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先秦諸子知識點

高中語文先秦諸子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1-01-29 06:23:57

高中語文先秦諸子選讀第二單元第二課王何必曰利翻譯

1、【原文】孟子見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員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⑤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⑦。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⑧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⑨。未有仁而遺⑩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釋】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謚號。公元前370年繼他父親魏武侯即位,即位後九年由舊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北)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②叟:老人。 ③亦:這里是「只」的意思。 ④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 ⑤交征:互相爭奪。征,取。 ⑥弒:下殺上,卑殺尊,臣殺君叫弒。 ⑦萬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馬拉的一輛兵車叫一乘,諸侯國的大小以兵車的多少來衡量。據劉向《戰國策。序》說,戰國末期的萬乘之國有韓、趙、魏(梁)、燕、齊、楚、秦七國,千乘之國有宋、衛、中山以及東周、西周。至於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則是指擁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車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車百乘。 ⑧苟:如果。 ⑨饜(yan):滿足。遺:遺棄,拋棄。
【譯文】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一定是有什麽對我的國家有利的高見吧?」
孟子回答說:「大王!何必說利呢?只要說仁義就行了。大王說『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大夫說,『怎樣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說,『怎樣使我自己有利?』結果是上上下下互相爭奪利益,國家就危險了啊!在一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裡,殺害它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夫;在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殺害它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這些大夫在一萬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千輛,在一千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百輛,他們的擁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義放在後而把利擺在前,他們不奪得國君的地位是永遠不會滿足的。反過來說,從來沒有講「仁」的人卻拋棄父母的,從來也沒有講義的人卻不顧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說仁義就行了,何必說利呢?」
2、【原文】宋牼①將之楚,孟子遇於石丘②,曰:「先生將何之?」
曰:「吾聞秦楚構兵③,我將見楚王說④而罷之。楚王不悅,我 將見秦王說而罷之。二王我將有所遇⑤焉。」
曰:「軻也請無問其詳,願聞其指(6)。說之將何如?」
曰:「我將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則大矣,先生之號(7)則不可。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於利,以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 利也。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 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於仁 義,而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仁義也。為人臣者懷 仁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 末之有也。何必曰利?」
【注釋】①宋牼(keng):戰國時宋國著名學者,反對戰爭,主張和平。②石 丘:地名,其址不詳。③構兵:交戰。④說(Shui):勸說。⑤ 遇:說而相合。(6)指:同「旨」,大概,大意。(7)號:提法。
【譯文】宋牼准備到楚國去,孟子在石丘這個地方遇上了他。孟子問: 「先生准備到哪裡去?」
宋牼說:「我聽說秦楚兩國交戰,我准備去見越王,勸說他罷 兵。如果楚王不聽,我准備去見秦王,勸說他罷兵。在兩個國王中,我總會勸說通一個。」
孟子說:「我不想問得太詳細,只想知道你的大意,你准備怎 樣去勸說他們呢?」
宋釋說:「我將告訴他們,交戰是很不利的。」
孟子說:「先生的動機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卻不行。先 生用利去勸說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為有利而高興,於是停止軍事行動;軍隊的官兵也因為有利而高興,於是樂於罷兵。做臣下 的心懷利害關系來侍奉君主,做兒子的心懷利害關系來侍奉父親, 做弟弟的心懷利害關系來侍奉哥哥,這就會使君臣之問、父子之間、兄弟之間都完全去掉仁義,心懷利害關系來互相對待,這樣 不使國家滅亡的,是沒有的。若是先生以仁義的道理去勸說秦王 楚王,秦王楚王因仁義而高興,於是停止軍事行動;軍隊的官兵也因仁義而高興,於是樂於罷兵。做臣下的心懷仁義來侍奉君主, 做兒子的心懷仁義來侍奉父親,做弟弟的心懷仁義來侍奉哥哥,這 就會使君臣之間、父子之問,兄弟之間都完全去掉利害關系,心懷仁義來互相對待,這樣還不能夠使天下歸服的,是沒有的。何 必要去談聽『利』呢?」
7.25 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1)雞鳴而起,草率為利者廂之徒也。(2)欲知舜與廂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注釋】(1)孳孳:朱熹《集注》雲:「勤勉之意。」(2)跖:即本書《滕文公下》篇中所提及的盜跖。
【譯文】盂子說:「雞叫起身,孜孜行善的人是舜的同類;雞叫起身,孜孜營利的人是跖的同類。要了解舜和跖的區別,沒有別的,只是利與善的不同。」
【段意】此章是說聖人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有的學者指出:「舜、跖之相去遠矣,而其分乃在利、善之間而已,是豈可以不謹?然講之不熟、見之不明,未有不以利為義者,又學者所當深察也。

