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語文乘風和國家瑋哪個好
這么久過去了,跟接下來的學弟學妹們指條路吧。
想提分的優先找乘風打好基礎的解題方回法,因為高答中生考試多,而且不少高中生心態波動大,性格急躁,一段時間沒效果就不願聽學校老師的話了,自己亂搞。我學校老師講的方法也不是說不能用,散而零碎。而乘風老師的方法確保你語文功底就算很一般,甚至很菜,只要你咬緊牙根按他的方法一步一步練總會出效果,因為他的方法論連貫而有邏輯。大量閱讀積累的成果要想在考試中發揮出來,沒有考試解題技能是很不靠譜的(我們班有位語文愛好者,屢屢發揮失常就足以證明一切),縱使你才華橫溢,文采飛揚。當你掌握乘風的方法以後,盡情閱讀自己喜歡的作品,方法和文學素養兩個都不誤。這才是中國高中生應有的語文快樂學習。
B. 高中語文論述類文本如何拿到滿分的方法與技巧
語文是語言文字、語言文章或語言文化的簡稱,其本義是語言文字。版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權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准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而語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藝文(文學、曲藝等),還有很多實用文(應用文)。
C. 淺談高中語文如何做好閱讀教學
高中語文閱讀課教學現狀分析:從當前高中語文閱讀課教學的現狀來看,高中語文閱讀課出現的普遍現象是,教師教得沒信心,學生學得沒樂趣。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還是教師和學生。就教師來說,部分教師對新課標理解不夠深,把握的不夠准,上課不是按新課標來上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感覺來上。就學生來說,部分學生對語閱讀重視的不夠,認識的不深。低效甚至無效課堂隨處可見,語文幾乎快成了可上可不上的科目。這種現狀急需改變,每一位在一線的語文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去積極研究探索一種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高中語文閱讀課有效教學的內涵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准》序言中寫道:「新世紀的高中語文課程面臨著新的要求,要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調整課程內容和結構;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價值的同時,充分發揮語文課程促進學生發展的獨特功能;要使全體高中學生都獲得必須具有的語文素養,同時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探尋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給他們提供展示才華的舞台。」這就要求一線教師上課一定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主,力求有效、高效,避免低效甚至無效的課堂出現。有效的核心就是教學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進步和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交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二、高中語文閱讀課有效教學應如何開展
1、課前要做好充分有效的備課工作
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在過去教師備課就是寫教案,就是把教材變成講稿。備課時教師只考慮自己教什麼,而不考慮課堂上怎麼教,學生怎麼學。教師在上課時,往往是自己把教案讀完,這節課也就結束了。教師很少關注學生是否願意聽,學生的思維是否被調動起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參與進來等問題,導致很多課是低效的,甚至無效的。在素質教育下的今天,我們必須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教學目標。《高中語文新課程標准》課程性質中明確規定「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和相關的課程資源還要備學法、教法、等,更重要的是要備學生,立足學生學習的需要,關注學生的發展,以學論教,以學促教。常言道:「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站在教育崗位上的一線教師,一定要備好課,方能成竹在胸;才能上好每一節課;才能確保每一節課都是有效課堂;才能上出自己的風格。
2、課堂上要為學生的閱讀實踐創設優化的環境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准》寫道:「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材編者、文本(作者)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熱愛生活、珍愛自然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的境界;通過閱讀和鑒賞,陶冶情性,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閱讀中的對話和交流,應指向每一個學生的個體閱讀。教師既是學生的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實踐創設優化的環境,提供良好的條件,充分關注學生閱讀態度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而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來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應鼓勵學生敢於批判質疑,在討論中發表不同意見;要尊重學會表達個人的見解。」閱讀是一個人自我體驗的過程,是學生語文本交流的過程,每位學生的個性,認知水平,思維方式等都有各自的特點,任何人都無法替代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所獲得的獨特的感受。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營造一個相對安靜的閱讀環境,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入的對話。課文不是教師用來提問的,但目前大量的語文課堂中,「碎問碎答」式教學方法仍然積習難改。有些教師明明告訴學生開始自主閱讀課文了,可嘴裡仍在滔滔不絕的講著,或者在學生正聚精會神的閱讀期間又在講閱讀要領。因此,語文教師要學會充分運用課文,不要對課文內容進行無休止的散亂提問,而是要在細膩、多角度研讀課文的基礎上,提煉出字詞認讀、朗讀背誦、歸納概括、精段閱讀等不同類型的學習資源,並依託這些資源,組織學生參與課堂實踐活動。
3、課堂上要給學生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准》對「閱讀與鑒賞」的要求是「發展獨立的閱讀能力」「注重個性化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像能力、思
