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上海初中語文教材教案

上海初中語文教材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07 10:42:52

A. 您好,請問有上海版培智教材實用語文第七冊的教案嗎

上海版培智教材實用語文第七冊的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專三屬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B. 有木有初中語文課文教案範文,最好是有篇具體課文的

《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 教案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篇文章是一篇說明文,讀起來比較枯燥,因此在設計本課時著重放在引起學生興趣上。特設置兩組競爭回答問題以及男女生合作回答問題等環節,讓學生達到既學到知識又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地目的。
●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積累詞語,掌握重點字詞。
2.摘抄課文中出現的詩句,並熟讀成誦。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品味,了解物候現象的變化
2.理清課文條理,培養學生獲取、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應用能力。
3.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及舉例子、作引用等說明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掌握科學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激發探索科學奧秘的志趣。
●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積累詞語、詩句,了解物候變化。
(二)教學難點
閱讀品味,了解物候現象的變化,掌握科學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
●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品味,了解物候現象的變化
2.理清課文條理,培養學生獲取、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應用能力。

● 教學過程
(課堂導入)
知識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又可以學到知識。我們以前學過很多詩歌,除了品味詩歌的美之外,大家有沒有發現別的特點或者知識?比如我們以前學過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詩還告訴我們什麼?好,現在大家先不用急著回答,打開課本99頁《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從課文中找一找答案,看看和大家想的是不是一樣呢?(板書課題)
(講授新課)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上節課讓大家預習課文,並查找一些關於作者的資料,現在有那位同學想和大家一塊分享勞動成果?(找2-3人)教師總結。
竺可楨,中國氣象學家、地理學家,中國近代氣象事業主要奠基人。字藕舫,1890年3月7日生於浙江紹興東關鎮(今上虞縣),1974年2月7日卒於北京。1910年赴美,入伊利諾大學農學院學習,1913年畢業,轉入哈佛大學研究院地學系研究氣象學,1918年以論文《關於台風中心的幾個新事實》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東南大學等校教授,中央大學教授兼地學系主任,浙江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評議員、院士、氣象研究所所長。1929年起連續當選人中國氣象學會會長、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華全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學部主任。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主任,自然科學史委員會主任等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20世紀20年代,他創建氣象研究所,推進中國氣象科學的研究。
竺可楨共發表論著270餘篇,其中屬於氣象方面的重要論著還有:《中國氣候區域論》(1930)、《中國氣流之運行》(1933)、《東南季風與中國之雨量》(1934)、《中國氣候溉論》(1935)、《歷史時代世界氣候的波動》(1961)、《論我國氣候的幾個特點及其與糧食作物生產的關系》(1964)、《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1966、1972)、《物候學》(和宛敏渭合著,1963、1973)等。
2.用三分鍾的時間通讀課文,然後找同學簡述所講主要內容。(注意字詞)
卉(huì)勰(xié)瀛(yíng)滹沱(hū tuó)蕃(fān)瀼(ràng) 涪(fú)
二、再讀課文,理解體會
1.整體把握,理清課文條理
全文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介紹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能暗示出一些自然規律,花香鳥語是大自然的語言。
第二部分(第2到第7自然段)。主要是介紹唐宋詩中揭示出的一些物候現象和一些規律。其中,第二段寫唐宋詩人為什麼能在詩歌中再現物候現象,就因為詩人能敏銳地感知景物的變化,以詩歌揭示自然規律。3、4、5自然段舉例說明唐宋詩中對植物性物候的關注。6、7自然段舉例說明唐宋詩對候鳥的關注。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總寫從唐宋詩人所吟詠的物候中看出物候的一些特點:物候變化因地而異,因時而異,同時也點出了研究唐宋詩中物候的意義。
