關系:
月食一般發生在農歷十五。月食只在滿月的時候發生。
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
畫出月食時三者的位置關系:
5.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客觀存在轉動的八大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叫太陽系。
太陽是太陽系裡唯一發光的恆星。
八大行星與太陽距離排列順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
自轉周期最長的是金星,自轉周期最短的是木星。
公轉周期最長的是海王星,公轉周期最短的是水星。
6.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極星,它是顆不太亮的星星。我們可以藉助大熊星座找到北極星。
大熊座的明顯標志就是我們熟悉的、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
獅子座頭部的幾顆星像一個反寫的問號,尾部的三顆星構成一個大三角形,這就是獅子座的明顯標志。
7.天空中閃亮的銀河光帶,實際是由許許多多的恆星組成的一個恆星集團,被人們稱為銀河系。
銀河系大約由1000億到2000億顆恆星組成,直徑有10萬光年。
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鍾30萬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離,它是用來計量恆星距離的單位。
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超過100億個河外星系。
中國是公認的火箭發源地。
2003年10月25日,「神舟」5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航天員楊利偉登上太空。
2005年10 月12日,「神舟」6號載著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再次進入太空。
人類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已有14人獻出了生命,美國的挑戰號在升空的過程中爆炸,共有7名宇航員遇難。
第二單元 物質的變化
一、填空題:
1、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所有的物質都在不停地運動。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
2、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於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如蠟燭燃燒、白糖加熱時融化變色。(記憶)
3、有些物質混合後不會生成新的物質,如(沙子)和(豆)混合;有些物質混合後會生成新的物質,如(小蘇打)和(白醋)混合。(記憶)
4、小蘇打和醋混合產生大量的氣泡,生成新的氣體--二氧化碳氣體,這種氣體能使燃燒的細木條熄滅,說明這種氣體(不支持燃燒)。(記憶)
5、米飯在我們咀嚼的過程中,變得有(甜味)了,這是因為米飯中有一種叫(澱粉)的東西,在被我們咀嚼過程中發生了變化--澱粉變成了麥芽糖。
6、澱粉遇到碘酒顏色會變成(藍色),產生了一種藍色的新物質。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澱粉。
10、我們周圍世界物質的變化一般分成兩類,即(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徵是(產生新的物質)。(記憶)
11、物質發生化學變化過程,往往伴隨產生種種現象,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改變顏色)、(產生沉澱物)等。(記憶)
12、物質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利用(物質的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了溫度計,這種變化屬於(物理變化);又如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土地沙漠化等環境問題日趨嚴重。(了解)
13、通過觀察比較鐵片和鐵銹,我發現鐵銹是(紅褐色)、(有空隙)、(沒有光澤)、(不導電)、(不能被磁鐵吸引)、(粗糙)等。(記憶)
14、在日常生活中,許多的物質變化屬於物理變化,如(折紙)(水結冰)(加熱水)(豆子和沙子混合)等。
15、用鑷子夾住鐵釘並將一部分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鐵釘,可以發現浸入溶液的鐵釘表面有(新物質附著),同時藍色的硫酸銅液體顏色會(變淺),這種變化屬於(化學變化)。(了解)
16、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產生的氣體(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徵是(不支持燃燒)、(比空氣重)、(無色透明)。
17、哪些食物含有澱粉?(記憶)
類別
食物名稱
含有澱粉的食物
玉米、土豆、番薯、蘋果、麵包、饅頭、南瓜
不含澱粉的食物
花菜、胡蘿卜、白蘿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蔥
18、在生產實踐中,人們一般採用什麼方法防止、減緩鐵製品生銹的速度?(記憶)
答:(1)製成合金;(2)鐵製品表面塗防護層;(3)保持鐵製品表面的潔凈和乾燥。

