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震科學知識
【地震基礎知識】
地球的結構就像雞蛋,可分為三層。中心層是「蛋黃」-地核;中間是「蛋清」-地幔;外層是「蛋殼」-地殼。地震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和公轉,同時地殼內部也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使地殼岩層變形、斷裂、錯動,於是便發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地震波,從而在一定范圍內引起地面振動的現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刮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給人類生活造成很大影響。
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離震源最近的一點稱為震中。它是接受振動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對於同樣大小的地震,由於震源深度不一樣,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也不一樣。震源越淺,破壞越大,但波及范圍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2公里。
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
某地與震中的距離叫震中距。震中距小於100公里的地震稱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間的地震稱為近震,大於1000公里的地震稱為遠震,其中,震中距越遠的地方受到的影響和破壞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動是一種復雜的運動,它是由縱波和橫波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震中區,縱波使地面上下顛動。橫波使地面水平晃動。由於縱波傳播速度較快,衰減也較快,橫波傳播速度較慢,衰減也較慢,因此離震中較遠的地方,往往感覺不到上下跳動,但能感到水平晃動。
當某地發生一個較大的地震時,在一段時間內,往往會發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個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發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後發生的地震叫餘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時空分布規律。
從時間上看,地震有活躍期和平靜期交替出現的周期性現象。
從空間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帶狀,稱地震帶,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兩大地震帶。太平洋地震帶幾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佔全部能量的80%。
震級
震級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徵地震強弱的量度,是以地震儀測定的每次地震活動釋放的能量多少來確定的。震級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國目前使用的震級標准,是國際上通用的里氏分級表,共分9個等級。通常把小於2.5級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級地震叫有感地震,大於4.7級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震級每相差1.0級,能量相差大約30倍;每相差2.0級,能量相差約900多倍。比如說,一個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所具有的能量。一個7級地震相當於32個6級地震,或相當於1000個5級地震,震級相差0.1級,釋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按震級大小可把地震劃分為以下幾類:
弱震震級小於3級。 有感地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
中強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 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其中震級大於等於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地震三要素:
發震時刻、震級、震中、破壞烈度
地震烈度
同樣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壞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壞也不一樣。為了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科學家又「製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國地震烈度表上,對人的感覺、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現象作了描述,可以作為確定烈度的基本依據。影響烈度的因素有震級、震源深度、距震源的遠近、地面狀況和地層構造等。
一般情況下僅就烈度和震源、震級間的關系來說,震級越大震源越淺、烈度也越大。一般來講,一次地震發生後,震中區的破壞最重,烈度最高;這個烈度稱為震中烈度。從震中向四周擴展,地震烈度逐漸減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它所造成的破壞,在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一次地震,可以劃分出好幾個烈度不同的地區。這與一顆炸彈爆後,近處與遠處破壞程度不同道理一樣。炸彈的炸葯量,好比是震級;炸彈對不同地點的破壞程度,好比是烈度。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有人說在蘇州是4級,在無錫是3級,這是錯的。無論在何處,只能說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但這次地震,在太倉的沙溪鎮地震烈度是6度,在蘇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無錫地震烈度是3度。
我國把烈度劃分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響和破壞大體如下:
小於三度人無感覺,只有儀器才能記錄到;
三度在夜深人靜時人有感覺;
四~五度睡覺的人會驚醒,吊燈搖晃;
