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部編版初中語文教讀課該如何上

部編版初中語文教讀課該如何上

發布時間:2021-02-03 20:14:07

① 如何上好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

怎樣上好初中語文閱讀課在學校教學中,語文是一門極為重要的學科,內而閱讀教學又是語文教容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書籍是知識的寶庫,閱讀是攝取知識的基本途徑,它既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也能夠加強語感訓練,提高學

② 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進行閱讀課教學

劉俊花 河北省磁縣西固義鄉東固義學校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最基本環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所用時間最多。閱讀教學與識字教學、作文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幾年來,筆者在新課標指導下,進行了語文教學的改革,對閱讀教學有以下幾點體會:一 培養閱讀能力,首先要加強詞句訓練讀課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准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發展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引導學生運用詞語十分重要,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詞語訓練要注意兩點:(1)既要重視理解又要重視運用,把學和用結合起來;(2)要把閱讀課文與理解文章旦功測嘉爻黃詫萎超聯結合起來。一些常用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作文中學習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導學生加深認識,並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子,學會使用。在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應讓學生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詞語一讀就懂,不需要講解。有的詞語稍作比較,學生就理解了。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哪裡?重點應引導學生說,也就是口頭運用。第五冊《晨讀》中有一句「現在,他們已經懂得珍惜時間,用功讀書」。句子的意思學生不難理解,重點詞「珍惜」讓學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讓學生比較「珍惜」和「愛惜」並讓學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讓學生比較「珍惜」和「愛惜」、「珍重」有什麼異同,然後讓學生用「珍惜」一詞口頭造句。有的說:「我一定要珍惜時間,刻苦學習。」有的說:「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學好本領,將來更好地建設祖國。」通過說話,既加深了詞語的理解,又對學生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用祖國豐富的語言,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課文中詞語、句式變換說法。如《精彩的馬戲》最後一句:「馬戲團的叔叔阿姨們真有辦法,能讓動物聽從人的指揮。」教師啟發學生:「如果你們看了這精彩的馬戲,會怎麼想,誰能說一說呢?」有的說:「啊!這么精彩的馬戲,多好看呀!叔叔阿姨們能把動物訓練得這么聽話,表演出這么精彩的絕技,真不簡單!」這就大大地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二 培養閱讀能力要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小學語文教學往往不相信學生,以為學生什麼都不懂,課文的理解全靠教師的講解。甚至學生已弄懂了的,仍一句一句地講。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不濃了,抑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只是聽,被動地接受,閱讀能力怎麼能得到培養呢?其實有的課文,或者有的段、句讀讀就懂了,不需要教師多講。如《富饒的西沙群島》,形容海水種種色彩的:「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地交錯著,五光十色,異常美麗。」形容珊瑚的:「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美麗的鹿角。海參大龍蝦」學生一讀就懂了而且讀得有聲有色,津津有味。比教師一味地分析講解,實際效果要好得多。學生閱讀能力能反映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課文中的詞語、句段意思不太懂,學生讀起來必然不流暢;如果意思領會不正確,閱讀時的語調、感情就不恰當、不自如。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因此,我們要深入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難點在哪裡,只要找上、中、下層學生分別讀一讀課文,就能知道學生的實際。只有了解學生實際,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有些課文內容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學生一定難以理解。如第六冊《沙漠里的「船」》,由於生活環境不同的關系,學生對沙漠、駱駝的情況了解得很少,如何讓學生理解呢?教師可放投影水中航行的船,掛一副一匹駱駝站在沙漠里的圖,通過兩幅圖的比較,讓學生理解「船」是指駱駝,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所以人們把它叫作沙漠里的「船」。然後教師提出駱駝為什麼能在沙漠里生活?它有什麼特點?它如何適應沙漠而生活?有什麼作用?駱駝的「特點—本領—用途「三者之間有什麼聯系?引導學生讀議。這樣通過思維訓練,逐漸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教學方法不應該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看課文內容,看學生的實際水平,該講的講,該讀的讀,該練的練,該做的做。教師要大膽相信學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們通過讀、練、議能掌握相當部分的內容,教師的精力集中到學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探索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三 培養閱讀能力要善於啟發學生質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閱讀教學中,只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總是處於被動的局面。我們要通過一篇一篇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知識的方法,形成閱讀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決的老師幫助解決。教學中,教師引導、啟發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內容等)提出來。有的時候,學生確實提不出來,教師就問他們某句話,某個意思懂不懂。這樣讓學生逐步養成閱讀課文時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並且提出問題來的良好習慣。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盡可能啟發他們互相解答。他們確實解決不了的,才由教師講解。四 培養閱讀能力要注意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要提高閱讀能力,僅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閱讀的興趣。在教學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一時難於解答,可是,發動學生很快就能把問題解決了。有位教師教了《蜘蛛的網》後,有個學生提出問題:「蜘蛛的網能粘住小飛蟲、甲蟲等等,它自己卻不會被粘住,是什麼原因?」教師沒想到學生會提出這個問題,就隨機應變發動學生,說:「你們想想吧!看誰能想出來?」有個學生回答說:「因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師接著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呢?」學生答:「我在《動腦筋爺爺》那本書上看到的。」由於學生多看課外書,既提高了閱讀能力又增加了科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恰當地用上許多在教材中沒學過的詞語,可見,學生是在課外閱讀獲得的知識。因此,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平時,教師要注意適當地介紹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教師還要啟發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學生廣泛閱讀,必能豐富知識,開拓思路,無疑是小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好方法。總之,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的是持之以恆,多讀多練,同時還要總結閱讀經驗,探求閱讀技巧,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隨著閱讀時間不斷增強。

