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語文上下冊所有古文的通假字,有那些,寫給我謝謝!
漢字的歷史悠久,演變復雜。在古代,因音同或音近的關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這種文字使用中同音替代的現象叫做「通假」,也叫「古音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鴻門宴》:「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這里用「蚤」代替同音字「早」。我們稱「蚤」為通假字,「早」為被通假字。「蚤」本指跳蚤,這里借用來表示「早」,「早」便是「蚤」的通假義。
通假字不同於假借字,許慎在《說文解字·序》里說假借的定義是:「假借者,本無其字,以聲託事。」意思是說某一個詞義,本來沒有字去表示它,只好借用一個同音字去表示。例如,文言文中的句末語氣詞「耳」,本來是沒有表示這個詞的字的,只好借用耳朵的「耳」來表示。困難的「難」(繁體寫作「難」),本來是一種鳥的名稱,後來被借用來表示困難的「難」。這里的語氣詞「耳」和困難的「難」就是假借字,是一種「本無其字」的假借。這種假借字的借用是永久性的,是固定的,可以獨立運用。
我們講的通假字是一種「本有其字」的假借,一個詞義,有表示它的字,可是,使用時沒有用上,用的是另一個同音詞。這種通假字的借用是臨時性的,它的意義要根據上下文才能確定。例如前面的「早」和「蚤」就是這樣,跳蚤的「蚤」有時用來代替「早」的意義,如前面所舉的例子:「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這個「蚤」必須在上下文中才能知道它是「早」字的假借。有時直接用「早」,不要「蚤」來代替,例如《左傳·隱公元年》:「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赤壁之戰》:「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此外,像「責」假借為「債」,「距」假借為「拒」,「內」假借為「納」,「倍」假借為「背」,等等,都是這種情況。
但是,並不是說所有的字都可以任意地通假,只有人們經常使用,並被社會所接受的通假字,才能流傳下來。因為語言文字必須是約定俗成才能充當社會交際的工具。
古音通假在先秦古籍里是一種常見的現象,魏晉以後,古文用字逐漸固定,便不允許任意借用同音字了。但是因為秦漢以後的文言多為仿古作品,許多秦漢時代的通假字也隨著文言文流傳下來了,並且約定俗成了。
通假字的讀音和被通假字的讀音本來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因為語音的發展,一部分通假字在現代漢語里的讀音和被通假字的讀音已經不同了,一部分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讀音依然相同。一般說來,通假字應當讀被通假字的音。例如,罷,本讀ba,借作「疲」字,應讀pí內,本讀nèi,借作「納」字,應讀帕。這些,古漢語字典里都有說明,只要留心查閱就不會錯。
閱讀文言文,必須知道文字上的這種古音通假現象,不然的話,遇到有通假字的句子就會措手無策。例如《鴻門宴》「距關毋內諸侯」中,如果不知道「距」「內」分別是「拒…『納」的通假字,句子的意思就解釋不清。
識別通假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古音學方面的知識,要有古漢語詞彙方面的知識,要有文字學方面的知識,才能對通假字作出分析、判斷。對於初學者來說,掌握通假字採用的辦法是多讀書,多查字典。多讀書能觸類旁通;遇到句子中解不通的字,查古漢語字典,看它是不是某個字的通假字,如果是,就得記住,以後遇到類似情況.就用得上了。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讀讀通假字方面的專門著作,如曹先擢
⑵ 初中語文文言文公又多少個通假字
1
初中語文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案:同「按」
;審察,察看。動詞。
「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
罷:通「疲」
;疲勞。形容詞。
「罷夫贏老易於而咬其骨。
」
頒:通「班」
;
「斑」
;頭發花白。形容詞。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
板:同「版」
;字版。名詞。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
」
暴:
「同曝」曬。動詞。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
暴:同「曝」暴露,顯露。動詞。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
暴:同「曝」
;暴露,顯露。動詞。
「忠義暴於朝廷。
」
杯:同「杯」
;酒器。名詞。
「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
」
倍:通「背」
,背叛,忘記。動詞。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倍:同「背」背叛,違背。動詞。
「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
」
被:通「被」
;頂。動詞。
「被明月兮佩寶璐。
」
被:同「披」
;穿著。動詞「聞妻言,如被冰雪。
」
被:同「披」
;覆蓋在肩背上,動詞。
「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
」
被:同披
;
覆蓋在肩背上。動詞。
「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
」
俾倪:同「睥睨」
;斜著眼看。形容詞。
「見其客朱亥,俾倪
.
