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語文議論文答題的技巧
1、找論點
中心論點的提出一般有五種方式:
第一種,文章的題目本身是個明確的判斷,就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文章的題目往往不是論點就是論題,如果是論題,就從文中找出能對題目涉及的問題有明確看法的句子)
第二種,文章開頭提出中心論點,這就是所謂的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的寫法。
第三種,歸納全文,篇末點題,揭示論述中心。
第四種,在文章的中間提出總論點。
第五種,原文沒有明確表示論點的語句,由讀者自己進行概括(少數議論文)。
2、論據
事實論據:包括有代表性的確鑿的事例、史實以及統計數據等。(事)
道理論據:指經過實踐檢驗的精闢理論、名言警句、民間諺語及公認的事理、原理、定律等。(引的話)
特例:事例中有話某人說了一句什麼話。
這種要看這句話的用處,如果是為了直接證明論點的,則屬道理論據,
如果是在事件中表明一定作用的,也就是為事件服務的,則屬事實論據中的一部分。
3、論證過程:
要訣:採用什麼論據,通過什麼論證,證明了什麼觀點
格式:舉……例子,證明了…… (事實論據)
引了……的話,證明了…… (道理論據)
不可忽略的:在論證過程中如出現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也要在論證過程中提及。最後寫出從而證明了中心論點。
如:首先舉了(引了)……例子(話)從正面證明了……觀點,接著又引了(舉了)……的話(例子)從反面證明了……觀點,通過對比論證,證明了……最後又通過比喻論證,證明了……,從而證明了中心論點。
4、從什麼角度(方面)證明作者觀點的?
如果是幾段文字,要分別概括出每段的中心,
如果是一段文字,則要看這段文字可以分幾層,每層的中心是什麼,
每段或每層的中心,就是作者論證的方面或角度。
5、結合文章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
答題要點:文章內容,生活實際,自己感受,缺一不可。
要訣:正如文章所說(文章的中心論點或是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話)
+ 生活中(生活中的實例或現象)
+ 我認為(對以上兩點的自己的看法)
6、鍛接題:(可出現在三種文體中,非只在議論文中,是本次中考必考題型)
步驟:1)閱讀鍛接材料,分析和原文的鍛接點(即相關的內容)
2)分析鍛接材料與原文的關系
A對比
B類比
3)分析鍛接材料對原文起的作用
A加深對原文內容的理解
B對原文內容的拓展和延伸
4)審題目要求,若有幾則材料看就從幾則中概括共性,還是選一即可,答題時既要提到原文,又要兼顧鍛接材料的內容,還須談出自己的感受。並注意字數要求。
㈡ 初中語文議論文。五道題
怎樣對小學生作文進行有效的評價近幾年來,作文教學出現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教師只重視命題,忽視對作文內容的把握使學生缺乏素材的選擇能力,所寫的內容過於寬泛,教師的作文指導針對性不強,指導過程未能循序漸進,無助於學生觀察、描述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生練習寫作缺乏成就感,形成對抗、應付、依賴等不良心理。我們的作文教學,作為小學語文學科的重要實踐基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作文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形成和提高,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想真正落實素質教育要求,應從以下著手。首先,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作出適當正確的評價,尤其是表揚和鼓勵可增強學生內心的成功感,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動機。對學生作文的每一點進步,或者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長處常常給予誇獎,在眉批或總批中加以鼓勵;在給成績時不以一把尺子量全體,而是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進步進行衡量。其次,教師應與學生共同參與習作實踐,教師寫出「下水文」,做到與學生同寫,教師在評改學生作文同時讓學生評改教師「下水文」,做到與學生共評。「下水文」水平可能是高於學生,但這可以給學生一次跳起來摘桃子的機會,「下水文」在某方面可能也不如學生的作文,這也給學生一種鼓勵,一種自信,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只要努力是完全可以超過老師的,自己也有能力修改老師的作文。如習作在報刊上發表後,在學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倍增,許多學生打消了懼怕作文的疑慮,認為自己也有能力寫好,並經常主動交自己的習作請老師修改。