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說木葉說課稿

高中語文說木葉說課稿

發布時間:2021-01-31 15:47:51

A. 林庚說木葉的一字千里為什麼要改成一字千金

人教版高中來語文教材自必修五編選了林庚先生的《說「木葉」》一文。
文末有一個詞不知為什麼先後出現了變化,原來的「一字千里」被改成「一字千金」。
我覺得這種修改是不妥當的。原文是這樣的:
「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在這個語言環境里,要講「差別」,用「一字千里」比較妥當。而「一字千金」是稱贊文章精妙,價值高,並不符合原文意思。為什麼要把
它改成「一字千金」呢?
也許考慮「一字千金」是成語,而「一字千里」不是。這就更加不應當了。我們不能因為有某個成語,連相關的詞都不能用了。何況現在化用成語,已經成為一種時髦的文化現象。如一些廣告語:「
咳」不容緩(止咳葯廣告);默默無「蚊」(蚊香廣告);隨心所「浴」(熱水器廣告);步步「糕」升(食品廣告)。常見一些文章標題也喜歡化用成語,亦庄亦諧,妙趣橫生。比如一篇談「臉面」的雜文《面面俱「道」》,顯然是成語「面面俱到」的化用。標題以「面」扣住話題「臉面」,而文章又從各方面闡述臉面的「道理」,題文一致,相得益彰。

B. 林庚說木葉的一字千里為什麼要改成一字千金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五編選了林庚先生的《說「木葉」》一文。
文末有一個詞不知為什麼先後出現了變化,原來的「一字千里」被改成「一字千金」。
我覺得這種修改是不妥當的。原文是這樣的:
「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在這個語言環境里,要講「差別」,用「一字千里」比較妥當。而「一字千金」是稱贊文章精妙,價值高,並不符合原文意思。為什麼要把
它改成「一字千金」呢?
也許考慮「一字千金」是成語,而「一字千里」不是。這就更加不應當了。我們不能因為有某個成語,連相關的詞都不能用了。何況現在化用成語,已經成為一種時髦的文化現象。如一些廣告語:「
咳」不容緩(止咳葯廣告);默默無「蚊」(蚊香廣告);隨心所「浴」(熱水器廣告);步步「糕」升(食品廣告)。常見一些文章標題也喜歡化用成語,亦庄亦諧,妙趣橫生。比如一篇談「臉面」的雜文《面面俱「道」》,顯然是成語「面面俱到」的化用。標題以「面」扣住話題「臉面」,而文章又從各方面闡述臉面的「道理」,題文一致,相得益彰。