D. 小學六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資料

1、微生物是一類非常微小的生命體,通常要藉助顯微鏡才可以看清楚。
2、第一個揭開微生物秘密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
3、牛奶變成酸奶,是因為酸奶中有一種名為乳酸菌的細菌,在適宜的溫度下,乳酸菌會使牛奶發酵發酵成酸奶。
4、細菌有桿菌、球菌、螺旋菌三種基本形態;有的細菌自己製造食物,有的細菌從動植物身上吸收養料;細菌繁殖的速度很快。
5、霉的生長條件有溫度、水分、空氣、營養等。
6、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青黴菌分泌的某種物質能殺死一些細菌,他把這種物質稱為青黴素。
7、動物、植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構成生命體的「積木」。
8、英國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胡克,是最早觀察到細胞的科學家之一。
9、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認為,月食時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邊緣是圓弧形的,所以地球是球體或近似球體;海邊船隻離開港口,船身逐漸隱沒,只看到船帆,說明海面是彎曲的。
10、地球赤道周長40091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地球表面積510067866平方千米。
11、地球表面的形態有高原、平原、山地、峽谷、海洋和島嶼等。
12、描繪地表形態的方法有沙盤模型、地圖和攝影。
13、通過地震和核試驗時產生的地震波可以探測地球的內部構造,地震波在堅硬的岩石中傳播較快,在較軟的岩石中傳播較慢。
14、地球由地殼、地幔和地核幾部分組成。
15、火山是由於地下熔融的岩漿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噴發而形成的。
16、地殼的岩層在相互擠壓時會發生褶皺,褶皺突然斷裂時大地劇烈震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嚴重破壞,這就是地震。
17、喜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脈,科學家在山體岩石中採集到了魚龍、魚、海藻和海螺的化石,說明遠古時代這里是海洋。
18、在長期的風吹日曬、雨水沖刷、生物破壞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過程叫做風化;風化後的岩石被風、水、冰或重力磨蝕、搬運的過程叫侵蝕。
19、物質的變化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僅僅是形態的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另一類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
20、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常常可以從顏色改變、產生沉澱或氣泡、發光發熱等現象表現出來。
21、鐵銹的特點是紅褐色、松軟、容易吸收水分。
22、鐵生銹的條件是需要水和空氣。
23、像白醋這樣,能夠使紫甘藍水變紅的物質,叫酸性物質;像鹼水這樣,能夠使紫甘藍水變綠的物質,叫鹼性物質。
24、像紫甘藍水這樣,遇酸變紅、遇鹼變綠的物質,叫酸鹼指示劑。
25、常用的洗滌用品是肥皂、洗衣粉。
26、用肥皂洗衣服時,肥皂滲透到織物和油污中間,拉著油污「投身」到水中,衣服就可以洗干凈了。
27、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用自製的望遠鏡觀察月球,看到了環形山、高地和「月海」;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阿爾德林乘坐「阿波羅號」飛船成功登上了月球。
28、月球上沒有空氣,也沒有液態水;月球表面溫差很大,最高可達100攝氏度,最低可降至零下170攝氏度;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29、太陽並不總是直射赤道,因為地球繞太陽旋轉時,稍稍有些傾斜;當太陽的直射點照在地球斜向太陽的半球時,該半球處於夏季,另外半球處於冬季。
30、在太陽系中,行星圍繞恆星運轉,衛星圍繞行星運轉;太陽系中已知有八大行星,50多顆衛星,無數的小行星、彗星等;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1、人們把星空分成88個區域,稱為星座;每個星座中的恆星可以連成不同的圖形,古代人常用神話中的人物或動物為星座命名。
3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極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星。
33、望遠鏡分光學望遠鏡和射電望遠鏡;射電望遠鏡專門接收天體發出的無線電波;當運載火箭的速度達到7.9千米/秒時,它就能掙脫地球引力圍繞地球運轉;逐級加速的多級火箭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而設計出來的。
34、我國「神州5號」宇航員楊利偉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神州6號」宇航員是費俊龍和聶海勝。
35、金星表面溫度很高,火星表面溫度很低,沒有發現生命存在。
36、人類發射的宇宙探測器已經飛出太陽系,其中一個帶著我們人類的照片和地圖等信息。
37、有根據的猜測也叫假設,科學史上,很多重要的結論是從提出假設開始的。
38、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科學家們尋找了很多證據,證明了這個假設是正確的。
39、有些實驗是對事物的內部結構、運動變化過程進行模擬,這種實驗叫模擬實驗。
40、對比實驗是一種特別的收集證據的方法,通過有意識的改變某個條件來證明改變的條件和實驗結果的關系。

