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
詩歌的抄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是詩人襲用簡短的語言表達出的社會現實生活和內心情感的展現,它是作者思想情感和生活態度以及政治傾向的反應.通過對詩歌思想內容和古典態度的分析會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情感基調,明確詩歌的社會價值.本文主要探究了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如何帶領學生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思想和態度.
『貳』 如何鑒賞評析詩歌
總體來說,你做一篇詩歌鑒賞的步驟如下:
1.看標題(通常標題含有一定的信息,如時令、地點、類型,當然也有隻是詞牌名的)
2.看作者(不過一來要防止被某些名家的慣有風格所誤導,二來有些不出名的就用不上)
3.看意象(詩句中的意象就是在間接提醒你詩歌的基調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判類型(屬於詠物詩、寫景詩、送別詩、詠史懷古詩……,有利於你正確和更快捷寫出詩歌的主旨)
5.看注釋(有注釋的詩詞一定要重視注釋!通常提供的是詩人的信息,便於你把握主旨)
6.特別留意詩歌的主旨是否出現雙重性(現在的詩歌鑒賞多這樣考)
除了要有這樣的只是儲備以外,還要知道有什麼題型,相對的答題要點和方法如何。
大的方面普遍都是兩類:
要點概括題
作用分析題
而其中又分為意象概括和作用分析題、意境概括和作用分析題、語言鑒賞題(煉字、句、語言風格...)、主旨概括題等等。
只要你搞清楚詩歌的類型、主旨,搞清楚題目要求回答的是什麼,一切就容易了,別把詩歌鑒賞看那麼難。
【這些是我高三的語文老師辛苦整理的,的確很有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詩歌鑒賞7分我拿個6、7分不成問題。但這些資料不能隨便放在網上,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就來找我吧,我用自己的理解來告訴你。】
回復「小葉45」:
這位大俠說的對,知識是用來大家分享的。可是知識產權卻不能隨便侵犯的。之前在上面我已經申明了,那份資料是我高三的語文老師一個人整理的,而且整理得很好,但那些都是他的心血,在整個高三階段我們都是不外泄的,難道高中畢業了我就要外泄嗎?
我只不過說他真的覺得我能給他幫助的話就找我,我也說了,我只是用「自己的理解」來告訴他。因為我本來就想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一份這一年來自己對詩歌鑒賞題答題方法的認識和經驗,不過現在還沒弄出來,我唯有如此。
各位請見諒。如果不能理解的話,當我沒說,反正我有言在先,也無需再多解釋。
而我想說的是,交流是需要的,但是在閣下提出自己意見之前,最好先明白別人的意思。
『叄』 初一語文課外古詩的賞析
山中雜詩
吳均(南朝)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編輯本段]注釋山中雜詩
(南朝) 吳均
山際①見來煙,
竹中窺②落日。
鳥向檐③上飛,
雲從窗里出。
①山際: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②窺(kuī):從縫隙中看。
③檐(yán):屋檐,房檐。 [編輯本段]譯文山峰上繚繞著陣陣的嵐氣雲煙,
竹林的縫隙里灑落下夕陽的余暉。
鳥兒歡快地在房檐上飛來飛去,
白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戶里飄了出來。 [編輯本段]賞析這首小詩經單純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居的晚暮景象,儼然是一幅絕妙的寫生畫。
它是《山中雜詩》的三首之一。描寫詩人住在山中有趣的生活:山峰環繞,竹木茂密,鳥在人家屋頂上飛,最有趣的是雲彩竟從窗里飄了出來。全詩體現了詩人閑適寧靜的心情。沈德潛說它「四句寫景,自成一格」。
賞析一:
這四句寫景的小詩,自成一種格調。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那」三字一氣連讀,在我們眼前,就會展現出一幅絕妙的圖畫,就會響起一曲優美的樂章。杜甫《絕句》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放眼四望,觸處生情,將不同的景物組合起來,用以形成一種特殊的環境,給人以新鮮的感覺。用的就是這種格調。
賞析二:
詩歌描寫的是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環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雲彩居然從窗里飄出來。此幽居盪盡了人間的塵滓,隨意而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愜意閑適的心情。
全詩不過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離「山中」的主題。煙嵐彌漫著山谷,在山峰間飄來盪去,這正是幽靜深邃的山中所常見的現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間隙中窺見其脈脈的斜暉,由此可見竹林的茂密青蔥,山間的幽趣在首兩句中已曲曲傳出。屋檐上的飛鳥來來往往,白雲穿窗而過,都說明詩人所居之處地勢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鳥時時棲息於其檐前屋後,體現了山居的清靜超脫,遠離塵囂。
沈德潛說此詩「四句寫景,自成一格。」意謂這首小詩將所有的筆墨都集中在寫景上,與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結構不同,開了一種新的格式。其實,這四句中雖句句是景,卻時時有人在其中,如前兩句中的「見」和「窺」,都說明在景的背後分明有人,所寫之景只是人所見之景,並不是純客觀地描繪。至於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寫景中已暗示了詩人的山居之樂,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於此可見。
