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詩歌意象

初中語文詩歌意象

發布時間:2021-02-01 11:02:55

A. 求快速解決語文中考中的古詩欣賞與閱讀題

詩歌鑒賞六種題型
中國是詩的國度,以唐詩宋詞為代表的古典詩歌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和審美價值,古代詩歌鑒賞越來越多地成為各地中考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縱觀2007年中考詩歌鑒賞最後一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賞析。
一、領悟情感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江西、雲南、廣東梅州、浙江嘉興等地的10多份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浙江嘉興)閱讀《山中與幽人對酌》,回答問題。
山中與幽人對酌
⊙ 李 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最後一題:「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技巧點撥】 詩歌是最適合抒情的一種文學體裁,因而理解一首詩的思想情感就顯得十分重要。據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一考點的熱度指數最高了。那麼,我們怎樣把握詩歌的情感呢?一是知人論「詩」,在平時閱讀中多注意了解詩人的身世經歷;二是藉助詩歌的意象去領悟;三是注意題後的注釋和題乾的提示。
【參考答案】 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熱愛之情和朋友之間的深情。
二、綜合檢測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山東騰州、山東濟寧、遼寧沈陽、江蘇無錫等地的10來份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山東滕州)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後面題目。
雪 梅
⊙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最後一題:這首詩運用了什麼寫法?包含了怎樣的哲理?
【技巧點撥】 很多時候,命題人往往會在最後一題中設計出綜合性較強的題目。這種題目初看較難,其實仔細分析便會發覺很容易。只不過是在前面分類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番綜合罷了。
【參考答案】 運用托物言志(或類比)的手法;一個人應看到自己的長處,但也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
三、賞析評價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河南、浙江杭州、四川成都、江蘇泰州、山東濱州等地的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浙江杭州)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後面題目。
蘭 溪 棹 歌
⊙ 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最後一題:「半夜鯉魚來上灘」一句極為精彩傳神,營造出優美活靈的意境,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請作簡要賞析。
【技巧點撥】 這是難度較高的一種題型,但命題人員對它卻十分青睞。此種題目多為開放題,答案不要求統一。同學們要掌握常見的鑒賞評價的角度:能指出寫景特點(如景物的色彩、近景遠景結合等)或採用的修辭手法(如對偶、比喻等)或用詞的生動形象等,並說出其妙處和表達效果。
【參考答案】 魚搶春水,湧上溪灘,啪啪蹦跳,看到這一情景,令人盪漾起歡樂之情。
四、分析技巧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河南非課改區、浙江溫州、四川安岳、廣東廣州等地的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河南(非課改區))閱讀下面的詩,完成下面題目。
錢塘湖春行
⊙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最後一題:詩歌第二聯中「幾處」「誰家」用得極其精妙,換作「處處」「家家」就沒有這種效果。聯系全詩,說說為什麼。
【技巧點撥】 幾乎可以這樣說,大凡考到詩歌鑒賞,寫作技巧(藝術手法)是必考內容之一,它很少在盛宴上缺席。這種題型涉及的面很廣,如:詞語錘煉、詩眼尋找、對比的手法、象徵的手法、虛實的結合、動靜的結合等。
【參考答案】 「幾處」「誰家」照應「早鶯」「新燕」,說明早鶯尚少,新燕不多,表達了錢塘湖初春季節的特點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為「處處」「家家」,就沒有這種表達效果。
五、描繪畫面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湖北黃岡、貴州銅仁、四川內江、江蘇鹽城等地的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江蘇鹽城)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完成下列題目。
西江月
⊙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最後一題:詞的下片給人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試用簡潔優美的語言進行描繪。
【技巧點撥】 在平時的閱讀活動中,要學會運用自己的想像去欣賞、品味每一首詩歌,有意識地調動自己的想像。如欣賞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你可以閉上眼睛,想像出這樣一幅圖畫:浩瀚的戈壁灘上,烽煙孤直上升;奔騰的黃河之上,一輪夕陽懸掛。
【參考答案】 烏雲驟起,月光消逝,天邊只剩下幾顆暗淡的星,田野變得昏暗了,漸漸的,雨飄落下來,詞人知道驟雨將至,想找個避雨的地方。說來也巧,當年曾經見過的茅店,依然在社林邊,詞人此時心裡是何等高興呀!
六、詩意理解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浙江麗水、廣西梧州、四川樂山等地的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浙江麗水)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下面題目。
竹枝詞
⊙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最後一題:詩的三、四句語帶雙關,明說天氣晴雨不定,暗指什麼?
【技巧點撥】 古詩詞詩意理解這一考點主要考查同學們在閱讀古詩詞中通過聯系寫作背景,作家風格,抓住關鍵字詞來理解、揣摩、推敲語句的內容,概括詩詞的大意,領會詩詞的意境。因此,對於作家、作品,同學們一定要非常熟悉,這樣才能准確理解詩意。
【參考答案】 暗指人物迷惘、忐忑不安的心情。