C. 一個詞語,long(三聲)首,是語文教材里《說「木葉」》這一課的

高三語文《說木葉》說課稿

一、說教材
《說木葉》這篇課文選自高中語文必修5第三單元,本單元是必修五冊書中唯一的文藝評論和隨筆單元,或探究藝術表現的語言形式,或評論某種美學現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閱讀這些文章,能打開我們的思路,啟發我們去探究某些問題。三篇課文都闡述詩歌鑒賞的知識,《說「木葉」》排在第二篇,也可看做恰恰是第一篇《咬文嚼字》的範例。著重分析了中國古典詩歌用「木葉」而不用「樹葉」,又由「木葉」發展為「落木」的原因,從而闡發了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作者旁徵博引、條分縷析,思路清晰,說理形象透徹,便於接受。學習本文,一面可以使學生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高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另一面可以引領學生學習文藝隨筆本身的寫作特點。
二、說學情
學生經過初中和高一階段的語文學習,閱讀了一定量的詩歌作品,具備了一定的藝術體驗,學習了鑒賞詩歌的基本方法,具備鑒賞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理解能力。隨著我校課堂改革的發展,學生普遍適應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但對詩歌鑒賞相關的題目存在畏難情緒、惰性思維,對本文的難度預期值較大,影響學習的內動力。而且學生層次水平不一,理解鑒賞的差異較大。針對這一現狀,在教學中要注意問題設計的層次性,讓各類學生都可以對接文本,同時由淺入深地突破,藉助品味詩句中的審美體驗,於形象中認識藝術的規律。
三、說目標和重難點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學生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與技能:1、篩選信息,比較歸納,認識木葉這一藝術形象。
2、理解本文借說「木葉」的藝術特徵,實質是談詩歌語言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1、誦讀法、篩選信息法理清作者觀點,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高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2、通過比較、聯系,理解引用詩詞中的意象及情感,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品味詩句,感悟詩歌語言暗示性帶來的豐富意蘊,喚起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熱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
作為議論文體,「木葉」是文章論題,本文主是圍繞古詩中的「木葉」意象對詩歌的暗示性進行分析說理,所以我將認識「木」與「樹」藝術形象的不同,理解理解本文借說「木葉」的藝術特徵,實質是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認識以小見大的好處作為本課學習的重點。
新的教材觀強調教材只是一個例子,最終要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真正提高學生獨立分析鑒賞的能力,而這也恰恰是我們學生的薄弱環節,所以我把本課的難點定位在1、快速閱讀與精度結合,鍛煉學生提取課文關鍵信息的能力、總結歸納分析的能力;2、拓展訓練,讓學生學會運用文中闡述的知識品味詩歌的意象和情感。
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學生應該成為課堂的主體。因此我一切活動以學生為中心,主要採用學案輔助法、激趣導入法、問題引導法、歸納比較法、探究討論法、拓展延伸法等教法促進教學生成。
本文圍繞「木葉」這一意象旁徵博引,形象說理,學生學習時要充分接觸文本,速讀與精讀結合,充分運用圈點勾畫法、替換對比法、情境想像法理解詩歌語言的妙處,體會其暗示性特徵。
五、課時與教具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計劃一課時,運用電子白板作為輔助工具。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既是對文本的閱讀與鑒賞過程,又是學生提高語文能力,樹立學習主體意識,學會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的過程,結合本課特點,我設計了如下環節:
(一)課前預習布置學案,讓學生課前讀一遍課文,特別是細讀4---6節,填比較表。(因為課文較長,又有很多引用詩詞的注釋,需要學生充分地接觸文本。為了保證預習的有效性設計了學案的表格,同時也引向課堂鑒賞的重點部分。)
(二)激趣導入提問:讀過課文,這篇文章給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根據學生回答引導思考:文中大量援引古詩人詩句,有何作用?介紹作者林庚先生是一位詩人。當年讀清華大學中文系時的畢業論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詩集《夜》,之後先後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詩集,被譽為給詩壇帶來「一份晚唐的美麗」。由詩人而學者,林庚對中國文學史的研究獨樹一幟。在古詩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論點是「盛唐氣象」、 「少年精神」「布衣情懷」 和「建安風骨」。 (由學生對課文的第一印象入手,由形式特點認識文化隨筆的特點,順便解題。「盛唐氣象」、 「建安風骨」拉近了作者與學生的距離)
(三)研讀探究
1、讀最後一節,圈點關鍵詞。(改變讀文順序,從最後一段入手,提煉文章觀點,達到提綱挈領的目的。)
2、小組合作,完善預習作業中的表格,比較歸納「木」與「樹」藝術形象的差別。
3、通過與「落木」的比較完整理解「木葉」這一形象。
4、探究文章的寫作目的,認識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結合,鍛煉學生提取課文關鍵信息的能力、對比歸納分析的能力)
(四)拓展練習思考詩句中不同的「水」的意象的暗示性,按照老師給的模式答題。這首詩是詩人在( )的場合下,通過( )這一意象( )的暗示性,表達了( )的感情。
(本單元課文獨特之處在於學以致用,拓展設計是為了運用本課所學知識,仿照本文「咬文嚼字」的方法對詩歌同類現象進行分析。)
(五)課堂小結 像「木」「水」一樣具有暗示性的形象在古代詩歌中不勝枚舉,如月、松、菊、雁。希望同學們搜集梳理,更希望大家能夠運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去理解詩歌,與詩人做心靈的溝通。
(六)作業布置完成學案中關於「水」的剩餘的兩道練習。(作業安排依然重在學以致用)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要將課堂內容簡潔明了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重點,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木———————————— 空闊舒朗
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 暗示性 藝術形象一字千里
樹—————————————飽滿綿密