2.請同學們再次閱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包含物候現象的主要詩句,並說明包含了那些物候現象?(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個性,達到提高積極性的作用)
提示:本文由兩句古詩引出了「什麼是大自然的語言」,繼而引出本文說明的內容及目的——唐宋大詩人的作品中包含著許多物候知識;我們要了解這些知識,使之服務於人類。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作者列舉了很多例子: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指出了物候學上的兩個重要規律。芳草的枯榮,有一年一度的循環;這循環隨著氣候轉移,:春天到,芳草就蘇醒了。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東風已綠瀛州草,紫殿紅樓覺春好」和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告訴了人們春天到來的標志。唐代詩人李益的「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馬多」,劉禹錫的《竹枝詞》:「江上朱樓新雨晴,滾西春水觳文生。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指出楊柳抽青,表示初春季節的到來。以上是說明詩中植物的變化所昭示的物候學知識。除此,作者還舉例說明詩中關於候鳥的詩句也表現了這一點。唐代詩人杜甫「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涪萬無杜鵑,雲碉杜鵑。我昔游錦城,結廬錦水邊。有竹一頃余,喬木上參天。咽暮春至,哀哀叫其間……」,告訴了我們杜鵑的分布;南宋陸游的《初冬》詩:「平生詩句領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不僅證明詩人是留心物候的,而且還用以預報農時等等。
3.課文第二段引用了黃宗羲的一段話,仔細閱讀,說說他的含意及其在課文中所起的作用。
提示:這段話是說大詩人能夠真切地感受著大自然的變化,並將自然萬物及其變化凝於筆端,故其作品中包含著豐富的物候知識。
三、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從整體上把握,主要內容是介紹物候的有關知識,只是選取了一個比較獨特的角度,就是唐宋詩中的物候。作為一篇說明性文章,內容比較單一。介紹了物候的一些知識,說明了唐宋詩中藉助月、露、風、雲、花、鳥之詠,揭示大自然的本質這一事實,進一步分析了唐宋詩中描寫出植物和候鳥等物候特點及其反映出的物候規律。
四、布置作業
除了作者所舉的例子之外,還有很多詩句包含物候學的知識,請同學們搜集幾句,並適當分析。(不少於三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及舉例子、作引用等說明方法。
2.掌握科學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激發探索科學奧秘的志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檢查作業導入
將自己搜集到的包含物候學知識的詩句在小組內互相交流,增加知識的積累。
二、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找出本文的說明方法
請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上黑板,分別寫出他(她)所找出的說明方法,然後請其他男女生上來補充。寫完以後再分別請男女生找出每種說明方法的依據,其他人補充。這樣一來,使學生在一種游戲式的情境中通過自己的思考、討論甚至「辯論」獲得了說明文的相關知識。
(提示:說明方法主要有分類別、舉事例、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摹狀貌、畫圖表等。學生只要說出課文運用的主要方法就可以。)
三. 難點探究:
1. 作者舉唐宋詩中的詠物詩為例時,為什麼不根據朝代分開來舉例呢?以時間為順序,不更有利於讀者理解嗎?
作者雖然沒有分唐、宋舉例,時代界限不清,但文章的思路還是十分清晰。文章從第3自然段到第7自然段都是以實例來說明唐宋詩中的物候,這幾段是以物候為類別說明的,沒有把唐代和宋代的詩分開而是將其結合起來,表明他們相似或相同的景物描寫,相同的語言。
2. 「樹木抽青是初春最重要的標志」一段中引用了大量的材料,目的何在?
這就要同學們在讀文章時要注意材料之間的關系,關注這些詩句中涉及的地點變化,你會發現樹木抽青是隨地點變化的,從而表明楊柳抽青因地點不同,在時間上也有早晚。
3. 抽青和綠是相同的,為什麼要分兩段來寫?
第4、5段各有側重,第四段側重表達綠就是一種標志,第五段側重於以楊柳這一事物為例來談春天到來的早晚。從第四段到第五段是由面到點,由抽象到具體。
四、課堂總結
作者採用舉例子、分類別等方法,准確分析了唐宋大詩人作品中的物候現象,山川鳥獸,月露風光,無所不及。內容豐富而不雜亂。這一課一方面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科普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讓我們欣賞到很多名作佳作,把科學與文學結合在一起,使文章不僅有很強的知識性,也具有很強的文學性。
五、作業
1、說出下列詩所反映的季節或物候特徵。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春)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秋)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夏)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冬)
2、說出下列詩詞所反映的時令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 登高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