吳均是寫山水的高手,這四句小詩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徵就在於作者觀察角度的選擇得當。「煙」是由「山際」所見,「落日」是由竹中所見,「鳥」在檐上,「雲」從窗出,這樣,就不同與尋常的寫山嵐、落日、鳥和雲,而帶上了詩人山居所見的主觀色彩,並有了典型的意義。就象是攝影,攝取同一物象,卻各人有各人的角度。而一幀成功的作品,總是能取新穎巧妙的角度,攝出景物的特徵與情趣,吳均的摹山范水也正是如此。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①里,
彈琴復長嘯②。
深林③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編輯本段]詩詞注釋: ①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嘯(xiào):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類似於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竹里館》 [編輯本段]中文譯文: 月夜,獨自坐在幽靜的竹林子里,
一面彈彈琴,一邊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靜幽深,無人知曉,
卻有明月陪伴,殷勤來相照。 [編輯本段]詩詞鑒賞: 這是一首寫隱者的閑適生活情趣的詩。詩的用字造語、寫景(幽篁、深林、明月),寫人(獨坐、彈琴、長嘯)都極平淡無奇。然而它的妙處也就在於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靜人寂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匠心獨運,妙手回天的大手筆。
這首詩同樣表現了一種清靜安詳的境界。前兩句寫詩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邊彈著琴弦,一邊又發出長長的嘯聲。其實,不論「彈琴」還是「長嘯」,都體現出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所以後兩句說:「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意思是說,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並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這里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像力。全詩的格調幽靜閑遠,彷彿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緻全部融為一體了。
這首小詩總共四句。拆開來看,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既找不到哪個字是詩眼,也很難說哪一句是警策。
詩中寫到景物,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對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個「明」字來形容其皎潔,並無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慣用的陳詞。至於第一句的「篁」與第三句的「林」,其實是一回事,是重復寫詩人置身其間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兩字,不過說明其既非庾信《小園賦》所說的「三竿兩竿之竹」,也非柳宗無《青水驛叢竹》詩所說的「檐下疏篁十二莖」,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這里,象是隨意寫出了眼前景物,沒有費什麼氣力去刻畫和塗飾。
詩中寫人物活動,也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獨坐」、「彈琴」、「長嘯」。對人物,既沒有描繪其彈奏舒嘯之狀,也沒有表達其喜怒哀樂之情;對琴音與嘯聲,更沒有花任何筆墨寫出其音調與聲情。
表面看來,四句詩的用字造語都是平平無奇的。但四句詩合起來,卻妙諦自成,境界自出,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作者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處在於其所顯示的是那樣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領略和欣賞它的美,也應當遺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僅如施補華所說,給人以「清幽絕俗」(《峴佣說詩》)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凈,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是如此安閑自得,塵慮皆空,外景與內情是抿合無間、融為一體的。而在語言上則從自然中見至味、從平淡中見高韻。它的以自然、平淡為特徵的風格美又與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見,詩人是在意興清幽、心靈澄凈的狀態下與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凈的屬性悠然相會,而命筆成篇的。詩的意境的形成,全賴人物心性和所寫景物的內在素質相一致,而不必藉助於外在的色相。因此,詩人在我與物會、情與景合之際,就可以如司空圖《詩品 10 自然篇》中所說,「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進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鈞」的藝術天地。當然,這里說「俯拾即是」,並不是說詩人在取材上就一無選擇,信手拈來;這里說「著手成春」,也不是說詩人在握管時就一無安排,信筆所之。詩中描寫周圍景色,選擇了竹林與明月,是取其與所要顯示的那一清幽澄凈的環境原本一致;詩中抒寫自我情懷,選擇了彈琴與長嘯,則取其與所要表現的那一清幽澄凈的心境互為表裡。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寫此景,寫此事,自有其醞釀成熟的詩思。更從全詩的組合看,詩人在寫月夜幽林的同時,又寫了彈琴、長嘯,則是以聲響托出靜境。至於詩的末句寫到月來照,不僅與上句的「人不知」有對照之妙,也起了點破暗夜的作用。這些音響與寂靜以及光影明暗的襯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運用其間的。