有了生活素材,還必須引導學生深化對素材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能力。教師在其中的指導與其他語文訓練一樣要經歷一段由「扶」到「放」的過程,並最終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問題導向明確,由於小學生思考問題的邏輯性較差,雖然有時他們經過持續觀察後佔有的材料十分豐富,且富有生活氣息和兒童情趣,但是在他們的頭腦里,這些材料是零亂的、分散的,沒有大小輕重之分,尤其處於作文起步階段的小學生,他們不會根據中心思想選取相關的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所以大多學生寫起來思前不想後,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想到哪裡就到哪裡,這就難免出現辭不達意、詳略不當的毛病。因此,教師有必要採用「問題」導向使目標明確。如在中年級觀察一處景物的作文訓練中,組織學生在學校「五園」中重點觀察了「童話園」,要求帶著以下問題進行觀察:「童話園」在學校什麼地方?走進園里最顯眼的是哪一處景點?是用什麼做的?做得怎樣?以這個景點為中心簡要介紹其四周都有哪些景物?參觀後你的感受如何?這些問題是學生進行「看」的目標,目標的明確避免了學生觀察的隨意性、盲目性,使學生能按照一定的重點和順序,有意識地在觀察中尋找答案,邊觀察邊思考,直到問題弄清為止。示範結合實際,示範學習指導在作文教學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教師結合學生實際進行一定的示範指導,方能使學生較快地領會取材的思路、寫作的方法,並有助於其過渡到半獨立和獨立的主動習作實踐。如在課堂中設計生動的情境讓學生練說、練寫,並結合學生實踐情況進行集體討論;通過課文及課外讀物的閱讀,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積累材料、准備表述的,並進行仿寫訓練;經常有計劃地參觀、訪問;組織班隊會等活動後及時練寫;指導學生寫好生活日記等方法。練筆循序漸進,在練筆過程中,教師在學生審題、選材、表達諸方面應進行周全的考慮,分步讓學生深入體會。如在一次關於爸爸的作文訓練中,我採用了多步選擇的方法。第一步:在生活日記中尋找關於爸爸的事例。第二步:採用以說為主的形式,讓學生說出各自爸爸特點的詞語,有些詞語不太准確,但經過老師篩選後,讓學生選擇一個最准確的。第三步:選擇能反映爸爸特點的事例。第四步:學生練筆,選出一篇代表性習作評點。第五步:講解「下水文」,學生將自己習作選擇性修改。此外是持續實踐體驗,如學生自己看到、聽到、想到的內容豐富了,親身經歷的事情多了,並掌握良好的積累方法,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來。然而,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教師除幫助學生獲得足夠的素材外,更應教師學生主動選擇和分析有用的素材並養成習慣,而實現這一目標最有效的途徑是持續的實踐體驗。教師可根據生活實際組織學生持續某項力所能力的勞動,或公益勞動或自我服務勞動或飼養、手工藝勞動,這些勞動可以學生個體活動為主體,也可以小組形式出現,教師從旁堅持要求、督促鼓勵,並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堅持實踐過程中的喜怒哀樂之情。如「幫媽媽拆毛線」、「改造舊衣服」等活動讓學生在一針一線中體會父母的辛勞,「做個好鄰居」、「樓道里的故事」等讓學生體味生活之道。教師還可指導學生確定一個事物人目標進行定向觀察,讓學生在連續一段時間內有意觀察來發現其具體表現及顯著特點,從而引導學生的認識向縱深發展。如在「豆芽長出來了」、「秋菊」、「門房老大爺」等內容的訓練中,學生通過自己的持續觀察,獲取到了許多別人未能發現且富有特點的材料。總之,「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而作文困難的學生,往往感到「無話可說」、「無話可寫」。鑒於此,我們教師有必要幫助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廣泛搜集素材,讓學生提高主動選擇、分析素材的能力。作文所需要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閱讀。「閱讀,架起了由模仿到創作的橋梁。」教師藉助課本,通過曲型課文或片斷講解,不僅是讓學生了解文章內容的真實性以及表達的准確性,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
㈢ 初中語文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的答題套路
記敘文常見題型及答題規律
1、該段採用了什麼表達方式?
從以下五種裡面選,有幾種寫幾種:(1)記敘 (2)說明 (3)議論 (4)描寫 (5)抒情
2、某句段對人物採用了哪些描寫方法(或描寫手法)?有什麼作用?