」
辟:通「避」
;躲避。動詞。
「其北陵,文王所辟風雨也。
」
辟:通「僻」
;行為不正。形容詞。
「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
弊:通「敝」
;困頓,失敗。形容詞。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
弊:通「敝」
;疲憊,衰敗。
「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
」
弊:通「敝」
;疲憊,衰敗。形容詞。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
徧:同「遍」遍及,普遍。動詞。
「小惠末徧,民弗從也。
」
賓:同「儐」
;迎接客人的人。名詞「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
」
不:同「否」
;不。副詞。
「或師焉,或不焉。
」
不:同「否」
;嗎。疑問語氣詞。
「察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
」
不:同「否」
;嗎。疑問語氣詞。
「汝見我不
?
」
不:同「否」
;嗎。疑問語氣詞。
「寧可共載不?」
材:同「才」
;才能。名詞。
「食之不能盡其材。
」
裁:通「才」
;剛剛。副詞。
「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
」
采:同「彩」彩色,顏色。名詞。
「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
⑶ 求初中語文所有文言文通假字 有課文例句的
七年級(上冊)
1、項為之強 《童趣》——強通僵,僵硬。
2、不亦說乎 《〈論語〉十則》——說通悅,高興。
3、誨女知之乎 《〈論語〉十則》——女通汝,你。
4、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十則》——知通智,智慧、聰明。
5、路轉溪頭忽見 《西江月》——見通現,出現。
6、一切烏有 《山市》——烏通無。
7、裁如星點 《山市》——裁通才。
8、尊君在不 《陳太丘與友期》——不通否。
七年級(下冊)
9、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傷仲永》——扳通攀,牽、引。
10、賢於材人遠矣 《傷仲永》——材通才,才能。
11、對鏡帖花環 《木蘭詩》——帖通貼,粘貼。
1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孫權勸學》——邪通耶,語氣詞。
13、孰為汝多知乎 《兩小兒辯日》——知通智,智慧、聰明。
14、滿坐寂然 《口技》——坐通座,座位,此處指座上的人。
15、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八年級(上冊)
16、便要還家 《桃花源記》——要通邀,邀請。
17、身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核舟記》——有通又。
18、詘右臂支船 《核舟記》——詘通屈,彎曲。
19、虞山王毅書遠甫刻 《核舟記》——甫通父。
20、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記》——衡通橫。
2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簡通揀,挑選。
22、選賢與能 《大道之行也》——與通舉,舉薦。
23、矜、寡、孤、獨 《大道之行也》——矜通鰥老而無妻之人。
24、盪胸生曾雲 《望岳》——曾通層。
25、略無闕處 《三峽》——闕通缺,缺口。
八年級(下冊)
26、蟬則千轉不窮 《與朱元思書》——轉通囀,鳥叫聲。
27、窺谷忘反 《與朱元思書》——反通返,返回。
2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馬說》——食通飼,飼養,喂養。
29、才美不外見 《馬說》——見通現,出現,表現。
30、食之不能盡其材 《馬說》——材通才,才能。
31、其真無馬邪《馬說》——邪通耶,語氣詞。
32、四支僵勁不能動 《送東陽馬生序》——支通肢,四肢。
33、同捨生皆被綺綉 《送東陽馬生序》——被通披,此處是穿的意思。
34、百廢具興《岳陽樓記》——具通俱,全都。
35、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屬通囑,囑托。
36、玉盤珍羞直萬錢 《行路難》——羞通饈,美味的食物。
37、玉盤珍羞直萬錢 《行路難》——直通值,價值。
九年級(上冊)
38、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適通謫,此處是發配。
39、為天下唱《陳涉世家》——唱通倡,倡導。
40、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以通已,已經。
41、將軍身被堅執銳 《陳涉世家》——被通披,此處是穿的意思。
42、故不錯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錯通措,置。
43、倉鷹擊於地上 《唐睢不辱使命》——倉通蒼,灰色。
44、欲信大義於天下《隆中對》——信通伸,伸張。
45、自董卓已來 《隆中對》——已通以。
46、是以先帝簡拔以 《出師表》——簡通柬,挑選。
47、必能裨補闕漏 《出師表》——闕通缺,缺漏。
九年級(下冊)