E.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復習資料

小學六年級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

- 2 -
功能。(了解)
19、我們還可以利用(乾草)培養微小生物。(記憶)
20、我們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蟲)(變形蟲)(眼蟲)(喇叭蟲)(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徵如:對環境有一定的需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能繁殖等。(了解)
21、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場所。(了解)
22、(巴斯德)第一個指出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的關系。(記憶)
23、通過觀察我們知道電視機的屏幕其實是由(紅)(藍)(綠)三種顏色組成。(記憶)
24、蚜蟲喜歡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蟲的大小如(針眼),蚜蟲的天敵是(草蛉)。(了解)
25(放大鏡)和(顯微鏡)的發明,為人類打開了微小世界的大門,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微生物對人類並非都是有害的,有許多微生物不僅對人體有益,而且我們還離不開它。雜交水稻(袁隆平),酵母菌它可以分解麵粉里的糖類,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熱時體積急劇膨脹,從而使饅頭、麵包內部疏鬆多孔。
26、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如:抵抗制服疾病、釀酒、泡菜、發面、做酸奶、克隆生物、處理垃圾和污水。
二、觀察工具發展的流程圖:(記憶)
肉 眼:能看清昆蟲等較小的動物 →放大鏡:能看清小於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東西 →光學顯微鏡: 能看清細胞和微生物 →電子顯微鏡: 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組成物質的原子、分子 →掃描隧道顯微鏡:納米技術 三、你可有哪些方法來測定放大鏡的放大倍數?(了解)
方法一:將放大鏡放在有格子的紙上,數出范圍內的格數(A);再將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數出范圍內的格數(B);A除以B就是放大的倍數。
方法二:用直尺量出方格的邊長(A);再將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時,將直尺擱在上量出被放大的格子的邊長(B);B除以A就是放大的倍數。
四、實驗題:
(1)怎樣分離食鹽和水的?方法有二,一是減少水分,即把某種溶液風干或加熱使其水分蒸發,使物質重新析出;二是降低溫度,即把某種物質的溶液加熱製成飽和溶液,然後冷卻,使物質重新析出。
(2)得到晶體的步驟:先製作食鹽的溶液,然後用滴管或玻璃棒滴1—2滴在玻片上。為了蒸發得快,滴後要輕輕晃一下,讓溶液擴散得薄而均勻,然後放在通風的地方。也可以用夾子夾住玻片在酒精燈上加熱,加熱時玻片離火焰要遠一些,慢慢烘乾。在溶液蒸發的過程中,千萬不要用手或器物觸摸它。 (3)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特徵:(1)材料,口杯、清水、滴管、鑷子、小刀、載玻片、蓋玻片、碘酒、培養皿、吸水紙。(2)製作切片標本的步驟,a、在一個干凈的玻璃載片上滴一滴水b、用鑷子把要被觀察的標本放到載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標本要平展開,不要折疊c、用蓋玻片或另一個玻璃載片傾斜著慢慢蓋到標本上面,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在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d、需要染色的標本,可以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碘酒,並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吸掉多餘的水e、將做好的載片放到顯微鏡載物台上。(了解)

- 3 -
第二單元 物質的變化
一、填空題:
1、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所有的物質都在不停地運動。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
2、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於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如蠟燭燃燒、白糖加熱時融化變色。(記憶) 3、有些物質混合後不會生成新的物質,如(沙子)和(豆)混合;有些物質混合後會生成新的物質,如(小蘇打)和(白醋)混合。(記憶)
4、小蘇打和醋混合產生大量的氣泡,生成新的氣體——二氧化碳氣體,這種氣體能使燃燒的細木條熄滅,說明這種氣體(不支持燃燒)。(記憶)
5、米飯在我們咀嚼的過程中,變得有(甜味)了,這是因為米飯中有一種叫(澱粉)的東西,在被我們咀嚼過程中發生了變化——澱粉變成了麥芽糖。
6、澱粉遇到碘酒顏色會變成(藍色),產生了一種藍色的新物質。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澱粉。
10、我們周圍世界物質的變化一般分成兩類,即(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徵是(產生新的物質)。(記憶)
11、物質發生化學變化過程,往往伴隨產生種種現象,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改變顏色)、(產生沉澱物)等。(記憶)
12、物質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利用(物質的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了溫度計,這種變化屬於(物理變化);又如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土地沙漠化等環境問題日趨嚴重。(了解)
13、通過觀察比較鐵片和鐵銹,我發現鐵銹是(紅褐色)、(有空隙)、(沒有光澤)、(不導電)、(不能被磁鐵吸引)、(粗糙)等。(記憶)
14、在日常生活中,許多的物質變化屬於物理變化,如(折紙)(水結冰)(加熱水)(豆子和沙子混合)等。
15、用鑷子夾住鐵釘並將一部分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鐵釘,可以發現浸入溶液的鐵釘表面有(新物質附著),同時藍色的硫酸銅液體顏色會(變淺),這種變化屬於(化學變化)。(了解)
16、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產生的氣體(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徵是(不支持燃燒)、(比空氣重)、(無色透明)。
17、哪些食物含有澱粉?(記憶)
類別 食物名稱
含有澱粉的食物 玉米、土豆、番薯、蘋果、麵包、饅頭、南瓜
不含澱粉的食物 花菜、胡蘿卜、白蘿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蔥 18、在生產實踐中,人們一般採用什麼方法防止、減緩鐵製品生銹的速度?(記憶) 答:(1)製成合金;(2)鐵製品表面塗防護層;(3)保持鐵製品表面的潔凈和乾燥。
第三單元 宇 宙
1、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的半徑大約為地球半徑的(1/4),它的引力是地球的(1/6),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晝夜溫差(310℃)。(記憶)
2、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國的(阿姆斯特朗)。