● 板書設計
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
詩句物候現象
說明方法:舉例子、分類別

C. 初中語文優秀教案的參考書有哪些

教材1加1,這個很不錯的,我都在用,每次考90多,不帶騙人的。
望對你有幫助:)

D. 初中語文課文教案怎麼寫

教案(教學方案)即預設的教學實施計劃。編寫教案必須以鑽研教材、充分備課為基礎。教案的構成包括總案(也叫做「總貌」)和分案(分課時教案)兩部分。總案是一個課題的總的教學計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時數、預習內容和要求」等項內容;分案指每一課時的教學實施方案,主要有「教學要點、教學過程和內容、板書設計」等項目。

按詳略程度的不同,教案有詳案、簡案之分。詳案接近於講稿,不僅寫出問題解析的內容要點,還寫出講解、分析部分的表述語言。簡案只列明各環節、具體步驟及其內容要點,講述語言則從略。

教案的寫法有基本的格式,但實際工作中的教案可以有種種的便於施教的寫法。新教師宜按規范格式寫詳案。教案的呈現形式有文本式和表格式兩種,但內容是一樣的。

按照教學規范,不論什麼課型,上課前都應編寫教案。下面主要介紹閱讀課教案的基本項目和寫法(作文課教案主要在「教學過程和內容」部分有區別)。

課題(居中書寫)

——即所教課文的題目,如「社戲」。一般不須註明課文作者姓名。

教學目標:

——即通過本篇課文教學,期望學生達到的語文知識能力、語文學習方法、情感態度方面的具體結果。教學目標要具體,忌浮泛。一般說來,語文教學目標的陳述有四個基本要素:行為主體(可省略)、行為動詞、行為條件、表現程度。如某教師擬設的《背影》閱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抒發的深沉的父子之情。

2、體會本文樸素真摯的語言特色。

3、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

教學目標通常以省略主語的無主句表述。但是,省去的行為主體是學生,而非教師。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針對不同情況,重、難點可分述亦可合一;與教學目標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同,但往往與目標有較密切的聯系。重、難點的陳述角度(隱含的主語)也因具體內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教學方法:

——本課題教學所用的主要方法。宜用規范表述,如「講讀法」。運用多種方法的,列述其主要者,如「講讀法,輔以討論法」。不必展開說明。

教學時數:

——本課題教學的計劃時數。如「2課時」。

預習內容和要求:

——對學生課前預習的具體要求,未安排預習則無此項目。

根據實際情況,還可在「預習內容」前增列「教具」等項目。

接下去是分案。分案部分的頁面可分為兩個區域:在右側留出1/3寬的縱向空間,作為「板書內容」欄,列出伴隨教學進程出現的板書內容。

第×課時

教學要點:

——指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和主要內容,其實質是本課時的「總案」。教學要點的表述應具體、切實、扼要。如教學僅1課時,則無須標注「第×課時」,「教學要點」也可省略。

根據需要,這里還可增列「教學設想」、「多媒體手段」等項目。

教學過程和內容:

——也稱「教學內容和步驟」。按預設的教學進程,依次列述教學各環節、步驟及其具體內容。總案所設的目標、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等預想,應在分課時教案中加以落實。分課時教學過程和內容的安排的時間長度應在45分鍾內。

各步驟中包括具體的教學內容和選用的教學方法。具體的步驟大體有:一、檢查預習或復習舊課;二、導入新課,導入語應精心擬制,能較好起到引導學生進入新課學習的作用;三、學習新課(或講讀新課),此部分應按實際環節實寫詳列,如介紹時代背景、朗讀全文、齊讀第×段、討論××問題、講解或分析××部分(或問題);如有討論或提問,除列出所提問題外,還應寫上執教者預設的講述內容。四、小結。五、課堂練習。六、布置作業。以上環節可有所變通。「學習新課」部分應做到綱目清楚,條理分明。尤應注意正確使用層次序號。