48、公輸盤不說 《公輸》——說通悅,高興。
49、子墨子九距之 《公輸》——距通拒,抗拒、抵抗。
50、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公輸》——圉通御,防禦。
51、公輸盤詘《公輸》——詘通屈,理屈。
52、親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背叛。
53、曾益其所不能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曾通增,增加。
54、困於心,衡於慮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衡通橫,阻塞、梗塞。
55、入則無法家拂士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拂通弼,輔佐。
56、故患有所不辟也 《魚我所欲也》——辟通避,迴避、躲避。
57、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魚我所欲也》——辯辨,辨別。
58、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魚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此處是感激的意思。
59、鄉為身死而不受 《魚我所欲也》——鄉通向,從前。
60、小惠未徧 《曹劌論戰》——徧通遍,遍及。
61、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返回。
62、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聰明。
63、河曲智叟亡以應 《愚公移山》——亡通無,沒有。
64、一厝朔東《愚公移山》——朔通措,安置。
⑷ 初中語文版語文的通假字匯總
1強:通「僵」,僵硬。
2說:通「悅」,愉快。
3女:通「汝」,你。
4知:通「智」,聰明。
5烏:通「無」,沒有。
6扳:通「攀」,牽,引。
7帖:通「貼」。
8裁:通「才」,剛剛。
9火:通「伙」。
10邪:通「耶」,語氣助詞「嗎」。
11坐:通「座」。
12止:通「只」。
13要:通「邀」,邀請。
14有:通「又」,連接整數和零數。
15詘:通「屈」,彎曲。
16衡:通「橫」。
17甫:通「父」,男子美稱。
18與:通「舉」,選拔。
19矜:通「鰥」,老而無妻的人。
20闕:通「缺」,中斷。
21挐:通「橈」,撐船。
22轉:通「囀」,鳥叫聲。
23反:通「返」。
24食:通「飼」,喂養。
25見:通「現」,表現。
26材:通「才」,才能。
27支:通「肢」。
28被:通「披」,穿。
29具:通「俱」,全,皆。
30羞:通「饈」,美味的食物。
31屬:通「囑」。
32覽:通「攬」。
33曾:通「層」。
34直:通「值」。
35頑:通「玩」。
36適:通「謫」。
37以:通「已」,已經。
38頤:通「矣」,嘆詞。
39錯:通「措」。
40倉:通「蒼」。
41信:通「伸」,伸張。
42已:通「以」。
43著:通「著」,遭受。
44繰:通「繅」。
45彀:通「夠」。
46動撣:通「動彈」,身體轉動。
47圉:通「御」,暢涪扳皇殖郝幫酮爆捆抵擋。
48畔:通「叛」。
49曾:通「增」。
50拂:通「弼」,輔佐。
51辟:通「避」,躲避。
52辯:通「辨」,辨別。
53得:通「德」,恩惠,指感激。
54鄉:通「向」,從前。
55徧:通「遍」,遍及,普遍。
56與:通「歟」,語氣助詞。
57亡:通「無」。
58厝:通「措」。
59匪:通「非」。
⑸ 初一下語文全部的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古今異義活用表
通假字表(1-2冊)
通假字 本字 讀音 例 句 釋義 出處
說 悅 yuè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愉快 《論語十則》
女 汝 rǔ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你 《論語十則》
知 智 zhì 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聰明 《論語十則》
還 旋 xuán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回轉,掉轉 《扁鵲見蔡桓公》
湯 燙 tàng 疾在湊理,湯熨之所及也。 用熱水焐 《扁鵲見蔡桓公》
齊 劑 jì 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 湯葯 《扁鵲見蔡桓公》
止 只 zhǐ 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只是 《狼》
陰 蔭 yīn 綠楊陰里白沙堤。 樹陰 《錢塘湖春行》
靜 凈 jìng 茅檐長掃靜無苔。 乾乾凈凈 《書湖陰先生壁》
屏 摒 bǐng (材之敏,倍人也;)屏棄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 捨去 《為學》
帖 貼 tiē 對鏡帖花黃 粘 《木蘭詩》
火 伙 hǔo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同伴 《木蘭詩》
竦 聳 sǒng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高 《觀滄海》
爭 怎 zěn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怎樣 《如夢令》。李清照