第一問,從以下五種裡面選,有幾種寫幾種:(1)外貌描寫 (2)神態描寫 (3)動作描寫 (4)語言描寫 (5)心理描寫
第二問,一般最後都要從情感、性格上分析(如果是動作描寫、語言描寫,要先說其動作、語言上的特點)。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寫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感情(或某某性格)。
3、自然環境(或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一般是兩點以上:(1)點明某某季節某某/時間某某/地點某某/天氣;(2)渲染某某氣氛; (3)反襯(或烘托)某某人的某某心情/品質。 (4)為下文某某情節發展作鋪墊(或預示了下文的某某情節,或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4、該文段採用了什麼記敘順序?有什麼作用?
最常見的在前半部分文段,是插敘,答題格式是:(1)交代了某某背景、情況(要根據文意概括);(2)為下文某某故事情節發展做鋪墊。
如果該段是最後一段,則是補敘,答題格式是:(1)補充交代某某情節(要根據文意概括);(2)照應上文,解開懸念,讓故事真相大白(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藝術效果。
如果在開頭第一段,多為倒敘,答題格式是:設置懸念,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明確:記敘順序常用三種:(1)順敘; ( 2)倒敘(在開頭) ( 3)插敘。
5、本文的線索是什麼?作用是什麼?
可從以下方面考慮:(1)題目; (2)時間或空間的變化; (3)具體的人、事物或某句話;(4)某某人物感情的變化。
作用:貫穿全文,結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章條理清晰。
6、為什麼某某事情敘述得詳,某某事情敘述得略?
可從以下方面考慮:(1)照應文題的要詳寫 ;(2)最能體現某某中心思想的要詳寫;(3)讀者不太熟悉的要詳寫。
7、記敘文的六要素是什麼?
(1)人物 (2)時間 (3)地點 (4)事件起因 (5)經過 (6)結果
8、常用修辭手法有哪些?
(1)比喻 (2)擬人 (3)誇張 (4)排比 (5)反復 (6)對偶或對/仗 (7)反問(8)引用
9、比喻有何作用?
生動形象地寫出某某本體的某某特點。
10、該文段使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1)對比/、襯托;(2)欲揚先抑; (3)象徵 ; (4)白描; (5)鋪墊; (6)設懸念,埋伏筆。
11、開頭語段有何作用?
(1)開門見山,點明題目 ; (2)引起下文或總領下文; (3)奠定某某的感情基礎;(4)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12、結尾語段有什麼作用?
(1)照應題目或開頭或/上文 ;(2)總結全文,點明中心或深化中心,突出了某某中心 ; (3)引起讀者思考,發人深省。
如果是結尾揭示故事真相,作用則還應加上:(1) 揭示故事真相,給讀者強烈震撼力;(2)取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藝術效果。
13、過渡句的作用是什麼?
答題格式;承上啟下,承接上文的某某意思,引起下文的某某意思。
14、如何一句話概括該文段意思?
答題思路: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如果不夠清楚,可在此基礎上添上時間、地點、事件起因、結果等;
15、本文的題目有什麼作用?(為什麼以某某為題目,或把題目變成某某好不好,為什麼?)
從以下角度考慮:(1)是全文的線索; (2)題目點明中心; (3)引起讀者閱讀興趣; (4)點明故事發生的時間/或季節或/天氣或/地點等; (5)點明主要人物及其特點; (6)點明主要事件; (7)題目有雙關義; (8)與結尾相互照應等。
16、一個句子成段有什麼作用?
(1)突出強調 ; (2)強烈抒發某某人的某某思想感情。
17、設懸念有什麼作用?
(1)引起讀者注意思考 ; (2)暗示情節發展 ; (3)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 (4)與下文某句相互照應。
18、排比句的效果或作用是什麼?
(1)句式整齊,增強氣勢 ; (2)抒發了某某人的某某強烈情感或從不同方面突出了某某內容。
19、該句使用反問的修辭(或句式),作用是什麼?
(1)亮明作者或/說話人的某某態度 ; (2)加強語氣 ;(3)強調某某的感情。
20、如何品味賞析記敘文的語句,或這些句子有什麼表達效果?
答題思路:(1)找出所使用的修辭手法或/描寫方法或/表現手法,如果都沒有,就找一兩個/關鍵詞語; (2)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性格/或心情或/精神(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某某物某某的特點)。
21、談談對句子的理解。
(1)先找關鍵詞 ;(2)把關於這個詞的比喻義、語境義、指代義、引申義說出;(3)可從文中找其他類似的說法抄下來。
22、該句照應了上文哪一句?
