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語言運用課題

初中語文語言運用課題

發布時間:2021-01-30 05:53:00

❶ 我打算做初中語文課題研究,誰有案例或資料,我想選《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謝謝,急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缺乏興趣,就不可能把學習學好。目前不少學校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 教師在講台上唱主角, 學生被動地在下面接受知識, 導致學生厭煩聽課, 久而久之對學習失去興趣, 導致課堂效果很差。而課堂依舊是我們學校實施教學工作的主要陣地, 也是組織教學的基本單位,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渠道, 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首要環節, 因此教師必須講好每一堂課, 把握好一節課。要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 創設氛圍, 激發興趣
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和環境對學習者的精神面貌、學習動機、自我形象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只有積極、肯定的情緒, 才會使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得到發展, 學生的思維才夠活躍。課堂上, 師生間的信息交流往往是在情感氛圍中進行的, 知識的傳授以及學生技能的培養是以師生間心理的相互影響為背景的。教師對學生的理解信任、熱情鼓勵以及耐心企盼, 都可能轉化為學生的自信, 對知識的渴求及對課堂活動的主動參與。反之,教師哪怕一丁點兒的焦躁、嫌棄與失望也會影響學生創造力的發揮, 縮小乃至封閉學生的思維空間。因此, 教學中, 教師要努力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 把真摯的愛傳遞給學生, 用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使學生體會到師生共享同一片陽光的平等。學生在寬松的心理環境下,不斷處於主動亢奮的狀態, 養成樂思、擅思、敢思的思維品質, 形成不怕失誤、敢於創新的良好個性。

1、 創設各種情景, 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英語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 鼓勵他們大膽的說並運用到實際中去, 每課的對話讓學生先聽後讀, 然後表演, 每小組不宜超過四人。表演前應讓各小組操練准備, 鼓勵其拓展創新對話內容。表演過程中, 除要求學生語音語調正確外, 還應讓學生注意到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勢、姿態等。教師還可以利用插圖來創設情景,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讓學生根據圖畫的內容編一段對話。學生會運用所學過的知識, 編成各種對話。

2、 尊重每個學生, 鼓勵他們大膽嘗試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 僅僅停留在創設教學情境上是不夠的。教師首先要具有創新的精神, 注重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尊重學生個體, 注重抓住一切時機激發學生創新的慾望, 注意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反應等做出客觀、公正、熱情、誠懇的評價。
3、 鼓勵後進生, 讓他們有成就感後進生上課時注意力往往不夠集中,教師要將教材化難為易, 化多為少, 精講多練, 課堂上盡量創造愉快的氛圍。他們由於羞怯心理往往怕開口, 教師要盡量將難易適度的問題去問他們; 叫他們到黑板上寫有把握的句子; 朗讀事先已讀過多遍的課文, 當差生回答正確時。應該面帶笑容地說:「very good」,他們往往因得到這樣的評語而激動, 這樣差生開口的習慣慢慢的養成。一學期下來, 差生的參與意識大大地加強, 也消除了畏懼心理。

4、 利用多媒體, 培養學生興趣英語的學習, 更需要教師創造一個特定的能使學生產生共鳴的語言環境。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巨大進步, 多媒體進入課堂, 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 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 運用多媒體技術把語言的描繪、文字的表達、圖像的演示、動畫的模擬、音樂的渲染等手法有機結合起來, 把真實的生活帶進課堂, 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 引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熱情, 使學生產生求知內需、求異思路, 極大地發揮學生的內在動力。

二、 加強對學生語感的培養

語感是人們語言的敏感性。通俗地說, 當我們聽別人講漢語時, 一般可以一下知道它的意思, 而不是先分析語法, 這就是大腦語言中樞的作用, 也就是語感。它是集語法, 語義, 詞彙於一體的一種大腦語言中樞的能力。在外語學習中, 語感起很重要的作用。那麼怎樣培養語感呢?

1、 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我們要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思維、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英語語言習得與思維能力應同步提高, 因為我們是在學習英語,而不是研究英語,所以應多開口說、模仿。英語不是坐在那兒想出來的、算出來的, 是「說」出來的。能說出來, 就能寫出來, 在寫的過程中, 學生的絆腳石是不會寫單詞。這就是說, 我們必須讓學生記憶單詞, 准確應用。記憶單詞在外語學習中起基礎性作用。正像建築師, 要建房子, 建什麼樣的房子, 首先必須有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

2、 讀是增強語感的最重要環節鼓勵學生大聲的朗讀課文並背誦, 使自己聽得見自己的聲音, 漸漸做到流利、順暢。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體驗成就感。怎樣讀呢?大聲朗讀, 學生在一起讀, 可以相互慣耳音。語言是聲義的結合體, 所以「書讀百遍, 其義自現」, 在外語學習中, 表現得尤為突出。朗讀與默讀相結合。每單元的閱讀讓學生背誦、復述, 這樣學生可以學的多而精。當然每讀一遍都要有新的收獲、領悟。語法、詞彙、語言思想都可以在閱讀中掌握。和語文一樣,英語是讀出來的。同時我們也沒有必要鑽研有微小差別的近義詞, 因為在讀的過程中我們已經體會到了。就像語文老師沒有讓我們研究「美麗」與「漂亮」的區別。這樣培養語感, 雖然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幾個月後, 就會有效果。而且一旦語感強了, 做題就可以運用語法知識加之語感, 提高准確率。

三、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和學是一對矛盾, 作為矛盾雙方的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系, 對完成教學至關緊要。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 他們就對老師的這門課感興趣, 分外重視, 肯下大氣力學這門課。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 由於逆反心理, 他們也就不願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所以, 教師要深入學生, 和學生打成一片, 了解學生的興趣, 愛好, 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變化, 關心學生, 愛護學生, 尊重學生, 幫助學生。這樣, 師生才能關系和諧, 感情融洽, 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❷ 初中語文語言運用練習題及答案