D.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創新意識,並注意運用靈活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如何才能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教師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是否融洽,直接影響教學質量。教育家贊可夫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早就這樣的良好教學氣氛,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作為教師,如何營造這樣良好的教學氣氛,關鍵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善待每個學生,尤其是班級後進生,他們需要教師更多的關心、幫助、鼓勵、理解。只有在這種互相尊重的人際關系中,學生從內心尊重、信賴、愛戴老師。「愛屋及烏」,學生會由喜歡老師到喜歡他所教的學科,對他所教的知識充滿了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2.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傳統的課外閱讀訓練,往往重在加強學生對題型的熟練程度,提高學生的做題能力,把課外閱讀單純的當做課內閱讀的延伸和補充。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厭煩情緒,把它當做枯燥的題海戰術。而「自主閱讀實錄」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立足享受閱讀興趣,不是為了單純地答題,而是重在發現問題,積累知識和信息,力求理解感悟語言,提高欣賞水平,引發創造意識能力。當然,為了克服學生閱讀時的盲目隨意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最大限度的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教師可事先予以閱讀方法上的指導,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初期可由教師選定閱讀的內容,讓學生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隨時發現的問題,所得的感受與啟發記錄下來。從最基本的生字新詞到文章的結構思路,從關鍵詞句的理解分析到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從特別欣賞的語言片段再到臨時觸發的感想,都讓學生自由記錄。學生甚至可以向文本提出質疑,評析文章的某些思想觀點或表達技巧,甚至超越文本,提出與作者不同的看法,發表個人獨到的見解,從而達到創造性閱讀的境界。而後教師可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交流探討,在合作探討中把發現的問題一一解決,解決不了的不強求一致,這樣既激起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自主閱讀中獲得了情感和思想體驗,又在探討交流中獲得了成就感。中後期也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的內容,做閱讀實錄。這種閱讀形式無疑有利於學生個性的弘揚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還可以提高思維的獨特性、變通性和深刻性,對於培養創新思維大有益處。 3.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語文課所學的每篇課文,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對作者感情的體會、對寫作方法的把握,往往因為學生個體差異而因人因時因地不同。學生所寫的每篇文作文,甚至是同一題目的,都有不同的觀點和表現。因此,我在講課時從不劃定框架,規定標准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運用不同方法去思考,尋求對一個問題的多種認識及解決一個問題的多種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時由於某些因素的觸發,會突破平時的思維定勢,拓寬了思路,教師要善於把握時機,因勢利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活課堂氣氛。如教《智子疑鄰》這篇寓言,我先讓學生發揮聯想和想像,把這則寓言改寫成一篇現代故事,然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談談自己的見解。學生經過一番討論得出如下結論:聽取意見,不能看意見是誰提的,而要看意見是否正確,不能因人廢言。這是從積極方面說的。該文如果從消極方面作解釋,那就可以引申為:向別人進言,要注意自己跟聽者的關系,如果關系疏遠了,即使說的意見正確,效果也不見得好。學生暢所欲言,而且言之有理。這樣既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能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4.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大膽採用多種教學形式,教師與學生變換位置,讓學生唱主角,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傳統教學中,語文教師的主要手段是兩支粉筆一張嘴;形式是教師高高站在台上,學生正襟危坐於台下;方法是老師講,學生聽,這樣學生哪有興趣呢?我認為要提高學生的興趣,就是要學生主動參與,表演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事情,教師要引導學生表演那些故事性強的課文,不但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幫助他們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理解課文主旨。講《皇帝的新裝》時,我讓學生排演這個故事,學生的熱情很高,馬上投入到劇本改編。學生完成劇本改變後積極投入排練,後來在課堂上表演的十分精彩。學生不是在教師條分縷析的講解中了解課文內容,而是在老師指導下,參與准備的過程中,掌握課文內容,同時也鍛煉了創新能力。 5.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質疑是思維的動力,創新精神的搖籃。質疑,就是提出問題。明朝的宋濂就強調自己除了「遍觀群書」,就是向名師「援疑質理」。我們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善於質疑,進而釋疑,達到領悟問題的目的。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提問這一程序,這只是教法,而鼓勵學生質疑,指導學生如何質疑,大膽地支持學生提出問題,肯定學生的不同見解,則是突出了學法的指導。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質疑的基礎上善於創新。例如閱讀《失街亭》,傳統的觀點是馬謖的自以為是、不停諸葛亮的再三告誡,不聽王平的勸說,一意孤行,導致戰爭的失利。面對這個傳統的、正統的觀點,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多方查詢資料,在充分了解歷史事件、大量佔有相關資料的前提下,獨立思考,仔細分析,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不要以為權威是不可侵犯的,不要人雲亦雲。