- 4 -
3、月球環形山的形狀大多是(圓形),有單個的,有幾個(擠疊在一起的),也有(大環套小環的)。(了解)
4、月球環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測中,公認的觀點是(隕石撞擊說)。(記憶) 5、月球圍繞地球(自西向東)方向運行。逆時針方向運轉(了解)
6、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 7、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月相實際上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記憶)
9、古代人們對月相有特別的稱呼,「初一」稱為(新月),「十五」稱(望月)。(記憶) 10、月相在一個月中的變化規律是:農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再由圓到缺。(1、月相的變化經歷新月——上弦月——圓月——下弦月——殘月的過程。2、上半月,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到滿月,亮面在右側;下半月,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側。)(記憶)
11、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三種,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兩種;日食發生在(農歷初一),而月食發生在(農歷十五或十六)。(記憶)
12、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太陽的直徑約是(140萬)千米。(記憶) 13、太陽的表面溫度有(5570)K;內部溫度有(1500萬)K。(了解)
14、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體)組成的一個天體系統。這些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由近及遠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記憶)
15、人們把看起來相互之間距離保持不變的星星分成一群,劃分成不同的區域,並以人、動物或其他物體的形狀命名,人們把這些區域稱為(星座)。其中有一個星座的流星雨特別有名,這個星座就是(獅子星座)。(記憶)
16、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就是我們熟悉的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極星)。
17、「夏季大三角」是指:天津四(天鵝座)、織女星(天琴座)和牛郎星(天鷹座)。(了解)
18、天空中閃亮的銀河光帶,實際上是由許許多多的(恆星)組成的恆星集團,被人們稱為(銀河系),歐州人稱它為(Galaxy),它的直徑大約有(10萬光年)。(記憶) 19、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離。(記憶) 19、銀河系還不是宇宙的全部,類似銀河系一樣的星系還有100億個,人們把它們統稱為河外星系。
20、恆星的一生:星雲的氣體和塵埃緊縮——原恆星——燃料消耗殆盡,膨脹變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變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雲的氣體和塵埃緊縮——原恆星——小型或中等恆星變成紅巨星——燃料耗盡而縮小變成白矮星——能量耗盡變成黑矮星)
21、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源地;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現在「嫦娥」一號探月衛星又發射成功,不久的將來,我國宇航員還將登月考察。 二、簡答題: 1、日食成因?
答: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於同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於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於是就發生了(日食)。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P54圖要求會畫)日食發生的幾個特點:(1)、太陽被物體給擋住,(2)、擋光物體是球形(3)、地球、擋光物體和太陽差不多在同一條直線上(4)、擋光物體在運動。日食一般發生

- 5 -
在初一,總在太陽光輪的西邊開始。 2、月食成因?
答:當月球運動到地球的背日面,進入地球的陰影時,就會發生月食。月食發生在農歷的十五前後,有月全食、月偏食。(會畫圖)
3、相對來說,月食發生的機會比日食要多一些,日食、月食的出現都是(由於月球繞地球公轉,地球繞太陽公轉)所決定的,同(天體的影子)有直接關系。
第四單元 環境和我們
1、目前主要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燒),簡單的填埋和焚燒同樣會造成環境污染。(記憶)
2、簡單的垃圾添埋場對周圍環境的危害:散發惡臭,污染空氣;滋生蚊蠅,引發疾病;造成土壤污染,影響農業生產等。
2、科學的填埋場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園、體育場,但不能建築房屋和種植莊稼。(了解) 3、(減少垃圾的數量)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減少:(1)雙面列印可以節約紙張。(2)自帶喝水杯外出,少買瓶裝飲料。(3)盡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減少紙和塑料的丟棄。……
4、過度包裝會造成資源浪費且產生大量垃圾,濫用塑料袋也會造成的環境污染。(了解)
5、(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種方法來使用已用過的物品,它也是減少垃圾的重要方法。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紙、金屬、塑料、玻璃等。回收垃圾中的廢舊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節約資源、節約能源、節約成本、減少垃圾、減少污染,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記憶)
6、垃圾可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記憶)
7、廚余垃圾包括:果皮、剩餘飯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紙製品、金屬製品、塑料製品、玻璃製品和橡膠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過期葯品、注射器、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其他垃圾包括:磚瓦、陶瓷、衛生間廢紙。(記憶)
8、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須改變垃圾(混裝)的習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分裝),它便於對有毒垃圾的處理。廢電池和醫療垃圾是一種需要謹慎處理的垃圾。(了解) 9、(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並形成肥料。(記憶)
10、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資源量計量,人均佔有量為2500立方米,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了解)
11、水的污染源可能來自(農業污水)、(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來自動物的屍體等。由此可見,水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記憶) 12、大多數地區的自來水水源取自(水庫)、(湖泊)和(河流)。自來水是主要的(飲用水),(飲用水源)不能洗澡。(記憶)
13、污水的處理比較復雜,一般要通過三種方法,即(沉澱)、(過濾)、加入葯物進行滅菌獲得凈化。(記憶)一般要通過三種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學方法)獲得凈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離水中的雜物和較大的顆粒,雜物有塑料袋、菜葉雜草等;生物方法是通過細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學方法主要是用於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學葯劑一氯,通過它來有效殺滅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14、 我們面臨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氣污染)。此外,還有「白色污染」(塑料製品)和(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環境問題。(記憶)
15、(人類濫捕亂獵)和(過度開發利用),更使得許多生物資源瀕臨枯竭。(記憶)