中考詩歌賞析的復習策略
作者:郭鳳彩 文章來源:《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一、考點透視窗
「新課標」規定:「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縱觀近年來全國各省市的中考語文試題,詩歌賞析題考查的內容和形式,主要有三個特點:課內為主,課外為輔;古代詩詞為主(唐詩宋詞),現代詩歌為輔;主觀題為主,客觀題為輔。
常考知識點:
1、理解詩意。對詩句意義的理解,對詩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對全詩深沉含義的領悟。
2、品味語言。品析生動、典型的詞語,理解它們的表達效果、作用,體味詩句語言的精妙,品味全詩語言的特點。
3、分析技巧。分析詩中修辭手法的含義及作用,賞析重點語句(如一語雙關、或含義深刻、或蘊含哲理等)的含義及表達作用,分析詩歌的表達方式,如寫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詠懷、象徵手法等。
4、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揭示的社會問題。
5、結合作者遭遇、社會背景及寫作目的,展開聯想、想像的翅膀,體味作品的意蘊。
二、詩歌賞析的常見題型
1、主旨情感類
這種題型主要考查我們對詩歌主題思想和作者情感態度的領悟。解答這類題目,要用一句話概括詩歌形象的特點,並根據所描寫的形象特點推斷詩人的情感態度。
常見提問方式: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物?營造了怎樣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或者這首詩塑造了怎樣的形象,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題格式:這首詩通過()形象或景物,寫出了()的情境或氛圍,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
應答材料:(情感類)憂國憂民,或懷古傷今,或建功立業,或憶友懷舊,或思念親人,或寄情山水,或懷才不遇,或蔑視權貴,或相知相見,或離情別恨。
例1:(2006年濰坊中考題)閱讀下面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絕句兩首(其二)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1)「山青花欲燃」這句中「燃」字有何妙處?試結合本句作出分析。
(2)作者在詩中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情懷?
參考答案:(1)暗含了山花的顏色:在青翠欲滴的山嶺襯托下,紅色的花朵就像一團將要燃燒的火焰一樣,畫面感強烈,生動地表現了春天的勃勃生機。
(2)一種漂泊在外的孤獨感和強烈的思鄉之情。
例2:(2006年連雲港中考題)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這兩句詞,營造了一種什麼樣的氛圍?
(2)全詞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1)營造了將士們奏樂吃肉,豪邁高昂的軍營生活氛圍。
(2)抒發了作者抗敵救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感和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悲憤。
2、表現手法類
這種題型主要考查我們對詩歌表現手法的賞析和領悟能力。解答這類題目,要從詩歌的整體構思上來把握,不能只答其中一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找出全篇詩歌所用的表現手法後,還要結合具體的詩句分析一下運用的好處。
常見提問方式:這首詩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或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或詩人是怎樣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的?
答題格式:這首詩運用了()的手法,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
應答材料:比喻、擬人、借代、對偶、誇張、對比、象徵、比興、托物言志、動靜結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小中見大、虛實相間、懷古傷今、借古諷今。
例3:(2006年河南中考題)閱讀下面的詩,完成題目。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問:「小橋流水人家」一句描寫出溫馨恬靜的景象,聯系全詩,談談作者為什麼這樣寫。
參考答案:以樂景寫哀情,通過對比,襯托出遊子的孤獨凄涼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例4:(2006年成都中考題)閱讀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按要求回答問題。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問:對尾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一名句從表現手法上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這一句採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
3、想像描述類
這種題型主要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對所描述畫面的想像能力。解答這類題目要在讀懂詩歌、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發揮聯想和想像,扣住畫面,抓住形象,用詩化的語言加以描述,不能偏離詩歌的意境、主題和詩人的情感。
主要提問方式:這首詩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用你的話把詩中的畫面描繪出來。