附:板書設計

——即關於預設的板書內容在黑板上最終形成的結構狀態。通常指主體板書,有時也包括預設的輔助板書(如語文知識要點、作家作品常識等),但不包括教學中的臨時板書。

板書內容應揭示出課文精要所在,體現教學基本思路,能幫助學生理清教學內容、把握重點,便於記錄、利於記憶。

板書設計講究直觀性、科學性與藝術性(美感效果),以簡潔為上。主體板書安排在黑板中間的主要區域,左右兩端安排輔助板書或臨時板書。

一般情況下,板書按課時設計。如果有課題的統一板書設計,也可附列於最後課時的末尾。

下面是我院某學生實習時實際執教的教案及課堂簡要實錄,含總案和第一課時分案。附上供參考。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教學目標:

1、了解全文氣勢雄渾的特點,學習本文敘事簡潔、語言洗煉、詳略得當、夾敘夾議的寫法。

2、了解新聞的文體特徵及結構特點。

教學重點:

1、氣勢雄渾特點;

2、新聞的結構特點。

教學方法:

講讀法、提問法

教學時數:

2課時

預習要求:

熟讀全文,感受它的氣勢,查詢生字詞。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點

1、檢查預習作業。

2、提問法導入。

3、介紹新聞的有關知識(定義;四個特點;結構五部分;消息六要素)。

4、解題(氣勢)。

5、背景介紹。

6、課文講讀(電頭、導語、氣勢)。

7、小結。

8、布置作業。

(按:此為備忘式要點。)

二、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檢查預習:

1、請同學上台給生字詞注音:

荻、銳不可當、殲滅、要塞、阻塞、堵塞

2、正音、正字、正義

荻港 dí 銳不可當dāng

獲得 huò 當真dàng

殲滅jiān 要塞sài

阡陌 qiān 阻塞sāi

纖維 xiān 堵塞sāi

敷衍塞責sè

(二)講讀新課

1、導入:

同學們,一個星期前我給大家朗讀了關於美國9·11事件的報道,這一個多星期來,同學們一定又看了不少新聞,下面請幾位同學談一談,這一個星期來他看過哪些新聞,看誰知道的事件最多!

(按:從近期重大新聞入手,導入簡潔。)

2、介紹新聞的有關知識:

這節課開始,我們就要進入一個新的單元——新聞單元了,我們所說的「新聞」,有廣義和狹義兩種不同的概念。廣義的「新聞」泛指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關於現實情況的報道文章,包括消息、新聞評論、通訊、社論、典型報告等;狹義的新聞指簡要、迅速報道國內外新近發生的事實的一種新聞文體,又稱「消息」,下面,請同學們翻到課本P165,把消息的定義劃下來,通過這個「消息」的定義並結合大家所看過的新聞,大家想一想,新聞(消息)有哪幾個特點?(按:實際授課還引入「街談巷義」對比,並由學生議論、歸納)

明確:1、內容真實 2、迅速及時 3、有價值 4、簡明扼要(板書)

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消息的結構有五個部分,都是哪五部分呢?(學生回答)不清楚的同學請看課後練習題第二題。那消息的六要素又是什麼呢?(學生回答)(人物、時間、地點、事件)這同時也是?(記敘文的六要素)。

3、解題

現在開始講讀課文。這則消息的標題是——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是一個什麼句子?(主謂句)主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謂語?(橫渡長江)說明的對象?(人民解放軍)數量?(百萬)地點?(長江)標題中最有氣勢的兩個詞是?(百萬、橫渡)這個標題准確、簡煉地概括了內容,可謂「點晴之筆」或者說是整篇文章的「眼睛」。(按:提出氣勢提問,抓到本篇要妙。當堂學生齊聲回答:橫渡,百萬;執教者還臨場發揮,板書兩行字: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標題是文章的眼睛。)