二、請你參加下面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按要求完成後面的題目。
今年是安徒生誕辰200周年,世界各國的讀者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紀念這位給一代又一代兒童帶來感動和快樂的童話巨人。你們班要舉辦一次紀念活動,同學們都以極高的熱情積極籌備。
(1)請你為這次紀念活動確定一個主題。
主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圍繞你所確定的主題,設計一個簡要的活動方案。

(3)請就安徒生童話對你成長的影響和意義,發表一段富有激情的簡短演講。
(1)示例1:同情"歡樂"成長示例2:安徒生童話伴我成長(2)示例1:[即興演講方案]
①確定演講題目;②推選主持人和評委;③現場抽簽決定演講次序;④即興演講(不超過5分鍾);⑤語文老師進行點評;⑥宣布比賽結果。
示例2:[綜合活動方案]①組織各小組長確定活動方式及推選評委;②可分為手抄報組、辯論組、故事組等分頭准備;③各組分別交流展示;④評委點評;⑤語文老師總結。
(3)示例:同學們,在安徒生美麗的童話世界裡,我們懂得了同情與善良,感受到了真善美的力量,讓我們走進安徒生,理解安徒生童話的精髓,讓我們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長。
以「愛心」為陳述對象,分別以「泉水」、「歌謠」為喻體,依照下面的句式再造兩個句子,使之構成一組排比句。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曰的陽光,使貧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
參考答案: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盪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依照例句,任選一種事物,用「事物 否定 想像」的格式造一個句子。
例句:教師的周圍飄著粉筆屑,不,那並非粉筆屑,它是教師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參考答案:魯迅握著一支寫出無數雜文的筆,不,那非是一枝筆,它是一把刺向敵人胸膛的匕首。/母親的臉上爬滿了皺紋,不,那不是皺紋,那是她一生操勞的勛章。/母親的臉上爬滿了皺紋,不,那不是皺紋,那是她讓女兒看的關於人生艱辛的無字書。/你的耳邊充滿著嘮叨,不,那並非是嘮叨,它是父母對你的愛。/圓明園遺址到處是殘垣斷壁,不,那不是殘垣斷壁,那是我們民族永遠也不能忘記的一段屈辱的歷史。/天空劃過幾顆流星,不,那不是流星,那是上蒼在啟示我們生命是多麼短暫。

❸ 初中語文課題研究的題目有哪些

隨著國家課程改革的進行,對校本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引起基礎教育理論界以及學校方面的重視。本文以生物學實驗教學為主題對我校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中的若干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依據課程理論和生物學學科特點確定了生物校本課程的課程目標、課程主要內容、教學組織方式以及適於本課程特點的考核評價方式,並在教學實踐進行了相應的嘗試。此外,對高一年級生物選修課結果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 校本課程 生物學實驗