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為什麼要求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呢?為什麼學生對於課文內容、主題的理解就不能自成一說呢?我們要讓學生有敢於挑戰權威的勇氣,有「創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讓我們接過來,繼續創造」(陶行知語)的信念和決心。質疑不僅體現了個體思維品質的活躍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強烈的問題意識,作為思維的動力,促使人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直至進行新的發現--創新。因此,教師要精心設置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質疑,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最終促進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總之,學生創新的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教師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是學生得到足夠表現自己才華和表現自己思想感情的機會,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E. 高中語文名師有哪些
課程改革基礎
0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鍾啟泉、崔允郭、張華主編,華東師大出版社,01年版。
02.《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師范生讀本),鍾啟泉、崔允郭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3.《靜悄悄的革命:創造活動、合作、反思的綜合學習課》,(日)佐滕學,長春出版社,2003年版。
04.《素質教育在美國》,黃全愈,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班主任工作基礎
01.《給教師的建議》,(蘇)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02.《育人三部曲》,(蘇)蘇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03.《孩子是個哲學家》,(意)皮耶羅·費魯奇,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04.《愛的教育》,(意)亞米契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版。
05.《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策略》,張國宏,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6.《班主任兵法》,萬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04年版。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基礎
01.《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上、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
02.《語文課程標准解讀》,巢宗祺、雷實、陸志平主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3.《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王文彥、蔡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4.《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倪文錦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5.《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倪文錦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6.《語文教育研究概論》,周慶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7.《語文教育展望》,倪文錦、歐陽汝穎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語文教學技能基礎
01.《語文教學技能訓練》,韓雪屏、王松泉、王相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02.《語文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教程》,周慶元、王松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5月出版。
03.《語文教學技能培育教程》,黃麟生, 林潤之主編,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04.《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徐林祥、張悅群主編,東北師大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05.《語文板書設計及評釋》,彭小明著,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06.《中學語文微格教學教程》,李穎主編,科學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07.《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研究》, 蔡高才,袁光華編著,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08.《教學技能應用指導》,李沖鋒,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09.《教育實習全程解說》(師范院校學生讀本),朱紹禹,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語文教學案例基礎
01.《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案例教程》,李山林主編,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02.《走進課堂——高中語文必修課例分析》王榮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3.《聽李鎮西老師講課》,李鎮西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04.《聽袁衛星老師講課》,袁衛星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