- 6 -
16、(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記憶) 17、填埋和焚燒的優缺點:(記憶)

填埋的方法
焚燒的方法
優點 比較方便,成本較低,促進垃圾分解。 佔地少,避免污染地下水,熱量可以利用 問題
佔用土地,垃圾分解比較慢,可能會污染地下

消耗電能,留下殘余物,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20、垃圾填埋場各部分的作用:
襯墊:防止垃圾與土壤直接接觸;(記憶)
過濾液收集池和處理池:防止受污染的水滲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了解) 氣體排放管:把發酵生成的可燃性氣體和有毒氣體排走。(記憶) 監測井:隨時監測垃圾填埋場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狀況。(了解)
21、與「全球變暖」有關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燒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煤炭)產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記憶)
22、減少垃圾的方法有:(1)減少丟棄;(2)重新使用;(3)回收利用。(記憶 問題:
1、現在全球面臨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哪些?(記憶)
答:1、垃圾污染;2、水污染;3、大氣污染。另外還有:白色污染、物種數量銳減、土地沙漠化、酸雨等。
2、請你制定一個家庭節水計劃:(記憶)
答:1、洗手洗臉用水盆;2、淘米水用來洗碗;3、淋浴水用來沖馬桶;養魚水用來澆花草;使用節水器具等。
3、為了減少「白色污染」的環境問題,你會怎麼做?(記憶)
答:購物時自帶購物袋;少領取商店給的塑料袋;重復使用已有的塑料袋;買菜時帶上菜籃子、布袋子;在單位或學校就餐,自帶餐具;外出就餐,少用塑料快餐盒。將廢舊塑料製品收集起來,賣給廢品收購站回收煉油。

F. 六年級上科學復習資料

第三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 復習材料
一、環境因素對動物行為的影響
1、貓頭鷹 白天 休息, 晚上 出來活動,主因是 溫度 、光照影響其行為;
2、生物節律性行為:是對環境的某些節律性刺激作出的反應,如晝夜節律、月周期節律(魚的繁殖)、季節節律(動物的遷徙、換羽,植物的開花、結果)。
3.植物常見的感應性有 向光性 、向地性、 向水性 、 向化性 、向觸性、向熱性等。
4.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長素。
(1)植物體內的激素:植物體內具有 生長素 、 赤黴素 、 細胞分裂素 等激素,對植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顯著的 調節 作用。
(2)生長素是由 胚芽尖端 產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長。 達爾文 猜想胚芽尖端會產生生長素, 溫特 實驗證明了達爾文的科學猜想, 郭葛 從植物體內分離出生長素。
(3)植物向光性:觀察現象,胚芽彎向光源生長。
產生條件:① 單側 光照射;②具 生長素 且分布不均勻。
產生原因: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背光面生長素分布 多 ,胚芽生長 快 ;向陽面生長素分布 少 ,胚芽生長 慢 。
5、植物生長素
1.產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 。
2.作用:①能 促進植物的生長 。②能促進扦插枝條生根。③促進 果實的發育 ,防止落花落果。
3.缺點:生長素濃度較大時,會抑制植物的生長,甚至使植物死亡。應用於 防治雜草 。
6、、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血糖:血液中的 葡萄糖 。 正常含量為:90毫克/100毫升。
(1)人體內血糖含量的調節:神經系統和 胰島素 。
血液中 血糖含量 的升降,決定於 胰島素 分泌的增加或減少;而胰島素分泌的多少,導致血糖含量的 下降 或 上升 ,從而使血糖維持正常值。
(3)胰島素的功能:促進人體的葡萄糖儲存在 肝臟 內,還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島素分泌異常的病症。
①胰島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 高於 正常值。醫治糖尿病可以定時注射 胰島素 。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檢查血液血糖濃度是否為90毫克/100毫升或檢查尿里是否含 葡萄糖 。
②胰島素分泌過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於正常值。多吃糖類物質,補充血糖,葯物調節胰島素分泌。
二、內分泌腺和激素
1.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 含量 極少,但對生物體的 生長發育 、 新陳代謝 、 生殖 、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等生命活動起重要的調節作用。
2.內分泌腺的種類、分泌的激素、功能及異常時的病症列表。
內分泌腺 分泌的激素 激素的功能 異常時的病症
分泌不足 分泌過多
胰臟 胰島素 a.促進人體吸收的血糖儲存在肝臟和肌肉內
b.加快血糖的分解 糖尿病 低血糖症
腦垂體 生長激素 控制人的生長發育 侏儒症:發育遲緩,身材異常矮小,但智力正常 巨人症
甲狀腺 甲狀腺激素 a.保證體內新陳代謝
b.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呆小症:反應遲鈍,智力低下,身材矮小 甲亢