一. 概述
近年來,隨著國家課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課程進入學校,對校本課程以及校本課程開發的有關問題引起許多學者的關注,一些學校的領導和教師也參與到這一領域的研究和實踐活動中。
1. 校本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的概念
校本課程與校本課程開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對於校本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目前國內學者大多接受以下的觀點。
校本課程是指學校在保證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基本質量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評估,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課程資源而開發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崔允 郭,1999)。校本課程通常是由學校的校長、教師來決策,採取「實踐——評估——開發」的課程開發的模式,實施「問題解決」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滿足不同社區、學校、學生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適應性與參與性(崔允 郭,1999)。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所不同的是,校本課程主要集中體現「以學校為本」的理念,強調課程的開放性、民主性、參與性,強調交流與合作。
校本課程開發是指學校根據自己的教育哲學思想,結合教育教學實際,自主進行課程開發的行為。校本課程開發涉及學校教育經驗的各個方面(崔允 郭,1999)。也有學者(徐玉珍,2001)從新課程開發的策略、課程管理制度的變革、課程改革的新模式、構建學校特色以及國家課程開發的補充等方面對校本課程開發的概念做了更明確的界定。認為校本課程開發「是在學校現場發生的,以國家及地方制定的課程綱要的基本精神為指導,依據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條件以及可利用和開發的資源,由學校成員自願、自主、獨立或與校外團體或個人合作開展的,旨在滿足本校所有學生學習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課程開發活動,是一個持續動態的課程改革的過程。同時,徐玉珍強調了校本課程開發的兩個基本點和兩個必須。兩個基本點是「學校為本」與「課程開發」。兩個必須是指在課程內容方面必須考慮到校本課程所隱含的新的教育理念和課程假設,必須考慮我國的國情、語言習慣以及中小學教育的實際。
2. 國內外校本課程的發展與現狀
自從近代學校制度建立以來,課程開發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傳統。
一種是以法國和德國為代表的典型的國家課程開發傳統。法國自拿破崙統治的時代開始,一直是由中央政府頒布指令性教育計劃與課程時間表以及全國考試涉及的范圍。德國在18世紀末對學校課程設置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提出了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義務教育課程計劃,具體規定了義務教育的科目以及各科目教學所需的課時,闡明了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閱讀作業。在這樣的指令性課程標准與統一的外部考試制度下,學校的教學工作受到了嚴格的控制,教師很少有自由行動的餘地。
另一種是以英美兩國為代表的非集中制的課程開發傳統,這種課程開發形式把部分甚至全部課程決策權下放到學校。美國的教育屬州政府的職權范圍,在課程方面,課程決策的所有權力都屬於地方,地方有賦予學校在課程事務上的自主權。由於學區和學校的自主權很大,校本課程一直是課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英國的教育制度一直秉承學校自主的傳統。由於法律規定課程設計的權力歸地方教育當局和個別學校團體所有,在很長一段歷史上,中央教育機構很少介入課程事務。
從西方國家近兩百年的課程發展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課程的開發傳統是與其課程行政體制有關的,課程行政體制決定了國家、地方和學校之間課程決策上的權力分配結構。兩類課程體制各有利弊。國家課程開發在解決課程的基礎性與統一性方面具有優勢,而校本課程開發則利於尊重學校環境和學校師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
50年代末,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教育系統都推行了由國家發起的大規模的課程改革——新課程運動,由國家組織各方面專家協同開發真正高質量的課程,其目的是實現課程的標准化、統一化。新課程運動具有這樣的基本教學教育理念:教學的基本主題是學科結構,經過科學地組織的學科包括了社會需要的全部知識。與原有課程包含大量使用知識不同的是,新課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個包含最新信息的、邏輯嚴密的學科全貌,其內容強調作為學科結構基礎的關鍵性概念和清晰觀點,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在獲得現成知識的同時,學會探究新知識的方法,並通過科學發現活動增加對科學家工作的興趣。(崔允 郭,1999)
在這一課程運動中,英美兩國表現尤為突出,兩國課程開發者都認同了新課程運動的基本理念,認為過多地把課程權力交給學校與教師是導致教育質量下降的根本原因之一,而真正高質量的課程應該由國家組織各方面的專家協同開發。西方的新課程計劃由專家研究課程制度,新課程開發所涉及的教材等由中央教育部門等組織力量集中開發。
但這一改革由於種種原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除了教師方面的種種原因外,「新課程運動」暴露了國家課程開發的缺陷,其中主要是由於課程開發集權引起的。這種模式使課程開發系統與課程實施系統隔離開來,作為課程實施者的教師無法清楚的了解新課程的意圖和課程目標中每一個細微的革新因素。而新課程的推行要求課程實施者改變他們的教學習慣,對課程重點、學習空間,乃至自己的行為方式等進行一系列的重新組織。這一過程涉及許多實際問題,課程開發者往往與實施者缺乏交流、合作,無法把隱含在課程中的一些基本假設、價值取向傳遞給實施者,並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提供有利於實施的建議。
70、80年代,非集權化課程決策在許多國家再次得到重視。80年代以來,學校所處的環境日益復雜化,其變化速度日益加快。學校要適應急劇變化的環境,發揮自己應有的功能,需要對環境做出最敏銳的反應。校本課程恰好能夠適應這一要求。一向實施國家課程開發模式的國家,也開始意識到需要提供地方和學校層次在課程事務上的主動權,紛紛出台了有關的課程政策。
我國建國後,為保證基礎教育的共同質量,便於管理和評價,採用的是原蘇聯三、四十年代的中央集權的課程管理模式。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課程引起教育界許多理論工作者的關注,校本課程開發也受到一些辦學條件較好的學校的重視。這些學校意識到校本課程對學生的發展、學校辦有特色以及教師的培養提高都有重要作用,因而積極對適於本校的校本課程或對原有的選修課、活動課進行改造完善,形成自己學校的特色。目前,我國在這一方面的研究與實踐仍處於起步階段。
3. 校本課程開發的必要性與意義
(1)從課程結構改革認識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
如前所述,國家課程(包括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各有利弊。為了學生的發展和國家對人才的需要,一個國家的課程需要幾類課程恰當的結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要「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內容,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討論稿)提出在課程管理方面要「改革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傾向,建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政策,既保證基礎教育的基本質量,又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對於課程、教材的管理與開發,指導綱要規定了教育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學校所應承擔的職責,其中學校的職責為「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基礎上,依據教育部頒發的《學校課程管理與開發指南》,從實際出發,參與本社區學校課程具體實施方案的編制,同時,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和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學校有權力和責任反映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所遇到的問題,同時建立學校課程的內部評價機制,以保證學校課程的實施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在目標上的一致性。」
中央、國務院、教育部的有關文件明確了今後若干年中基礎教育的課程管理與開發模式,它不僅對於學校課程管理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也為學校以及教師參與課程改革提供了方向。但是由於校本課程開發在我國起步較晚,對校本課程的認識以及有關理論還很貧乏,學校對開發校本課程更缺少實踐經驗,所以,對校本課程有關問題深入研究,有利於我國校本課程的發展。這一工作需要教育理論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學校一線教師的參與。
(2)校本課程有助於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
各個學校由於辦學的歷史、辦學的條件、學生的來源、教師的水平等因素的差異形成了學校的差異。學校在組織課程時,既應該體現國家的意志,也應該盡可能滿足學校的差異性和特點,使不同類型的學校具有各自的特點。
學生在發展中會形成各自不同的特點,不同的興趣愛好使學生表現出其差異性。現代教育要求尊重學生的差異,教育要以學生發展為本,盡可能為學生提供適合其發展的條件和機會。
校本課程直接指向差異。校本課程開發是以學校為主體,學校可以根據本學校教育資源以及學生發展需求開發多樣化的課程,開發課程的內容、教學方法可以根據授課教師的特點和課程特點進行調整。校本課程可以彌補國家課程的不足,滿足學校差異、學生差異對課程的需求。

