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語文課程標准2011中關於寫字的具體要求是什麼
第一學段(1~2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內寫字的願望容。
2.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有哪些新增內容
一是適當減負。這個減負不完全是學習負擔的減少,更是追求學習效率的提高,以及激發興趣,教學生學會學習。比如小學生的識字寫字教學,過去一二年級就要求2000多字,而且「四會」。現在減少識字量,改為認識常用漢字1600,其中會寫800。提倡「多認少寫」,不再要求「四會」。還請專家對兒童認字寫字做了專門的字頻研究,從兒童語文生活角度提出先學先寫的300個字。附錄有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300字的字形結構簡單,重現率高,其中的大多數能成為其他字的結構成分。這些字應當作為一二年級教科書中識字寫字教學的重要內容。
二是更加重視寫字與書法的學習。針對目前電腦化之後,寫字能力普遍下降,這次修訂特別加強了寫字教學的分量,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都有相關規定。明確寫上「在小學每天語文課都要求安排隨堂練習,天天練字」。
三是閱讀教學也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強調閱讀是個性化行為,尊重學生閱讀的感受,老師應加強指導,但不應當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體驗與思考。特別是提出了這樣幾句話: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特別注重體驗與感悟,注重語感。對於課外閱讀格外重視。閱讀量也有具體要求,9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
特別要提到,這次修訂對於傳統文化的繼承是格外關注的。9年要求背誦優秀詩文240篇(段),包括古代和現代的中外作品。課標列出部分中國古代的優秀詩文背誦篇目,小學到初中,136篇。其中小學背誦75篇,初中61篇。
四是寫作教學。目前有不少學校搞「提前量」,小學一二年級就布置寫作文,是不合適的。課標修訂一二年級定位為「寫話」,三年級開始是「習作」,初中才是「作文」。另外強調作文教學一定要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現在作文教學那種完全面向考試,只教套題作文、餡餅作文、宿構作文的做法,不但助長假大空的文風,助長文藝腔,對學生的人格成長也是有很強的負面作用的。所以這次課標修訂特別注意引導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寫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
最近關於語文教材的爭議不斷,很多都是傳媒炒作,對於語文課改以及教學是有負面影響的。這次修訂對於編寫教材也提出一些建議,其中提到教材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有助於激發學習興趣,選文要文質兼美,有典範性,還要給地方、學校、老師留有開發選擇的空間,等等。都是有現實所指的。
⑶ 《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與實驗本課標不同之處
1.關於識字、寫字與漢語拼音教學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
低年級階段學生「會認」與「會寫」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認少寫」,要求學生會認的字不一定同時要求會寫。本標准附有「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建議先認先寫「字表」中的300個字,逐步發展識字寫字能力。
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
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按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鍾,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
漢語拼音教學要盡可能有趣味性,宜多採用活動和游戲的形式,應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注意漢語拼音在現實語言生活中的運用。
2.關於閱讀教學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於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
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但不應把它們機械地割裂開來。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
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各學段關於朗讀的目標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讀」,這是指,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慣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
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豐富積累、增強體驗,培養語感。
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文知識,但不能脫離語文運用的實際去進行「系統」的講授和操練,更不應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概念、定義。
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3.關於寫作教學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
關於「寫作」的目標,第一學段定位於「寫話」,第二學段開始「習作」,這是為了降低學生寫作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造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並且抵制抄襲行為。
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鼓勵寫想像中的事物,加強平時練筆指導,改進作文命題方式,提倡學生自主選題。
寫作教學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
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系,善於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要關注作文的書寫質量,要使學生把作文的書寫也當作練字的過程。
積極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與網路的優勢,豐富寫作形式,激發寫作興趣,增加學生創造性表達、展示交流與互相評改的機會。
4.關於口語交際教學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不宜採用大量講授口語交際原則、要領的方式。應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
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5.關於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
綜合性學習應貼近現實生活。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開展學習活動,在實現語文學習目標的同時,提高對自然、社會現象與問題的認識,追求積極、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增強抵禦風險和侵害的意識,增強在與自然、社會和他人互動中的應對能力。
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要加強教師在各環節中的指導作用。
綜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應開放、多元,提倡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開展跨領域學習。跨學科學習,也應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目的。
積極構建網路環境下的學習平台,拓展學生學習和創造的空間,支持和豐富語文綜合性學習。
6.關於語法修辭知識
本標准「學段目標與內容」中涉及到語音、文字、詞彙、語法、修辭、文體、文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在教學中應根據語文運用的實際需要,從所遇到的具體語言實例出發進行指導和點撥。指導與點撥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識字、寫字、閱讀與表達,形成一定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良好的語感,而不在於對知識系統的記憶。因此,要避免脫離實際運用,圍繞相關知識的概念、定義進行「系統、完整」的講授與操練。
本標准通過所附的「語法修辭知識要點」對相關內容略加展開,大致規定教學中點撥的范圍和難度;這一部分提到有關的名稱,則便於教師在引導學生認識語言現象和問題時稱說。關於語言結構和運用的規律,須讓學生在具有比較豐富的語言積累和良好語感的基礎上,在實際運用中逐步體味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