❷ 高中語文選修先秦諸子選讀有要求背誦的嗎

有背誦的,考綱有背誦10則論語,但不全在裡面,從第3課才有一些背誦。其他的都不用背誦。這本課本重要的也是論語,是介紹各種先秦諸子的思想。

❸ 誰告訴我高二語文選修《先秦諸子選讀》目錄

概說
第一單元《論語》選讀
一、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二、當仁,不專讓於屬師
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五、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六、有教無類
七、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第二單元《孟子》選讀
一、 王好戰,請以戰喻
二、 王何必曰利
三、 民為貴
四、 樂民之樂,優民之憂
五、 人和
六、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七、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

第三單元《荀子》選讀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

第四單元《老子》選讀
有無相生

第五單元《莊子》選讀
一、 無端崖之辭
二、 鵬之徙於南冥
三、 東海之大樂
四、 尊生
五、 惡乎往而不可

第六單元《墨子》選讀
一、 兼愛
二、 非攻
三、 尚賢

第七單元《韓非子》選讀
一、 鄭人有且買履者
二、 子圉見孔子於商太宰

❹ 高中語文選修《先秦諸子選讀》第一單元課文全部內容

第一單元主要來是《論語》選讀,源共有七篇課文。1.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2.當仁,不讓於師。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5.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6.有教無類。7.好學不好仁,其蔽也愚。

❺ 高中語文先秦諸子選讀怎麼學才能對高考有利 在線等哦~

1、上課來注意聽講,下課復習時要突出源重點,不要平均用力。例如:《韓非子》選讀,要把《游說之難》這一篇學好,達到能用現代漢語復述的程度,行有餘力再去管後面的章節。
2、選讀本要求重點培養閱讀能力,配合以前學的課內必讀、必背文章,深化對實詞、虛詞的理解,能把必讀中遇到的字、詞、句遷移到選讀中來。例如孔子《論語》中的忠恕與仁,可以聯系在初中學過的論語十則的內容去理解孔子的「仁」的主張。

❻ 高中語文選修-先秦諸子選讀里那些句子容易讓默寫。。急!!

1.--------------------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荀子《勸學》)(吾嘗跂而望矣)
2. ①只要堅持就回會成功。正如答《荀子•勸學》中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 。」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3. 鵬之徙於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莊子•逍遙游》)(水擊三千里,摶扶搖直上者九萬里)
4. 荀子在《勸學》中提出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 。(學不可以已)
5.《論語》中告訴你認真學習.時常溫習是樂事的句子是「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❼ 高中選修語文先秦諸子選讀第三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翻譯

孔子說:「子路啊,我告訴你,知道嗎?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就關於知道的真諦。」

孔子說:「遇事不想著『怎麼辦,怎麼辦'的人,我不知道對他怎麼辦。」

孔子說:「有錯不改,這才是真錯。」

子貢說:「君子的缺點,象日蝕月蝕。一有缺點,人人都能看見;一旦改正,人人都會敬仰。」

子夏說:「小人犯了錯一定要掩飾。」

孔子說:「人能弘揚道義,不是道義能壯大人的門面。」

孔子說:「多責備自己,少責備別人,就可以避免怨恨。」

子夏做莒父的市長,問政。孔子說:「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只求速度,往往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幹什麼?就象大車沒有車軸,小車沒有車軸,怎麼能啟動?」

子貢問政。孔子說:「確保豐衣足食、軍事強大、人民信任。」子貢說:「如果不能同時做到,以上三項中哪項可以去掉?」「軍事。」「如果還不行,剩下二項中哪項可以去掉?」「衣食。自古皆有死,缺少人民的信任,國家就要滅亡。」

孔子說:「天冷時,才知道松柏最後凋謝。」

孔子在河邊說:「過去的時光就像河水一樣,不停晝夜地流著。」

(7)高中語文先秦諸子知識點擴展閱讀

一、出處:

論語(中國儒家經典)

《論語》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二、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❽ 高中語文選修先秦諸子選讀總結,

1、儒家:儒家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學派。一般來說,特別是先秦時,儒家學派也只是諸子之一。崇奉孔子學說的學派。其學派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仁政」,重視倫理關系。
2、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3、儒家代表人物及發展演變
·孔子:仁、禮、孝、中庸
·孟子:王道、仁政、性善論
·荀子:性惡論、貫通天人
·董仲舒:
·朱熹:理學,存天理,滅人慾
·王陽明:心學
·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提倡「法治」反對「人治」、經世致用、氣理
儒家的基本思想核心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准和道德境界。
·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
·仁 義 禮 智 信
·三綱五常
儒家的經典著作:四書五經六藝
經典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孟子·梁惠王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臨淵羨魚,不如 。《漢書·董仲舒傳》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 ,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 。《荀子·勸學》
· ,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學而不思則罔, 。《論語·為政》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7、例題:《論語》對後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響。請引用《論語》中與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話,然後分析它們所表達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歐陽修《朋黨論》)

我自己整理的

❾ 寫一段說明性的文字,介紹你所學過的高中語文課本《先秦諸子選讀》

我寫到一半才發現要寫說明性的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先秦諸子知識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