③ 新教材初一新生語文學習要注意哪些問題

新教材的特點有哪些?

一、新教材重視語文課注意兩個延伸,即向課外閱讀延伸、向語文生活延伸。

二、新教材很多經典課文又恢復了、時文相對少了、傳統文化篇目增加了、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佔有較大比例。

初中古詩文篇目增加了,選篇124,占所有選篇的51.7%,比原來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體裁更加多樣,從《詩經》到清代的詩文,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錄。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也佔有較大的比重。

三、部編教材加大了精讀和略讀課的區分度。改精讀為教讀,略讀為自讀。

四、三位一體的教學結構

教讀、自讀、課外閱讀

老師教讀課文16篇,學生自讀課文8篇。教讀是老師交給學生研讀課文的方法,自讀就是在老師教讀的基礎上,學生學會自讀課文。

同時,新教材還把課外閱讀列入教材體制。三位一體,千方百計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如何學好新教材

讓語文課更重視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包括課外閱讀,努力做到課標所要求的「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

新教材名著導讀,數量上增加了很多,包括課內必讀名著,還有推薦閱讀篇目,原來每學期名著導讀2―3部,新教材4―6部,可見對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視。

課文反而減少了,原來每冊30篇課文,現在只有24篇。

新教材主導思想,是讓學生學習語文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老師講一篇課文,要採用附加若干篇課外閱讀的方法,可利用《語文素養讀本》(人教版),每學期兩冊,從小學到高中全冊都有。

怎樣學好古詩文的課?最好的辦法就是反復誦讀,讀得滾瓜爛熟,不用有過多的解釋,也不要太多活動,寧可多讀幾遍、多讀幾篇,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古詩詞學習要注重感受詩詞音韻之美,漢語之美,也許一時說不清美在哪裡,總之是積淀下來,長時間潛移默化,就有感覺了。