我們先看前兩句:「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篁,竹林也;嘯,撮口作聲也。詩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脫,加之仕途坎坷,四十歲以後就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說:「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因而常常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彈著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懷。但琴聲似乎不足以宣洩鬱抑之情,所以長嘯一聲。這里借用了一個典故。據劉義慶《世說新語·棲逸》載:「阮步兵嘯,聞數百步。」阮步兵即阮籍,他是漢魏時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他和稽康等人對當時的封建禮教不滿,對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不滿,時常集於竹林詠懷言志。阮籍在竹林長嘯,聲聞數百步,也由此傳為美談。王維居竹林之中,效阮籍長嘯,以阮籍自比,表現自己對權奸的不滿。竹之品格,葉如箭指,質如堅石,干可斷而不可改其直,身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詩人獨坐幽竹之中,顯然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樣的氣節的。
再看後兩句:「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這是進一步渲染那種孤寂的情緒和氣氛的。明月相照,不僅點明坐得久,坐到明月東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潔之士的象徵,它獨自放射光輝於青天碧海之中,不也像詩人一樣嗎?所以王維引以為知心的「朋友」。這樣寫,對描寫自然景物也有好處。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綠色的聯想,有寂寞沉鬱的感覺,畫面是暗淡的,現在忽然「明月來相照」,使幽暗的竹林,灑上一層銀白的色彩,這種變化似乎增添了一股生氣,一層詩意,孤寂之感一掃而光,竹林、明月、詩人都融化到靜穆和諧的夜色之中了。
這短短的只有二十個字的詩,有景有情(幽靜之景、幽獨之情)、有聲有色(琴嘯之聲、林月之色)、有靜有動(獨坐彈嘯)、有實有虛(前兩句實寫其景,後兩句虛寫其情),對立統一,相映成趣。我們讀著這首詩,就彷彿是欣賞一幅立體而富於變化的人物風景畫,這詩情畫意,實為作者之高手妙作。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編輯本段]【出處】 《李太白全集》卷八(中華書局1977年版) [編輯本段]【體裁及格律】 這首詩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系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峽,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除「峨眉山月」而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集中的藝術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的意蘊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徵。凡詠月處,皆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來,短小的絕句在表現時空變化上頗受限制,因此一般寫法是不同時超越時空,而此詩所表現的時間與空間跨度真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見,共十二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僅見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為絕唱,殊不厭重」(王麟洲語),其原因在於: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詩人江行體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串著山月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這就把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一起來。其次,地名的處理也富於變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於景物,是虛用;「發清溪」、「向三峽」、「下渝州」則是實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讀起來也就覺不著痕跡,妙入化工。
講解:
這是青年李白初次出四川時,依戀家鄉山水的一首詩。詩人是乘船從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圓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總是隨江流。夜裡船從清溪驛出發,要向三峽駛去,船轉入渝州以後,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見了。這首詩用了五個地名,通過山月和江水展現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
作者:
李白( 701年2月8日-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 , 「詩俠」之稱。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後有電影《永不消失的電波》中「李俠」的原型李白;《胭脂扣》等多部小說作者李碧華原名李白,甄艾。
七言絕句 [編輯本段]【譯文】 之一:
峨眉山上,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裡我從清溪出發奔向三峽,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麼思念啊!