(1)往該句上面找 ; (2)找關鍵詞一樣的語句。
說明文常見題型及答題規律
1、題目有什麼妙處/作用/好處?
答題格式:(1)點明了★★說明對象;(2)突出了★★說明對象的★★特徵;(3)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2、結合文意,給本文加個標題。
答題要點:(1)要點明說明對象;(2)要點明說明對象的特徵:(3)要生動形象,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3、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麼?/本文介紹了什麼內容?
答題思路;(1)從題目中找;(2)從文中找,一般開頭即點明。
4、本文所介紹的說明對象有什麼特徵?/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依次介紹★★說明對象的?
答題思路:(1)可能在開頭一段的尾句總說:(2)可能在中間每個大段的開頭一句:(3)可能需要自己根據每段段意概括。
5、本文/本段/★★幾段採用了什麼說明順序?
答題思路:(1)時間順序:(2)空間順序;(3)邏輯順序。一般是這三種中的一種,有時是兩種。
6、本文/本段/★★幾段採用了什麼空間順序?
答題格式:由★★到★★。常見的空間順序有(1)由遠到近;(2)由外到內:(3)由上到下;(4)由中間到兩邊;(5)由整體到局部等。
7、本文/本段/★★幾段採用了什麼邏輯順序?
答題格式:由★★到★★。常見的邏輯順序有(1)由主到次:(2)由現象到原因(或本質);(3)由總到分:(4)由一般到特殊等。
8、本文/本段/★★幾段/某句採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1)舉例子;(2)列數字;(3)作比較;(4)打比方:(5)分類別:(6)下定義;(7)作詮釋;(8)引用;(9)摹狀貌等。
9、★★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多為舉例子、打比方、摹狀貌)/具體准確(多為列數字)/清楚明白(各種均可)/條理清晰(多為作詮釋)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徵。(如果是打比方、引用或摹狀貌,還有第二點:增強了文章的文學性、趣味性或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10、★★詞語去掉好不好?為什麼?
答題格式:不好。因為(1)★★詞語意思是★★,在范圍/程度/語氣/數量等上起了限製作用,表明了★★★★,符合事實;(2)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
11、閱讀鏈接材料,聯系文段,說說你的探究結果/發現等。
答題思路:⑴閱讀鏈接材料,找出與原文的鏈接點即共同點;(2)角度多樣,按分答點。
12、聯系生活,列舉一個與本文相似的例子。
答題思路:(1)弄懂吃透文中的說明對象及其特徵;(2)參照文中所舉的例子;(3)打開思路,聯系自己所見所聞。
13、本文語言風格是准確/生動。請結合某某句簡析。
准確的答題格式是:⑴該句中某某詞語有★★★★的意思,在程度/數量/范圍/語氣等上起了限製作用,表明了★★★★,符合事實;⑵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
生動的答題格式是:(1)該句中某某詞語使用了擬人修辭/該句使用了打比方(或引用:多指引詩文名句、謎語、俗語等)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徵;(2)增強了文章的文學性、趣味性/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14、★★代詞指代什麼內容?
答題思路:(1)一般往代詞所在的句子前邊找,盡可能地摘錄原詞原句,或根據其概括。(2)找到後還要放入代詞所在的句子中讀讀,檢驗是否合適。
議論文常見題型及答題規律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是什麼?/本文講述了什麼道理?
從以下兩方面把握:
(1)位置:論點常在這些位置①題目點明②開頭提出(事例引出/名言引出/直接提出/引用提出)③結尾總結④文章中間
(2)句式:一般是判斷句,有判斷詞,或能轉換為判斷句。
2、題目是論點還是論題?
如果是論點,回答格式是:是論點,因為它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而且是判斷句,表明了作者對★★問題的觀點看法。
如果是論題,回答格式是:是論題,因為它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或雖是個句子,但是個疑問句,)僅僅提出了本文要議論的問題或話題★★,沒有表明作者的態度觀點。
3、開頭有什麼作用?