D. 說木葉,木葉的特徵

木葉忍村。
1、首領的名字由柱間取名為火影,村子的名字由斑取名為木葉專忍村。
2、「木」代表森之千屬手一族(千手一族領袖千手柱間擁有木遁的血繼界限),「葉」代表宇智波一族(宇智波一族族徽外形是扇葉)。
3、木葉村的整體是個扇形, 當任何人走進木葉時,第一眼就會看到矗立在木葉最高峰的歷代火影的石像。
4、火影便是木葉隱村的首領,迄今為止木葉已經誕生了七位火影。

E. 高中語文課文有哪些是描寫自然之美的

是說人教版的教材嗎?純寫自然的沒有,但有一些是寫景抒情類散文.
高一:《荷塘月色》、《花未眠》、《我的空中樓閣》.
高二:《邊城》、《荷花澱》、《說木葉》.

F. 高中語文必修課 重點

其實像白話文這樣的課文,可以不列為重點文章。如果一定要,那大致專可以列出:
必修一:屬4.燭之武退秦師 5.荊軻刺秦王 6.鴻門宴。。白話文應該沒有。

必修二:1.荷塘月色 2.故都的秋 3.囚綠記 4,《詩經》兩首 5.離騷 6.孔雀東南飛 7.詩三首 8. 蘭亭集序 9.赤壁賦 10.游褒禪山記

必修三:1.林黛玉進賈府 2,。祝福 3.蜀道難 4.杜甫詩兩首 5.琵琶行 6.李商隱詩兩首 7.寡人之於國也 8。勸學 9.過秦論 10.師說

必修四:1.柳永詞兩首 2.蘇軾詞兩首 3.辛棄疾詞兩首 4.李清照詞兩首 5.拿來主義 6.廉頗藺相如列傳 7.蘇武傳 8.張衡傳

必修五:1.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2.裝在套子里的人 3.邊城 4.歸去來兮辭 5.滕王閣序 6.逍遙游 7.陳情表 8.咬文嚼字 9.說木葉 10.談中國詩
應該是這么多。其中文言文為重點。白話文章略有出入
其實,像白話文一類的文章,重在分析後的運用。把分析的能力運用在高考上。而文言文一定要背誦,理解字義,句意