二. 問題的提出
1. 國內生物學教學的問題
生物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是目前自然學科中發展最迅速的學科之一。作為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它也是農、林、牧、副、漁、醫葯衛生、環境保護以及其他有關應用科學的基礎。依據學科研究的對象和研究方法,生物科學屬於實驗科學。與其他實驗科學一樣,生物學的研究和發展是建立在對大量的生物學現象的觀察與實驗基礎之上的。
生物課是中學階段實驗科學開課最早的課程。由於生物學的特點,學生在中學階段學習生物學課程時,要學習生物學的基本知識,認識生命現象,也需要了解生物學的學科特徵以及生物科學的研究方法。豐富多彩的生物界、許多未知的生物奧秘使學生對生物課學習有較高興趣,在實驗課上,通過自己的實驗操作,觀察、了解生物現象的秘密會激起學生深入探索的慾望。通過實驗課,學生可以學習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培養研究的興趣和初步研究的能力以及科學思考的方法,並可以利用這些方法去探求自己感興趣的生物奧秘,。
目前我國生物學課程的內容與教學方法不能體現出生物科學的學科特點,也不能滿足學生學生探求生物學奧秘的需要。教材內容編排重結論、輕過程;重理論、輕實驗;強調系統性,缺少與社會生活實踐的聯系。教材中實驗安排少,實驗多為驗證性的,不利於學生發現問題,引起思考活動。學生以文科課程學習的思維方法來學習生物課,生物課已經失去了生物學的學科特徵。
國家教育部門已經認識到這一問題,准備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改變生物學教學當前的狀況。在課程未做重大變革之前,考慮到學科特點和學生學習的需要,一些學校通過開設選修課等校本課程解決這一問題。這一方面研究已經有了一些的成果,但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探索。
在此情況下,我校從1998年開始,開設了一門以生物實驗為主要內容的選修課程,以彌補現行生物學課程的不足和滿足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愛好。我們認為,即使國家新的課程計劃開始運行,學校也需要提供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給願意發展、提高生物學方面的興趣和能力的學生,促進他們在這一方面的個性發展。我們力求通過我們的課程,引導學生參加他們有興趣的生物學探究活動,讓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習生物學知識,並為以後自己探討科學問題打下一定的基礎。
2. 課外活動與課程
我們在開設這一選修課之前,曾組織學生通過課外活動小組的形式進行生物學方面的活動。組織課外活動靈活性較強,開展的活動往往根據學生的興趣以及具備的條件安排,但隨意性較大,計劃性較差;缺少課程理論指導,沒有明確的課程目標。
作為課程,需要一定的課程理論指導,制定明確的課程目標和課程計劃,按照確定的課程內容組織實施。此外,課程需要有與課程目標配套的評價體系。所以,開發一種新的課程,必須要解決這樣幾個問題:課程目標確定,課程組織形式選擇、課程評價體系制定、課程具體的內容和教學方法決定等。

三. 課題研究目標與實施步驟
(一)研究目標
教學一線的教師參與校本課程研究的重點,不是研究它的理論,是要在實踐校本課程理論指導下,開發具有本校特點的課程。根據上述認識,我與我校其他生物學教師共同研究了開發以生物學實驗為主要內容的校本課程,確定了以下課題研究目標。
1.研究確定本課程目標。
2.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選擇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組織形式和課程中的師生關系。
3. 研究本課程的評價方式。
(二)實施步驟
1.前測:本學期課程開始時,對學生水平的測試。測試目的是要了解學生對生物學信息的關注程度以及生物學技能水平和情感情況。
2.實施教學計劃:教學計劃分為初中年級、高中一年級、高中二年級三個層次。各個年級在課程內容、教學組織方式等有所不同。
3.後測:檢查一個學期課程完成後學生在生物學知識、生物學操作技能以及情感方面的變化,課程進行中存在的問題,並且反饋學生對課程的意見和要求,以進一步完善課程。
4.過程監測、有關資料收集整理
在實施過程進行中,各年級任課教師對課程情況進行經常交流,根據課程開展情況,對研究方案調整,特別是由於學校工作安排的變化適時調整教學計劃和內容;整理收集與研究有關資料,以備總結完善課程;對為本課程編寫的講義進行整理、修改,准備匯編為生物選修課教材。

❹ 初中語文語言運用的題型有哪些

一、積累型
1.成語積累
例:我國的成語,有許多來自古文(或寓言)中,如「諱疾忌醫」就出於《扁鵲見蔡桓公》。請你從讀過的古詩文(或寓言)中舉出三例,並且說出作者和出處(或篇名)。
解題思路:本題主要考查課內成語的積累。只要平時上課時認真聽講,課後加以總結,這道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如:「三顧茅廬」「妄自菲薄」出自諸葛亮的《出師表》;「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詩》;「一鼓作氣」出自左丘明的《曹劌論戰》等等。
2.名言警句積累
例:根據你的積累,寫出兩條關於「才能來自勤奮學習」的名言警句。
解題思路:「才能來自勤奮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論點,只要能找出兩個論據來證明它即可。

二、句式變化型
例:認真閱讀下面的長句,按要求回答問題。
由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主辦的中國藝術函授大學是一所校部設在北京的具有群眾性、社會性的特點的以培養品學兼優、具有大專水平的書畫人才為宗旨的學校。
⑴以上這個長句包含了該大學的五個要點。請各用一個短語對主辦單位、學校名稱外的三個要點加以准確概括。⑵上面這個長句,可以改寫為由四個短句組成的一段話。請你在下面所給句子的後面寫出另外三個句子。要求每句包含一個要點,句與句之間要連貫。
中國藝術函授大學由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主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思路:這是一個長短句式的變化題型,目的是考查學生對長短句式的靈活運用能力,只要讀懂原文,答案不難得出。

三、仿寫型
例:仿照下面例句,以」你珍愛自己的生活環境嗎?」作開頭,寫一句話。
例句:「你熱愛自己的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解題思路:首先要仔細分析例句的句式特點、修辭方法和句與句之間的聯系,然後再推敲定奪。