腎上腺 腎上腺素 a.加快心跳的節奏
b.擴張通入肌肉的血管。
卵巢(女)
睾丸(男) 雌性激素
雄性激素 a.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和生殖細胞的生成
b.激發和維持人的第二性徵
內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區別:
①有無導管: 內分泌腺 無導管,激素直接進入腺體內的 毛細血管 。 消化腺 有導管,消化液經導管進入 消化道 。
②分泌物質不同:內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二、的2是表格,網路里打不出來三、神經調節
1.動物體的生命活動的調節包括 體液調節 和 神經調節 ,並以 神經調節 為主。
2.體液調節主要是 激素調節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極微,但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生殖等許多的生理活動起著重要的 調節作用 。
3.小鳥、小蟲遇到敵害時會迅速躲避,駕駛員看見紅燈就會剎車,這些感覺和反應都是由 神經系統 來控制和調節的, 快速而短暫 ;而體液對生物體的調節 緩慢而持久 。
人在感知環境的刺激後,會迅速地做出相應的反應。在這個反應過程中,需要有許多的器官或組織參與,如眼、鼻、耳、皮膚、神經、腦、脊髓和運動器官,這是一個 接受信息 → 傳導信息 → 處理信息 → 傳導信息 → 作出反應 的 連續過程 ,是許多器官 協調作用的結果。
(一)、神經元
1.神經元即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樹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產生興奮,並傳導興奮到細胞體。
軸突的外麵包著髓鞘,能把神經沖動從細胞體傳出。
3.神經元的功能。
神經元上的樹突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即產生信息),並傳向細胞體,然後由軸突把興奮傳導到其它他神經元。這種能夠傳導的興奮叫神經沖動,即興奮能以神經沖動的形式在神經系統中進行傳導。
4.結構的名稱:① 細胞體 ; ② 細胞核 ; ③ 樹突 ; ④ 軸突 ; ⑥ 軸突分枝 ;
(2)③的功能是 接受刺激,產生興奮,並把興奮傳遞到細胞體中。
(3)④的功能是 把神經沖動從細胞體中傳出。
5.我們周圍的各種信息都是通過各種器官中的神經細胞——即 神經元 來 獲取 並 傳遞 的。
(二)、神經系統的組成包括:周圍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這兩個部分組成。
(三)、周圍神經系統
周圍神經系統包括 腦神經 、 脊神經 ,它的主要功能是 承擔信息的傳導 ,負責中樞神經系統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通訊。
1.腦神經:
由腦部發出,總共 12對 ,絕大多數分布在頭部的感覺器官、皮膚、肌肉等處,如視神經、嗅神經、位聽神經等。
其主要功能是 支配頭部 和 頸部 的各個器官的感受和運動。
2.脊神經:
由 脊髓 發出的神經,通向身體的 軀干、 四肢的皮膚 和 肌肉 ,共有 31對 。
其主要功能是 支配身體的頸部 、 四肢及 內臟 的感覺和運動。
(四)、中樞神經系統
1. 腦 和 脊髓 通稱為中樞神經系統,是神經系統的 高級 部分。
2.中樞神經系統主要 接收處理 各種信息,並 決定和啟動 相應的反應。
3.中樞神經系統受到骨骼的保護,腦在顱腔內,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內。
(五)、植物性神經
1.腦神經和脊神經的一部分神經分布到心肌、腺體、內臟器官等處,支配各種內臟器官的活動。如心跳、胃肌運動、膽囊收縮等。這些神經叫 植物性神經 。
2.植物性神經 不受 人的意志所 控制 。
(六)、腦的結構和功能
腦是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主要分為 大腦 、 小腦 、 腦干 三部分。
1.大腦。
(1)大腦特別發達,是中樞神經系統的 最高級部分 ,是人的 思維器官 。
(2)大腦的結構分 左、右兩個半球 ,分別具有管理人體不同部位的功能。
(3)大腦表面稱為大腦皮層,具有許多 溝 、 裂 和 回 ,使大腦的表面凹凸不平。溝和裂之間隆起形成回。溝、回使大腦皮層的面積大大增加。
(4)大腦是我們進行記憶、思維、控制身體活動的高級中樞,是人體最復雜、最重要的器官。
大腦皮層中神經元的細胞體高度密集,形成許多神經中樞,如視覺中樞、聽覺中樞、語言中樞等,其中語言中樞是人類特有的。
2.小腦。 小腦位於 腦干 背側, 大腦 的後下方。
小腦主要負責人體動作的 協調性 。如維持身體姿勢的平衡,協調各種運動。
小腦損傷,會使人 站立不穩 、 行走搖晃 、 不能完成靈巧的動作 。