答題格式:常見的有:⑴名言開頭,而且論點就在名言後邊,答題格式是:①道理論證,引出並證明了★★的論點。如果名言比較幽默,還要寫上②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⑵事例開頭,而且論點就在事例之後,答題格式是:①事例論證,引出並證明了★★的論點,②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⑶比喻開頭,而且論點就在其後,答題格式是:①比喻論證,引出並證明論點,生動形象,②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⑷直接提出論點,答題格式是:開門見山,直接亮明了作者的論點。此種情況較少。
⑸雖然是名言、事例或比喻開頭,但後面跟的是論題,答題格式是;①引出論題,②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還有一種開頭不太多見。先提出一種片面甚至錯誤的觀點,舉出一些貌似能證明的事例或名言,與中心論點截然相反。答題格式是:提出錯誤片面觀點,舉出片面事例或名言,為本文樹立批駁的靶子,從而引出本文論點。
4、本文/本段採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答題思路:事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其中的一種或幾種。
5、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⑴事例論證的回答格式是:具體有力地證明了★★的論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
⑵比喻論證的回答格式是:生動形象地證明了★★的論點,通俗易懂,容易讓人接受。
⑶對比論證的回答格式是:將★★和★★作對比(或從正反雙面進行對比),突出證明了★★的論點,給人深刻鮮明的印象。
⑷道理論證(常常考查引用名言警句、俗語諺語、公式定理的道理論證),回答格式是:通過引用名言警句/俗語諺語/公式定理,證明★★的論點,增強了論證的說服力。
注意:「★★的論點」,如果是從全文問論證方法的作用,要寫中心論點;如果是從某一段或幾段問,要寫分論點,分論點往往在論述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
6、本文/本段用的什麼什麼論據?有什麼作用?
答題思路:事實論據、道理論據兩種。作用都是證明了★★的論點。
7、文段中舉了哪些事例?有什麼作用?
答題格式:按照誰干什麼的公式概括。作用:事例論證,具體有力地證明了★★的論點。
8、文中為什麼舉作者自己的事例?
答題格式:(1)拉近作者與讀者的心理距離,使文章產生親切感真實感;(2)事例論證,具體有力地證明了★★的論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如果在開頭,則接著寫:(3)引出論點或論題。
9、「★★」詞去掉好不好?為什麼?
答題格式一:不好。因為⑴「★★」詞有★★★★的意思,在程度/數量/范圍/語氣等上起了限製作用,更加符合事實;⑵這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回答格式二:⑴該詞去掉後語句意思發生了某某方面的變化,與事實不符。⑵去掉不能體現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
10、為本文/本段補充一個事例。
答題格式:按照「人物/事物+體現該文或該段觀點的關鍵詞+具體事+結果」的公式,最好是名人事例,切忌張冠李戴、細節失真。還要注意字數簡潔。
11、說說本文的論證過程/思路/層次。
常見的典型思路是:⑴提出★★★★的論點;⑵用★★論證方法和★★論證方法證明論點;⑶得出★★結論。
12、結合本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體會/感受/啟發。
答題格式是:正如文中所說,★★★★(中心論點或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話或題中指定的話)+在我生活中,★★★★(生活中的事例現象)+我認為,★★★★(對上面兩點談看法)。
13、閱讀下面幾則材料,結合原文和自己生活實際,談發現、體會等。
解題要點:⑴閱讀鏈接材料,找出與原文的鏈接點;
⑵分析材料與原文的關系:①對比②類比
⑶要審清題目要求。若有幾則材料,就從幾則材料中概括出共性,任選一個角度即可,答題時既要提到原文,又要兼顧材料內容,還要談出自己感受,並注意字數要求。
14、說說某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一般考查的都是結構上的關鍵句,答題格式如:⑴承上啟下,承接上文★★,開啟下文的的★★。⑵中心句,揭示了文章的★★觀點。⑶與★★句前後呼應。
15、某某代詞指代什麼內容?
答題思路:(1)一般往所在句的前邊找,往往是前邊的那句話,或那句話的一部分。(2)找到後還要放入代詞所在的句子中讀讀,檢驗是否合適。
16、本文的分論點有哪些?它們之間是什麼關系?