四、創作型
1.對聯創作
例:完成下面的對偶句創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________________
解題思路:本題是道開放性試題,主要考查對偶的修辭方法及應用。首先,明確對偶是指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思相近、相對或相反的兩個句子。因此,下句的第一個詞必須是動詞,第二個詞必須是數詞,第三個詞必須是名詞。同時下句在意思上要與上句有一定的聯系。
2.標語創作
例:為了強化人們的環保意識,請以「水、空氣、森林、動物保護」為對象擬兩條環保標語。例如:污染空氣,等於慢性自殺。
解題思路:標語具有語言精練、內容醒目、便於記憶的特點,目的主要是對人們進行宣傳和鼓動。
3.綜合創作
例:在下面的橫線填上適當的語句,使每個句子都是比喻句,使所填的三句話又構成前後連貫的排比句。
沒有想像,思維_________________;沒有想像,思維_________________;沒有想像,思維________________。
解題思路:這也是一道開放性極強的題目。雖然是填空題,但難度相當大。因為每句本身必須是比喻句,同時,又要構成前後意思連貫的排比句。因此在第一句確定之後,後面兩句的意思就要順著第一句的意思說下去。

❺ 如何利用現有資源進行初中語文課題研究

一、內容提要
本課題在課程改革理論的指導下,積極開發語文課程資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寫作資源,運用行動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在平時的教學中,認真研讀文本,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尋找適當的方法和途徑,具體研究活用課文中的作文資源進行寫作指導的策略和方法,促進學習者主動探究和建構,不斷內化所學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去,規范和提高寫作水平。根據實施的情況和反饋的結果,及時調整活用的策略和方法,形成了以下基本操作策略:①研讀文本,滲透寫作指導;②在模寫中提升,在提升中模寫;③從文章中來,到文章中去。運用這些教學策略,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水平,也提高自己研讀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促進了專業發展。
二、課題的界定
課文中的作文資源:主要是指教材中的課文。①「課文」即「美文」,習作的典範。課文中隱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和獨特的情感魅力,以及優美生動的語言、靈活精緻的表達、獨具匠心的布局謀篇,為每一個閱讀者提供了習作的範本。②「課文」即「源泉」,習作的舞台。課文中的情境、課文中的「空白」、課文中的插圖等等都是學生習作練筆的好材料。③「課文」即「寶典」,習作的秘笈。課文中蘊含著豐富的寫作方法,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年級特點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學習這些方法。
活用:是指教師靈活使用教材中的課文,挖掘作文資源,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寫作方面的指導和訓練。
本課題的內涵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靈活使用教材中的寫作資源,引導學生關注教材中的寫作資源,並根據學情進行寫作方面的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的實踐。
三、課題研究的政策或理論依據
1、課程改革理論。《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實行課程改革要增強課程的資源意識,教師應該努力挖掘教材自身的課程資源;「新課程標准」還指出,語文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語文課程的目標主要在於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即讀寫聽說的能力,而寫作是重要的語文能力,教師要活用資源加強寫作指導,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尊重學生的發展需求,發揮學生的寫作特長,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3、建構主義理論。學習者對知識的接收只能由他們自己的建構來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學過程應該就是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探究、體驗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鮮活的文本中的作文資源,獲得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寫作的興趣和能力。
四、課題論證
(一)相關研究的文獻綜述
2008年10月,我確立了這個研究的課題,並搜集整理國內外與此相關的資料,了解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現狀,為課題研究提供科學的依據,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形成課題研究方案。
我首先對文獻資料進行學習,如我閱讀了《寫作與閱讀的關系》《語文資源的開發與運用》等文章,還閱讀了《餘映潮老師講語文》《黃厚江老師講語文》《聽餘映潮老師講課》《胡明道老師講語文》等名師系列書籍,了解到本課題的研究早就有人進行,不少名師早就關注教材中的寫作資源並在平時的教學中加以運用,也總結了他們自己的一些操作方法。但是一般老師這方面缺少考慮,不少教師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人為地分割開來,在課文教學中只顧講授閱讀理解,而沒有注意到和寫作教學的有機融合;在作文教學時又撇開教材中的佳作例文,另起爐灶,花了很多氣力去查找合適的優秀範文,使可貴的文本教學資源沒有能夠很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非常可惜。
(二)課題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新的課程標准強調師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這個對話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感悟文本的內容,同時也要讓學生在感悟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作者所採用的寫法,理解文本所蘊含的寫作資源。這就要正確理解並處理好閱讀與寫作的關系。閱讀和寫作是互為因果的關系,學生閱讀能力提高了,會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提高了,又會促使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強閱讀、學習文本對提高寫作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兩者要注意密切結合、互為補充、相輔相成。
新課程改革鼓勵教師開發課程資源,不少語文教師重視了生活中的語文資源,而忽視了教材中的語文資源。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少教師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人為地分割開來,可貴的文本教學資源沒有能夠很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語文課本中所選的課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好文章,這些文章可讀性強,語言規范優美,寫法靈活多樣,是學生習作的典範,在語言的表達上、段落的銜接上和全文的謀篇布局上有很多值得學生借鑒的地方。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若能充分挖掘文中的寫作資源,可以為學生尋求到仿寫的好基點,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想像和創新能力,激發寫作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通過該課題研究,我的研讀文本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教學觀念從「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開發運用課程資源的意識加強了,在平時的教學中能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活用課文中的寫作資源進行作文指導和寫作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很快。
五、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研究主要過程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是:
1、初中語文課文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的現狀分析
2、初中語文教學中活用課文中的作文資源進行寫作指導的內涵、特徵
3、初中語文教學中活用課文中的作文資源進行寫作指導的方法及操作策略。
研究的關鍵問題是:如何活用課文中的作文資源進行寫作指導?
本課題的研究,通過提出問題、分析思考,實施研究、探究策略,總結反思、指導教學等幾個環節,研究初中語文課文教學中運用課文中的作文資源進行教學的現狀,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活用教材中的寫作資源,探究寫作指導的方法及操作策略。
(一)提出問題,分析思考
課題申報立項後,我首先進行現狀分析,通過聽課、訪談、案例研究等方法,了解初中語文教師運用教材中的資源進行作文指導教學的情況,探究語文教學中活用課文中的作文因素進行寫作指導的方法及其操作策略。