4、電頭及導語講讀(插入時代背景、朗讀全文,感受全文氣勢、情感):

(1)下面請大家注意注釋①,再看看課文的第一行「新華社長江前線22日22時電」這叫「電頭」,說明了消息的來源地點?(新華社)時間?(22日22時),體現了消息的什麼特點?(迅速及時)

(2)大家知不知道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淮海、遼沈、平津)1949年初三大戰役結束,我人民解放軍殲敵一百多萬,取得全國勝利已成定局。但國民黨反動政府依然垂死掙扎,在對長江防線經過三個半月的苦心經營之後,於4月20日,悍然拒絕簽訂國內和平協定。4月21日,毛澤東主席和朱總司令立即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我人民解放軍於該日凌晨發起了渡江戰役。22日2時,新華社播發了毛澤東同志撰寫的消息《我三十萬大軍勝利渡過長江》,報道了中路軍萬船齊發、突破敵陣、佔領南岸廣大地區的戰況。22日夜,毛主席又撰寫了這一則全面報道前線最新戰況的新聞稿。(按:此處插入時代背景,設計得好。實際授課改為提問,學生爭先恐後回答,末了,又引導學生用「勝利在望,勢如破竹」八字歸納。)

(3)下面請一位同學充當我新華社的播音員,為我們朗讀一下課文,朗讀的時候要注意表現出對我解放軍取得碩碩戰果的喜悅之情和我軍勝利在望、勢如破竹的昂揚風貌。其他同學注意思考一下課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按:朗讀與文章特點「氣勢」結合,與情感體驗結合,好。當時一生讀後,全場鼓掌。)

(4)請一位同學回答課文的劃分。(導語、主體)

導語:第①、②句。主體:第③句到完。

(5)導語中,哪一句話表現了參加戰役的人數之多?(「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說明戰線之長的是?(「從一千餘華里的戰線上」),表現了攻勢之凌厲的是?(「沖破敵陣」)寫出了渡江范圍之廣的是?(「西起」「東至」)。短短兩句話,概括了報道的全部內容,展現了文章的氣勢,語言簡潔流煉,體現了新聞簡明扼要的特點。(按:此設計最好,再談氣勢,卻非簡單重復,而是進入分析,分析遺詞造句如何表現出了氣勢雄渾、勢如破竹。執教育還將「人數之多」「戰線之長」「攻勢之凌厲」「范圍之廣」寫到黑板上,每寫一句,學生齊聲回答文中相應句子,真有點群情激動。)

(6)齊讀導語,加深體會(按:(6)緊接(5)而來,再次感受文章的特點和用筆的要妙。當時朗讀效果甚佳,教學達到一個高潮。)

5、歸納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些新聞的相關知識,有新聞的四個特點,消息結構的五部分,消息的六要素(集體回答),我們還學習了課文的電頭和導語,了解了消息「迅速及時」和「簡明扼要」兩個特點是如何體現在具體的作品中,文章的雄渾氣勢如何體現在標題和導語中。

6、布置作業:

①把生字詞注音一遍,抄五遍;②做課後練習三、四;③體會主體部分「勢如破竹」「氣勢磅礴」的特點,以便第二課的討論。

(三)板書設計

(此從略)

(按:「氣勢磅礴」或「氣勢雄渾」,是這篇新聞的主要特點。授課者自始至終注意把握這一點,處處呼應。這就是 「美」在此處,「美」的發現。授課者還不自覺運用了文體學的文本分析理論。知識、能力、情感也都有體現。教學內容重點突出,簡明得當,教學活動豐富,「朗讀」處理得好,「問題」設計得好,教師解讀點撥的語言也准備得好。教學環節完整,教案內容條理很清楚,操作性強。)

閱讀全文

與上海初中語文教材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