之二:
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裡,我乘著小船,從清溪驛順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我。但在從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使我思念不已。 [編輯本段]【注釋】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
3.發:出發。
4.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
5.下:順流而下。
6.渝州:今重慶一帶。
7..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8.清溪:指清溪驛,在四川犍(qián)為峨眉山附近。
9.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在今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犁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10.夜:今夜
11.影:月光 【作品改寫】
寥落的星辰無聲的宣告著秋的到來。月,在層疊的峨眉後探出身來,皎潔的月光直瀉下來,在江面上伸展開去,映白了平羌江水,映清了山的倒影,更映亮了江面上飄來的扁舟。
船頭,我獨自一人,著一襲長衫,凝望著明月,佇立良久。峨嵋山啊,我今天就要別你而去,遠游他鄉,你就要這半輪秋月送我?明月不語,默默伴我漂游遠方……
又快到中秋了,月啊,你可知道遠方的人兒是否安康?作客他鄉,獨自流浪天涯,孤寂一番又一番不斷地敲打在我的心頭,思念如薄霧悄然潮濕了我的睫毛。明月千里寄相思,能否借你一縷銀絲,傳達我愈遠愈長的思念之情?
月啊,請你把我對故鄉親朋的思念和祝願收好……
為什麼,你此時竟隱藏起了你那美麗的笑靨?一路走來你我早已心心相印,為何竟離我而去?去就去吧,我還是要趕快催舟快行,到渝州,下到三峽。參照網路
『肆』 初二語文評課記錄
1.以黨的教育方針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為指導,以《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七~九年級)為依據,努力體現課程標準的精神和教科書的編寫意圖;
2.從廣大教師的實際出發,既有利於教師把握教科書的內容,解決備課中的實際困難,又給教師發揮獨立鑽研教材的主動性和教學的創造性留有一定的空間,有利於教師發展教學個性;
3.編寫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求教師注意對學生進行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
4.注意吸收語言文學界和語文教育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這套教師教學用書按照教科書的編排體系進行編寫,每個單元前面有單元說明,簡要說明這個單元的編排意圖和教學時應注意的一般性問題。
閱讀部分每篇課文的教學參考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課文研討:包括整體把握和問題研究兩個部分,整體把握是對這篇課文進行整體解讀,幫助把握課文精義;問題研究是就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研究,幫助教師從細部把握課文。
2.練習說明:主要說明練習的設計意圖、解題思路,提供參考答案,並針對學生做練習時可能出現的問題,說明如何靈活引導。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有些練習題的參考答案不是惟一的,可以有多種答案。
3.教學建議:一般包括預習指導、教學方法、教學設計和注意事項等內容,對課文提出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教學實施建議。對這一部分內容,我們力求做到具有實用性、啟發性和靈活性。
4.有關資料:包括時代背景、作者介紹、文體知識、有關圖表、課文鑒賞和評價、作者寫作體會等。鑒於有些學校和教師工具書和參考資料不足,這一部分內容較為豐富,教學時可有選擇地使用,不要求全部講給學生。
三、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標准中的新內容,是語文教育中的一個新課題,沒有多少經驗可供借鑒,我們這次教材編寫也是一個嘗試。我們對「綜合性」的理解有兩個觀點,一是聽說讀寫融於一體,尤其是把寫作與口語交際滲透於綜合性學習之中,中心內容是在綜合性語文活動中提高寫作與口語交際能力;二是突出學習過程中的探究性,重點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篩選信息和研究問題的能力。