六度器皿傾倒,房屋輕微損壞;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壞,地面出現裂縫;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壞嚴重;
十一~十二度毀滅性的破壞;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響,天津市地震烈度為八度,北京市烈度為六度,再遠到石家莊、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地震現象
地震發生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是明顯的晃動。
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這是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面傳來,縱波首先到達的緣故。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最大的晃動持續了3分鍾。地震造成的災害首先是破壞房屋和構築物,造成人畜的傷亡,如1976年中國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築物倒塌,人員傷亡慘重。
地震對自然界景觀也有很大影響。最主要的後果是地面出現斷層和地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徵(見濃尾大地震,舊金山大地震)。但並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系,它們也可能是由於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特別是地表沉積層較厚的地區,坡地邊緣、河岸和道路兩旁常出現地裂縫,這往往是由於地形因素,在一側沒有依託的條件下晃動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使城鄉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梁折斷。在現代化城市中,由於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漏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災害。在山區,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時,神奈川縣發生泥石流,順山谷下滑,遠達5千米。
全球兩大地震帶介紹:
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像一個巨大的花環,把大陸與海洋分隔開來。
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較零散。
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是:①台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我國的台灣省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於相關的地震帶上。
地震帶就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系。全球最大的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橫貫歐亞的地震帶(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是全球六大板塊間的接觸帶,其他的地震帶與擴張的洋脊、轉換斷層、大陸裂谷或大斷裂帶有關。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內發生約佔全球85%的淺源地震,全部的中深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其他地震帶只有淺源地震,一般來說地震頻度和強度均較弱。
地震帶內的地震活動在時間分布上是不均勻的,顯著活動和相對平靜交替存在,一定時期後又重復出現。各地震帶的重復期從幾十年到幾百年,甚或千年以上。
【地震的產生和類型】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了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4.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葯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Ⅱ 小學六年級科學-----當地震發生時,我們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應該將身體和頭鑽到桌子下或者抱頭蹲在牆角
Ⅲ 什麼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表層或表層下的振動所造成的地面震動,可由自然現象如地殼運動、火山活動及隕石撞擊引起,亦可由人為活動如地下核試驗造成,不過歷史上主要的災害性地震都由地殼的突然運動所造成。
地震的影響力涵蓋岩石圈及水圈──當地震發生時,可能會連帶引發地表斷裂、大地震動、土壤液化、山崩、餘震、海嘯、甚至是火山活動,並影響人類的生存及活動。
(3)六年級科學什麼是地震擴展閱讀:
地震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地殼在板塊運動的過程中累積應力,當地殼無法繼續累積應力時,地殼會破裂,釋放出地震波,使地面發生震動,地震可由地震儀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來量測,
地震震級表示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地震烈度指地震在該地點造成的震動程度,地震的發生處稱為震源,其投影至地表的位置為震中。
並非世界上所有的地區都會發生地震。地震與火山分布一樣,主要集中在板塊相互作用的地區。目前世界上主要分為三個頻繁發生地震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佔80%)、從地中海一路向東延伸至喜馬拉雅山區和印尼的歐亞地震帶、位於各大洋洋中脊的洋中脊地震帶。
並不是所有地震都發生在以上三個地震帶,另外有一小部分大地震發生在板塊內部,主要集中在大的活動斷層帶及其附近地區,例如1976年的河北唐山大地震。
Ⅳ 地震的科學解釋是什麼
隨著科學和技術的進步,大量的實證數據使得地震研究逐漸成為一門系統、完善的科學,現代人對地震做出了更接近真相的解釋。現代科學認為地震是由地殼運動引起的,由於地球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中,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岩層突然發生破裂或者引發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