結語:學好新教材,關鍵有兩點,一是重視課內向課外延伸,重視閱讀,要有大量的課外閱讀。二是多背古詩文,要有一定量的古詩文的積累。

④ 如何上好初中語文課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我在短短幾年的教學路上只是有了一些粗淺、零星的感悟。所以,在此,我只想結合自己的教學,用幾個關鍵詞來談一點自己對課堂教學的膚淺看法,不妥之處,敬請批評!
一、新 ------- 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要新穎
中學生具有好奇好勝的心理,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上不斷更新變化,會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探索活動,保持與發展旺盛的求知慾。對此,我嘗試了三要三變 :
1、教學方法要新穎 , 變「靜態」為「動態」。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教,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老師一本正經,學生恭恭敬敬,這屬於「靜態教學」,只利於學生對知識繼承,不利於積極性的調動。所以採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動中學,在學中做,這屬於「動態教學」。如,學《變色龍》一文時,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礎上,通過合理想像變原文某些細節,自己設計人物語言、動作、服裝等,重新作文。於是有學生給文章編了這樣的的結尾:警官把小狗送到將軍家,恰逢將軍因貪污被查封,警察又裹緊大衣准備變化……這種動態教學,大大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氣氛。
2、課堂教學調控要靈活,變「封閉」為「靈活」
教師要把原來封閉的教學內容在課內整體開放。只有開放,減少統一性,才能搞活。如在講完《雨說》後,要求以《雨》為題完成片斷訓練,同學提議改個時間來完成,理由「下雨的時我們一起去聽雨,認真觀察,細心體會,才能寫出好文章。」果然,下雨天室外觀察時,同學們興致勃勃,寫出的文章也細致真切,可見這是靈活調控的結果。
3、教學手段要先進,變「單調」為「生動」
電教化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使學生獲得大量的知識信息,也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情景,使課堂變「單調」為「生動 」。如:在進行《安塞腰鼓》的教學時,採用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讓學生欣賞,然後談感受。這樣讓學生直觀,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昂的課堂紛圍,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趣——課堂教學內容要有趣味性
「趣味性」與知識性、科學性、思想性緊密相連。所以我總結了以下方法:
1、假設換位,調動真情。
所謂「假設換位」是讓學生以特定的身份和角色來分析問題,表達思想,通過角色換位可使讀者與文中人物思想上相通過,讀者與作者感情上共鳴,增強文章趣味性。
如教《孔乙己》後,設計這樣一個問題:被打折了腿的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完最後一碗酒後,用手「走」出了酒店,想一想,他的命運又將如何?請充分發揮合理的想像續寫出孔乙己離開咸亨酒店後的情景。
2、爭當「小老師」,妙趣橫生
如何讓老師自己輕松一點,學生快樂一點呢?讓學生自己當「小老師」,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人生寓言》的教學時,完成《白兔和月亮》的教學後,我就讓學生來上《落難王子》,很多同學踴躍報名。在實施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帶著「為當好小老師」的任務特別努力去完成。課堂上,學生也密切配合,積極舉手發言,毫不拘束地回答問題,學生出於好奇,新鮮,敬佩,課堂紀律良好,整節課就在輕松自如,和諧歡快的氛圍中度過。課後學生還意猶未盡,紛紛向老師爭取講課的機會。
3、動手實踐,玩中品樂
科技發展史證明,凡是在科技發明創造上有建樹的,都是用於實踐和不凡操作能力的人。於是在教《核舟記》時,請學生在一長2.9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內寫十個漢字,要求筆畫清晰。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興趣也來了;學生通過親自實踐去感受微雕藝術的難度,從而對王叔遠的精湛技藝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三、思—— - 開闊思維
教師在指導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以教材為主源,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聽一聽、問一問、議一議、講一講,以吸取知識營養,獲得語文能力。如何使學生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呢?總結如下幾點:
1、挑起爭議,練思維。
如:新授《陳太丘與友期》的結尾有爭議,有人認為客人既已認錯,陳紀就應原諒他,而他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尷尬之極,無地自容。這是否也應算作「無禮」?同學們為自己的觀點爭論起來。這時,教師指導學生分成兩派,像辯論會一樣進行辯論,可使氣氛活躍,學生的思維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2、創設問題情景
問題的設計正是為了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系統訓練。教師設計的問題既緊緊圍繞教學任務,又適合學生的情趣口味,使學生既有所得,又「樂在其中」。如在教《背影》一課時共涉及了三個問題:文章一共出現了幾次父親的背影?作者是如何描寫背影的?做這些背影體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樣啟發學生積極思考。
3、鼓勵質疑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起於疑」。求知慾往往是從疑問引起的。如學《大自然的語言》時,我設置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大自然是奇妙的,知道嗎?她也會說話嗎?想知道她都說了些什麼嗎?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竺可楨的《大自然的語言》。這個導語的好處就是巧設疑問,引起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四、愛——師愛是溝通師生心靈的通道,是開啟學生心智的鑰匙。
有人說: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潤萬物;愛是橋梁,能溝通心靈。有了愛,師生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所以,老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在教學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整堂課的教學效果。
因此,要求教師對待學生親切自然,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積極發言;對學生一視同仁;對犯錯誤的學生不當眾大聲訓斥;課後經常和學生談心,讓學生把老師當作知心朋友。只有師生感情融洽了,才能促使學生去主動探索,積極地思維,為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鋪平道路。
總之,語文教學中,我利用「新」「趣」「思」「愛」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課堂效率也有了一定提高。
學無定法一樣,教無止境!我將在教學的道路上繼續前行,用實踐去體悟怎樣上好一堂課。
轉載,僅供參考。