❻ 初中語文課題有哪些

學會感恩,收獲美好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2008-05-09
馮友余
今天,我們講讀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三句話:感恩是至高的人生智慧;感恩是積極的人生態度;感恩是巨大的人生力量!

一、再讀杜牧《清明》詩

上一周,清明節前我們對清明節的相關知識作了介紹,但卻沒有提到晚唐詩人杜牧非常有名的一首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有人把這首詩改成了短劇本:

場景:清明節,天下作紛紛細雨

人物:路上行人,牧童

情節:行人斷魂,欲買酒澆愁,牧童遙指杏花村。

無論是詩還是劇本,里邊都有疑問:路上行人為何會斷魂?他要到何處去?為何喝酒?

答案是:行人清明回家掃墓祭祖,途遇雨天難歸去,所以憂思難遣,借酒澆愁!這體現了我們傳統文化中不忘本的人文精神,根的理念,感恩的思想!

有人說中國無西方的感恩節,缺乏感恩的傳統和意識,我堅定的告訴他:不對!聽我講了以後,你們聽到類似觀點,也應該堅定的告訴他:中國一切傳統節日都可以說是有感恩意義的節日,我們的每一個傳統節日都寄寓著不忘本、紀念先賢、感恩先賢的深意!

二、人為什麼要感恩?

(一)首先,感恩是至高的人生智慧——會感恩就會正確認識自我,進行清晰的人生定位。

1、個體的人是非常渺小的,吃、穿、住、行,無一不是他人的支持,一個人不可能獨立生存於世間。我們漢字的「人」字非常有意思,一撇一捺互相支撐,象徵人是要相互溫暖,相互照亮才能走完各自的人生歷程!

2、介紹一下佛家的理念——「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四重恩指的是國土恩、眾生恩、父母恩、佛恩。

(1)國土恩:國家安定,我們才有安定的生活環境,古人說「寧為太平雞犬,不做亂世之人」,意思是說寧肯作太平盛世中一隻雞,一隻狗,也不願意作亂世中的一個人,戰爭災亂年代的人比不上太平年代的一隻動物。不要說大的戰爭,就是自然界的地震、雪災等災害來臨時,我們就知道個人需要國家的恩護。

(2)眾生恩:眾生,就以人而言,如前所述,我們是相互依存的。

(3)父母恩:生養之恩比天高!

(4)佛恩:這是佛家觀念,對我們不信仰佛教的人而言,佛恩可以理解為師長教化教育的恩情。因為「佛」是印度音譯,意思是覺悟者的意思,佛的一切功德可高度概括為「覺、正、凈」,覺悟宇宙真理不迷惑、意識言行正確、心念純凈無私,以此德行來化度眾生。所以,佛恩我們理解為師長教育之恩,師長讓我們由蒙昧走向文明,由無知孩童成長為一位有知識的少年,再走向自己美好的人生!

3、再談佛家大慈大悲的觀念,八個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緣,緣由,比如今天我對你微笑,明天你對我點頭,微笑是緣,點頭是果,但佛家崇尚沒有緣由的慈愛,因為眾生,宇宙間一切生命本來一體,自然人苦為我苦,人飢為我飢,生起同體的大悲(憐憫)之心!

(二)第二點,感恩是積極的人生態度——感恩的人不會怨天尤人,會自省、自立、自強。

1、感恩立足於正確認識個體與他人、與世間萬物正確認識的至高智慧,形成於真誠內省之中。

2、感恩的人會正視自己的優缺點,所以一定會是謙虛的,不狂妄自大的。

3、感恩的人是進取的,因為珍愛人生,包括珍愛順境,也珍愛逆境和苦難,在感恩的人看來,苦難是老師,教會自己智慧,值得從中反思,所以不但不埋怨,反而視為學習和鍛煉自己的機會。

(三)第三點,感恩是巨大的人生力量——感恩的人會堅強、自信、健康、仁慈!

1、感恩帶來堅強,因為感恩的人珍愛人生的順逆境界,所以淡看一切不幸甚至災禍劫難,自然堅強無畏!

2、感恩帶來信心,感恩的人以苦難為師,心中會永遠看到希望!

3、感恩帶來健康,感恩的人心底坦盪知足,少私慾雜念,睡能安睡,醒時心靜,身心和諧,自然健康!

4、感恩創造和諧,感恩的人對他人,包括父母、親人朋友,乃至天地萬物常懷敬意,與天人合一,所謂仁者無敵,我即宇宙,宇宙即我,一切行為無損世界而順世間生化之道理,自能於和諧中擁有無盡的創造力量。

三、我們如何感恩?