答題思路:分論點一般是論證部分的段首句,也會是段尾句,有時候獨立成段。
它們之間的關系一般是並列關系,也有遞進關系。
17、本文語言風格是嚴密/生動。請結合某某句簡析。
嚴密的答題格式是:⑴該句中某某詞語有★★★★的意思,在程度/數量/范圍/語氣等上起了限製作用,符合事實;⑵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
生動的答題格式是:該句中某某詞語使用了某某修辭(或者是使用了口語),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增強了議論文的文學性、趣味性。
18、最後一段不能證明論點,能不能刪去?為什麼?/最後一段不能證明論點,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答題格式:不能。因為(1)該段闡明了★★詞語(多為中心論點中的關鍵詞)和★★詞語(最後一段中的關鍵詞)之間的關系,避免讀者產生誤解;(2)體現了議論文論證的嚴密性。
19、議論文中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答題格式:(1)★★描寫,描寫了★★人的★★形象/品質等,增強了事例的真實性;(2)使事例具體有力地證明了★★論點;(3)增強了議論文的文學性、趣味性。
20、說說本文/本段/某幾段的論證結構形式,並作簡要分析。答題格式:總分式或分總式或總分總式。總分總式分析是:(1)提出★★★★的論點或用★★引出★★的論點;⑵用★★論證方法和★★論證方法證明論點;⑶得出★★結論。總分式分析只有(1)(2),分總式分析只有(2)(3)。
21、說說本文/本段/某幾段所舉事例在論證角度上的不同。
答題格式:★★是正面事例論證,★★是反面事例論證。
22、聯系生活實際,對文中觀點和材料發表看法、見解與主張。或根據文中話題自提一個有別於文中論點的觀點,並陳述理由。
答題思路:(1)先提出論點,要注意用判斷句;(2)再進行論證,最好用事例論證。
23、結合全文內容,為本文擬一個標題。
答題思路:(1)從論題角度擬,可以用「論★★」、「議★★」或「談★★」的格式;(2)從論點角度擬,可以用「★★是★★」、「★★應該★★」的格式。
㈣ 初中語文議論文閱讀題該如何做
先確定論題,再找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判斷文章是橫式結構還是縱式結構,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什麼。
㈤ 初中語文議論文閱讀
1.找論點(論點鮮明、概括、有力、句子不是很長),議論文的論點是作者對議論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中心論點是全文的靈魂,起統率作用。一篇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提出幾個分論點,分論點是用來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的。中心論點所處的位置首先看標題,要區分論題和論點。有的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在開頭,有的在中間,有的在結尾。還有的對論點表述不很集中,需要讀者自己用語言歸納概括出來。
如:閱讀一篇議論文章,首先應看標題是論題,還是論點,象標題「留點空白」顯然是採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而擬的一個論題。因此運用修辭手法的標題不能作為中心論點。
一般的論點採用的句式為「某某是什麼」的肯定判斷句式,本次二次模擬考試的題目為「閱讀不僅僅是文科的事」就不是論點,因為它用的是否定的判斷句式。
找論點時往往會出現兩種錯誤,就是混淆中心論點與分論點;混淆中心論點與最後總結的話。區分中心論點與分論點要把握住分論點是中心論點的補充,不全面。區分中心論點與最後總結的話注意總結的句子往往談的是論點的意義和作用。
2.給議論文加上恰當的標題,一定要理解全文的內容,定題要聯系論點,論題。
因此擬題可以從兩個方面思考作答:一是看本文議論的話題是什麼,就可用論述的話題作標題;二是看作者所持的觀點是什麼,即中心論點是什麼,就可用揭示中心論點的語句作標題,
3.劃分部分,按要求概括層意,這要求對作者的寫作思路,論證思路理解才能答得好。
中考中對論證結構的考查主要是對全文結構的劃分和對重點語段的層次劃分。對結構層次的劃分應從文章內容入手,看它是如何提出論點並展開論證的。
主要看文章的主題部分,如果中心部分的內容是先提出論點,後從幾個方面闡述,最後總結歸納是「總論——分論——總論」式;先提出論點,然後從幾個方面論證是「總論——分論」式;對所要論述的問題分幾個方面剖析,然後綜合歸納出結論是「分論——總論」式。
先提出論點,而後步步深入,逐層闡發是「層層深入」式。
同時還要注意文章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段、過渡句、過渡詞等關鍵性的文字。如有「還有」「另外」這些詞語為並列式;如有「不但,而且」「首先」「其次」等詞語為層進式。