板塊構造學說是1968年法國地質學家勒皮雄與麥肯齊、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種新的大陸漂移說,該學說將全球地殼劃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包括澳洲)和南極板塊。一般說來,在板塊內部,地殼相對比較穩定,而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則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這里火山、地震活動以及斷裂、擠壓褶皺、岩漿上升、地殼俯沖等頻繁發生。該學說將佔世界地震總量90%以上的構造地震成因歸結為地殼各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的結果。根據板塊結構理論的分析,可以解釋我國西部地區頻繁發生強烈地震的問題:印度次大陸板塊不斷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並且不斷擠壓,形成了僅次於太平洋地震帶的、世界上第二大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該地震帶東西分布,橫貫歐亞大陸,正好經過我國喜馬拉雅山脈地區,所以我國西部地區就成為世界上大陸地震最活躍、最強烈、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除了地質因素外,人類自身的活動有時候也能引發地震,尤其是現在,人類所能實施的工程越來越浩大,對地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所以在這方面一定要引起警惕。
根據具體誘因,可以把地震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誘發地震和人工地震等,下面將一一詳述。
構造地震
構造地震往往是由於地殼發生斷層引起的,所以又稱「斷層地震」。「斷層」是指地殼岩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並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大小不一、規模不等,但都破壞了岩層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地殼(或岩石圈)在構造運動中發生形變,當形變超出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石就發生斷裂,在構造運動中長期積累的能量迅速釋放,造成岩石振動,從而形成地震。構造地震是地震的主要類型,90%以上的地震、幾乎所有的破壞性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在一定時間內,發生在同一震源區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發震機制具有某種內在聯系或有共同的發震構造的一組地震總稱地震序列。根據地震序列的表現形式,可以把構造地震分為以下幾種主要類型:
(1)孤立型地震
前震和餘震都很稀少,而且餘震的震級與主震震級相差也很大,大小地震不成比例。地震能量基本上是通過主震一次釋放出來的,前、餘震能量的總和常常不到主震的1/1 000。2009年3月20日2時38分,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公主嶺市交界發生4.3級地震,震中距長春市約70千米、距沈陽市約240千米。四平、長春地區有震感,但過程僅僅幾秒鍾,大多數人還沒感覺到就過去了。吉林省地震局當日下午對外通報稱,該次地震屬於孤立型地震。
(2)主震——餘震型地震
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大的地震特別突出,所釋放的能量佔全序列能量的90%以上,最大地震與次大地震的震級之差大於等於0.6,而小於等於2.4。這個最大的地震叫主震;其他較小的地震中,發生在主震前的叫前震,發生在主震後的叫餘震。這次的汶川地震就屬於比較典型的主震——餘震型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發生在四川汶川縣(北緯31.0度,東經103.4度)的主震為8.0級地震,隨後一段時間分別發生了幾次6.0~6.4級餘震,其他餘震級別都比較小,最大地震與次大地震的震級之差在0.6與2.4之間。
(3)雙震型地震
一個地震活動序列中,90%以上的能量主要由發生時間接近、地點接近、大小接近的兩次地震釋放,最大地震與次大地震的震級之差小於等於0.5。1980年4月18日青海省天峻縣發生5.2級地震,4月24日原震區又發生5.0級地震。在這個地震序列中,只有這兩次地震的震級差小於0.5,其他的餘震都比較小,屬雙震型。
(4)震群型地震
一個地震序列的主要能量是通過多次震級相近的地震釋放的,震級之差小於等於0.5的最大地震數達到3或更多,沒有明顯的主震,最大地震在全序列中所佔能量比例一般均小於80%。
震群型地震的特點是地震頻度高,能量的釋放有明顯的起伏,衰減速度慢,活動的持續時間長。震群的震源往往較淺(小於10千米),隨時間震群的分布范圍也逐漸擴大。1966年的邢台地震就屬於這一類型。1966年3月8日5時29分,在河北省邢台地區隆堯縣東發生了6.8級強烈地震,隨後從3月8日至29日在21天的時間里,邢台地區連續發生了5次6級以上地震。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沖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可產生在火山噴發的前夕,亦可在火山噴發的同時。其特點是震源常限於火山活動地帶,一般深度不超過10千米的淺源地震,震級較大,多屬於沒有主震的地震群型,影響范圍小。有些地震發生在火山附近,震源深度為1~10千米,其發生與火山噴發活動沒有直接的或明確的關系,但與地下岩漿或氣體狀態變化所產生的地應力分布的變化有關,這種地震稱為A型火山地震。還有些地震集中發生在活火山口附近的狹小范圍內,震源深度淺於1千米,影響范圍很小,稱為B型火山地震。有時地下岩漿沖至接近地面,但未噴出地表,也可以產生地震,稱為潛火山地震。
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1999年記錄的27起火山活動,有14起出現在土耳其大地震以後短短的兩個多月內。著名的騰沖火山群位於滇西橫斷山系南段的高黎貢山西側,火山及熔岩流以騰沖縣城為中心成一南北向延伸的長條形,面積87×33平方公里,計有火山錐70餘座,其中火口完整的22座,遭破壞的10座,其餘為無火口火山。火山及熔岩活動自上新世始至全新世。本區以極豐富的地熱資源著稱於世,據1974年不完全統計,騰沖縣79個泉群中,溫度在90℃以上者有10處,地表天然熱流量達25.498×104千焦耳/秒,一年相當於燃燒27萬噸標准煤。在地熱區高溫中心熱海熱田,遍布汽泉、熱泉、沸泉,水聲鼎沸,水汽蒸騰,數里之外可見。該區地震頻繁,並具岩漿沖擊型地震的特點:小震、群震、淺震甚多。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了可溶性岩石,使岩石中出現空洞並逐漸擴大,或由於地下開采形成了巨大的空洞,造成岩石頂部和土層崩塌陷落,這種情況引起的地震叫陷落地震。地震能量主要來自重力作用。陷落地震主要發生在石灰岩或其他岩溶岩石地區,由於地下溶洞不斷擴大,洞頂崩塌,引起震動。礦洞塌陷或大規模山崩、滑坡等亦可導致這類地震發生。這類地震為數很少,約佔地震總數的3%,震級都很小,影響范圍不大。