1、繼承好中華民族的感恩傳統,就是對創造優秀傳統文化的祖先的感恩。中華民族是有感恩傳統的民族。古人說:「人有德於我,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不可不忘也」,又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2、感恩從孝順父母做起。有兩句非常嚴重的話大家一定要記住——「不孝父母乃畜類,不愛國家是賊徒」。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覺得他的母親年紀大了,是家庭的拖累,打算把母親背到深山裡去扔了。他的母親知道後也同意兒子這樣做,覺得自己確實拖累了兒子,她給兒子只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給自己准備一些乾燥的柴禾。兒子也沒有在意母親為啥提這個要求就答應了,然後在一個大雪天里,這個人就背著母親進深山去,一路上,遇到難走、溜滑的地段,母親就扔下幾根柴禾,兒子不解地問母親為啥這樣做,母親說,兒子,你把我扔進深山後,你還得回家,我怕你回來時摔倒啊。兒子一瞬間,良心發現,淚流滿面,把母親背回了家中。這個故事的道理引人深思:我們回報父母的很少,有時覺得父母親嘛,太親近了,不必客氣,大吼大叫,從不顧及他們的感受,可是,父母也是人,也需要我們的關愛。同是中國傳統文化孕育的日韓現代文明,在這方面就比中國人做得好得多!正如前邊所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們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父母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們感恩,應從孝順父母做起。

3、感恩從細節做起,感恩生活,感恩一切人,感恩整個世界。

4、感恩是一種心態。感恩不一定非要驚天動地的行為,有的時候是一個微笑,一聲問候,關鍵是不要如小說中的曹操所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而應該是天下沒有人對不起我,我是這個世界給予我的已經太多太多,我要盡己所能,回報他人,回報社會,回報天地!願同學們都能學會感恩,收獲美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❼ 初一語文語言運用的各類題,每累10道題(至少12—13類)

朱熹有詩曰:「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近幾年高考試題越來越注重書本知識與生活世界的連接與溝通,語言運用題中出現的一句話新聞、對聯、廣告詞、串場詞、新聞銜接詞、提取關鍵詞等等,就如源自生活的靈動之水,散發著陣陣馨香的氣息,為死板的高考試卷注入了汩汩清泉。

一、解說詞

解說詞一般用於圖片、幻燈、展覽、記錄影片、新聞實況錄音、電視等的解說。解說詞的主要表現方法是敘述和說明,有時是敘述、說明、描寫、抒情、議論相結合。優秀的解說詞,往往採用夾敘夾議,或與抒情相結合的形式。

【例1】 請為你班方隊撰寫一段校運動會入場式上經過主席台時的解說詞。

答案:邁著矯健、自豪的步伐向主席台前走來的是高三(5)班的代表方隊。看,他們臉上洋溢著微笑,眉宇間蘊藏著拼搏的銳氣。他們決心在本屆運動會期間搏擊風浪,再創佳績!

二、歡迎辭

【例2】今年4月,中國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回到福建祭祖,請你以福建學子的身份寫一段真切自然、簡潔得體的歡迎辭。(不得出現與考生真實身份有關的人名、市縣名及山水地理名等信息;不超過60字)

【答案】尊敬的連戰先生,我們福建學子熱烈歡迎您回鄉祭祖,願您「尋根之旅」順利、圓滿和愉快,期盼您和家人常回家看看。

三、手機簡訊

手機簡訊作為一種新生事物,作為人們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終於走進了高考。一般而言,簡訊的語言、內容必須要注意場合、禮貌,要符合雙方的身份。好的簡訊應講究文采,要注意修辭手法的運用。

【例3】請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礎上,將下面一則手機簡訊壓縮到15字以內。

我正在車上,環境嘈雜,通話不方便。9點到達目的地。等我到了目的地,會給你打電話,你也可以給我打電話。


【參考答案】車將於9點到達,屆時電話聯系。

四、人物評價

【例4】(2006年安徽省)請從下列歷史人物或文學形象中任選一組,說明你更喜歡其中哪一位,並陳述理由。

第1組:孔子與莊子

第2組:項羽與劉邦

第3組:李白與杜甫

第4組:林黛玉與薛寶釵

【要求】 ①對所選組中兩個人物或形象進行比較。②不出現常識性錯誤。③字數在50~70字之間。

【分析】此題的命題靈感顯然來自於2004年福建省的作文題。雖然《大綱》給我們中學生列出了一大串閱讀篇目,但應試教育就如一張密密匝匝的羅網,那些震爍古今的人物和一個個多姿多彩的文學形象只能在狹窄的縫隙間苟且生存。如今,看到上面這一文題的時候,只想再說一聲:感謝命題者,他是通過一種恰當的方式引導著一條正確的文學之路。解答此題要注意這兩點:一是要有明確的觀點,力求在比較中展現個人的傾向;二是要實事求是,尊重史實。

【示例】綜觀《紅樓夢》,寶釵關注的是制度,是社會的規范,她是為別人活著的;黛玉關注的是個體,是本質的生命,她是為自己活著的。所以我更愛後者。

五、主題口號

主題口號指的是有著明確主旨的供口頭呼喊的有綱領性和鼓動作用的簡短句子。擬寫主題口號的要點一是要緊扣主旨,二是要有綱領性和鼓動性,三是要朗朗上口,最好能講究音韻和諧。

【例5】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將於2009年在我省舉行,請為本次運動會擬寫主題口號。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體育精神,體現山東人民的精神風貌,言簡意賅、便於記憶、朗朗上口。不超過20字。

【分析】此題提出的要求比較繁瑣,可以概括為這樣的三方面:一是「言簡意賅、便於記憶、朗朗上口」,這是主題口號的共性特徵,不難做到;二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體育精神」,這是與主題緊密關聯的;三是「體現山東人民的精神風貌」,這呈現出地域特點。考生在短時間內要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既實現了考查的目的,又借高考的舞台為十一屆全國運動會造勢,此題可謂一舉兩得。