4.找出某種論證方法的句子並說明其作用,這需要對論證方法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分析作用時一定要與論點及內容相結合。
做題時可以採用下面的句式:
如:比喻論證+形象生動+論證與論點及內容結合在一起。
舉例論證+證據確鑿、充分、有代表性+論證與論點及內容結合在一起。
5.對論據材料的概括。第一注意把握段的中心句,特別是首括句或總結句;第二把握人物、事件等記敘的要素,然後按照「人(事物)+發生發展的結果」的公式用簡明的語言加以壓縮。
6.對散文式的議論文,語言的隱含性強,考查對某些句子的理解或含義。一定要理出本文的論點,作者的思路,及寫作目的,這樣才能化難為易。可採用下列公式:修辭手法+本句話與論點的關系
7.當要你添加論據時,一定要注意概括性強,字里行間都要有論點的影子為論點服務。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是論據的兩種基本形式。事實論據指有代表性的確鑿的事例、史實及統計數字等。道理論據指經過實踐檢驗的、正確性已為人們公認的革命導師的理論、名人的言論、科學領域的定理及生活中的常識等。
閱讀議論文,應該首先分析作者所提供的事實,從事實中看出道理,再檢驗它與文章的論點在邏輯上是否一致的。
做這類題可以積累一些名人典型事例以及讀書、勤奮、幸福、理想、時間等常見的名言。
8.某些段落能調換位置。考查的是段與段之間的關系,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下手:要麼是與前面的段落前後照應;要麼是邏輯順序(遞進、轉折、因果、由現象到本質)。按照這個方法去套用一般不會有問題。
9.用詞准確、嚴謹,邏輯性強。
議論文的語言概括性強,往往利用比較抽象的詞語表現豐富的內容。議論文的語言還很嚴密周到,往往無懈可擊。閱讀議論文,就要抓住這些關鍵性句子中的關鍵性詞語,反復琢磨。好的議論文,不僅能以理服人,而且能以情動人,具有強烈的感性色彩。
我們常見題型是某個詞語能否刪去,可以採用以下模式:不能+詞語起修飾、限製作用+詞語在文中含義(扣住論點和分論點)+去掉的後果+准確周密(邏輯性強、形象生動)。
10.遇到其他的主觀題要根據要求作答,揣摩作者出題的意圖。
總之閱讀議論文一般步驟可總結如下:從問題中知其文體——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用文體知識去加以深入理解——理出文章思路、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題
㈥ 初中語文,議論文閱讀文章、習題以及答案
自己做,還要答案,唉
㈦ 初中語文議論文閱讀答題技巧和方法
把握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
㈧ 初中語文議論文閱讀答題技巧
議論文的三要素:
論點、論據和論證(鮮明的論點,確鑿的論據,嚴密的論證)
一、論點的特點:
①正確
②鮮明
③簡潔
歸納論點的方法:
1.標題
2.文章開頭
3.結尾
4.中間
①通過歸納總結論據的共同點來推斷出論點
②根據總結性的詞找到體現中心論點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見;我認為;總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論題,然後依據論題在文中找出反復出現的類似的論斷性的話,合並同類項,最後歸納。
注意:歸納論點的句子必須是完整而鮮明的肯定性的論斷的句子。
二、論據
事實論據(如現實事件、歷史事實、統計材料、具體數字等)
(1.真實性。2.典型性。)
道理論據:(包括人們公認的原理、公式、定義、法則、規律、名言警句等。)
歸納論據的要點:××人+怎麼做(與論點密切相關的方面)+結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體的事實,那是事實論據。
三、論證方法及其作用
1.舉例論證(事實論證):具體典型有力地論證了某一論點。
2.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引用了什麼論證了某一論點,使論證具有巨大的說服力。
3.比喻論證:形象生動地闡述了某一論點,使把深奧的道理說得淺顯易懂。
4.對比論證:通過對比,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了……論點,使說理更鮮明。
類比論證、歸納論證
四、分析議論文的表達方式
1.議論文中的記敘,往往概括性很強,作用:用事實證明某一觀點或主張。
2.議論文中時而也有生動形象的描寫,作用:更鮮明生動地證明了某一觀點。
3.議論中的抒情,作用:會使議論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議論文的語言特點:准確、嚴密
六、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七、論證結構: 「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