例5:(2006年南通海門中考題)閱讀下面的一首詩,回答問題。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問:結合詩題,展開合理想像,用優美流暢的語言,把詩歌前兩句呈現的畫面具體描繪出來。
參考答案: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例6:(2006年資陽中考題)閱讀《山居秋暝》(王維),完成下面題目。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問:用幾句話將「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展示的畫面描繪出來。
參考答案:竹林里傳來一陣陣歡歌笑語,那是一群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衣歸來了;荷葉紛紛向兩邊擺動,那是打魚人收起漁網,劃著船穿過荷塘順流而歸了。
4、品味煉字類
這類題主要考查我們對精練詞語的感悟能力。解答時,要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語來點評,可以從詞性、色彩、修辭,以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上去把握它的的內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是要結合全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談這個詞的作用。
常見提問方式:這首詩中「某」詞為什麼不能換成「某」詞?這個詞為什麼用得十分傳神?這個詞在詩中有什麼特定的含義?你最欣賞的是哪個字?請賞析。
例7:(2006年嘉興中考題)閱讀(宋)周敦頤的《題春晚》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花落柴門拾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吟余小立闌干外,遙見樵漁一路歸。
問:詩人描寫昏鴉時為什麼用「點」而不用「只」?
參考答案:因為詩人寫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離較遠,望過去,昏鴉自然更像「點」,用「點」比用「只」更形象。
例8:(2006年溫州中考題)賞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按要求回答問題。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詩中哪兩個字寫出了花的繁盛?
(2)第三句中「留連」改為「翻飛」好不好?
參考答案:(1)滿壓(2)不好,「翻飛」只寫出了蝴蝶嬉戲花間的情狀,而「留連」不僅寫出蝴蝶留戀花間的情景,還流露出詩人對花的喜愛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5、名句賞析類
這類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詩歌中被後人傳誦的名句的理解和賞析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的主題和作者的意圖。
常見提問方式:這句詩歷來為人們所推崇,原因是什麼?如何理解畫線的千古名句?你從這句名詩領悟到什麼人生哲理?這句話在現在賦予了什麼新的含義?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一句,說明理由。
例9:(2006年河南中考題)閱讀杜甫的《望岳》,完成題目。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問:談談你對「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這句話表達了希望登上絕頂、俯視群山的意願,或表現了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豪邁氣概,或抒發了攀登人生頂峰的凌雲壯志。
例10:(2006年揚州中考題)閱讀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答問題。
巴山蜀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問:這首詩雖含憂傷,但更見豁達。請結合畫線句,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①「沉舟」、「病樹」是詩人自喻,飽含感慨身世、惆悵憂傷之情;②但他對未來並不失望,堅信「沉舟側畔」,必然有「千帆」競渡,「病樹前頭」,必然有「萬木」爭春,表現出詩人豁達豪邁的胸襟。
三、應考方法帖
應考中,具體解題時,應仔細體味試題的要求,理解試題的側重點,把握試題解答的切入點。從關鍵詞語、詩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入手,仔細品讀、辨明題旨(試題重點)、縱橫聯系(課內外知識)、前後比較(語體風格)、結合要求(試題問題)多向思維(逆向、發散)、選准角度(准、新、小、巧)、審慎作答(滿足試題各項條件),反復檢查,訂正修改。
解答詩歌賞析題的一般步驟
1、精讀詩作(這是基礎)。誦讀全詩,要抓住所描寫的意象,整體上准確把握其主要內容,感悟作者蘊含的情感,以獲得整體感知。
2、知人論世(這是關鍵)。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思想、性格、氣質,結合作者所處的人生階段、時代特點、文藝思潮等因素,才能准確把握詩歌的旨趣。
3、審題尋點(這是核心)。分析題目要求,揣摩命題人的意圖,審清題意要做到對命題者的指向瞭然於心,明白該題是要鑒賞修辭手法還是抒情方式;是鑒賞表現手法還是詩人的感情,從而確定解題的范圍,尋找答題思路的切入點。
4、組織答案(這是重點)。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回答問題,答題要點要到位,語言力求詩化。答題規范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根據題意問號數,弄清有幾個問題,從而確定答題的層次。最忌諱眉毛鬍子一把抓;二是要根據分值確定是簡答還是分析,最忌諱繁簡失調;三是分析題要有觀點、有分析,最忌諱不切實際的架空分析或者觀點不明。要在句中盡量輸入關鍵詞,讓閱卷老師一目瞭然。