指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師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個活動階段應該做什麼。基本原則是,教師精心設計學習情境,並組織協調,學生明確任務,展開活動。這套教科書中,六次綜合性學習分為「三大三小」,即大型綜合性學習和小型綜合性學習各三次,前者強調研究能力的培養,後者突出寫作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綜合性學習部分的教學參考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活動目標:一般包括三個維度的目標,突出寫作與口語交際能力目標。
2.教師准備:指教師在指導本次綜合性學習之前要做的一些准備工作,包括學習的時間安排、教師的知識准備、資料准備和校外活動有關事宜的聯絡等。這些准備使教師能夠在活動中起到切實的指導作用。
3.活動參考:就這次綜合性學習提出一些參考意見,包括組織方式、活動安排、課時安排以及根據不同條件如何靈活處理活動內容等,目的是順利完成本次綜合性學習,達到預期目標。
4.活動評價:建議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法,既要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重點考查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寫作與口語交際的能力。
5.有關資料:圍繞活動內容,向教師提供比教科書更為詳細的參考材料,以便指導活動時自由選用。
四、過去教科書只有一本,凡編入教科書的都要教給學生,只要有所遺漏,就被認為是沒有完成教學任務。大家使用這套教科書時要改變這個觀念。現在的教科書不止一本,而且用於課堂上講授的這一本,內容也有不同層次,不要求全部教給學生,相當一部分要由學生自學。課文分教讀和自讀,練習分必做和選做,自讀課文後的練習尤其可以靈活處理。一本書中要求講授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這一點需要明確。教師教學用書僅僅是供教師參考的,它對課文的評析比較簡略、寬泛,提供的資料較多,而且有時是幾種意見兼收並蓄,教學時要有所取捨。而教學建議更是就一般情況設計的,只是起一個參考的作用,希望老師們在教學時獨立思考,自行設計教學思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伍』 初中語文課外古詩鑒賞怎樣答(要套路)
1、抓住形象抄,體味意蘊襲
就是要通過作者的背景,推出作者要抒發的感情,內心的感受。從詩歌的具體形象創造出的總體氛圍中,找出它暗示或啟迪讀者的意蘊。)
2、注意內涵,避免實指
詩歌中,往往作者表面上說這個,所指的卻是另一個。讀詩時,要注意詩中比喻、象徵的內涵,避免理解上的實指性,切忌就形象論形象。
3,、藉助想像,領悟深意
許多詩本身側重於虛寫,讀詩時要有一種狡猾的穿透力,要通過意象的表面呈現,藉助聯想和想像,找出它背後的深沉意蘊。
4、揣摩詞句,感同身受
閱讀詩歌,要揣摩詞句的妙用。從遣詞、造句、修辭等不同方面來理解作者煉字煉意的技巧。感受形象、理解內容、評價優劣是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我們在閱讀、鑒賞詩歌時應反復誦讀、整體感知,逐步提高欣賞水平。
我很喜歡詩歌,以上是我讀詩的方式,我覺得還行,你可以試試。
『陸』 如何做好初中語文古典詩歌鑒賞教學
如何做好初中語文古典詩歌鑒賞教學
我國古典詩詞意境優美,語言凝練,形象鮮明,感情豐富,是文苑中的一枝奇葩,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學者文人。一首好的詩歌能增進人的見識,,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凈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養。《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中學生應背誦一定數量的優秀古詩詞,並能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因此,在中學階段能初步理解、鑒賞、評價古典詩詞應成為學生必備的語文素養。「不學詩,無以言」,我國自古就有重視詩教的傳統。中學語文對詩歌教學的要求是,學生能夠閱讀詩詞,鑒賞詩詞,有一定的鑒賞詩歌能力。讓學生學會閱讀和鑒賞詩歌,也已理所當然要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目前,古典詩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卻令人憂慮。
一、重視力度不夠
在中學語文課本里,編者精心挑選了三十首左右的古典詩詞,但在《語文課程標准解讀》中並沒有相應的教學指導及教學要求,而絕大多數老師認為古典詩詞教學只要抓住背誦和默寫就萬事大吉了,這樣的思想誤導了一大部分學生,他們往往只為了考試而背誦必背的古詩詞篇目,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古典詩詞的鑒賞。
二、朗讀目標模糊、形式單一
所謂「三分詩靠七分吟」,許多意境深邃的詩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領略其韻味」。但是我們有些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並沒有提出要求、目標,朗度的形式單一,不是集體朗讀就是小組朗讀,這對真正鑒賞古典詩詞是遠遠不夠的。