廣西桂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於特殊的地質條件,這里發生的地震多為陷落地震,特點是小震級、窄范圍、高烈度、局部破壞嚴重。1981年9月24日16時30分,桂林市平樂縣發生了陷落地震,垂直下陷120米,水平移動800米,寬度60~100米。老虎沖兩側農田全部被砂泥亂石淹沒,覆蓋厚度10~30米。1997年11月11日11點54分,桂林市雁山區柘木鎮柘木村發生里氏1.2級的陷落地震。此次地震造成地面塌陷的受災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據查是桂林陷落地震史上受災最嚴重、地面塌陷面積最大,而陷坑最多又相對集中的一次震害。
誘發地震
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震。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到已有的斷層中,起到潤滑和腐蝕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新的滑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科研工作者總結出水庫誘發地震的7項標志:(1)壩高大於100米,庫容大於10億立方米;(2)庫壩區有活動斷裂;(3)庫壩區為中新生代斷陷盆地或其邊緣,近代升降活動明顯;(4)深部存在重力梯度異常;(5)岩體深部張裂隙發育,透水性強;(6)庫壩區歷史上曾有地震發生;(7)庫壩區有溫泉。
按工程地質條件來分類,水庫誘發地震具有不同的成因類型,主要有岩溶塌陷型和斷層破裂型。岩溶塌陷型水庫誘發地震最常見,多為弱震或中強震。我國在岩溶地區的大型水庫有8個,其中4個誘發了地震。斷層破裂型水庫誘發地震發生的概率雖然較低,但有可能誘發中強震或強震。我國新豐江水庫和印度柯依納水庫的誘發地震都屬於這種類型。
新豐江水庫又稱萬綠湖,始建於1958年,是一個集灌溉、發電、防洪於一體的水利工程,1959年10月20日,水庫開始蓄水,新豐江水庫蓄水的同年11月便錄得有地震活動;1960年5月,水庫的水位蓄到81米時,發生了3至4次強度為3.1級左右的有感地震;1960年7月18日,水庫水位升到90米時,發生強度為4.3級的中度地震;1962年3月19日,水庫水位升到110.5米時,發生了震級6.1級的強震,震中位於大壩下游1.1千米處,震源的深度約為5千米,此次地震對大壩的局部地段造成損害。此後,地震的強度逐年迅速減弱。
印度科依納(KOYNA)水庫位於印度孟買城以南230公里的地方。印度科依納水庫不但大壩底下的地基十分理想,而且水庫所在地區的地質結構完整。從地質板塊學的觀點來看,這座水庫是建造在印度板塊上,是印度—澳大利亞板塊的一部分,於幾百萬年前就已經形成。人們認為這種地質結構是最穩定的,即所謂的無震區,而且在水庫建造之前,也沒有地震的記載。1963年科依納水庫竣工並當即蓄水啟用。在這之後,附近地區就小震不斷,在1964年和1965年之間,最高一周地震次數達40多次。水庫在1965年蓄滿水,之後地震次數增多,強度加大。到1967年,一周地震次數竟高達320次。在1967年9月13日發生了一次震級5.5級的地震,1967年12月11日在大壩附近發生了震級為6.5級的地震,震中烈度為8度。在印度科依納水庫誘發地震之前,人們認為水庫誘發地震的強度不會超過6級。但是科依納水庫誘發地震之後,這個指標修正為6.5級。
人工地震
廣義的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還有打樁、爆破,乃至車輛通行,都可形成人工地震。狹義的人工地震可以理解成,為了研究地震而用人工爆炸的方法製造的地震,其震級很小,地點可以由人自由確定,規模大小可以控制。
「城市地震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是一個全國性的勘察項目,是國家「十五」計劃之一,全國重點城市都要進行這樣的深部地震勘察項目,旨在了解活動斷層的分布和危害性,並採取有針對性的防震減災措施,可以大大減輕城市地震災害。而人工地震就是勘查的主要手段,通過人工地震造成地震波,再通過對地震波的分析研究城市活斷層並進行有關評估。有專家形象地稱這是在「給地球做CT」。
2004年4月1日凌晨1點,「嘭!嘭!」萬籟俱寂的上海南匯以東海灘突然發出兩聲悶響,方圓1千米的大地隨之微微顫動,地下泥漿伴隨著水柱沖天而起。瞬間,上海市地震局測震台網和強震台網監測儀器屏幕上出現地震波信號,5分鍾後,結果顯示:南匯地區「地震」2.1級。這就是由上海科技人員遙控、由1.68噸炸葯製造的「人工地震」。「人工地震」的「震源」有2個,其中1個震源埋設的炸葯達1.5噸,科技人員打出8個直徑20厘米左右、深達40米的井孔,把炸葯埋在地下。凌晨1點,GPS引爆後,爆炸能量穿透地下30公里,直抵地殼和地幔的分界處——莫霍面地殼同地幔間的分界面,是原南斯拉夫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於1909年發現,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稱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簡稱莫霍面(或莫氏面)。。僅僅25秒,遠在200千米外的浙江長興地區的地震監測儀就收到了它的地震波。另一個相距10千米的「震源」則埋設了180公斤炸葯,它能對地下30千米的地殼介質結構作出「精細掃描」。
知識點新豐江水庫地震
新豐江水庫大壩是世界上第一座經受六級地震考驗的超百米高混凝土大壩。
新豐江水庫蓄水20世紀60年代的地震活動:
1960年5月,水庫的水位蓄到81米時,發生了三至四次強度為3.1級左右的有感地震。
1960年7月18日,水庫水位升到90米時,發生強度為4.3級的中度地震。
1962年3月19日,水庫水位升110.5米時,發生了震級6.1級(一說6.4級)的強震,震中位於大壩下游1.1千米處,震源的深度約為5千米,此次地震對大壩的局部地段造成損害,此後,地震的強度逐年迅速減弱。
Ⅳ 什麼是地震地震分為哪幾類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
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1、根據發生的位置分類
板緣地震(板塊邊界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的地震,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絕大多數地震屬於此類。
板內地震:發生在板塊內部的地震,如歐亞大陸內部(包括中國)的地震多屬此類。
板內地震除與板塊運動有關,還要受局部地質環境的影響,其發震的原因與規律比板緣地震更復雜。
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發時所引起的能量沖擊,而產生的地殼振動。
2、根據震源深度進行分類
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小於60公里的地震,大多數破壞性地震是淺源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為60—300公里。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為止,世界上紀錄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786公里。