郭鳳彩,男,教師,現居江蘇揚中

詩歌鑒賞技巧談
蘭州十中 蒲涵雲
詩歌鑒賞題自2002年作為主觀題進行考查至今,已成為近幾年來高考的必考題。從題目的選定、分值的設置,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一道必須重視的題型。但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定,學生在做這種類型的題時,都存有畏難情緒,如何才能讓學生信心百倍地去應對鑒賞呢?通過對教學實踐的總結,我有了一些心得。現將認識總結中如下,希得同仁的批評指正。
首先我認為做任何一類高考題型都先要具有一種思路。我是以下面這種步驟去引導學生完成詩歌鑒賞訓練的。
一看類型。
從詩歌內容的角度來看,古典詩歌的考查基本類型有以下幾類:
①送別類。以抒發離情為主。
②懷古類。以抒發對古人的緬懷之情或表達昔盛今衰的感嘆之情為主。
③思鄉懷人類。表達對家鄉或親人思念為主。
④戰爭或邊塞類。表達對戰爭的厭惡或對和平嚮往或對國家的忠勇之情為主。
⑤閑適類。表達清閑恬淡心情或對田園、隱居生活嚮往之情為主。
⑥借景抒情類。借景物表達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體現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質為主。
⑦托物言志類。托物顯示自己的高潔品質或抒發懷才不遇的傷感之情為主。
⑧愛情類。
⑨民生類。抒發對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為主。
以上九種類弄,只要學生掌握住基本的閱讀水平,在認真閱讀原詩二至三遍後,基本可以定住類型。
二找意象。
詩歌鑒賞的重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正確把握詩歌所描寫的意象,即詩歌中所描寫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詩歌當中許多的意象都是有它們各自的喻意的。雖然這種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當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數情況之下卻是有其共通之處的。因此我將詩歌當中較常出現的意象的喻意給學生們做了一個小結,作為一種詩歌鑒賞必須積累的知識進行歸納。
比如說梅的清高芳潔、傲雪凌霜、堅強、不屈不撓;蘭、荷的高潔;笛聲的思鄉懷遠;竹的氣節、勁健、積極向上;菊的高潔、脫俗、隱逸;松的堅貞、傲雪斗霜、有凌雲志;柳的柔情、惜別懷遠;梧桐的凄涼、悲傷;桃花的美人之喻;楊花的離散、漂泊之意;杜鵑的凄涼哀傷、有歸家之意;牡丹的富貴、美好;禾黍代表國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鳥往往與男女戀情與婚嫁有關;鸞鳥、鳳凰喻忠臣、賢士;鷓鴣、寒蟬喻離愁別緒、羈旅傷感之情;鴻雁借指書信,也表思鄉之情;鴻鵠駿馬大鵬喻志向遠大之人;月喻思鄉懷遠;飛星傳恨;日落、夕陽、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暫,時光飛逝;灞橋易水多懷送別有關;夕陽、西風、殘照既表示個人沉浮的身世命運,也代表歷史的滄桑變化;《陽關三疊》多寫故人友誼;《關山月》《梅花落》多指鄉思鄉愁;杜康喻酒;賈生、屈原指懷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頓喻富商巨賈;琴瑟喻夫婦感情和諧,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誼。

三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後,全詩感情自然顯現。能夠表現詩歌感情色彩的詞語有:愉悅、歡快、激憤、沉痛、悲憤、哀傷、悲涼、贊美、仰慕、惜別、依戀、豪邁、閑適、恬淡、迷戀、熱愛、憂愁、寂寞、傷感、孤獨、煩悶、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四找技巧。
一首詩歌寫的好壞,與它所採用的表達技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表達技巧又要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三個方面去分析。
⒈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議論、說明等五種。
⒉修辭手法:誇張、擬人、對比、比興、比喻、借代、設問、反問、對偶、反復、重章疊唱等。
⒊表現手法:象徵、烘托、對比、想像、照應、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虛實相生、卒章顯志、明貶實褒、由遠及近、由外而內、即事抒懷、欲揚先抑、以樂景寫哀情等。
五下結論。
即確定詩歌所表現的思想內容,這是詩歌創作的核心,同時也是詩歌鑒賞的核心。詩歌的思想內容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憂國憂民、懷古傷今、反對戰爭、追求和平、蔑視權貴、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登高覽勝、惜春悲秋、憶友懷舊、思鄉念親、相知相親、別恨離愁等。
六品風格。
詩歌鑒賞的最後,或者說到了細微之處,要讓學生體會出作者的語言風格及語言所要達到的表達效果。而與相關的一些術語有:剛健、雄奇、悲壯、曠達、蒼涼、沉鬱、飄逸、含蓄、纏綿、清新、明麗、秀麗、恬淡、凄美、明快等。
語言表達效果:真摯感人、動人心魄、催人淚下、意境高遠、情景交融、耐人尋味、言有盡而意無窮。
以上六點看起來很分散,似把詩歌給拆開來讀了,但實際情況絕非如此。這正如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不過我把它稍做了一點修改:「師傅引對門,修行在個人。」只有讓學生懂得了詩歌鑒賞的門道,才能使學生建立一種賞析的思路,進而在不斷的賞析中培養起一種屬於自己的賞析風格。