見 現 xiàn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出現 《西江月》。辛棄疾
要 邀 yāo 便要還家 邀請 《桃花源記》
坐 座 zuò 滿坐寂然 座位 《口技》
指 直 zhǐ 指通豫南 一直 《愚公移山》
反 返 fǎn 始一反焉 往返,返回 《愚公移山》
惠 慧 huì 甚矣,汝之不惠 聰明 《愚公移山》
亡 無 wú 河曲智叟亡以應 沒有 《愚公移山》
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 《樂羊子妻》
亡賴 調皮 wúlài 最喜小兒亡賴 頑皮,淘氣 清平樂。村居(辛)
厝 措 cuò 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放置 《愚公移山》
那 哪 nǎ 問渠那得清如許 怎麼 《觀書有感》
⑹ 初中語文通假字匯總:你做好筆記了嗎
初中語文通假字
文言文通假字識記 (請找出並解釋)
班級 姓名
七年級(上冊)
1、項為之強 《童趣》 「強」通「僵」, 僵硬。
2、不亦說乎 《〈論語〉十則》
3、誨女知之乎 《〈論語〉十則》
4、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十則》
5、路轉溪頭忽見 《西江月》
6、一切烏有 《山市》
7、裁如星點 《山市》
8、尊君在不 《陳太丘與友期》
七年級(下冊)
9、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傷仲永》
10、賢於材人遠矣 《傷仲永》
11、對鏡帖花環 《木蘭詩》
1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孫權勸學》
13、孰為汝多知乎 《兩小兒辯日》
14、滿坐寂然 《口技》
15、止有剩骨 《狼》
八年級(上冊)
16、便要還家 《桃花源記》
17、身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核舟記》
18、詘右臂支船 《核舟記》
19、虞山王毅書遠甫刻 《核舟記》
20、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記》
2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
22、選賢與能 《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獨 《大道之行也》
24、盪胸生曾雲 《望岳》
25、略無闕處 《三峽》
八年級(下冊)
26、蟬則千轉不窮 《與朱元思書》
27、窺谷忘反 《與朱元思書》
2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馬說》
29、才美不外見 《馬說》
30、食之不能盡其材 《馬說》
31、其真無馬邪《馬說》
32、四支僵勁不能動 《送東陽馬生序》
33、同捨生皆被綺綉 《送東陽馬生序》
34、百廢具興《岳陽樓記》
35、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
36、玉盤珍羞直萬錢 《行路難》
37、玉盤珍羞直萬錢 《行路難》
九年級(上冊)
38、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
39、為天下唱《陳涉世家》
40、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41、將軍身被堅執銳 《陳涉世家》
42、故不錯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
43、倉鷹擊於地上 《唐睢不辱使命》
44、欲信大義於天下《隆中對》
45、自董卓已來 《隆中對》
46、是以先帝簡拔以 《出師表》
47、必能裨補闕漏 《出師表》
九年級(下冊)
48、公輸盤不說 《公輸》
49、子墨子九距之 《公輸》
50、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公輸》
51、公輸盤詘《公輸》
52、親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3、曾益其所不能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54、困於心,衡於慮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55、入則無法家拂士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56、故患有所不辟也 《魚我所欲也》
57、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魚我所欲也》
58、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魚我所欲也》
59、鄉為身死而不受 《魚我所欲也》
60、小惠未徧 《曹劌論戰》
61、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62、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63、河曲智叟亡以應 《愚公移山》
64、一厝朔東《愚公移山》
(本回答摘自《網路文庫》)
⑺ 初中語文通假字
你想問什麼啊?