⑤ 如何上好初中語文閱讀課

1.要加強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使每個學生在讀中積累知識、發展能力,展開豐富的情感活動,獲得個人感受,教師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不斷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在我們的閱讀課堂上,「讀書」是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賞析精彩句段、把握文章主旨的一個重要手段和方式。如:初讀感知,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自由朗讀的方式,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鍛煉和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在這個環節中,引導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提倡個性化閱讀和創造性的閱讀。同時,在閱讀教學的其他環節中,我們也能聽到學生們那朗朗的讀書聲,感受到語文課堂獨特的生命力。如:第六冊語文《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作家老舍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溫和慈善的、充滿詩情畫意的濟南的冬天。學習本文優美的語言和作者的寫法方法是本文的一個重點。所以在教學這個環節時,我讓學生充滿深情地朗讀老舍筆下的山和水,邊讀邊畫出你認為最精彩的句子。然後在小組里和同學們一起美美地品讀這些句子,暢談自己對句子的理解和體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理解了作者的寫作用意,品味了文章的語言,提高了自己對文章的感受能力。
2. 品味文章的語言美,學習作者的寫作、表達方式,是閱讀教學的第二個環節。《語文課程標准》對閱讀要求中有這樣的概括: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中的意義和作用。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重視對學生品味語言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對一些字、詞、句進行 「咬」文「嚼」字,讓學生在領悟語言文字所創造的意境中,揣摩語言的情韻,培養學生感知語言、品讀文章的能力。在具體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韻」時,要讓學生注意關鍵詞句,注意有特殊語序的句子,注意重復出現的詞句,並把自己對這些語句的理解和體會寫在書的空白處。 如《濟南的冬天》的第四段描寫了薄雪覆蓋的山,作者用「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巧妙地對雪山的溫靜、秀氣作了贊嘆,隨後對小雪覆蓋的山進行了擬人化的描寫。記得在教學過程中,有學生在品讀了這些擬人化的句子交流讀後感受時說:「老師,我覺得作者把雪後的小山寫得像一位美麗的少女在山野奔跑、嬉戲一樣」。學生此言一出,課堂沸騰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相表達自己的讀後感。又如文中有這樣三句話:「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一個理想的境界?」學生們能抓住句子中的「睡著」、「喚醒」這兩個詞語,領悟到作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賦予老城以人的靈性,把老城寫活了。 「山坡上卧著些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著點雪。」一個「卧」字,寫出了雪的情態,活靈活現。文章的重點語句,一般是文章或文段的主要內容的概括、總結,或是文章的主旨,我們把握好對這種關鍵句的理解,對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怎樣才能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學會「感悟」是很必要的。教學的本質不僅僅是「傳授」和「接受」,更重要的是「感悟」,通過情境引導學生去實踐,去體驗,去經歷,去感受。我認為引導自己去感悟的過程就是學生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我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手段引導學生感悟課文。一是創設情境。在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美好的情境中閱讀、感悟。例如:教學《海濱仲夏夜》這篇文章,我以包含激情的語調美美的朗誦詩歌—《夏夜》,學生在聆聽中不禁勾起對夏天點滴回憶,從而進入文本,渴望了解作者筆下的海濱夏夜的景色,在讀到「人們在海濱的沙灘上盡情休憩」這段話時,讓學生暢談自己在海邊的感受,經過恰當的情境創設,學生輕輕鬆鬆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到作者這樣寫是對人們幸福生活的祝福和贊美。二是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客串角色反復誦讀,細細品味, 在這種分角色朗讀中理解人物形象,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還有一種方法是讓學生面對語言文字,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地加以品讀、推敲、咀嚼,在反復的推敲中感悟語言。
4.「思考、思考、再思考」這是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學習、研究的方法。思考在閱讀教學中非常重要,如果只是滿課堂的讀,沒有留時間讓學生思考。或者只是讓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思考價值不大的問題,那麼就會導致學生「學而不思則罔」。如在學習《比薩斜塔上的實驗》這篇課文後,我留給學生一段獨立思考的時間,思考伽利略在那個不講科學的年代是怎樣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取得了成功的?學生們經過一番思考後紛紛發言:「他是靠著對科學的熱愛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取得成功的。」「因為他重視實驗、一心追求真理,所以能成為偉大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很好地把握本文的主旨,並從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5.點評: 「讀——品——悟——思」是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施行的一種模式,當然這幾個環節並不是界限分明、孤立地存在的,而是緊密地、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以此引導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教學有法亦無法,讓我們用心去上好每一節閱讀課,上好每一節語文課,讓語文課堂煥發活力和光彩!
這樣,我們的教學工作就會做得更好,才能培養更多的人才。

閱讀全文

與部編版初中語文教讀課該如何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