B. 初中語文古詩,詞,文重點詞歸納

哥們,這東西沒用,你要是耐著性子,找一本感興趣的古書,讀一遍,高中都解決掉
PS:原來在文庫見過這類東西,你也可以去試試。。。

C. 古詩文教學難度大,學生理解起來晦澀,談談在初中語文古詩文閱讀教學中的難點,如何化難為易,讓學生掌握的;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自己先多讀,藉助工具書等做好預習工作,教師上課時就相對輕松,再補充一些背景故事,作者生平等資料。

D. 初中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詩歌鑒賞是中考語文的重點也是難點,今天為同學們整理了詩歌鑒賞的11種題型的答題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同學們去輕松應對考試......

形象類

詩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種。

(一)設問方式

1.這首詩塑造了什麼樣的形象?

2.試說說這首詩中的形象特點?

3.通過詩中的形象塑造,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二)分析思路

1.人物形象

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兩種類別,一類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詩人自己;另一類是作品刻畫的人物形象。鑒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詩中詩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為、神態、心理、性格、情感、觀點、處境等內容,把握人物形象的個性特徵。

具體分析思路與方法:

(1)知人論世,結合背景了解人物當時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為、語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徵;(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詞句;(4)藉助意象和典故,展開聯想和想像,感知形象。

形象列舉

(1)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

(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

(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

(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

(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

(8)愛恨情長的形象。

常用詞語

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心憂天下、憂國憂民、寄情山水、歸隱田園、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慷慨憤世、矢志報國、報國無門、建功立業、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獻身邊塞、反對征伐、愛恨情長、憫農憐農、熱愛山川、哀嘆昔盛今衰等。

2.事物形象

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為具體描寫對象,在形象描寫中將事物人格化。從全詩看,即把詩人要表現的品格節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徵性的形象曲折地表達出來,這種象徵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詠物詩中常見的松、竹、梅等。高考中對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針對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徵意義來設題。通過分析事物形象的特點,來探求象徵體和本體之間的聯系,進而分析並把握詩歌的思想和情感。

具體分析思路:

(1)捕捉所寫物象描寫特徵的詞語,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徵(形、色、聲、態等)、環境特點和內在品性;(2)挖掘物象內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3)聯系詩人自身經歷和所處社會環境,揣摩詩人所託之

E. 初中語文古詩詞常見意象有哪些

中國古詩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些規律:有些形象經常用來表達一些特定的情感;而有些情感經常用某些特定的形象來表達。總結這些規律,對幫助我們理解古詩的思想情感有著積極的意義。這種總結有兩種方法:一是由形象出發總結情感,二是由情感出發總結形象。下面是筆者做的整理。各種常見形象(一)由形象出發總結情感,各種常見形象(二)由情感出發總結形象。1、月。①表達思鄉、思親念友之情,暗寓羈旅情懷,寂寞孤獨之感。例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②歷史的見證今昔滄桑感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石頭城》③冷寂、凄清的感覺(多用殘月來表達)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雨霖鈴》(柳永)④清新感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維)2、柳。「柳者,留也。」古人有折柳之習。古詩中常用「柳」表依依不捨的離別之情, 遊子思鄉之情。例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3、梅、松、竹、蘭及若干香草。用來托物詠懷,表達高潔的內心世界或追求高尚的人格,或自比自喻,以物自況,暗寓詩人自己具有的高尚人格。例如: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屈原的《離騷》。4、桃、菊。隱士情懷,不落風塵,超脫凡俗。例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5、子規、杜鵑、鷓鴣。、思念故國之情。表達思鄉例句:楊花落盡子規啼。/但聞子規啼月夜,十里樓台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6、舟。小舟、輕舟表達輕松、隨意、自由之情。例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7、春。古詩中的意象很豐富。初春、新春表贊美自然新的生命力。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暮春表傷春之情,暗寓春光雖美卻易逝,感嘆人生韶華易逝或國運不濟的也不少。8、秋。古詩中秋的意象常表現為悲秋,表悲愁之情,暗寓韶華即逝、前途渺茫,國運即衰。例句: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9、日暮(黃昏)、殘照、殘月、落花、殘葉、秋風(霜風、曉風)秋雨、風絮、浮萍、羌笛表示 哀愁、感傷之情。例句: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孟浩然)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雨霖鈴》(柳永)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 獸。《醉花陰》(李清照)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過零丁洋》(文天祥)10、朝陽、紅花 春風、花香 柔桑、細草 黃犢人們喜愛的鳥表示喜悅贊美之情。 例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白居易)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晴空一鶴排 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秋詞》(劉禹錫)11、自然寧靜的景物,朴實真摯的農夫,怡然自樂的農家生活,和尚、道士,其他隱者。表示淡泊名利渴望歸隱之情。例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漁歌子》(張志和)還有《山居秋暝》(王維)《題李凝幽居》(賈島)等詩12、美人遲暮 新陳代謝。13、綠葉:生命力 希望 活力14、紅葉:代稱傳情之物,後來借指以詩傳情。15、梧桐:梧桐是凄涼、凄苦、悲傷的象徵。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16、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業的挫折 17、惜春 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18、 桃花:象徵美人。 19蘭:高潔 20、牡丹:富貴 美好 21、草: 生命力強 生生不息 希望 荒涼 偏僻 離恨 身份、地 位