三、重視了教師的講授,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品悟
因為古典詩詞離我們年代久遠,語言高度凝練,絕大多數同學對其內容摸不著北,為了縮短教學時間,有些教師採取「包教」措施,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品悟。
四.中考中學生得分率低,賞析方法欠缺
近年來,中考也對古詩詞鑒賞更為重視,古詩詞賞析題幾乎已經成為固定的考察對象。古詩詞賞析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然而,學生在此類題型中仍存在著以下問題:1.學生不能正確把握詩意,即讀不懂詩歌;2.不能正確把握詩詞中的思想情感;3.不能賞析佳詞妙句;4.詩歌的一些寫作技法不能體會,更談不上運用詩歌。中考中這幾類題型失分非常嚴重。
以上問題的存在,使得本應帶給學生愉悅精神享受的古典詩歌卻使學生心生厭惡。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對詩歌鑒賞的方法進行研究真的是非常必要。既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古詩詞教學效率,又可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文學素養。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初中語文古典詩詞賞析方法探究」,這一課題包含了三個基本的概念:第一個是「初中語文」;第二個是「古典詩詞賞析」;第三個是「方法探究」。 這三個概念中的前兩個標示了本課題的研究對象,後一個標示了本課題的研究方法。
「初中語文」:《語文課程標准》總論部分第二節,論述了「課程的基本理念」,共四個方面:(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古典詩詞賞析」: 近年來,由於中考的語文試題中總要設置些簡單的古典詩詞鑒賞題,來檢測中學生古典詩詞的閱讀能力及理解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古典詩詞教學中及中考復習時加強指導學生做好這方面的訓練,以達到鑒賞的目的。
「方法探究」:從初中語文古典詩詞鑒賞要求來看,賞析點主要是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對所用表現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對詩詞語言的理解及對詩詞意境的理解。基於此要求,在教學中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探究適合初中生鑒賞的方法。
本課題所做的研究,僅僅是針對「初中語文古典詩詞賞析方法探究」,旨在通過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達到鑒賞古典詩歌的目的。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本課題作為西安市教科所基礎教育「十二五規劃課題」2012年度的小課題,研究進程必須遵循《西安市基礎教育小課題研究管理辦法》(試行)所規定的研究要求和實踐安排。
第一階段2012年5月:組建團隊,選題申請。
依據西安市基礎教育科研領導小組辦公室2012.5所發布的《西安市基礎教育科研規劃課題指南》中所列研究范圍,我們自願結合,組成了以任迎軍負責、王曉娥、付應飛,李小茹參加的小課題研究小組,經小組成員商議和討論,自主確定了本課題,並有課題負責人填寫了《西安市基礎教育小課題研究立項申請·評審表》,報送我校教研室申請報送立項。
第二階段(2012.9.1—2012.9.10):准備階段 撰寫開題報告
認真學習小課題研究的有關文件、書籍,了解本課題研究現狀,了解我校初中教師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的困惑及學生存在的問題,確定研究方向及內容,思考、討論和明確本課題研究的重點和計劃。撰寫開題報告,獲取專家指導。
第三階段(2012.9下旬—2013.8):分工協作,實施研究。
前半期(2012.9月—2012.11月):全組參與完成理論學習,通過會議交流討論和調查報告的形式了解我校初中教師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的困惑及學生存在的問題,資料分類。
後半期(2013.元月—2013.8):研究階段 撰寫中期報告
圍繞搜集的學生老師反映的問題,困惑展開研究,形成具體方法。初步形成結論,初步完成論文。
教師通過課堂實踐和相互交流討論的辦法,研究總結相應的方法,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詩詞鑒賞方法;同時通過試題考查及講解,指導學生詩詞鑒賞方法。
第四階段(2013.8-2013.9):申請結題,准備答辯。
1.准備結題材料。由任迎軍同志負責健全小課題「檔案袋」一式兩份,填寫《西安市基礎教育小課題研究結題申請·評審表》一式三份,並將課題結題報告電子版發至本語文學科指導專家郵箱,請求學科指導專家組負責人審核結題報告,並簽署同意結題的初步意見,然後匯總打包發至西安市基礎教育科研領導小組辦公室郵箱,並聯系結題時間。
2.准備答辯材料。
(1)檢查結題材料;
(2)准備答辯提綱:
A.成果闡述、研究過程、初步成果,後續問題——
a.自己為什麼選擇這個課題?