(5)六年級科學什麼是地震擴展閱讀:
一、地震成因:
地球表層的岩石圈稱作地殼。地殼岩層受力後快速破裂錯動引起地表振動或破壞就叫地震。
由於地質構造活動引發的地震叫構造地震;由於火山活動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岩層(特別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地震是一種及其普通和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但由於地殼構造的復雜性和震源區的不可直觀性,關於地震特別構造地震,它是怎樣孕育和發生的,其成因和機制是什麼的問題,至今尚無完滿的解答,但目前科學家比較公認的解釋是構造地震是由地殼板塊運動造成的。
由於地球在無休止地自轉和公轉,其內部物質也在不停地進行分異,所以,圍繞在地球表面的地殼,或者說岩石圈也在不斷地生成、演變和運動,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殼構造運動。
關於地殼構造和海陸變遷,科學家們經歷了漫長的觀察、描述和分析,先後形成了不同的假說、構想和學說。
板塊構造學說又稱新全球構造學說,則是形成較晚(上世紀60年代),已為廣大地學工作者所接受的一個關於地殼構造運動的學說。
二、地震位置:
地球分為三層: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
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0公里左右,地殼厚度為35公里左右,大多數破壞性地震就發生在地殼內。 但地震不僅發生在地殼之中,也會發生在軟流層當中。
據地震部門測定,深源地震一般發生在地下300-700公里處。到目前為止,已知的最深的震源是720公里。
從這一點來看,傳統的板塊擠壓地層斷裂學說並不能合理解釋深源地震,因為720公里深處並不存在固態物質。科學家設想將地球岩石圖畫出來,這樣對預測地震有很大幫助。
Ⅵ 什麼是地震
【地震基礎知識】
地球的結構就像雞蛋,可分為三層。中心層是「蛋黃」-地核;中間是「蛋清」-地幔;外層是「蛋殼」-地殼。地震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和公轉,同時地殼內部也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使地殼岩層變形、斷裂、錯動,於是便發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地震波,從而在一定范圍內引起地面振動的現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刮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對整個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
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離震源最近的一點稱為震中。 它是接受振動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 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對於同樣大小的地震,由於震源深度不一樣,也不一樣,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也不一樣。震源越淺,破壞越大,但波及范圍也越小,反之亦 然。
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2公里。
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
某地與震中的距離叫震中距。震中距小於100公里的地震稱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間的地震稱為近震,大於1000公里的地震稱為遠震,其中,震中距越遠的地方受到的影響和破壞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動是一種復雜的運動,它是由縱波和橫波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震中區,縱波使地面上下顛動。橫波使地面水平晃動。由於縱波傳播速度較快,衰減也較快,橫波傳播速度較慢,衰減也較慢,因此離震中較遠的地方,往往感覺不到上下跳動,但能感到水平晃動。
當某地發生一個較大的地震時,在一段時間內,往往會發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個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發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後發生的地震叫餘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時空分布規律。
從時間上看,地震有活躍期和平靜期交替出現的周期性現象。
從空間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帶狀,稱地震帶,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兩大地震帶。太平洋地震帶幾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佔全部能量的80%。
震級
震級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徵地震強弱的量度,是以地震儀測定的每次地震活動釋放的能量多少來確定的。震級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國目前使用的震級標准,是國際上通用的里氏分級表,共分9個等級。通常把小於2.5級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級地震叫有感地震,大於4.7級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 震級每相差1.0級,能量相差大約30倍;每相差2.0級,能量相差約900多倍。比如說,一個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所具 有的能量。一個7級地震相當於30個6級地震,或相當於900個5級地震,震級相差0.1級,釋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按震級大小可把地震劃分為以下幾類:
弱震震級小於3級。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有感地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中強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屬於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其中震級大於等於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地震三要素:
發震時刻、震級、震中
地震烈度
同樣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壞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壞也不一樣。為了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科學家又「製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國地震烈度表上,對人的感覺、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現象作了描述,可以作為確定烈度的基本依據。影響烈度的因素有震級、震源深度、距震源的遠近、地面狀況和地層構造等。
一般情況下僅就烈度和震源、震級間的關系來說,震級越大震源越淺、烈度也越大。一般來講,一次地震發生後,震中區的破壞最重,烈度最高;這個烈度稱為 震中烈度。從震中向四周擴展,地震烈度逐漸減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它所造成的破壞,在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一次地震,可以劃 分出好幾個烈度不同的地區。這與一顆炸彈爆後,近處與遠處破壞程度不同道理一樣。炸彈的炸葯量,好比是震級;炸彈對不同地點的破壞程度,好比是烈度。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有人說在蘇州是4級,在無錫是3級,這是錯的。無論在何處,只能說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但這次地震,在太倉的沙溪鎮地震烈度是6度,在蘇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無錫地震烈度是3度。
我國把烈度劃分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響和破壞大體如下:
小於三度人無感覺,只有儀器才能記錄到;
三度在夜深人靜時人有感覺;
四~五度睡覺的人會驚醒,吊燈搖晃;
六度器皿傾倒,房屋輕微損壞;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壞,地面出現裂縫;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壞嚴重;
十一~十二度毀滅性的破壞;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響,天津市地震烈度為八度,北京市烈度為六度,再遠到石家莊、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地震現象
地震發生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是明顯的晃動。
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這是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面傳來,縱波首先到達的緣故。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 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最大的晃動持續了3分鍾。地震造成的災害首先是破壞房屋和構築物,造成人畜的傷亡,如1976年中國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築物倒塌,人員傷亡慘重。
地震對自然界景觀也有很大影響。最主要的後果是地面出現斷層和地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 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徵(見濃尾大地震,舊金山大地震)。但並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系,它們也可能是由於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 響。特別是地表沉積層較厚的地區,坡地邊緣、河岸和道路兩旁常出現地裂縫,這往往是由於地形因素,在一側沒有依託的條件下晃動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 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使城鄉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梁折 斷。在現代化城市中,由於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漏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災害。 在山區,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時,神奈川縣發生泥石流,順山 谷下滑,遠達5千米。
全球兩大地震帶介紹:
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像一個巨大的花環,把大陸與海洋分隔開來。
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較零散。
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是:①台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③西北地 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 等地。我國的台灣省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於相關的地震帶上。
【地震的產生和類型】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了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4.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葯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 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2公里左右。
【地震專業知識】
我們最熟悉的波動是觀察到水波。當向池塘里扔一塊石頭時水面被擾亂,以石頭入水處為中心有波紋向外擴展。這個波列是水波附近的水的顆粒運動造成的。然而 水並沒有朝著水波傳播的方向流;如果水面浮著一個軟木塞,它將上下跳動,但並不會從原來位置移走。這個擾動由水粒的簡單前後運動連續地傳下去,從一個顆粒 把運動傳給更前面的顆粒。這樣,水波攜帶石擊打破的水面的能量向池邊運移並在岸邊激起浪花。地震運動與此相當類似。我們感受到的搖動就是由地震波的能量產 生的彈性岩石的震動。