F. 中學生學習古詩古文有什麼實際意義

學習古詩的意義:
第一,學習古詩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古詩具有簡潔、抒情、篇幅短小而豐富的特點。在學習中,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補充和領悟,這就需要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同時,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可以利用古詩作為一個起點,去聯想、補充和創造,以構設想像中的圖畫。古人雲: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即是這個道理。
第二,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古詩教學給了我們一個發揮想像的空間,發展創造性思維,進行藝術再創造。學生在讀古詩時,對詩中描繪的各種形象大都見過,然後利用想像根據詩意把大腦中記憶的各種意象進行再造組合,從而在大腦中創造一個新的畫面。這樣不僅對詩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發展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這對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智力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能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古詩把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為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情」、「詩中有理」,既閃耀著美的光彩,又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既抓住「亦畫、亦情、亦理」的特點,又引發學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華。因此小學古詩教學的過程其實是鑒賞美的過程。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審美體系,對於好與壞、美與丑、善與惡往往憑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論,而不能分析其內在的美和價值。通過古詩教學正好可以彌補這一點,因為古詩往往反映一種內化的、含蓄的情感,詩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詩文中,正所謂「詩以道志」。教師可以通過對古詩的講評,擴展學生的審美視野,讓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經驗,得出正確的審美標准。
第四,古詩教學可以汲取古詩的有益精髓,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古詩不僅體現詩人對社會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認識,更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思想結晶。它能讓學生珍惜新生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以及思鄉惜友之情,同時教給學生闡事明理,為人處世之道,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它還可以培養學生在音樂、建築、繪畫等方面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習古詩文的好處
1學習古詩文能陶冶人的情操,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在學詩的同時,還可以學到很多有關歷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類知識能夠終生收益無窮。
2古文的名篇佳作,不僅是教育人的寶貴精神食糧,而且作為文學藝術範本,可以教會一代學子寫文賦詩,提高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語言能力。
3在心靈純凈的童年時期記誦下來的東西,如同每天的飲食,會變成營養,成為生命的一部分,長大以後在學習、工作、待人接物中能自然地運用出來。
4背誦古詩文不僅是要讓他們學習很多知識,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繼承溫柔敦厚、樂兒不淫、哀而不傷的詩教,使孩子們養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剛的人格。
5學習古詩文,尤其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理、中國魂,字不虛設,一篇頂若干篇,優秀的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到每一個人的心中。
學習古詩文的‍作用
古詩文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古詩文的學習,這對他們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正高中語文學科中,古詩文占很大的比例,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及養成良好文學素養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古詩文教學不僅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文學素材,還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G. 麻煩主要要四首古詩的 主題 感情 意向。請認真回答,期末考試要的,麻煩要專業的語文初中老師,懸賞5