【答案】(1)華夏兒女同爭榮光,齊魯大地共鑄輝煌。(2)儒學之鄉健兒聚首,岱宗腳下群雄逐鹿。

六、贊美辭

贊美辭也就是誇贊別人的言辭。誇贊別人實在是門學問,真情實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例6】2006年2月,在義大利都靈舉行的冬季奧運會上,中國雙人花樣滑冰運動員張丹(女)和張昊(男)這對很有希望獲得金牌的年輕小將,在完成重大比賽中尚未有人嘗試過的高難度動作——「拋四周跳」時,20歲的張丹不慎摔傷膝蓋。在大家都以為他們會放棄比賽的時候,張丹只經過5分鍾的短暫處理就重新回到冰面上,忍著傷痛與張昊一起流暢地完成了餘下的動作,獲得了銀牌。

請你根據以上情境,對張丹、張昊說一段贊美的話。要求說話連貫、得體,語言有文采。不超過60字。

你對張丹、張昊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生活中我們必須要學會誇贊別人,擬寫贊美辭這一題型具備了很強的現實意義。擬寫贊美辭一方面要力避奉承、阿諛,另一方面又要把對方的優點、長處和亮點充分顯現出來,這是一對矛盾,考生如何在這矛盾中恰當、得體而又不失文采地表達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示例】(1)你們以高難度的動作挑戰自我,以堅忍不拔的精神為國爭光。今天的歷練是為了明天的騰飛,未來的鮮花將為你們而綻放!(2)你們敢於挑戰自我的勇氣,受挫而決不放棄的執著,是對奧運精神的完美詮釋。你們是冰面上翩翩起舞的蝴蝶,世界因你們而美麗!

七、邀請語

邀請語即為向對方發出邀請的話。擬寫邀請語,屬於應用文的范疇,它與生活的距離很接近,此點考查,體現了語言實用性和工具性的重要,另一方面也是「大語文」概念在高考試卷中的具體落實。

【例7】 兩個同學要去參加運動會,他們都邀請好友為其助陣。請分別擬出兩個同學的邀請語。要求:話語得體,符合規定的語言表達方式。

(1)一位同學幽默地說: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同學含蓄地說: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現今的孩子多冷硬而少幽默,多直露而少含蓄。這一題目似乎會讓他們犯難。解答本題有如下要點:①用詞要得體;②表達要簡明;③要符合或「幽默」或「含蓄」的要求。注意了上面這些因素,評卷老師即使想扣分也無從下手。

【示例】(1)如果我是劉翔,你就是孫海平啊!你不去能行嗎?(2)如果你能來給我助陣,也許我會獲得更好的名次呢!

4.請選擇某一事物,通過情境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
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就小了。
八。廣告詞

❽ 初中語文語言實際運用所有題型和答題方法

一、積累型
1.成語積累
例:我國的成語,有許多來自古文(或寓言)中,如「諱疾忌醫」就出於《扁鵲見蔡桓公》。請你從讀過的古詩文(或寓言)中舉出三例,並且說出作者和出處(或篇名)。
解題思路:本題主要考查課內成語的積累。只要平時上課時認真聽講,課後加以總結,這道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如:「三顧茅廬」「妄自菲薄」出自諸葛亮的《出師表》;「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詩》;「一鼓作氣」出自左丘明的《曹劌論戰》等等。
2.名言警句積累
例:根據你的積累,寫出兩條關於「才能來自勤奮學習」的名言警句。
解題思路:「才能來自勤奮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論點,只要能找出兩個論據來證明它即可。

二、句式變化型
例:認真閱讀下面的長句,按要求回答問題。
由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主辦的中國藝術函授大學是一所校部設在北京的具有群眾性、社會性的特點的以培養品學兼優、具有大專水平的書畫人才為宗旨的學校。
⑴以上這個長句包含了該大學的五個要點。請各用一個短語對主辦單位、學校名稱外的三個要點加以准確概括。⑵上面這個長句,可以改寫為由四個短句組成的一段話。請你在下面所給句子的後面寫出另外三個句子。要求每句包含一個要點,句與句之間要連貫。
中國藝術函授大學由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主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思路:這是一個長短句式的變化題型,目的是考查學生對長短句式的靈活運用能力,只要讀懂原文,答案不難得出。

三、仿寫型
例:仿照下面例句,以」你珍愛自己的生活環境嗎?」作開頭,寫一句話。
例句:「你熱愛自己的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解題思路:首先要仔細分析例句的句式特點、修辭方法和句與句之間的聯系,然後再推敲定奪。

四、創作型
1.對聯創作
例:完成下面的對偶句創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________________
解題思路:本題是道開放性試題,主要考查對偶的修辭方法及應用。首先,明確對偶是指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思相近、相對或相反的兩個句子。因此,下句的第一個詞必須是動詞,第二個詞必須是數詞,第三個詞必須是名詞。同時下句在意思上要與上句有一定的聯系。
2.標語創作
例:為了強化人們的環保意識,請以「水、空氣、森林、動物保護」為對象擬兩條環保標語。例如:污染空氣,等於慢性自殺。
解題思路:標語具有語言精練、內容醒目、便於記憶的特點,目的主要是對人們進行宣傳和鼓動。
3.綜合創作
例:在下面的橫線填上適當的語句,使每個句子都是比喻句,使所填的三句話又構成前後連貫的排比句。
沒有想像,思維_________________;沒有想像,思維_________________;沒有想像,思維________________。
解題思路:這也是一道開放性極強的題目。雖然是填空題,但難度相當大。因為每句本身必須是比喻句,同時,又要構成前後意思連貫的排比句。因此在第一句確定之後,後面兩句的意思就要順著第一句的意思說下去。
病句修改、口語交際、廣告欣賞、節目主持等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語言運用課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