第一類波的物理特性恰如聲波。聲波,乃至超聲波,都是在空氣里由交替的擠壓(推)和擴張(拉)而傳遞。因為液體、氣體和固體岩石一樣能夠被壓縮,同樣 類型的波能在水體如海洋和湖泊及固體地球中穿過。在地震時,這種類型的波從斷裂處以同等速度向所有方向外傳,交替地擠壓和拉張它們穿過的岩石,其顆粒在這 些波傳播的方向上向前和向後運動,換句話說,這些顆粒的運動是垂直於波前的。向前和向後的位移量稱為振幅。在地震學中,這種類型的波叫P波,即縱波,它是 首先到達的波。
彈性岩石與空氣有所不同,空氣可受壓縮但不能剪切,而彈性物質通過使物體剪切和扭動,可以允許第二類波傳播。地震產生這種第二個到達的波叫S波。在S 波通過時,岩石的表現與在P波傳播過程中的表現相當不同。因為S波涉及剪切而不是擠壓,使岩石顆粒的運動橫過運移方向。這些岩石運動可在一垂直向或水平面 里,它們與光波的橫向運動相似。P和S波同時存在使地震波列成為具有獨特的性質組合,使之不同於光波或聲波的物理表現。因為液體或氣體內不可能發生剪切運 動,S波不能在它們中傳播。P和S波這種截然不同的性質可被用來探測地球深部流體帶的存在。
S波具有偏振現象,只有那些在某個特定平面里橫向振動(上下、水平等)的那些光波能穿過偏光透鏡。穿過的光波稱之為平面偏振光。太陽光穿過大氣是沒有偏振的,即沒有光波振動的優選的橫方向。然而晶體的折射或通過特殊製造的塑料如偏光眼睛,可使非偏振光成為平面偏振光。
當S波穿過地球時,它們遇到構造不連續界面時會發生折射或反射,並使其振動方向發生偏振。當發生偏振的S波的岩石顆粒僅在水平面中運動時,稱為SH波。當岩石顆粒在含波傳播方向的水質平面里運動時,這種S波稱為SV波。
大多數岩石,如果不強迫它以太大的振幅振動,具有線性彈性,即由於作用力而產生的變形隨作用力線性變化。這種線性彈性表現稱為服從虎克定律,是以與牛頓同時代的英國數學家羅伯特·虎克(1635~1703 年)而命名的。相似的,地震時岩石將對增大的力按比例地增加變形。在大多數情況下,變形將保持在線彈性范圍,在搖動結束時岩石將回到原來位置。然而在地震 事件中有時發生重要的例外表現,例如當強搖動發生於軟土壤時,會殘留永久的變形,波動變形後並不總能使土壤回到原位,在這種情況下,地震烈度較難預測。
彈性的運動提供了極好的啟示,說明當地震波通過岩石時能量是如何變化的。與彈簧壓縮或伸張有關的能量為彈性勢,與彈簧部件運動有關的能量是動能。任何 時間的總能量都是彈性能量和運動能量二者之和。對於理想的彈性介質來說,總能量是一個常數。在最大波幅的位置,能量全部為彈性勢能;當彈簧振盪到中間平衡 位置時,能量全部為動能。我們曾假定沒有摩擦或耗散力存在,所以一旦往復彈性振動開始,它將以同樣幅度持續下去。這當然是一個理想的情況。在地震時,運動 的岩石間的摩擦逐漸生熱而耗散一些波動的能量,除非有新的能源加進來,像振動的彈簧一樣,地球的震動將逐漸停息。對地震波能量耗散的測量提供了地球內部非 彈性特性的重要信息,然而除摩擦耗散之外,地震震動隨傳播距離增加而逐漸減弱現象的形成還有其他因素。
由於聲波傳播時其波前面為一擴張的球面,攜帶的聲音隨著距離增加而減弱。與池塘外擴的水波相似,我們觀察到水波的高度或振幅,向外也逐漸減小。波幅減 小是因為初始能量傳播越來越廣而產生衰減,這叫幾何擴散。這種類型的擴散也使通過地球岩石的地震波減弱。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地震波從震源向外傳播得越 遠,它們的能量就衰減得越多。
【著名地震】
【中國十一大地震】
1556年中國陝西華縣8級地震,死亡人數高達83萬人。
1920年12月16日20時5分53秒,中國寧夏海原縣發生震級為8.5級的強烈地震。死亡24萬人,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
1927年5月23日6時32分47秒,中國甘肅古浪發生震級為8級的強烈地震。死亡4萬餘人。地震發生時,土地開裂,冒出發綠的黑水,硫磺毒氣橫溢,熏死飢民無數。
1932年12月25日10時4分27秒,中國甘肅昌馬堡發生震級為7.6級的大地震。死亡7萬人。地震發生時,有黃風白光在黃土牆頭「撲來撲去」; 山岩亂蹦冒出灰塵,中國著名古跡嘉峪關城樓被震坍一角;疏勒河南岸雪峰崩塌;千佛洞落石滾滾……餘震頻頻,持續竟達半年。
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中國四川茂縣疊溪鎮發生震級為7.5級的大地震。地震發生時,地吐黃霧,城郭無存,有一個牧童竟然飛越了兩重山嶺。巨大山崩使岷江斷流,壅壩成湖。
1950年8月15日22時9分34秒,中國西藏察隅縣發生震級為8.6級的強烈地震。喜馬拉雅山幾十萬平方公里大地瞬間面目全非:雅魯藏布江在山崩中被截成四段;整座村莊被拋到江對岸。
邢台地震由兩個大地震組成:1966年3月8日5時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專區隆堯縣發生震級為6.8級的大地震,1966年3月22日16時19分46秒,河北省邢台專區寧晉縣發生震級為7.2級的大地震,共死亡8064人,傷38000人,經濟損失10億元。
1970年1月5日1時0分34秒,中國雲南省通海縣發生震級為7.7級的大地震。死亡15621人,傷殘32431人。為中國1949年以來繼1954年長江大水後第二個死亡萬人以上的重災。
1975年2月4日19時36分6秒,中國遼寧省海城縣發生震級為7.3級的大地震。由於此次地震被成功預測預報預防,使更為巨大和慘重的損失得以避免,它因此被稱為20世紀地球科學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跡。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4點2秒,中國河北省唐山市發生震級為7.8級的大地震。死亡24.2萬人,重傷16萬人,一座重工業城市毀於一旦,直接經濟損失100億元以上,為20世紀世界上人員傷亡最大的地震。
1988年11月6日21時3分、21時16分,中國雲南省瀾滄、耿馬發生震級為7.6級(瀾滄)、7.2級(耿馬)的兩次大地震。相距120公里的兩次地震,時間僅相隔13分鍾,兩座縣城被夷為平地,傷4105人,死亡743人,經濟損失25.11億元。
2008年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縣(31.0°N,103.4°E),發生震級為8.0級地震,這中國自我國建國以來來最為強烈的一次地 震,直接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里。截至26日12時,截至28日12時,已造成68109人遇難,364552人受傷,失蹤19851人,緊急轉移 安置1500.6341萬人,累計受災人數4561.2765萬人。
【全球二十世紀以來的最強地震】
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2005年3月28日(北京時間29日零時9分)發生里氏8.5級地震,這是自1900年以來人類歷史上發生的八大最強烈地震之一。以下是八次大地震的基本情況(按震級排列):
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8.9級。發生在智利中部海域,並引發海嘯及火山爆發。此次地震共導致5000人死亡,200萬人無家可歸。
2、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8.8級。此次引發海嘯,導致125人死亡,財產損失達3.11億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區、加拿大育空地區及哥倫比亞等地都有強烈震感。