3.腦干。 在大腦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運動。
(七)、脊髓的結構和功能
1.脊髓是 腦乾的延續 ,位於脊柱的椎管內,呈扁圓柱形。脊髓中有許多神經元,形成許多神經中樞。
2.脊髓是中樞神經的 低級部分 ,主要有傳導 和 反射 兩個方面的功能。
3.脊髓中的許多神經中樞,可以獨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動。但這些低級反射中樞一般受到大腦的控制。
(八)、反射
1.對高溫物體的刺激,手迅速縮回是一種應答性的反應。這種應答性的反應叫 反射 。
2.反射是神經系統調節身體各項生理活動的 基本方式 。
3.反射活動包括對信息的 接受 、 傳導 、 處理 。
4.產生反射的過程。
當手碰到高溫物體時,首先通過 感受器感覺高溫,產生信息,以神經沖動的形式,經過 傳入神經 傳導進入 神經中樞 (在脊髓中),再通過 傳出神經 傳達到 效應器 ,產生反應,手立即縮回。
產生反射活動的這樣的結構叫 反射弧 。
5.反射弧結構的五個部分。
感受器 、 傳入神經 、 神經中樞 、 傳出神經 、 效應器 。 任何反射活動都要通過 反射弧 才能實現。
(九)、神經中樞
1.神經中樞是由一些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聚在一起的,成為專門調節人體某一生理活動的神經細胞群。
2.脊髓中是一些低級的神經中樞,可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動,如 縮手反射 、 膝跳反射 、 排尿反射 、 排便反射 。低級反射中樞一般受大腦的控制。
3.高級神經中樞一般在腦中。
4.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 肌腱中的感受器→ 傳入神經 → 脊髓中的神經中樞 → 傳出神經 → 效應器產生效果 小腿反彈。
膝跳反射可用來檢查一個人的 神經系統(脊髓) 功能是否 正常 。
四、動物的先天性行為與動物的後天學習行為
1、動物先天性行為都是動物 與生俱來 、 有固定模式 的行為;它們受 遺傳的控制 ,遺傳固定下來的行為,對個體和種族的生存有重要意義。這種行為是一種反射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即可完成。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是一種低級的 反射活動
我們把動物與生俱來的行為稱為 先天性行為 ,也叫 本能 。
2.動物的後天學習行為是 個體 在生活過程中 逐步形成 的,是 通過學習 獲得的行為方式。學習過程需要 大腦皮層 的參與。
動物的後天學習行為是 適應環境 的一種 重要反應方式 。
先天性行為和後天學習行為都是動物對生存環境的適應 ,是具有 適應意義 的活動。
3.人的後天學習行為 更為復雜 。動物只對具體的刺激作出反應,而人能對抽象的語言、文字的刺激作出反應,這是動物所不具備的。
4.非條件反射。 是人和動物生來就有的 先天性反射 ,是 遺傳的行為 。非條件反射的神經通路是生下來就存在的, 反射弧 比較固定。
5.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是生物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後天性反射 , 反射弧 不固定,可因條件改變而消退。
條件反射是 大腦皮層 的重要功能。需大腦皮層參與。
五、恆定的體溫
1.人的體溫也保持恆定,保持在 37℃ 左右。
2.恆溫動物的體溫不是 絕對不變 的。恆溫是相對的,溫度的變化幅度變化不大,在 一定限度 內幾乎與外界溫度無直接關系。 人的體溫不是一個固定值。
(一)產熱與散熱的平衡
1.恆溫動物和人類之所以能夠維持穩定的體溫,是因為機體的 產熱 和 散熱 這兩個生理過程 保持動態平衡 的結果。
2.產熱。
(1)在 安靜 時,產生的熱量主要來自 內臟 。
(2)在運動時,產生的熱量主要來自骨骼肌。 寒冷時, 骨骼肌顫抖 ,能使熱量 成倍增加 。
(3)精神活動和進食活動也能 影響產熱 。(例如寒冷時,想到冰冷的環境,會覺得更冷,使人「發抖」,促使骨骼肌產生更多熱)
3.散熱。
(1)散熱有 直接散熱 和 蒸發散熱 兩種方式。
(2)直接散熱就是通過熱傳遞散熱,散熱的多少決定於皮膚溫度與外界溫度的 溫度差 。溫度差越大,散熱越多。 皮膚的溫度 又可通過血管中的 血流量 來控制。外界溫度低時, 血管收縮 ,血流量減少, 散熱量 減少;溫度高時, 血管舒張 ,血流量增加, 散熱增加 。
(3)常溫下,皮膚汗液的蒸發散熱 比較少 。
當外界溫度等於或超過體溫時,直接散熱不能發揮作用,汗液蒸發成了主要的散熱方式 。
4.中暑。
在高溫環境中,人體不能及時地發揮體溫調節功能,或因過高的環境溫度超過了體溫調節的最大限度, 產熱多 ,而 散熱困難 ,會出現中暑現象。
(二)、體溫受腦控制
1.人體內的產熱和散熱過程是通過 腦干中的體溫調節中樞 來調節和控制的。
2.在不同的環境中人的姿勢和行為,保溫或降溫的措施(如增、減衣服),也能調節體溫。