⑻ 最新人教版初中語文詩詞通假字(包括文言文 )
七年級(上冊)
1、項為之強 《童趣》——強通僵,僵硬.
2、不亦說乎 《〈論語〉十則》——說通悅,高興.
3、誨女知之乎 《〈論語〉十則》——女通汝,你.
4、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十則》——知通智,智慧、聰明.
5、路轉溪頭忽見 《西江月》——見通現,出現.
6、一切烏有 《山市》——烏通無.
7、裁如星點 《山市》——裁通才.
8、尊君在不 《陳太丘與友期》——不通否.
七年級(下冊)
9、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傷仲永》——扳通攀,牽、引.
10、賢於材人遠矣 《傷仲永》——材通才,才能.
11、對鏡帖花環 《木蘭詩》——帖通貼,粘貼.
1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孫權勸學》——邪通耶,語氣詞.
13、孰為汝多知乎 《兩小兒辯日》——知通智,智慧、聰明.
14、滿坐寂然 《口技》——坐通座,座位,此處指座上的人.
15、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八年級(上冊)
16、便要還家 《桃花源記》——要通邀,邀請.
17、身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核舟記》——有通又.
18、詘右臂支船 《核舟記》——詘通屈,彎曲.
19、虞山王毅書遠甫刻 《核舟記》——甫通父.
20、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記》——衡通橫.
2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簡通揀,挑選.
22、選賢與能 《大道之行也》——與通舉,舉薦.
23、矜、寡、孤、獨 《大道之行也》——矜通鰥老而無妻之人.
24、盪胸生曾雲 《望岳》——曾通層.
25、略無闕處 《三峽》——闕通缺,缺口.
八年級(下冊)
26、蟬則千轉不窮 《與朱元思書》——轉通囀,鳥叫聲.
27、窺谷忘反 《與朱元思書》——反通返,返回.
2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馬說》——食通飼,飼養,喂養.
29、才美不外見 《馬說》——見通現,出現,表現.
30、食之不能盡其材 《馬說》——材通才,才能.
31、其真無馬邪《馬說》——邪通耶,語氣詞.
32、四支僵勁不能動 《送東陽馬生序》——支通肢,四肢.
33、同捨生皆被綺綉 《送東陽馬生序》——被通披,此處是穿的意思.
34、百廢具興《岳陽樓記》——具通俱,全都.
35、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屬通囑,囑托.
36、玉盤珍羞直萬錢 《行路難》——羞通饈,美味的食物.
37、玉盤珍羞直萬錢 《行路難》——直通值,價值.
九年級(上冊)
38、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適通謫,此處是發配.
39、為天下唱《陳涉世家》——唱通倡,倡導.
40、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以通已,已經.
41、將軍身被堅執銳 《陳涉世家》——被通披,此處是穿的意思.
42、故不錯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錯通措,置.
43、倉鷹擊於地上 《唐睢不辱使命》——倉通蒼,灰色.
44、欲信大義於天下《隆中對》——信通伸,伸張.
45、自董卓已來 《隆中對》——已通以.
46、是以先帝簡拔以 《出師表》——簡通柬,挑選.
47、必能裨補闕漏 《出師表》——闕通缺,缺漏.
九年級(下冊)
48、公輸盤不說 《公輸》——說通悅,高興.
49、子墨子九距之 《公輸》——距通拒,抗拒、抵抗.
50、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公輸》——圉通御,防禦.
51、公輸盤詘《公輸》——詘通屈,理屈.
52、親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背叛.
53、曾益其所不能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曾通增,增加.
54、困於心,衡於慮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衡通橫,阻塞、梗塞.
55、入則無法家拂士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拂通弼,輔佐.
56、故患有所不辟也 《魚我所欲也》——辟通避,迴避、躲避.
57、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魚我所欲也》——辯辨,辨別.
58、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魚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此處是感激的意思.
59、鄉為身死而不受 《魚我所欲也》——鄉通向,從前.