3、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8.7級,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亞島及烏那克島附近海域。地震導致休眠長達200年的維塞維朵夫火山噴發,並引發15米高的大海嘯,影響遠至夏威夷島。
4、(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8.7級,發生在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省。地震引發的海嘯席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尼西亞及印度等國,導致約30萬人失蹤或死亡。
4、(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8.7級。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夏威夷群島,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5、厄瓜多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級,發生在厄瓜多及哥倫比亞沿岸。地震引發強烈海嘯,導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聖-費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6、(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級,震中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離三個月前發生9.0級地震位置不遠。目前已經造成1000人死亡,但並未引發海嘯。
6、(並列)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級。地震引發高達10.7米的海嘯,席捲了整個舒曼雅島。
7、中國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級。2000餘座房屋及寺廟被毀。印度雅魯藏布江損失最為慘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8、(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
9、(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班達附近海域。地震引發海嘯及火山噴發,人員及財產損失慘重。
10、(並列)俄羅斯千島群島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級,並波及日本及俄羅斯等地。
11、中國 四川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里氏8級,震中位於阿壩州汶川縣,並波及大半個中國及海外等地。人員及財產傷亡慘重。
·世界震級最大的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8.9級地震
·中國震級最大的是1950年8月15日的西藏8.6級地震
·死亡人數最多的是1556年1月23日的陝西華縣8級地震,死亡83萬人
其次就是1976年7月27日的唐山7.6級地震,官方數據死亡25.5萬人(估計可達65.5萬人)
Ⅶ 地震是什麼
A
地震是地下岩層受應力作用錯動破裂造成的地面震動,同台風、暴雨、洪水、專雷電一樣,是一種自然屬現象。
地震是自然災害之首惡。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500萬次地震,絕大多數地震因震級小,人感覺不到。其中有感地震約5萬多次,造成破壞的地震近千次,7級以上造成巨大破壞的僅十幾次,且大多發生在人煙稀少地區。
地震基本知識
地震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地面上與震源正對著的地方,叫震中;
地面上其他地點到震中的距離,叫震中距;到震源的距離叫震源距;
從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離,叫震源深度。
地震發生時地面受到巨大的振動,這種巨大的振動是震源產生的地震波所造成的,地震波分為縱波和橫波。
縱波是象多米諾骨牌一樣你推我我推它,由直線形式向四周傳播的,速度較快,對地面的振動是上下顛動;
橫波是象水波一樣向四周傳播,速度較縱波慢,對地面的振動是左右搖晃,所以地震時人們首先感到的是上下顛動的縱波,幾秒鍾後才感到搖搖晃晃的橫波。
Ⅷ 為什麼會地震科學回答
地震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地震波,從而在一定范圍內內引起地面振動的現容象
地球可分為三層。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地震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殼內部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使地殼岩層變形、斷裂、錯動,於是便發生地震。
Ⅸ 六年級科學,了解地震火山怎樣 形成
地表下面,越深溫度越高.在距離地面大約32公里的深處,溫度之高足以熔化大部分岩石。回岩答石熔化時膨脹,需要更大的空間.這種物質沿著隆起造成的裂痕上升.熔岩庫里的壓力大於它上面的岩石頂蓋的壓力時,便向外迸發成為一座火山.
由於地球在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岩層突然發生破裂,或者引發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
Ⅹ 地震的科學成因是什麼
希望出版社出版的《地球大網路》認為:
地球之所以特別活躍,因為有兩種動力在推動它:其一源自太陽內部,其二則來自地球內部。這兩種動力歸根到底都是放射性衰變所產生的熱量。
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條件使到復雜的聚合反應得以進行。放射性衰變所產生的熱量和聚合反應都會使到地球深處的局部地區發生爆炸,爆炸沖擊波推動地幔以應力作用於地殼底部,地殼受應力影響發生震動而發生深層地震。
深層地震與高能物理現象和高能化學現象相關,其具體的成因和過程有待高能物理學專家和高能化學專家共同揭開。
中層地震發生在70公里—300公里之間,也就是說既有發生在莫霍面以下地幔的震動,也有發生在莫霍面的震動。因為都是發生在莫霍面以下地幔的震動,所以發生在莫霍面以下地幔的中層地震成因與深層地震成因基本相同。而發生在莫霍面的中層地震成因因為具有連接岩石圈的不同因素而有相對特殊性(以下簡稱莫霍面地震成因)。
莫霍面地震成因和淺層地震成因成因基本相同,都源於高壓的岩漿向低壓空間釋放能量和物質。但又有區別:莫霍面地震成因與岩石裂紋相關卻不一定與斷層有關,並且不一定產生珊瑚樹狀管狀通道,這種特點會在小型地殼深層地震中表現較為明顯,因此將與斷層無關並且不形成珊瑚樹狀管狀通道的地震成因列為莫霍面地震成因。莫霍面地震成因會與淺層地震成因同時出現在地殼中、淺層地震中,而淺層地震成因很少出現在地殼深層地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