G. 人教版語文必修五《說木葉》文章4-6段分別闡述了什麼內容,請簡要概括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1)作者是採用什麼樣的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舍的深厚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答:作者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並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或:借景抒情。通過柳條、藤蔓、黃鶯的描寫,表現惜別之情。)
(2)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和「啼」兩個動詞就用得准確傳神,請分別予以簡要分析。
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條藤蔓修長柔軟的特點,又寫出了柳條藤蔓牽衣拉裾的動作,表現它們依戀主人不忍主人離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黃鶯鳴叫的特點,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別,讓人聯想到離別的眼淚。
2、閱讀下列兩首元曲,回答問題。
[中呂]賣花聲·懷古二首 張可久
(其一)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①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其二)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②。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注】 ①金谷名園: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建金谷園以行樂。
②將軍空老玉門關:指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
你認為這兩首元曲哪一首的結尾更好請簡述理由。
要求:所答內容不少於80字。
評分參考: 如果認為以「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作結好,則從情景交融的間接抒情含蓄特點論,可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例。 如果認為以「一聲長嘆」作結好,,則從直接抒情,感情激烈飽滿、愛憎分明角度論,可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等例。
3、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後回答問題。(6分)
蟾宮曲·九日① 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②,歸雁橫秋③,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④,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注:①九日:農歷九月九日,中國人素有登高思鄉習俗。②對青山強整烏紗:意為自己勉強登高。烏紗泛指帽子。③歸雁橫秋:應為「橫秋歸雁」的倒裝句式。④金杯錯落:酒桌上觥籌交錯。
這是元曲作家張可久寫的一首被後人稱為「清而且麗」的散曲。張可久終生仕途失意,故終日沉湎詩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間。你認為這首曲中揭示主題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點染了一種怎樣的氣氛?「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的描寫是否與主題有關?
答:從標題「九日」及全文內容看,本文主題應為重陽佳節,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應為表達主題的句子。
「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點染了一種凄涼的氣氛,這種氣氛的渲染,有助於思鄉主題的表達。
「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憶從前歌舞昇平的歡樂景象。用從前歌舞昇平的稍縱即逝襯托現實中人老白發的凄涼,告戒遊子不再留念他鄉,而是「倦思」故鄉。這恰是主題的最好表達。
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後面問題。(6分)
漢江臨泛 王 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都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1)三、四兩句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
(2)頸聯中哪兩個詞用得極妙,找出來並簡析。
(3)從整首詩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
答:(1)江水的流長邈遠和兩岸青山迷迷濛蒙、時隱時現的特點。
(2)「浮」和「動」。「浮」表面上寫城郭在水面上飄動,實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動,「動」表面上寫天空在搖盪,實言波濤洶涌,浪拍雲天。(意思對即可)
(3)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充滿了積極樂觀的情緒。
6、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6分)
待儲光羲不至 王維
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要欲聞清佩,方將出戶迎。
晚鍾鳴上苑,疏雨過春城。了自不相顧,臨堂空復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經明了。空復情。自多情。
(1)作者根據什麼判斷友人儲光羲不會再來看望自己?請結合作品作簡要分析。(2分)
(2)全詩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感情?作者是通過哪些具體細節來表達這種感情的?(4分)
答:(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細雨。(2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①扣"晚鍾鳴上苑"或詩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②扣"疏雨過春城"分析作答。只摘抄頸聯而不作分析的給1分。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2)①盼好友到來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悵惘之情。(1分。意思對即可。可緊扣詩題中"待"字或體味全篇詩情回答) ②清早就已經打開層層的屋門;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傾聽有沒有友人車子到來的聲音;以為聽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響聲,正要出門去迎接,哪知卻原來是自己弄錯了。(3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三點可分別扣"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和頷聯作答。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7、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後面的問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 語言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渲染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首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渲染出詩人在異鄉作客的生疏不適的孤獨感。
② 後人評價「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兩句詩在全詩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對這一評價請簡要闡述你的鑒賞體會。
答:A。「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兩句詩挑選出重陽登高和茱萸插頭兩個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詩的直抒胸臆 ,顯得深沉含蓄。 B。本為詩人思念兄弟,卻以「遙知」二句翻轉一面,化出幻覺,寫家鄉的兄弟為失落詩人而遺憾不已。詩人把「我思人」的情緒,折射為「人思我」的幻覺,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少一人」的缺憾更須體貼。這正是這兩句的出乎常情之處,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餘味無窮。
追問:
答得挺好的嘛 合我心意就行了

H. 高中語文必修五 第九課,根據,說「木葉」,仿寫怎麼說月亮,500字左右

木葉本意樹葉,來卻又不同!為何?
樹葉自代表綠色暗示春意,生機。而木葉也表示枯萎沒有生氣!更彰顯此詩的意境!
月亮在古詩中多為明月,代表皎潔,明亮。
而此次仿寫恰如木葉般寫出月之無光,暗淡

明月幾何?光之借陽!
陽之光芒,約之萬丈,普照大地,生命之光!
月本無光,光之借陽,發揮余熱,昏暗中亮!
月之多半愁思與酒,陽喻希望!
月無華光兼時有陰缺,不為圓滿!陽卻載輝煌!
陽是天空中的王者!月是它的影子!
說木葉更顯滄桑,道冷月更知凄涼!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說木葉說課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