G. 小學六年級上冊科學教科版復習資料

1、在工作時,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叫作機械。螺絲刀、釘錘、剪刀這些機械構造很簡單,又叫做簡單機械。
2、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杠桿。它有三個點,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轉動的位置叫支點。
3、杠桿尺平衡時,左邊的鉤碼數乘以格數等於右邊的鉤碼數乘以格數。
4、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費力。
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省力。
5、像水龍頭這樣,輪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
6、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可以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
7、把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構成了滑輪組。
8、像搭在汽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體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體所用的力就大。螺絲釘的螺紋越密,旋進去就越省力。
10、鏈條與兩個齒輪嚙合,起到傳遞動力而是自行車運動的作用。
11、各種簡單機械的比較:
簡單機械 舉例
杠桿 省力杠桿:開瓶器、切刀、核桃夾、羊角錘等
不省力也不費力 :蹺蹺板、訂書機、天平等
費力杠桿: 筷子、鑷子、釣魚桿等
輪軸:水龍頭、門把手、方向盤、扳手擰螺帽、螺絲刀擰螺絲等
斜面:盤山公路、大橋引橋、螺絲釘、樓梯等
12、寫出各類型滑輪的作用。
定滑輪 能改變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動滑輪 不能改變用力方向但省力
滑輪組 既省力又改變用力方向
13、自行車上的各部分應用了哪種簡單機械?
應用機械的位置 應用機械的類型 應用機械的位置 應用機械的類型
車把手 輪軸 車上的螺絲釘 斜面
剎車 杠桿 車輪和車軸 輪軸
大齒輪和小齒輪 輪軸 後架上的彈簧夾 杠桿
車鈴的按鈕 杠桿 腳蹬 輪軸

1、很多的房屋和橋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橫放的材料(橫梁)支撐住的。它們受壓時,橫梁比柱子容易彎曲和斷裂,所以,如何增強橫梁抗彎曲能力是建築上很重要的問題。
2、材料的寬度越寬,抗彎曲能力越強;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彎曲能力越強。材料的寬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響材料抵抗彎曲的能力。
3、改變薄板形材料的形狀,實際上都是減少了材料的寬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雖然減少材料的寬度降低了一些抗彎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強了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4、拱形受到壓力時,能把壓力向下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受到壓力時會產生一個向外推的力,能抵住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
5、圓頂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組合,它具有拱形承載受壓力大的優點,而且不產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個方向上都是拱形,這使得它比任何形狀都堅固。
6、生物體中的拱形:人的頭骨、拱形的肋骨、貝殼、烏龜的殼、雞蛋、接近圓形的水果。
7、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框架結構中,三角形框架比四邊形框架更加穩固,四邊形框架容易變形。
8、不容易傾倒的塔結構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的。
9、橋面在拱下方的拱橋,橋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橋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緊,還增加了橋面的抗彎曲能力。

1、省力的杠桿有;鉗子、撬棍、 開瓶器、拔釘器、釘錘、胡桃夾、獨輪車、榨汁器。
費力的杠桿有:釣魚桿、鑷子、火鉗、筷子、烤肉夾子。
2、輪軸的應用:螺絲刀、自行車把、轆輪、絞盤、水龍頭扭柄、石磨、腳踏板、駕駛盤。
斜面的應用:螺絲釘、螺帽、針、斧頭、菜刀、斜坡、S形盤山公路、釘子頭。
滑輪的應用:起重機、吊車、旗桿頂部的輪子、窗簾滑輪。
輪軸的作用:(輪軸的輪越大,軸越小),用輪帶動軸轉動就能越省力。
斜面的作用:省力。(斜面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
滑輪組作用:不但能改變力的方向,還能改變力的大小。滑輪組的(組數越多),就越省力。
3、不隨重物移動的滑輪叫(定滑輪)。 定滑輪的作用:能改變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4、隨重物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 動滑輪的作用: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但省力。
1、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 (X)
2、用撬棍撬起重物可以能省力。 (√ )
3、當杠桿平衡時,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就等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X)
4、當杠桿尺兩邊鉤碼一樣多時,杠桿尺偏向哪邊,哪邊就省力。 ( √ )
5、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是「秤砣雖小,能壓千斤」的原理。( √)
6、同一個工具,由於使用方法不同,它的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位置也會發生變化。 (√ )
7、 把一重物推到同一個高度,搭的斜面越長越省力。( √ )
8、人的前臂骨是費力省距離的杠桿。(√ )
9、在做紙梁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測試的實驗時,通過把紙重疊在一起的方法就能達到增加厚度的目的( X )
10、型鋼的抗彎曲能力都比鋼條強(X )(P45最後一句)
11、紙梁的寬度增加,抗彎曲能力也大大增加。(X)
12、空心管比實心棒的抗彎曲能力強。(X)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科學資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