十五夜望月
詩中寫了中庭,樹,鴉,桂花,月亮和露水,渲染中秋望月思鄉的氛圍,表達詩人離鄉思聚的情懷,突顯思鄉主題。
文中的落字,給人以生動的形象,秋思隨著秋月的清輝灑落人間,表現出詩人淡淡的憂傷。
第一二句與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異曲同工之妙,描繪月光皎潔,
地三四句作者悵然於家人離散,表達了入骨相思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第一二句詩人如畫家設色,作畫,描摹早春特有的景緻
如酥,比喻,突出了春雨的可貴
草色:對比,寫出春草顏色的嬌嫩,小草因雨而綠,富有生機。
絕勝:遠遠超過,將早春小草與煙柳作對比,突顯出小草的可愛,表達出對小草的贊美
全詩表達出詩人對春天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秋詞
意象:「鶴」
鶴排雲直上,矯健伶俐,奮發有力,孤單地頑強奮斗,沖破了肅殺的氛圍,是不屈志士的化身。
第一二句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用對比的手法,表露出了詩人積極樂觀,豁達,特立獨行
「排」字寫出了鶴搏擊長空的豪情壯志,表達詩人被貶官後頑強不屈
第三四句寫人若有志氣,便會有奮斗精神,就不會感到寂寞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在就提示中常象徵漂泊,本詩首句通過各種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幾節的一種悲傷氣氛。
作者寄情於月,以示思念,千里共月
借明月傳情,將人隔兩地,難以相從的李白與王昌齡心靈相連
作者的心情是傷感的,不捨得
第一二句借物抒發自己悲苦哀怨之情
第三四句表達詩人對友人的關心
楊花落盡子規啼
寫出了作者離散悲傷,營造出凄冷悲涼的氛圍。

H. 席慕蓉的《鄉愁》中有哪4個意象這些意象對表達鄉愁有何作用急,在線等。

《鄉愁》是當代詩人席慕蓉於20世紀80年代初創作的一首現代詩。詩分三節。第一節寫鄉音的清新繚繞,寫故鄉月夜的笛聲;第二節寫鄉情的悵惘,寫離別故鄉時心中模糊的悵惘;第三層寫鄉愁的永恆,寫別後對故鄉的綿綿思念。全詩境深幽比喻新異,語言貼切自然、樸素優美。
《鄉愁》後被選為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三冊》、高教版《大學語文》等教材中的課文。[1][2][3][3][1][2]
作品名稱
鄉愁
創作年代
20世紀80年代初
作品體裁
現代詩
作者
席慕容
作品出處
《席慕容詩選》
快速
導航
創作背景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鄉愁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里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4]
創作背景
此詩寫於20世紀80年代早期,當時的台灣與大陸之間仍不能公開往來。但是很多台灣人,包括海外的遊子,卻身在海外,心繫大陸。而席慕蓉的故鄉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裡出生,也不在那裡長大,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有機會踏上故鄉的土地。她只有在夢里,在詩中,寄託無限鄉愁。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繼承了傳統文化中鄉愁這一永恆的主題,寫下了柔情而又不失真摯的這首《鄉愁》。[5][6]
文學賞析
寫鄉愁的詩很多,而席慕蓉的這首《鄉愁》寫得清爽纏綿,清爽纏綿中又透著淳厚。
遠離家鄉的人時常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正像思念中的親人的音容最容易出現在眼前一樣,故鄉的聲音、故鄉的容貌時時縈繞在遊子的腦際。詩人將詩意賦予這種最普通也是最深切的思念。詩中寫故鄉的聲音是清遠的笛音,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月是故鄉明。在古詩月夜思鄉的意象中增添了牽魂攝魄的清麗悠遠的笛音。與清遠的鄉音形成鮮明的對比,故鄉的容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惆悵」。這正是詩人對人們情感的准確把握,其實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愈是熟悉的、了解的、親近的,往往愈不容易一下子說出其容貌來。那種彷彿在雲里霧里的模糊感覺更牽動人們的情思。
最精彩的是最後一節。看到月亮,就彷彿聽到故鄉的聲音;想在記憶的屏幕上看清楚故鄉的容貌,故鄉卻隱隱約約、朦朦朧朧。這就是鄉愁,這就是被聲音和容貌牽動起來的、夢縈魂繞的鄉愁,不離不散的鄉愁。把這種飄忽無定的鄉愁,准確形象地表達出來多少人找不到方法,但多少人表達不出來的,被詩人表達出來了,一句「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這一比喻抒發了情深似海的愁緒和懷念悵惘的情感,充分表現「思鄉之情」不會因為人的老去而漸失,而是永具活力。語言的貼切自然、樸素優美,更使整首詩具有牧歌式的情調。[7]
名家點評
中國作協第五、六屆全委會委員周政保:寥寥數語,卻寫出了「鄉愁」的形態與方式。這是席慕蓉作詩的好處。她那纖細的情感總是有所發現、有所抽象,特別是「故鄉的面貌」、「霧里的揮手離別」。而「鄉愁」是什麼呢?詩人從自己的經驗世界中撈出了絕妙的回答這回答只屬於詩。它突現了浸泡在鄉愁中的人們普遍感受到了的、但又難以言表的心境。這詩易記而動人。可見,精短且富有意味也是詩之所以煥發魅力的原因之一。(《20世紀中國新詩分類鑒賞大系》)[8]
現代詩人毛翰:「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既然掙不脫古人鄉愁詩境的籠罩,就索性從這里出發,再圖拓展。而當「一棵沒有年輪的樹」在月夜笛聲中拔地而起時,一個全新的創造便完成了。(《20世紀中國新詩分類鑒賞大系》)[8]
當代作家陸梅:紙上的故鄉,心裡的鄉愁。在席慕蓉的詩、文里,鄉愁是一首唱了再唱的出塞曲:黃河岸,陰山旁,草原千里閃金光。(《滿目星辰》)[9]
作品影響
《鄉愁》後被選為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三冊》、高教版《大學語文》等教材中的課文。[1][2][3]
作者簡介
席慕蓉,1943年9月出生。四川重慶人。祖籍內蒙古察哈爾盟。女詩人。筆名肖瑞、漠蓉、穆論、千華、席連勃等。1949年遷至香港。1954年自香港赴台。14歲入台北師范大學藝術系,正式開始習畫,同時開始寫詩和散文。1956年向《自由青年》等刊物投稿。1959年入台灣師大藝術系。畢業後曾在台北市仁愛初中執教。1981年9月,詩集《七里香》出版,出版一個月後就再版。另外一本詩集《無怨的青春》也成為暢銷書。主要作品有:詩畫集《畫詩》,詩集《七里香》《成長的痕跡》《無怨的青春》《有一首歌》,美術論著《心靈的探索》《同心集》《寫給幸福》等。[4]
糾錯
參考資料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編著. 初中語文第3冊[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第63頁
[2] 李紅霞主編. 大學語文[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07. 第180頁
[3] 杜蘇主編. 大學應用語文[M]. 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2010.08. 第51頁
網路星圖發現萬物之間的聯系
席慕容的詩文作品
全部
鄉愁
七里香
錯誤
塵緣