b.研究這個課題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c.取得了哪些成果?
B.預設質疑答案,闡明申請解題理由——
a.成果價值質疑;
b.研究目的是否實現質疑;
c.成果結論質疑,包括觀點質疑、依據質疑、研究方法質疑等。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課題成果的主件為結題報告,附件為研究中產生的相關論文、隨筆、敘事、設計、課件、教具等等,這里的預期主要是對附件的成果表述)
1.預期成果附件
(1)論文形式:
初中語文古典詩詞的賞析方法探究
(2)課堂實錄:
有效進行初中語文古典詩詞賞析方法教學
2.預期成果主件——解題報告
完成預期目標,基本解決開題報告中所預設的問題。
『柒』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怎麼評課
古詩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藝術瑰寶,詩章簡短,意境深遠。本課所選的兩首送別組詩,都給人以「相聚時難別亦難」的傷感。由於詩詞內容時空跨度太大,而小學生閱歷較淺,很難與詩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而教學中不能僅僅滿足於詩歌意思的疏通和詩句的積累,應創設生動的情境引導學生讀背吟誦,在讀中感悟,在比較中體會別情,在比較中想像詩歌所描繪的畫面,藉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小學古詩的評課稿
本節課教學首先通過音樂導入,創設意境,做好感情鋪墊。接著通過學生自學,小組交流討論學習,疏通詩意。然後,通過品讀關鍵語句,展開想像,領悟詩境。最後,通過配樂誦讀,升華情感體驗。整體環節比較緊湊,銜接較為自然。通過此次學習,學生對送別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基本上完成學習目標。
不足之處在於:
1、部分學生不能樂於參與討論,不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2、教師對於達到以生為本,實現生本課堂的目標還需要努力,對於農村學生的學情要把握更精準。
3、上課是對於語言表達訓練這塊處理有些倉促。
4、對於「相惜」、「悲壯」品味還不夠深入。
5、課堂總體平緩,無特別亮點和精彩之處。
6、在學情把握上,「精讀一首,帶讀一組」應該會比兩首古詩同時進行比較教學效果會好。 7、應該在古詩重點詞句進行深入咀嚼,不能蜻蜓點水。如果還有機會重上,我將著力解決以上幾方面問題。
篇二:四年級古詩復習評課稿
背誦古詩一直是我部語文教學的一個傳統項目,也是我部語文教學的一個亮點。林敏老師向我們展示的《漫遊詩林》將孩子們帶入了浩瀚、有趣的詩詞海洋。陶醉於中國古詩歌的神韻之中。課堂上學生們誦詩、對詩、唱詩、畫詩、演詩,真可謂生動活潑、動靜相宜。孩子們那搖頭晃腦,神氣活現的神態,充分展示了我們中華5000年的詩詞瑰寶,這種吟誦,既是對語言文字的積淀,又是學生思想的啟蒙、人格的熏陶。 作為一節中國傳統文化課,它又體現了以下幾個「多」:
一、 所展示的古詩多。
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引導孩子們通過各種形式的古詩誦讀復習學過的古詩,領略古詩詞的神奇魅力。林老師帶領孩子們誦古詩,佳言妙語對對碰。各個環節都緊緊圍繞學習古詩、展示古詩來進行。整堂課,孩子們始終快樂著、興奮著、學習著。
二、 所展示的形式多。
孩子們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對古詩濃厚的興趣得益於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