05.《聽竇桂梅老師講課》,竇桂梅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06.《聽韓軍老師講課》,韓軍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
07.《聽餘映潮老師講課》,餘映潮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08.《言說抵抗沉默——郭初陽課堂實錄》,郭初陽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09.《聽鄭桂華老師講課》,鄭桂華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0.《聽王榮生教授評課》,王榮生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1.《好課是這樣煉成的——品讀名師經典課堂》(語文卷),雷玲主編,華東師大出版社,2007年版。
12.《名師教學機智例談(語文卷)》,雷玲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3.《文心》,葉聖陶、夏丏尊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版。
F. 高中語文中的好文章有哪些
高中語文中來的好文章有:源
沁園春·長沙
荊軻刺秦王
鴻門宴
荷塘月色
離騷
孔雀東南飛
蘭亭集序
赤壁賦
游褒禪山記
祝福
蜀道難
琵琶行並序
勸學
過秦論
師說
雷雨
拿來主義
廉頗藺相如列傳
歸去來兮辭
滕王閣序
陳情表
長恨歌
蜀相
將進酒
李憑箜篌引
庖丁解牛
阿房宮賦
六國論
祭十二郎文
項脊軒志
橋邊的老人
白鹿原
小二黑結婚
駱駝祥子
官場現形記
動人的北平
賀新郎
有無相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有教無類
G.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 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
教課文來 明顯是局限於某一篇自文章,著眼於一篇文章的話,可能忽視教育本身。
教語文 思維范疇更大,廣度更高。選定的篇目本身就是一些優秀的文章,而由點及面,由一篇文章的教學引發學生對此類文章的思考,進而舉一反三,逐步形成自己處理文章的能力,這才是語文教學的初衷。
H. 語文教學論文:淺談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如何學習
第一,課前充分備好課是提高課堂高效率的前提和基礎。
高中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要做到這一點,備好課顯得尤為重要。備課不等於簡單的書寫教案。一節語文課,學習的內容不同,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關系程度不同,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不同,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教學過程。由此,教師在備課中,必須樹立起全新的「以學論教、以教促學」的指導思想,對該節課的重點、難點知識形成理性的認識,對學生的提問要有預見性,課堂中的練習和課後的作業要精心選擇,有針對性,提高效率。另外,語文教師在走進課堂前還要備教師自己,因為教師的精神面貌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與教師的課堂關系的融洽程度,從而影響到課堂組織、管理、教學及復習的效果。教師應該以一種愉悅的心情走進課堂,以微笑、關懷的眼神面對學生,讓學生在一種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備課中來, 如師生一起搜集資料等。這樣的備課, 使學生也經歷了一個積累感性材料、豐富體驗、不斷探索的過程, 既為學習做了充分的准備, 也學到了學習方法, 還有利於課上的不斷創新。這樣,學生就會帶著強烈的求知慾聽課。教師的充分備課和學生的充分預習相結合,課堂上就會減少「損耗」,從而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二、優化教學內容和教法,不刻意追求大容量和課堂結構的完整
新課程改革倡導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 「面向全體學生」, 「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構建一個有生機、有活力的開放的語文課堂,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內容必須有一定的廣度、深度和密度,這就要求教師把握好節奏。慢條斯理的講解不可取,但節奏過快也不行,那種連珠炮式的講解,使學生無暇思考,也來不及消化。因此,確定教學密度應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前提。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之一是整個教學過程以文章教學為主.一篇文章的內容是很豐富的,假如我們不對講課的內容進行優化,在稍縱即逝的45分鍾里,什麼都面面俱到,那是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的。費時多而收效微的狀況是我們語文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有鑒於此,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優化教學內容和教法,不刻意追求大容量和課堂結構的完整。
比如:精心安排授課內容,做到把握要點,化解難點;強化基礎,適時點撥;溫故知新,深入拓展,注意做到「長文短教」,即使就是精讀課的教學,根據課文特點,教學中也要各有側重、靈活處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僅起主導作用,其主要功能在於啟發學生思維,訓練學生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多活動、多參與,這樣才有利於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切中肯綮、有的放矢地「精講」,才能有效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擴展學生的能力。如必修第三冊的魯迅小說《祝福》,篇幅很長,思想內涵較深。在講授時,教師可以把小說的故事情節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從故事情節中概括出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這樣安排可以大大縮短課堂學習時間,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分析小說人物形象的能力。
第三、注重語文課堂教學的「拓展遷移」,提高課堂效率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知識是教不盡的,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拓展遷移應該是在深入研讀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或由此及彼,或由點到面,或由淺入深,其目的是鞏固基礎、開放視界、深化思維;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此,遷移能力的訓練對開發學生發展潛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