I. 如何將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難點化難為易

一、瀏覽
主要目標是:讀准字音,准確停頓,把握節奏;了解有關作家作品常識;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

具體做法是:查閱工具書,結合注釋給生字生詞注音;根據教師范讀或課文錄音清楚准確地朗讀課文;結合課文注釋和語文工具書,了解有關作家作品常識。

二、解答
主要目標是:熟悉課文,自學存疑,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具體做法是:勾劃或抄寫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與名言警句;勾劃或抄寫課文中的難句;記錄在閱讀課文時產生的疑難問題;閱讀或摘抄(或作提要、目錄)與課文相關的輔助材料。

三、分析
主要目標是:通過語言分析,具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表現出來的作者的觀點、態度或思想傾向。

具體做法是:結合語境,從句子結構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利用古漢語常識具體分析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翻譯(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課文或課文片斷,以求深入地從整體上把握文章;課堂專題討論,落實重點難點,分析解答課後「思考和練習」中的語言訓練題。

四、賞讀
主要目標是:就思想內容、章法結構、表現技法、語言藝術、藝術風格等方面對文章進行文學和美學的鑒賞性閱讀。

具體做法是:從文體特徵出發,總體上把握文章作為一種「類型」的基本特徵;比較閱讀,從內容和形式方面對文章的具體特徵和作者的藝術個性進行分析;指導學生查閱文獻資料,就重要的實詞、虛詞和語法問題撰寫語文小論文,以鞏固所學知識,強化能力訓練。

五、誦讀
主要目標是:加深理解,強化記憶,豐富語言,積累材料,訓練語感,培養素質。

具體做法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朗讀,力求熟讀成誦。朗讀品味,背誦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確記憶;擴展閱讀,研讀與文章相關的材料,擴大知識面以求更為全面深刻地理解課文;整理學習筆記,編寫學習小結,以突出重點難點;指導寫作讀後感想或思想評論,以求陶冶情操。

(9)初中語文詩歌意象擴展閱讀:

常用教學方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講授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同時又要應盡可能的與學生的認知基礎發生聯系。

②講授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

③講授應具有啟發性。

④講授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確、簡練,條理清楚、通俗易懂,盡可能音量、語速要適度,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

講授法的優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討論的問題要具有吸引力。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題和討論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閱讀有關資料或進行調查研究,認真寫好發言提綱。

②討論時,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討論要圍繞中心,聯系實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

③討論結束時,教師應進行小結,概括討論的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運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

1、目的要明確;

2、現象要明顯且容易觀察;

3、盡量排除次要因素或減小次要因素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學方法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詩歌意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