60、小惠未徧 《曹劌論戰》——徧通遍,遍及.
61、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返回.
62、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聰明.
63、河曲智叟亡以應 《愚公移山》——亡通無,沒有.
64、一厝朔東《愚公移山》——朔通措,安置.
⑼ 找初中語文課本1-4冊的所有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è):通「悅」,愉快。
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十則》)
女:通「汝」,你。知:通「智」,聰明。
3、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還:通「旋」,回轉,掉轉。
4、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齊:通「劑」。
5、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樂羊子妻》)亡:通「無」。
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亡:通「無」。
7、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為學》)屏:通「摒」。
8、對鏡帖花黃。……火伴皆驚忙。(《木蘭詩》)帖:通「貼」。火:通「伙」。
9、無他,但手熟爾。(《買油翁》)爾:通「耳」,相當於「罷了」。
10、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李清照)爭:通「怎」。
11、路轉溪頭忽見。(《西江月》辛棄疾)見,通「現」。
才美不外見……(《馬說》)見:通「現」。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見:通「現」。
12、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傷仲永》)扳:通「攀」,牽,引。
14、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聰明。
16、一厝逆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問渠那得清如許。(《觀書有感》)那:通「哪」,怎麼。
18、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三峽》)闕:通「缺」。
19、昂首觀之,項為之強。(《閑情記趣》)強:通「僵」,僵硬。
20、儐者更道,從大門入。(《晏子故事兩篇》)道:通「導」,引導。
21、縛者曷為者也?(《晏子故事兩篇》)曷:通「何」。
22、聖人非所與熙也。(《晏子故事兩篇》)熙:通「嬉」,開玩笑。
23、飾以玫瑰,輯以翡翠。(《買櫝還珠》)輯:通「緝」,連綴。
24、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遽:通「詎」,豈。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輸》)距:通「拒」,擋。
26、公輸盤詘,而曰……(《公輸》)詘: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記》)衡:通「橫」。
困於心,衡於慮。(《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衡:通「橫」,梗塞,這里指不順。
29、虞山王毅叔遠甫刻。(《核舟記》)甫:通「父」。
30、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簡:通「揀」,挑選。
31、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錯:通「措」。
32、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唐雎不辱使命》)倉:通「蒼」。
33、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山市》)裁:通「才」,僅僅。
34、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適:通「謫」。
35、為天下唱,宜多應者。(《陳涉世家》)唱:通「倡」,倡導。
36、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以:通「已」。
37、將軍身被堅執銳。(《陳涉世家》)被:通「披」。
同捨生皆被綺綉。(《送東陽馬生序》)被:通「披」。
3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食:通「飼」,喂。
39、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材:通「才」。
40、其真無馬邪?(《馬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41、自余為僇人,……(《始得西山宴遊記》)僇:通「戮」,遭到貶謫。
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峽江寺飛泉亭記》)暴:通「曝」。
43、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曾:通「增」。
45、入則無法家拂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拂:通「弼」,輔佐。
46、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岳陽樓記》)具:通「俱」,全,皆。
47、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屬:通「囑」。
48、饌酒食,持其貲去。(《越巫》)貲:通「資」,資財,錢財。
49、客問元方:「尊君在不?」(《陳太丘與友期》)不:通「否」。
50、玉盤珍饈直萬錢。(《行路難》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魚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辯:通「辨」,辨別。
5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 與:通「歟」,語氣詞。
54、鄉為身死而不受。(《魚我所欲也》)鄉:通「向」,從前。
55、欲信大義於天下。(《隆中對》)信:通「伸」。
56、自董卓已來……(《隆中對》)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曹劌論戰》)徧: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支:通「肢」。
59、雞棲於 (《君子於役》) :通「橛」,指為棲雞做的木架。
參考資料:www.zxxk.com/article/Soft_Show.asp?SoftID
⑽ 初一語文書中所有的通假字
傻孩子……這都是靠積累的啊……
就算統統給你了,放到可問你你能辨認這個字在這個句子里是不是通假么?
辨認通假字,教你一個辦法,就是看錯別字。看著像錯別字的,一般就是通假字了